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百七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五十二
  泄泻门一
  黄帝素问〈四时调神大论 生气通天论 金匮真言论 阴阳应象大论 脉要精微论 平人气象论 玉机真脏论 太阴阳明篇 欬论 举痛论 痹论 标本病传论 脏气法时论 宣明五气论 调经论 阴阳别论 风论 厥论 刺热论 五常政大论 气交变大论 至真要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经脉篇 师传篇 论疾诊尺篇 胀论 玉版篇〉
  扁鹊难经〈五泻 死候〉
  张机金匮要略〈下利病脉證治 因食致泻 鹜溏〉
  华佗中藏经〈利属脏腑虚实寒热 死候〉
  王叔和脉经〈泄利之脉〉
  脉诀〈泻利之脉〉
  朱肱活人书〈伤寒下利〉
  刘完素六书〈泄泻 寒热水泄例 自利并误下〉
  成无己明理论〈自利〉
  张洁古活法机要〈治法〉
  张从政儒门事亲〈论五泄所宜气味 金匮十全之法 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 治法〉

艺术典第二百七十二卷

医部汇考二百五十二

泄泻门一

《黄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注〉肺属金,王于秋,逆秋收之气则伤肺,肺伤至冬为飧泄之病,因奉藏者少故也。盖秋收而后冬藏阳藏于阴,而为中焦釜底之然,以腐化水谷,秋失其收,则奉藏者少,至冬寒水用事,阳气下虚,则水谷不化而为飧泄矣。

《生气通天论》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注〉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乃为洞泄。

《金匮真言论》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注〉夏时阳气在外,里气虚寒,长夏湿土主气,风入于经俞,即内薄而为洞泄,风木乘虚而胜土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

故冬不按蹻,长夏不病洞泄寒中,飧泄而汗出也。
〈注〉按蹻者,按摩导引,引阳气之通畅于四支也。冬时阳气伏藏,若导引其四出,则无以奉春生夏长之气,是以有洞泄寒中之病。人能藏养元真之气,必不使邪伤经脉,病在内而为飧泄也。亦不使邪伤阳气,病在外而汗出也。

《阴阳应象大论》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从逆也。
〈注〉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是上而下降,故飧泄。浊气在上,是下而上凝,故䐜胀。此身中阴阳反作,气之逆从为病也。

湿胜则濡泻。
〈注〉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注〉春伤风而夏伤暑,谓之重阳。春伤风而飧泄,乃重阳而变阴病也。

《脉要精微论》

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注〉《经》曰:脾气实则腹胀,不足则为溏泄,盖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胃为阳,脾为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脉见于胃而病见于脾也。

久风为飧泄。
〈注〉风乃木邪,久则内干脾土而成飧泄。故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平人气象论》

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注〉夫阳气生于阴中,尺肤寒生阳之气少矣。阳气
衰于下,故主虚泄,泄则亡阴,故脉细也。

泄而脱,血脉实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注〉泄脱之病,气应虚散而脉反实,此脉證之不相应,正气乱也,故难治。

《玉机真脏论》

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注〉脉细,心气虚也。皮寒,肺气虚也。肝主春生之气,气少,肝气虚也。泄利前后,肾气虚也,饮食不入,脾气虚也。盖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是以邪气盛者死,正气虚者亦死也。五脏之气,皆由胃气之所资生,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复也。

《太阴阳明篇》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注〉入五脏,谓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太阴病则五脏之气皆为之病矣。脾气逆则胀满,太阴为开,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而为飧泄,久则为肠澼矣。

《欬论》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欬,甚则为泄为痛。
〈注〉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之气相合,故五脏各以所主治之。时而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上乘于肺而为欬甚则上行极而下为泄痛矣。

《举痛论》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注〉寒气客于小肠之间,转入于肠内,故不成积聚而为后泄腹痛也。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注〉肝主怒而藏血,怒则肝气上逆,故甚则呕血,木气乘脾,故为飧泄。

《痹论》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注〉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小肠为心之腑,而主小便,邪痹于小肠,则火热郁于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而下为飧泄也。

《标本病传论》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
〈注〉泄乃湿土之病,他病如湿邪所胜,民病心痛耳聋之类,故当先治其虚泄,以调脾土,而后治他病。

《脏气法时论》

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注〉脾主通会五脏元真之气脾气伤则不能化水谷,而有飧泄之病。

《宣明五气论》

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
〈注〉大肠小肠受盛水谷,变化糟粕,病则不能化物而为泄矣。

《调经论》

志有馀则腹胀飧泄。
〈注〉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飧泄。

《阴阳别论》

一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
〈注〉一阳者,少阳之气病也。少阳主初生之气,病则生气少矣。足少阳相火主气,气少则火壮矣。火铄金故善欬,木火之邪贼伤中,故土善泄也。

《风论》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注〉风邪久在肌腠,而入于中,则脾胃之气受伤,而为肠风飧泄。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注〉颈有风池风府,乃经脉之要会,故颈多汗,胃腑受邪,故饮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也。胃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腹胀满,是以形寒则䐜胀,饮冷则泄者,胃气虚伤也。胃者肉其应,腹者胃之郛,故主形瘦而腹大。

《厥论》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注〉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交,故下泄清冷也。

《刺热论》

脾热病者,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
〈注〉《经》云: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故腰痛不可用俛仰。腹者脾土之郛郭,故腹满泄。

《五常政大论》

土不及曰卑监,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其病飧泄,邪伤脾也。
〈注〉土运不及,则化气乃减,木反胜之,是以脾气伤而病飧泄也。

《气交变大论》

岁上太过,脏气伏化,气独治之,病腹满溏泄肠鸣。
〈注〉脏气,水气,化气,土气也。岁土太过则制水,是以脏气伏,腹满溏泄肠鸣,脾土之虚證也。

岁水太过,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
〈注〉岁水太过,诸丙岁也。民病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者,皆水泛土败之證也。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
〈注〉诸壬之岁,木运太过则制胜其土气,故民应之而为脾病也。飧泄,脾土之病。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濡泄。
〈注〉六癸之岁水运不及土乃胜之,故湿气大行。湿土太过,伤及肾阴,故为濡泻之病。

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肠鸣溏泄。
〈注〉肝气虚逆而更兼中清,故肠鸣溏泄也。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病鹜溏寒中,肠鸣泄注。
〈注〉六癸之岁,火运不及,水反胜之,故寒乃大行。鹜溏诸病,皆寒湿之證也。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飧泄。
〈注〉六己之岁,土运不及木反胜之,故风乃大行。风木伤土,民则有飧泄之病。

《至真要大论》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寒,清于中腹,中鸣注泄鹜溏。
〈注〉阳明司天,卯酉岁也。腹中鸣,注泄骛溏,寒清于中也。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
〈注〉厥阴司天,巳亥岁也。冷泄诸證,皆脾经之病,

太阴之胜,湿气内郁,善注泄,太阴之复,则湿变乃举,甚则入肾,窍泻无度。
〈注〉湿气内郁而迫于下,故注泄。复者,谓受所胜之气胜制,郁极而复发,甚则入肾,下乘冬令之寒水也。肾开窍于二阴,故曰窍泻。

厥阴之胜,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
〈注〉肠鸣飧泄诸證,风气淫于下也。

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注〉腹满溏泄,阴寒在下也。传为赤沃,君火下淫也。

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阳明之复,则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
〈注〉金气寒肃,故清发于中金胜则木亏,故胁痛下为溏泄也。心痛否满腹胀而泄者,乘火土也。阳明之复,发于本位主令之时,是以清气大举,心痛否满腹胀而泄,乘火土也。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注〉从上而下也。盖在上之阳气,下逆则为厥冷,在上之水液,下行则为固泄,亦犹天地阴阳之气,上下相乘,而水随气之上下也。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注〉暴注者,泻水,痛一阵,泻一阵,张机谓之协热自利,热者君火之气也。

太阳之胜,凝溧且至,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注〉太阳寒水气胜,故凝溧且至。寒入下焦者,太阳标阳而本寒,是以阳热上行而阴寒下行也。

太阴在泉,客胜则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泄。
〈注〉便溲不时者,在泉之湿气,客于太阴之经而下及于内也。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因客淫于下,而太阴之主气自病也。

阳明在泉,主胜则下为骛溏。
〈注〉下为骛溏者,水下泄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濡泻血溢。
〈注〉寒湿之气,持于气交者,上下交互也。民病濡泻,乃寒湿之气发也。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注下。
〈注〉司天寒水之气,加临于三气,故其时天政乃布,而寒气行,雨乃降,注下,火郁病也。

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
〈注〉风热之气在外,则寒湿之气在内,是以外发疮疡,内为寒中泄满。

少阳所至为暴注,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
〈注〉此冬病之常也。

火郁之发,民病注下。
〈注〉火热盛而精血伤也。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肺脉小甚为泄。
〈注〉小则气血皆虚而为泄,肺与大肠为表里也。

肾脉小甚为洞泄。
〈注〉肾气虚也。

《经脉篇》

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
〈注〉脾家实则为瘕泄。

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
〈注〉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行气于经,肝所生病,则肝气厥逆,不能行散谷精,故胸满呕逆也。肝主疏泄,肝气虚则飧泄。

《师传篇》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注〉寒热外内之相应也。

《论疾诊尺篇》

大便赤办,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注〉大便赤办,谓黄赤相间,乃中焦之血与糟粕并下也。飧泄乃大肠虚而不能济泌,此肠胃虚泄于于下,中焦之汁,不能荣于脉中,故脉小。若手足温者,得下焦之生气,故泄易已。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注〉气者,所以温肤热肉,从阴而生,自内而外,故知其泄于内而虚于外也。

《胀论》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
〈注〉此卫气逆于城郭之中而为病也。

《玉版篇》

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逆也。
〈注〉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者,逆伤于肾也。

其腹大胀四末清,形脱泄甚逆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逆也。如是者,不过一时而死矣。
〈注〉夫皮肤分肉之气血,从胃腑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从大络而出于孙络,从孙络而外渗于皮肤,如腹大胀,四肢清,形脱泄甚,是逆于胃之大络,不得出于皮肤,充于四体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逆于肝脾之络也。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如逆而不行,则开閤已息,是以不过一周而死矣。

大泄之后,夺也,不可泻。
〈注〉形肉血气已虚脱者,虽有实邪,皆不可泻。

病泄脉洪大,逆也。
〈注〉病泄者,脉宜沉弱,反洪大者,阴泄于下,阳盛于上,阴阳上下之相离也。

《扁鹊·难经》五泻

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注〉此五泄之目,下文详之。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死候

病若腹大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
《汉·张机·金匮要略》下利病脉證治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三部脉皆沉,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因食致泻

疫死牛肉,食之令人洞下,亦致坚积,宜利药下之。

鹜溏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热在上焦者,因欬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消石矾石散主之。

《华佗·中藏经》利属脏腑虚实寒热

病热人四肢厥,脉弱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食入,四肢温,脉大语狂,无睡者,生。
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疮,虚则伤寒,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虚则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不禁按,病惊狂无所守下,空空然不能语者,是也。脾脉不及,则令人中满,不食,乏力,手足缓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肿胀,溏泄不时,梦中饮食,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颤慄如疟也。胃者,腑也,虚则肠鸣胀满,引出滑泄,胃中风则溏泄不已。
肺绝则十三日死,其病足满,泻利不觉出也。面白目青,此谓经乱也。此虽天命,亦不足治。
肺病久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绝则利下不止而死。虚寒则滑泄不定,又积冷,脾痛不能久立,痛已则泄何物。
肾脉缓甚则折脊,微缓则洞泄食不化,入咽还出,小甚则洞泄,微小则消瘅,脉来沉而大,坚浮而紧,手足肿,厥阴痿,腰背疼,小肠心下有水气,时胀满洞泄。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语声不出也。
中焦寒则下利不止,食饮不消中满。

死候

病嗽而呕,便滑不禁,胍弦,弦欲绝者死。
病洞泄,不下食脉急者死。
病泄注,脉浮大而滑者,死。
脾绝,口冷,足肿胀,泄不觉者,十二日死。
《晋·王叔和·脉经》泄利之脉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寒,肠澼。
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心俱痛。
关脉伏,中焦有水气,溏泄,宜服水银,圆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
关上脉滑而大小不匀,是为病方欲进,不出一二日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尺脉细微,溏泄,下冷利。
脉实紧,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利者,难治。
病人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温病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脓血,脉微小迟者生,紧急者死。
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动苦心痛微坚腹胁急实。坚者为感忤,纯虚者为下利肠鸣。
关上伏,有水气泄溏。
尺中滑,下利少气。

《脉诀》《泻利之脉》

诊脉入式,歌曰: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阳微浮弱定心寒,阴滑食注脾家咎。
《脾脏歌》曰: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
《杂病生死歌》曰:下利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外实内热吐相连,下清注谷转难安。忽然诊得脉洪大,莫费神功定不痊。
《脾脏察色歌》曰:脐趺肿满面浮黄,泄利不觉污衣裳。肌肉粗涩兼唇反,一日十二内灾殃。
《宋·朱肱·活人书》伤寒下利

伤寒下利

多种,须辨识阴阳,勿令差互。三阳下利则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不热,以此别之。大扺下利挟太阳脉證,便不得用温药,俗医但见下利,便作阴證,用温热药,鲜不发黄生斑而死也。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下利而头疼腰痛,肌热目疼,鼻乾,其脉浮大而长者,是其證也。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汤加半夏生姜也。下利而头疼胸满,或口苦咽乾,或往来寒热而呕其脉浮大而弦者,是其證也。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尅贼,名为负也。下利而身热胸胁痛满,乾呕,或往来寒热,其脉长大而弦者,是其證也。盖阳明者土,其脉长大,少阳者木,其脉弦,若合病,土被木贼更下利,为胃已困。若脉不弦者顺也,为土不负,负者死。自利不渴属太阴,四逆汤理中汤主之自利而渴属少阴,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汤,通脉四逆汤,猪苓汤,真武汤,四逆加人参汤,可检證而用之。其馀下利,皆因汗下后證也。大抵伤寒下利,须看脉与外證,下利而脉大者,虚也;脉微弱者为自止;下利日十馀行,脉反实者逆;下利脉数而滑者,有宿食也,下之愈;脉迟而滑者实也,其利未得便止。更宜下之;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硬者,急下之;协热利者,脐下必热大便赤黄色,及肠间津汁,垢腻,谓之肠垢;寒毒入胃,则脐下必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青黑;或下利清谷,湿毒气盛,则下利腹痛,大便如脓血或如烂肉汁也;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汤,理中汤,白通汤加附子,四逆散加薤白主之。协热利者,黄芩汤,白头翁汤,三黄熟艾汤,薤白汤,赤石脂圆。湿毒下脓血者,桃花汤,地榆散,黄连阿胶散。虽然自利而渴属少阴,然三阳下利,亦有饮水者,乃有热也。三阴下利宜温之。然少阴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却宜下之,此又不可不知也。少阴泄利下重,不可投热药,先浓煎薤白汤,内四逆散,缘四逆散用枳实芍药之类。又寻常胃中不和,腹中肠鸣,下利,生姜泻心汤最妙。此二法不特伤寒證也。
《金·刘完素·六书》泄泻
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先宜白朮芍药汤和之。身重暴下,是大势来亦宜和之。
厥阴动为泻利者,寸脉沉而迟,手足厥,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脓血,泻利不止者,为难治,宜升麻汤或小续命汤以发之。《法》曰:谓表邪缩于内,故下利不止,当散表邪于四肢,布于脉络,外无其邪,则脏腑自安矣。
太阳为协热利,凉膈散主之。
阳明为痼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
少阳风气自动,其脉弦大,柴胡汤主之。
太阴湿胜濡泻,不可利而可温,四逆汤主之。
少阴蛰封不动,禁固可涩,赤石脂丸乾姜汤主之。厥阴风泄,以风治风,小续命汤消风散主之。
四时以胃气为本,久下血痢,则脾虚损而血不流于四肢,入于胃中为血,宜滋养脾胃则愈。
夫五泻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證各异也。
胃泄者饮食不化,多黄,承气汤下。
脾泄者,腹胀满注,下食即呕吐逆,建中及理中汤。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乾姜及附子汤。
小肠泄者,溲便脓血,少腹痛,承气汤。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足少阴也。茎中痛,急利小便,此五泄之病也。
伤寒表热未入于里,误以寒药下之太早,其表热卒未入,因而里寒下利不止,或表热里寒自利不止者,急以四逆汤温里。脉浮不渴,小便清白不温,完谷不化是也或辨便溺之色者,须更审其饮食之色,或下后协热利不止者,则喉乾烦渴,此又不宜温宜五苓散之类,散其湿热也。惟里寒者可以温之止其寒,泻利止。里和表邪尚在者,急以桂枝汤解其表。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凊浊交错,食不化而清谷出矣,白朮汤主之。
肠痹證虽多饮不得溲,不成大便,使糟粕不化,故气喘急而飧泄,木香丸主之。胃寒主收水谷不化,泄泻寒之气在上,热之气在下,故胀而泄,妙应丸主之。
《内经》云:湿胜则濡。《甲乙经》云:寒客生濡胃泻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
脾虚风冷,阴盛,糟粕不化,大便黄黑如鹜溏,此大肠有寒也,吴茱萸丸主之。

寒热水泄例

泄者一也,总包五法,谓之六义曰六解,难经有伤寒五泄,叔和云:湿多成五泄,仲景解四经泄利,有不可汗,不可下者,有可吐可灸者,仲景随经自言之,假令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下鬲,入胃中,胃经本无热不胜其水,名曰水恣故使水谷一时下,此證当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泻督脉也。如用药乃使车前子擂丸,白朮茯苓之类,可选用之,五苓散亦可。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鹜溏者,是寒泄也。鸭溏者,大便如水,少结粪者是也。如此者,当用天麻附子乾姜之类是也。
泄有虚实寒热,虚则无力黏衣,不便已泄出,谓不能禁固也。实则数至圊而不能便,俗云,虚坐努责是也。里急后重,皆依前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素问》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又云:久风为飧泄者乃水谷不化而完出尔,非水入胃而成此證,非前水恣也。此一證不饮水而谷完出,名曰飧泄,治法于后,先以宣风散导之出,钱氏方中四味者是也。后服苍朮防风汤。五泄,伤寒乃分三节,初说暴,次说中,后说久,此说在难经二十二难,是三节内包十五法,初以暴药,中以的对證药,候疾得中也。末治久泄法,仲景论厥阴经治法是也。
治久泄法,先进缩脾煎小续命汤,是发其汗,使邪气不能以外侵于内,然后治其利,秋冬间下利风吐论中,加减厚朴丸,大效。

自利并误下

自利者,不经下药攻里而自利也。脉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一切泻利间作,桂苓甘露饮。温湿内甚而作利者,黄连解毒汤。或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痞痛口燥者,皆湿热相搏于肠胃之内而成下利者,三一承气汤。当汗而反下及不成结胸,而但下利,清谷不化,表證在表热里寒也,急以四逆汤。温里。利止里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
暴注者,注泄也,乃肠胃热而传化失常,经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下迫者,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火性急速而能造物,俗云虚坐努贵而痛。
泻白为寒,青黄红赤黑皆为热也。盖泻白者肺之色,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则金肺自甚,故色白如浊水,凝冰则自然清莹而白也。青者肝木之色,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色青。或言利色青为寒者,误也。仲景法曰: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者,热在里也,大承气汤下之。及夫小儿热甚,急惊,利色多青,为热明矣。利色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而脾土自旺,故色黄也。利色红为热者,心火之色;或赤者,热深甚也。至若利色黑,亦言为热者,由火热过极,则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如伤寒阳明病,热极则日晡潮热,甚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独语如见鬼状法当大承气汤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难治,诸利同法。然辨色以明寒热者,更当审其饮食药物之色如小儿病热,吐利霍乱,其乳未及消化而利尚白者,不可便言为寒,当以脉證别之。大法泻利,小便清白不涩为寒,赤色者为热,又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者,寒證也。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烦渴,小便赤黄而或涩者,热證也。凡谷消化者,无问色及他證,便为热也。未有寒泄而谷消化者,由寒则不能消化谷也。或火主疾速而热甚,则传化失常,谷不能化而飧泄者亦有之。仲景曰:邪热不杀谷,然热得湿则飧泄,或言下利白为寒,误也。若果为寒,则不能消谷,何由反化为脓也?所谓下利,谷反为脓血,如世之谷肉果菜,湿热甚则自然腐烂溃发,化为浊水,故食于腹中,感人湿热邪气,则自然溃发化为脓血也。其热为赤属心火,其湿为黄,属脾土,燥郁为白,属肺金也。《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谓燥金之化。王冰曰:郁而奔迫,金气之为用也。然诸泻利皆兼于湿,今反言气燥者,谓湿热甚于肠胃之内,而肠胃怫热郁结而又湿,主乎痞以致气液不得宣通,因以成肠胃之燥,使烦渴不止也。假如下利赤白,俗言寒热相兼,其说犹误,岂知水火阴阳寒热者,犹权衡也,一高则必一下,一盛则必一衰,岂能寒热俱甚于肠胃而同为利乎?如热生疮疡而出白脓者,岂可以白为寒与?由其在皮肤之分属肺金,故色白,在血脉之分属心火故为血疖,在肌肉属脾土,故作黄脓,在筋部属肝木,故其脓色带苍深至,骨属肾水,故紫黑血出,各随五脏之部而见五色,是谓标也。其本则一出于热但分浅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利白者,必多有之然则为热明矣。或曰:白利既为热病,何故服辛热之药,亦有愈者耶。盖辛热之药,能开发肠胃郁结,使气液宣通,流湿润燥,气和而已。然病微者可愈,甚者郁结不开,其病转加而死。凡治热甚吐泻亦然。夫治诸利者,莫若以辛苦寒药治之,或微加辛热佐之则可。盖辛热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使气宣平而已,如钱氏香连丸之类是也。故治诸利者,黄连黄檗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湿热之病。乃若世传辛热金石毒药,治诸吐泻下利,或有愈者,以其善开郁结故也。然虽亦有验者,或不中效反更加害。凡用大毒之药,必是善药不能取效,不得已而用之可也。幸有善药,虽不能取效,但有益而无损者,何必用大毒之药而谩劳巇崄也。《经》曰:宁小与其大,宁善与其毒,此之谓也。

《成无己·明理论》自利

伤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经攻下,自然溏泄者,谓之自利也。伤寒自利多种,须知冷热虚实消息,投汤无致失差。杂病自利,多责为寒,伤寒下利,多由协热,其与杂病有以异也。表邪传里,里虚协热,则利不应下,而便攻之,内虚协热遂利,是皆协热也。又合病家皆作自利,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黄芩汤主之。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气汤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发表,一者攻里。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盖六经以太阳阳明为表,少阳太阴为在半表半里,少阴厥阴为在里,太阳阳明合病为在表者也虽曰下利,必发散经中邪气而后已,故与葛根汤以汗之。太阳与少阳合病,为在半表半里者也,虽曰下利,必和解表里之邪而后已,故与黄芩汤以散之阳明少阴合病,为少阳邪气入腑者也,虽曰下利,必逐去胃中之实而后已,故与承气汤以下之。是三者所以有异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热耶?且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为有热。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此为有寒恶寒脉微,自利清谷,此为有寒。发热后重泄色黄赤,此为有热。皆可理其寒热也。凡腹中痛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凉脉小为顺,身热脉大为逆。少阴病脉紧,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此为欲解。下利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是知下利脉大为逆,而脉小为顺也。自利宜若可温,理中白通诸四逆辈,皆温脏止利之剂。又有肠胃有积结,与下焦客邪投温剂不能止之,必也或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后已。《经》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馀粮汤。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是泄在下焦渗泄而聚利者也。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乾燥,或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鞕,或脉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讝语,或差后至年月日复发,此数者,皆肠胃有积结而须攻泄者也。《内经》有曰:大热内结,注泄不止热宜寒疗,结伏须除,以寒下之。结散利止,大寒凝内,久利泄溏愈而复发,绵历岁年,以热下之。寒去利止,谓之通,因通用下利,虽有表證,又不可发汗,以下利为邪气内攻,走津液而胃虚也。故《经》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者是已。大抵下利脱气,至急五夺之中,此为甚者,其或邪盛正虚,邪拥正气下脱,多下利而死。何以言之。《经》曰:下利日十馀行,脉反实者,死。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视讝语下利者,死。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脉不还者,死。少阴病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此数者皆邪拥正气下脱而死者也。《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呜呼!疾成而后药,虽神医不可为也。气既脱矣,孰能治之!
《元·张洁古·活法机要》治法
五泄之病,胃小肠大瘕三證,皆以清凉饮子主之,其泄自止。厥阴證加甘草以缓之;少阴證里急后重,故加大黄;又有太阴阳明二證,当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少阴證不能食也,当先补而后泄之,乃进药法也。先煎厚朴半两,制,水煎二三服后未已,谓有宿食不消,又加枳实二钱,同煎二三服。泄又未已,如稍进饮食,尚有热毒,又加大黄三钱,推过,泄止住药。如泄未止,为肠胃有久尘垢滑黏,加芒硝半合,宿垢去尽则愈也。阳明證能食是也,当先泄而后补,谓退药法也。先用大承气汤五钱,水煎服。如利过泄未止,去芒硝,后稍热退,减大黄一半,再煎两服。如热气虽已,其人必腹满,又减去大黄与枳实厚朴汤,又煎三两服。如腹满退,泄亦自愈,后服厚朴汤数服则已。

《张从政·儒门事亲》《论五泄所宜气味》

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
脾泄者,腹胀满,注食则生呕逆三證,宜和剂淡剂甘剂清剂之类。
大肠泄者,肠鸣切痛,先宜寒剂夺之,次甘剂分其阴阳。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宜寒剂夺之,淡剂甘剂分之。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剂寒剂夺之,后以淡剂甘剂分之,或茎中痛亦然。

《金匮十全之法》

飧泄,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暮食不化,亦成飧泄。风而飧泄者,先宜发剂,次宜淡剂甘剂分剂之类。洞泄,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泻下褐色,治法同上。又宜灸水分穴。湿气在下,又宜以苦剂越之。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利,洞泄属甲乙风木,可灸气海水分三里,慎勿服峻热之药。小便涩则生,足肿腹胀满者,死于庚辛之日。如尸臭者不治。
注下,火气太过,宜凉剂,又宜淡剂调冰水,令顿服之则愈,此为暴下不止也。
支满鹜溏,上满而后泄,下泄而后复上满,可服木香槟榔丸,青皮陈皮。久则反寒,治法同寒中。如鹜溏而肠寒者,亦斯义。风湿亦有支满者。

《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

天之气一也,一之为用,风火燥湿寒暑;故湿,六气之一也,相乘而为五变,其化在天为雨,在地为泥,在人为脾,甚则为泄。故风而湿,其泄也胃,暑而湿其泄也脾,燥而湿,其泄也大肠,热而湿,其泄也小肠,寒而湿,其泄也大瘕。若胃泄不已,变而为飧泄,飧泄不已,变而为洞泄,洞泄,不已,变而为脾泄,寒中,此风乘湿之变也。若脾泄不已,变而为霍乱,霍乱不已,变而为注下,注下不已,变而为肿蛊,此暑乘湿之变也。若大肠泄不已,变而为䐜胀,䐜胀不已,变而为肠鸣,肠鸣不已,变而为支满鹜溏,此燥乘湿之变也。若小肠泄不已,变而为肠澼,肠澼不已,变而为脏毒,脏毒不已,变而为前后便血,此热乘湿之变也。若大瘕泄不已,变而为脱肛,脱肛不已,变而为广肠痛,广肠痛不已,变而为乳痔肠风,此寒乘湿之变也。凡此二十五变若无湿则终不成疾,况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胃好饮脾恶湿,此泄之所由生也。凡下利之脉,微且小者生,浮大者死,水肿反是,脉浮大者生,沈细者死。夫病在里脉沈,在表脉浮,里当下之,表当汗之。下利而脉浮滑,水肿者脉沈细,表里俱受病,故不治也。凡脏血便血,两手脉俱弦者死绝,俱滑大者生,血温身热者死。王太仆则曰:若下血而身热血温,是血去而外逸也。血属火故也。七日而死者,火之成数也。夫飧泄得之于风,亦汗可愈。或伏惊怖,则胆木受邪,暴下绿水,盖谓戊己见伐于甲木也。婴儿泄绿水,素问有婴儿风理亦如之。洞泄者,飧泄之甚,但飧泄近于洞泄,洞泄久则寒中,温之可也。治法曰:和之则可,汗之则不可,盖在腑则易治,入脏则难攻,洞泄寒中,自腑而入脏,宜和解而勿争。水肿之作,未遽然也,由湿遍于大肠小溲自涩,水湿既潴,肿满日倍面黄腹大,肢体如泥,湿气周身,难专一法,越其高而夺其下,发其表而渗其中,酸收而辛散,淡渗而苦坚,用攻剂以救其甚,缓剂以平其馀,如是则孤精得气,独魄反阳,亦可保形陈莝去而净腑洁矣。彼豆蔻乌梅莺粟囊,勿骤用也。设病形一变,必致大误,或通而塞或塞而通,塞塞通通,岂限一法?世俗止知塞剂之能塞,而不知通剂之能塞者,拘于方也。凡治湿皆可以利小溲为主,诸泄不已,宜灸水分穴,谓水谷之所别也。脐之上一寸半,灸五七壮。腹鸣如雷,水道行之候也。凡湿勿针,内经虽云缪刺其处,莫若以张长沙治伤寒法治之。盖泄者,亦四时伤寒之一也。仲景曰:上涌而下泄,表汗而里攻,半在表半在里,则宜和解之,表里俱见,随證渗泄,此虽以治伤寒其于治湿也同。仍察脉以视深浅,问年壮以视虚实,所投必如意矣。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下谓下焦肝肾气也。夫守司于下,肾之气也。门户束要,肝之气也。故诸厥固泄,皆属下也。厥谓气逆,固谓禁固,气逆上行,反固而不禁,出入无度,燥湿不恒,皆由下焦失其主守也。

《治法》

夫大人小儿暴注泻水不已,乃火运太过之病,火主暴逆之故也。急宜用水调桂苓甘露散,五苓散,益元散,或以长流水煎过,放冷服,则愈。慎不可骤用莺粟壳乾姜豆蔻圣散子之类,纵泻止则肠胃不通转生他疾,止可以分阴阳利水道而已。
凡泄泻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可用导水丸禹攻散泄之。或病人老弱气虚,可用无忧散泄之。再观病势强弱,候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以治其风。如不愈者,更服桂枝麻黄汤汗之则愈。《内经》曰:夫风之中为肠风飧泄,启元子云:风入胃中,上熏于胃,故食不化而下泄。又云:暮食不化为飧泄。又《经》云:春伤于风夏为飧泄,故风宜出汗。肠中鸣者,风以动之,动而有声,慎不可用莺粟豆蔻乾姜大燥之药。病微者燥之去其湿则愈。病甚者攻之不动,反能为害。《经》曰:其减则渐,其加则甚,可用五苓散去猪苓加人参散服之。
夫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峻热之剂,遂令三焦闭溢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否肿,面黄腹大,小便赤涩,两足按之,陷而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寒凉,宜于暖室不透风处,用火一盆以藉火力出汗次以导水禹功散量虚实,泻十馀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齐行,既汗下吐讫,腑脏空虚,宜以淡粥调养肠胃二三日;次服五苓散益元散,同煎灯心汤调下。如势未尽更宜服神助散,旧名葶苈散,可以流湿润燥分阴阳,利小便,不利小便,非其法也既平之后,宜大将息,忌鱼盐酒肉瓜果房室等事,如此三年则可矣。如或不然,决死而不救也。
泻利之疾,岁岁有之,医者不察,便用圣散子之属,乾姜赤石脂乌梅莺粟壳官桂石榴皮龙骨牡蛎之属,变生,小便癃閟甚者为胀又甚者,水肿之疾。间有愈者,病有微者也,甚则必不愈矣。
大暑未上,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利,及赤白相杂,水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乾,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此。四之气,病宜渗泄五苓散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