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策问 其一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三、《艾轩先生文集》卷三
问:昔者明王之所为器物也,所以寓轨则而传诸其久远也。
人为剑,凫氏为钟,旒人为簋,梓人为簨簴,其轻重细大,圆锐广狭,各有定制。
虽数千百年之后,礼乐变易,典章残缺,幸而得其一器一物于颓垣败垄之间,则权量百度,皆可以类求也。
今之礼家有《周官》,有《仪礼》,有《小戴记》,其章句训义,又有王肃马融郑康成之学。
然天下之言礼者,往往得之于章句,而古人制作未必能尽晓也。
是以礼典器物,又必按图而后有定议。
按图而言礼者有数家,聂氏最为后出,然而至今独传也。
聂氏之传,考之《三礼》,其亦无所缪者乎?
我国家承平日久,崇、观以来,天不爱宝,古物毕见。
今以秘阁内藏所传之器较之聂氏,其间大有不合者,如爵之制,如象尊乎鼎之制,其或得或失,不必论也。
敢问图之所缺,如庚鼎、辛鼎,何以辨其为夏、商之器也?
小敦之饰,或耳为饕餮,足为蚩尤
中尊之饰,或环颈以山,而其腹文如龙蛇蟠蛰之状,此又何物也?
有旅甗,有旅簋,有旅鼎,此其义又何也?
器物之铭,或丁或乙,或十有四月,或十月九月,此其日月之例又何也?
其他若尊彝带钩,体制不一,又何其多变也?
秦权汉洗,得之以象,求之于文,而此数事独不可知乎?
明天子继志述事,其礼典器物有得于三王制作之妙,下至州县春秋释菜,簠簋樽罍之度,皆约古而一新之。
诸君试以秘阁内藏所模之器,考之《二礼》,其于聂氏得失为如何?
类礼义疏序 宋 · 金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二、全宋文卷六五六四、《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二一二
予既得魏郑公《类礼》,终日诵习,并与友朋讲论其次第伦叙,以考究其先后缓急、轻重大小之义,并其经权常变之宜,而或时有不解于心者,辄复思得义疏观之,而后庶几慊于心。
夫《类礼义疏》者,常山公元行冲之所作也。
行冲名澹以字行晋封常山郡公,乃其所著《义疏》,亦久不复见人间矣。
因窃叹夫夏鼎商盘之属,年世遐邈,此真不可复得之数。
若夫秦汉以来古器法物,犹时时散落民间,顾在有心者购求之,则得之于万一,亦世事之所或有者耳。
况乎开元至今,相去不过数百年,而篇简所存,既非盗贼之所歆羡,而君子见之,则必为之珍护宝贵而传留之。
盗贼不羡,则无争夺损灭之患;
君子之所宝贵,则无毁伤弃掷之忧。
倘幸而不投之烈焰,不饱之蠹腹,安知不如孔壁、汲坟之复出于世乎?
时藏之于心,遇旧学闻家好古敦儒之士,必咨访焉。
一日,书贾吴氏翁缄书一箧,奉而前,曰:「闻吾子索此久矣,此天之所以赐吾子也」。
启箧而观之,则《类礼义疏抄》也,乃厚其值,拜而受之。
嗟乎!
天下事,患志之不坚耳,苟坚其志以求之,虽数所不可得,力所不可致者,天直为之相协焉,阴骘焉,又况其数之所可得,力之所可致者乎?
开元时玄宗皇帝魏郑公所撰《类礼》,命常山公集学者撰义疏,公于是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检讨刊削,勒成五十卷。
开元十四年八月上之。
张燕公说驳之曰:「今之《礼记》,是前汉戴德戴圣所编录者,历代传习,向已千年,著为经教,不可刊削。
三国时魏孙炎尝改旧本,以类比次,事同抄书。
此固先儒所深非者,故其书后世皆不行。
用至贞观中魏徵乃因所修更加整比,兼为之注,太宗虽厚加赏锡,其书亦不立学官
行冲等取所注,加以疏释,勒成一家,然与先儒篇第乖舛,章句隔绝,失其本真,若欲颁行,事有未可」。
于是玄宗乃以其为然,遂亦赐常山公等绢二百匹,以其书贮之秘府,不得立于学官
常山公痛世儒排己,使其书不得行于世也,乃著论以自释,名之曰《释疑》,以自陈其著书之意。
予每读而悲之。
其辞曰:客问主人曰:「小戴之学行之已久,康成诠注见列学官,传闻魏公乃有刊易,又承制旨造疏将颁,未悉二经孰为优劣」?
主人答曰:「小戴之《礼》行于汉末,马融注之,时所未睹,卢植分合二十九篇而为说解,代不传习。
郑絪子干师于季长,属党锢狱起,师门道丧,康成于窜伏之中理纷挐之典,志存探究,靡所咨谋,而犹缉述忘疲,闻义能徙,具于郑志。
向有百科章句之徒,曾不窥览,犹遵覆辙,颇类刻舟。
王肃因之,重兹开释,或多改駮,仍按本篇;
又郑学之徒有孙炎者,虽挟元义,乃易前编。
自后条例支分,箴石间起,马胄增革向逾百篇,叶遵删修仅全十二。
魏公病群言之错杂,䌷众说之精深,经文不同,未敢刊正,注理暌误,宁不芟砻。
成毕上闻,太宗嘉赏,赉缣千匹,录赐储藩,将期颁宣,未有疏义。
圣皇纂业,耽古崇儒,高曾规矩,宜所修袭,乃制昏愚,甄分旧义。
其有著遗往说、理变新文,务加搜穷,积稔方毕,具录呈进,敕付群儒,庶能斟详,以课疏密。
岂悟章句之士坚持苦严,特嫌知新,悫欲仍旧,沉疑多月,摈压不申。
优劣短长,定于通识;
手成口答,安敢铨量」。
客曰:「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诠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答曰:是何言欤?
谈岂容易。
孔安国中书,会巫蛊事起,经籍道息,兄臧与之书曰:「相如常忿俗儒淫词冒义,欲拨乱反正而未能果。
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众非难正,自古而然,诚恐此道未申而以独智为议也」。
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一矣。
汉有孔季产者,专于古学;
有孔扶者,随俗浮沉。
扶谓产云:「今朝廷皆为章句内学,而君独修古义。
修古义则非章句内学,非章句内学则危身之道也。
独善不容于代,必将贻患祸乎」?
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二矣。
刘歆以通书属文待诏官署,见《左氏传》而大好之,后蒙亲近,欲建斯业,哀帝欣纳,令其讨论,各迁延推辞,不肯置对。
刘歆移书责让,其言甚切,诸博士等皆忿恨之。
名儒龚胜,时为光禄,见此书,乃乞骸骨;
司空师丹,因大发怒,奏改乱前志,非毁先朝所立。
曰:「此广道术,何为毁耶」?
由是犯忤大臣,惧诛求出,为河南太守
宗室不典三河,又徙五原太守
君宾之著名好学,公仲之深博守道,犹迫同门朋党之议,卒令子骏负谤于时,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三矣。
子雍、规元数十百件守郑学者,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谬。
诏王学之辈占答以闻,又遣博士张融案经论诘。
登召集,分别推处理之是非,具《證论》,王肃酬对,疲于岁时,则知变易章句,其难四矣。
卜商疑,纳请于曾舆;
木赐近贤,贻嗤于武叔
自此之后,惟推郑公。
王粲称伊洛已东,淮、汉之北,一人而已,莫不宗焉,咸云先儒多阙,郑氏道备。
窃嗟怪,因求其学,得《尚书注》。
退而思之,以尽其意,意皆尽矣,所疑之者犹未喻焉。
凡有两卷,列于其集。
王肃郑六十八条,张融覈之,将定臧否。
注泉深广博,两汉四百馀年未有伟于者。
然二郊之际,殊天之祀,此误也。
其如皇天,祖所自出之帝,亦玄虑之失也。
服虔释传,未免差违。
后代言之,思弘圣意,非谓扬己之善,掩人之名也。
何者?
君子用心,愿闻其过,故仲尼曰「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是也。
而专门之徒,恕己及物,或攻先师之误,如闻父母之名,将谓亡者之德言而见压于重壤也。
王邵史论曰:魏晋浮华,古道夷替。
王肃杜预,更开门户。
历载三百,士大夫耻为章句。
惟草野生以专经自许,不能究览异义,择从其善,徒欲父康成、兄子慎宁道孔圣误,讳闻郑、服非。
然于郑、服甚愦之。
疑郑、服之外,皆雠也。
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五也。
伏以安国尚书》、刘歆《左传》,悉遭摈于曩叶,咸见重于来今,故知二人之鉴,高于汉廷远矣。
季产云:物极则变,比及百年外,当有明直君子,恨不与吾同代者。
于戏!
道之行废,必有时者欤?
仆非专经,罕习章句,高名不著,易受轻诬。
顷者修撰,殆淹年月,赖诸贤辈能左右之,免致愆尤。
仍叨赏赉,内省昏朽,其荣已多,何遽持一己之区区,抗群情之噂𠴲。
舍勿矜之美,成自我之私,触近名之诫,兴犯众之祸,一举四失,中材不为。
自用韬声,甘此沉默也。
其所为《释疑》之辞如此。
呜呼!
常山公之言,亦可知贤人君子著书立说之苦心,将以诱来世,诏无穷,使之家行而户习,乃一旦格于时论,使其书之沉沦湮没,不得显其辉光,衣被后学,不得已而自写其胸蕴,以抒其愤懑不平之气,亦所以求谅于后世之贤人君子,为之显微阐幽,而使之不终于湮没也。
今于数百年后,幸而得之,此非人力之所可致,而非天之相协之,阴骘之,其势固有所不能。
予是以敬承天之所赐,而并列其事与其辞,以备载于编端,俾传之于世之贤人君子,思所以显微阐幽,上达朝廷,颁行天下,使得家行而户习,则文、武、之世,其复见于今日,庶不负魏郑公常山公诱世之深心也夫。
孔子生死策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二、《九华集》卷九
古书之真伪是非,其相半乎!
其说有所不可信,而诸儒有所不敢废,盖从其不可信而废之,天下之书不胜其废矣。
是故君子于此不废也,而况圣人生死之际,其道神,其经存,万世轻重之系与!
昔者愚闻之梁臧孝绪曰:「孔子庚子生,孝绪似焉」。
后卒以儒自鸣,虽不敢拟夫子,而生乎夫子之日,何其类也!
况夫子以庚子生,其事见于书乎?
愚有以知夫子生之异也。
吾观《孝经传》曰:「孔子之卒,鲁麟至焉,百兽号焉」。
虽不足以兆夫子之亡,而亦其异也。
而况夫子之死,且志于经乎?
愚有以知夫子之死之怪也。
夫子之生如此之异也,死如此之怪也,非若巫瞽幻诞恍惚,其不经也,盖夫子为人且圣于人,岂死生不异人乎哉?
兹承执事孔子生死之说,执《三传》之所以失。
愚请列之执事,以折诸理。
其事虽若不可信,而诸儒不敢废也。
夫《春秋》之书,鲁书也,而诸儒以为仲尼之书也。
获麟之前,孔子之生,仲尼不书于经。
仲尼如自书其生,仲尼乃自私邪?
故经之不书孔子生,左氏解经耳,亦安得而书之?
获麟之后,左氏所续之经也。
董仲舒曰:「左氏续经以宗圣人为事」。
不书其师之卒,则孟子所谓子背子之师也,左氏安得不书其卒乎?
此左氏不可废也。
公、谷之传,传乎经也。
仲尼绝笔则无经,无经则二子无解也。
公、谷后经二年,独书其卒,不几于赘乎?
公、谷之不书卒,则传体也,此公、谷不可废也。
故左氏书其卒,公、谷书其生,其得经传之体乎!
传所以尊经,尊经必有以贵之。
书子,贵之至也。
续经所以尚法,尚法则必有以严之。
死书名,严之至也。
此《三传》虽若不可信,亦不可废也。
何休曰:「是岁己卯」。
尊之故详之,谷书日不书月,岂十月乎?
盖谷梁不详其月,因不书月,则其谨也。
虞翻谓「《春秋》凡不书月,其事不详也」,谷梁岂亦不详其事乎?
王肃谓「中月则月中也」,郑玄谓「中月者踰月也」,意者生于是月中,如王说乎?
或者如郑说,死于踰月,未可知也。
此谷梁又不可废也。
杜预曰:「四月十八日乙丑五月十二日己丑,必有一误」。
夫古书如是盖多矣,尧以甲申生辛巳死,《皇览》曰:「非辛巳,乃辛未也」。
舜以甲子癸亥死,皇甫谧曰:「非癸亥,乃癸卯也」。
如是,安知仲尼终以乙丑己丑乎?
故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为此事也。
此又杜预之言不可废也。
太史迁曰:「韦编三绝」。
计夫子之年,则六十三之后,七十三之前,盖云老矣。
孔子五十学《易》,韦编之迟,甚可怪也。
凡迁之不可信,有端矣。
《书》曰:「舜三十登庸」。
迁曰:「舜五十登用耳」。
秦之谥曰「穆公」,迁曰:「非穆,乃缪也」。
不知舜之年,秦之谥,安孔子系《易》之时乎?
虽然,圣人有取于太史,或有牴牾其他实录也。
此其虽不可信,而诸儒不敢废也。
孔子死生之,古书之不伪,有所不可信,而愚不敢废者,盖互见其得失,虽存之无伤也。
韩退之自谓识古书之真伪,虽不至焉者,白黑分矣。
幸得执事辩其白黑,岂不盛与!
易策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三、《九华集》卷一○
诸儒无心于议《易》,然后可以通《易》。
盖《易》可以形解,不可以言遇也。
其失也则惑之,惑之终失之,汉魏诸儒坐此也。
夫何故?
郑玄惑于文,王肃惑于义,蜀才惑于怪,虞翻惑于数,马融王勃陆长源、关子明、陈史皆有言,言皆有惑也。
吾不知诸儒不能意遇,而今乃且嚣乎!
三传作而《春秋》散,诸儒言而《易》不作乎!
执事今乃以卦象取类之意,不信诸儒而质之经,斯岂徒言也?
吾不得而质圣人,抑请臆之。
执事所谓有为马为牛,为龙为雉,于物有配也,于身有类也。
夫至健莫如《乾》,《乾》健而动也,马动非健乎?
至顺莫如《坤》,《坤》顺而任重也,牛任重非顺乎?
潜动而变于阴,《震》变阴者也,而龙善变。
《离》者中柔,中柔者外文也,而雉外文。
兹四卦于物有配也,其四可知也。
《乾》为首,首,人之上,《乾》,物之上也;
《坤》为腹,腹有去,《坤》亦有去也;
《震》为足,在下也,动之象也;
《离》为目,有明也,丽之象也。
于身有类也,其四可知也。
呜呼,《易》本无位,俄而有位矣。
有位而后有滋,有数,而后有配,自然之解也。
诸儒欲大之而流于旁诡过当之论,譬之条教,始主于宽,主于仁,而后千机百阱如此之众,何者?
其罪始于多目也。
然则诸儒于《易》,慎无容易多誇耶!
杨子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五
来书谯责不少置,不记前书云何?
何所得罪?
一味皇恐而已。
但来书既云镌责谆切,其后又谓不教而弃之,殊不可晓。
如前书尚在,望令小吏录以见寄,当一一供答,以听裁处。
却自觉尚且耐烦,不至如老兄激发怨怼之深也。
且如向来出川时所予书,无非怨怼之语,此非怨熹之词,想自记得。
故窃疑之,以为士君子去就离合之际不当如此。
因答书中颇致宽解之词,未有相贬外处。
如后来见教政事条目,其间亦有一二心未安处,故因笔自解,即非相贬外。
不知今来所谓贬外是指何语?
恐实有之而不自觉者,即望一二疏示,容其改过,幸甚幸甚。
且如今书「四子」之说极荷见教,然此书之目只是一时偶见《大学》太薄,装不成册,难作标题,故如此写,亦欲见得四书次第,免被后人移易颠倒。
只如《大学》,据程先生说,乃是孔氏遗书,而谓其他莫如《论》《孟》,则其尊之固在《论语》之右,非熹之私说矣。
今必欲抑之而尊《论语》,复何说乎?
窃恐此意未必为《大学》压《论语》发,恐又只是景迂作祟,意欲摈斥《孟子》耳。
万一揣料失当,所言非是,亦告且为平心息怒,子细见教,使得反复,以究实是之归,幸甚幸甚!
平时与老兄讲论,常是不曾合杀,只被中间一句不合尊意,便蒙见怒,更不暇复论前语之是非,而一向且争闲气。
所以老兄见教之美意与区区献疑之诚恳皆不见其有益,而反积为后日无穷之怨隙。
所谓忠告善道,不可则止者,岂若是乎?
世衰道丧,吾党日孤。
见自无事,不要似此寻事厮炒,使旁观指目,益为道学之病,乃是助彼自攻,古人所谓将斗而自断一手以求必胜者也。
愿老兄自今或有异同之论,且耐烦息怒而极论理之是非,则理日益明,气日益和,虽使十反,极其纷拿,亦自无忿怼之挠矣。
老兄见责不能受人尽言,而前后怨忿之词至于如此,请出两家之书付之识者,使其审订,则谁为不能受言者,必有在矣。
王肃于事上而好人佞己,此不絜矩之过也。
愿更思之,下交浅劣,不胜至望。
周允升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一、《南轩集》卷三一
王通谓夫子与太极合德。
若如先生之说,则人与物莫不有太极,讵止合而已。
通顾为是言,殆将太极别为一物耶?
窃疑焉,于是反复思之,意夫通之说盖指其初者言之也。
当其三才未判,两仪未分,五行未布,而太极已固存矣。
逮夫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阴阳分而两仪立,阳变阴合,而五行生。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而人始具,此太极矣。
逆通之意,其指夫生物之初者言之耶?
今夫人莫不具是性也,而尽性也者谁欤?
性中皆有天也,而配天者谁欤?
是以《中庸》之论惟天下至诚为能尽性,惟天下至圣故曰配天。
太极亦犹是也。
傥曰太极吾所固有,何合德之云?
则配天之说亦非耶?
尝譬之日光,凡世间一切物能容光者莫不具日光焉,毕竟空中之日光自若也。
今曰能容光者非日光也,固不可也;
谓日光尽在是,而空中者无与焉,亦不可也。
是故物生之初,太极存焉;
生物之后,太极具焉。
人虽各具太极,要其初者固自若也,此通所以有合德之说欤?
昔者马上所闻,尚有未谕者,故此谆谆,幸赐指教,使涣然冰释为荷。
天可言配,指形体也。
太极不可言合,太极性也。
惟圣人能尽其性,太极之所以立也。
人虽具太极,然沦胥陷溺之,则谓之太极不立,可也。
程子曰:「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
虽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
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
百理俱在,平铺放著,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子道多?
元来依旧」。
又曰:「万物皆备于我,此通人物而言。
禽兽与人绝相似,只是不能推。
然禽兽之性,却自然不待学不待教,如营巢养子之类是也。
人虽是灵,却椓丧处极多,只有一件婴儿饮乳是自然,非学也,其他皆诱之」。
又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不诚则逆于物而不顺也」。
又曰:「学者必先识仁,仁者与物浑然同体。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
此四段皆程子之说。
前二说谓人与物皆然,后二说则独指人而言。
孟子谓万物皆备于我,未尝曰物皆备万物也。
如前二说则人与物更无差别,与告子生之谓性何异?
夫惟物不能备万物,故止有一物之用(所以不能推者,只为合下不曾备得。),人则备矣,所以能参赞化育也。
至于椓丧处虽多,这里元来何曾增减?
庶民自去之尔。
故谓物莫不有大命,莫不有太极则可,谓物皆备万物,则似恐未可。
既曰物莫不皆有太极,则所谓太极者,固万物之所备也。
惟其赋是气质而拘隔之,故物止为一物之用,而太极之体则未尝不完也。
子贡谓夫子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中庸》曰「成己,仁也;
成物,智也」。
学之与成己,教之与成物,盖无二事,而或曰仁,或曰知,孰为定体耶?
《中庸》与子贡之言,互明仁智之体用也。
龙塘辱指教「学而时习之」当如程子说,时复䌷绎,浃洽于中。
今人读《语》、《孟》、六经若先贤遗书,时复潜泳玩味,因其所启端,发其所固有,久久涵养,是保是积,此诚可说也。
当夫子时,六经未出,圣人教人者亦不至多言,士从之游者或一言而终身行,或数语而终身诵,或以愚鲁而竟得之,不知所䌷绎者何事?
又如《语孟精义》诸先生之说或各不同,而皆不悖于理,将孰从之则是?
䌷绎者谓理也、义也,不必止为文字。
先生之说有不同处。
《通书》谓德爱曰仁,伊川则谓仁是性,爱自是情。
《语录》亦引「力行近乎仁」,云:「力行关爱甚事」?
《易传·复》之六二曰:「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语录》皆以公为近仁,未尝断以爱为仁也。
然则爱特仁之一事耳,而《通书》乃云然,近世朱丈之论亦然。
此是则彼非,二者必居一,于此欲俾学者识仁之本体,厥道何繇?
力行近乎仁。
力行者敦笃切至故也。
便以爱为仁,则不可,然爱之理则仁也。
「观过斯知仁矣」。
旧观所作讷斋韦斋记,与近日所言殊异,得非因朱丈别以一心观,又别以一心知,顷刻之间,有此二用,为急迫不成道理,遂变其说乎?
奭尝反复䌷绎,此事正如悬镜当空,万象森罗,一时毕照,何急迫之有?
必以观他人之过为知仁,则如观小人之过于薄,何处得仁来?
又如观君子之过于厚,则如鬻拳之以兵谏,岂非过于忠乎?
唐人之剔股,岂非过于孝?
阳城兄弟之不娶,岂非过于友悌乎?
此类不可胜数,揆之圣人之中道,无取焉耳,仁安在哉?
若谓因观他人之过而默知仁之所以为仁,则曷若返之为愈乎?
奭于先生旧说似未能遽舍,更望详教。
后来玩伊川先生之说,乃见前说甚有病。
来说大似释氏,讲学不可老草。
盖「过」须是子细玩味,方见圣人当时立言意思也。
过于厚者谓之仁则不可,然心之不远者可知,比夫过于薄甚至于为忮、为忍者,其相去不亦远乎?
请用此意体认,乃见仁之所以为仁之义,不至渺茫恍惚矣。
书以《中庸》名篇,而首论中和之道,然则中和与中庸当何如分?
中庸统言道之体用,中和就人身上说。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当从王肃说是?
上蔡说是?
脱一「反」字。
论舜之大知也,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不及「庸」。
述夫子之忠恕也,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而不及「中」,何也?
意其互见耶?
亦各示其用也?
言各有攸当。
且用其中于民,固所以言庸也。
庸德、庸言,此「庸」字轻看。
既曰「中庸不可能也」,又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必圣者而后能,无乃绝学者之望耶?
抑其义异,自不相通耶?
言中庸不可能,乃所以勉学者;
唯圣者能之,尽其道为难。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先后自有定秩。
九经之序则先尊贤而后亲亲,二者当何如通?
即人心而论则亲亲为先,就治体而言则尊贤是急。
按:《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亦是意。
郊祀论(上)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双溪集》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二六
郊祀,国之重事也,先王之礼犹可以考之于经,而诸儒异论者,经之所著不同也。
盖其不同者有四:郊丘之制也,天帝之号也,天地分合之异也,春冬时日之差也。
郊丘之不同者有三:《周官》谓之圜丘,《戴记》谓之南郊,又谓之泰坛。
郑康成之说曰:「祀昊天于圜丘谓之禘,祀五帝于南郊谓之郊」,而泰坛无说。
康成之言非也。
兆于南以就阳位于郊,故谓之郊,夫子尝有是言矣。
王肃曰:「筑丘以象天体,是谓圜丘
圜丘,人所造也,是谓泰坛。
兆于国南,是为南郊」。
然则南郊也,圜丘也,泰坛也,其名有三,其实一也。
天帝之异有三:曰昊天,曰上帝,曰五帝。
天洎五帝为上帝,孔安国之说也。
天为昊天,元天为上帝,五方之帝为五帝,郑司农之说也。
孔、郑之说质之于经固已不合,而郑康成则又曰:「昊天上帝者,天皇大帝也。
五帝者,始于青帝灵威仰,终于黑帝黑光叶也」。
以纬乱经,虽不辨可以知其无稽。
夫遍覆无外,故以天名;
主宰造化,故以帝名。
在《书》言「类于上帝」,而又言「告于皇天」,在《周官》以为禋祀昊天上帝,则昊天上帝,一而已矣。
是故《诗》《书》所载,有「皇天上帝」之言,有「昊天上帝」之言,而《周官》始有五帝之名。
夫上帝至尊无二,而有五帝,何也?
上帝,天帝也;
五帝,五人帝也。
何以知之?
以《周礼》而知之。
《掌次》「大旅上帝则张毡案」,「朝日祀五帝则张次」,上帝在朝日之先,五帝在朝日之下,则五帝非天帝,其證一也。
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类四望亦如之」,郊兆于四类之先,则五帝非天帝,其證二也。
《司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既言上帝,又言五帝,则五帝非天帝,其證三也。
吕不韦之《月令》尝言五帝矣,春则太皞,夏则炎帝,秋则少昊,冬则颛顼,夏秋之交则黄帝
不以五帝为天也。
魏相之奏,亦尝言五帝矣,太皞乘震,炎帝乘离,黄帝乘坤,少昊乘兑,颛顼乘坎,亦不以五帝为天也。
秦汉间言五帝者皆五人帝而已,其说必有所从受也。
古之祭天者主于上帝,其配以祖。
周公既成洛邑,用牲于郊,牛二,其一帝牛,其一稷牛。
夫礼简则严,严则敬,是故事天所以报本,尊祖故以配天,严敬之义也。
合上帝与五帝而谓之六天,则近于诬矣。
天地分合之异,先儒考于经者未审也。
《春秋传》曰:「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尊天而亲地,隆杀固有辨焉。
犹之宗子祭父,支子不得祭父而可以祭母,父尊故也。
天子祭天,诸侯不得祭天而可以祭土,天尊故也。
古之祭地者有社,则又有大社,大社谓之冢土,未有北郊、方丘之名也。
社祭土,主阴气也。
祭帝于郊以定天位,祀社于国以列地利,而子思曰郊社之礼以事上帝,明地不可与天相并,尊天之义也。
《周官》论国之神位,左祖右社,此王社也。
泽中方丘,此冢土也,即古人所谓大社也。
《书》谓之冢土,《礼》谓之方丘,而《戴记》谓之泰折,折则方矣,其名有三,其实亦一也。
汉匡衡乃有南北郊之说,则失先王尊天亲地之意矣。
新莽始有天地合祭、祖妣并配之说,则又失先王之意益甚矣。
虽然,莽之说因《周颂》之言而失之也。
《周官》夏日至祀地于方丘,冬日至祀天于圜丘,则曰此天地分祀之證也。
夫春夏祈谷,其诗为《噫嘻》。
祈有二祭,而所歌者《噫嘻》一诗也。
秋冬报,其诗为《丰年》,报有二祭,而所歌者《丰年》一诗也。
《昊天有成命》之诗,可歌以祭天,岂不可歌以祭地乎?
以先王之行事质之,武王东伐,告于皇天、后土矣,告于皇天则类于上帝是也,告于后土则宜于冢土是也,是天地未尝合祭者一也。
周公之祭于洛邑丁巳用牲于郊,戊午社于新邑,是天地未尝合祭者二也。
武王、周公之行事而求其制礼之意,则天地未尝合祭无疑矣。
冬春时日之异,则《戴记》之言失之也。
其言曰:「郊之祭也,以迎长日之至」。
又曰:「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而继之以卜郊」。
夫日至而郊,周礼也;
卜日用辛,鲁礼也。
杂周鲁之礼而兼记之,而郊之时日紊矣。
盖周人之郊有二,皆无所用。
卜日至而郊,报本之郊也,故其礼行于一阳之初复;
启蛰而郊,祈谷之郊也,故其礼行于农事之将兴。
制礼之意坦然易明。
《戴记》言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吾是以知其合周鲁之郊而紊其时日也。
诸儒异论,为《礼经》之蠹者多矣。
去其异论之蠹而究其《礼经》之正,经虽残缺,礼意则固可知也已矣。
郊祀论(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双溪集》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二六
郊丘之辨者有三:圜丘以事上帝,方丘以事地祇,而四郊以事五帝。
圜丘谓之南郊,方丘不谓之北郊,何也?
因理而处其当然者义也,因义而制其节文者礼也。
苟无节文,不足以为礼,是故祭地之位,《戴记》谓之泰折,《周官》谓之方丘,《诗》、《书》谓之冢土,而正其名曰「大社」,不曰北郊,所以定天地之尊卑也。
《记》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而公羊氏亦曰「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诸侯既有社矣,谓之祭土,不谓之祭地;
何也?
吾于孔安国韩婴之言有證也。
天子封土五色以立大社,其命诸侯,惟以方色之土予之,使归而立社,则诸侯之国有社而无五土之大社,等级有间。
是故诸侯可以谓之祭社,其祭社可以谓之祭土,不可以谓之祭地,而天子祭天谓之南郊,其祭地不谓之北郊,皆所以谨礼之节文也。
夫子曰:「礼者义之实也」。
祭天于郊,南面阳也。
祭地于社,北面阴也。
天尊地卑,王者父天母地,不敢悖尊卑之大义也。
汉儒记礼之言曰:「祭帝于郊以定天位,祀社于国以列地利」。
以帝对社,则社主于祭地,其證一也。
「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殖」,以郊对社,则社主于祭地,其證二也。
「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夫社坛而不屋,谓之达天地之气,则社主于祭地,其證三也。
天神莫尊于上帝,地祇莫尊于后土,是故事天于郊,所以祀上帝也;
事地于社,所以祭后土也。
郑康成则曰:方丘所祭神在昆崙者也,北郊所祭神州地祇也。
甚矣,其说之不经也。
若夫四郊之祀五帝亦谓之郊,则与祀后土者有异义焉。
天地相配,疑于相敌,五帝贵于百神而降于大祇,是故祭地不命曰北郊,嫌也;
祀五帝命曰四郊,无嫌也。
故凡经之言上帝者皆天也,其言五帝皆人帝也。
《记》曰:「天子祭天地,祭四方,诸侯方祀,祭四方」,则祀五帝于四郊是也,方祀则祀五神之在其方者也。
郊丘之义,天神地祇人鬼之等,于经皆有见焉,则先王之礼意犹存。
郑康成引纬乱经,持诡说以汩正论,而先王之礼遂晦而不明。
盖汉儒之论经,党同伐异,求伸其专门之说。
自世祖以来,谶纬之学盛行,是故何休假纬书以言《春秋》,康成假纬书以言礼,皆欲因时君所好,借纬为重,而求其说之胜也。
昔人固有知其失者矣。
王肃曰「郑氏学行,孔氏之路枳棘充焉」,盖诋其以纬乱经也。
后世之言礼者考信于经,合于经则得之,不合于经则失之,故吾之论郊祀,详于稽经而略于议史也。
陈伯澡大学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三九、《北溪大全集》卷四○
问:小学大学所教子弟,如何分别?
初间未知智愚,皆当教之;
到十五年则智愚可见矣,故入大学须有别。
然天子之元子,当有天下之责,众子当建国为侯,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当有家之责,故皆在所教。
庶人则惟俊秀者乃得与,以其亦将任之以位也。
问:「敬以直内」,如何是「直内」?
内主敬,则私意不萌,更有甚峣曲?
所以谓之「直」也。
问:文公《语录》「无事主心,有事主事」。
如何是「无事主心」工夫?
「无事主心」,有甚大段工夫?
只是提撕常教,醒定常敬而已。
若有走作便是不敬了,心亦如何绝得不思?
但无邪思可也。
才思便是已发,便是有事了,惟动静皆一于敬,则静无走作,动无邪思。
问「气质」二字。
流行乎一身之间者,是气;
凝定成形者,是质。
问:物得其偏,有专得水之性,有专得木之性。
如动物头横,植物头倒。
人头圆,象天居上;
足方,象地居下;
两目象日月,居前南;
顶中央百会穴象北极,居后北。
亦其得天地正气之一验也。
问:其正也有美恶之异,其通也有清浊之殊。
正如何有恶?
通如何有浊?
偏正、通塞,方以判人物之大分。
其美恶、清浊,又就人中细别。
问:齐家中所以新之之道,治国中所以新之之道,平天下中所以新之之道,或是只自明其明德,而人自观感为善邪?
或亦须有施为,如礼乐刑政之类?
二者皆不可偏废,家国、天下,大小虽不同,而其所以为治、平之道则一。
古帝王此道皆备,而《尧典》称尧自「克明俊德」至于「协和万邦」,二《南》诗咏文王之化,自《关雎》至于《驺虞》,尤为明著易见者,亦其全尽,此《大学》之一验也。
问:至善是指工夫做到极处而言,是事物中极至之理而言。
至善是物事中极至之理,是所当止之地也。
止于至善,是做工夫做到极处,是止于其所当止之地也。
文义自不乱。
问:新民是在人底,如何使之皆止于至善?
须是到比屋兴仁,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处,方为新民之止于至善。
此亦是圣人善政、善教全尽之功。
问:《或问·致知章》中云:「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莫不有所当然而不容已,与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乞一一分析。
当然、所以然,皆言理。
当然,是就目今直看其合当如此,是理之见定形状也。
所以然,是就上面委曲看其因甚如此而来之来历根原也。
当然者,在身如手容合当恭,足容合当重之类,在心如体合当寂,用合当感之类,性如仁合当爱、义合当断之类,情如见赤子入井合当恻隐,见大宾合当恭敬之类,人伦如君合当止仁、臣合当止敬之类,日用如居处合当恭、执事合当敬之类,天地如天合当高、地合当厚,鬼神二气如阳合当伸、阴合当屈,鸟兽如牛合当耕、马合当乘,草木如春合当生、秋合当杀等类,皆有理存乎其间也。
所以然者,如手容因甚当恭,足容因甚当重,以下诸条,一一各因甚当如此,是理之所自来、天命之本然也。
凡此等,煞有事在,皆当理会,要一一通透,果能一一通透,无所窒碍,便是物格,便是知至。
前书并所答洒扫条,及寄去根原段子,已具其详,可并玩之。
问:诚意前已有格物一段工夫,而此章所谓自欺,犹有阳欲为善,而阴在于恶。
如何?
虽是物已格,知已至,而后意诚,然必须透过此关之后,善恶进退之机,方真能决君子、小人之歧,方真能判物,方为真能决知,方为真能至。
若未透过此关,则所守不牢,忽取变溃,其所以为自欺情状,自有如许,亦何怪乎?
可不重以为戒?
问:《絜矩章》初言上下四旁如一,自《南山》诗以下,止言好恶两端,有不同,及请实事为證。
初言上下四旁,均平如一,是总说个絜矩正意。
自引《南山》诗以下,则姑举两端以见其例云尔。
如己欲孝其亲,弟其兄,慈其幼,而使民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亦上下之證。
如户开亦开,户阖亦阖,不以后来变乎前。
有后入者阖而勿遂,不以先入拒乎后,亦前后之證。
如并坐不横肱,恐妨害旁人,亦左右之證。
《或问》中所举由为守则易尉,而为尉则陵守,王肃方于事上,而好人佞己,皆已明白,于此见得明。
则广而言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尔,及文王视民如伤,如保赤子等类,皆此一理也。
问:《或问》中有以倡焉而兴起矣,然不能察彼之心,而失其所以处之之道。
则或不得遂,而有不均之叹。
上既老老、长长、恤孤,有以倡民而兴孝弟,不倍矣,而不能制民之产,使仰不足以事、俯不足以育,至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则是不能察其心,而失所以处之之道。
使彼兴起者,或不得遂也。
只观孟子齐、梁行王政条目「五亩之宅」一段,则古人察民心之所同,而得絜矩之道,可见矣。
禹贡讲义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九、《洺水集》卷七
《禹贡》一书,记禹治水本末、区画九州、任土作贡之事也。
然禹之治水,当在尧倦勤之时、舜历试之际,宜谓之《唐书》而叙于《舜典》之上,今乃叙于此,而谓之《夏书》者,何邪?
以其书乃夏史官所录耳。
说者谓「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此史官之辞也;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亦史官之辞也。
若夫自「冀州既载,壶口」,以至「讫于四海」,皆禹自述经行天下与夫用功先后。
山川主名、草木之生遂、土色之黑白、田赋之高下、山之首尾、水之源派,纤悉登载,奏之于尧,藏之史官史官略加删润,以成万世之信书。
此说诚有理。
盖冀为尧都,而所都近河,故禹于每州之下必言「浮于水,达于河」者,诚以每州规模方略经理既定,必自河还冀,以白于帝也。
冀州帝所都,居水之下流,而河之患为甚,故禹之用力先焉,而九州之次亦以所治为先后。
水性下注,故治之之道当自下始。
是故自冀而兖,兖而青,青而徐,徐而扬。
又从扬以西而荆,荆而豫,豫而梁,梁而雍,雍地最高也,故最后于雍焉。
当时之水为患最甚者,河为最,江次之,淮次之,而河之所行多在冀、兖、青、徐,亦下流也,被害为惨,故禹之功先施于四州,而河患衰矣。
雍与豫虽近河,然下流既治,水亦渐消,可以稍缓也。
故次于扬,次于荆,以治江与淮。
江淮治而水患平,然后次于豫,次于梁,次于雍,以治江淮上流之馀患。
此禹功之次序,而治水之本末也。
禹于每州必陈其治水登山,从下而上,可谓详矣。
然以其州境隔绝,山之脉络、水之源委,或绵亘于两州之间者,其足迹之所历与夫施功之次第,或未得以著见,故于九州之后,又复以其山之势、水之源而备言之。
自导岍及岐,以至于敷浅原,此皆不言水而直以山言之,所谓随山浚川,导山之涧谷而纳之川也。
自导弱水至于东北入河,此又不言山而直以水言之,所谓决九州距四海,盖导川之流行而归之海也。
然经言导山,独记雍、梁、冀、豫、荆、扬之山而已,而兖、青、徐之山不记焉,何哉?
盖三州之山绝在东,河之东不与西属,各于其州见之矣,故不复赘言之。
然九川之水有不因山而导之者,水出于平原也,如弱水、黑水、沇水是已。
有因山而导之者,水出于山谷间也,如嶓冢导漾、岷山导江是已。
有其源甚远,而导之不及其源者,导河自积石是也。
有其源甚迩,直由其源而导之者,导淮自桐柏、导渭自鸟鼠同穴、导洛自熊耳是也。
河在北,故先言河;
汉入于江,故先汉后江;
济水发源河北,越河而南,与淮俱为四渎,故次济与淮;
渭与洛俱入于河,故又后言之。
天下之水多矣,而此举其大者言之耳。
至于三江之说,不胜异同,颜师古以为中江与南、北为三;
郭景纯以为岷江浙水松江
韦昭以为浙江、松江、蒲阳江
王安石以为一江自义兴,一江自毗陵,一江自吴县
各据所见而言,莫知孰是。
东坡以为自豫章而下,会于彭蠡,以入于海,是为南江;
自蜀岷山九江,会于彭蠡以入于海,是为中江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过三澨,至于大别以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以入于海,是为北江
此说最为有据。
盖尝纵观于彭蠡之口,今豫章之江所谓西江,而岷山之流为蜀江,导漾之水为汉江,论江之大无过此三江者。
三江既皆入海,则震泽之区安得不定乎?
至于九江之论,尤为不一,独《九江图》谓九江随水势而分,其间有洲,或长或短,别于鄂陵,终于江口,其论为不诬。
盖尝自九江望之,直枝分派别为九江尔,非必有本原也。
此《浔阳记》所以有乌江、蚌江等九号也欤!
然其名号则起于近代,计禹时未有也,亦犹河有徒骇、马颊之名耳。
河自积石至于大伾,率依山而行,自大陆以北,则出于平地。
禹惧其冲突也,于是因地之形而逆设为九河,凡河之道则不建都邑,不为聚落,不耕不牧,以防其决,故谓之逆河,非谓九江同时并流也。
虽然,考之《禹贡》,其间山冈之连属、水势之流演,有不可以简编求者甚多。
如当时之水势,自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然后由淮泗以达于河。
吴王夫差掘沟通水,与晋会于黄池,而江淮始通。
禹之时则未有此道也。
孟子谓「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而说者以为孟子误指夫差所通之水以为禹迹。
孟子去禹未久也,而犹不可考,乃欲以今日耳目之所闻见,而求合禹之书,岂不大悖与?
学者反覆《禹贡》之所载,参之以诸儒之所发明,而又详之以耳目之所接,疑则阙之,而无凿以臆度之说,斯可也。
《禹贡》山川之势亦既略言之矣。
至于九州,禹初别之,所以画其封圻而察其土俗者,极为详备。
释《尔雅》者以为两河间其民气习情性大抵相近,故曰「冀」,冀者近也;
济河之间其气专质,体性信谦,故曰「兖」,兖者信也;
淮海间其气宽舒,其性安徐,故曰「徐」,徐者舒也;
江南之民,其气躁劲,其性轻扬,故曰「扬」,扬者轻也;
荆州之民,其气刚悍,厥性彊梁,故曰「梁」,梁者彊也;
河南之民其气安舒,厥性宽豫,故曰「豫」,豫者舒也;
河西之民其气蔽壅,受性多急,故曰「雍」,雍者壅也。
然冀之北与边境接,傥不正其封疆,则将有猾夏之患,舜于是分冀之东北为营州,正北为幽州,西北为并州
治水,冀之北境未有定域,故独于冀不言封界者,其以此欤?
至于商之时则无青,并青于徐也;
周之时则无徐,并徐于青也。
名号更革,虽若不同,要皆不出于九州之域而已。
水患既平,土性复故,人得稼穑,于是始作贡赋之法。
考之于书,九州之田,雍、徐、青为上,豫、冀、兖为中,梁、荆、扬为下。
九州之赋,则冀、豫、荆当其上,青、徐、雍当其中,扬、梁、兖当其下。
何田与赋参差如此哉?
盖赋出于田,而又参以土焉。
曰「咸则三壤,成赋中邦」,此赋之出于田也;
曰「庶土交正,厎慎财赋」,此赋之出于土也。
赋出于田,参之以土,而又以其灌溉之利否与人力之勤惰而加审焉,此其所以错杂不同,而一归于当也。
虽然,赋非天子所有也,诸侯用之以守邦国,以承王命,以讨不庭,圣人特为之差别尔。
至于贡,则四方之入于王者。
赋有常经,贡无定制,必曰锡命而后贡。
后世举天下之赋悉输于大农,而所谓岁贡亦有一定之法矣。
至于五服之说,亦不胜异同。
贾逵马融以为甸服千里,其外四服则二千里,相距为六千里。
郑氏以为服五百里,乃尧之定制,至禹辟之,每服增五百里,四方相距为万里。
盖禹之治水,其功在于平治山川而已,未尝用力于广拓封疆也。
正使广拓土地三倍于尧,而《诗》、《书》皆无述焉,何哉?
况周之九服,《大司马》明言王畿千里,其外八服皆五百里,相距为九千里,合王畿为万里。
自国畿之外以至于卫,悉以封侯,其外三服则为蛮夷。
是则周之土疆凡万里也。
汉之土境,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验其山川,不出《禹贡》之域,而里数不同者,盖《禹贡》据其空虚鸟道直而计之,而汉则以人迹所至而言之。
王肃以为方五千里者直方之数,若回邪委曲,动有倍加者,正其意也。
然则汉之土疆岂非亦万里乎,孰谓尧之土疆而止于五千里也?
孔氏《正义》以为尧凡五服,服各五百里,为二千五百里,二方相距为五千里,以四面言之则为万里。
王肃、马迁俱以为然。
盖《禹贡》封域,历三代至汉初,一无所变更,则万里之数不应不同也。
是皆先儒之说,故表而出之,庶几览者得其要云尔。
古周易自序 宋 · 吴仁杰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七、《经义考》卷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二、《古周易》(通志堂经解本)
《易》与天地并,未有文字,已有此书。
自伏羲画八卦,以贞悔之象重之为六十四,时则有卦有象而无辞。
始卦之重,占以定体,文王作彖,总论其义,谓卦不足以尽吉凶之变,乃附著变爻及覆卦之画以演其占,时则有彖有爻而未有爻辞。
周公继之,于爻画覆卦之下皆系辞焉,而《易》上下篇之文始备。
孔子承三圣,为十翼以赞易道,《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是也,谓之《易传》。
《彖》、《象》、《系辞》,夫子所自著也,《文言》以下,弟子记夫子之言也。
按汲冢书,有《周易》上下篇而无《彖》、《象》、《系辞》。
陆德明释孔壁所得古文,传为十翼而不言经。
然则十翼之作,其初自为篇简,不与《易经》相属,此冢、壁之藏所以各得其一欤?
汉田何之《易》,其传出于孔氏,上下经、十翼离为十二篇,而解者自为章句,此古经也。
又有费直《易》,亡章句,《崇文总目》序云:「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氏始」。
郑康成《易》,以《文言》、《说卦》、《序卦》合为一卷,则《文言》杂入卦中,康成犹未尔,非自费直始也。
本传云徒以《彖》、《象》、《系辞》十篇之言解说上下二经,盖解经但用《彖》、《象》、《系辞》,《汉书》本误,以「之言」字为「文言」耳。
十篇云者,史举其凡。
直之学似于每卦之后列《彖》、《象》、《系辞》,去其篇第之目而冠「传」字以总之,正如杜元凯《春秋》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而经自经传自传也。
然《彖》、《象》、《系辞》之名,一没不复,汩乱古经,则始于此。
刘向尝以中古文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由是诸家之学寖微于汉末而费氏独兴。
康成因之,遂省六爻之画与覆卦之画,移下上体于卦画之下而以卦名次之,移初九至用九之文而加之爻辞之上,又以彖象合之于经而加「彖曰」、「象曰」之文。
王弼《易》、《乾卦》自文言以前则故郑氏本也。
高贵乡公淳于俊问对观之,于时康成所注虽合《彖》、《象》于经,而所谓《彖》、《象》不连经文者犹在。
王弼注《易》,用康成之本,谓孔子赞爻之辞本以释经,宜相附近,及各附当爻,每爻加「象曰」以别之,谓之「小象」,又取《文言》附于《乾》、《坤》二卦,加「文言曰」三字于首。
若《说卦》等篇,则仍其旧,别自为卷,总曰「系辞」。
自是世儒知有《易》,而不知有所谓古经矣。
原三家之学,初欲学者寻省易了,日趋于简便,而末流之弊,学者遂废古经,使后世不见此书之纯全与圣人述作之本意,可胜叹哉!
然则天下之事,务趋于简便者,其弊每如此,可为作俑者之戒也。
《隋经籍志》序,谓秦焚书,《易》以卜筮独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按今《说卦》乃止一篇,故先儒疑《易》文亦有亡者,不得为全书。
又《说卦》之文每及于《彖》、《象》、《系辞》,必以圣人称之,先儒谓此非虙牺、文王周公之作,然十翼之书,复有所谓《彖》、《象》、《系辞》,其名相乱,学者疑焉。
仁杰案,史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颜师古曰传谓《彖》、《象》、《系辞》之属,则知伏羲、文王周公之作固曰《彖》、《象》、《系辞》,而十翼所谓《彖》、《象》、《系辞》,乃其传也。
费氏本有「传」字,故王弼于每卷必以首卦配传名之。
《音义》释上经《乾》传云,传谓夫子十翼;
又释《系辞上》云,王肃本《系辞上》传。
由此言之,十翼所谓《彖》、《象》、《系辞》,本不与伏羲、文王周公之名相乱,古经盖曰《彖传》、《象传》、《系辞传》也。
今《易》指孔子象辞为大象,而以释爻辞之文为小象者。
案《易》固有大小之象焉,大象指八卦八物之象,所谓八卦以象告,立象以尽意,如乾为天、震为雷之类。
《说卦》载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苏文忠公谓古有是说,孔子从而释之者,是已。
小象指六十四卦八物相配之象,所谓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如雷在天上大壮之类,孔子所著《象传》是已。
然则今大象当曰《象传》,小象乃孔子所以释爻辞者,当曰《系辞传》也。
孔子释爻辞之文谓之《系辞传》,则周公爻辞曰《系辞》可矣。
欧阳曰:「系者,有所系之谓也,故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其为辞,各联属其一爻者也」。
是则孔子专指爻辞为《系辞》。
苏文忠亦谓以上下系为系辞,则失之矣。
孔颖达以为系辞通指卦爻之辞言之,不专指爻辞,是不然。
按《说卦》言系辞者六:其一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此不待言而明者。
其一曰:「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此历三圣之作,象谓伏羲六十四卦之象,卦系谓文王周公彖辞、系辞也。
其一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
龚深甫侍郎云系辞焉而命之,所以明爻也。
其一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
《正义》曰:「四象谓七八九六」。
案七八即爻之不变者,九六即爻之变者,然则此章所指亦爻辞也。
其一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言设卦所以观象,系辞所以明吉凶云尔。
卦谓彖辞,系谓爻辞,故曰彖者言乎象,爻者言乎变。
又曰:「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
凡此皆互见其义,或以彖对爻,或以卦对辞。
曰卦曰彖云者,皆指夫卦辞也;
曰爻曰辞云者,皆指夫爻辞也。
言之,则曰卦、曰彖、曰爻、曰辞;
详言之,则卦曰彖辞、爻曰系辞,截然有不可紊者。
不然,卦辞既曰彖矣,安得复以系辞名之?
《说卦》凡以卦与辞二文相对。
韩康苏文忠皆曰:辞,爻辞也。
杨元素侍读亦谓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曰系辞焉所以告也,盖指周公之所为爻辞。
以《说卦》本旨及韩、苏、龚、杨之言参之,谓系辞非专指爻辞可不可耶?
虽然,谓爻辞为《系辞》,谓小象为《系辞传》,则今所谓上下系者,复何名哉?
或曰二《系》当谓之《说卦》,与今《说卦》通为三篇,诸儒既以系辞传为小象,而上下系之名无所归,故取《说卦》前两篇名之,其实本《说卦》也。
欧阳公谓今《系辞》之文杂论《易》之诸卦,其辞非有所系,不得谓之系辞。
叶少蕴左丞亦曰:「太史公引『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为《易大传》,则汉诸儒固未尝以今两篇为《系辞》,斯其为《说卦》也审矣」。
太史公以两篇为《大传》者,盖十翼皆谓之《易传》,而汉之《易》师杨何之属又著《易传》行于世,太史公受《易》于杨何,谓《说卦》之文为《大传》者,以别杨何之徒所谓传耳。
今《诗序》一名《诗大传》,亦以别毛公故训传故也。
郑东卿论《说卦》出汉宣时,而汉宣之前儒者亦多引援,岂秦火之后易家秘此而不轻传也?
太史公周行天下,多见先秦古书,此三篇之文虽未献于孝宣之时,固已先众人而见之矣。
《世家》不云乎,「孔子晚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此其證也。
先儒以为序之,系之,说之,文之,于义未允,此谓序《易》及《彖传》、《象传》、《系传》、《文言》、《说卦》也。
或者又谓圣人之书不当舍经称传,案《易音义》云:经者,常也,法也。
传以传述为义,经之为经,以其可为万世之常法,传则述前人之作,如是而已,非必尊经而卑传。
十翼之文,述而不作,其体传也,其言经也,岂害其为圣人之书乎?
况史称孔子读《易》而为之传,则传也者,夫子所自名,非后人名之也。
夫如此,谓十翼《彖》、《象》、《系辞》为《彖传》、《象传》、《系辞传》,复何疑哉!
以《易》考之,䷀者,伏羲之卦也;
「元亨利贞」者,文王之彖也;
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下,此孔子所述彖之传也。
内卦☰,外卦☰者,伏羲卦中贞悔之象也;
曰「乾下乾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者,孔子所述象之传也。
一者,文王于卦外所演变爻之画也;
「潜龙勿用」者,周公系爻之辞也;
曰「初九,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者,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
䷀者,文王所演覆卦之画也,曰「见群龙无首吉」者,周公之系辞也,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者,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
象述伏羲,彖述文王,系辞述周公,而象在彖后者,颖达谓当繇彖详而象略,疑不专为是。
孔子所述,其肯先文王乎?
又十翼之次,先儒所论亦有多家。
颖达独取郑氏之说,云《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其说谓经分上下,则《彖》、《象》亦当随经而分,不知经为上下篇,以古者简重大故尔,若谓《彖》、《象》当随经而分,《序卦》以不分耶?
胡秘监旦以《彖》、《大象》、《小象》、《上系》、《下系》《、乾文言》、《坤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篇,胡安定易之曰《上彖》一、《下彖》二、《大象》三、《小象》四、《文言》五《、上系》六、《下系》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文言》既不当离而为二,至以二《系》居《文言》之后,《说卦》之前,亦恐非其序矣。
仁杰谓十翼《彖传》也,《象传》也,《系辞》上、下传也,《文言》也,《说卦》上、中、下也,《序卦》也,《杂卦》也,并上、下经,是为十二篇。
上经、下经之目本之费直孟喜,《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之文本之王肃,《彖》、《象》、《系辞》、《文言》之次本之《艺文志》,而《说卦》之为三篇则河内女子所得之数也。
其篇第在古如此,而费、郑以来汩之。
呜呼,维天未丧斯文,故厄于秦而独不废,柰何后世犹疑其非全书?
其失在传注之家以传参杂于经而然也。
费、郑、王《易》本各一卦列于右方,用见经传参杂源流之所自。
易筮之法,揲蓍求爻,重爻为卦,所画者卦耳。
如下体画☷,上体画曲,是为䷓卦。
从其变爻所之,六四爻变则为䷋卦,是筮者止当画卦而已也,何以名为
《左氏春秋传》既画卦曰遇䷓之䷋,又载卦名曰《观》、《否》。
杨子云有言: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太玄》者数其画而定之,以卦即其名也。
今画卦而又名焉,亦已近赘,《左氏》盖两存之。
《正义》谓丘明不画卦,今书有画卦者,后学私画以备忘耳。
是未知卦在所当画而名为可略也。
六十四卦,卦为六位,而《乾》、《坤》于六位之外又有用九、用六之爻。
《左传》正义云:《乾》六爻皆阳,《坤》六爻皆阴,其爻既纯,别总其用而为之辞。
此说未为失之,顾圣人设此爻于六位之外,用以为占,要当有所归宿耳,非可但以虚辞解也。
子云曰:《易》始八卦,文王六十四;
淮南书》曰:伏羲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
帝王世纪》曰:文王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
文王所演非今六十四卦,焦赣所谓每卦变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变四千九十六卦者也。
盖伏羲以一卦重之为八卦,极其变而为六十有四,文王以一卦演之为六十四卦,极其变而为四千九十有六,此所以伏羲八卦而为文王六十四也。
所增之爻,其九六则卦外六爻之画,在《乾》为初九至上九,爻之变者也;
七八则覆卦之画,在《乾》为用九,爻之不变者也。
或以卦外爻画为疑,案《说卦》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正义》谓「既观变立卦,又就卦发动挥散,于刚柔两画而生变动之爻」,则卦外别生变爻明矣。
下文「易六画而成卦」,又曰「易六位而成章」,犹此意也。
张汝明《易索》云:六画成卦,重卦也;
六画成章,变卦也。
重卦指虙牺,变卦指文王
春秋蔡墨诸人易虽不筮,亦以变爻为言,如《乾》之初九、用九,则云「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
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初九各爻之变,而用九总六爻之变,所谓变卦者也。
伏羲重一卦为八卦者,以《乾》卦例之:☰为内卦,重三成六,重之以☷则为《泰》,重之以☳则为《大壮》,得曲而为《小畜》,得☵而为《需》,得☲而为《大有》,得☶而为《大畜》,得☱而为《需》,复得本卦为《乾》。
刘牧论八八之变曰:四营成易,十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以成六十四。
其说谓《姤》、《易》、《否》、《观《、》剥》、《晋》、《大有》七卦由《乾》而出,并《乾》为八。
案伏羲重八卦,以卦之全体而重;
文王演六十四卦,以爻之积画而演,刘所论盖占筮之法。
八纯卦自一世至五世,而次之以游魂、归魂者也,此七卦其以积画变者六,以全体变者一,岂得为重卦本体,刘说误矣。
文王演一卦为六十四者,以《乾》卦例之:其一爻动而变他卦者六,初九变而为《姤》、九二变而为《同人》、九三为《履》、九四为《小畜》、九五为《大有》、上九为《夬》,其两爻动而变他卦者,由《遁》而下为十有五卦,三爻动者由《否》而下为二十卦,四爻动者由《观》而下为十五卦,五爻动者由《剥》而下为六卦,六爻皆动者一,是为《坤》,六爻皆不动者一,是为《乾》。
凡变他卦者六十有三,而不变者一。
案伏羲画卦以定体为占,故《乾》复为《乾》而无所事变。
文王作《易》,名以变为义,占以变为法,道以变动,不居为体,无往而非变也。
若六爻不动而但为本卦,不可谓之变,此不谓之变则每卦所变止于六十有三,其究才四千三十二卦,安得如上所云者哉?
仁杰案卦遇六爻不动,当覆而占之,覆者从上倒覆而下,是亦一变也。
如《剥》六爻不动,覆而占之,其卦为《复》。
子曰「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又曰「上下无常」。
《正义》谓《剥》穷上位之极,又下来居于初。
此以《覆》卦论也。
朱子发翰林论《易》变,亦知《剥》之上九穷而反初,乃成《复》卦,第未深考《覆》卦之变耳。
《覆》卦大抵相反而相为,往来不穷之地。
《剥》之为《复》,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覆之为《剥》,则曰「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七日来复者,由《剥》六爻至《复》之初爻凡七易,以爻主一日也。
举隅而言,阳七日而复则由《复》六爻至《剥》之初爻,亦七日而《剥》矣。
辰以子午分阴阳,自子至午,自午至子,皆七日,故两卦互以天行为言,盖物极则反,刚长之极,其势必至于剥,而小人道长之极,亦未尝不复天之道也。
《复》极则《剥》,《剥》极则《复》,两卦相循,如环无端,以一消一息,一盈一虚,往来而不穷。
凡卦之否泰损益、《杂卦》所论或乐或忧,或与或求,起止伏见,新故久速之理,无不尽然。
以至日月寒暑之推移,吉凶祸福之倚伏,与夫死生出入,神奇臭腐之变化,始而终,终而始者,不外乎此。
伊川先生蔽之以一言,曰「《易》中止是言反覆往来上下」,所以发千载之秘以悟后学者多矣。
康成不知覆卦之画与正卦异也,而辄去之,代以用九、用六之文,而覆卦泯矣。
《易》有覆卦、对卦二体,六爻皆动则占对卦,六爻皆不动则占覆卦,其用不同。
对卦亦谓之变卦,《正义》曰:六十四卦,卦卦相偶,非覆即变。
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
变者,反覆惟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离》、《坎》《、大过》、《》、《中孚》、《小过》是也。
案六十四卦皆有对有覆,今分五十六卦为覆,八卦为对,未之尽也。
以二二相偶言之则可尔。
五十六卦固自有对卦之体,而八卦亦未尝无覆卦之体也。
王辅嗣曰:「卦者,时也。
时有否泰,用有行藏。
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
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
故卦以反对」。
然知覆卦反对而已,元不知覆卦之用。
夫《易》穷则变,变则通。
爻自初而至上,卦之穷也,筮焉而皆遇;
七八占之穷也,不有以变而通之,将若之何?
圣人为是设覆卦,与六爻通之为七。
上爻处卦穷之地,则以是变而之初爻。
六爻皆遇,七八不动,则以是变而之九六。
观五十六卦覆之而成两卦,则以偶相比;
八卦覆之,惟成一卦,则各居其所焉。
圣人之意,殆非偶然者矣。
邵康节以《乾》、《坤》、《离》、《坎》《、大过》、《》、《中孚》、《小过》为不可易,盖五十六卦覆之则变它卦,惟此八卦覆之不失本卦之体,此其与诸卦异而不可易者也。
伏羲画卦八,此有《乾》、《坤》、《离》、《坎》,而《》、《艮》、《巽》、《兑》不与焉者,案八纯卦固有对覆存乎其间,《》、《艮》、《巽》、《兑》覆之亦成两卦,《乾》、《坤》、《离》、《坎》覆之亦惟成一卦,故康节谓八卦之象不易者四,重卦之象不易者八。
然《》、《艮》、《巽》、《兑》非不与乎此,《》、《小过》、《》、《艮》之寓也,《中孚》、《大过》、《巽》、《兑》之寓也。
先儒谓初画八卦,设奇偶两画以象阴阳,又曰六十四卦皆从《乾》、《坤》而来,凡奇皆《乾》而凡偶皆《坤》也。
用是知《离》、《坎》以下六卦之体,覆正若一,与《乾》、《坤》等,而九六之用独见于二卦者,以《乾》、《坤》奇偶之画足以包六十二卦,而六阴六阳之画纯一不驳,亦六卦之所无也。
此两卦六爻皆遇七则覆卦,而以用九占之;
皆遇八则覆卦,而以用六占之。
《离》、《坎》以下六爻皆遇七八,亦以覆卦为占,六卦非纯画也,六位之外无他爻,则各占其卦下之辞。
至若五十六卦,《屯》六爻皆遇七八则覆而占《蒙》,《蒙》六爻皆遇七八则覆而占《屯》,他卦仿此占焉。
夫六爻不动而以覆体为占,始于《乾》,终于《未济》,诸卦之所同也。
如此而后,一卦之变可以为六十四,而六十四卦之变可以为四千九十六矣。
刘梦得曰:筮为《乾》者常遇七,斯得《乾》矣;
筮为《坤》者常遇八,斯得《坤》矣。
沈存中曰:惟动则有占,不动则无眹。
今人以《易》筮者,虽不动亦引爻辞断之。
《易》中但有九六,既不动则是七八,安得用九六爻辞,岂亦未悟覆卦之变耶?
覆卦六十四,专为七八爻设,夫使六爻皆七八而终于不动,非《易》穷则变之旨也。
列禦寇》曰:「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
苏文忠亦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据其末而反求其本者也,故曰《易》逆数也」。
其有见于此乎?
且卦七八固当以九六为占,《列禦寇》谓七变而为九,穆姜《艮》之八变,而占随之六二,是七可变而九,八可变而六。
如《乾》上爻本得七,覆卦则为初九矣,故曰用九。
《坤》上爻本得八,覆卦则为初六矣,故曰用六。
所谓七八未尝不动也,惟穷则变焉尔。
先儒言用九,只在上九一爻。
伊川先生以为不然,曰六爻皆用九,故曰「见群龙」。
都氏因先儒之误,遂以上九、用九合之,曰:此《乾》之《夬》也,自一阳来复,至五阳为《夬》,进而不已。
六阳为《乾》,故有用九之义,而变体为《夬》。
案蔡墨以用九为《乾》之《坤》,盖取六阳之变言之,不变则固为《乾》。
今去其一而以五为义,非也。
上九、用九之辞,正尔相反,上九处六爻之极,为群龙之首,史所谓上而不能下,伸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返者,故曰「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若用九则舍首爻之亢极而复居初爻隐潜之地,经所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故曰天德不可为首,孰谓二爻可一也哉?
注疏之,大抵以初为首。
如《比》之初六,注曰:「处比之始,为比之首」。
其上六「比之无首,无所终也」,《正义》曰:不能为比之初首,故无终。
是不以上为首也。
王辅嗣谓初上无阴阳定位,然以为尊者,阳之所处,故阳居尊位。
今上爻居一卦之首,可不谓尊乎?
苏文忠曰:「初上者,本末之地也,以阳居之则正,以阴居之则颠」。
案《比》之上六阳不为首,而以阴居之,不得其正,故曰无首。
文忠解此爻则又曰:「比之无首,犹言无素也,穷而后比,是无素也」。
盖无首或以事言,或以象言。
《比》之无首,以事言者也;
用九之无首,以象言者也。
先儒谓凡以首以角而取象者,未尝不在于上;
以足以尾言者,未尝不在于初。
观《既济》、《未济》初上之辞,则槩可见矣。
辅嗣亦曰:「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故《乾》吉在无首」。
颖达亦曰:「天德刚健,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
又曰:「人君位实尊高,故首出;
志须卑下,故无首吉」。
然知以《乾》为首而不能推明上爻为首之义,何哉?
朱子发谓「以画卦言之,则初为始,上为终;
以成卦言之,则上为首,初为尾」。
其言最为明了勾微,云:「加用九、用六之虚位,欲明君臣进退之理」。
案用九、用六,论正卦固不在六位之数,论覆卦则与六爻通之为七。
辅嗣谓爻之所处即谓之位,二用而为虚位,其然岂其然乎?
至言君臣进退之理,则为近之。
盖《乾》之上九如尧在位七十载之时,至用九则如授舜之后,其天下已治而圣人退藏于密之象欤?
《坤》之上六如周公诞保文武受命七年之时,至用六则如居东之后,亦大臣功成名遂身退之象欤?
渊乎,二用之旨也!
圣人以此垂万世君臣之大法,宜他卦莫得而并欤!
《乾》正卦有「时乘六龙」之文,合六阳而为卦也。
覆卦有「见群龙」之文,合六阳而为爻也。
又卦与爻皆以乾元为称,其本者,覆卦以上为初耳。
《坤》卦类此。
今侧注初上之文,以见覆卦之象,并变卦、对卦、覆卦,各为之图。
古经以卦为名而象寓其中,以画为九六及二用,以位积之为初上。
至十翼而后,卦以名列,象著两体,爻书九六、二用,位有初上、二、四、三、五之文。
从其初,以《彖辞》归之卦下,以《系辞》归之爻下,以下上体归之《象传》,以卦名及初上、九六、二用之文归之《系辞传》。
以上、下经仍为两篇,传为十篇,然后古十二篇之《易》复得其全矣,疑此孔氏之旧也。
凡经传之文,去其后儒所加「彖曰」、「象曰」、「文言曰」及卦名《比《、》大有》、爻位「用九」、「用六」之类,省文则仍旧贯阙之。
叶左丞论《坎》卦,卦辞首曰「习坎」,《彖》曰「习坎,重险也」,以为卦固名《坎》而「习坎」乃其卦辞,传经者阙其「坎」字。
及徐氏亦上脱一字。
晁以道詹事云:「例诸今文则脱,在古文则不脱,古文即以其卦为其名故也」。
固然,第经虽不脱而《彖》文脱之。
又《同人》,《彖》传:「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王昭素谓此「同人曰」三字错。
案《正义》云:「《彖》有叠卦名而称其卦者,《同人》之《彖》称『同人曰』犹言『《同人》卦曰』也。
同人于野,亨』,是《同人》卦下之文也」。
如此则「同人曰」三字乃其卦名,故《彖》传引之非错也。
《彖》传有《同人》卦名,今卦阙其名者,意经传参杂,后儒见卦名《同人》,与卦辞「同人于野,亨」连文,遂省「同人」字,不知卦名与卦下之文本自异卷,弗可省已。
《履》、《否》诸卦亦如之。
本文当云:「《同人》,同人于野,亨」。
《履》当云:「《履》,履虎尾」。
《否》当云:「《否》,否之匪人」。
《艮》当云:「《艮》,艮其背」。
《坎》当云:「《坎》,习坎有孚,维心亨」。
五卦凡省六字,传不附经,则此五卦在《系辞传》独无卦名矣,于文宜复。
今但注逐卦下,弗敢传,盖谨缺文也。
夫《易》之为书至矣,其蕴奥微妙,非深造自得者未易言也。
仁杰不佞,未尝一得其门户,独次其旧文而欲复之。
绍兴辛巳之冬,书始萌芽,博考深求,又二十八年而后定。
古经一失,复之之难如是哉,是以君子重变古也。
噫!
复之难,而知之为尤难,后世子云其有无要不可以逆计而知。
或靳之曰:今《易》尚不能明,如古《易》
覆瓿之讥,固前知其如此,此则非仁杰之所恤也,姑以待好古不惑之君子而折衷焉。
河南吴仁杰书。
赵国器三子书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铁庵集》卷一八
某于先正循阳史君四十年交游,辱爱如兄弟。
诸郎以铭墓请,几于至哀不能文。
然知史君为最深。
幼受母教如陶公,身自教儿如谢公。
相如不言人过之厚,有王肃不阿上官之介。
至必兴学校则文翁之风,志在护贫弱则次山其人。
此犹人所知者。
至于论时事,爱宗国,恳切恻怛,中垒辈流,则某所谓深知者在此。
平生无点瑕,蚤受西山先生之知,特注浦城,往依且学焉。
御史李知孝不乐西山,遏之不使上。
端平初知孝逐,西山召,曰国器方了邑债耶?
将相料理,而西山不起。
观其所与者世之大贤,其所不与者世之大奸,可以断史君之终身矣。
盖其学自敬自实入,常以浦城失一行为恨。
得《读书记》,诵之忘老,曰:「吾师在是」。
或谓当东淮奏县最时,肯上边从大幕入,岂不方面乎?
又谓当朝家嘉康功时,肯上京从漕僚入,岂不班行乎?
然皆非史君所恨也。
苟不失其身,有以全其归,则为循阳远守,为武夷散吏以老,奚害?
史君之志远矣,可以传矣。
某名为守藩,不知前贤有帅臣体重之说,日阅案牍,实与州县吏坐曹者无以异,笔砚虽存,尘埃可厌。
今归闲有日,容澡雪神思以表墓,可乎?
遣惠十六尊者,皆奇怪相,史君所爱玩者殆自此果中来,敢不受藏,时展以寓见先友之思。
易水沉十两,𣝕、檀各三十两,持为家庙一炷,以白此情。
白金四笏,四十七两。
或可相庵宇犒匠之需,沐视至幸甚。
商书讲义盘庚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四
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
作,起也。
谕民以必迁之意。
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
话,善言也。
苏氏曰:「民之弗率,不以政令齐之而以话言晓之,仁也」。
亶,诚也,以诚意大告于众。
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
中上二篇,《正义》以为未迁时事,吕氏以中篇为已离旧都,未至新邑,方有怀土之思,未见安居之乐,盘庚于中路使民造庭,听我告谕,而无敢慢亵王庭。
盖道路中行言,如《周礼》掌次是也,吕说得之。
呜呼!
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
承,顺也,言我先王顺从民欲,民亦保我先王而与之同其休戚。
浮,行也,言君既恤民之忧,民亦行君之令,君与民皆行天时。
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
虐,灾也,言邑居垫隘,水泉咸卤。
怀,思也,言先王不思故居。
「厥攸作」犹言「盘庚作」,视民有利则用徙。
汝曷勿念我古后之闻?
言先王迁事。
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
言我法先王顺汝,欲使汝安且乐,非谓汝有咎恶徙汝,比近于殃罚之。
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言予所以召呼怀来新邑之人者,亦惟以汝故也,将使汝久居而安,以大从汝志。
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
既涉河而迁矣,犹言将试以汝迁,以观安定与否。
吕氏谓「于此见盘庚不自用处」。
臣按商之都邑世有河患,汤已前勿论矣,自汤至盘庚凡五迁。
夫思患预防,君之远虑;
安土怀居,民之浅见。
临以君令,孰敢不从,而盘庚之弗率者,登之进之而不鄙夷,话之告之而无忿疾。
曰「天时」,曰「降大虐」,谓天时当迁,非人所能违也;
曰「古我前后」,曰「古后之闻」,谓先王尝迁而非自我作古也;
曰「先王不怀」,虽先王不思此土矣;
曰「视民利用迁」,曰「俾汝惟喜康共」,盖欲利汝,非以害汝,欲汝安且乐,非欲汝劳且怨也;
曰「惟民之承」,曰「承汝」,曰「亦惟汝故」,曰「丕从厥志」,皆屈己以顺民,非强民以从己也。
古者行利民之政,尚恐人情之疑信,必耳提面命,使之洞晓;
后世为咈民之事,不计人情之违顺,但势驱威迫,劫以必从。
呜呼,此盘庚所以为贤王欤!
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尔惟自鞠自苦
攸困,谓我心忧汝,汝乃大不布腹心,以诚敬感动我,徒然胥怨,自取穷苦。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
不迁之害如舟在中流,不渡臭败所载之物。
尔忱不属,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
汝忱不能上达,又不能考其利害,及沦胥祸至,但自怨怒,疾何以瘳?
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
不计远虑患而乐于危亡。
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
有今无后,何以久生?
今予命汝一,无起秽以自臭。
汝一德一心也。
「起秽自臭」,《正义》以为覆述上文「臭厥载」之意。
恐人倚乃身,迂乃心。
《正义》曰:倚,曲也;
迂,回也。
恐汝为人所误,身心回曲,不欲迁徙。
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言所以迁者,欲迎续汝命于天,欲养汝众,非以威胁。
臣谓邑居垫隘,水泉咸卤,民之通患,非君之私忧。
是时君民皆迁徙,皆劳苦,君轸民之患而民不恤君之忧,妄相扇动,至于不忱不敬。
盘庚反覆告戒,比之上篇尤为深切。
乘舟者期于济,弗济则所载之物臭败于中流矣;
道者期于至,弗至则养生之具荡析于半涂矣。
胥沈,言怀安必死于溺也;
曷瘳,言胥怨何损于病也;
劝忧,犹孟子言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也;
有今罔后,犹俗言有今日无明日也;
自鞠自苦、自怒自臭,言自作孽也;
倚乃身、迂乃心,言趋利避害当勇猛而决裂,不当回曲而前却也。
回曲二字,乃民心迷惑而然,曰钦曰忱曰谋曰思,皆自其心之迷惑者而启迪之,使之晓然,更相告语,云去旧邑新都,溺者更生矣,病者有瘳矣,忧者怨者鞠者苦者皆乐业矣。
不迁之害如彼,迁之利如此,汝盍知所择乎!
曰迓续汝命,曰畜养汝众,曰予岂汝威,其意愈确凿亲切,而其辞愈雍容和缓。
三代君民相与之际情文如此,视秦汉以下诏令不侔矣。
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
言我先哲王抚劳尔之先人,我今亦欲养汝、念汝而然。
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久也,腐也。
若久予此则将腐败而后已。
高后将重降罪疾于我,曰:「何为不迁,以虐吾民」?
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
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
汝不念生生之计,与我同心谋迁,我先后又将重降罪疾于汝,曰:「曷不与我幼孙相亲比以徙乎」?
幼孙,盘庚自谓也。
爽德,言先后明德在天,必罚汝,汝将何辞?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
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
汝为我养民,乃有残民之心,鬼神之所弃绝也。
言汝父祖亦不祐汝。
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勿祥。
乱,治也。
苏氏曰:「凡吾乱政同治之臣敢利汝贝玉,则其祖当告我高后而诛之」。
古者君民通称朕,故臣民之孙子曰朕孙。
臣按上篇已有此论,至此又再三申言之,谓迁非己意,乃我先后及汝乃祖乃父之意,汝违我可也,我先后其可违乎?
汝祖父其可违乎?
神后高后先后,泛指先王尝迁者,非专指汤也。
曰罪戾,曰断弃,曰丕刑,曰不祥,言必至之祸首及我次及汝也。
曰乃祖父告我高后,说者以为商俗明鬼,假设是辞,非也。
《正义》曰:不从君为不忠,违祖父为不孝,欲其从君顺祖,陈忠孝之义以督励之。
其说甚正。
臣深味此章,窃以为物本天,人本祖,君民之分虽异,其情一也。
迁国大事,念昔先王与汝先人经营创造之难,今我与汝跋履道路之勤,大而生生之业,微而贝玉之类,悉为区画。
通君民为一家,合上下为一心,想闻其语者油然动其焄蒿悽怆之心,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矣。
仁宗尝语王素曰:「朕真宗子,卿王旦子」。
深得此意。
呜呼!
今予告汝不易。
易字《正义》读为难易之易,与下文意贯。
王肃解为变易之易,亦通。
永敬大恤,无胥绝远。
苏氏曰:「迁国大忧也,君臣与民一德一心而后可,相绝远则殆矣」。
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
群臣当分明相与谋念,和协以相从。
设中」犹言「立的」也。
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
谓不善者,不道者,犯上者,夺人之货者。
《左传》曰:乱在内为奸,在内为宄。
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当割绝灭之,勿遗种于新都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正义》曰:长立汝家,谓赐之以族,卿大夫称家。
臣曰非也,臣民通称家。
臣以为此章乃诘上文训告之辞,「永敬大恤」即前所谓「殷降大虐,惟胥以沈」也,「无胥绝远」即前所谓「不暨予一人猷同心」也,「汝分猷念以相从」即前所谓「汝不谋长以思乃灾」也。
丁宁告戒,词穷理尽,然后使之设中于心。
盖人心各有中正之理,昔迷而今悟,昔违而今顺,系乎此中之设与不设而已。
既悟矣,既顺矣,既迁矣,然而犹有不善者、不道者、犯上者、夺人之货者,是下愚不肖、不可话言之人,然后殄灭之刑行焉。
或曰此言与「予岂汝威」之意若相反,臣按《正义》曰:「恶种在善人之中则善人亦变易为恶,故必绝其类」。
又曰:「易种犹今之俗言相染易」。
其说甚精确。
曰「往哉生生」,曰「汝何生在上」,曰「汝万民乃不生生」,凡三言之,谓迁以利民,非止利君也。
曰「今予试以汝迁,永建乃家」,曰「今予试以汝迁,安定厥邦」,凡再言之,谓将为臣民建家,非止为国定都也。
字字句句,起结相应,昔人乃谓盘诰聱牙诘曲难读,臣所未喻。
商书讲义盘庚下)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四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
奠其所处,正郊庙、朝社之位。
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
绥,抚也。
抚字之曰:不可戏狎怠惰,勉为子孙长久之计。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古注曰「输忱于百官」,臣曰非也,臣民通曰百姓。
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
罔罪,原之也,无共怒以谤我。
臣按上篇乃未发旧都,其词详;
次篇乃方在中道,其词严;
下篇则已至新都,其词和。
详者陈古先、设譬喻以晓之,严者欲作丕刑、劓殄灭以齐之,和者则抚绥之矣,罔罪之矣。
古语有之,民生在勤。
况国都初建,诸事草创,庐舍未备,器用犹阙,勤苦植立,庶可坚久,游戏怠惰,朝不谋夕矣,大命何以建乎?
方其未发、未至也,浮言胥动,𭥹䀨险肤者、不迪不吉者、奸宄者实繁有徒,不免以祸福刑罚恐动之。
今居已奠矣,位已正矣,前所谓浮言、险肤、奸宄之人,岂能无丕刑殄灭之?
人恐,故又敷予心腹肾肠、告朕志以安之。
《正义》曰:恕其前愆,与之更始也。
人情多含忍于事急之时而发泄于事平之后,此臣民之所以忧虑,而盘庚之所以不得不委曲反覆告谕之也。
臣民之闻此言,可以无怒矣,无谤我矣。
前二篇无非出于心腹肾肠,至此又申言之者,盖君民之情当表里明白洞达,不可有纤毫瞭昧疑惑。
岂惟迁都,凡事皆然。
太祖皇帝圣训有云:「少有邪曲,人必见之」。
近日朝野共忧者二事:其一曰定大计。
如区处内学,虽圣意先定,必待明诏赫然而后中外惬志。
其一曰去小人,今天下公论以为稔恶怙权过于、侂者,宸衷固以洞照,终未发为播告,见之施行,臣民惶惑至今,恐非敷心腹肾肠之义。
惟明主留神。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
多,言增大之也;
适,言徒也。
依山自固则凶德去,善功立。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言先王已迁,至此复圮。
极,止也。
《正义》训极为中,非也。
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德,乱越我家。
言朕岂乐于迁徙以震动尔民哉,天欲复我高祖德,以治于家,越于训。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言当与笃厚恭敬之人奉承民命,长居于兹。
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
吊,至也,音的;
灵,善也。
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决于龟卜而不敢违,用光大此迁都之业。
臣闻穷则变,变则通。
王初迁,谓光大于前人矣,自河适山,谓凶去而绩立矣,然荡析离居之患率见于继世之后。
盖陵谷有时而移,市朝亦随而改,不迁何所止乎!
言今兹之迁非欲震动尔民,殆天将复我先王之德,治于我家耳,言天及祖宗以为当迁也。
「朕及笃敬」,言朕与笃厚庄敬之臣亦以为当迁之也。
「恭承民命」,言迁敬顺民志,全民命也。
盘庚都以后,终商之世不复再迁,则「永地兹新邑」之言信矣。
谋至于善而止。
不迁非善谋也,乌得不废?
迁善谋也,乌得不用?
疑至于卜而止。
不迁非吉兆也,乌得而从?
迁吉兆也,乌得而违?
古者大事皆卜,邾文公卜迁,违卜而有祸,是其验也。
宏,大也;
贲,饬也。
新都益宏大而乖饬矣。
三篇大纲,言迁非己意,一曰天,二曰祖宗,三曰民。
古之贤王畏天尊祖敬民,不敢自用如此,彼为「天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之说者,真万世之罪人乎!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邦伯谓州牧师长谓众公卿,百执事谓大夫以下。
《韵略》云:隐,痛也。
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
懋,勉也;
简,记也。
相,助也,助汝念敬我众民。
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肩,任也;
敢,果也;
鞠,养也。
谓不任好利之人,而用果敢敬恭能鞠民生者,能为民谋虑使之奠居者,如此等人我则取而用之。
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
羞,陈也。
直以顺朕志者告尔。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前言具贝玉,后言总货宝,多取而兼有之之词也。
庸,用也。
臣按三篇文义见当时视民痒痾疾痛切身之意。
其群臣百官未必皆然,故告之曰「呜呼隐哉」以感动之。
有念敬我众者,我则懋之、简之、相之;
鞠人之生、谋人之居者,我则叙之。
卒章曰「无总于货宝」,又拈起次篇贝玉之言以励之。
又曰「朕不肩好货」,以身率之。
可谓反覆告戒之意至矣。
商邑屡迁,虽云河患,王肃以为君奢,皇甫谧以为民奢,郑康成以为君民俱奢。
言君奢者以天子宫室奢侈,侵夺下民;
言民奢者以豪民室宇过度,逼迫贫乏。
盖坏风俗无若浮侈,耗财力无若营缮。
土阶、琼室,治乱所由分也。
臣去国久而复来,窃见都城风俗稍异于昔,王侯邸第、湖山亭馆,鳞次栉密,丹碧相照,士大夫贵货而贱德,小人崇饮而饰游,乃有如盘庚三篇之所反覆告戒者。
陛下俭德一似列圣,苑囿台榭无所增益,独于竹宫甲帐斧斤不绝,轮奂过美,敌难方深,兵费方阔,一隅事力有限,岂可又自为一阱于国中哉!
夫惟君奢然后民奢。
今陛下俭于身而奢于观庙,亦奢也。
郑康成所谓君民俱奢,盍留圣虑,损其太甚,停其未作,专以淳朴先天下,则盘庚所谓「总于货宝」者与夫近日之臣民贵货贱德者、崇饮饰游者,皆将丕变。
冬十月壬戌进讲 南宋 · 徐鹿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三、《清正存稿》卷四
卷子论《禹贡》导山四条,云:臣观《禹贡》一书,载治水曲折,既以九州之山川各附其境,又总导山导水而聚见于其后,互相发明,而施工之次第毕见矣。
王肃则有三条之说,岍为北条,西倾中条,嶓为南条。
郑玄则有四列之说,岍为正阴列,西倾次阴列,嶓为次阳列,岷为正阳列。
而先儒朱熹以为不然,蔡沈祖其意以两导字分为南北二条,而江河以为之纪。
于二之中又分为二,导岍以下为北条大河北境之山,西倾以下为北条大河南境之山,导嶓以下为南条江汉北境之山,岷山以下为南条江汉南境之山。
其说最为坦明。
参合而观,则导岍以至大岳,即冀州壶口至岳阳之役也;
底柱以至太行,即冀州覃怀衡漳之役也;
西倾以至太华,即雍州终南至鸟鼠之役也;
熊耳以至陪尾,即豫州伊洛瀍涧与导淮之役也;
导嶓至大别,即梁州导汉之役也;
岷山敷浅原,即梁州导江之役也。
禹之治水,其条理秩秩如此。
人主之治天下,其可不知本末先后之序哉。
叶通斋 宋末元初 · 王柏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九一、《鲁斋集》卷八
某馀日无几,急于闻道,思友朋之诲教,如饥如渴,故不敢以频渎为惮,况辱温词诱进,而可甘于自弃乎!
连拜金琳琅之章,喜甚慰甚,如获弘璧,不忍释手。
所以药其狂诞者至矣,非一感之可既。
但某一时之言庞杂,有误尊听,既蒙导之以尽言,不敢自默。
切谓集《家语》者固出于门人弟子也,于《家语》中集其精粹而为《论语》者疑子思也。
尊兄亦以为恐或有之,止是其下一「必」字太死杀尔。
尊谕曰非子思所著亦明矣,然某未尝言为子思所著也。
「集」字与「著」字大不同,集者合众人之所长,著者明一己之所见。
或恐高明偶未见察。
某所谓著书自子思始者,指《中庸》而言,非谓《家语》也,措词不明,皇恐。
若古《家语》之不存,王肃孔衍之言曰「王肃反诸书,杂录以补其亡」,非《中庸》用王肃之词,是王肃用《中庸》之言,妄加「哀公曰」之类甚明。
此朱子所以言《家语》之多疵,是晚年之论无疑。
朱子于《四书》至死脩改未毕,因门人之疑而修改者,历历可考,此朱子迁善之盛德而不可泯没者。
但学者不可妄有指议,茍有證据,不妨致疑于其间,是勉斋《通释》之例云尔。
今不曰可疑,而径曰疵,此大病也。
高明之赐宏矣,鲁经之编固知犯大不韪,骇人观听,吾兄见爱之深,惟恐某得罪于名教,谆谆诲谕,恳恻真实至矣,愧感愧感。
但尊谕尚有回护,未忍尽斥其非,则愚见犹有未能释然者,不敢不更陈之,尚赖倾倒忠告。
尊谕记录之书非体也,移动未为不可,是体之当然明矣。
谓夫子之微言,非可以绪分而类合,恐有所未尽。
是书也,若夫子之所自著,前后次第有微意焉,是诚不可移动也。
三圣之于《易》,夫子之于《春秋》,各自成书,而辅嗣杜预与之破碎,其罪大矣。
此书虽集夫子之格言,初无前后次第之可考,又非上下贯通以相承,杂出于众手之所纪,当前者或后,当后者反前,夫子之言与门人之言杂然失其伦次,显然可见,未知其不可移也。
尊谕谓句句自然,意味微妙无穷者,略无所损也。
学者随其逐条章指曲折,优柔餍饫者,亦无所妨也。
南轩类聚言仁,此却是摘撮看文字,朱子病之诚当也。
此则于一部全书无少无馀,非摘撮比也。
昔谓之语,不为之类合,可也,今谓之,恐不可不类合也。
随步换形,各有攸当,政所以上承毅斋先生尊经之意。
未审尊明以为如何?
区区之愚,以《尚书》一典叙事,二谟叙言,故欲以事先于言者,首以「温而厉」者,以此章包含夫子之德容,浑然全备,故欲冠于篇端,如《尧典》之「钦明文思」也。
此义未明,今当去之。
尊谕谓虽记录之书,亦自各有意义。
某亦尝闻之,朱子固曰首篇多务本之意,《八佾》皆礼乐之事,《公冶长》论古今人物,《先进》评弟子之贤否,《微子》多记圣贤之出处,此亦因其近似可以推测者而言。
使集《论语》者果有此意,则篇篇有之,不应斑残零乱如此。
窃恐后学因此强推之,必立一说笼罩,傅会穿凿,为害不小。
又如《尧曰》以下,虽无「子曰」发端,亦恐夫子尝言之,故录于此。
若曰门人举此以见圣人相传之意,恐不应不分不晓,如此含糊也。
若曰始以务本,继以帝王之相传,却是著为此书,非记录也。
孟子》篇终却是此意分明,此政是著书之体。
尹氏遂曰:以「子张问政」继「尧曰」,以明夫子为政,可知已蚤是有些傅会。
茍如其言,则「克己复礼」章、「吾道一贯」章,又何慊于五美四恶乎?
若以政为急,则「为政以德」章,又岂不胜于此?
曰记录,则前后无序,非病也;
曰著述,则步步可疑。
尊明以为如何?
孟子》固一手之书也,本自有条理,政欲学《论语》,故乱其次序。
赵岐解此意,总作三节说:一曰时君咸谓之迂阔,二曰与弟子答问,三曰又自撰其法度之言。
虽曰不可移动,而朱子编《要略》已创例于前矣。
尊见以为如何?
尊谕欲以格言大训与答问为,馀则为传,此言简径明白,敢不佩服!
然只此规模,则亦不免移动矣。
然《乡党》一书,体则也,今当为传乎?
「尧曰」至「公说」当为传乎,当为乎?
更乞明赐提警。
三阳之庆未遂,捧卮为寿于通斋之下,仰止耆德,天锡难老,以柱石吾道。
不胜东望颂祷之至,不宣。
古中庸跋 宋末元初 · 王柏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九九、《鲁斋集》卷一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二八三、《经义考》卷一五三
《中庸》者子思子所著之书,所以开大原,立大本,而承圣绪也。
义理精微而实难于窥测,规模宏远而实难于会通,众说淆杂而实难于折衷。
此子朱子以任其责,而后学亦已春融而冰释矣。
惟愚滞之见,常觉其文势时有断续,语脉时有交互,而不敢言也,疑而不敢问也。
一日,偶见《西汉·艺文志》有曰「《中庸说》二篇」,颜师古注曰「今《礼记》有《中庸》一篇」,而不言亡其一也。
惕然有感,然后知班固时尚见其初为二也,合而乱之,其出于小戴氏之手乎?
彼不知古人著书未尝自名其篇目,凡题辞皆后人之所分识,徒见两篇之词义不同,遂从而参伍错综,成就其总题已。
天赋为命,人受为性,所赋所受本此实理,故「中庸」二字为道之目,未可为纲,「诚明」二字可以为纲,不可为目。
仆不揆狂僭,为之隐索,取而析之,以类相从,追还旧观。
但见其纲领纯而辨也如此之精,条目疏而理也如此之莹,首尾相涵,可谓缜密,气脉流通,可谓融畅。
虽各提一「性」字而其义不同,一原其性之所自来,一原其性之所实有。
虽各提一「教」字,而其旨亦异,一以行为主,故曰脩道,一以知为主,故曰明诚
始于天者终于天,始于诚者终于诚,分限严而不杂,涂辙一而不差,子思子亦可以无遗憾于千载之上矣。
或曰:「自汉晋以来诸儒先未尝疑也,至于朱子章分句析,研机极深,而无间言也,子何为者,而勇于妄论乎」?
曰:非敢妄也,有所證也。
此书唯《哀公问政》章交搆为最深,加以王肃贸贸然独掇此章,充塞乎《家语》之中,此先儒之所以不疑也。
幸有「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十有四字,郑氏所谓误重在此者,此感人之根乎其论,旧章之痕迹尚未磨也,其性参之位置尚莫掩也,使后世可以指瑕索瘢,正其茍合者,殆天意也。
又以班固「《中庸说》二篇」五字不列于诸子之上,而晦昧于古《礼经》之末,窃意子朱子未必见也,或见而未必注思也。
不然,以朱子之精明刚决,辞而辟之久矣,奚俟于今日哉!
家语考 宋末元初 · 王柏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鲁斋集》卷九
予每读《中庸集注》,以《家语》證《中庸》之有缺有衍,私窃疑之。
因书与赵星渚言,答曰:「文公谓《家语》为先秦古书,无可疑者」。
因求《家语》之始末,而益有大可疑,请从而论之。
考古非易事也,此先儒之所甚谨,岂后学之所当妄议?
学博而理明,心平而识远,殆庶几乎得之。
盖学不博不足以该贯群书之言,理不明不足以融会群书之旨,心不平则不能定轻重之权,识不远则不能断古今之惑。
予不敏,何足以知之?
窃尝谓学者莫不读《论语》也。
自汉以来,诸儒名家亦莫不笺释《论语》也。
至我本朝,伊洛、紫阳诸老先生出,而《论语》之意始大明,曰脱简,曰错简,曰衍文,曰缺文,曰某当作某,始敢明注于下,然未有定《论语》为何人所集也。
固尝曰此《鲁论》也,此《齐论》也,此为子贡之门人记矣,此为闵子之门人记矣,此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矣。
子贡闵子、有子之门人,后世不闻其有显者,惟曾子传得其宗。
当时执删纂之柄者,岂非子思乎?
吾闻夫子年三十有五,而弟子益进,辙环天下几四十年,登其门者凡三千人,其格言大训,宜不胜其多也,岂《论语》五百章所能尽哉?
于此五百章之中,而高第弟子之言居十之一。
七十子之言不能载也,三千人之姓名不能尽知也,况其言乎!
呜呼,《论语》之书精则精矣,而于夫子之言未可谓之大备也。
宜乎诸子百家各持其所闻,而发越推阐,莫知所以裁之。
毫釐之差,千里之谬,固有不能免者。
予读《家语》而得《论语》之原,其序谓:当时公卿大夫士及诸弟子悉集录夫子之言,总名之曰《家语》。
斯言得之矣。
正如今程子、朱子之语录也。
盖颜子之所闻,曾子未必知也,子贡之所闻,子游未必知也,齐、鲁之君问答,二国不能互闻也。
以今准古,揆之以事,度之以理,不有以大会萃为一书,则散慢而无统,浩博而难求,门人何以别其精微?
故曰《家语》之原乎。
然记者非一人,录者非一人,才有高下,词有工拙,意有疏密,理有精粗,纷然而来,兼收并蓄,亦不得而却也。
于斯时也,七十子既丧,而大义已乖,骎骎乎入于战国矣,各剽略其所闻,假托其所知,纵横开阖,矫伪饰非,将之以雄辞诡辨,以欺诸侯,以戕百姓。
其祸根盘结于海内,紫乱朱,郑乱雅,大道晦蚀,异端抢攘,诬圣言,误后世。
此有识者所以夙夜寒心,思有以拯之,不得不于《家语》之中采其精要简明者,集为《论语》,以正人心,以明圣统,以承往绪,以启来哲,为悠远深长之计。
滔滔横溃于天下者,固不能遽遏绝也。
俟其祸极而势定,则大本大原,正大光明,巍然与日月并行于天,千万世之下,莫不于此而宗之,其功又岂在禹下哉!
当是时也,任是责者非子思子,吾将畴归?
故曰集《论语》者必子思子也。
始著书以幸后学者,亦必子思子也。
《艺文志》有《曾子》十八篇,此不过记录之书也;
子思》二十三篇,若《中庸》、《大学》,则子思著作之书也。
以《论语》之体段推《家语》之规模,大槩止记而已。
然精要简明,既萃于《论语》,则其馀者存于《家语》,虽不得为纯全之书,其曰先秦古书,岂不宜哉?
虽然,予尝求《家语》之沿革矣。
其序故曰:当秦昭王时荀卿入秦,问儒术,孔子语及弟子言以己献之
于儒术固未醇也,而昭王岂能用儒术者哉?
可谓两失之。
此《家语》为之一变矣。
于是以其书列于诸子,得逃焚灭之祸。
秦亡,书悉归汉,高堂生得《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记百三十一篇。
注云:七十子及后学所记。
此岂非《家语》之遗乎?
河间献王得而上之,宣帝时后仓明其业,乃为《曲台记》,授戴德戴圣、庆育三家,大戴删其繁为八十五篇,小戴又删为四十六篇。
育无传焉。
马融传《小戴礼》,又足《月令》、《明堂》、《乐记》三篇,郑康成受业于,为之注解,究其原,多出于荀卿之所传,故《戴记》中多有荀卿之书。
班固曰:《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卷与篇不同。)
颜师古已注云:非今所有之《家语》。
成帝时孔子十三世孙衍上书,言戴圣近世小儒,以《曲礼》不足,乃取《孔子家语》杂乱者及子思孟轲荀卿之书以裨益之,总名曰《礼》,遂除《家语》本篇,是灭其原而存其末也。
以是观之,《礼记》成而《家语》又几于亡矣。
予于是有曰:《论语》者古《家语》之精语也;
《礼记》者后《家语》之精语也。
今之《家语》十卷,凡四十有四篇,意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之绪馀,混乱精粗,割裂前后,织而成之,托以安国之名。
舍珠玉而存瓦砾,宝康而弃商鼎,安国不应如是之疏也。
安国武帝时人,孔壁之藏,安国之所守也,不能以金石丝竹之遗音正曲台之繁芜,其功反出于二戴之下,必不然矣。
是以朱子曰:《家语》是王肃编古录杂语,其书虽多疵,却非自作。
谓今《家语》为先秦古书,窃意是初年之,未暇深考,故注于《中庸》亦未及修。
故曰《家语》为王肃书,此必晚年之无疑也。
吁,《家语》之书,洙泗之的传也,不幸经五变矣。
一变于秦,再变于汉,三变于大戴,四变于小戴,五变于王肃
洙泗之流风馀韵,寂然不复存。
以古《家语》正《中庸》,其词甚悫,其义甚明,奈不可得而见也。
以今《家语》正《中庸》,终恐有所未安。
以朱子晚年之,久之未必不改也。
学者胶柱而调瑟,却成大病,是以不容不论,惟明者择焉。
道德真经集解序说淳祐六年十二月 南宋 · 董思靖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八
《史记》列传曰:「老子者,楚苦县濑乡曲仁里人也(苦音怙,县本属陈,因楚灭陈,故属楚,即今之亳州真源县也,濑或作厉。杜云:濑水出其西,故以名乡。)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盖尝适周问礼焉(《礼记·曾子问》郑氏注曰:「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与孔子同时。」疏云:「老聃,即老子也。」《说文》云:「聃,耳曼也。」《后汉·窦章传》注云:「老子为守藏史,复为柱下史。」《道藏玄妙玉女内传》其略云:玉女自九天降为天水尹氏女,适李灵老君,于殷阳甲十七年乘日精化流珠入玉女口中,已而孕,历八十一年,以武丁九年降诞。文王西伯时召为守藏史。故《论语》郑玄注云:「老、彭,商之贤大夫也。」疏云:「老是老聃也。」武王时迁为柱下史之时尚为柱史昭王时乃去官,故魏明帝《赞》云:「为周柱史,经九百年。」唐博士吴扬昊云:「既生商日,复仕周时。计其始终,乃历千载。」此皆举其成数也。按《实录》云:自商武丁九年周赧王九年升昆崙、还紫微上宫之时,计九百九十六年。《史记》曰:或云百六十岁,或云老子在代二百馀年,乃入流沙。此以孔子时人斟酌其岁数,不能知其实,所以每事言「盖」言「或」,及云「莫知所终」。)
故《家语》云: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等语,于是孔子发「犹龙」之叹。按《混元实录》:昭王时出关,穆王元年中夏平王东迁复出关,至西海校仙再还中夏,此问礼及五行等事,乃敬王十七年也。)」。
老子居周,久之不得以行其道,乃去周,寻欲西化异俗,至函谷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所终尹喜字公文盩厔县龙乡闻仙里人也。少好坟索,善天文秘纬,尝结草为楼,仰观乾象。康王朝为大夫,后召为东宫宾友,昭王时因瞻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函谷关而西,乃求出为关令王从之。至关,乃曰:「夫阳数极九,星宿值金,岁月并王,法应九十日外有大圣人经过京邑。」先敕关吏孙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车服异常者,勿听过。」预斋戒,使扫道烧香以俟。是时,老君昭王二十三年五月壬午驾青牛车,薄版为隆穹,徐甲为御将,往开化西域至七月十二日甲子,果有老人皓首聃耳,乘白舆,驾青牛至,吏曰:「明府有教,愿翁少留。」乃入白喜,即具朝服出迎,叩头邀之。老君逊谢至三,尹曰:「去冬十月,天理星西行过昴,今月朔,融风三至,东方真气状如龙蛇而西度,此大圣人之徵。」于是为留官舍,设座,行弟子礼。乃辞疾去官。十二月二十五日奉邀老君归其家,二十八日,授以五千言,至次年四月二十八日,于南山阜辞决升天,戒以千日外寻吾于青羊之肆,至二十七年会于蜀李太官家。是时诸天众仙浮空而至,老君乃敕五老上帝等授《玉册金文》,赐号文始先生,位为无上真人,赐紫服、芙蓉冠等,从游八纮之外也。)
谓之老子者,盖生而白首,亦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道德经》者,其文载道德之旨,而可以常由也。
《唐艺文志》曰:天宝中,加号《老子玄通道德经》云玄序曰:「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天人之自然经也」。班固载《老子传说》傅氏三十七篇,邻氏四篇,徐氏六篇,刘向四篇。杜光庭云:注者有《尹喜内解》,汉张道陵《想尔》,河上公《章句》,严遵《指归》,魏王弼何晏郭象钟会孙登晋羊祜、裴处思、苻坚时沙门罗什后赵佛图澄僧肇梁陶弘景后魏卢景裕刘仁南齐顾欢灵仙人、秦杜弼、宋张凭梁武帝梁简文帝、张嗣、梁道士臧玄静、孟安期孟智周、窦略、陈道士褚柔、道士李播、刘进唐魏徵傅奕、杨上善、贾至王光庭王真仙人、胡超道士宋文明尹文操、韦录、王玄辨、尹愔徐邈、何思远、薛季昌、王鞮、赵志坚、车惠李荣、黎元兴、张慧超龚法师、任太玄、申甫张道成玄英、符少明。《唐艺文志》又有安丘望之、湘。逸其姓、程韶、王尚、蜀才、袁真、释惠严、惠琳、义盈、梁旷树、李允愿、陈嗣古、冯廓、玄景先生、杨上器、韩杜、贾大隐辟闾仁谞刘仲融、王肃、戴诜、玄宗卢藏用邢南和、冯朝隐、白履忠尹知章陆德明陈庭玉陆希声、吴善经、孙思邈李含光,凡四十家。而藏中所存李约、贾清夷、王顾杜光庭等,皆唐人,且不著于志,始知所录犹有未尽,惜名存书亡者十盖八九。河上公分八十一章以应太阳之极数,上经三十七章,法天数奇,下经四十四章,法地数耦。刘歆《七略》云:刘向定著二篇,八十一章,上经三十四章,下经四十七章。而葛洪等又加损益,乃云天以四时成,故上经四九三十六章,地以五行成,故下经五九四十五章,通应九九之数。清源子刘骥曰:「矢口而言,未尝分为九九章也。」严遵以阳九阴八相乘为七十二,上四十章,下三十二章。王弼合上下为一篇,亦不分章。今世本多依河上章句,或总为上下篇。广川董逌云:「唐玄宗既注《老子》,始改定章句,言道者类之上卷,言德者类之下卷,刻石涡口庙中。」玄宗《释题》云:「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经分上下者,先明道而德次之。」然其末又云:「是知体用互陈,递明精要,不必定名于上下也。」江袤云:「余昔于藏书家见《古文老子》,次序先后与今篇章不伦,亦颇疑后人析之也。」玄宗司马子微三体写本,有五千三百八十字。傅奕考覈众本,勘数其字,云: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妾冢得之;安丘望之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传之。三本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与韩非《喻老》相参。又洛阳官本五千六百三十五字,王弼本五千六百八十三字,或○六百一十,或三百五十五,或五百九十,多少不一。《史记》云五千馀言,但不满六千,则是矣。今云五千文者,举全数也。彭㭒《皇宋集注》有政和御注、道士陈景元、司马温公光、苏文定公辙王荆公安石王雱陆佃刘概刘泾、仙姑曹道冲、马蹄山达真子、了一子、李文和陈象古、叶梦得、清源子刘骥朱文公熹黄茂材程文简公大昌林东邵若愚。而倪文节公思、高士徐知常等注亦未尽录。)
大抵老子之道,以清净无为自然为宗,以虚明应物不滞为用,以慈俭谦下不争为行,以无欲无事不先天以开人为治,其于治身治人者至矣。
如用之,则太古之治可复也(《前汉·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欧阳修《崇文·总叙》云:「本清虚,去健羡,泊然自守,故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虽圣人南面之治不可易也。」)
以其所值之时,俗尚文胜,淳朴之风无复存者,而老子纯素之道,与时偕极,必待感而后应,故不得位以推是道于天下,盖知夫时数之有所忤也。
然终不能恝然于其道之无传,是以有教无类,且而眷眷于西方之异俗,则其悯当时、虑后世之心何如哉!
犹幸斯文不坠,故西关伺驾,东鲁见龙,而书与言之尚存也。
河上丈人、黄石公乐臣公、盖公之徒,盖能究其旨而体之,敛厥用于一身,则在我之天下已羲皇矣。
及其道之有所授,则孝文以之为君,子房以之佐汉,曹参以之相齐,果能通一脉于苛秦之后,吁!
亦验也。
然使又有进于是,如其羲皇之,则羲皇矣。
或者见是书词意含洪宽大,而不知致察于虚极静笃之时,存乎体之至严至密者,以为庶政庶事之本,乃徒务为闷闷若昏之量,而习弊反堕于优游姑息,遂有清虚不及用之讥,故不经而子视之。
呜呼,惜哉文中子曰:「清虚长而晋室乱,非老子之罪也。」朱文公曰:「晋时诸公只是借他言语来盖覆那灭弃礼法之行耳,使其心下污浊纷扰,如何理会得老子底意思。」《旧唐书·宪宗纪》李藩对曰:「《老子指归》与六经无异。」唐兵部李约云:「世传此书为神仙虚无言,不知六经乃之枝叶尔。」故太史公论大道则先而后六经,不为无见也。)
是经大义,固已见于诸家,然或病其无所折衷。
仆昏蒙晚学,过不自量,辄采摭诸说,亦间出己见,以补一二。
或诠其文,或逗其意,附以音释,订以异同,图便观览,庶日益日损,而契言外之旨于绝学无忧之地也。
或谓微言隐诀,多寓其间,故以首章有「无为」,在二丹则神气水火也,「虚心实腹」,则炼铅之旨,「用兵善战」,则采铅之方,「冲」字从水从中,乃喻气中真一之水,「三十辐共一毂」,为取五藏各有六气之象及准一月火符之数。
如斯等义,今皆略之(或者盖谓无者地二之火,有者天一之水,故举《潜通诀》云「两无宗,一有灵,化妙难窥」,及以知白守黑为金水之说。然此乃大丹之法,准《易》象法天地,以日魂月魄为药物,则《神农古文龙虎上经》三十六字,西汉淮阳王演《金碧要旨经》、东汉魏伯阳《参同契》、唐元阳子《金碧潜通诀》等是其法也。如《混元实录》云:「老君先授尹真内外二丹之术,然后告以道德之旨。」则是不以丹术杂于本经明矣。又曰:「三一九思,内修之要也;九丹金液,外炼之极也。」故所授太清诸经则专言金液外炼之事,然与前所举大丹之法亦少异。后辈见其有坛炉鼎灶之设,乃以灵砂金石等为外丹,殊不知后天有质阴杂非类之顽物,服之令人多躁失明,而且不悟其非也。或者又曰:无者神也,有者气也。乃以「有无交入为丹本,隐显相符是水金」,及「黑中有白为丹母,虚心实腹义俱深」,「三十辐兮同一毂」,等诗为證。此虽皆用经中之语以为诀,然其说自成一宗,盖内丹之法也。若尹真所受三一九思等法,虽曰内修之事,然与内丹源流亦自不同。大抵道法经术各有指归,不可以一书而兼尽诸家之义,茍强引而合,皆傅会也。)
何则?
性由自悟,术假师传。
使其果寓微旨,亦必已成之士,口授纤悉,然后无惑,区区纸上,乌足明哉!
况是经标道德之宗,畅无为之旨,高超象外,妙入环中,遽容以他说小数杂之乎!
白乐天云「元元皇帝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亦确论也苏文忠公轼奉诏撰《储祥宫碑》,其大略云:道家者,源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俭慈不争为行,合于《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木公金母之号,太乙紫微之祀,下至于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于道家。尝窃论之,黄帝老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末也。得其本而末自至。)
噫!
修之身,其德真,以至天下,其德乃普,非二本也。
学者果能得一而有以贯通,则所谓杳冥之精,恍惚之妙,实昭然于守中抱一之中,而玄牝之机,橐籥之用,莫非道之所为也,惟深造自得者知之。
淳祐丙午腊月望清源天庆观后学圭山董思靖书。
按:《道德真经集解》卷首,正统道藏本。
三条四列两戒(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七
地极小而囿于天者也,地理之学反甚难于天文。
盖天文回环,周岁而二十八次,与夫紫、太二微、天市、河汉者,尽在吾目中矣。
地理非足迹所到,不可穷知,按图而考,模棱无定,岂如目力之亲诣耶?
故尝观《禹贡》导山,而有疑焉。
三条之说,其昉于马融乎?
前此矣?
北自岍至于碣石,自西倾至于陪尾,南自嶓冢至于敷浅原
郑康成之学出于马融,又以岷在梁州之西境,而嶓处其东,岷与大别本不相属,讵可合而一之?
于是乎有四列之议。
其正阴列则其北条也,其次阴列则其中条也。
嶓冢贯之,大别为次阳列;
岷山贯之,敷浅原为正阳列。
此其反于师承者果是耶?
若以为是,则魏人王肃不当去郑而从马矣。
且地脉最难寻者也,郑果何信而增其一,王果何信而归之三?
唐僧一行又皆以为不然,而立两戒之论,且谓星传以北戒为胡门,南戒为越门。
河源与泾、渭、济渎相表里,其北河者也;
江源与汉水、淮渎相表里,其南河者也。
此其南北不断于地理,而断于天文,以云河之上流在西北,而下流在东南。
其信然欤?
不然,《禹贡》之于山也,秖言导者二焉,何欤?
兹世儒所谓实学者也,试相与讲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