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吕用贤可磁州邯郸县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文恭集》卷一八
敕:某勾稽名官,承乏比邑。
簿书之谬,绝有毫差;
督寇偷之奸,悉能株送。
乡亭肃乂,民堵妥安。
所部条闻,厥劳炳著,宜示赏科之信,俾要健令之章。
往服褒迁,益图员补。
判大理寺郭申锡审刑详议官等敕书 其二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文恭集》卷二六
群氓多辟,庶狱滋丰,用存疑谳之科,以广平反之施。
爰书来上,累牍实繁。
汝等持法甚平,以文无害,究研惟允,操决靡留,遂停丹笔之书,尽释黄沙之系。
适当歊毒,良副哀矜,爰览奏陈,尤多嘉尚
宋故宣徽北院使奉国军节度使明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明州诸军事明州刺史御史大夫并州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并代泽潞麟府岚石兵马都部署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太尉文肃郑公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文恭集》卷三六
皇祐五年冬十一月甲子,有宋儒帅宣徽北院使奉国军节度使郑公薨于并。
天子震嗟,朝不御者二日,以太尉赠册告其第。
大鸿胪赙以常典加等,官上易名之典,请用「文肃」,诏曰:「嘻,可」。
初,公以疾闻,上立遣左珰赐殿中汤药,敕太医驰视。
闻其未有间也,复遣高手,乘急置以往,至则无及已。
公初疾革,犹力条备边十数事,谓敌骄难制,边费益困,劝上详思至策,规强中国。
因言:「命在漏刻,不复奉望帷幄。
不胜至愿,愿归葬先陇,以是累陛下」。
上嘉纳遗忠,益哀伤其意,遣使给舸,护丧还东,敕所过治道,诏本郡给葬事。
明年八月二十八日,宁体魄吴郡大茔之次,成公志也。
公讳戬,字天休
其先诸姬之近封寰内者曰郑,后世为大姓伟人。
六世祖肃为唐相,大中末,节制荆南
子孙宦东,侨占吴下,今为吴县人也。
曾祖讳思正,卒乌程长。
生大父讳延绍,终苏州录事参军
大父生考,讳文遂,卒温州巡官
旧门自令,薄宦不屑,庆气回复,繄公而发。
及陪枢幄,贲宠三世。
曾祖赠太子少保,配吴氏,封太康郡夫人
大父赠太子太保,其配沈氏,其继方氏,封吴兴京兆郡太夫人
祢室累赠太师中书令,以广平郡为妣沈氏夫人汤沐。
公少孤颖特,骨法峻异。
伯氏载,吴士之望,器公殊于他弟。
从学官下,尤能自力。
及壮,志业磊落,不为诸儒章句。
通训诂大义,莫不造圣贤之韫。
属文雅丽,学者向慕焉。
遇醉,抵西山下。
亡何暮夜,大水失道,有父老自丛祠中出,翼公绝流乃免。
已而环顾,忽失所在。
久之,从淮海游京师
翰林杨文公号称辞宗,名有鉴拔,笃于奖进,故贤士大夫日游其藩。
公以缝衣谒前,见赏英峙,一面若旧。
许以栋辅,延置门下;
介于诸公,叹爱其文,谓为入室。
公名所以藉甚,贵胜先达,皆忘年愿交者,以文公器而扬之也。
干试贡部,辄不在选中。
处之泰然,自待益厚。
上肇位二年,始延见方闻之士,擢公甲科。
释褐太常寺奉礼郎,签宣德军节度判官
亲嫌移宣城,故相李文定时守金陵,荐公材堪器使。
秩满,召试学士院,除光禄寺丞集贤校理
未几,通判越州
代还,改太子中允同知太常礼院,泛恩迁太常丞
踰年,除三司户部判官赐绯衣佩鱼。
受诏注释御制《三朝宝训》,迁直史馆
景祐初同修起居注,改太常博士,继为开封府发解官。
及考较御试进士,与今翰林宋公子京建议,礼部所行《韵略》及《广韵》繁简失当,训诂不正,有司考士,多以声病被黜,请修三韵,是正音训。
书成,学者便焉。
判盐铁勾院
为聘契丹使首,还,以正言知制诰赐紫䓞绶。
西台之选,极一时名胜,故景祐中号令温雅,辞训深厚者,豫唱焉。
层构落成,联章敷请,上亲用籀法,书「紫微阁」三字,以揭词掖,且旌名臣。
判国子监
以谓教化根本,先京师而后诸夏。
乃选明经义,诵说有法者,以训导胄学,复乞田以给之。
又请立学州郡,以广育才。
五年,同知礼部贡举
多拔名辈,务略小疵,翕然称为得人。
宝元初知审刑院,谳天下之狱,原心丽法,值帝长者,多所全活,无留牍,前后四被诏奖。
从容访对,去必目送,自是简注日隆。
未几,除起居舍人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豪吏马士元挟狡,数通贵要,多为奸利,睚眦必中以祸,操制一府,畏甚于尹,都人目之为立京兆
公廉知罪恶,穷按奸赃,悉得其受赂挠法之状。
权贵多为请者,了不以听。
狱具,奏流海岛,家没偿赃。
首恶既除,馀皆股慄。
诖误及愚弱,坐法多见贷舍。
即豪右犯法,必连治穷按,无所顾避,而毂下政清。
康定初,高选主计,命公权三司使事。
先是居计席者,未暖辄迁,不暇讲求财策,吏治益弛,计文寖耗。
至是四方用武,急于调度,公检多门之蠹,抉辟召之非,敕正簿书,参比经入,民不加赋。
未久,得羡缗四百万。
转运使旧有考课之法,废格不行,公请复旧制,以振纲领。
时边兵六十馀万,坐甲待食,军兴期会,急于星火。
公迎事辄办,临剧益裕。
上图公展成之效,谓终足负重任,断大事,乃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寻改枢密副使
旧制,二府进律,锡予优丰,公以甫毕前恩,坚辞后赐,许之。
既参前箸之访,所以代谋制者胜甚众。
尝入白虎帐,议遣高材使者,就问西北诸将攻守所宜,使悉条其策谋,且探观其识略,能否足办,缓急可任,上用其策焉。
时黠羌扰西,县官旰食。
一日,上召对二府,问有唐大臣巡边故事。
因言:「寇难未夷,师老勤戍,欲烦吾一二旧德,往抚西众,因以图上方略」。
大臣未有对者。
公自惟布衣,主上拔从群右,任以本兵,思欲毕力竭忠,图报乃已。
即时归第,手疏请行。
上亟以公疏中书,深为当国者忌惮,卒见沮格。
明年,遂以本官、资政殿学士杭州
公出无他,了不自直。
至是过家,乃散百金,悉召见故人亲属,酾牛酒以上冢。
先是诏谨内盗,大籍四方乡丁,申敕部官,阅习武技。
时西师新丧,东人大恐,谓将取以戍塞,日夕悲涕。
公檄以谕父老,复奏减其半,使还田业,自是人心甫
郡中西湖,即白傅所记钱塘湖也,环三十里,溉湖上良田千顷。
唐相李泌,即湖中作阴窦,引水灌城中六井,以资汲者。
武肃置撩清军,以疏其恶。
自钱氏纳土,至公居郡,凡甲子一周矣。
而湖秽不治,豪夺以耕,僧侈其构,浸淫蠹食,无有已时。
公按旧记,复故堤,程工无虑十万,调境内丁夫辟之,湖利中兴焉。
二年,除给事中,移并州
未行,改郓州、郓、齐等九州安抚使
,移长安,兼本路兵马都部署
规中入觐,从容言:「羌寇逋诛,陕服寖困,宜敕有司,计料调缓急,差为三等。
军兴急,须自如法,他可缓以期会。
非急者一切可罢,以明恩施」。
上深然之。
至雍,复表西人疮痍,宜在宽恤。
因是曲为降赦,诸更徭赋敛,伤害于下者,类皆施行公议,以纡民力。
又奏罢括籴之法,诱边人蓄,以平谷价。
吏自渭涉河,输木京师,漂没备偿,及不中程者,至破家产。
公条冤状,岁裁减二十馀万。
是时羌未悔过,兵连不解,侵轶疆候,虔刘边城。
天子览宣王《大雅》之诗,思召穆中兴之将,博采文武,枚卜公卿,进厥帅臣,付以西略。
以公有已试之效,有纳忠之先,三年,除陕西四路缘边兵马都部署,兼经略安抚招讨使,迁礼部侍郎
受命上道,老小叩马,至暮不得前,因夜半驰去。
众复诣阙上书愿留。
时边将新经定川之败,士气益夺。
公建上将军旗鼓,尽护诸将,合众军于泾原,健锐者训励之,痍伤者安息之。
拊循喔咻,人皆自奋。
元昊拥众黑山,号称十万。
公行边抵镇戎,勒兵趋莲花堡,进据险要,天寒,置酒高会,虏不敢近。
自是军声始振,边寇绝入。
边部将利边境有事,用公钱亡节,缘赂售进,收私入己,无名之费,不啻泥沙,公私疲劳,远近嗟毒。
公擿其尤不奉法者,斥逐去郡,馀稍自戢。
四年,疆事稍间,诏公还治长安,养持威重。
雍人若幼若艾,重趼数百里,拜迎车下,部中适旱,践境即雨,众喜曰:「此泾州雨随郑公来也」。
初帅四路,有生氐帅乌宁率诸帅,愿奉水逻地入附,诸氐亦献山林,愿得内属。
水逻直陇坻之右,自石门西出临洮,趋秦中为近。
二水还城而绕带河渭,杂氐十馀万落,无所役属。
往时名将,自曹武穆等欲城其地而不可得。
至是,公遣边戍长刘沪观相形势。
还,劝公亟城,天赞之机不可失以资贼。
即以状驰奏,遣往城,以从军董士廉尸其役。
会公移雍,泾原帅毁沮其策,即日檄收水逻兵,趣使罢役。
士廉守便宜,不从,公争之甚切。
上遣三司副使鱼周询宫苑使周维德、都转运使程戡行视利害,泾原帅以等不应令,遣将械笼于狱,将斩以徇。
群氏遮使者车,称冤。
使者即时出等,还奏城便,诏趣讫之。
城成,赖其保障。
复谓环庆泾原二路,相去道里回远,缓急首尾势不相救。
又敏珠、弥臧、康努三族隔阂其间,首鼠援贼。
昔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东阳莱子
若城细腰,夺贼要害,遇有警过,师犹在衽席之上,杂种畏惧,亦且不敢附贼。
贼无乡导,必难内侮。
部将种世衡蒋偕程工计日,度三月罢业。
已版筑,会公解帅。
公度失今不治,必开后患,志在忧国,表上其事。
未几,宣抚范公来西,诏下城之,如公所策,凡斥境数百馀里。
是秋,戎人诣延帅送款,西方益无事。
五年,上书乞守内郡。
朝廷倚其名重,玺书劳勉。
天王都汴,根本两河。
晋迫羌胡,土俗劲悍,大卤谋帅,无易公者。
六年,除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知并州,兼并代泽潞麟府岚石沿边经略安抚使、兵马都部署
时甲马隶麾下者凡十二部,部将有贵门,有寒族,所部之兵及所给铠仗,其间精怯不等。
公虑怯者遇敌,势必先败,败则牵沮大军,非便。
于是均配强弱,合置十将,自往训励。
并无武锋精兵,复阅厢军,精勇者得三千人,迁补清边。
声其数为十万,以夸戎人,潜遣戍兵还京师者数万,众获休息。
几减边费半,吐浑守捍尤力。
自诸校而下名级,阃外得专补署,不从台请。
庸人建议,欲徙补别部。
公上言:「士出死力者,以有分寸军赏。
人情恋本,不宜辄动」。
诏趣从旧。
制泽潞辽绛之赋,移饷河北
公以瘠土赋不足以自支,奏罢外输,以宽四郡。
帐下吏浮冗者,裁损四十馀人,以省经费。
边将争遣人觇敌,被遣者贪利财物,实不能得其要领,还即绐言以报,敌欲为寇边郡。
承谬至发奔命书,以疑误上听。
已而卒无纤介,了不按问。
公惧习玩启慢,备豫不逮,因下令诸觇虏不实者,论如军法。
自是不敢绐报,多得实而还。
契丹之将讨夏人也,造船于天德军
或曰:「虏态难常,我盍备之」?
曰:「虏出无名,匈奴本以甲马战斗,今争舟楫之利,是弃长技而取所短,彼将取败,我焉用虞」?
契丹果以败闻。
二虏之将战也,边部警奏,重迹而至,独太原不发羽书。
上怪问公状,且询之策。
曰:「夷狄自相攻讨,不足烦中国虑。
愿敕边将,务在持重而已」。
麟府热落,经寇驱率略尽。
公招还离散,抚绥荒馀,益弓箭五千,浮二万户,以实塞下空虚之地,以耕河上良腴之田。
以口益增,岁籴弥贱。
岢岚军东草城川,近压虏境,隋大业中,置戍以扼贼冲,虏贪地肥,间出田牧。
公与约地,距塞二十里内,虏不得预。
徙实边杂户数万家,以为捍蔽。
中国限戎,本以丰之横阳川为限。
丰州没后,城主失戍。
元昊既已送款,因遣人请没宁浪地。
公上言麟府孤立,介在河外,若以美地资贼,二州乃堕其吻,终为吞噬。
台议遂不肯与。
戎人请之益坚,复以使者附奏,具道不可与地状,卒用策谕还西人。
治尚严明,天性疾恶。
并土年少,喜伺奸便。
公设耳目,知其主名、窟穴,犯者辄录,穷按株连,自是奸盗衰息。
在杭、雍亦然,恶子皆逃之他境。
狂卒以甘陵叛,讹言寇且至,晋人乘之汹惧。
推迹所起,乃定襄男子为之,因戮以徇,远近帖息。
寿阳豪李化杀人,诬郭鸾以规免,鸾不胜楚掠,因自诬服。
公察非是,诘化,化词大屈,鞫之,具得其赇买真状,化卒弃市。
边地寒苦,囚多噤死于狱。
公奏条元魏恤狱故事,上恻然降诏,自是系者涉冬多活。
铁钱惟输关右,后河东亦施其法。
晋地产铁,人争冒铸,犯者殊死,日报而奸不止。
公论作法之弊,请用三当一,以消奸源。
上选近臣通政事者参议经久,咸是公议。
改币令下,奸人不悦,群诉公所,守卒不纳,有噪于牙门者。
公坐黄堂,使前,谕以:「币轻物贵,盗铸多死,朝廷所以改币,使重禁民为非者,正是全活汝辈,何乃敢拒明诏」?
因执渠魁不率教者,致之于理。
是日,闾巷无赖者辄掠夺市物,公敕牙兵收捕,窜首恶十馀辈,自是奸铸遂息,物价益贱,于今受其赐。
秋冬阅材官、乡义二十馀万,号令明,赏罚信,旌旗钲鼓,风行电照,故太原遂为天下劲兵之首。
苛慝不作,威名播越。
朝廷以公威名累稔,底定有劳,七年,除吏部侍郎
未几,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仍判并州事。
公表陈孤生感会明主,仓卒之际,谬奉驰驱。
幸赖国家之灵,边隅讫兵官犹可并省,微职不宜外除。
固辞殊章,愿守閒郡,优诏不之许。
天子以公忠力外宣,功效尤著,明年,就拜奉国军节度使
复表陈前志,自言衰疾,不任军事,愿还节制。
手疏恳到,卒不得谢。
久之寖剧,以至薨落,年六十二,士大夫多为流涕。
公外济以和,内果于断,倜傥以尚风谊,慷慨而好功名。
精力过绝于人,英词鼓动于物。
尹都府,干大计,二职并剧,万事倚办,老吏持案待决,讼者操契满前,准量锱铢,判别皂白,神无滞用,机应不差,旁接谈宾,行答尺牍。
毫法俊健,书意婉文,理尽亲疏。
体甚閒暇,参以善谑,杳然虚舟,前史称发百函、占十吏,殆无以过也。
有一善,既称道之不舍,又申以奖拔,故出门下者,多台阁名彦。
贫贱有旧,接之者欢然有恩,为振其乏。
宛陵,收葬故人孙汉,经恤其孤。
杨文公高直忤时,天禧间愈不得志,及卒,宾客益落。
公病方困吴郡,日夕驰走赴其葬,义士韪之。
伯氏吏部,代还左蜀,病卒岐下,时在西省,请急赴丧,大感于行路。
及在军中,士有疾病,行自省恤。
军市之入,厚于犒军,下伍有劳,多见拔用。
纤微坐法,阔略不问,故众莫不思奋焉。
尝读兵书,至《谋攻》篇「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因叹曰:「上兵节制,要在静胜」。
故每檄诸将,常以坚重待敌。
终能自戎羯、安边境者,繇此策也。
惜其在枢宥日浅,谋谟未究,服劳于外,益徙而北,不得推所蕴于天下。
每处边议,多蒙报可,前后诏书褒宠,凡十八至焉。
奉公忧国,遭时得君,若天假之年,授柄以相,其老谋远业,犹将安生民,强公室,乌肯管晏而休耶!
撰著文章凡五集:曰《制诰》、《原武》、《紫溪》、《长安》、《太原》,总五十卷。
才高而兼华实,文雄而有气骨,盖人伦之华衮,而材林之杰藻也。
攻诗出于馀力,尤极清丽,与故翰林叶道卿夙期相许,心照莫逆,篇章酬寄,别为一集,以订云。
道卿出守河阳,自太原寄诗四十韵,以将笃好,叶复次韵以答。
诗成未几,物故,世传名句,绝麟于此。
公闻河阳之讣,恸哭不食者数日,力疾捉笔,以铭道卿之墓。
才百馀日,相继薨殒,同时葬于吴下。
神反郢质,近时少比,款款,复存今日。
夫人李氏,赠都官员外郎昌言之女。
贤有至行,生于名门,协济高明,参穆内外,累封丹阳郡夫人
男子五人,民彝、民初、民秀、民庆、民用,并太常寺丞太祝
咸有学尚,兼资才令。
六孙,估、佾、佖、倜、亿、胄,皆秘书省校书郎
二女,长适三司盐铁判官太常丞、直集贤院王圭,次未嫁。
上录其家,若子若孙及别汉者凡十人,及诸妇班簪钿者八人。
晋陵廨舍一区,以郡干给使
九岁即失怙恃,念及泫然,常欲以「感慈」之名,置寺茔侧,未及请而薨。
家丞缘雅意以闻,诏赐之榜。
且有别旨,间岁度苾刍一人,以虔香火,忠义获宠,哀荣异常,如公者鲜焉。
临薨语家人,见托铭墓。
左右或泣下,公谕以至数,敕勿悲。
神明若兹,为不亡矣。
宿畴昔周旋,平生奖勖,见评州里,预游藩墙,契阔限于死生,頫仰成于今古。
绪言有属,感涕无从,辄稽宗谱之传,与夫宫簿之实,寄通如在,传信无穷。
铭曰:
次舍之精,岁昴著明。
东南之镇,秦稽蓄灵。
岩岩文肃,王佐之英。
精明卓杰,降神及星。
惟天右民,付畀间气。
帝初器之,使材诸位。
曰训曰谟,以经以纬。
尹兹都畿,相我邦计。
万事倚成,三边仰济。
名赫厥闻,功昭于试。
若时用武,惟密本兵
选众以举,好谋而成。
忧劳西叹,感慨请行。
见排异己,实贯神明。
忠图未究,谗言其兴。
屏毗于外,允一乃成。
前疏未乾,上眷攸注。
卒帅于西,授以节度
宣明国威,刬除民蠹。
生氐奉图,析肝愿附。
水逻往城,细腰白戍。
我辟我疆,之策之虑。
上繄睿明,弗为谗沮。
荒憬寻柔,垒垣增固。
复来长安,益从太原
厥戎孔迩,其武惟桓。
临御以重,拊循则宽。
悉复弃地,大徙实边。
岁有高廪,时无奸钱。
长城屹若,敌国隐然。
惟时念功,节旄即授。
告于文人,矩鬯一卣。
曾是伟贤,胡不大寿!
奄忽弃藩,弗究其有。
晋人涕洟,用怀孔疚。
如苍生何,公亡于牖。
公虽云亡,名不得朽。
云栖迷兮大卤,水幽咽兮昌门。
从先公之旧兆,启茂苑之鲜原。
穆将安兮真宅,些归来兮英魂。
慨梁木之其坏,感华屋生存
武丘兮北峙,凝岚兮夕昏。
呜呼!
雄俊儒帅,郑公之坟。
尚书都官员外郎丁公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文恭集》卷三七
至和甲午六月二十四日尚书都官员外郎济阳丁公卒于京师朝集院,年五十四。
位不配德,论者伤之。
君讳某,字元规
其先齐公伋之后,于姓为著。
中叶迁播,徙贯于晋陵
曾大父匿景,大父衡泌
考讳某,与同产兄力学,比干试于贡部,以不得志先兄而卒。
平生友爱,乡论佳焉。
清河张氏,其外女兄也,贤善为族姻所美。
生二子,长即都官,其后令终。
考追赠尚书屯田员外郎,以仙游为母汤沐。
君幼丧父,群稚见之,竦然改观。
及长,与兄某俱有才名,学者称二丁焉
母疾,刲股肉以进,孝行闻于闾里。
弱冠而孤,侍世父尤谨。
明道中,与仲氏比牒充赋。
明年建元景祐春,当试于礼部,会予为大宗伯所辟,预典试事,以亲嫌移之别属,二惠俱在选中。
是年,同登乙科,里门荣之。
释褐甘州军事判官
郡通河西,城恶且甚,献议州将,计功治之,凡期年而役已。
未几,夏人果叛,氓大扰,城完而固,众以不恐。
河出州境,岁苦灾潦,营石堤以捍。
二者州人赖之。
鄜城宿兵悍吏狯,转运段公檄使莅剧,邑中大治。
再调楚州团练判官
发运使吏部公举监淮岸局,督是漕事。
秩满,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江宁府句容县
幼艾怀其惠,老奸惮其明。
府檄苛求,一不之听。
徙知雅州名山,以劳免行,迁秘书丞
三司举知舒州太湖县,兼榷茶禁。
旧制,岁市八十万,受上赏。
前此居邑者,淫刑取办,朘民售进,积苦甚虐,舒人无憀,君即岁减三十万。
或以为不可,叹曰:「吾宁坐不逮之罚,安能邀朘民之赏乎」?
自是无暴征、无滞积,公私两便,为诸邑之最。
考课,迁太常寺博士
泛恩,除尚书屯田员外郎
在官五年,代还,进秩中都通判定州
暴中风眩,以至含璧。
君履行修敕,性资冲厚,犯而不校,介而能通。
行己本于信诚,治民先于爱利。
未究中寿,仅得台郎,报施难原,此古人致论于力命也。
君娶广平程氏,胙脂田于安吉,柔閒维则,以经二纪。
夭死遘闵,未亡在痛。
三子,曰某、曰某、曰某,世其家学,休有乡誉,滋而后大,庸或在斯。
女三人,长适进士孙诏,馀在室。
孙男一,女一,皆幼。
哀号奉其柩归,攒诸室,参议真宅。
武进县怀德乡薛村原之地,命龟曰吉,以季冬丙申,宁体魄于兹。
厥初,其孤来赴,以葬咨予,内属铭其前人。
惟畴昔之晤言,慨頫仰之陈迹,且稽遗范,以志幽逵。
铭曰:
笃哉斯士,履德恂恂。
气冲神茂,行安节纯。
忘生徇孝,纾患庇民。
宜饷以福,尚永其身。
曾是短历,歼此良人。
爰启新阡,四郊之侧。
言驾輤车,来宁兆域。
脩夜弗阳,严冬将夕。
寒日无光,阴云寡色。
永诀千秋,赍咨篆德。
深谷有迁,兹石未泐。
己巳岁除夜有感1029年12月29日 北宋 · 宋庠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明晦互推斥,中都芳岁阑。
星回迫旧次,籥暖送馀寒。
来辰茧有绪,去境环无端。
天运故相易,人心那独安。
怀此不能寐,揽衣强盘桓。
疏恐缓馀带,危惕整尘冠。
耿耿烛焰直,凄凄霜气酸。
城头陨高木,庭下败丛兰。
抚臆累新欷,掩觞沈故欢。
况乃蹈世网,虚名争控抟。
挟册滥书府,振缨玷王官。
东序罗圭瑞,西雍集鹓鸾。
昏瞳眩宝肆,短翼厕仙翰。
纵尔值藏疾,何容久素餐。
泛泛骚客凫,坎坎诗人檀。
宁无要路津,所畏在蹒跚。
枳棘附骥尾,纬萧戏龙蟠。
寄语拙艰者,无俟学邯郸
朱亥 北宋 · 宋祁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屠门遗旧隐,锤袖凛馀风。
兵下邯郸壁,躯捐嚄唶公。
种祠群望亚,樵禁九原中。
异世同樗墓,东西夹汉宫。
感怀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俯首周南泪未乾,惊开鱼素得双盘。
心随月树乌三匝,病费仙山药一丸。
久许横经陪阙里,更忧举步学邯郸
髀销衣缓风波苦,鸿陆归飞燕厦宽。
论复河北广平两监澶郓两监奏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宋景文集》卷二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二、《历朝茶马奏议》卷一○
西北二敌所以能抗中国者,惟以多马而人习骑,此二敌之长也。
中国马少,又人不习骑,此中国之短也。
每至敌来作过,则朝廷常以所短禦所长,是以十战十负,罕有胜理。
今议者但欲益兵破敌,不知无马且不能为兵也。
用兵七年,终不闻讲牧马之制,此宁朝议未之思乎?
群牧司河北凡十监,其五监畜孳生马,五监大马,然未尝有数登十万匹者,何其弱也!
河北洺、卫、相、北京五监之地,皆水草甘凉,可以蕃息。
但官非其人,不能尽法牧养。
何者?
马数虽增,未之赏;
马数虽耗,未之罚。
急则括买民马,茍以充数。
既不可用,徒有刍秣之费。
驱之边境,未战而冻死者十八九矣。
又闻河北洺州、广平旧有三监,今惟一监存焉。
欲望朝廷差有智识近臣,按求旧地,复为三监
澶州旧有东平监,水草地气与洺、相一体,亦可兴复。
此二监合河北五监,通为十监。
每监以一万匹为定额,如国家牧养得人,则五年之间,可以自养及额,馀数则可以分入河南郑、许、西京三监及在京骐骥院、天驷、天厩诸监坊矣。
同州沙苑一监,地尤宜马,今却只畜大马,不令孳育,殊乖所宜。
欲望朝廷许将孳生马五千就沙苑,分左右两监,委官益占官地,谨加牧放。
五年之间,亦可得数万。
七年之后,可支陕西缘边诸州战马之阙矣。
代与李舍人1036年8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宋景文集》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八月日,广平宋某谨奉书献臣执事:夙以羁单,天薄其祜,年甫弱冠,再衔怙恃之忧。
独与季氏祁,间关出处,更相为命,仅遗构,以及仕涂。
永念及我先府君,奄弃盛世,藁窆都外,霜沐露濡,七见闰月。
以时之不易,久未厝安,夙夜震惧,心焉如殒。
乃今卜于许之阳翟,龟墨惟食,将以冬十月克襄先妣先君之葬。
深惟古君子有天爵道富,高明令终者,则或传于史官,或铭于鼎彝,或谥于攸司,用能发闻馨香,以昭示来世。
后虽有不肖愚蒙之嗣,犹赖先哲,自免于沟隍。
呜呼!
若我先君,官限于选条,名壅于邦闻,儒林循吏之篇,莫得采获。
古大夫不世禄,家无庙食,考父孔悝之器,莫知所施。
故事,三品薨,始得上尚书,以节一惠,门生故吏之状,实隔彝制。
是三者,皆以位不配道,礼从而污。
噫!
昔人有行高瑾瑜而名灭煨烬者,不可称纪,谅有憾于此耶!
今惟圆石勒铭,尚微品制之间。
后裔皆得序馀庆,哀前烈,勤咨当世之彦,炳辞腾实,以光宠九京。
仆诚惷烦梼昧,无可比数。
然世谋忠教,尚能言之。
恭惟执事以正几之才,良直之任,纡褒为衮,敷言成,荐绅代家,咸资善述,以信陵谷之后,为无穷计。
是用忍抽裂之痛,以髣髴茂芬潜德,泣状官代,萃为一通,敢私布于下执事
重念孝子之奉先也,无美而称之,是诬;
有善而弗知,不明;
知而弗传,不仁。
如先君之纯之卲也如彼,仆之幸而知之也如此,愿托沈刻,以扬遗懿。
使小人之责,免于不仁不明之地;
赍志之愤,见伸于冥冥之下。
非仁哲锡类,其畴图之?
委素归诚,幸赐哀许。
不次。
相国张公听普印昕师弹琴诗序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宋景文集拾遗》卷一五
乐家有琴也,于古差近;
释子悟禅也,在法最胜。
胜法难喻,古声难调。
二者合以相资,此昕师之鼓琴也。
相国清河公镇许昌之初载,师以领忘言之契,有命驾之行。
閒其清靖,参以宴坐。
心照云旧,法乐甚欢。
于是乘艾夜之闲,投兰言之隙,思有以音声佛事,萧散天韬,竦神承流,深根宁极者,莫尚乎丝桐之,乃进而御之。
既一再行,相国洒然而喜,顾谓四坐曰:「夫声缘器至,器乃假合;
和寓声现,声本虚空。
若夫据太和以亲琴,琴也特朽株枯木;
自解脱而论法,法也皆駃月行舟。
道要尽然,吾听止矣」。
因为诗以贶师,其乱章有弹意忘琴之句。
所以逗机炉雪,遁迹鱼筌,彷徉大方,吻合真际。
师亦踌躇满志,推琴而褫之。
它日,予与观焉,窃美公以左真宰,回入佛乘,径登之如此;
又嘉师以安弦软音,动荡天倪,造适之如彼,是用叙作者之意,以冠其篇云。
太常博士直史馆广平宋某
请将邢洺州牧马地给与人户依旧耕佃奏 其一 1049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包拯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窃见河北漳河淤地,名为沃壤,而广平监于邢、洺三州,共占民田约一万五千馀顷,并是漳河左右良田。
每牧马一匹,占草地一百一十五亩。
兼知卫州水监每马一匹,止占地三十一亩。
广平监剩占八十四亩。
广平系两监,自后停废一监,三州共约退下草地七千五百馀顷。
往岁官司遂令百姓出租课请佃,时年岁深远,耕为熟田,就种已成园林,及作父祖丘茔。
其佃户共九千三百四十馀户,每年共约出八万七千五百馀石,小麦三万一千二百馀石,秆草五十五万六千馀束,绢八百馀匹。
昨准群牧司指挥,令逐州作二年尽起遣佃户,却收其地入官。
今年限满,人户全不肯起移。
累经鼓司进状,及三司亦曾论列,不报。
访闻广平虽再分为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得此地,枉有废为闲田。
纵添得马三二千匹,况元占牧马一匹之地,比淇水监可就牧三匹,亦未为阙事。
河北西路漳河南北最是良田,牧马地已占三分之一,东路又值横陇,商胡决溢,占民田三分之二,乃是河北良田六分,河水马地已占三分,其馀又多是高柳及泽卤之地,俾河朔之民何以存济?
欲乞且令人户依旧耕佃,供纳租课。
若据一年所得,亦可置数倍鞍马,公私大利,无甚于此。
伏望圣慈体念河北人户累值灾伤,流亡未复,岂忍更夺其衣食,俾之失所,有伤和气,无益仁化
又况与国家岁出斛斗万数,利益不少,经久实为稳便。
伏望出自宸断,特降指挥
请将邢洺州牧马地给与人户依旧耕佃奏 其二 1049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包拯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近为广平监牧马草地,乞令人户依旧佃种,至今未降指挥
窃缘广平监元系两监,于邢、洺、赵三州内共占民田一万五千馀顷。
顷由停废一监,共约退下草地七千五百馀顷,官司令百姓出租课请佃,年岁深远,耕为熟田,及作父祖丘茔。
其佃户共九千三百四十馀户,每年共约出八万七千馀石,小麦三万一千馀石,秆草三十五万馀束,绢八百馀匹。
昨准群牧司指挥,令逐州作二年起遣佃户,收地入官。
今年限满,人户全不肯起移。
累曾进状不行。
况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此地,枉有废为闲田。
纵添得马三二千匹,若比淇水监一匹之地,可就牧三匹,甚不阙事。
臣前进劄子,见下群牧司相度,必是妄说事端,故要占留。
欲乞特出宸断指挥,令人户依旧耕佃输纳,兼据一年所得,亦可置数倍鞍马,公私实为大利。
请那移河北兵马事奏(一 皇祐元年春1052年3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包拯集》卷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群书考索》后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臣闻屯兵备边,古今常制。
所患民赋有限,兵食不充,必须广为经度,以给用度。
或岁有凶歉,或寇至益兵,则暴敛横取,何所不至。
民既困矣,敌何禦焉?
此亦必然之事也。
河北自失山后六州之险,无以固守,则蓄兵积粟,常患不足。
只如顷年虏忽生变,虽复请和,终非经久之计。
兼沿边沃壤又尽为陂塘,租税既无所入,皆仰给县官,虽竭天下之财,以赡一隅,当无事之时,日常窘迫,无数岁之备,若少有屯集,如何取济?
岂可坐观其敝而不务救之之策哉!
欲望圣慈特出宸断,宣谕执政大臣,应沿边及近里州军兵马,除合留防守外,其屯驻驻泊诸军,或令归营就粮,诸军即分屯于河南兖、郓、齐、濮、曹、济等诸州。
况逐处地利富实,粮储易致,率三年一代,遇有警急,即时起发,不旬日可到,岂有后期不及者邪?
且前代防边之兵,三时务农,一时教战,公私自足;
未有冗而且众,坐糜廪食,虚国疲民,如今之甚者。
然执干戈禦戎狄,固不可阙,在养之教之得其宜,则上下无困乏之患,缓急用之,则沛然有馀矣。
议者若以戍兵不可全减,即有往年义勇强壮十八万馀人以充其数。
河朔之民禀性劲悍,生习边鄙之利害,素谙戎虏之情伪,校之南兵,绝为精锐。
一则不费供馈,二则群情乐为,其训练之法,则有旧制存焉。
若谓兵食粗足,虏好方坚,趣过目前,以为成算,惮于更张措置,臣恐日削月朘,中外益以殚竭。
一旦用武,即暴加重敛,民心怨叛,则肘腋之下皆为仇怨,岂暇禦外寇哉!
此国家根本之患,若不表里协心,锐意而速图之,临事无及矣。
惟圣虑裁择,不任恳迫之至。
请那移河北兵马事奏(二 皇祐元年春1052年3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包拯集》卷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三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臣近曾上言,以河北沿边州军蓄兵愈多,积粟常少,乞留防守外,其屯驻驻泊就粮兵士等,或令归营,及分屯于河南曹、郓等诸州,遇有警急,即时起发,必无后期不及之患。
若谓边兵不可全减,即乞将义勇乡兵以代其数。
臣伏见庆历年中,朝廷于本路先钞点到乡兵内拣刺得少壮约十八万馀人,作两番教阅,每番三个月,自九月一日起教,至二月终罢。
续准枢密院剳子,只委自逐县令佐分为两番教阅,自十月至正月终放免,更不支口食。
访闻后来因循不教,恐非所以纾患豫备之长策也。
虽议者欲省资粮,以为惜费之一端。
又况乡兵十八万馀人,若分为两番,每人月支口食九斗、盐二斤,共约支粮斛三十二万馀石、盐七十馀万斤,乃河北一州之赋耳。
河北地方千馀里,二十馀州军,若以一州之赋给乡兵十八万人,比之屯驻驻泊就粮兵士一月之费,可充乡兵一岁之用,计其费则甚寡,校其利则至博。
兼土人生而劲悍,若训练稍精,足可代戍边禁旅分屯内地,此则利害灼然甚明。
欲望圣慈特赐指挥,检会臣前进劄子,必赐裁处指挥
再请移那河北马及罢公用回易奏皇祐四年三月河北都转运使时作)1052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六、《包拯集》卷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臣窃见天下之患,在乎三路,而河朔为患最甚。
冗兵耗于上,公用蠹于下,内则致帑廪空竭,外则致生灵困敝。
臣前后累次论列,乞那移兵马于河南州军,及罢诸处公用回易,寻委逐处安抚、转运司相度,终未见果决施行。
况北虏请和四十馀年,岁遗金帛数十万者,是欲宽国用而纾民力尔。
今边鄙不耸,正是保国息民之时,而屯兵益众,用度益广。
每年河北便籴粮斛三四百万石,约支见钱四五百万贯,仅有三二年之备,虽朝廷竭力应副,亦所不逮,日甚一日,恐数岁之后,必有不可救之患。
至如宝元以前,天下无事,财货充足,一旦昊贼猖獗,调发旁午,公私窘绝,迄今未复。
以今事势较之往日,则不侔甚矣。
万一或有警急,何以取济?
且夷狄者,四支也;
河朔者,心腹也。
幸而外无夷狄之虞,而令河朔涂炭如此,是防手足未然之患,而自溃其心腹也,则朝廷安可不深虑而务救之之策乎?
若上下协心,更张措置,如反掌之易,而有太山之安,又何惮而不为哉!
欲望圣慈宣谕两府执政大臣,应沿边及近里州军兵马,除合留防守外,其屯驻驻泊诸军,悉令归营就粮,诸军即分屯于河南兖、郓等诸州,率三年一代,遇有边事,即时起发,不旬日可到,岂有后期不及者邪?
其诸州公用钱,除沿边及人使路分州军量与增添外,诸路一切禁止,并不得回易,则国用民力渐可完复。
惟陛下矜念元元,断在必行。
若更令逐路相度,则互执所见,益无涯矣。
臣区区之心,不能自已。
伏乞陛下留神省察。
仁宗谥册嘉祐八年九月二十日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大诏令集》卷九、《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四二(第二册第一○八四页)
维嘉祐八年岁次癸卯九月戊戌朔二十日丁巳,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臣闻名以宾实谥以表行,先王之通宪也。
伏羲氏躬法象,正五行,故首太皞之称;
有熊氏建中和,存万世,故冠黄轩之号。
彰大圣烈,义莫此先。
恭惟大行皇帝粹天之武,纯地之文,缵祖之道,继昭之德。
惨怛忠利,有唐尧之至仁;
沉深宽博,有汉高之大度;
身先敦朴,有夏王之克俭;
己自抑畏,有高宗之无逸。
昔在潜隐,早彰于睿闻;
载登元良,益储于群望。
天禧之年,永定倦勤,是资监辅,乃总机务。
九域奠枕而晏谧,四表覆盂而安乂,人君之量,已表于冲年矣。
及嗣宅大统,绍宣圣职,以大功驭群品,以大定域群生,以四海食宗庙,以天下养文母
于时遐迩砥砺,风化景开。
宾乃老臣,斥去凶党,赏不失劳而忠义劝,罚不遗近而权倖詟。
若乃旌用谠直,开纳谏诤,增言职之选,广所未闻;
复制策之举,询及在下,士得尽忠矣。
播刑之迪,所尚在宽,闲临便坐,亲虑系囚,申警攸司,增设科法,人以不冤矣。
封先代之后,录功臣之世,民化而归厚矣;
贡士之行,裁入流之冗,官修而无邪矣。
矧复逮亲邸以合族,幸学宫而尊教,杜斜封之启宠,禁私谒之败公。
放后宫之御,以遂物情;
少府之藏,以广平籴。
致田廪以活艰食,赐爵币以礼高年。
采山抵禁,论者日报,故弛之以惠下;
铸钱乱币,刑者岁积,故平之以利俗。
加以戢兵而时动,得武之善经。
当夏戎之不恭也,谋臣献濯征之议,犹念暴师于外,卒勤款塞之请;
侬寇之背叛也,上将建荡平之策,犹虑勤人于远,遂止深入之伐。
自是二方之寇,冠带而入朝;
百越之长,梯航而请命。
其禦戎怀远之术,保邦息民之利长矣。
至于明号令,信言动,远声色,屏佞任。
迩英岁启,惟讲学之接;
观文燕居,必坟史之究。
穷礼乐书射之蕴,洞阴阳图纬之奥,斯又天纵神悟,上圣之兼得也。
故能统一海内,四十有二年
熙缉光明,达于上下,三辰顺轨,群瑞昭锡。
九荐阳祉,皆上帝之显临;
再类合宫,极圣人之能事矣。
方当归勋祖考,谢德穹厚,大庭特室,垂拱无为。
不图邦祸,奄弃宸极,三灵变景,万类摧心。
顾惟菲质,获承丕绪,穷哀荒迷,惧弗克嗣。
今考筮迪吉,因山有日,爰稽节惠之法,虔讲至郊之文,丕承监观,以易称谓。
谨遣摄太尉、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绎经润文使、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九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韩琦,奉宝册,上尊谥曰「神文圣武孝皇帝」,庙号「仁宗」。
伏惟睿灵昭格,允膺大典,锡祚流庆,与运无极。
呜呼哀哉!
宋职方补注周易后序1063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武溪集》卷三、《广东文徵》卷三七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
《易》之道深矣,自汉兴有施孟、梁丘、京氏、费、高诸家之学,列于庠序。
而传异词、师异说,往往入于五行谶纬之术,故其学中绝焉。
王氏之学,传自魏晋,盛于隋唐之际,大有言阴阳变化、人事得失,不悖于三圣,不荡于术数,故独为学者所宗。
近世言《易》者,复以奇文诡说相高,自成一家之言,考之卦繇、爻、《象》、《彖》、《系》之微,有所不通矣。
广平宋君贯之《补注周易》,盖惩诸儒之失,而擿去异端,志在通王氏之说,合圣人之经。
字有未安,意有未贯,必引而伸之,用明文王周公之旨。
初著《易明》数十篇,后得唐郭京举正》之说,意与己合,遂采郭氏《举正》与《易明》相参,缀于经注之下。
辩坠简之所缺,启后人之未悟,朱墨发端,粲然可睹,其自叙详矣。
于戏!
古之儒者,以明经为本,两汉名臣,未尝不以经进。
自儒林、文苑派分已来,搢绅之士视经犹蘧庐耳。
贯之学必稽古,言皆贯道,以词章取科第,以通博副名实。
皇祐五年岁在荒落,《补注》既成,闻于旒扆,俄颁中旨,附邮投进。
其明年,蛮事平息,因谈经义,遂得奏御副本为示,乃周而研之。
尝观刘氏《钩隐图》,言宓牺氏因龙图龟书之文以画八卦,又言天五地五,大衍之用,谓其深于数者。
及观贯之之释,以谓宓牺稽象于天,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通万物之情以画卦,奚独取于龙马之图耶?
又其言《乾》《坤》之策生于四象,其于尼父之经、辅嗣之注,亡所戾而有所明焉。
固可秘之藏室、流之学宫,宁止是正文字而已哉!
叹其言近旨远,故题而序之。
宋太博尤川杂撰序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武溪集》卷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七七
康定建元之明年,岁在实沉,广平贯之以奉常博士移刺琼管,途繇曲江,因出文稿四编示,其一曰《剑池编》,次曰《龟城集》,次曰《尤川杂撰》,次曰《永平录》,皆一官所成之集也。
且曰:「《剑池》《永平》二集,今待制宗人子京、暨大理丞王君子元各为之序,以冠篇首,尚以《尤川》一篇累吾执」。
某自量识浅才下,幸得同登桂科十八年矣。
宦途蹉跌,连蹇江岭之间,虽复腾口费词,揄扬褒叹,不为当时所信,奚益其重轻哉!
辞不得免,乃言之曰:夫文者,经世之具也。
六籍坦明,万代之法,自战国而下,诸子纷纷各挟所长之术,以成一家之作,文章之道,于是判矣。
近世以诗赋取士,士亦习尚声律,以中其选。
署第之后,各图进取,或以吏才成绩,或以民政疚怀,或因簿领之烦,或耽燕私之乐,回顾笔砚,如长物耳。
其能业官之暇,孜孜文史,以究当世利害,著之篇牍,岂非怀文抱质,未尽其用,精力有馀,不忘于学者乎?
呜呼,道之难行也久矣!
今观贯之,始以铁钱一议忤于守臣,而憸人协心,卒成谗毁,可慎也已。
太史公曰:「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于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论书策以舒愤,乘空文以自见」。
岂非此耶?
贯之行为时所推,存乎子京之序,至于自致远大,发其素蕴,系乎逢辰之会,此但序一集之意云耳。
尚书虞部郎中致仕李公墓碑嘉祐五年正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武溪集》卷一九
公讳虚舟,字公济,赠吏部尚书讳夤之季子,工部侍郎讳虚己之介弟。
李氏之贵于天下旧矣,七世祖讳昌,始居光山
郡王氏之王闽越,其孙讳盈以族从焉,迁徙名数于建安
曾王父讳琯。
王父讳询,赠大理评事
先君尚书筮仕江左,为诸司使
时太夫人在堂,以道梗不克迎奉安舆,乃留中馈,与公同侍晨夕。
秣陵归命,例授殿前承旨,既辞冗秩不受,且以尝为王国官,不许南度。
其后数年,登进士第,授衢州理官,乃克迎侍,公时已能力学有称矣。
咸平中,举进士不第,继丁艰疚,柴毁过礼,庐于坟侧,自力封树,旦暮泣血。
六年,除丧,寻以兄任补郊社斋郎,调授福州闽清洪州靖安,咸著治声。
饶州馀干,坐不觉狱中杀人免官。
会元昆贰卿分司还第,公素笃友爱,喜于闲适,且厌夫恶直丑正,世路风波,故终日怡怡,无复仕进之意。
元昆既没,朝廷以恩授校书郎、知江州瑞昌县事,让不受署,友朋敦劝,其守益坚,杜门家居,摈去人事。
故相国临淄元献晏公天圣末三司使,修侄婿之恭,寄书叙意,蕲公一至京师,重违其言,乃具私车而往。
于时上宰许国文靖吕氏、参豫文惠陈公、简肃薛公文康王公,咸欲畀之大邑,固辞不就。
元献知公之节不可屈也,亟言于上,得太子洗马致仕。
既而元献入谢,上与章献太后问公之年,曰:「六十二矣」。
「疾乎」?
曰:「无疾」。
上曰:「若然,真可尚也」。
名公大臣嘉其高蹈,悉赋诗以宠其归。
明道元年,迁殿中丞
俄以子宽、定登朝,援郊祠旧制,复增其秩,寻改国子博士,赐五品服。
三转虞部比部驾部员外郎
恭谢大礼,进虞部郎中
公之祖妣临颍太君陈氏、母夫人广平郡太君游氏之留乡里也,在弱年,奉侍孝谨,出于天性。
家贫无书,而假本于人,必手自钞录,夜则讽诵,长为词章,顿出流辈。
三衢赵湘有诗名于天下,与先公友善,且爱公谨厚,以其子妻之,后封长寿县君
其令馀干也,强宗有为奸利至中人以死者,郡县莫之能禦,至,则明示教约,无敢复犯,一境为之肃然。
其侍兄伯之疾也,躬临药膳,与子侄均其劳;
迎孀姊而事之,奉以甘脆,与妇孙同其恭。
其传政而归也,谢绝公府,未尝一言干人,宾朋至者,觞豆相欢,啸歌有节。
其或泛平湖、游别墅,轻舠小驷,初无导从,视之豁如也。
自先正尚书殿中丞纳政归养,筑室豫章东湖之阳,不出郛郭,而有林泉之趣。
及令兄以小司空分务闲居,公以郎官归休旧庐,再世三贤,相继解组,皆年未县车而勇于冲退,乡邦人士,伏其世德。
三圣宸翰,群公赠言,金石之刻,龟螭相照,恬晦之美,当代韪之。
子舍以朝列,守藩倅郡,虽越在邻邦,犬牙交壤,一欲迎至官下,公皆不许。
由是间还代出,以奉温凊。
宽初自虔州,得请为江浙等路提点铸钱坑冶,以廨舍在番阳,晨昏非便,乞居南昌就署局事,朝廷许之。
无何,迁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三上章,辞不允。
公乃敦迫使行曰:「定在此矣,无以吾故屡违命」。
既行至部,复恳辞,天子嘉其诚,故不易其职而徙之江西焉。
定之吏资当典城矣,再为佐官于洪,以便奉养,不离左右者一十二年。
宽既乘驿至自湖北曰:「吾君之恩厚矣,何以图报」?
遂泣下。
妇孙至,公言如初。
浃辰,公疾病,子妇苍黄,环侍而泣,公止之曰:「吾年过父兄而汝曹各能树立,瞑目无恨矣」。
复谓医工曰:「吾病革矣,无讳二子,俾集吾事」。
翌日而捐馆,时嘉祐四年秋七月二十二日也,享年八十九。
夫人长寿县赵氏,孝恭以事长,慈惠以逮下,劝俭以治内,和柔以接外,六亲称道,用为规模,先公八年即世。
子男三人:宽,司勋员外郎
定,库部员外郎
寔,秘书省正字
伯氏以吏干发闻,仲氏以词学知名,季则早夭。
女二人:长适进士刘好礼,次适乌程县主簿次道
孙二十五人,曾孙十五人,咸洁身承学,无坠训言。
自夫人之丧也,豫为寿器,又甓双圹而虚其左,以自待也,达生者欤。
明年正月即葬,其地曰新建县桃花乡新里村之雷冈
前葬之期,司勋君伯仲走仆书,且奉遗意,不远数千里,见托铭勒。
某分义素著于公父子之间,故知公履行,尤熟公之纯孝著于稚节,虽父兄在远,而力养祖母,勤劬自立。
及其宿官,则清白无渝,益之刚正。
馀干非罪免归,即高谢世务,宰弼诸公力共敦勉,所守不回,以遂初志。
崇尚节义,门无杂宾,待人以诚。
动有仪矩,虽宴笑终日,不见惰容。
令子童孙,诜诜侍侧,朝夕训诲,莫匪礼法。
端居静默三十三年。
国家崇丘园,频繁爵命,而家庭誉处,陶然物外。
年逾八十,视听益明,亲旧书疏,皆手自裁答,字体谨洁可爱,少者殆不能及。
有疾,一日而终,同于寤寐,古之称隐君子者,无以尚之,可铭也哉!
铭曰:
李氏三贤,弈世清德。
矫矫八座,儒林之特。
辞荣归养,冥鸿奋翼。
皤皤贰卿宪台司直
厌剧就闲,伐柯攸则。
惟公之生,耽耽远识。
承家孝爱,当官强力。
何彼苍蝇,变我白黑
冠之一免,无复弹拭。
兄弟怡怡,何丧何得。
黑绶再纡,机心已息。
友朋勉劝,宰司勤饬。
一志不回,墙东晦匿。
乃秩春宫,于归江国。
高谢世纷,不为外惑。
北窗笑傲,衡门静默。
朝韨屡加,角巾靡易。
子舍班朝,朱金满侧。
更省迭侍,仕途景式。
进退忘怀,死生非戚。
豫为寿藏,虚左自适。
古称达人,今见其迹。
清风遗后,子孙千亿。
虞部郎中李公墓志铭嘉祐四年十二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武溪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嘉祐四年秋七月甲寅尚书虞部郎中致仕李公终于洪州私第。
既卒哭,二孤以书奉其遗命、并门人录其善状,且告葬期,请志诸方石,使还复之以辞公。
公讳虚舟,字公济,五世祖讳盈,从王氏入,始占籍建安
曾门讳琯。
大父讳询,赠大理评事
大母陈氏,追封临颍县太君
考讳寅,殿中丞致仕,赠吏部尚书
母曰广平郡太君游氏。
初,先公尚书江南,壤断,不克迎板舆,故广平君及公并留侍。
南平,先公辞冗官,且以故国臣留居京师
后由进士及第,调衢州司理参军,乃克归。
先公之未归也,公自能力养□□□□□。
咸平中进士举不第,以兄任补郊社斋郎,调福州闽清洪州靖安,寇攘以息。
饶州馀干,公事去官。
时兄虚己以工部侍郎分司家居,公以天伦友爱,不忍离去,遂绝仕进意。
兄终,朝命起为校书郎、知江州瑞昌县,辞不受。
天圣末三司使晏公殊,公之兄子婿也,迎公至辇下,宰执诸公欲强之仕,不可。
晏公为言于朝,乃授太子洗马致仕,年六十二矣。
两宫嘉叹,中外闻之。
六增秩至虞部郎中赐绯衣银鱼。
自先公尚书致政还养,卜居豫章,令兄贰卿及公悉以恬退归居。
其归,则元宰硕儒、缙绅文学之士,著于序咏,碑刻存焉。
其居,则面湖筑室,涵虚构阁,无城市之嚣,有林泉之趣。
公高谢人间,绝迹公府。
资给先畴,不营什二之利,洁约自守,未尝以私干人。
宾朋过从,弦歌取适而已,不为过分之乐,不杂汎然之交。
家居三十三年,二子垂朝绅、佩郡印,趋庭侍侧者十五馀年。
宽为司勋员外郎提点江浙铸钱坑冶,即家署事。
二年,迁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以违远庭闱,五表固辞,换江西,如其职。
定为库部员外郎,尝知南康军矣,再乞签署镇南节度判官通判洪州,凡十馀年,不去左右。
孝爱高洁,奕世可称,其难继矣。
夫人长寿县赵氏,庐江湘之女,先公八年而亡。
自夫人之亡,公即其冢旁为竁以自待也。
公终之年八十九矣,以其年十二月甲申,合葬其藏,即新建县桃花乡新里村之雷岗也。
三子:其幼曰寔,秘书省正字,早夭。
二女:长适进士刘好礼,次适乌程主簿次道
孙二十五人,或为邑长郡掾矣。
曾孙十五人。
诸孙皆好学保家者。
铭曰:
公之先,世陇西
入于闽,家建溪
尚书公,仕金陵
公留侍,孝蒸蒸。
馀干,民治安。
非罪去,不再冠。
秩春宫,归于洪。
继先德,避墙东。
无茍图,无妄干。
朱紫侍,节义完。
今已矣,葬新里
李氏也,视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