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伯澡问西铭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北溪大全集》卷四二
问《西铭》专言事天事亲之事。
《西铭》非将事亲事天并言,乃是借事亲以形容事天云耳。
问「知化善述其事,穷神善继其志」。
化者天地之用,知化则如孝子之善述其事。
神者天地之心,穷神则如孝子之善继其志。
问:「订顽立心,便达天德」,是言人能以订顽立心,则廓然大公,便纯是天理。
订顽是说人之立心如此。
天德,在天言,则天理流行,为人物所得者;
在人言,则人所得于天之理也。
问《西铭》是《原道》之宗祖。
原道》说无原头,《西铭》从原头说来,所以为《原道》之宗祖。
问:游氏读《西铭》曰:此《中庸》之理也。
是言人物体性之所自来否?
不止是言性体之所自来,须兼事天节目言之,皆是日用切己之实,无过无不及,所以谓《中庸》之理也。
问《西铭》有个直下底道理,有个横截底道理。
如「乾称父」至「颠连无告」,是直下底道理;
自「于时保之」以下,是横截底道理。
孙学士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七、《忠肃集》卷九
赐命帝庭,升华册府
邮音远布,士列荣观。
某官识贯天人,才为国器,文章纯简,雅得圣贤之归;
议论深闳,能通古今之变。
洪惟上德,崇右道真,垂精艺文,留意儒馆
专赏不靳乎金币,遗编具积于丘山。
尝谓久于宝藏,虑或鱼蠹,以简编之脱烂,则义理不属;
以文字之重复,则句读可疑。
务得人而删修,将垂世于永久。
登用豪杰,整齐缺讹,铅椠功施,是非坚定。
刘歆经术,总《七略》以谕人;
班固史才,别九流而原道
宠迁广内,位正清涂。
逖闻休命之行,增喜贤才之进。
三月二十四日面对劄子(一 绍兴五年 宋 · 王蘋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宋著作王先生文集》卷二
臣闻道一而已,何古今之异乎?
韩愈作《原道》,尝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或见而知之,或闻而知之,若合符节,其揆一也。
则前圣后圣,其所传者岂拘于方册之间哉?
所谓传圣人之道者,非传其道也,传其心也;
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
人之心扩而充之,可以参天地,可以赞化育。
苟不能充之,则亦梏亡之矣。
故治天下国家,必本于正心诚意焉。
主于一身则为心,心有所感则为意。
心既正矣,意其有不诚矣乎?
帝王之治,未有不本于此者。
逮及秦、汉,则异于是,秦任法律,汉杂霸道,操术任数,以御臣民。
既失其本,所以治功终不近古也。
譬之鉴焉,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伏惟陛下留意问学,固已默契于二帝三王矣。
臣前所谓正心诚意者,既已得之。
推此以决庶政,以待群臣,无非诚意,视彼秦、汉之君以智术驭下,何其浅也?
然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则汤之圣德,在于日新不已也。
伏望陛下慎终如始,日新不已,则圣德日新,天下幸甚。
取进止。
书张子西铭解义后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六、《洺水集》卷九
横渠《西铭》,其门人吕大临与叔解释甚明。
其后杨时中立疑问亦切,伊川终以杨之疑为非,而以《西铭》为继孟子之绝学。
要之,汎爱者原道也,亲仁者入德也,而《西铭》固曰「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轻重剂量,一字天渊,不知杨氏固何所疑邪?
惜乎,年止五十八,官仅登朝,不一见之设施耳。
然其志在经界,则恐在今亦未易行也。
奉安玉册记重和元年十一月 宋 · 洪刍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元丰四年神宗皇帝若曰:「惟江州庐山太平兴国宫九天采访使者,盖天之贵神,与世为福,而隆名徽称,历代置而不讲,甚非所以答赛神明之意,其进号『应元保运真君』,遣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廖维护送金书殿榜并敕文即赐焉」。
先是,本观道士智仙诛茅创宇,发地得殖瓴一,破之,以土实,厥土五色,获铜泉一,其文曰「应元保运」,初不知其何祥也。
后二年而明诏宠加,与泉文符,廖维即取其泉以献。
恭惟皇上南面,百神受职,天启其衷,幽冥同符,不其伟欤!
政和五年,今上皇帝临莅天下之十六载,以意承考,以道交神,而神祇祖考安乐之。
式瞻四方,靡神不宗,乃眷南顾,惟应元保运真君陟降庭止,在左右。
惟我神考,肇建鸿号而典册未备,遹追继承,其在我后之人,乃命有司备礼册命焉。
入内内侍省敦武郎黄京奉玉册以至,册文有皇帝名,且曰「谨再拜言」,其恭如是。
守土之臣与县令祠官,跪起荐进,惟谨厥册,刻以嘉玉,贯以金縢,藉以文锦,外匣下床,彤髹扣饰,光彩焜耀,穷工极丽,不可名字。
冠褐之徒,拭目荣观,欢呼鼓舞,动色相趋,既而奉安于别殿之阁以尊之。
后一年而祠吏臣刍实来奉香火,黄冠羽衣无虑二百辈,雁行而进曰:「主上原道德之意,崇黄老之学,寅奉明神,聿修阔典,礼重文蔚,绝后光前,而金石之刻不刊,无以铺张王灵,昭示来世,非老于文学者,其谁宜为」?
臣刍曰:「道士言是」。
谨按《录异记》:唐开元十九年明皇帝梦神人朱衣金冠,乘车而下,曰:「我九天采访使者,当馆我于庐山西北隅」。
明日又降于庭,命吴道子写之,遣内供奉使者真图建立祠庙于山之阴。
明皇帝亲书缪篆殿额以赐之,其文曰「九天使者之殿」,而无「采访」之称,其榜固在也。
建庙之初,祥异甚黟,事见李枇《庙碑》、潘观《祥验记》、张景述《续浔阳记》、陈舜俞庐山记》。
故世谓使者之号、庐山之祠,皆权舆于有唐,发祥于明帝也。
臣刍考之不然。
按《五岳真形图》,其说曰五岳皆有佐命之山,崧、岱、华、恒,以少室、武当罗浮括苍、地肺、女凡、河逢、抱犊为佐命,分治四岳。
衡岳孤峙而无辅,故黄帝省方南至于江,请命上帝,乃建潜、霍二山为南岳储君,又拜青城山为丈人,庐山使者,则使者之名尚矣。
《真形图》虽兴于中古,然历世方士,祖袭授受,东晋之世,辑而成书,不可诬也。
开元中天台司马子微谓五岳皆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因敕五岳各立真君祠,其说盖出于《真形图》。
而《开元诏书》青城丈人庐山使者,选道士奉香火,视五岳真君祠。
庐山房祀,意自司马子微发之,其肸蚃昭晰,见于梦寐,不可知也。
详考传记,使者之神,盖德镇之高真、祝融之夹辅云。
其说见于东晋之前,而九天采访之名盖后世所加,其庙于庐山之北,则自唐明皇帝始。
南唐改号通元府,本朝太平兴国二年,始以纪元赐今名。
世惑于俚俗肤浅之碑,齐谐志怪之说,弗加深考,以失事实,故并论其本末,以祛来者之惑焉。
重和元年十一月十日建,朝散郎提点太平兴国宫、赐绯鱼袋臣洪刍撰,草莽臣侍其倬篆额。
重和元年十一月十日道士思恭、臣陶知常、臣章安主、臣沈继彬、臣李仲恭、臣萧敏脩、臣高至道建。
按:《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六,正统道藏正乙部。又见《永乐大典》卷六六九八,《庐山纪事》卷一○。
老子升史记列传之首在京神霄宫刻御注道德经御笔手诏政和八年八月十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七
周室衰,中国有圣人焉,体道而在下,穷神尽变,莫知所终。
盖尝著书九九篇,以贻后世,其指远,其意微,世之人罕能知。
况其所以官天地,府万物,澹然独与神明居,岂得而窥之?
汉司马迁班固号称大儒,皆小智自私,溺于流俗蹇浅之见。
作传则同于韩非申不害之徒;
叙《古今人表》,以为第四等,列于游、夏之后,盖历岁千数百矣。
朕万机之暇,既读其书,赜其指意之所归,为之训解;
间阅史氏,尤惜其序次之不伦,慨然于怀。
岂天之将兴斯文欤!
表而扬之,实在今日。
《史记·老子传》升于列传之首,自为一帙;
前汉·古今表》叙列于上圣,其旧本并行改正。
昨所注《道德经》,可规仿唐制,命大臣分章句书写,刻石于在京神霄玉清万寿宫,以垂无穷。
究观老氏深原道德之本,而黜太甚繁饰之华,盖将救文之弊,使天下毋失其朴,举复于无为恬淡之真。
帝皇之治,何以越此?
朕甚慕之。
注经尊教,设科作宫,所以示钦崇之旨。
布告天下,咸谕兹意。
晦庵所释西铭后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八、《性善堂稿》卷一五
程子尝谓,韩退之原道》之文,非其胸中识见之高,安能于千百载之下辨别是非断然如此。
然其言止及于治天下之道而未及乎性命之蕴,其于本末犹有未备。
若张子之《西铭》,则《原道》之祖宗也。
自今观之,汉、魏、晋以来溺于权谋功利之习,无有能言《大学》之道以觉当世者,独韩子于《原道》之篇主正心诚意以为说,是其所见固已超出乎诸儒之等夷矣。
然其所以为言,则断自正心诚意以下,而不及夫所谓致知格物者,何哉?
夫欲明《大学》之道而不自致知格物以推之,岂惟天下国家之理有所未尽,反之吾身亦将有所不察,此张子《西铭》之书所从以作也欤。
先生尝谓正曰:「乾阳坤阴,此天地之气塞乎两间,人物之所资以为体;
乾健坤顺,此天地之志,为气之帅,而人物之所得以为性。
某初读《西铭》时便得此意,其后因补葺之以释《西铭》云」。
先生之于《西铭》,因张子之意而推明之,精粗本末无不曲尽。
然此二语者,盖先生之释《西铭》之纲领,而学者之所当知也,览者更自求之。
嘉定六年三月戊辰,门人度正谨书。
秋水阁席上呈颖叔原道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七部
吾爱秋水阁,水影照采椽。
莹碧不知极,定与银汉连。
荷花十丈开,白藕想如船。
双鹤时一鸣,寒霄下回旋。
况复对羽客,岂异蓬莱仙。
便当沽玉液,猛饮明月前。
人生不嗜此,何物能逃年。
请君倾醉耳,松风奏薰弦。
身世能两忘,安用养浩然。
梦觉事已殊,此道谁能全。
驰驱冠剑徒,百岁犹倒悬。
深深下于地,冥冥高出天。
君语达已达,君歌玄复玄。
大笑问刘子,细穷秋水源。
秋水源可到,更寄琳琅篇。
有感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玩透羲爻未画前,今时天即古时天。
回空其庶亦其庶,轲死不传焉不传。
积愤淫伤诗未削,暗筹微婉史谁编。
继周百世民彝在,岂为兴亡有变迁(自注:《原道》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然濂洛至朱文公,七君子从祀孔庭,乃得其传。则文公之后,未可知也。颜子惟不仕大夫之家,一瓢忍穷,以得圣道,未可谓来世无斯人。夫子谓:其或继周者,百世可知。当周之未亡,而为此语,有兴必有亡,所不可讳也。有物必有则,岂以兴亡而改哉。苟知乎此,则近世不平之事,文衰诗落,淫亵悲伤,将不复变而雅乎。一代未修之史,弑夺、专权之大恶,权奸、官侍、戚里、女谒相与亡国之大罪,将终于不明乎。以斯道之不传而复传者观之,则有志之君相,亦不必热中扼腕,为是遑遑然也。噫,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即此意。)
晦翁十首 其一 1181年 南宋 · 王阮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词雄亦浅闻。
自得正心诚意论,始知天未丧斯文。
康彦博文夫吉州教长句二十韵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遇韵
庙廊谒贤饭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阎公大学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雾。
曰我天南有严亲,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水广文官,匹马扁舟遂南渡。
未爱红药当阶翻,但忆芝山携酒句。
江东自鄱溯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鹭。
欧阳文逮周益公诚斋诗传杨长孺
比户弦诵家书灯,子往为师异瓜戍。
人才炉冶入老手,镆铘干将由我铸。
即今场屋已无用,五言省题八韵赋。
人心天理不可磨,秉彝物则常如故。
五天竺国身出神,三蓬莱山臂生羽。
缁黄引之入迷途,残魄零魂应悔误。
昌黎原道孟七篇,除蛔刬蛲剔鱼蠹。
子当以此据皋比,正正邪邪明举错。
本根树立谨心术,节目设张行法度。
子曾精读万卷书,子又远游万里路。
诸生北面孰不服,穷理尽性摆传注。
天民先觉敢自许,作成后进定无数。
使丘从往视骆驼桥水。云涉者腰以上。于是缩坐又吟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八
由来声臭苦难藏,且问莲花几斛香。
插水碧筒元正直,翻风翠盖尽悠扬。
濂溪地爽称光霁,华岳峰尖隔渺茫。
原道何如传太极,牧翁双鬓素丝长。
韩愈优于扬雄1093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五、《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八、《唐宋名贤确论》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中言语,虽有疵病,然自孟子之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古人,自亦难得。
观其断曰:「孟子醇乎醇;
荀、扬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若不是他有见识,岂千馀年后便断得如此分明。
扬雄老子之言道德,则有取焉尔;
至于搥提仁义,绝灭礼乐为无取。
若以老子「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圣人不起,为救时反本」之言为无取,尚可恕;
老子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则不识道已不成言语,却言其言道德则有取。
扬子亦自不见此,其与韩愈相去远矣。
原道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四、《复斋集》卷七
道出于天,人禀二气五行之理以为性,禀二五之气以为体,故人为万物之灵,人得其全,物得其偏。
浮屠者亦西域胡人之最灵者也,然亦不免偏而不全,空而不实。
何以言之?
吾之道无一理之不具,无一事而非实,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处人伦之际,恭敬诚悫,至于手足容色,各有其则,而不可乱。
浮屠氏则一于慈曰万法皆空而已。
今不必广引经传,姑以释氏之事明之。
彼纲维相摄,师弟相传,朝暮之拱揖,饮食之节适。
一事空则不能一时安,且事之最空者,其若人之拱戟其手,非如饥寒之必不能废衣食也。
今使释氏主首座于堂上,而群下戟手以进,为主首者能不怒而责之乎。
况沙不可为糜,咸不可为醯,断然不移,而谓吾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兄弟而可以绝灭不为乎?
彼之说所以沉酣于人之骨髓者,不过曰恐之以祸耳。
谓人之生不能无罪,饮食男女贪嗔喜怒,皆罪也。
不知天理人欲和同行异,情得其正则为天理,失其正则为人欲。
今充浮屠之说,必闭口枵腹,人欲绝灭,兽蹄鸟迹交于中国,然后谓之人。
彼守道之人终日戒谨恐惧,如在上帝之旁,一念之非不旋踵而悟,虽不能无过,尚何罪过之有?
今曰刑罚人皆罪也,牲杀皆罪也,甚至妇人产乳,则又曰其罪益大焉。
昔欧阳子言庖牺氏首教人为牺牲,则昔为人间之圣人,地下之罪人也。
今谓地下之狱惨酷尤甚,凡世间盗贼所不为之暴,皆于地下见之,则世所谓阎罗者,乃地下之圣人也,人间之桀纣也,其可哉?
世或有不畏祸之人,则又以福利诱之曰信向者,死而生极乐之国,其次不失复生而为富贵之人,不信者反是。
使有是理,圣人不以告人,是不智也。
今直以万物观之,物之生死可见者莫如草木,春生秋死,气与化俱,未闻今秋之木叶复反来春之故枝。
使释氏果能福人,是能使已死之鸟兽复生,已坠之木叶复反,岂不神哉?
今猥曰来生受报,舍目前之近效,验异日之虚应,又可乎?
孔圣教人以《大学》为首,曰「致知在格物」,物各有理,格而致之,然后无疑,故从善也,实去恶也。
果今不格物之理,而信异教诡谲之论,后未必能尔。
翼而相之者,力有焉。
不能无望于当世君子,以吾道解其惑也。
吁!
孔子之道明,则邪说熄,圣贤岂欺我哉!
逍遥咏 其二十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表里分明说(原注:夫善摄生者,养外之谓表,养内之谓里也。得其道者,兼而有之,故可以分明说示于人也。),深穷妙更玄(原注:其能深穷至妙,远趣大方,则更玄之又玄矣。)
愚迷行不到(原注:愚迷于道,闇而不达也。至于俛仰屈伸,进退消息,无所用心。虽欲行之,焉能及也。),圣事法中传(原注:决志虚无、宅心清净者,乃圣人之事也。动必资玄,举必尽法。法中之妙,习而后传也。)
欲界情无定(原注:乃(原校:宋作居)欲界而未能性其情,则触途无定,对境多迷。),真空本自然(原注:顿了真空,长存正气,盖本之于自然也。)
今生随曩劫(原注:原道之来,则界惟无始。虽今力行无倦,要自曩劫曾修,故云随也。),清净照三天(原注:必能致心于止水,纳性于玄珠。清净无为,恬澹自守,则可以照彼三天之上也。)
按:《御制逍遥咏》卷四
无马行 元末明初 · 李穑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八
泥水马弱不敢出,昌黎先生与人绝。
牧隐老年厩生苔,东家蹇驴时借来。
谁将贫富较铢锱,一竿犊鼻珊瑚枝
当时原道霈有馀,徙鳄开云垂史书。
至今仰之如北斗,低头何心叹贫窭。
君不见仲尼绝粮颜子空,千秋万古歆高风。
近承佳作。唱和多矣。皆浮言戏语。不可示人。后二篇。志于功名。自伤之甚也。嗟夫士生于世。功名而已乎。直述所怀。为圆齐诵之 元末明初 · 李穑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一
早年远歆洙泗风,发轫便从邹国公
净秽初分螺髻王,神仙亦有鹿皮翁
绝之不使登我堂,我道有味非徒尝。
我有珍飧满我按,我有美酒崇我觞。
如酒用林不用,二氏岂可交相语。
原道本论有所据,韩欧以来谁再举。
濂溪夫子是异人,描出太极元无因。
发挥益多益不效,何时净洗乾坤新。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其四 宋末元初 · 陈普
 押齐韵
太玄矿故在,原道涂犹迷。
一朝无渣滓,仙派起濂溪
未能及鳏寡,不虚五纬奎。
家塾策问(三)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八、《省斋文稿》卷一二
问:战国之际,吾道不明。
孟子所以切切然垂世立教者,不过尊孔氏、辟杨墨而已。
韩愈号推尊孟氏者也,《原道》固曰「其言道德仁义,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夫措杨墨于佛老之间,其辟之者至矣。
及作《诤臣论》,乃曰:「禹过门不入,孔席不暇煖,墨突不得黔」。
其《读墨子》亦曰:「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一以比佛老,一以为圣贤,一以配孔子,是不特与孟氏大异,而其言亦自相戾矣。
列御寇以来至于汉儒,数以孔、墨为言,岂其道果可相为用与?
也徇其名而弗思与?
愿考其是非折衷之。
大学衍义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西山文集》卷二九、《大学衍义》卷首、《文章辨体汇选》卷二八一、《经义考》卷一五六、《古文渊鉴》卷六三、雍正《福建通志》卷七○、《南宋文范》卷五○
臣始读《大学》之书,见其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其本末有序,其先后有伦,盖尝抚卷三叹,曰: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大学》。
为人君而不知《大学》,无以清出治之源;
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
既又考观在昔帝王之治,未有不本之身而达之天下者,然后知此书所陈实百圣传心之要典,而非孔氏之私言也。
三代而下,此学失传,其书虽存,槩以传记目之而已。
求治者既莫之或考,言治者亦不以望其君。
唐韩愈李翱尝举其说,见于《原道》、《复性》之篇,而立朝议论,曾弗之及。
盖自秦汉以后,尊信此书者惟,而亦未知其为圣学之渊源、治道之根柢也,况其他乎?
臣尝妄谓,《大学》一书,君天下者之律令格例也,本之则必治,违之则必乱。
近世大儒朱熹尝为《章句》、《或问》以析其义,宁皇之初,入侍经帷,又尝以此书进讲。
愿治之君傥取其书玩而绎之,则凡帝王为治之序,为学之本,洞然于胸次矣。
臣不佞,窃思所以羽翼是书者,故剟取经文二百有五字载于是编,而先之以《尧典》、《皋谟》、《伊训》与《思齐》之诗、《家人》之卦者,见前圣之规模不异乎此也;
继之以子思孟子荀况董仲舒扬雄周敦颐之说者,见后贤之议论不能外乎此也(以上论帝王为治之序。)
尧、舜、禹、汤、文、武之学,纯乎此者也;
商高宗周成王之学,庶几乎此者也;
汉唐贤君之所谓学,已不能无悖乎此矣;
汉孝元以下数君之学,或以技艺,或以文辞,则甚缪乎此者也(以上论帝王为学之本。)
上下数千载间,治乱存亡,皆由是出,臣固断然以为君天下之律令格例也。
虽然,人君之学必知其要,然后有以为用力之地。
盖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者,人君格物致知之要也(明道术之目有四:曰天性人心之善,曰天理人伦之正,曰吾道异端之分,曰王道霸术之异。辨人材之目亦有四:曰圣贤观人之法,曰帝王知人之事,曰奸雄窃国之术,曰憸邪罔上之情。审治体之目有二:曰德刑先后之分,曰义利重轻之则。察民情之目亦有二:曰生灵向背之由,曰田里戚休之实。)
崇敬畏,戒逸欲者,诚意正心之要也崇敬畏之目有六:曰修己之敬,曰事天之敬,曰临民之敬,曰治事之敬,曰操存省察之功,曰规儆箴诫之助。戒逸欲之目有五:曰沉湎之戒,曰荒淫之戒,曰盘游之戒,曰奢侈之戒。而先之以总论者,所以兼戒四者之失也。)
谨言行,正威仪者,修身之要也;
一事,无其目。
重妃匹,严内治,定国本,教戚属者,齐家之要也。
重妃匹之目有四:曰谨选立之道,曰赖规儆之益,曰明嫡媵之辨,曰惩废夺之失。
严内治之目有四:曰宫闱内外之分,曰宫闱预政之戒,曰内臣忠谨之福,曰内臣预政之祸。
定国本之目有四:曰建立之计宜蚤,曰谕教之法宜豫,曰嫡庶之分宜辨,曰废夺之失宜鉴。
教戚属之目有二:曰外家谦谨之福,曰外家骄溢之祸。
四者之道得,则治国平天下在其中矣。
每条之中,首以圣贤之明训,参以前古之事迹,得失之鉴,炳焉可观。
昔时入侍迩英,盖尝有志乎是,比年以来,屏居无事,乃得翻阅经传,汇而辑之。
畎亩微忠,朝思暮绎,所得惟此,秘之巾笥以俟时而献焉。
其书之指皆本《大学》,前列二者之纲,后分四者之目,所以推衍《大学》之义也,故题之曰《大学衍义》云。
德秀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