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下山逢故人(一作 乔知之 诗) 武周 · 刘处约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妾身本薄命,轻弃城南隅。
庭前厌芍药,山上采蘼芜。
春风罥纨袖,零(一作灵)露湿罗襦。
羞将憔悴日,提笼逢故夫。
见《永乐大典》卷三○○五引唐李康成《玉台后咏》(按:《吟窗杂录》卷三七收刘处约《亡奴诗》二句:「丹籍生年浅,黄泉旧路深。」《初学记》卷十九收刘夷道《伤死奴》)(诗前二句仅二字不同,《全唐诗》卷七六九已收入。颇疑夷道处约为一人。然《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吏部员外郎」据石刻分录二人事迹,亦难以遽断。处约孙长卿以天宝后期第进士,据以推之,处约当为高宗武后时人,今姑列初唐之末。)
谢加工部尚书再任表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乖崖先生文集》卷一○
臣某言:今月日,入内内侍高品杨保政赍到官告一通、敕牒一道,蒙恩特授臣工部尚书散官、勋、封、食实封、赐如故,仍放朝谢,兼奉敕量留一任者。
非常之宠,出自天心;
三品之资,实踰愚望。
再循再省,以荣以惊中谢。)
臣闻汉命二千石,非政绩昭彰者,未尝增秩;
唐历三百年,非功行超绝者,不得尚书
流为美谈,因成故事。
如臣虚谬,过有遭逢。
处近侍之班,无一言报国;
守诸侯之郡,无一善及人。
纵加励朽之勤,难赎冒荣之责。
而况年容向暮,疾疹相仍。
中间伏閤拜章,恳求外任;
近者因心恋阙,欲望替归。
遂写情诚,远尘旒冕。
岂期睿眷,曲示忧怜,命星使于层霄,宣王言于南服。
正卿之秩,允谓异恩;
许再任之官,足明重寄。
匪惟臣愧,亦骇众情。
盖以唐赏能臣,汉旌良吏,前载希有,近代罕行。
一朝并赐于褒崇,何路重酬于名器?
所以臣愧不称,而众骇异常也。
臣得不上体虚怀,俯安远俗,使无违误,少副倚毗。
云云。
乞与契丹复旧盟奏咸平二年三月 北宋 · 朱台符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玉壶清话》卷四、《太平治迹统类》卷四、《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六、《宋史》卷三○六《朱台符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三
臣闻「蛮夷猾夏」,帝典所载,商、周而下,数为边害。
其人无礼义,系之而无所用;
厥土多泽卤,得之而不可居。
圣王知其然也,或振旅薄伐,势不穷极,或和亲修好,意在羁縻。
历代经营,斯为良策。
至于秦筑长城而黔首叛乱,汉绝大漠而海内虚耗,逞一时之心,为万代之笑,此商鉴不远也。
顷者晋氏失御,而中原乱离,犬羊之性益骄,边圉之忧孔棘。
太祖深鉴往古,酌取至道,与民休息,遣使往来。
二十年间,罕闻入寇。
大省戍边之卒,不兴出塞之兵。
关隘宁谧,府库充溢,信深得制禦之道也。
幽蓟之地,实为我疆,尚隔混同,所宜开拓。
太宗平晋后,因其兵势,将遂取之。
人虽协谋,天未厌乱,螗螂拒辙,用稽灵诛。
重兴吊伐之师,又作迁延之役。
自兹厥后,大肆凶锋,略掳边民,攻拔城寨,长驱深入,莫可禁止。
当是时也,以河为塞,而赵、魏之间,几非国家所有。
既阻欢盟,乃为备禦兵马,益将帅,刍粟之飞挽,金帛之委输,赡给赏赐,不可胜数。
由是国之食货,匮于河朔矣。
陛下自天授命,与物更始,授继迁以节钺,加黎桓以王爵,咸命使者镇抚其邦。
惟彼契丹,未蒙渥泽,非所以柔远能迩,昭王道之无偏也。
今已讫谅闇,将终祥禫,中外延颈,观听德音。
臣愚以为宜以此时赦契丹之罪,择有文武才略、习知边境辨说之士,为一介之使,以嗣位服除,礼当修好邻国,往告谕之。
十年以来不复犯塞,以臣料之,力有不足,志欲归向,而未得其间也。
今若垂天覆之仁,假来王之便,必欢悦慕义,遣使朝贡,因与之尽弃前恶,复寻旧盟,利以货财,许以关市,如太祖故事,结之以恩,彼必思之。
两国既和,则无北顾之忧,可以专力西鄙,继迁当自革心而束手,是一举而两获也。
西北无事,然后备边之兵,可议减省。
夫边兵省然后费用可节,费用节然后赋敛可缓,赋敛缓然后黎庶可安,黎庶安然后政化可致。
原其根本,非他也,在安边弭兵而已。
设使尚稔其恶,盈贯罔悛者,不过二涂,或皇华至边,拒而不纳,或留我行人,不遣复命,亦未至于失大体,损威重,而示弱敌人,贻羞国家也。
然背义绝约,曲在彼矣。
又使天下之人,知陛下为元元故,日新改作,屈万乘之尊以图长久,庶几就安利,去危殆,则圣德巍巍,与天无极,亿兆之民,愈归心而怀惠矣,又何伤于明哉。
陛下若欲训兵练将,与之力争,臣不敢复有所云也。
若欲继好息民,以安社稷,不以此际乘便而行之,虑他日噬脐,无名发端。
扬雄有言曰:北方之国,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致,故其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何者?
天性忿鸷,形容魁健,其强难屈,其和难得,真中国之敌也。
矧苞桑之系,安不忘危,兵家之胜,贵于不战。
今守文继统,欲致太平,法之垂衣,体罪己,好生恶杀,务德化顽,事有损一毫以利天下者,又可不思制变,而与不识礼义之俗争先后、角气力哉?
西汉高后时尉佗自号南粤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黄屋称制,与中国侔。
孝文即位,先遣陆贾驰书谕之,乃顿首,愿为藩臣,奉贡职。
汉文帝,天子之尊也,尉佗,小国之君也,其所以然者,为中国劳苦,且以息战伐也。
契丹之劲过于南粤,陛下之圣出于汉文,便而行之,事岂相远哉?
诚朝廷之大计,不可忽也。
复置三司使咸平六年六月丁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宋大诏令集》卷一六○
国家按九州之图籍,提四海之封疆,租庸有金谷之饶,筦榷有铜盐之富,为我邦计,在兹地征,总而治之,是曰会府
自顷并建三司,各领一司,既统摄之不同,亦因循而渐理,罕资费用,但益烦苛。
均有无则局分相违,定出纳则簿书交错,纲条失序,言论盈庭,空紊典常,殊无体要。
用图经久,特议更张,佥择能臣,俾之兼领,仍设副贰,分佐事权,勉思尽忠,副我注意。
三司盐铁副使刑部员外郎段晔吏部员外郎馀如故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文庄集》卷一
敕:国家覃庆汾脽,于兹六稔。
庶官大校,咸用陟明。
繁剧宣劳,特宜疏宠。
具官某等操履端肃,器局淹通。
贰乃计臣,度兹邦赋。
笼山泽之利,公家之用咸充;
积岁月之勤,钩考之文未至。
特进于赏典,俾俯劝于能臣
宠章,更思况瘁。
可。
堂后官大理寺丞张仁惠等可加轻车都尉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文庄集》卷二
敕某等:国家荐宝号于帝真,集上仪于郊庙,诞推异渥,式奖能臣
以尔等清慎修身,端和毓性,该通庶务,闲练旧章。
自恭事于槐庭,常服勤于芝检,详明率职,尽瘁首公。
属兹均庆之辰,并进书勋之籍。
兹奖饰,更厉乃诚。
可。
刑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事吴夷简朝奉郎上轻车都尉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文庄集》卷二
敕:国家荐灵宸之宝号,奉真祖之鸿名,登徽谥于太宫,报繁禧于阳位。
休嘉总至,庆赐方行。
况在能臣,特隆异数。
具官某仪范清肃,性尚淑均。
昭映世之丰规,萃高门之积佑。
周旋徽序,祗慎官箴。
慰荐之章,交于公府;
敏学之誉,溢于朝闺。
俾杂治于宪台,实勤宣于令望。
侍祠之际,率职兹恭。
宜进阶资,仍迁勋级。
勉修懿德,以称朝荣。
可。
均赋敛策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文庄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五
臣闻《禹贡》之典,九州异赋;
《周官》之制,五地殊征。
相其土宜,平其敛法。
轻重等而民乐输,远迩一而国章立。
夏后氏五十而贡,商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
虽皆什一之通制,盖有公田之定式。
国家疆理万国,敷同声教,务推惠育,休息元元,而地征之法未尽均一。
或同郡邻邑高下不等,接畛联疆桀貊有殊;
或地广而税鲜,赋多而田寡;
或不腆受沃衍之征,上腴当淳卤之赋;
植稻而课菽麦,无桑柘而责茧税。
官府由是生奸,豪右于焉得志,无告之民积于罢弊。
伏愿陛下霁雷霆之威,采狂狷之辞,申命有司,特著税令
辨肥瘠之地,定轻重之法,分科列目,第为九等。
上田十顷,当赋若许;
下田百亩,当税几何。
分诏能臣,颁行天下。
履其地力,裒多益寡,断长补短。
陆耕水耨,并正其征;
沃野敝田,各平其敛。
标列版图,百世不易。
垂之后嗣,圣法可观。
下民之患自除,猾吏之欺斯绝,《易》所谓「圣人作而万物睹」者也。
议刑书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
臣闻先王象震耀而行杀戮,法五材而用法辟,刑书之设,有自来矣。
虞舜定五流之罪,皋陶制三尺之法。
禹刑兴于有夏,汤刑作于商世。
吕命陈三千之属,李悝创六篇之制。
卫鞅之行变法,酂侯之约九章,汉景之定箠令,应劭之习駮议,陈群之著魏法,贾充之刊晋律。
陈氏则徐陵之因损,元魏则伯泉之校覈,后周则拓拔之详定,隋室则高颎之评议。
李唐损益其科,多所釐革。
皆以恢张宪纲,表正堤防,欲奸吏尽绝于析言,齐民不忧于误陷。
盖念刑难复续,死不更生。
狱成两造,律正五刑。
欸辨既周,杳不可变。
哲王所以惟恤,良臣所以疚心。
但棘木无夜哭之魂,则四海受蓼萧之惠。
国家号令,天下条宪,咸达法家之文,或未评定。
律令格式之科,刑统编敕之条,棼类相杂,矛楯不同。
奸吏有市法之门,丹笔有误书之罪。
由是或刑因势放,狱以贿迁。
稍关科条,多从比附。
或因循宦路,不习宪章,但记不应得为之条,以决下民故失之罪。
贫则从重,富则从轻。
以是而观,刑多出入。
况乡闾嚣讼,始自县廷。
而琴堂颇阙于刑书,报罪致乖于准的。
未契皇朝好生之化,有辜陛下恤刑之德。
诚宜聚刑宪之书,求谳议之士,诏择能臣,督其详定。
疑者正之,贰者一之,阙者备之,繁者省之,轻者加之,重者减之。
总制书禁止之事,会刑统起请之条,及格式律令,聚为一书。
罪必定刑,科无虚设。
明分条目,同其差异。
命工缮写,重加考覈。
名之《宋律》,遍下州县。
令开卷无可疑之罪,结狱绝舞文之路。
为皇家画一之法,垂万代不刊之典。
惟圣作则,兆民赖之。
故《书》曰:「惟刑惟法,其审克之」。
《礼》曰:「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
《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其是之谓矣。
保平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中书令魏公墓志铭1017年11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文庄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方国家东禅之七祀,上朝景亳,驻跸睢阳
肇为京都,纪兴王之壤;
永怀祖德,思逮事之臣。
忠武军节度使驸马都尉钜鹿公亲旧兼崇,勋贤莫贰,内出明制,进位中台
赴上于鼎司,接武于诸相,进退体貌,无与比焉。
明年冬十月,上斋居宣室,勤恤万区。
以全魏近藩,朔垂右地,边圉之势胜,京师之屏翰,士马雄壮,非元功不足以镇重,遂以公判天雄军府事。
政治宽简,狱讼衰止。
吏民守阙,请立石而纪颂;
嘉谷生境,方优诏而旌美。
不幸起龙蛇之叹,罹霜露之忧。
天禧元年正月,国家奉有帝之册,荐尊祖之名,祼鬯庙祧,升烟郊兆。
天子均聿怀之庆,举先亲之典,制授公保平军节度使,相国如故,且诏赴阙,肩舆就第,中使相望。
虚中日望其有瘳,搢绅方咏其多福。
无何秋气始至,疢疹增剧。
载纡诏跸,慰以圣言,俾加勉膳之勤,尚期勿药之喜,仍赐白金三百斤。
天不憖遗,福善则虚,七月甲子以不起闻。
上抚几震悼,临哭出涕。
书忠甲令,弥念于良臣;
画像云台,方追于英烈。
呜呼哀哉,真命世之贤佐,生人之间杰也!
公讳咸信,字国宝
其先大名献兆,屯固流祥。
西汉高平之封,东晋剧阳之土。
冠冕奕世,谱牒联华。
公之远祖,始家汲郡
唐失天命,禄去王室。
鲁王父楚,卷怀琛宝,遁世而长往,累赠太师侍中魏国公
鲁祖妣郭氏,追封燕国太夫人
王父韬,袭善以处躬,含和而味道,累赠中书令、越国公
祖妣李氏,追封晋国太夫人
烈考仁溥,仰承积德,生蕴明略
往佐周命,厥有大勋。
爰立鼎司,兼崇枢府
金印双导,盖极宠露之威;
火德应天,首宣欣戴之力。
嘉谋懿范,国史详焉。
公之受脉于藩,登庸继业
奉明祀,载洽鸿禧,有司累赠烈考尚书令追封秦王谥曰宣懿
母李氏,封秦国太夫人
继母李氏,追封韩国太夫人
公韵宇沉邃,资质丰硕。
积怀衽之善教,耸公侯之奇表。
话言详雅,动止有度。
初补宣懿随使都校,建隆初起家授朝散大夫右春坊、太子通事舍人
先是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龙德在潜,人望攸属。
秦国太夫人获奉昭宪太后太后亦降秦国之第。
在幼稚,不乐戏弄,瞻视审谛,有如成人。
太后奇之,始议姻戚。
乾德五年五月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方尹京邑,遣判官刘鳌至第,语宣懿昭宪雅意。
翌日召公于南宫延见,诲谕久之。
八月,复召公亲引对于讲武殿太祖谓曰:「知善弓马」。
命射四十馀发,太祖嘉之。
太宗赐酒食,太宗且谕之云:「既精射御,当留意文学」。
公由是刻志坟索,耽味图传。
五经、十七代史,尤其该总,复得三式风角之妙。
太祖频召对命射,常称其善。
五年三月,复召赴讲武殿,令带御器械党进钦等四人同射,以较其能,薄暮方罢。
未几,太宗再遣左右陈信召公,谕以选尚之意。
四月,复召公于内中就食厅,引对于万岁殿,赐袭衣玉带闹装鞍勒马。
七月永庆公主出降,特授检校尚书右卫将军、兼御史大夫驸马都尉,赐安定里大第一区,夏屋千馀间,园馆台榭备焉,仍分御沟水以灌池沼。
六年,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吉州刺史
太宗即位,加检校司空,超授本州防禦使,仍备环列之职。
太平兴国元年,并寇未宾,寅库再驾,赐公白金三百觔以治装。
公擐五属之甲,从六尺之舆,左右不违,晨夕匪懈。
太宗既平大卤,直趋卢龙
乘百胜之气,遂乘亡之敌,将幸山北,尽埽区落。
公与驸马都尉王承衎从容献谏,太宗纳之。
三年郊祀,加检校司徒
四年检校太保
六年特诏常奉外月加给钱十万。
七年镇州观察使
雍熙三年以獯鬻犯边,王师薄伐,朝廷旰食,冀方绎骚。
太宗分命懿亲,藩屏近甸。
乃以王承衎大名驸马都尉石守信河阳
澶渊要区,喉咽之地,慎择能臣,无易公者,遂命公往抚之,赐白金五千两。
是年冬,公以河水湍悍,旧堤回曲,备禦告劳,科率为患,乃径凿新渠二十里,以直水势,繇是十馀年间无衍溢之患。
端拱元年,朝廷扢青坛,修黛耜,将籍千亩。
而郡界河水清彻见底,味如甘醴,乃盛以银缶,因公主上之,中外称贺。
礼毕,超授彰德军节度使,寻诏兼本州马步都总管
淳化元年正月,驿召归阙,公主改封齐国
九月澶州河大决,坏城壁,断浮梁,垫居民,阻边奏,物价踊贵。
太宗召公崇政殿,谕以方略,令驰传而往,面赐白金万两。
今上时为寿王,赐宴于含芳园。
公下车之日,抚疲瘵,赈乏绝,境内以安。
先是朝廷命内殿崇班阎承翰修复河桥,比公视事久之,功犹未集。
太宗令健行亲事官日赍诏书催督,公与谋之。
承翰执谊,以为方冬聚凌如山,水势涌急,难为施力,遽入奏,乞俟来春
公既饯承翰回,鸠集诸工,自乘小舸,截巨浪,排层冰,绋纚造舟,是日亟就。
乃遣健步上状。
承翰方入对陈难成之势,而公奏继至,太祖大悦,顾谓入内内侍省都知李神福曰:「朕选魏某,果能集事」。
翌日公主入贺,太宗复嘉叹,有晋武孟津之赏,密赐珠玉金宝。
都大提点河堤崇仪使刘永恭大庀役徒,修筑堤塞,盛寒皲瘃,人皆苦之。
公列上其事,乞至春初
太宗遣健步赍诏,自京一日而至,亟命罢役。
五年春将修长堤,当役夫二万,公自保程其工,省去大半。
太宗高班内品李信宣旨,命公图上减工在所,寻降诏依之。
时境内田隰,水退皆填淤加肥,而民漂陷之馀,耕无首种,相聚愁叹,坐待流亡。
公奏贷数万斛,是夏大稔,民乐输还官,襁属不绝。
由是人皆处业,贫者更富。
又以州狱久系,逋欠官物,又保任之民资产已竭,追偿无出。
公将上言,并诏蠲免。
今上即位,加定国军节度使,公主封许国长公主
咸平二年八月讲武于东郊,诏充在京新旧城内都巡检
十月郊禋,充旧城内巡检
十一月,以控弦入寇,边城晏开,革辂将行,羽书狎至。
命公充贝冀路行营都总管,初无辨严。
时方镇各控重兵以自卫,至天雄军,始得步骑二千以随。
劲敌之垒,烟火相望。
公左实右伪,虚振军声,倍道兼行,直抵边郡。
敌亦惮公威名,辟易而退。
寻命公男昭亮传诏,召赴行在。
景德元年,上亲握武节,北守澶渊
公扈从星陈,以及凯入。
二年郊祀,加武成军节度
复以西衮奥区,旧俗豪悍,乃命公知曹州
先是广济渠两岸积水,居田千顷,民用匮乏,莫输其租。
公乃度其地宜,置水门导之入河,人获其利。
州下先多为盗,逆旅之舍,皆日暮扃户。
赁宿者巾屦难保。
至公之治也,民不敢欺,无夜吠之警。
上朝陵巩洛,诏从车舆。
四年,曹南耆寿,列奏借留。
朝议方以三城右地,股肱剧郡,经渎所控,屯兵甚多,遂辍公镇河阳
民吏望风畏惮,刑罚罕用。
大中祥符元年,密命开先,珍图荐降,上让德云岱,归功祖祢。
公屡陪近辅,夙侍严祠。
礼毕,加检校太尉
二年,敌使至阙,宴豆屡颁。
上知公善弧矢,命公伴射,赐予加等,所以旌绝艺而威远人也。
三年,禋祭脽壤,合答后祗。
西巡之路颇遥,北门之寄尤重。
乃命公知澶州,兼驻泊马步都总管提举澶、濮、齐、郓等州、德清军寇盗公事,赐银挝、大剑各十。
上幸瑞圣园射弓,命内侍宣旨:「卿每苦臂痛,今日之宴不可辞也」。
公奔驰赴召,射中银缶,上亲解之,赐闹装鞍勒马,非常典也。
四年礼毕,就加忠武军节度,复召归阙。
尔后真舆昭格,钜典交修,宠命便蕃,礼数尊异,以至开公府,正台极,岁给公用缗钱加至七百万,任兼文武,宠冠勋戚。
窦固久居大位,每被访于边事;
杜预之既立战功,唯耽思于文籍。
洎出临魏郡也,豪右屏迹,囹圄屡空。
雅歌投壸,有儒者之乐;
轻裘缓带,得名将之体。
洎染疾归第,恩礼勤渥。
太医之妙伎,极内府之良药。
命也不淑,奄归窀穸,享年六十九。
诏废朝三日,赠中书令,命内侍省部知蛮州刺史窦神宝营葬事,太常博士秘阁校理李垂大鸿胪监护,太常考行定谥。
发引之日,有司具一品卤簿鼓吹,太常博士秘阁校理慎镛遣奠于顺天门
十一月丁酉,葬于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勋德里,从先茔,礼也。
一历东朝,一践环卫,八临藩服,五换旌旄,累阶至开府仪同三司,策勋上柱国,进爵为公,食邑至一万三千九百户,真食四千七百户,加凌烟之号,为推忠保节同德守正翊戴功臣
禄位宠荣,并极人爵。
若乃自刺史陟防秋,由廉车节钺,皆靡限官序,度越等夷,斯又国家急贤之恩于是乎在也。
恭惟许国长公主太祖皇帝之第三女也,淑质纯茂,柔仪肃祗,处约惟勤,在贵能降。
襄城之礼度,为诸亲之楷则;
平阳之慈爱,享累世之崇重。
先公十九年而薨。
尝献瑞牡丹一丛,花皆千叶,色润殊绝。
太祖命以一枝著金壸中,盛以玉盘,令待诏黄居寀图之,以赐公主,至今存焉。
男三人:长昭易,任内园使,顷持使节,远聘穹庐,中涂感疾,先公而没。
次昭亮,今任东上閤门使恩州团练使
器宇不群,识度殊远。
太宗以其与王承衍世隆皆嫡外孙,特爱之。
幼岁召入,并赐坐。
以昭亮好学,命吟《赏花诗》,立成,特赐缗钱御酒,命共游于后苑。
初未名,太宗一日御笔书二名赐之,曰从训、昭亮,令择名焉
起家授如京使,自是每令昭亮押赐。
公加恩纶告,两聚贵族,继赐白金万两以充六礼之用。
洎公正位国相,出临魏郡,昭亮往赐生辰礼物。
贺席方半,而驿置俄至,特降纶綍,授昭亮恩州团练使,仍兼上閤之职,闻者荣之。
然而昭亮生于贵戚,雅好儒术,妙达时务,详练旧章,受诏同定阖门仪制,广溢甚多。
箕裘之,蕃昌庆大,人皆望之。
次昭侃,今任内殿承制,风度清粹,操履温重,夙禀谊方,蔚为德器。
女二人:长寿县,率礼公宫,式瞻贵里。
副笄之日,太宗赐白金饰肩舆,重七百两。
亦以嫡孙特恩,非常例也。
内殿崇班閤门祗候士宗,早亡。
次女蕙问夙闻,蕣华易落,适右班殿直閤门祗侯王从益而逝。
孙一人,东头供奉官馀庆,学禀诗书,德茂兰玉。
孙女二人:长适故左领军、卫将军致仕赵保勋男宗奭,次在室。
皆从训保阿,照言图史。
宣懿之积德累仁,公之常善齐物,厥后繁衍,奕叶隆昌者焉。
及公之薨也,朝廷追录大勋,诞推延赏,授昭亮四方馆使团练如故;
昭侃迁礼宾副使
殿中丞昭庆国子博士左侍禁
昭用迁西头供奉官赞善大夫
昭文殿中丞左侍禁
昭素及孙馀庆,并授閤门祗候
初,遗奏之上也,昭亮以事非礼制,独不列名。
又虑国恩均被,遂上封辞,乞居丧制。
恩旨允之。
斯又忠孝之训,有后之美也如是。
公资性方严,秉心纯一,至诚待物,正色在公。
其出奉民政也,决事明敏,嫉恶如雠,彊暴詟服,冤滞毕达。
所至之地,人皆爱之。
是以历事三朝,宠眷日隆。
太祖日于巩洛道中,命御龙官,以金盘盛含桃赐于马上。
太宗尝因寒食日内侍岑保正赐御笔,令召王承衍等习射于家园,并赐银缶腥饩等。
后公镇澶渊太宗射于后苑,翌日以御射中银缶,命公主赐公,令书于家信曰:「朕昨日赏花射弓,甚思卿,故有是赐」。
其恩宠尤异也如此。
然公虽幼享崇贵,深承顾待,而每鉴前代之戒,小心兢慎,过自修抑,故出入五十馀载,终始无玷。
加以忠厚之节,发于天性,一物之异,不敢家藏。
太祖幸洛,公以园第宏敞,奉表献之。
又世有芙蓉丹砂一枚,重将一镒,以承隙日,则室中皆明。
后令寿光县以服饵法献太宗,旋降御笔褒之,赐黄金器五百两。
近岁国家新宫阙之制令,昭亮恳奏,愿纳奉入以助经费。
上优诏不允,论者美之。
又仲兄太仆少卿之疾也,自澶渊乞赴阙侍疾。
及其有加也,上章乞授少卿长子昭度一官,寻授太常寺太祝
其弟悌皆此类也。
每好夜坐,召儿侄辈谕以君子立身之道,雅合经典之意。
自感疾至薨,气貌不衰,精识自若,人皆以为修德之报焉。
佳城既卜,远日有期。
诸子以备列西台,久尘吏职,稔闻世德,尝奉绪言,见索斐辞,以识徽烈。
让不获已,谨为之铭。
铭曰:
炎正启运,帝赉忠贤。
九功并建,百度勤宣。
宁海域,仰清垂象。
教化之重,倚之国相
内抚方岳,外清边尘。
军旅之要,付之将臣。
显魏公,位兼文武。
槐鼎登庸,节旄分土。
左右王室,事上以忠。
股肱右地,待下以公。
睿圣之心,念功惟旧。
白水攀龙,湛恩克懋。
惇叙之典,立爱惟亲。
秦台降凤,宠眷斯勤
佐国承家,谓之世德。
阀阅之勋,载于金石。
安人去患,谓之民政。
藩屏之治,播于谣咏。
密谋潜虑,莫际其涯。
献赞帷幄,惟圣用嘉。
高风远度,莫窥其奥。
仪表绅冕,惟贤是效。
哀哉良相,百福宜全。
呜呼彼苍,何夺之年!
桃茢临丧,密章加秩。
帝极哀悼,礼赠优恤。
寒风剽兮愁云暮,卤簿陈兮班剑布。
卷组帐兮空烟,俨灵輀兮戒路。
哀笳咽兮楚挽悲,邙之麓兮洛之湄。
从先王兮魂不昧,掩幽穸兮夜何其。
有旂常兮令名不朽,有琬琰兮英威可久。
繄似续之良贤兮,蕃昌于厥后。
宋故同州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范文正公集》卷一一、《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一八
圣王之教万民也,资天地之生以为食,籍山海之出以为货。
食均于上下,货通于远迩,则可以供郊庙,廪卿士,聚兵以征伐,振民于灾害。
然非得绝代能臣,持变通之数于天下,则孰与成当世之务哉!
夷吾作轻重之权以霸齐,桑羊行均输之法以助汉。
近则隋有高颖,唐有刘晏,皇朝有左丞陈公恕,是皆善天下之计者也。
尔后朝廷虽重此任,而常难其才。
天禧三年七月甲戌,制曰:枢密直学士刑部侍郎士衡三司使
告谢之日,天子面褒其能,属以大计,赐内帑钱二百万缗以助经费,复亲制《宽财利论》以赐之。
公当职五年间,天子有事于南郊,又御端门,既今上即位,并大赉天下。
至于真宗山陵,再塞大河之决,其供亿不可胜纪。
公皆优游以办,霈然有馀力。
盖周知天下之利,使流而不竭,中外服其通焉。
公字天均陇西成纪人也。
曾祖涣,赠尚书屯田郎中
祖彻,赠左谏议大夫
父益,赠吏部尚书
尚书娶惠氏,赠扶风郡太君
生子五人,公居其
幼负气节,从乡先生学,即有声于西州
太平兴国八年春天子亲策天下士,公中第,释褐为京兆鄠县主簿
府知其才,俾权领狱掾
咸阳县有民杀人,具辞以送府,父子五人皆伏加功之坐。
公告于尹曰:「尝试辨之,盖杀人者一,馀四人掩其骸尔,安可尽辟乎」?
尹覆之,卒从公议,即谓公曰:「是四人者,非子之明,则冤于地下矣。
子有阴施,后当贵乎」?
移知眉州彭山县,就除大理评事,以父忧去职。
服除,由寇莱公荐,领京兆渭桥辇运,改司农丞,除著作佐郎通判邠州
真宗即位,迁秘书丞、知剑州
咸平三年春益州兵乱,推王均为首。
既破汉州,急来趋剑,欲绝王师之路。
公告于众曰:「贼来方锐,孰可与斗?
吾城无守具,而有刍粮之积,使贼能得之,非徒肉吾一州,必据险以阻大兵,则两川诸城无援以守,尽下于贼矣。
不如焚其储蓄,拥州民,辇库帛,退守剑门,与剑门之兵合以拒战,贼可图焉」。
众从之。
既而贼至,得吾空垒,无资与粮,险不可据,遂大沮其谋。
公知其穷,手署榜以示寇曰:「尔等得无父母妻子之爱?
盖胁从而来,何不归我,复为王人」?
得降卒千有九百。
乃与剑门钤辖裴臻并兵击贼,斩首数千级。
贼败走,保成都
公即驰驿入奏,自引弃城守关之咎,且言平贼利害。
帝深加奖叹,擢拜度支员外郎,赐五品服。
俄而大兵得出剑门,两川诸城闻王师来,无复摇动,遂平,如公始谋焉。
帅臣言公不当弃城,朝廷方任帅,不得已,谪监虔州关征。
寻召还,判三司盐铁勾院
度支使梁鼎上言:陕西旧制,许人入粟塞下,率高其估,以池盐偿之,人得贾于边市。
今请借民力转粟以备塞,复转盐于边,官自鬻之,岁得缗钱三十万,以给西兵。
朝廷可其奏,命陕西制置使
公上言非便,复与执政诤于帝前曰:「边路阻险,舟车不能通。
每岁转粟与盐,民力可支乎?
徒能夺农时,沮商利。
异日农商失业,财力俱屈,后复变法,人将安信?
又官自鬻盐则价重,价重则边人市虏中青盐食之,虏为利矣。
臣请通盐商如前,使人入粟塞下,则农不夺时,商不易业,外不为虏利。
茍能宽民力,沮虏计,虽缗钱不足,陛下以诸路之羡助之,有何不可」?
帝然之。
公谢以忠愤而言,不觉切直。
帝曰:「为臣当如此,宜无改焉」。
陕西,果无效而罢,卒如公言。
荆湖北路转运使,岁馀徙陕西,进司封员外郎,赐金紫。
即保任能吏数十,分掌榷酤,获遗利盖亿计,乃奏罢朝廷助边钱帛岁三十万。
天子朝陵,幸西洛,进兵粮五十万石。
京西路,又进三十万石助之。
入拜祠部郎中度支副使
朝廷以两河屯兵之计,择使为难,辍公以司封郎中河北转运使
建言民乏泉货,每春取绢直于豪力,其息必倍。
本道岁给诸军帛七十万疋,不足则市于民。
请使民预受其直,则公私交济。
制从之,今行于诸道。
天子东封,诏公驻澶州,同干供亿事。
庆成,擢拜右谏议大夫领使如故。
及祀汾阴,又以公提举京西陕西转运使司事。
车驾既行,以长安关辅之要,命公镇安之。
祀事毕,召还,进给事中
朝廷谓坤维之奥,宜得巨人,拜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期月诏还,有图任意。
河朔阙须,帝曰:「河朔未可无卿」。
都转运使,恩数廪禄加常制一等。
公再至两河,夙夜其职。
积谷郡邑,率如京坻。
议者谓所积太广,必将腐败。
朝廷遣使视之。
公奏曰:「岂不为九年之意耶」?
帝悟,遽命罢其使。
明年大蝗,民多阻饥,公悉发仓廪以振之,仍辇济京西路,君子谓公知政矣。
大河决于无棣,将圮其城。
时以数州丁力,昼夜营护
役死者相枕藉,而水不降。
公奏曰:「是不可以州矣,请亟迁以避患」。
朝廷从之。
后数月,大水出旧城丈馀,民不为鱼,公之力也。
就迁工部侍郎
相州系囚十四人,盗瓜伤其主,吏以极法论。
曰:「饿夫何至此」?
皆贷死以闻。
朝廷阅其奏,即日下密诏,民有岁凶为盗,长吏得屈法以全之。
公两使河朔,凡数年,天子封泰山,祀汾阴,幸亳社,进缗钱缯纩粮刍钜万数,又请罢内帑钱帛岁百万,屡诏褒之。
魏人饥,命公知天雄军。
又东齐大歉,盗寇充斥,进刑部侍郎、知青州
盗有聚山林出为郡邑之患者,先是系其妻子,棘环于通衢。
至,遽出之,戒曰:「虐尔何赎?
尔惟从贼所之,俟其自新,则复尔闾井」。
贼闻之少懈。
又下教曰:「贼辈为魁所制,尔能伺而枭之,吾将以功论」。
旬浃间,盗有枭二魁之首献者,馀皆散亡。
或来请命,公录之如教,齐人遂安
天子遣中使奖劳之。
及为三司使陕西旧科吏人采木送京师,度三门之险,破散者太半,又每岁市羊,亦遣吏送,而羊多毙于道,二者吏皆破产以偿,西人苦兹五十年矣。
公请募商旅送木于京师,如入粟法,售以池盐。
又请许其吏私市羊以副之,免关征算,得补其亡失。
自是西人鲜复破产。
视天下之弊如此比者,日更月除,不可殚书矣。
吏部侍郎,以足疾求罢,优诏不允,而许五日一至便殿奏事,拜则以通事舍人掖之。
今上即位,拜尚书左丞,复求解职。
朝廷优宠老成,遂得请除同州观察使,知陈州
时大水侵城,人有言水入城以诳众者,公命立斩之,人心始宁
乃筑大防以完其州。
颍州,复莅陈州
曹襄悼公得罪,公以亲累,授左龙武军大将军分司西京
未几,进左卫大将军,还长安故居。
后二年遘疾,以天圣十年五月二十六日薨,享年七十四。
其年八月二十七日,葬于京兆万年白鹿乡之原。
景祐元年,其子诣阙,理公有劳于国,非意左迁。
天子悯然,降制追复同州观察使
太原王氏,封平晋县君,早亡。
又娶冯翊雷氏,封延安郡君,后公十六年而终。
男六人:丕显,不仕;
丕绩,同学究出身,并早世;
丕谅,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由方略崇仪使,邠宁环庆路兵马钤辖,后公十一年而亡;
丕绪,尚书水部郎中
丕远,殿中丞
丕旦,国子博士
女三人:长适益州郫县主簿宋肩远,次适曹襄悼公利用,次适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曹琮
孙男若干人。
公性慷慨,善辩论,明于知人,凡保任才吏数百员。
尝力荐吕文靖公陈文惠公,又尝荐太傅张邓公
服官五十二载,专尚宽恕,政刑之下,活人多矣。
自古能臣言邦国之利,鲜不歛怨于下而伤其手者。
公则疏通利源,取而不夺,允所谓善天下之计者也。
铭曰:
舜歌南风兮,阜时之财。
何以聚人兮,《易》不云哉。
富国彊兵兮,孰谓霸才。
弗富弗彊兮,王基其摧。
巍巍先帝兮,法道法天。
大烹之盛兮,包罗俊贤。
拔公之才兮,属诸利权。
公之感遇兮,惟力是宣。
封乎泰山兮,祀于汾脽。
千乘万骑兮,云驾波驰。
常景从兮,朝询夕咨。
供亿何算兮,无一不宜。
入司邦赋兮,帝曰汝通。
屡行大赉兮,如泉不穷。
太上继明兮,遇之愈隆。
公则请老兮,命以观风。
久于货政兮,人将无徒。
公常宽之兮,民易以趋。
曾不加赋兮,抑有羡馀
全归故庐兮,其乐只且。
安安而寿兮,高枕以终。
门阀不圮兮,表于关中
峨峨之碑兮,章章厥功。
映于国史兮,千古不空。
张昪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环庆路都部署经略安抚等使兼知庆州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文恭集》卷一八
敕:朕选通经术、有行义之士,访对制阁,参典秘图。
置在内朝之联,本惟儒者之职。
间咨策略,分寄翰垣,亦服采于禁严,且推恩于临遣。
我收文武之用,往制羌胡之冲,乃获能臣,爰敷茂典。
具官某,有史鱼之直,称壶遂之贤,稔闻忠规,尝置罔错。
端心向国,处鲠议而弗回;
正色立朝,临至刚而不吐。
西川之阙帅,惟安化之控边,言念戎翰之良,无踰书殿之旧。
进参持橐,宠属车,临长列藩,表率本道。
噫,左右荐替,内外屏毗,委仗则均,安集攸赖。
《书》不云乎:「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宽我西顾,勉而求忠。
论边界守约束奏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文恭集》卷八、《宋史》卷三一八《胡宿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九
臣闻忧患之来,多藏于细微而生于人之所忽。
自边臣赵滋举行界河打鱼刈苇一切禁断,由此汉兵多与北斗,累年不绝。
和好之体,一旦至此;
怨隙之开,亦不在大。
去年八月庚寅大雨水,今春彗孛谪见,上天不言,以文象示下,陛下宜思内外忧患,弥缝其缺。
盖有备则患不能深,无衅则乱不能起。
界河武思、赵用辈,虽时立小忠,皆不达大计,宜密行戒约。
臣观景德诏安抚司,皆防微慎重。
自景德以后,诏书数更。
北人打鱼,安于积习,边吏弛职,不复讥呵。
及至举行旧条,而渊鱼见察,众狙皆怒。
履霜已深,坚冰且至,愿大臣早为之备。
国家承平百年,与敌通好者六十岁,内外无患,前所未有。
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疆候,此夷敌之常态,县寨之本职,移文足以办之,何遽至兴甲兵哉!
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若天时未与,人事未至,而欲妄意难成之福,不如讲和息民,择良将以守边,选能臣而修聘,外固欢和之形,内修守禦之备。
羁縻不绝,守真宗仁宗法度,以惠养元元,则天下幸甚。
驸马都尉李遵勖兄加赠太师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宋元宪集》卷二一
敕:朕昨以拥三神之休,均百顺之锡。
第以封爵,遍于臣工。
然流光者庆蕃,位重者文缛。
特因下嫁之戚,申及孔怀之恩。
弗检常褒,是谓殊数。
具官遵勖亡兄具官累赠太傅某,宽明庄重,淳深干敏。
克纂堂构,自结本朝。
以通侯之世家,备能臣之烦使。
预平狂狡,阴济惠和
或握节聘戎,誉高使表;
或剖璋临部,政推边最。
修涂未极,景算夙沦。
天启善祥,地华姻睦。
早慰在原之感,亟钦服衮之荣。
及此均禧,讵忘旌德
宜极师璜之品,载焕京阡之荣。
可。
仁宗答诏条画时务庆历八年三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七、《经世八编》卷六九、《右编》卷三八
今月十六日面奉御札曰:「朕承祖宗大业,赖文武良臣,夙夜兢兢,期底于治。
间者西陲禦备,天下驿骚,趣募冗兵,急调军食,虽常赋有增,而经用不给,累岁于兹,公私匮乏。
加以承平寖久,仕进多门,人浮政滥,员多阙少,滋长奔竞,縻费廪禄。
又牧守之职,以惠绥吾民,而罕闻奏最;
将帅之任,以威伏四夷,而艰于称职。
岂制度未立,不能变通于时邪?
岂简擢靡臻,不能劝励于下邪?
西北多故,虏态难常,献奇谲空言者多,陈悠久实效者少。
备豫不虞,理当先物,朕思济此急务,罔知所从。
以卿硕望,故兹访逮,躬伫条画」。
臣才识浅陋,仰膺圣问,谨昧死条对上进:
一、伏睹诏书谓:「间者西陲禦备,天下驿骚,趣募冗兵,急调军食。
虽常赋有增,而经用不给,累岁于兹,公私匮乏」。
此实方今之先务也。
臣切谓国家经用不给者非有他焉,由冗兵之所耗食也。
朝廷所以未能斥减者,岂不为沿边三路尚须屯戍,疆塞广袤,用之犹且不足乎?
臣计今疆塞未多于建隆开宝之年,是时外捍夷狄,内有河东西蜀江南岭南之戍,而所蓄禁兵止十二万而已。
至乾德中,两川、江、岭已平,则又减二万。
太宗尽有天下,所添之兵才三十馀万。
真宗初年亦止三十八万,至乾兴中始及八十馀万。
以此知兵少则训习齐一,所向无敌,兵多则杂冗难齐,所施寡效,其理甚明也。
今乃自庆历以来,既广招募,又升厢军为禁军,凡总一百馀万,然而用之罕闻成功者,非独将佐之不武,由所用之卒不精尔。
不精之由无他,在乎多而不得齐一也。
而况广费廪给,竭天下之财力,可不深虑乎?
臣以谓事已久定,非可旦暮措置,须用数年图之。
可籍见兵之数,专委信臣,精加选择,取力伉健轶群超等、一夫可以敌二三者,别为部伍,俾如太宗真宗初年三十八万之数。
改立名额,练为精卒,付于善将。
后有亡逸,亦用此格招填。
使之捍边,是用精良之少而代疲冗之多,安得不足也,而况二宗之制未远哉!
其馀疲软老耄,则散屯东南阙兵之郡,就食贱谷。
有亡逸者,更不招补。
数年之内,十必减四,十年之内,必可消弭。
不唯减天下之蠹耗,实亦得精兵以为用也。
方今二虏衰弱,兵械休息,朝廷不速图之,则臣恐小有水旱,粮饷微梗,则陛下焦心旰食于上矣。
图之实宜早焉。
若舍此为计,是皆迂论。
臣又切闻宣毅兵久为东南之弊,料上封者言之多矣。
况南方小郡,有举城无二三千户者,乃置禁兵数百,坐食膏血。
官不得人,往往为患。
自昔祖宗之制,东南诸州唯迭遣厢军屯驻,至于藩镇,则量加禁兵驻泊,以为旁郡式遏,行之甚久,颇适事要。
止从庆历之初,创置此兵,今诸路转运,供亿艰苦,远郡官吏,惮于统制
臣以谓除京东西路外,其馀诸路悉可罢废,拣入别军,其老弱者令入本城役作。
唯一路藩镇许拣留千人,依旧教阅,以镇遏旁郡。
此又减费弭患之一端也。
臣仍愿自今置废兴作,须枢臣熟议,毋得不问财赋而专有添创,如庆历初年之失。
臣伏闻祖宗旧制,三司每季供粮草文帐一本赴枢密院,夫枢密不主财赋而使供帐者,是欲置废兵马,常使与刍粮照对也。
往岁枢臣不练事体,称粮草本属中书密院供帐久为闲冗,乞自今罢之,则知枢密总兵,自来罕问粮草之有无。
如此谋国,岂天下取安之计也?
今圣虑轸及,中外大幸。
愿陛下毕举而行之,使太平可致也。
一、伏睹诏书谓:「承平寖久,仕进多门,人浮政滥,员多阙少,滋长奔竞,縻费廪禄」。
此诚方今之大患也。
臣不敢远引前代,请以唐制明之。
贞观中太宗平定天下,创立法度,是时文武定员唯六百四十三员,天下不为不治,法度不闻不立也。
永徽神龙中,方内已宁,朝纲已备,高宗不能遵守太宗之业,遂容滥官,于员之外既置员外员外之上又置同正
武后乱政,又增置员外官二千馀员。
是时朝廷益多事,纲纪益隳坏,官之繁简,盖利害明矣。
臣且闻景祐中审官三班、流内铨吏员之数,已多于祥符、景德之日,今则比方景祐中又多一倍。
臣尝原之,盖由宝元以来陕西用兵,或献方略,或陈武伎,或因边臣荐引(自经略部管已下,每出并奏命有司胥吏诸班人权授管部。),或以微劳录用,擢军班之材勇,开进纳之恩限,所以三班馀曹,官倍景祐之数也。
又如崇班已上谓之内朝臣,祖宗所置本无数年磨勘之制,多因功绩,乃与迁转,止因朝廷宰相寡谋,启此侥倖,诸司使额,遂为殽杂也。
故臣之冗,基自京官。
真宗朝铨司磨勘选人,每甲止见一员,一月不过三四甲,亦无逐甲皆转。
是一月之内转是官者一二而已,率皆考任已多,绩状可取,始被此选。
近岁每间日见磨勘选人一员,二年已来改为数日一见,每见五员,尽得改转。
甫及三载,又升朝序,故审官员阙,渐见不足差拟,此审官三班铨曹之蠹根也。
夫古之职官,则今之差遣职任是也,皆居有曹局,局有员数,固不可得而多也。
陛下若欲鉴累世之失,大有改为,臣请自三省官及横行诸使已下,并按旧典议定员数,如御史台官是也。
于旧员之外,量数加置,以备出使,员额之外,一不许置。
有劳当擢者,但容遇阙先补,唯军功重任始得越此迁转。
立制既定,虽有近倖侥踰,亦无由进矣。
陛下若重于改作,但薄欲惩创,则臣请自今应进纳人直除七品上佐官,不令莅事,废方略之举。
臣寮保荐弟侄者,他日犯罪与同罪举官之例,诸司禁补额外正名,大臣不得奏任门客常从。
限边臣之荐引,汰赏功之泛滥。
每岁经学之选,素未精核,不通义理,止诵空文,施于政事,实非有益。
请用庆历四年张方平等重定贡举条约,则滥进者少矣。
诸司人吏在地司(,司农粮料兵部之类。)本无异劳,而例得迁资减选,请一切罢之,则选限有常矣。
如此则入流之路稍隘也。
至若铨司引见之式,枢密三班磨勘之例,祖宗旧制可以复行,如此则朝行之内亦不数年,员阙可以相当矣。
其或普加澄汰、广欲去留,夺其见官,恐未可亟行于兹日也。
唯此末议,庶几无损。
一、伏睹诏旨谓:「牧守之职,以惠绥吾民,而罕闻奏最」。
臣伏思之由,选之不精,遇之不重,劝之不至,而使然也。
何以言之?
审官差择知州,无问贤拙,但考深资,至则授焉。
故弛慢者有之,耄老者有之,病废者有之,奸赃者有之,此选之不精者也。
又如朝廷重内轻外,寖成风体,遂使缙绅之流,稀肯以州任为贵。
夫州郡,古二千石之职也。
今虽自京府推官而往,亦视为左迁,凡台阁不胜其任,则授郡以遣去。
能臣干吏多在钱谷、刑狱之任,以仕不脱知州为耻,此遇之不重者也。
及其居官为政,茍有善状,上不过提刑、转运一发荐启,幸朝廷用之,则止于付审官记姓名而已,卒未闻政有善誉,而朝廷一加迁拜,此劝之不至者也。
古者天子择宰相宰相择群吏。
臣请自今审官知州,皆引诣中书询察,然后拟奏。
两汉时郡守乃与九卿令仆迭相出入,其政理尤异,至有直拜三公者。
今愿峻其等威如汉故事,使杂流不得妄入,则贤者乐居其职矣。
《商书》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三代,群臣犹须官赏以劝立德功,而况今人哉!
臣请别立典州考课之等,委监司采察。
三考有善政者,则升其官资;
两任有善政者,则升其任使。
显无状者,则罢黜之。
庶几可以副陛下忧民之意也。
一、伏睹诏旨:「将帅之任,所以威服四夷,而罕闻称职」。
臣尝观太祖太宗之时,征伐海内,建威定乱,成太平于十九年之中,将帅得人固可知矣。
唯自咸平已来,真宗尝与陈尧叟马知节,共论将帅之难得。
至于今日,陛下复以将不称职为忧,岂天下之人独生才哲于建隆、兴国之间,而咸平以来迨今五十馀年,绝然无一臣之能继乎?
是必不然也。
臣虑选之未得其要,或用之不尽其才尔。
《军志》曰:「三试然后授事」。
是欲先视其才实,然后任之以事。
赵奢与子括论兵,不能屈,退而叹曰:「兵危事也,括易言之,用之必败」。
李靖为将,似不能言。
则知将之才能其难知也如此。
臣昨见陕西用人,固未闻朝廷有试以实效者,如赵珣因上图说,便委万兵之任,卒至于败。
臣所以虑选之未得其要者,皆此类也。
其次,虽得善将,而任之不尽其才,何哉?
恭以太祖太宗之朝,军政已讲,庙堂之宰,练知兵体,故帅臣之进一言画一计,利病用舍虽从中覆,及其画奏报下,无不适其事机,将之有材可以竭尽矣。
咸平而后,守文偃革,大臣当柄者罕历边务,故帅臣进一言画一计尚如祖宗之时,利病用舍,悉从中覆,及其画奏报下,茍一事不适机要,则将有不得尽其才虑者矣。
望其立功,何可得哉!
咸平迨今乏善将者,其弊未必不由此也。
《孙子》曰:「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不其信哉!
方今二边不警,朝廷得以讲备,臣请自今择将未加迁擢,必先试以行阵疆埸之事。
所试有效至于三四,始与显官厚禄,以重其任,然后委其命而勿制,用其言而勿疑。
此《孙子》所谓「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也。
一、伏睹诏旨谓:「西北多故,虏态难常,献奇谲空言者多,陈悠久实效者少,备豫不虞,理当先物」。
此盖陛下得安不忘危,有备无患之深旨也。
臣伏思朝廷北有契丹,西有拓跋,二边讲备,为日久矣。
今北寇之势,累年孱弱,向欲报仇夏台,犹不能举,矧肯舍岁入之厚利而轻犯中国也。
虽豺虎之性,难以保信,料势利束之,当不能动也,况今大河之北,重兵列戍,已有藩篱之固矣。
西夏新有巨衅,君少国疑,料其众心犹惧大国之见绝,岂遑自出为盗也,四路见兵备之有馀矣。
臣以谓朝廷方今之虑不在二寇,而在山东河北之地。
刀锯之惨,人心尚危,小有水旱,奸凶必乘为寇,宜常得要官才吏,以分镇要州,庶几可以消患于未萌也。
右臣祗奉圣问,条对如右。
识虑暗浅,尘冒天听。
狄青不可独当一路奏(四)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余襄公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续资治通鉴》卷四六
臣等各三上劄子,论列狄青差遣不当事,今闻大臣坚执,不肯更改。
臣等近共论岑守素狄青二事。
守素是陛下左右之人,只是才罢皇城司,未当再任,陛下要命令必行,立改差命。
狄青本应有过,当行责降,朝廷惜边将事体,只令依旧任使。
大臣不能选择能臣,就委狄青州任,明是差失。
臣等累有奏陈,利害甚显,大臣一向遂非,不肯改更初议。
缘今日天下之势,最可忧者在戎狄,戎狄之患在陜西,陜西之事安危最急者在泾原
自西事以来,贼人不过一两次犯延州等路,唯泾原高继嵩王规累度禦捍得退外,又有好水、定川之败,则贼之意,岂须臾忘此一路也?
泾原山川广宽,道路平易,边臣制禦不住,可以直图关中
如此形势,安得轻授与人?
假如贼人围守镇戎狄青既是部署,岂得不出救援?
青出之后,何人守城?
贼若以一二万人与相拒,却从间道领众直趋渭州,又使何人守备?
臣窃闻大臣之议,但欲精选通判
前日尹洙馆职知州关中之人,以气势尚轻,预忧缓急有事,不能制伏士卒,况可只委一通判小官,安能了事?
以此言之,是渭州须别得能臣,与狄青分职勾当,方免朝廷深忧也。
陛下欲命令必行,虽左右之人,已授差遣,立有改更;
大臣观边上事势如此,不甚忧念,一向遂非,强有论执。
是天子之意易回,大臣之偏见难改也。
伏乞陛下以安危之意,直谕大臣,令选才望素著之人,委以泾原帅府
若不如此处置,恐后悔难追。
太中大夫尚书屯田郎中分司西京上柱国王公墓志铭(并序 明道二年十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三
公讳利,字兼济,其先沧州青池人。
曾祖杭,江州刺史
祖演,太府卿
父承谦,尚书库郎中
母董氏,漳南县,葬河南伊阙,今为河南人
淳化三年进士第,初调河南,迁著作佐郎,再为秘书丞太常博士,入尚书省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转屯田郎中,官凡七迁。
始以陕府监税通判阆、澶、沧、定四州,知绛州泾州,改监并州仓,得通判同州,知河南永安缑氏二邑,总十一任。
以本官分司西京
年七十二,天圣四年八月十六日终于缑氏私第,于明道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洛阳大樊原。
不从于先君,用吉卜也。
公幼警悟,始为童,授《诗》于故尚书右丞张公雍
张公说《诗》,博引经义,听者多所未究,公于下坐,重伸其说,辞约理畅,一坐耸然。
初命河南,会憸人赵赞领务于洛,招权树威,趋时者望尘迎谒,惟公与之抗。
不胜其愤,他日坐衢中,以职事呼公,欲众辱之。
公庄色正辞,不能屈。
留守吕公闻而深器之。
沧州日,阅其狱,有群盗当就死。
公察其气貌,曰是非作恶者,密讯之,颇得其冤状。
公命稽其刑,且大索境内。
不数日,尽得真盗,赖免者数人。
又尝遣三卒至都下,二人者共害一卒,取其赍装,反以其人逃状闻。
公疑其奸,遣吏李密者自郡至都,以物色求之,得其实,二人即伏罪。
其精审皆此类。
定州民居杂戎落,附乡籍者至寡,公招徕抚集,岁益万馀家。
凡为政清简,时与宾朋宴乐,不求皦察之誉,故所至皆便其治。
及去郡,吏民千里候问,岁时不绝,其见爱若此。
雅善谈谑,有酝籍,外为和易,而内甚介。
时亲旧处任柄,未尝一造其门。
再绌皆非罪,一以河决,一坐失举幕属
留滞者累岁,处之恬然。
晚节以歌诗自娱,有集十卷。
私帑屡空,不以概意。
暨疾,语诸子曰:「尝闻之先君,我家自隋世为显族,处环卫方镇者相继不绝,惟未尝典文翰、为从官。
因乱,谱谍散去,恐后世遂亡其传,因命笔授之,其意欲诸子以自进也。
娶李氏,封隆平县君
抚养宗属,有家法。
三男:长鼎,进士第大理寺丞
次震,洛阳主簿
次复,举进士
三女,长适试将作监主簿师雄,先公而亡;
次适耀州华原杨建用;
次适太子中舍孙长卿
孙男四人:夷仲、虞仲、子仲南仲
女四人,并幼。
铭曰:
王氏世以材武吏干称,及公始用儒术进,而位不大。
诸子益以自力,王氏其显乎!
彰武军节度推官李仲昌大理寺丞签署渭州判官公事制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一、《皇朝文鉴》卷三七、《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七
敕具官李仲昌:群材之在下者思达其上,难矣。
而在上者思得可用之材,岂为易哉?
朕顷自择能臣,使举其类,而洙以尔充荐。
今琦又以为言。
琦、洙皆能体吾劳于择士之心者,举尔不应不慎。
霈然推宠,吾所不疑
尔尚勉哉,以称兹举。
可。
孙长卿为台谏所劾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九
孙侍郎长卿环庆路总管,拜集贤院学士,为河东都转运使
台谏交章论列长卿守边无状,宜加降黜。
中书长卿无败事,昨因朝廷起孙沔于致仕,欲委以西事,而长卿以岁满得代,无过可黜。
而台谏论奏不已,最后贾中丞二章,六月十一日进呈。
上厉声曰:「已行之事,何可改易」!
臣修奏曰:「臣等不为已行难改。
若朝廷果是除授不当,能用台谏之言改正,足以上彰陛下从谏之圣。
至于臣等能不遂非而服义,改过不吝,圣贤所难,亦是臣等好事。
但以长卿除授不为过当,若曲从台官之言,使彼衔冤受黜,于理岂安?
故难行也」。
韩公曰:「自陛下亲政已来,台谏所言,施行者少。
外人之议,谓致人主有拒谏之名者,是臣等之过。
若其言有可行者,臣等岂敢不行?
直以长卿无过,难徇言者滥行黜罚耳」。
上皆然之。
上又曰:「人言台谏夺权」。
臣修奏曰:「此则为陛下言者过也。
朝廷置台谏官,专为言事,若使默然,却是失职。
茍以言事为夺权,则台谏无职可供矣」。
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文简程公墓志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
嘉祐元年闰三月己丑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程公薨于位,以闻,诏辍视朝二日,赠公中书令
于是其孤嗣隆以状上,考功移于太常,而博士起曰「法宜谥」,乃谥曰文简
明年十月十八日,葬公于河南伊阙之某乡某原。
其孤又以请于太史,而史臣修曰「礼宜铭」,乃考次公之世族、官封、爵号、卒葬时日,与其始终之大节,合而志于其墓,且铭之,曰:惟程氏远有世序,自重黎以来,其后居中山者,出于魏安乡侯昱之后。
公讳字天球中山博野人也。
曾祖赠太师讳新,曾祖妣吴国夫人齐氏。
祖赠太师中书令讳赞明,祖妣秦国夫人吴氏。
袁州宜春、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冀国公讳元白,妣晋国夫人楚氏。
公以大中祥符四年,举服勤辞学高第,为泰宁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寿阳县秘书丞监左藏库
天禧中,诏举辞学履行,召试,直集贤院
今天子即位,迁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
是时,契丹所遣使者数出不逊语生事,而主者应对多失辞,上患之。
已而契丹来贺即位,乃选公为接伴使,而契丹使者言太后当遣使通书,公遽以礼折之,乃已。
史官修《真宗实录》,而起居注阙,命公修大中祥符八年以后起居注,遂修起居注
祠部员外郎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以本官知制诰同判吏部流内铨
天圣五年,馆伴契丹贺乾元节使
使者言中国使至契丹,坐殿上,位次高,而契丹使来,坐次下,当陛,语甚切不已。
而上与大臣皆以为小故不足争,将许之。
公以谓许其小必启其大,力争以为不可,遂止。
河决滑州,初,议者言可塞,役既作,而后议者以为不可,乃命公往视之,公言可塞,遂塞之。
岁中,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明年,拜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人轻而喜乱,公常先制于无事,至其临时,如不用意,而略其细,治其大且甚者不过一二,而蜀人安之,自寮吏皆不能窥其所为。
正月,俗放灯,吏民夜会聚,遨嬉盛天下。
公先戒吏为火备,有失火者,使随救之,勿白以动众。
既而大宴五门,城中火,吏救止,卒宴,民皆不知。
盖其他设施多类此。
军士见监军,告其军有变,监军入白,公笑遣之,惶恐不敢去,曰:「军中动静吾自知之,茍有谋者,不待告也,可使告者来」。
监军去,而告者卒不敢来,公亦不问,遂止。
蜀州妖人有自号李冰神子者,署官属吏卒,聚徒百馀人,公命捕寘之法,而谗之朝者言公妄杀人,人恐且乱矣。
上遣中贵人驰视之,使者入其境,居人、行旅争道公善
使者问杀妖人事,其父老皆曰:「杀一人可使蜀数十年无事」。
使者问其故,对曰:「前乱蜀者,非有智谋豪杰之才,乃里闾无赖小人尔,惟不制其始,遂至于乱也」。
使者视蜀既无事,又得父老语,还白,于是上益以公为能。
给事中知开封府
禁中大火,延两宫,宦者治狱,得缝人火斗,已诬伏而下府,命公具狱。
公立辨其非,禁中不得入,乃命工图火所经,而后宫人多,所居隘,其烓灶近版壁,岁久燥而焚,曰:「此岂一日火哉」?
乃建言此殆天灾也,不宜以罪人。
上为缓其狱,故卒得无死者。
在府决事神速,一岁中狱常空者四五。
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守御史中丞
是岁,以翰林侍读学士知开封府
明年,为三司使,治财赋,知本末,出入有节,虽一金不可妄取。
累迁吏部侍郎景祐四年,以本官参知政事
司天言日食明年正旦,请移闰月以避之。
公以谓天有所谴,非移闰可免,惟修德政而已,乃止。
范仲淹以言事忤大臣,贬饶州
已而上悔悟,欲复用之,稍徙知润州,而恶仲淹者复诬以事,语入,上怒,亟命置之岭南
仲淹贬而朋党之论起,朝士牵连,出语及仲淹,皆指为党人。
公独为上开说,明其诬枉,上意解而后已。
为人刚决明敏,多识故事,议论慨然。
知政事,益奋励,无所回避。
宰相有所欲私,辄以语折之,至今人往往能道其语。
而小人侥倖多不得志,遂共以事中之,坐贬光禄卿、知颍州
已而上思之,徙知青州,又徙大名府
居一岁间,迁户部吏部侍郎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
北京建,与宦者皇甫继明争治行宫事,章交上,上遣一御史视其曲直,御史直公,遂罢继明
是时继明方信用,其势倾动中外,自朝廷大臣,莫不屈意下之,而公被中伤,方起未复,而独与之争,虽小故,不少假也。
故议者不以公所直为难,而以能不为继明屈为难也。
工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河北安抚使
庆历六年,拜武昌军节度使陕西安抚使、知永兴军府事。
明年,加宣徽北院使、判延州
夏人以兵三万临界上,前三日,公谍知其来,戒诸堡寨按兵闭壁,虏至,以为有备,引去。
讫公去,不复窥边。
赵元昊死,子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共治其国。
言事者谓可除其诸将皆以为节度使,使各有其所部,以分弱其势,可遂无西患事。
下公,公以谓幸人之丧,非所以示大信抚夷狄,而祚虽幼,君臣和,三将无异志,虽欲有为,必无功而反生事,不如因而抚之,上以为然。
皇祐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元昊河西契丹亦犯约求地,二边兵兴,连岁不解,而公方入与谋议,更守西北二方,尤知夷狄虚实情伪、山川要害,所以行师制胜、营阵出入之法,于河北尤详。
其奏议颇多,虽不能尽用,其指画规为之际,有可喜也。
再居大名,前后十年,威惠信于其人,人为立生祠。
公自罢政事,益不妄与人合,亦卒不复用。
既徙镇安,居三岁,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而得疾,享年六十有九。
公累阶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开国广平郡,爵公,食户七千四百,而实封二千一百,赐号推诚保德守正翊戴功臣
娶陈氏,封卫国夫人
子男四人:曰嗣隆,太常博士
嗣弼,殿中丞
嗣恭,太常博士
嗣先大理寺丞
女五人,长适职方员外郎荣諲,次适秘书丞韩缜,次适都官员外郎晁仲约,次适大理寺丞吴得,次适将作监主簿王称。
孙三人:长曰伯孙,次曰公孙,皆太常寺太祝
次曰昌孙,守秘书郎
有文集、奏议六十卷。
公平生寡言笑,慎于知人,既已知之,久而益笃。
喜饮酒引满。
然人罕得其欢,而与余尤相好也。
铭曰:
君子之守,志于不夺。
不学而刚,有摧必折。
毅毅程公,其刚不屈。
在政事,有谔其言。
直虽不容,志岂不完。
谓公不显,公位将相
岂无谋谟,胡不以访?
老于辅藩,白首犹壮。
公虽在外,邦国之光。
奄其不存,士夫曷望?
吉卜之从,兆此新冈。
惟其休声,逾远弥长(《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又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二○,《文编》卷六二。)
兼:原无,据原校及欧阳修所撰《程文简公琳旌劳之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