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开山祖殿乙卯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五
昔闻古德言,普贤佛长子。
时乘六牙象,行至峨眉止。
眷属三千人,密證普贤旨。
宝掌生千岁,设象始供礼。
蒲公采药至,教相复现此。
立殿日普光,开山有遗阯。
宝掌东周僧,蒲公西京士。
普贤来何时,渺渺不可纪。
何去亦何来,其来在无始。
腊月廿日会林才元普光方丈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龟巢稿卷四
词气峥嵘吐玉虹,山林兴与老夫同。
独怜幽草来西涧,共听枯桑叫北风。
四海十年兵火后,双溪一笑夕阳中。
评诗为掉楼卿舌,殊胜仪秦谄七雄。
明州鄞县镇国禅院记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四、《都官集》卷八
世传五土九宫之书,嵬琐不经,其义殆不可得而诘之矣。
凡其说者以乾、坎、震、离同凶,坤、艮、巽、兑同吉。
持而考诸天下千夫之州、百室之邑,陵园庙塔之负据面势,往往得其所由废兴者。
故上至朝廷,为立官局,置署丞长,以日相讲肄,人著其说为篇。
下至公卿大夫士,虽好古信道之人,犹或畏以信。
甚则杂以耕夫野老之言,张福祸之验如影响,以动蚩蚩之民,使生者不得保其安宅,死者火燔水溺而无以葬。
痛哉,贼道祸俗,而莫之能救也!
予十五年间,再官于天台四明之二州,此古所谓天下奇山。
复即其雄伟险怪、古今有称于山者而游焉,求其所以。
凡得不坠者,不独物象之特出而不可蔽塞,亦必世有材力之人主而起之。
一日,镇亭山镇国院之僧某乙持其所居之形胜,及兴作之历事,诣予请文为记。
且其僧有殿,其法有堂,其居有室,其廪有厨,钟台浴屋,崇扉修庑,焕乎无一不备,而又盛矣。
其门之辟则曰丁,其路之行则曰丙,其山水之会则曰巽。
考其然,则曰:「是本于五土九宫之书所同吉者」。
嘻,将有是耶?
将适然耶?
及问其初,则曰:「唐贞元六年,其徒曰慈云,居而基焉。
会昌中悉废。
大中九年,曰灵持乃复兴葺。
中和五年,始得今号。
皇朝天禧二年,曰普光庆成又广基构。
景德三年,曰宝宁主之,及今传袭不绝,故大成。
推而言,废兴圮完,果系乎时?
及其人之能不能,而不在乎吉凶之说者矣。
不然,何一吉而中废,垂二百七十三年而始备?
《诗》曰:「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因书而授焉,且告惑者。
嘉祐庚子十月癸未记。
宝林寺普贤堂记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北涧集》卷二
普贤堂之作也,为登大峨参礼普贤大士者化城,禅榻长连,拓饭食经行之地,若枯木留芗之制。
中奉大士,代陈如尊者。
幢幢云水,爰憩爰止,咸曰大峨大士所都,庸知夫银色提封,玉象步武,果在是乎。
吾闻普贤行愿境界,大无外,小无间,虚可尘析,溟可滴数,惟此境界不可尽际。
岿然大峨,万仞凌空虚上,出云雨,磅礴数百里。
其间生植飞走与夫此山,孰非是中一尘一沙?
而此大士身量寿量,亦复若是。
游观之人,信种善本,及本所愿,亦于是中,不即不离,日用不知。
昧夫心求,务以目睹,反谓大士与我异致。
宿舂粮,橐糗粻,或三月储,跋山涉江,披蒙茸,攀崄巇,幸而至其上,庄视肃瞻,澄虑歛纷,极其所见。
野鹿远导,灵鸟逸响。
晨霏夕岚,万变阴晴。
或瞩光相,或光摄身。
天灯暝升,天钟晓撞。
见闻会心,则喜而加信,不则谤且怒。
其不信自心,不见自心,见量所造,而以喜怒为用,滔滔者皆是也。
颠山夏冰,廪不可留,匆匆言归。
荐来至兹,主是堂者,犹妄冀其曹溪一宿,鳌山半夜,俾知夫大士无乎不在,非此山,非他山,非近而易企,非远而难致,尘尘尔,刹刹尔,曾不远人,人远之尔。
然则某人图成,嗣先振始,普光肯堂,某人施地,区区之心,有在乎是,是不可以不纪。
城北宝严建佛殿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四、《北涧集》卷八
佛可师也,迈先觉之天民;
人皆仰之,愧后成之灵运
严事或亏轮奂,凄凉忍吊摧颓!
唤回诸上善人,共入普光明殿。
丰逢大有,岁岁宜秋;
旅进同人,家家无事。
当此閒暇之际,举兹遗缺之文。
裒一钱至亿千万钱,若初地至四十一地。
郊关之外,彻钟梵于丛霄;
帷幄之中,混车书于四海。
按:步师司在侧。
普光教院山门檀越两疏(杜氏香火。)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六、《北涧集》卷九
芳池生,笑陶靖节颦眉;
别甑炊香,听支离疏攘臂。
佛法元非奇货,金汤可是虚文。
与君大方同归,为我一粲而已。
恭惟某人擅跨灶冲楼之隽,扫同经异传之讥。
欲解背时之嘲,一穷自判;
弗瘳稽古之癖,此乐渠央。
黼黻新功,筌蹄旧学。
如虎不用则鼠,凡马皆空;
入户阒其无人,先师犹在。
射虎秋深,饮羽方知是石;
囊萤夜老,披沙尽汰非金。
破读从它,全提自我。
恭惟某人鸷鸟之鹗,大章者夔。
曩事先师,一仲父二仲父;
今皆北面,犹昔人非昔人。
饶良遂总知,正是玄沙未彻。
城南诸杜,被尺五昭回之光;
天下三支,奋九万控抟之举。
杜寺普光干柴荡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六、《北涧集》卷九
足食足兵,京兆曾称武库;
无柴无水,家风浑似疏山
鼓钟自可忘忧,樵采犹当轸虑。
欲栽葑草,直从白鸟明边;
不碍钓船,横截碧芦深处。
岂独烹饪以奉祭祀,亦可樊圃以代垣墙。
何患日生,便为岁计。
贤首灯侍者求无尽 南宋 · 释绍昙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灿发心灯耿夜台,一花开了一花开。
普光明殿重重见,端的传从七佛来。
福州安国禅院施锦法座疏1131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八、《梁溪集》卷一六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右,伏以毗耶离城,严饰八万师子之座;
普光明殿,宣说百千三昧之门。
必假胜缘,以作佛事。
前件锦曩出靖康之御府,今施安国之丛林。
楛木禅床,已有轮囷之质;
拈花妙悟,何妨文彩之彰。
庄严龙象筵,开示人天眼。
愿敷法席,大振潮音。
普润于含生,皆速登于正觉。
谨疏。
叶尚书普光明庵1143年 宋 · 吕本中
 押宥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日月岂不明,明乃有昏昼。
四时所出火,更自表新旧。
宁知普光明,亘古不传授
独照万物表,不见所成就。
远乃包须弥,近不间(原作闻,据四库本改)圭窦。
茫茫浊水源,我此明亦透。
尚书所居庵,草木甚癯瘦。
收藏万丈光,敛退著怀袖。
至宝久不耀,却立万夫后。
我愿从公游,昏病方待救。
先持此微言,远寄为公寿。
亭前柳 明 · 梅鼎祚
 出处:六十种曲 玉合记 第二十出
珠藏普光明。
宝筏度迷津主人骠骑大将军沙吒利。因母太夫人有疾。全仗圣力。得保平安。
树萱怜半萎。
说果借重荣。
合:试凭金粟如来證。
供养香灯。
愿离障保遐龄。
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九
夫净住之来。
其流尚矣。
祖述法王
开化导达之方。
统引偫生。
履信成济之务也。
是以法正存没。
毕乘信毁之功。
神用昏明。
终藉惰勤之力。
窃闻轮王兴运。
肇于有劫之初。
法王膺期。
开于浊惑之始。
其故何耶。
良有以也。
谅由淳薄结于夙心。
故使机感隆于视听。
自教流震土。
六百馀年。
道俗崇仰。
其踪可悉。
至于知机明略。
宏赞被时。
清范于遗黎。
导成规于得信者。
斯文在斯。
可宗镜矣。
南齐司徒竟陵王文宣公萧子良者。
崇仰释宗。
深达至教。
注释经论。
钞略词理。
掩邪道而辟津。
宏一乘而扬士众。
世称笔海
时号智山。
或通梦于独尊。
谥天王之嘉称
或冥受于经呗。
传神度之英规。
其德难详。
辄从盖阙。
齐永明八年
感梦东方普光世界天王如来。
树立净住净行法门。
因其开衍。
言净住者。
即布萨之翻名。
布萨天言。
净住人语。
或云增进。
亦称长养
通道及俗。
俱禀修行。
所谓净心口意。
如戒而住。
故曰净住也。
子者绍继为义。
以三归七众。
制御情尘。
善根增长。
绍续佛种。
故曰净住子也。
言净行法门者。
以诸业净。
所以化行于世。
了诸法门。
故有性相差别。
始于怀铅。
终于绝笔。
凡经七旬。
两帙都了。
遂开筵广第。
盛集英髦。
躬处元座。
谈叙宗致。
十众云合。
若赴华阴之墟。
四部激扬。
同谒灵山之会。
咸曰闻所未闻。
清心倾耳。
故江表通德。
体道乘权。
综而习之。
用开灵府。
陈平隋统。
被及关河。
传度不亏。
备于藏部。
后进学寡。
识昧前修。
曾不披寻。
任情臆断。
号曰伪经
相从捐掷。
斯徒众矣。
可为悲夫。
余以暇景。
试括检之。
文实菁华。
理存信本矣。
故知今所学教
全是师心。
心何可师。
一至如此。
是以智度论云。
灭度后。
凡所制述。
宏赞佛经者。
并号阿毗达磨。
即十二部经之所摄也。
圣教明诀。
理绝凡谋。
但以初学惑昧。
未能瞻及。
辄又隐括。
略成一卷。
撮梗概之贞明。
摘扶疏之茂美。
足以启初心之跬步。
标后锐之前踪。
又图而赞之。
广于寺壁。
庶使愚智齐晓。
识信牢强。
万载之道遐开。
七众之基成立。
敬而信者。
是称净行之人。
宗而行之。
不亡净住之目。
贻厥诸友。
知其意焉。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初唐 · 高宗武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七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
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
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
由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
家缠五盖。没溺于三途之下。
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
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
包括铁围。延促沙劫。
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
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
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
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
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机多绪。
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
入纤芥之微区。匪名言之可述。
无得而称者。其唯大觉欤。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
金山降旨。大云之偈先彰。
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
加以积善馀庆。俯集微躬。
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
殊祥绝瑞。既日至而月书。
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
踰海越漠。献琛之礼备焉。
架险航深。重译之词罄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
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
挹之者罕测其涯际。有学无学。
志绝窥觎。二乘三乘。
宁希听受。最胜种智。
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
愿行之因斯满。一句之内。
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
置刹土而非隘。摩竭陀国肇兴妙会之缘。
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缅惟奥义。
译在晋朝。时踰六代。
年将四百。然一部之典。
才获三万馀言。唯启半珠。
未窥全宝。朕闻其梵本。
先在于阗国中。遣使奉迎。
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
乃披十万之正文。粤以證圣元年岁次乙未
月旅姑洗。朔惟戊申
以其十四日辛酉。于大遍空寺亲受笔削。
敬译斯经。遂得甘露流津。
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
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相之门。
还符一味之泽。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缮写毕功。
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疆域。
大乘顿教。普被于无穷。
方广真诠。遐该于有识。
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口之言。
娑婆界中。俄启珠函之秘。
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
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
一窥宝偈。庆溢心灵。
三复幽宗。喜盈身意。
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
然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意。
辄申鄙作。爰题序云。
普光寺僧众令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盖闻正法没于西域。像教被于东华。
古往今来。多历年所。
而难陀迦叶。马鸣龙树。
既同瓶泻。有若灯传。
故得妙旨微言。垂文见意。
是以三十二相。遍满人天。
十二部经。敷扬刹土。
由其路者。则高骋四衢之上。
迷其途者。则轮回六趣之中。
理窟法门。元宗秘藏。
非天下之至赜。孰能与于此乎。
皇帝以神道设教。利益偫生。
故普建仁祠。绍隆正觉。
卜兹胜地。立此伽蓝。
请赤县之名僧。徵帝城之上首。
山林之士。拥锡来游。
朝廷之宾。抠衣趋座。
义筵济济。法侣诜诜。
实聚落之福田。黔黎之寿域。
加以丛楹叠檊。宝塔华台。
洪钟扣而弗諠。清梵唱而逾静。
若夫卢毗那佛坐普光。法堂灵相。
葳蕤肸蚃。以今方古。
闇与冥符。名器之閒。
岂容虚立。然僧徒结集。
须有纲纪。询诸大众。
罕值其人。积日搜扬。
颇有佥议。咸云纪国寺上座慧净
自性清净。本来有之。
风神秀彻。非适今也。
至于龙宫宝藏。象力尊经。
皆挺自生知。无师独悟。
岂止四谛一乘之说。七处八会之谈。
要其指归。得其真趣而巳。
固亦涤除元览。老氏之至言。
洁净精微。宣尼之妙义。
莫不穷理尽性。寻根讨源。
其德行也如彼。其学业也如此。
今请为普光寺主。仍知本寺事。
法师比者逡巡静退。不肯降重。
殷勤苦请。方始克从。
但菩萨之家。体尚和合。
若得无诤三昧。自然永离十缠。
亦愿合寺诸师。共宏此意。
其迎请之礼。任依僧法。
沙门慧净辞知普光寺任令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忽辱来书。甚以倾慰。
三复之后。自觉欣然。
窃闻如来。虽迹起人閒。
而道笼天外。神功妙力。
不可思议。寂尔无为。
则言语道断。湛然常在。
则心行处灭。但为众生烦恼。
漂没爱河。得不大拯横流。
令登彼岸。故出入三界。
升降六天。经营十方。
良为于此。若夫鹿园福地。
岭灵山。洒甘露于禅林。
转法轮于净域。付嘱菩萨。
济拔黔黎。然后放光面门。
灭影双树。宝船虽没。
遗教犹存。即是如来法身。
无有异也。然人宏道
非道宏人。远有弥勒文殊。
亲承音旨。近则图澄罗什
发明经教。五百一贤。
信非徒说。千里一遇。
盖非虚言。法师昔在俗缘。
门称通德。飞缨东序
鸣玉上庠。故得垂裕后昆。
传芳犹子。尝以诗称三百。
不离于苦空。曲礼三千。
未免于生灭。故发宏誓愿。
回向菩提。落彼两髦。
披兹三服。至如大乘小乘之偈。
广说略说之文。十诵僧祗。
八部般若。天亲无著之论。
法门句义之谈。皆剖判胸怀。
激扬清浊。至于光临讲座。
开置法筵。精义入神。
随类俱解。写悬河之辩。
动连环之辞。碧鸡誉于汉臣。
白马称于傲吏。以今仿古。
彼复何人。所以仰请法师普光寺主。
兼知纪国寺上座事。又闻若独善之心有限。
则济物之理不宏。彼我之意未忘。
则他自之情不坦。且普光纪国。
俱是道场。旧住新居。
有何差别。法师来状云。
鱼鹿易处。失燥湿之宜。
斯乃意在谦虚。假称珍怪。
昔闻流水长者。遂能救十千之鱼。
旷野猎师。岂得害三归之鹿。
但使筌蹄不用。则言象自忘。
告赐灵慧谥号塔文1077年1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灵慧塔
徐州奉敕:本州乾明寺真寂大师,宜特追赐号灵慧大师,塔曰灵慧之塔者。
伏以至人无心,而因缘有地;
妙法常住,而隐显以时。
非我凡庸,所能量度。
恭惟灵慧大师,佛慈所付,愿力至深。
现身淮南,度越千里而应化于此;
涅槃唐世,号涉五代而易名于今
既奉诏书,一新谥号。
神人交庆,道俗知归。
非独永庇彭城一方之民,殆将追继普光千劫之化。
惟愿益开慧智,不倦祷求。
潜消水旱之萌,以称圣明之意。
释迦佛赋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七
原夫佛者觉也。
神而化之。
修六年而得道。
统三界以称师。
帝释梵王。
尚犹皈□老宣父
宁不参随。
昔如来下兜率天。
生中印土。
降神而大地摇动。
应迹而诸天拥护。
九龙吐水。
满身而花落纷纷。
七宝祥云。
举足而莲生步步。
盖以玉辇呈瑞。
金轮启图。
恩沾九有。
行洽三无。
宝殿之龙颜大悦。
春闱之凤德何虞。
方知灌顶之灵心。
兴王后嗣。
必为万类之化主。
作帝中枢
岂不知海量无边。
天情极广。
厌六宫珠翠之色。
恶千丝之响。
雪山深处。
全抛有漏之身心。
海月圆时。
顿悟无为之法相。
莫不魔军振动。
法界奔惊。
觉阎浮之日出。
睹优钵之华生。
十方调御。
皆来圆光自在。
六趣含灵。
尽喜金色分明。
暨乎万法归空。
双林告灭。
摩诃般若之教。
示阿耨多罗之诀。
普光殿里。
会十地之华严。
耆阇山中。
投三乘之记别。
是知灵觉无尽。
神理莫闻。
子纳三千之国。
藕丝藏百万之兵。
目容修广于青莲。
寒生定水。
毫相分明于皓月。
照破迷云
偫机而不睹灵踪。
万世而空留圣迹。
释迦之永法将尽。
仰慈氏之何日调伏。
我今回向菩提。
一心归命圆寂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1177年6月27日 南宋 · 范成大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
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龙龛道场铭 武周 · 陈集源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
盖闻中天显迹。
千劫诚希遇之因。
(一𨒞)相腾晖。
三界表独尊之称。
悟其指则直心是道场。
契其源则净身为佛土。
可以神□事绝于筌蹄。
难以名言。
理归于真寂。
故八十种好。
不可以色睹真容。
十二部经。
不可以词诠至理。
然而烦恼郭重。
贪爱河深。
六趣轮回。
剑叶与刀山竞起。
四生湮没。
毒蛇将恶兽交驰。
由是法雨横流。
慈云普⿱(雨謢)
宏化城于崄路。
朗惠炬于迷津。
大乘小乘。
随浅深而悟道。
中茎中叶。
逐性分以含滋。
皆所以安乐偫生。
提孩众品。
施殷忧以无裹。
息多难以夷途。
大矣哉。
无得而名也。
此龙龛者。
受形于浑沌之□擢秀于开辟之日。
孤峰峻峙。
𦋐深径而出云霞。
危壁削成。
排日晨而轥霓汉。
峭崿秀丽。
为众岩之钦挹。
花药奇卉。
实先圣之安憩。
是故龙出龙入。
每脱骨于岩中。
仙隐仙栖。
屡承空于香气。
因得龙骨。
故曰龙龛云。
武德四年
有摩阿大檀越永宁县普光
因此经行。
遂回心口。
愿立道场。
即有僧惠积。
宿缘善业。
响应相从。
惠积情慕纯陀
巧自天性。
即于龛之北壁。
当阳像。
左右两厢。
飞仙宝塔。
罗汉圣僧
虽年代久远。
丹艧如□粉色凝沈。
采影犹在。
洪钟一叩。
响彻三十三天
石磬再鸣。
远闻十八地狱。
虬蟠外飏。
彩影乱于云霓。
香烟内腾。
素气通于迥□故得法流荒俗。
释教被于无垠。
元化遐覃
振锡穷于有截。
岂如白马驼经。
灵泉创于方丈。
缁衣阐教。
庐山顿其威仪者哉。
既而年代浸远。
石龛无毁坏之期。
岁序奄迁。
粉黛有沈湮之理。
昔之惠积。
早随劫而为灰。
宝亮亦投身于饿虎。
两僧勇猛。
志贯白云。
虽学不出境。
而精情自溢。
上元年。
先男叔琼。
不弃前踪。
龛中造立当阳连地尊像一躯。
近有交趾郡僧宝聪。
弱岁去家。
即诣江左
寻师问道。
不惑图南。
闻有此龛。
振杖顶礼。
睹佛寺之摧残。
心目悲眩。
共成胜因。
又檀越主善劳县陈叔圭陈叔□陈叔垓。
痛先君之肇建。
悲像教之淩迟。
敦劝门宗。
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
遂得不日而成。
功德圆满
为七代之父母修六道之缘。
圣神皇帝御绀殿以抚十方。
动金轮以八表。
宏护大乘。
绍隆教。
覆载之恩。
(土夕)黔黎乎赤子。
云雨之施。
等润泽于苍旻。
地平天成。
河溓海晏。
虽复道被匡中。
而凝怀俗表。
将使比屋之化。
契法俗以●(荰全)菩提。
垂拱之风。
叶治真而成觉。
就日与慧日俱明。
油云共法云同覆。
远矣大矣。
无得言焉。
是知观夫秉气舍灵。
有生之类。
七识巳具。
六精斯起。
攀缘于虚妄之境。
驰骛于名色之间。
譬彼腾猿。
犹兹狂象。
栖托于爱河之内。
遨游于火宅之中。
方石几销。
冰炭之偫不息。
须弥屡尽。
鼎镬之报无穷。
轮回长夜。
终焉莫晓。
同亡异术。
岂不哀哉。
大矣能仁。
随机诱喻。
或宣四谛。
或导一乘。
润小枝而不遗。
净满●(一𨒞)以圆烛。
系想于方寸之间。
而神超于□尘之表。
喻起生死。
归乎寂灭。
其为净室禅龛者也。
□永镌勒。
以希不朽。
爰命解剑之夫。
运兹不斌之笔。
海变
终无毁日。
敬题年纪。
不文而质。
其词曰。
岩岩石室。
郁郁禅枝。
五门清净。
八解连漪。
神高习海。
道溢须弥。
欲求蝉脱。
良津在斯。
龛自天工。
室唯地络。
石磬长悬。
洪钟不著。
无假梁栋。
自然花叶。
掩室杜口。
何忧何乐。
爰饰金绳。
于兹胜境。
□□毕修。
雕龙咸整。
云起山窗。
花开莲井。
萧尔闲旷。
悠然虚静。
笃矣亲信。
共宏利益。
或舍衣资。
或倾银帛。
讵劳斤凿。
无烦匠石。
湛然真相。
嶷尔无斁。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佛日之日。
天宝之宝。
猛虎相宿。
波□降早。
阐六渡于迷津。
践三乘之悟道。
少林寺 唐 · 裴漼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
原夫星垂梵界。
圣缘开万化之先。
日照王宫。
神迹蕴三灵之始。
包至虚以见世。
象教久传于旷劫。
笼偫有以示凡。
法身初应于中古。
见神通之力。
广拔苦因。
开智惠之门。
深明乐界。
鹤林变色。
观其恋慕之心。
雁塔开扉。
通其瞻仰之路。
少林寺者。
魏孝文之所立也。
东京近甸。
太室西偏。
正气居六合之中。
清都控九州之会。
缑山北峙。
亘宛洛之天门
颍水南流
连荆河之云泽。
信帝畿之灵境。
阳劫之福地。
沙门跋陀者。
天竺人也。
空心元粹。
惠性淹远。
不二法门
有甚深道业。
缅自西域
来游国都。
孝文屈黄屋之尊。
申缁林之敬。
太和中
诏有司于此寺处之。
净供法衣。
取给公府。
法师乃于寺西台舍利塔
塔后造翻经堂。
香水成涂。
金绳为约。
苦心精力。
俾夜作昼。
多宝金身之地。
不日就工。
如来金口之说。
连云可庇。
西缘长涧。
之萧森。
北拒深崖。
覆筠篁之冥密。
烟花浓霭。
暝下天香。
泉籁清音。
晓传空乐。
跋陁息心兹地。
乐静安居。
感而遂通。
境来斯證。
寤寐之际。
若有神人致石磬一。
长四尺。
规制自然。
声律咸具。
得之河曲
空闻汉使之谈。
浮于泗滨。
徒入夏王之贡。
管弦风夜。
合清响于中天。
钟梵霜晨。
谐妙音于上劫。
时有三藏法师勒𨙻翻译经论。
游集刹土。
稠禅师探求正法。
住持塔庙。
虬箭不居。
光尘易远。
虹梁所指。
象设犹存。
周武帝建德中
元嵩之说。
断佛老之教。
率土伽蓝。
咸从废毁。
明皇帝继明正位。
追崇景福。
大象中
初复佛像及天尊像。
乃于两京各立一寺。
因孝思所置。
以陟岵为名。
其洛中陟岵。
即此寺也。
隋高祖受禅。
正朔既改。
徽号已殊。
惟此寺名。
特令仍旧。
开皇中有诏。
二教初兴。
四方普洽。
山林学徒。
皈依者众。
其柏谷屯地一百顷。
宜赐少林寺
大业之末
九服分崩。
偫盗攻剽。
无限真俗。
此寺为山贼所劫。
僧徒拒之。
贼遂纵火焚塔院。
院中众宇。
倏焉同灭。
瞻言灵塔。
巍然独存。
天龙保持。
山祇福护。
神力所及。
昔未曾有。
寺西北五十里有柏谷墅。
偫峰合沓。
深谷逶迤。
复磴缘云。
俯窥龙界。
高顶拂日。
傍临鸟道。
晋成坞。
在齐为郡。
王充僭号。
署曰辕州。
乘其地险。
以立烽戍。
拥兵洛邑
将图梵宫。
皇唐应五运之休期。
受千龄之景命。
扫长蛇荐食之患。
拯生人涂炭之灾。
太宗文皇帝龙跃太原
军次广武
大开幕府
躬践戎行。
僧志操惠玚昙宗等。
审灵眷之所往。
辨讴歌之有属。
率众以拒伪师。
抗表以明大顺。
侄仁则以归本朝。
太宗嘉其义烈。
频降玺书宣慰。
既奉优教。
兼承宠锡。
赐地卌顷。
水碾一具。
即柏谷庄是也。
迨海宇既平。
宪章云始。
伪主寺观。
尽令废除。
僧善护洞晓二门。
远该三行。
诣阙进表。
特蒙置立。
武德中
寺有白雀见。
贞观中
明禅师造重塔之辰。
白雀复示见。
璿图肇启。
初欲呈祥。
宝殿才兴。
遽闻相贺。
高宗天皇大帝光绍鸿业。
钦明至理。
尝因豫游。
每延圣教。
咸亨中
乘舆戾止。
御飞白书题金字波若碑。
留幡像及施物。
永淳中
御札又飞白书一飞字题寺壁。
云开顾鹤。
电转游龙。
神草竞秀于椒涂。
云泉迥飞于锦石。
雕甍增耀。
若缀春葩。
金叠分辉。
似悬秋露。
天皇升遐。
则天大圣皇后为先圣造功德。
垂拱中
有冬抽笋。
塔院后复有藤生。
證圣中
中使送钱于生处。
修理陛阶。
寺上方普光堂功德。
随日修造。
自尔飞鸟。
莫敢翔集。
此寺跋陁疏置。
业造神微。
皇家尊崇。
幽秘。
珍符荐臻于动植。
灵应亟发于庭除。
累圣属心。
每颁渥泽。
王言宸翰。
既叠映于鸡峰。
宝象珠幡。
亦交驰于龙壑。
皇上睿图广运。
神用多能。
藉明台之化清。
绎天池之墨妙。
以此寺有先圣缔搆之迹。
御书碑额七字。
十一年冬
爰降恩旨。
付一行师赐少林寺镌勒。
梵天宫殿。
县日月之光华。
佛地园林。
动烟云之气色。
元魏武。
徒衒奇于篆素。
钟繇蔡邕
致美于缃。
日者明敕。
令天下寺观田庄。
一切括责。
皇上以此。
寺地及碾。
先圣赐。
多历年所。
襟带名山。
廷袤灵迹。
偫仙是宅。
迈罗阅之金峰。
上德居之。
掩育王之石室。
特还寺众。
不入官收。
曾是国土崇绝。
天人归仰。
固以名冠诸境。
礼殊恒刹矣。
高僧跋陁明三藏心禅诸门弟子惠光道房稠禅师等。
精勤梵行。
克传胜业。
惠光弟子僧达昙隐法上法师等十大德。
亦号十英
复有达摩禅师
深入惠门。
津梁是寄。
弟子惠可禅师等。
元悟法宝。
尝托兹山。
周大象中
寺初复。
沙门中德业灼然者。
置菩萨僧一百廿人。
惠远法师洪遵律师即其数也。
唐贞观之后。
有明慈云元素智勤律师
虚求一义。
洞真谛之源。
有大师讳法如
为定门之首。
传灯妙理。
弟子惠超
妙思奇拔。
契元踪。
文翰焕然。
途易晓。
景龙中
中岳少林寺置大德十人。
数内缺。
寺中抽补。
人不外假。
座无虚授。
澄什联华。
接武。
星霜殆周于二纪。
每芳于十步。
上座寺主都维𨙻等。
牢笼法藏
游息禅林。
德蓥神珠。
戒成甘露。
海内灵岳
莫如嵩山
山中道场。
兹为胜殿。
二室回合。
八谷潺湲。
地匝贝花。
门连石柱。
妙楼香阁。
俯映乔林。
金刹宝铃。
下摇清汉。
法界之幽赞如彼。
皇家之福应如此。
天长地久
不传忉利之宫。
劫尽尘微。
孰记铁围之会。
精求贞石。
博访良工。
将因墨客之词。
或颂金仙之德。
聿宣了义。
喻真空。
其词曰。
恒沙国土。
微尘品类。
妄见飞奔。
正心蕴匮。
昏途莫晓。
净根将坠。
乐于盖缠。
若安梦寐。
烝哉大圣。
降迹阎浮。
潜回宝轴。
广运慈舟。
实无灭度
降柔。
绀宫西辟。
白马东流。
迷因慢生。
悟为信起。
玉刹斯建。
宝山载峙。
花台竹林
清泉妙水。
静惟真相。
湛然攸止。
岩岩岭。
河洛巨镇。
下属九溪
上干千仞。
天磴重阻。
仙都清竣。
式创招提。
是资诱进。
婉彼上德。
载诞耆阇。
传业西土。
演教中华。
孝文申敬。
恩赐仍加。
经营宴室。
迥出云霞。
中岳北阯。
山西麓。
斜界玉池。
洞开柏谷。
纡馀岗涧。
连延水木。
郁起旃檀。
云谁卜筑。
吾师苦行。
清修道场。
励精像宇。
专力经堂。
金界绳直。
涂水香。
散花有地。
栖禅得方。
解空应真。
默识开士。
乘杯游集。
振锡戾止。
翻译幽偈。
发挥妙理。
仙磬感灵。
神雀降祉。
运交土木。
代历周隋。
劫火递起。
魔风竞吹。
法身咸翳。
净国同隳。
或闻兴复。
讵振奔离。
神尧应期。
拨乱反正。
皇矣觉力。
福庆
式遏丑徒。
聿扶神圣。
屡降恩旨。
兼敷锡命。
高宗时豫。
先后卜征。
亟回雕辇。
屡倚虹旌。
岩题玉札。
地振金声。
珍符荐至。
在物斯呈。
我皇龙兴
有典咸秩。
懿兹上界。
式诸神笔。
云摇大围。
銮回少室。
草垂仙露。
林升佛日。
护持八正。
每候能仁。
跋陁降德。
稠公有邻。
厥后真侣。
更传了因。
辨才高行。
无替清尘。
倬焉梵众。
明哲。
今我诸公。
蕴彼禅悦。
芳越蘅杜。
净踰冰雪。
缔津梁。
无非苦节。
颍上灵岳
山閒宝殿。
秀出梵天。
孤标神县。
芥城竭。
桑田变。
贞石永刊。
灵花常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