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九
夫净住之来。
其流尚矣。
祖述法王
开化导达之方。
统引偫生。
履信成济之务也。
是以法正存没
毕乘信毁之功。
神用昏明
终藉惰勤之力。
窃闻轮王兴运
肇于有劫之初。
法王膺期
开于浊惑之始。
其故何耶。
良有以也。
谅由淳薄结于夙心
故使机感隆于视听
自教流震土。
六百馀年。
道俗崇仰
其踪可悉。
至于知机明略
宏赞被时。
清范遗黎
成规得信者。
斯文在斯
可宗镜矣。
南齐司徒竟陵王文宣公萧子良者。
崇仰释宗
深达至教
注释经论
钞略词理
邪道而辟津。
一乘而扬士众
世称笔海
时号智山
通梦独尊
谥天王之嘉称
或冥受于经呗
传神度之英规
其德难详。
辄从盖阙
齐永明八年
感梦东方普光世界天王如来
树立净住净行法门
因其开衍。
言净住者。
布萨之翻名。
布萨天言
净住人语
或云增进
亦称长养
通道及俗。
俱禀修行
所谓净心口意。
如戒而住。
故曰净住也。
子者绍继为义。
三归七众
制御情尘
善根增长
绍续佛种
故曰净住子也。
净行门者
以诸业净。
所以化行于世。
了诸法门
故有性相差别
始于怀铅
终于绝笔
凡经七旬
两帙都了
开筵广第。
盛集英髦
躬处元座。
谈叙宗致
十众云合
若赴华阴之墟。
四部激扬
同谒灵山之会。
咸曰闻所未闻
清心倾耳
江表通德
体道乘权
综而习之。
用开灵府
陈平隋统。
被及关河
传度不亏
备于藏部。
后进学寡。
识昧前修
曾不披寻
任情臆断
号曰伪经
相从捐掷。
徒众矣。
可为悲夫
余以暇景
括检之。
文实菁华
理存信本矣。
故知今所学教
全是师心
心何可师。
一至如此
是以智度论云。
灭度后。
凡所制述
宏赞佛经者。
并号阿毗达磨
十二部经之所摄也。
圣教明诀。
理绝凡谋。
但以初学惑昧。
未能瞻及。
辄又隐括
略成一卷
梗概贞明
扶疏茂美
足以初心跬步
标后锐之前踪。
又图而赞之。
广于寺壁
庶使愚智齐晓。
识信牢强
万载之道遐开。
七众之基成立
敬而信者。
是称净行之人。
宗而行之。
不亡净住之目。
贻厥诸友
知其意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