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董府君墓表 南宋 · 程洵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二、《尊德性斋小集》卷三
之先君子简易疏达,与人交,无亲疏贤否,待之若一,以是游四方,人多得其欢心。
然雅不喜与深中多数者处,虽时有不得已,而终非其好也。
尝游德兴,过隐君子董君广叔,一见大喜,与定交,因客焉。
盖君之为人,其简易疏达,与先君子略相似,故倾盖相得如此。
先君子不幸弃诸孤,后数年,君亦卒。
淳熙十五年归自湘中,君之葬久矣,其子琦使来言曰:「先人卒,欲属铭于子,而不获。
今幽堂不可复启,愿为文表阡上,敢使子铢奉事状以请」。
读其书,曰:「嘻!
吾先君子之执友也。
其可以辞」?
谨案,董氏自江州仲舒曾孙徙陇西,其后又徙河东,又徙江南,而居鄱阳德兴者为尤显。
君之先当伪唐保大时,自德兴之新田徙长风。
有曰谦者,始为儒;
曰绪者,始以子贵,赠大理寺丞
绪生冲,冲复徙张潭。
今为张潭人。
冲生赠承事郎中孚,君曾祖也。
中孚生太医令介卿,君祖也。
介卿处州缙云县令材,君考也。
君讳陵,广叔其字。
建炎绍兴间,虏大入中原,天子南巡狩,数诣行在所献书论时事,皆不合。
最后见丞相赵忠简公临安,独善君策,而亦不能用也。
乃慨然叹曰:「贤如赵公,且知我矣,犹不我用,矧他人哉?
不去,人必以我为昧于进退者」。
于是束书西归。
缙云公犹无恙,恬于仕进,閒居之日多。
君先意承志,父子之间,自为知己。
家故多书,缙云公复笃好古法书,聚汉魏以降金石刻,埒欧阳氏《集古录》,筑室藏之,榜曰博古。
君定省之暇,读书鼓琴其间,萧然若无意于世者。
然时时尚论古人,至其治乱兴衰,是非得失之际,有所感触于其中,必为诗述之,凡得数十百篇,目曰《博古堂咏史》。
读者知其所抱负不得骋,而以是发之也。
缙云公既没,君乃自号博古老人,益理堂前竹树杞菊,绪正堂中故迹遗文,曰:「先人之遗,不可使荒茀废坠也」。
又惧子孙不能继其志,复为诗书壁间戒之,读者又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间遇客至,与之饮,终日不乱,谈笑多闻,满座为倾。
至其他接物待人,随戚疏之有恩意,未尝疾言厉色。
而人见其潇散和易,自亲敬之。
中年,君得隐疾,日以清癯,骨见衣表,人忧其不能胜朝夕。
而君专□□□寿命,盖又三十馀年,疾乃病,顾家人掖坐堂上,久之乃瞑。
乾道六年闰十月某日,享年六十。
夫人吴氏,故直秘阁昭武吴公伟明之女,有贤行,后君十三年,年七十有九,亦以寿终。
子男一,也,今以迪功郎致仕。
女三人,嫁张似之、倪俨、吴应求
孙男四人,镐、铢、锡、镃,镐、铢皆举进士,而锡与镃前卒。
女三人,亦嫁仕族。
曾孙男二人,沂、浚。
女二人,尚幼。
君虽简易疏达,而少慷慨有大志。
绍兴中,虏许归我河南地吴公留守南京,欲奏君自随,冀异时推恩,可得一官。
君不屑从,潇然长谷之间,人为君恨。
而君居閒处,独随境辄安,啸咏偃傲,恒超然而自得也。
呜呼!
士累于进退久矣。
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门者,溺而不知休。
披蓊蔚而(下阙)
渊灵庙祷雨记乾道二年七月 南宋 · 李柄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乾道二载夏六月不雨,农以病告。
郡用故事,分遣僚属,并走群祀,乃檄柄与权节度推官王道祷于渊灵庙鳗井,且俾迎鳗以来。
庙在东郡三十五里阿育王广利禅寺,井凡七,相去数步,水仅盈尺,盖鳗之所居。
鳗寔能致雨,故岁旱又祷。
于是柄、道被命以甲申至寺,具香花,集僧俱步入祠下,焚香致意,梵呗铙鼓,绕井三匝,未见也。
柄惧斋戒弗虔,无以格神之灵,且亢旸之月久,害必及民,顾何以复于郡,又再拜而告曰:「太守阁学赵公治民事神,无不用诚,幸以民之旱俾柄有求于神,神何啬焉?
若渊潜而不见,使千里禾稼,坐至于槁,甚非太守望神之意,亦神之羞也」。
少焉,蜿蜒浮游于祠东第二井,举沙囊以迎之,遂跃以入。
僧俗惊喜,咸曰鳗不常出也,昔时至祷者率一二日乃见,未有若是之速也。
乙酉,以鳗入郡城,置于白衣观音寺,建道场,雨虽即应而未沛然。
己丑太守乃躬率群官致敬,奉鳗于郡治祷焉。
是日天乃大雨,明日又自昼雨,凡三日,高下沾足。
市井田野,欢呼歌舞,皆知所自。
壬辰,又遣柄送归鳗井。
既拜,云兴雨作,及寺乃止。
翌日,定海亦以鳗归,先我而至,盘旋数刻,逮是之入已,始俱不复见。
嗟乎,鳗之为灵也昭昭矣!
柄自念承乏剧邑,公有租赋,民有衣食,其责在己。
平时愚陋,益已见于政事间,当遇岁旱,既不能坐薪自焚,示信百里,深有愧于前古,又岂能感冥冥之神哉!
窃谓太守有忧民之心,神有及物之功,神之灵非太守之诚有不能格,民旱非神之赐有不能苏,吾太守以诚而致雨,自念以始,千仓万箱,家给人足,其神之力欤!
敢敬书于石。
若鳗之变化灵应,闻于旧者《赞宁传》云,兹不复述。
七月一日右承奉郎、知明州鄞县主管学事劝农公事李柄记。
按:《阿育王山志》卷五,清刻本。
仙居县登科题名记乾道七年三月十九日 南宋 · 叶秀实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三、《台州金石录》卷六
衣冠题名,非止为乡里荣观,亦寓劝焉。
仙居地隘民朴,其初学而仕者盖少。
皇祐中陈襄密学宰是邑,兴学尚士,人始知勉,由贤书登名者比相望,其小试州县者率皆有声,而得志以显者又以材业刚正名于时。
里人矜耀之,家激以劝,每三岁大比之士,甲于丹丘属邑。
令尹赵公良臣、尉簿余公闳笃意县庠,废修弊革,凡学之事一新。
顾惟题名未立,无以彰往劝来,乃访诸邑老,次第其登科之先后而镵诸石,其以材武举者亦参著其閒,庶于教之事为备。
乾道七年三月十九日左修职郎、添差充台州州学教授叶秀实记。
邑子王如愚书,直学王居中立石。
按:《光绪仙居志》卷二一,光绪二十年活字本。
重建学校记淳熙十五年十二月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四、悦斋文钞补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国家稽古道命,教编郡邑,远迩靡不承,庠序盈门,迨于荒陬。
矧是浦阳,属名郡,为佳邑,尝有显者。
今迩辇毂,海流頖水,化源下渐,矧伊黉宫可废不葺?
县学凡三迁,重建于皇祐间宣和七年徙今址。
绍兴以来,令蒋枢、李概、张公盛、立柔、司马俨、陈伯广、赵汝越补敝支倾,制未经久,教养道阙,士气不振,俗用芜陋。
主簿丹阳君采始至,谒先圣,顾瞻堂陛蓁芜颓圮,惕然不宁。
既阅月,岁月句稽职举,恤惠孚,喟然叹曰:「我祖清孝文康以儒受国恩,今四世矣,小子敢忘本」?
即告于令。
黄岩鲍君祖文愀然曰:「学废,令负责,设岁幸丰,民补败未给,美哉艰乎,当何为计」?
君曰:「禄虽微,皆君赐民膏,请捐数月以为倡,庶身教者从事克济」。
鲍君曰:「诚如是,吾亦何爱于五斗」?
谋既定,以咨丞尉,佥和不疑,乐输勉从,民是用听。
得缗钱数百。
乃以淳熙戊申季春月甲子鸠工庀徒,学职于瑑佐经画,石康功司出纳,石知义、宣统各赞以力。
役既阅时,太守修撰赵公以闻平之望,下车脩教,闻而悦之,吏民奋励。
仲冬晦,新学成,费千缗,半出民助。
广殿崇丽,倍蓰旧规。
重门列戟,外疏两池。
疏达缭垣,植柳外环。
邑人改观,咸知士尊。
既毕工,于瑑以状事来告仲友曰:「吾邦有贤牧使、令佐,获展其能,学敝以新,教仆复起,上化用宣,窳俗将变,不可无纪。
矧夫美成在久,间者学之饩廪多充他费,厥数褊迫,教用不给,今学既成,将丰厥养,充厥教,愿声以诗,上达民情于黄堂,使终惠于我士民,永以为勿坏之劝,不亦韪与」?
仲友拜而言曰:「宋德厚矣!
承流于邑寮,皆知重道以绩于成,异时弦歌流闻,受人易使之风,河润千里,居邻邑者与受大赐,岂敢辞君之」?
乃为诗曰:浦山之阳,维苍苍兮。
浦阳之流,维洋洋兮。
民生其间,庶且康兮。
士业于儒,显亦尝兮。
教化之宫,曷其荒兮,圮极其崇,守维良兮。
簿矢其谋,令曰臧兮。
甲子三周,新化堂兮。
重门列戟,水半璜兮。
士知自尊,化尔彰兮。
天子之德,吏奉扬兮。
学非美观,道欲长兮。
守尚终惠,民不忘兮。
尚爱植柳,如甘棠兮。
书急就篇后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四、《罗鄂州小集》卷四、《急就篇》附、《潨川足徵录》题跋七、《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三
右《急就篇》,汉黄门令史游作,唐秘书监颜师古为之训解。
此篇旧分三十二章,前代能书者多以草书写之。
今唯有一本相传,是吴皇象写,比颜解本,无「焦灭胡」以下六十三字,裁三十一章而已。
国朝太宗皇帝尝亲书此篇,又于颜本外多「齐国」、「山阳」两章,凡为章三十有四。
此两章盖起于东汉
案《急就篇》末说「长安中泾渭街术」,故此篇亦言洛阳人物之盛以相当。
鄗县世祖即位之地,升其名为高邑,与先汉所改真定常山并列,此为后汉人所续不疑。
豫章黄太史手校本出于太和人家,亦有此两章。
黄于篇中时小小笺释,而颜解本亦自有详略不同。
户部郎中、总六道赋、天水赵公欲是正传广之,乃用礼部侍郎眉山李公所藏颜本,校鄂州通守临江刘子澄本,兼考诸本正文同异,及附黄太史所笺于其下。
见今颜本不分章,则从而因之。
升注为大字,用便观览。
而列两章于篇外,可传后。
古者学童六岁至十岁教之数与方名及朔望六甲书计之事,盖循末以穷本,因艺以济道,滥觞乎小学之源,而涵泳乎大学之海,终其身不厌。
至秦不然,弃其道本而志其艺末,丞相李斯等虽颇作《苍颉》、《爰历》、《博学篇》,然天下方专学法令,以吏为师,《诗》《书》六艺之言弃不习。
学者进无所依,退无可玩,自童幼鄙之,以为书足记姓名而已。
又其篇虽名祖《苍颉》,而实异《史籀》。
时益多事,而徒隶之字方起。
汉兴,稍开书禁,兼崇字学,吏民上书颇劾其不正者。
然古来用字约少,板策所书,多者裁百名以上。
汉代试为史者,一童所记至九千字,乌睹古所谓正哉?
孝元时,去等已远,独能取其篇中正字类而韵之,以为此书,使操觚小童不随俗迷误。
是时元帝善史书,而为此篇,皆稍近古。
传称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岂此类耶?
东汉杜度张芝善稿法,始用以写此章,号章草
说者因谓草书起于,盖不察作此书之意。
今篇中所摭《苍颉正字,其体虽不存,而其读具在,因可以见汉世官府市里之名物。
又得颜氏解训而益明,可用虞览。
然颜以慈姓为祖于宣慈惠和之才子,审姓为出于审曲面势者,名忠敬与爱君而必以为慕赵盾鬻拳,解距虚即蛩蛩,以槛车胶人之目,谓老复丁为蠲其子孙之役,亦不皆是。
顾作者以录古文,而解者以著汉事。
虽非《诗》《书》论世之学,要主于好古存旧。
且其语亦微有劝,不若后世俗师俚童,相教以嚚讼之书。
故因定著之,以为前世小书其偶存者犹如此,学者因亦有启焉。
淳熙十年十月望日,歙罗愿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一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千古盛周宗,皇朝实比隆。
位多穷贵爵,谁见立王功。
一语国先定,寸心天与通。
龙飞稽事实,信史诏无穷。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二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授受唐虞际,从容閒。
宗英谁柄用,人望属槔閒。
晚侍经闱读,寖登规殿班。
帝乡留不住,归去老湖山。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三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麾节称循吏,三朝蔼政声。
治如黄霸最,心慕伯夷清。
诸道俱遗爱,两川尤著名。
起家临制阃,更羡锦衣荣。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四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皇上初更化,追锋诏语温。
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
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
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五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殄瘁人俱骇,伊余独永叹。
十年交义重,五日旧盟寒。
求去重维絷,欲归无羽翰。
佳城何处是,东盼涕汍澜。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六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听履领簪缨,忠言彻帝庭。
公方扶日月,我亦寄雷霆。
忧世形词色,卧家存典刑。
灵光更陈迹,楚些不堪听。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南宋 · 楼钥
 押词韵第三部
顷年曾记游花溪,宗枢潭府溪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澜翻荐口彻旒冕,通籍直上黄金闺
出宰长城如,至今遗爱人歌之。
入朝一冠御史豸,台纲振厉先光辉。
光宗圣度如天大,俾承旧制形宸奎。
言所当言公不屈,上喜抗直深倚毗。
历居三院横榻,首尾独击及四期。
擢居小天不肯住,远指章贡把一麾。
政成召节不旋踵,神与清涨促公归。
代言批敕节弥励,藜藿不采非公谁。
竟以班分制阃,海邦虽陋不鄙夷。
抚摩赤子廑一稔,功利及物难周知。
公方在台我立螭,台省相望心事齐。
皇上初政公赐环,我居青琐公紫薇
时平论事同努力,寄名雷霆如恐迟。
我求外补径投閒,公亦出关喜相随。
受廛亲见贤郡侯攀辕卧辙同旄倪。
公时自谓二宜去,吏民犹诵三不欺。
棠阴蔽芾勿剪伐,万人来往城南堤。
书来不复说馀事,颇言别墅躬锄犁。
频年日涉愈成趣,去家三里共游嬉。
首崇御札极尊閤,又以副墨登之碑。
非欲自诧稽古力,铺张圣德彰仁慈。
犹记殿上争挽衣,咫尺龙颜犯天威。
坐以汉法当粉齑,廷臣就列仍绅緌。
箧藏常裾不容毁,如以折槛存轩墀。
公严十袭我书榜,老臣追往空涕洟。
吾闻一潭浩深绿,上有怪石形如龟。
是为古丽最佳处,地藏天作公发挥。
大溪横贯地坦平,演迤明秀山四围。
十峰历历可名数,馀如芙蓉耸天涯。
独此一山亘里许,中立壁峻难攀跻。
堂名娱老正东南,比汉二疏公庶几。
海棠炫昼绕栏槛,细数嫣红遍繁枝。
杂花满地秀而野,何殊迂叟居洛师。
千岁灵龟巢莲叶,祝公耆寿登庞眉。
桃花源杳号霞隐,木奴霜后黄金垂。
深可藏书旷可射,初篁细香临月池。
狎鸥渚边鸥为下,观鱼梁上鱼不疑。
悬崖石横斜出,拒霜为城媚清漪。
公既垂车弃轩冕,鸿飞冥冥不受羁。
超然但欲适吾意,抱瓮直欲心忘机
我虽未到景略序,尽录无心图画为。
花朝月夕景何限,想见晴好雨亦宜。
落霞孤鹜映西日,多少空翠仍烟霏。
此虽见之咏不足,强欲著语是耶非。
两守宝婺行或止,无由往叩山中扉。
旧闻赵公访欧阳,千里命驾如吕稽。
清风明月两閒人,万口犹传乐府诗。
我虽挂冠病双足,颂系一榻当炎曦。
公虽若鱼相忘,尺书时来自缄题。
屡索鄙书懒未暇,又恐境胜难为词。
兹来督我语益峻,远寄蜀绢栏乌丝。
为吾赠诗仍就写,欲待相好无时衰。
想像试作高堂赋,身知难往心欲飞。
才固不多老更尽,况此病瘁神亦疲。
不如及今为公作,语成不工不敢辞。
两家子弟向后日,庶几二老同襟期。
建康府榷货务武翼郎赵公修武郎丁昌时收趁增羡各转一官制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攻愧集》卷三八
敕具官某等:摘山鬻海之利,榷之以佐军需,其数实繁。
尔仕陪都,岁课登衍。
何爱一秩,以劝后来?
跋周公礼殿图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五、《攻愧集》卷七二
余近得临江《周公礼殿图》石刻,绍兴十七年向芗林刻于学宫,疑与先人所藏画本不侔。
大资政赵公帅守成都,尝摹礼殿本为八轴,借而校之,丹青焕然。
自盘古而下,位次向背不同者十八九。
虑羲八卦上下各有字,位置亦不伦。
夔之球为钟,无傅说像。
孔子弟子中多徒父、叔鱼原亢,又一人阙名。
石刻中有梁鳣字叔鱼,而形貌不类。
却无颜路、公孙龙、冉季、公祖兹、漆雕从、狄昱、公良孺、奚蒧、叔仲会、容蒧、颜之仆、左,而有太守李冰,又一人无名。
第七轴画文翁司马相如匡衡萧德仁、戴圣王吉严君平扬雄刘向服虔陈寔钟繇诸葛亮、崔桓、福、王浚杜预张华杜畿、豆卢。
第八轴画汉武帝萧何张良叔孙通陆贾陈宽贾谊司马迁董仲舒汉光武邓禹桓荣班固张湛廉范马融第五伦郑玄、公孙弘、儿宽
丹青愈工,皆石刻所无。
益州刺史张收,未知在汉帝时。
后汉诸名儒或在其前,若钟繇诸葛亮王浚杜预张华等皆魏晋间人,既在张收之后,岂后人所续耶?
武帝光武列于诸臣之间,次序亦多不可考。
萧德仁、崔桓、福名不甚显,豆卢复姓,不知名。
姑记大概,以俟考證。
王恭叔所藏渊明雪中诗图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七、《攻愧集》卷七三
初寮跋祖颖所藏东坡帖,言吏部赵公元丰元祐与坡为代,所藏则公使淮南时坡所行词也。
言公之孙奇育而不及弃,盖寮之爱婿也。
集中与之赓唱近三十篇,亦谓之赵十六,有云:「何敢婿君真好友,端来学道伴衰翁」。
与之别则曰:「吾诗如钟须子撞,岂可一日相参商」?
则翁婿之间固可知。
观此图,则又知其兄弟之相与,风度殊不凡。
王郎示余此卷,余何敢望寮君之伴我?
亦我家之祖颖也。
赵大资政所藏赵忠定公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八、《攻愧集》卷七四
开禧二年大资政赵公奉祠四明
一日理故箧,有简韬紫罗囊中,缄封甚密。
发而视之,乃丞相赵公报章,翰墨如新。
盖皇上受禅前一日,事已豫定,公密以报丞相
丞相时为知枢密院,喜甚而书此。
所谓陆贾交欢,为公以大义谕殿帅郭杲,正如安刘氏也。
公慨然感念,倏已十三年矣。
公方为蜀帅时,尝被旨上内禅本末,无一言之诬。
兹欲以此简登之石,以示后人,公之意深矣。
钥待罪直学士院,甲子昧爽之前,密闻大议于公,相君示以太皇太后之命,播告四方,实叨视草,遂得在二公之间。
元朝士存者无几矣,幸日陪杖屦之末。
公曰:「微吾子,无有深知当时事者。
为我序之」。
钥曰:「唯」。
刘资政游县学留题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二、《攻愧集》卷七七
资政靖文刘公以大魁发身,高宗擢至侍从,贤德日著,而不见赫赫之名。
盖其人深沈醇厚,盛德若不足。
晚益受知于孝宗乾道五年起之閒废中,先畀内祠,兼侍读,除礼部侍郎权尚书
年高求退,不至大用。
后以资政殿学士致其事,名节始终,与黄公中、徐公哲名位相似。
前则有王公十朋周公操陈公良翰,此皆孝宗盛时尊老贵德之懿也。
龙游有石而锐,古记有之曰:「尖石圜,出状元」。
绍兴十有四年岁在甲子,大水去其锐。
次年乙丑,公遂魁天下,人皆以此为奇谶,而公处之泊然不有也。
钥生晚,不及拜公,亲闻介庵赵公少卿彦端云:尝自以好论时事,不知讳避。
时朝廷方经略中原,日为恢复之计,调兵造甲,诸郡颇扰,多指言其非是。
或谮于上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赵颇闻之,不胜恐惧。
且谓使汉武帝闻此,诛灭何疑。
已而寂然。
久乃知刘公夜对,上从容问曰:「闻卿监有人笑朕所为者」。
公初不知端倪,徐对曰:「圣主所为,人安敢笑?
若议论不同,则恐有之」。
上意顿解,亦曰:「止是议论不同耳」。
赵公闻此,感不容言,又叹仓猝出言之尽善。
若止曰「无之」,未必可以深悟圣意也。
帝前动笏移南山,推此一端,以见献纳之有益于国者多矣。
钥年十六时,侍先太师柯山,兄弟学于郡庠者二年,颇闻乡之名公始末。
但闻公之为士固穷力学以致膴仕,不知其他也。
四明汪出,表弟之子之彊力学决科,作尉兹邑,闻其居官殊有可纪。
文漕台,竣事来见,曰:「县学大成殿建于至和二年,颓圮已甚,斋馆又甚焉。
幸士民之相安,谋欲撤而新之。
翕然响应,动有缗钱数千,可以兴役」。
此志甚嘉,方勉使成之,又曰:「闻刘公布衣时因乡饮酒礼之成,尝书讲堂壁间,以勉后学,而壁坏不复存。
访其家得之」。
求跋于钥。
取而读焉,益知公之平素所以自勉,所以教人之大方,概见于此矣。
其曰:「山川虽秀未足誇,而师友之益为可恃」。
旨哉,斯言!
然则尖石之谶岂足为公道?
是宜刻之坚珉,以诏后来。
公以平日谦退,故知之者寡。
此钥所以不能自已于言,亦不嫌于太详也。
顷,先公守括苍,公之子之衡宰龙泉县有声,后为御史台检法官
今诸孙为守为倅,公之馀庆殆未艾也。
刘忠肃公大中覆谥议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四、《攻愧集》卷四九
资正殿学士刘公辅政于绍兴七年,未几而薨,距今五十有馀年矣。
中更权臣当国之久,故家泯然无闻。
公又为赵丞相鼎深知,同寅之人,尤无敢言者。
迨今始得出处之详于行状,太常又明其立朝体国之大节,谥以「忠肃」,可谓当矣。
呜呼!
高宗皇帝身济大业,披荆棘而立朝廷,一时人物虽经崇、观、政、宣之摧折,靖康建炎之流离,而元祐流风犹有存者。
赵公身任天下之重,甄拔人望,布满中外,论思劝讲,皆极天下选。
由是王政日修,国势日隆,以启中兴,是岂惟将帅攘却之功哉!
抑闻之赵公入相之初,首白高宗,必欲得公与王公庶为执政以自助,二人遂并用。
方是时,君臣上下日夜讲求恢复之计,外与敌通使,而为备甚饬,所谓行在所,止为时巡之谋,若不可以一朝居,非若后日之晏然于此也。
公之同心辅赞,力正国本,太常之言皆家世旧闻,参以记传,炳炳如丹,而后公之名益显,望之如神人。
然公议之不可泯,谥法之有益于天下如此,可不务哉!
仰山太平兴国禅寺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九、《攻愧集》卷五七
仰山,天下之胜地也。
虽未曾一至其处,读韩昌黎之文而知山之有神,阅《传灯》,而知小释迦之开山,二神萧姓,释迦之来,实有灵响,逊山为寺,又能阴相默佑,招致檀施。
以至于今,迦之道愈高,山之神益灵,山之名日以著。
环袁之境,旁及四邻之外,水旱疾疫必祷,而奉香火者尤众。
其详又见于孚惠二王集录。
寺兴于唐会昌之元,至皇朝太宗皇帝赐以「太平兴国禅寺」之额,仍赐御书,栋宇之盛,甲于江右。
自迦至今,凡三十有七代矣。
嘉定元年闰四月三日,不戒于火,延燔殿堂楼阁,三百馀楹,尽为煨烬。
兹岂有数耶?
太守寺正余公谓一郡倚此山为命,当有以兴起之。
亟捐金钱三百万,首建法堂及二王之殿。
户部尚书赵公为建僧堂三门,且为之主盟。
隆兴府待制赵公前后施钱亦三百万,作佛殿。
住山清公率其徒持钵四远,闻者乐施,不数月,佛殿、丈室、香积、廊庑尽还旧观,而焕然一新,则大过之。
呜呼!
又何其神速也。
余侯以丞相之弟,平易近民,既已成民,而又能致力于神。
尚书敛泽民之惠,袖活国之手,归而燕居,助成大事。
连帅又出俸馀为之倡率,清以一衲度寒暑,顷在净慈,孝宗知其名,召对而赐之颂,至今土木形骸不改故时。
四人者相与敬孚惠之灵神,兴释迦之名刹,一废一兴,殆不偶然。
清属予为记,记其大概云尔。
神有二祠,去寺远者一舍,近者才五里。
而寺亦祠之。
释迦讳慧寂,初来自郴。
余侯名应诚尚书名善坚待制名希怿,清自号简庵,余四明楼钥也。
象山县渡船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攻愧集》卷五九
象山为邑,海匝三垂。
《汉志》鄞有天门山,《舆地广记》谓即今之东门山也。
唐神龙二年,属台州
广德二年始属于明。
《元和郡县图志》亦言本鄞县地
神龙元年监察御史崔皎奏于宁海县东界海曲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惟西南有陆路接台州、宁海
二说微有不同,而《郡县志》加详焉。
志实李吉甫在相位所上,吉甫尝为明州长史,宜得其真。
今西北至庆元府水陆一百六十里,中有一渡之险。
若由宁海陆行,则回远倍之,故多以渡为便。
渡实支海,南曰陈山,去邑十五里。
北曰东宿,皆潮退而行,中途少憩海口,俟潮登而后善达。
旧以小舟往来,多有风涛盗劫之虞。
隆兴二年,今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彦逾主邑簿,始创二大舟,帆樯篙橹,器用毕备,募习于操舟者月给之,分置二渡,以便行者,晏然如在枕席之上,所济不知其几,邑人至今歌之。
钥尝侍公坐,问何以能办,公曰:「句稽之职,安得有力及此?
偶郡委以征商事,旧例商贾以钱输官,以十之二为导行费。
既首蠲其半以惠之,馀分给胥辈,因置缿筒,而谕之曰:『前日公用有例,今一切不取。
尔曹得百金,则以一钱寘其中』。
仅二年馀,所积已多矣。
因首以修朝宗碶,又助邑之敕书楼与邑庠,遂以为此。
二舟皆躬自督课,费省而工倍,人乐为用,故能办耳」。
钥为之三叹。
试吏之初,孰能用心及此?
今日勋在社稷,岂苟然哉!
公去既久,寖以隳废,而一舟先坏,间有修治,往往因陋就简,不可支久。
撤旧增新,并为一舟,行旅不堪濡滞,而私渡出焉,未免复有覆溺者。
庆元四年六月承直郎韩君元礼为宰,访问疾苦,耆老首以是告,谋欲遵赵公之法而兴起之。
鸠工度材,即以八月先造一舟,其长七丈,广二寻。
十一月既成,又以次年之冬葺治旧舟,去朽易坚,色色鼎新,几于改作。
至今年二月毕工,修广之度,视前少杀之。
若什器细大,篙师名额,悉循古规。
又月委官僚以次提督,用防奸弊。
功就而民不知,邑士请纪其事。
钥以谓赵公济川之功未易遽及,今令尹忠宪裔孙,雍容办治,维此一举,仰有以继赵公之成绩,俯有以为一方永久之利。
赵公名遂身退,卜筑城中,亲见其成,喜形于色,尤为一段奇事。
夫子产以舆济人于溱洧,孟子以为惠而不知为政。
今前后邑官之贤,盖能知为政者。
惠及斯民如此,后来者苟能垂意而不忽,二舟之利其有既乎?
陈山有驿,以为宾客行人弛担之地,将刻石驿中,以诏后人。
慨然为直书之,以补吾里地志之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