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急就篇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四、《罗鄂州小集》卷四、《急就篇》附、《潨川足徵录》题跋七、《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三
右《急就篇》,汉黄门令史游作,唐秘书监颜师古为之训解
此篇旧分三十二章前代能书者多以草书写之。
唯有一本相传,是吴皇象写,比颜解本,无「焦灭胡」以下六十三字,裁三十一章而已
国朝太宗皇帝尝亲书此篇,又于颜本外多「齐国」、「山阳两章,凡为章三十有四
两章盖起于东汉
案《急就篇末说长安泾渭街术」,故此篇亦言洛阳人物之盛以相当
鄗县世祖即位之地,升其名为高邑,与先汉所改真定常山并列,此为后汉人所续不疑
豫章黄太史校本出于太和人家,亦有此两章
黄于篇中时小小笺释,而颜解本亦自有详略不同
户部郎中、总六道赋、天水赵公是正传广之,乃用礼部侍郎眉山公所藏颜本,校鄂州通守临江刘子澄本,兼考诸本正文同异,及附黄太史所笺于其下。
见今颜本不分章,则从而因之。
升注大字,用便观览
而列两章于篇外,可传后。
古者学童六岁十岁教之数与方名朔望六甲书计之事,盖循末以穷本,因艺以济道滥觞小学之源,而涵泳大学之海,终其身不厌
至秦不然,弃其道本而志其艺末,丞相李斯等虽颇作《苍颉》、《爰历》、《博学篇》,然天下方专学法令,以吏为师,《诗》《书六艺之言弃不习
学者无所依,退无可玩,自童幼鄙之,以为书足记姓名而已
又其篇虽名祖《苍颉》,而实异《史籀》。
时益多事,而徒隶字方起
汉兴,稍开书禁,兼崇字学吏民上书颇劾其不正者。
古来字约少,板策所书,多者裁百名以上
汉代试为史者,一童所记至九千字,乌睹所谓正哉?
孝元时,去等已远,独能取其篇中正字类而韵之,以为此书,使操觚小童不随俗迷误
是时元帝史书,而为此篇,皆稍近古
传称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岂此类耶?
东汉杜度张芝善稿法,始用以写此章,号章草
说者因谓草书起于,盖不察作此书之意。
今篇中所摭《苍颉正字,其体虽不存,而其读具在,因可以见汉世官市里名物
又得颜氏解训益明,可用虞览。
然颜以慈姓为祖于宣慈惠和才子,审姓为出于审曲面势者,名忠敬爱君而必以为赵盾鬻拳,解距虚蛩蛩,以槛车胶人之目,谓老复丁为蠲其子孙之役,亦不皆是
作者以录古文,而解者以著汉事
虽非《诗》《书论世之学,要主于好古存旧。
且其语亦微有劝,不若后世俗师俚童,相教以嚚讼之书。
故因定著之,以为前世小书其偶存者犹如此学者因亦有启焉。
淳熙十年十月望日,歙罗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