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郊祭 南朝 · 何佟之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九
今之郊祭,是报昔岁之功,而祈今年之福,故取岁首上辛不拘立春先后
冬至圆丘大报天也。
夏正又郊,以祈农事
故有启蛰之说。
晋太始二年,并圆丘方泽,同于二郊,是知今郊禋,礼兼祈报不得限以一途也(《隋书·礼仪志》一,天监三年左丞吴操之启称,传云,启蛰而郊,郊应立春之后尚书左丞何佟之议。)

不拘立春之先后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不择立春之先后 北宋·陈彭年 上辛祈谷之祀奏

周冬至于圆丘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臣闻礼以冬至祀圆丘于南郊 初唐·唐绍 请以正冬至日祀圆丘议

以冬至祀天于地上之圆丘 北宋·韦骧 故资政殿大学士右光禄大夫知扬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上柱国冯翊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六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赠右金紫光禄大夫张公行状

冬至合祭天地于圆丘 北宋·苏轼 集官详议亲祠北郊诏

以祈农事 东汉·汉明帝 得雨劳公卿诏

以祈农事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以祈农事 初唐·长孙无忌 昊天上帝及五帝异同议

以祈谷农事 北宋·余靖 祀昊天上帝与感生帝其礼当异奏

以祈农事 南宋·陈亮 汉论二 其二 明帝

自晋太始二年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晋自太始至元熙二年 南齐·陈文建 奏符命

又自晋太始元年 初唐·杨炯 王勃集序

自晋泰始二年始用上辛 北宋·陈彭年 上辛祈谷之祀奏

或曰晋陵郡自晋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为延陵 北宋·朱彦 延陵季子庙记

今祀圆丘方泽 曹魏·王肃 议祀圆丘方泽宜宫县乐八佾舞

宜并圜丘方泽于南北郊 魏晋·阙名 议奏并丘郊

是以圆丘方泽列于郊野 东晋·江逌 上疏谏修洪祀

始并圜丘方泽二至之祀合于二郊 南朝宋·王燮之 郊祀遇雨议

并圆丘方泽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若圆丘方泽上辛四时五郊社稷诸祀 北魏·长孙稚 上表乞定乐舞名

先奉敕于圆丘方泽太庙祠享日则用上元之舞 唐·韦万石 定乐舞奏

况复圆丘方泽 唐初·李峤 请车驾还洛表

高祖神尧皇帝请配圆丘方泽 唐·沈伯仪 郊丘明堂严配议

是以圆丘方泽之仪 盛唐·孙逖 天宝三载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制

圆丘方泽太庙祠享 盛唐·肃宗皇帝 大祀用上元舞敕

起今后祭圆丘方泽社稷 后周·柴荣 太庙及诸祠非亲祀不用犊敕

其祭圆丘方泽宗庙已外 五代至宋初·田敏 祠祭用犊疏

圆丘方泽 五代至宋初·田敏 祠祭用犊疏

圆丘方泽一 五代至宋初·田敏 祠祭用犊疏

瘗方泽而燎圆丘 五代至宋初·张昭 上庙室议

用之于圆丘方泽 北宋·王禹偁 大合乐赋

修圆丘方泽之礼矣 北宋·王禹偁 送廖及序

高祖请配圆丘方泽 北宋·宋祁 配帝议

亲祠圆丘方泽 北宋·陈襄 详定礼文一 其二十八 郊用特牲

则圆丘方泽皆可告也 北宋·孙洙 封禅原

今应祭方泽也而合于圆丘 北宋·范纯礼 南郊合祭议

非不知圆丘方泽皆亲祭之为是也 北宋·苏轼 上圆丘合祭六议劄子

今礼官议欲以圜丘方泽之神并行从祀 宋·章谊 论明堂大礼配飨事状

圆丘方泽之肇造 宋·孙觌 贺明堂表

圆丘方泽之斋严 北宋·李昭玘 代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 其三

正郊祀而定圆丘方泽之制 宋·张浚 道君皇帝谥议

圆丘方泽 南宋·宋孝宗 郊祀毕祭谢南岳东海南海南渎祝文

圆丘方泽之制 南宋·吕祖谦 策问 其三十一

供方泽圆丘之琮璧 南宋·李刘 除架阁谢丞相启

方泽圆丘祀礼兼 明·倪岳 次鸣治卧病不赴斋居之作

而南郊兼祈报之礼 南朝·何佟之 雩祭依明堂议

礼兼祈报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不得限以一途也 南朝·何佟之 郊祭议

不得限以书判 盛唐·玄宗皇帝 敕吏部慎重注拟诏

不可以一途辩也 唐·李远 灵棋经序

不可以一途御也 北宋·潘兴嗣 争论

不得限以径寸丈尺 宋·王绹 奏对论攻战守备措置绥怀四策

盖用人之道不以一途也 南宋·吴泳 论晓事之臣与办事之臣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