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 其三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乐静集》卷一四
盥手奉章,鞠躬俟命,望云虽剧,伏地无从。
献一得之愚,已几喋喋;
下十行之诏,尚复迟迟中谢。)
窃以因崇祀以告成,礼当有报;
为生民而祈福,意本无私。
乃上圣所优为,亦下情之公愿。
凡在照临之属,莫知鼓舞而来。
稽于众则可从,冀蒙兼听;
至于三而必渎,敢避多言。
筮日之良,沥诚斯迫。
恭惟皇帝陛下化行俗美,治定功成,阴阳天地以流通,礼乐刑政之明备。
丁宁德意,孰非之用心;
熙广圣功,不忘文武之勤教。
交万物以道,得百姓之欢。
众贤并兴,五兵俱偃。
养材有本。
造小子以《诗》、《书》;
怀远无方,裂殊邻为郡县。
九年腐,比户钱流。
茕独孤穷,饱馀粮而鼓腹;
桁杨缠索,挂空犴以凝尘。
朝廷胥乐于清明,田里蔑闻于愁叹。
馨香有感,惠泽无垠,共陶一气之和,遍为诸福之应。
元圭发见,上帝降观。
九霄光明,日有戴气;
千里澄澈,河无横流。
甘露葳蕤,宝山崒嵂,竹实供九苞之食,野蚕增卒岁之衣。
双莲骈菰,不并生于庶草;
赤乌白鹊,独先至于四灵。
淮人瞻崒堵之光,嵩阜示高真之相,嘉谷动盈乎拱把,瑞文继出于山林。
九皋之鹤蔽天,同倾万目;
五色之连篚,几困十夫。
礼部受图,岁尝百数;
外朝称庆,日或二三。
呈露纷纶,变化奇诡,事出乎见闻之表,意存乎象数之间。
欢流声诗,光动简册。
此太平之极致,何峞峞乎;
彼载籍之所传,特小小耳。
惟天之垂眷者甚厚,故民之报上者益勤。
圆丘方泽之斋严,未为之称;
束帛金钱之慰遣,讵已其来。
必先乔岳之封,允答三灵之眷。
庶弗违于上下,亦曲尽于情文,庸示光扬,非为进越。
博士濡毫于册府,夙备讨论;
封人侧耳于路隅,屡从汛扫。
载稽前古,无越此时。
虽退托以未遑,顾久留之何待。
盖旷世罕逢于盛际,况旧章非设于空文。
今复仰冒严诛,坚陈丹恳,幸稍回于渊虑,难终抑于舆情。
鲁邑儒冠,已颙颙而北向;
岱宗云物,每靡靡以西来。
伏望皇帝陛下追祖武以聿修奉天时而顺动。
自大野达东山之境,导属车无五日之行,良出便安,最为平易。
填金秘册,罄一人昭事之心;
刻石层崖,张万世无前之烈。
访仙闾之缥缈,观海日之腾陵。
百神之御沓来,万岁之声相属。
回銮夷路。
瘗帛崇坛,麾仗云屯,琛贡山积。
先端冕以受四方之贺,大作乐以举诸臣之觞。
躬问高年,毕修群祀;
尊儒阙里,欸帝真庭。
赐酺饮以交欢欣,濡德音以荡瑕秽。
荣光均被,庆赍并行,永孚宗社之宏休,丕显帝王之能事。
臣某等敷言累牍,引领踰时,恍迷丹阙之岧峣,想见翠华之彷佛。
踌躇终日,摇役寸心。
奏帝典之一篇,惭无宿学;
望圣人而三祝,窃效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