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小传序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五二
乌有先生平生有三拗:不交俗人而与人和,不善饮酒而喜人醉,对客寡言而乐闻滑稽,一闻其言,为之绝倒。客去静坐,往往思之,辄发一笑。客有怪而问其故者。先生告之曰:「孔子大圣人,犹以言戏子游。卫武公周之大臣,尚作《抑》诗以戒厉王,且以自警,想其为人严肃端毅,非滑稽谐谑之流,而诗人美之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司马迁作《史记》一书,上下数千载,而特为滑稽立传。东方曼倩目如悬珠,齿如编贝,胸中有书四十四万言,而以滑稽自雄。岂非俳谐之中自有箴讽,或能感动人情,使之改过,是以有取焉耳。昔韩退之作《毛颖》等传,而旧史乃谓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在当时如张文昌辈,号为深知愈者,犹且不乐于斯文,则旧史之陋固已不论可知矣。余昔游士大夫间,当酒杯流行,歌正乐阕,堂上客醉,谐戏杂出之时,虽街谈巷语,小说不载,稗官不录者,时有可观,辄采而书之,号《滑稽小传》。久之,得数十事以传好事者。虽有愧于马迁之书,方朔之辨,闷则取而观之,亦足以自娱也。年月日,乌有先生序。
太仓稊米集自序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首、《皕宋楼藏书志》卷八四、《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
昔余为童子,未冠入乡校,方学科举文。文成,掌教者善之,于是长者稍从而称其能焉。余曰:「是足以得名,不足以名世也」。乃喜诵前人之文与其诗,往往为之废业,而前日之称其能者悉咍之不齿也。一日,先君戏为客言:「是子肩有诗骨,在法当穷。而又好诗,穷固必矣」。自是好之不衰,如人饮酒,日甚一日,然卒亦不能工也。中年取少时所作而诵之,悉皆弃去,可呕也。老来取中年所作而诵之,则又皆弃去,可笑也。今老矣,而竟不能加,安知他人诵之不呕且笑耶?小儿曹未尝学文,不识诗病,误以为好,而掇拾其遗,得若干卷,录而藏之,问名于余。余告之曰:「『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也。使有补于世教,犹殆庶几。不然,徒费纸札耳,不足录」。昔者,山谷先生书告其甥曰:「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黄公之文可与马迁、扬雄、刘向之徒相为表里,若其诗则杜子美、苏子瞻而下不数也,而犹小之如此,况不逮其万有一者乎?后数年而集亡,当于东家酱瓿上而求之,其必有得矣。
书陆祠部帖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祠部郎陆公岩老少以经术文采见知舒王,与其伯氏左相齐名,世号二陆,晚方得州,岂弟慈祥,不事表襮。每接使客,酒不过数行而止,客去,辄斋素以裁其过。今观其言,有「既无厨传以沽往来之誉,又乏家赀以结上下之交」,可谓无负汉宣之诏矣。公尝与客言:「庄周论蛮氏、触氏争蜗牛之国,何其况之微也。至于逐北数万人,流血三千里,则可谓所争者小而所伤大也」。呜呼!其可谓仁人之言已。宣和甲辰中元前五日见此数帖,因记前语,使人想见醇德,乃书其后。
书枯冷道人李处士序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唐文皇辰日哭张公谨,疑若能脱略阴阳拘忌之说者。至命吕才使删其书,则又似颇留意于此矣。才之论葬法,以谓葬家取乾艮二时乃近夜半,文与礼乖。又古葬并在国都之北,无上利下利、大墓小墓之说,才岂不知其术?盖有所自来,其亦虑人主求小道,失大体,而立此论乎?世俗之人急于富贵利达,为墓师所欺久矣。又其所传之书鄙陋荒怪,期在符会俗人意旨,皆不待攻而可破。今龙溪李君独能略去近时诸家地理书,时时自出新意,颇有奇中,可谓不传之妙也已。君犹惧其法不与俗人合,故枯冷道人藉九方皋之说以告,俾余跋其后。余言如鸿毛,无万钧之力可回世人好恶,因谓李君曰:「君子病不精其技耳,人之知与不知亦何足深较」?余尝论羊叔子,其风流清尚有绝世之称,死之日能使州人罢市,将士恸哭,此岂宜无子?而相墓者谓若凿山当无后,已而果然。使子之术如叔子之客,虽名后世可也,况一时乎!靖康丁未中春中休日。
书元宁川帖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元具茨参江西裨,遂得句法,真山谷法嗣也。具茨亲见山谷,其得处便似不同。张载扬学东坡书,咄咄逼真,乃为具茨书此诗,云公同僚,相得甚欢。可谓一台二妙矣。世间俗子写无法楷书,作无韵恶语,又尝负此以疵病他人,见之令人气塞,故留此卷时时开阖,一洗凡马之尘耳。绍兴二年元宵后四日书。
书了翁赠别颂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了翁以正色立朝,愤世疾邪,不避权贵,风采人物当不在汲长孺下,宜其高目云汉,以傲睨一世。折节下士,喜与佳士周旋,此公何止高人数头地耶。居士韦深道隐居湖阴,一时贤士大夫皆乐与之游,而公于居士所以相求之意尤厚。余以是益喜居士之贤,而知翁之为乐易君子也。绍兴二年清明后四日书。
书姑溪老人诗卷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倾余北走建康,暮投青山市,诘朝谒太白祠。公时在路西,闻余来,使人折简见邀,遂止余宿。青灯白醪,雪髯红颊,议论衮衮可听,喜津津见于颜间。余维恨拜公于床下为已晚也。然私窃自喜,公年虽高,而气力强健,继此犹可以数见。逾月而归,则公已逝矣。此数诗乃当时酒间为余书者。绍兴三年秋七月中休日阅群书见之,把卷兴怀,为之雪涕。
书李夫人枯木墨竹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徐伯远出其家所藏李夫人枯木墨竹,霜枝劲节凛凛在人目中,自非作《白山茶赋》手,安能出此奇崛态度?相其婆娑笔砚间,定不减当年女博士耳。绍兴己卯中春二十有五日书。
书安定郡王长短句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安定郡王具文殊无碍辨才,传东坡居士正法眼藏,时时游戏于长短句中,妙丽清壮,无一字不可人意。今观此数解,真乐府中绝唱也。试使韵人胜士酒酣耳热倚席而歌之,当复令人想见其风采。后五诗,余旧闻于故人者,并书卷尾。绍兴五年嘉平十有三日,静寄老人书。
书琏上人诗卷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顷年读汪内相集,至《还琏上人诗卷》云:「笔端游戏讵须频,短卷才开即可人。月映澄江梅映雪,比君犹自不清新」。未尝不想见其人也。近常道人携琏公数诗来,妩媚清熟,殊不犯俗子格律,乃知江月雪梅之喻端非虚语,惜其相望千里,不与之徜徉耳。绍兴十年正月十日书。
书自作长短句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余少年时间作长短句,殊不能工,常戏自评之,以谓视古今诸家乐府,盖貌兄弟而年父子也,犹不能无意于著鞭。今须发种种,则无复事矣。同舍郎叶南美屡丐于余,偶追录此数解因以遗之。南美老于文辞,以功名自喜,乃复须此,韩退之所谓如人之嗜昌歜,未易诘其所以然者哉!绍兴十一年清明后五日书。
书赵介叔雷庄诗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
维扬人赵介叔顷与余相别于宛陵,今十年矣,是时东南群盗蜂起,殊有重别之意。余作长短句赠别云:「玉溪秋月浸寒波,忍持酒,重听离歌。不堪对,绿阴飞阁,月下羞娥。夜深惊鹊,转南柯。惨别意,无奈愁何。他年事,不须重问,转更愁多」。使传杯者歌之,坐客为之悽然。后介叔留九华,其家自泉南乘舟而下,道遇乱兵,举族皆殁,前调遂为语谶。绍兴十四年四月十五日,客有录介叔《雷庄小诗》以示余者,语极悲楚,读之使人酸鼻,而其诗又工,皆可录也(《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赵介叔:当即前文《富川同僚记序》及后文《从所好堂记》之「赵戒叔」。
书观音感应录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清照老人以户部郎边公所集《观音感应》一百事相示,读之令人感叹不已。而议者乃复怪其灵异如此众多,独不知菩萨愿力深重,为众生除一切苦,何有穷极?况在震旦一国一方之所示现若此,而遍一大地,尽恒河沙界所有众生,菩萨视之同赤子,一有苦恼,悉加调护,则其慈哀所及,岂耳目见闻之所可及?虽有须弥山笔,大海聚墨,安能称述?今边公表百事以传世,盖欲使人信心坚固,得所依归,其用心可谓善矣!绍兴十五年四月十有四日书。
书奉亲养老书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昔人有以粗粝饭客,以精馔奉亲者,一见便为名士称赏。士大夫酣酗杯酒中,虽酒肉如山,犹恐未能娱客。至于羊枣之奉,往往未尝经意,大似倒置。余与艾慎机出同王事,入则分产而居,见其奉亲之孝甚谨,意其近世无与比者,宜此书之未尝去眼也。绍兴十六年正月七日书。
书苏养直与陈彦育帖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自古高人逸士隐于岩谷者盖亦多,而文采风流未必俱胜。后湖视富贵如浮云,而言语文章妙绝一世,汉魏而下所未有也。此卷中数诗皆佳稿,而乐府语韵尤高,使东坡先生见之,当不但喜清江一曲耳。
书梅师赞家梅圣俞书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仆少年时尝阅家所藏前辈书尺,得圣俞先生数帖及《姑苏园亭记》,爱其楷法甚谨。已而失之,自是不复见先生之书,今三十年矣。此篇乃圣俞遗其弟宣义公师赞者,公之孙和仲出以示仆,览之如复见吾家所藏也。观先生之诗,乐其字画,它人犹在所爱,况公家物,护之其可不力乎!绍兴辛未腊月十日,同郡周某书。
书具茨集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余与元道州一别十五年,自此翁下世,平日篇章无一字到眼,念之令人落寞,殊无好怀。今年朅来富川,吏部郎桂嘉任出其诗文四编,殆数百首。噫嘻盛哉,何其多也!道州年十八岁已升山谷之堂,父子俱出其门,亦是一时伟人。文词超妙,高出世表,而所遇乃尔,诗之为祟如是其酷耶!绍兴壬申二月庚午妙香寮书。
书月岩集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
《月岩集》,太华逸民之所作,而太华逸民则李廌方叔之自号也。李端叔序其文,谓东坡尝言:「吾评斯文,如大川东注,昼夜不息,不至于海不止也」。今诵其诗,读其文,然后知此老之言为有旨焉。而自非豪迈英杰之气过人十倍,则其发为文词何以若是其痛快耶!绍兴壬申春,滑台刘德秀借本于妙香寮,乃书以还之。
书老圃集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大洪昔时诗用意精深,颇加雕绘之功,盖酷似其舅。此其所载,意其多晚年之作,与昔所见殊不类。近时士大夫论徐师川诗甚不公,以谓稍稍放倒,而不知师川暮年得句多出自然也。毛嫱丽姬,粉白黛绿,歛衽顾视,未免时自矜持。徐娘虽老,却以洗妆而真香生色,有不可描画之意。盖诗至于此然后为工耳。绍兴壬申春,滑台刘德秀借本于妙香寮,乃书以还之。
书郭元寿家叔党书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一、《太仓稊米集》卷六六
顷岁故人章刑部决狱五羊,道过郁孤台,得东坡两诗大字石刻,归以遗余,妙不可言。今郭元寿乃以叔党所书《郁孤诗》相示,字画词采几不可辨,览之使人恍然如逸少复生,子敬犹在世也。后人当谓「前有二王,后有两苏」为不疑矣。绍兴壬申三月甲子,宛陵周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