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沈秘校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八、《太仓稊米集》卷五五
旧社未归,念馀生之老矣;
故人相见,追往事以凄然。
更沐新诗,少光衰绪。
人间聚散,真乘雁之去来;
句里风流,慰飞蓬之飘泊。
过情垂誉,佩德兴怀。
未遑持刺以踵门,聊复引词而叙意。
王秘校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八、《太仓稊米集》卷五五
窃禄何功,固深惭于善政;
逃名甚久,犹及见于斯文。
谅非侪俗之言,颇有凌云之气。
一枝笑折,知难弟之先登;
万选何疑,料巍科之必中。
黄鹄即看于高举,老马无意于长鸣。
徒辱下临,夫复何补?
未遑投谒,尤极感怀。
谢吴秘校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八、《太仓稊米集》卷五五
少年习气,固知嗜好之殊;
晚岁高文,顿复神明之观。
逃空虚而甚久,闻韶濩以殊惊。
顾此苍颜华发之馀,敢佩明珠白璧之赐。
永言为好,何日可忘!
何秀才惠书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八、《太仓稊米集》卷五五、《永乐大典》卷一○五三九
都骑见临,高文为贽。
窥华词于制作,知妙学之渊源。
严什袭之常书,畴敢忘于雅好;
修片言之报札,姑自志于中心。
谢沈解元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八、《太仓稊米集》卷五五
驱车入境,已尽览于湖山;
歛衽登堂,又辱贻于珠玉。
顾英词之秀发,增朽质之光华。
佩厚意以难忘,揣过情而甚恐。
誓收微效,少裨疲瘵之馀;
庶接高谈,获奉从游之末。
谢王效正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分临偏郡,何补事功;
宠贶华文,遂光衰朽。
自笑陈人之陋,遽蒙长者之稽。
称实出于过情,意甚惭于掠美。
敢遵仁诲,勉效初心。
聊修骫骳之词,少答勤渠之赐。
彭运干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望千里之门墙,邈如世外;
拜五云之书札,恍若梦间。
偶沾试守之恩,犹假过情之宠。
虽寮友之义甚笃,顾小人之愧为多。
恭惟海内名家,大流伟器。
少年得誉,众人号宁馨儿
壮岁效官,举郡称霹雳手。
恨兹淹泊,未快腾骧。
视才器之不烦,知富贵之未晚。
某介而寡与,老且可憎。
遂专三日之城,已过一生之望。
形容尽变,岂是昔人;
笑语相欢,漫思前日。
厌尘埃之汩没,想词翰之风流。
跂望华轩,来临弊境。
虽无歌舞,愧为郡最乐之言;
尚有湖山,作故人相见之地。
抑又何哉?
韩朝奉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吴牛望月,顾筋力以何堪?
越鸟归巢,唯乡关之在念。
况恢台之善政,方沾丐于吾邦。
未遑展桑梓之仪,岂敢拜翰墨之赐。
事诚倒置,心不自安。
恭惟才绝九流,书穷七略,藏庖丁之刃,虽未究于设施;
毛遂之锥,固已知其超卓。
哦句两松之下,飞声双阙之间。
退之遣鳄之文,精诚莫及;
闻安国议戎之策,忠厚可观。
当文黼黻之青黄,尚屈簿书之朱墨。
借玉阶方寸之地,行望蓬山
下金泥尺一之封,即分邮传
老之将至,时不再来。
悼齿发之已衰,顾筋骸之难强。
青鞋黄帽,徒滥厕于冠裳;
白发苍颜,岂足尘于表著。
望故山而何在,问征夫而未能。
觌德尚遥,望风增切。
答刘县丞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携家去国,怀绶得州。
老手苍华,笑江山之牢落;
高文绚烂,宠车骑雍容
非所宜蒙,岂不重愧。
恭惟天资沉厚,妙学精深。
清德尤畏于人知,廉操久为于民表
朅从河朔,转寓江乡。
闻遗爱之尚存,近在属邑;
恨相从之已晚,犹际英标。
某吏道非长,声称甚寂。
钝拙颇惭于敏手,循沿难革于陋风。
尚贻慷慨之词,文此枯癯之质。
与闻謦欬,已足慰于生平;
况遣儿曹,获稍亲于函丈。
其为欣抃,罔既敷宣。
秦太师景灵宫加封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原庙缮新,克广奉先之孝;
严宸命诞,聿彰辅世之勋。
涣汗既敷,群方交抃。
恭惟望隆三事,位正六府。
挟风后、力牧之才,辅唐尧、虞舜之化。
持危任重,再造功高。
决汉家之谋猷,大者才过二三策;
永周家之历数,远且至于千万年。
宗庙既以益严,祖考莫不来格。
遂昭轮奂,用洁齐明。
俨列圣之邃容,垂后昆之景福。
祀清庙而执笾豆,爰修显相之仪;
游渭北而出衣冠,因讲荐羞之制。
盖天子以尊祖为孝,而大臣以制礼为先。
韪兹社稷之功,尽出庙堂之议。
宜大颁于纶綍,用永贲于宗公。
鲁国之宫,尚陋奚斯之作;
开汉皇之次,徒闻稷嗣之言。
允属昌辰,乃蒇熙事。
肇称新邑之祀,当在圣臣;
上宪太徵之宫,亦稽故典。
某猥膺郡绂,恪守邦圻。
奏告示虔,但驰神于寀错;
落成交庆,恨阻赞于陶钧。
秦太师郊祀加封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神丘肆祀,格景贶于苍穹;
宣室受釐,被鸿休于上宰
爰讲明禋之报,诞彰显相之勋。
命册攸颁,多方胥庆。
窃以非圣人不议礼,唯孝子能飨亲。
顾兹展错之仪,属在休明之旦。
周公得卜,既脩元祀之文;
后稷配天,用示尊先之义。
祖考为之来格,福禄以致攸同。
蒇熙事以告成,霈湛恩而敷锡。
恭惟赞襄元后,师保万民。
自振古以来,考百王之事,惟兹一德,悉盖前闻。
用能不挽天河,尽洗甲兵之变;
未移桑荫,大兴礼乐之文。
乃筑圆坛,以就阳位。
望拜竹宫而流光正集,既通爟火而神驭宴娱。
宜锡羡封,大光元辅
某猥分郡绂,阻拜钧庭。
聆鬻鬻之清音,尝仰瞻于霄汉;
望岩岩之维石,徒激想于肺肝。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秦观文郊祀加封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服大裘而祀上帝,推后稷以配天;
作册以告周公,庆伯禽之拜后。
礼行以郊而百神受职,赉封于庙而四海归心。
凡有识知,举同抃蹈。
恭惟运逢千载,道合一人。
以不世出之才,遇大有为之主。
际风云之会,起于日月之光。
射策汉庭,天子为之亲擢;
雠书东观,太乙至于下观。
荐被光灵,进参法驾。
讨论坟典,掌宗伯之礼文;
润色丝纶,草北门之制诏。
久雍容于经幄,旋秉握于枢衡。
虽勤谦德之光,益示宸衷之眷。
保傅亚上公之重,德爵兼达尊之隆。
况祗肃于苍穹,遂聿彰于景贶。
紫坛奉引,既显相于明禋;
黄屋均釐,宜祗承于休命。
某猥分江垒,阻造钧轩。
望车尘,曾未遑于庆拜;
载瞻岩石,窃有冀于钧陶。
南康徐中大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介乎大国,未修交际之容;
蕞尔小邦,唯资唇齿之助。
辱贻书之俯逮,徒污背以增羞。
恭惟人望崇高,天资静重。
一时麟凤,久为朝路之仪;
千里金汤,犹藉藩方之寄。
恢馀波而沾丐,粲尺牍之情文。
振起颓风,光华暮境。
某儒酸未改,吏术无闻。
虽假一麾,徒有简书之畏;
遥瞻五马,方从水石之游。
顾觌德之未遥,唯向风而尤切。
谢生日诗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一○五三九
桑榆就景,已叹流光。
锦绣飞笺,遽贻盛礼。
方劬劳之在念,辱颂祝以祈年。
佩德虽隆,抚躬何礼?
平生朴拙,常遭非意之嗔;
此日光华,敢窃过情之宠。
徒增永怆,莫喻感悰。
回莫解元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乘锐而来,将观笔阵;
易地以战,遂擅文场。
念老将尝辱于败军,而鏖战与闻于奏凯。
华缄聿至,庆忭增深。
恭惟天授伟才,家传妙学。
胸中书传,富有五车
笔下波澜,倒流三峡
爰被外台之荐,亟登天府之书。
解数千牛,刃已游于馀地;
飞九万里,背将负于青天
某仰德方勤,闻风窃喜。
江边并席,虽未奉于笑言;
玉陛胪传,行再驰于竿牍。
光州曾郎中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江国养疴,梦怀乡井;
高轩假道,遂见故人。
竹坡当日之游,慨霜鬓六年之别。
关山之在眼,惊翰墨之来临。
恭惟文采传家,风流绝俗。
诗腾淮楚,旧歌沔、鄂之章;
名在冕旒,高压籍、湜之辈。
宜就班于文石,犹拥旆于边方。
岂非歛三州岂弟之馀,聊以慰一方抚摩之望。
想当饰吏,必有异闻。
某一落江干,两更岁事。
身随乘雁,时照影于沧波;
心恋云山,已卜居于庐阜
不期楚尾,复对荆州
一札诏书,行拜赐环之宠;
五日京兆,尚堪陪烛之欢。
与卢漕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郡太守而共理,本以为民;
部使者而观风,雅宜从俗。
闻拥光华之节,来颁宽大之书。
驰传所临,黎民胥庆。
恭惟躬岂弟慈祥之德,擅风流蕴藉之称。
究其平易以近民,盖由儒雅而饰吏。
石渠流水,虽久去于图书;
西掖高梧,宜入陪于鹓鹭。
方示九重之宠眷,尚勤千里之转输。
某猥属列城,与闻使旨。
将归故里,迫京兆五日之期;
粗免常刑,皆苏章二天之庇。
行遂周旋之奉,获闻謦欬之音。
但遐想于车尘,冀既瞻于马首。
履兹寒冱,愿慎保绥。
秦太师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九一七
日从青道,当苍精出应之初;
上甘泉,乃万国朝元之旦。
群公荐璧,天子受图。
凡在溥临,共跻亨运。
恭惟名高有相,位冠三公
利厚泽于生民,合忠言于明主。
讲成周之五礼,著在典章;
谐虞氏之八音,格于鸟兽。
定大策于庙堂之上,斡化权于掌握之中。
道与时而偕行,寿因仁而益永。
三元谨始,百顺是宜。
假守江壖,遽辞台鼎。
遂阻称于寿爵,徒引望于钧庭。
进书贺秦太师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永乐大典》卷九一七
诒孙谋以燕翼子,既纂成书;
涣大号以扬明庭,爰颁宠綍。
布在文武之方册,参诸之典谟。
夷夏交孚,神人共喜。
恭惟周邦元老,商后圣臣。
羽翼六经,袭孔子删《诗》定《书》之志;
陶成万化,当周公制礼作乐之朝。
偃兵革于边方,混车书于区夏。
宝邻修好,上帝降康。
适国家閒暇之时,乃文物修明之
圣谟具在,宜增唐帝之焕章;
武烈既昭,当矢周宣之文德。
载之巨牍,实赖宗工。
聿追河洛之图书,备述帝王之仪宪。
奎躔腾曜,粲若云汉之昭回;
金匮宝储,永作邦君之轨范。
繄此圣人之作,允为论次之功。
宜极褒嘉,以旌殊烈。
凡在陶钧之内,敢忘抃蹈之情。
某久沐恩波,尚尘廪粟。
琅函蕊笈,赖钟山秘典之藏;
羽盖霓旌,想汉殿皇仪之盛。
莫遑展庆,徒切望风。
秦太师待制作首元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九、《太仓稊米集》卷五六
武偃文修,功归社稷;
阴施阳报,庆在子孙。
决巍科者,世宜有其人;
元辅者,兹因为之渐。
事光千载,荣动一时。
常观自昔富贵之家,未有不闲典丽之习。
况肯心游于艺苑,畴能身致于云衢。
操管濡毫,俯同寒士;
垂绅正笏,骤即禁涂。
既魁四方俊杰之人,遂拜六阁深严之选。
华胄增相门之重,异恩加主眷之隆。
盛德所钟,荣光自远。
冕旒三接,方体貌于大臣;
衮绣一诗,将流传于奕叶。
恭惟坐而论道,忠以事君。
创从书契以来,未见勋庸之比。
虽有倾河之辨博,莫可形容;
譬若太虚清明,谁能绘画?
要其用意,唯在好生。
积二十年不杀之仁,享三千岁无穷之寿。
馀波所溢,后裔宜蒙。
发策决科,如探囊而取旧物;
传圭袭组,必继踵而位台衡。
功盖古今,报同符契。
非私情之敢佞,信舆议之咸归。
某夐隔修途,阻趋大府。
徒与江湖之士,共作美谈;
难陪冠剑之流,躬陈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