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心随物转,故积动以成昏;
业自惑生,故习恶而亡善。
所以化分两学,将因静以旋明;
制列二持,必先止而后作。
故知止业,实乃行宗。
若夫翻畴昔之沉迷,禦方今之狂逸,清澄根欲,荡涤心尘,平苦海之波涛,摧界系之笼槛者,唯斯戒本,颇适机缘。
然而圣意包容,微言简要。
爰自逍遥初译,代渐支离。
洎乎太一重恢,理归淳正,仰规彝范,俯察颛蒙,摘广律以注本经,演义章而申厥旨。
文凡两出,义复重修。
逮此衰迟,罕闻传授
虽前脩出于章记,而草创未详;
或时辈继以讲求,而相承莫委。
于是载思载览,随说随抄,弥历岁华,遽盈卷帙。
考名责实,搜古评今,俾利钝以兼资,冀说行而两遂。
尤惭寡薄,莫尽玄微,或所未安,以俟来裔。
时元祐三年夏安居竟,在东安碧沼兰若绝笔,因题序云。
按:《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首,续藏经第一编第六二套第二册。
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僧以众为名,众以和为义。
良以情生性昧,行别事乖,由此随流,莫知究本。
所以归一师之氏族,等三圣之容仪。
其为德也,戒见利以齐均;
其为用也,身口意而一致。
争纷既息,我倒斯平,可使性显情忘、返流复本者矣。
且夫阴阳育物,非斯而万物不成;
礼乐治民,舍此而四民不立。
所谓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先王之道,用斯为美。
矧乃发挥佛化,纲纪僧宗,建灭恶生善之缘,辟超凡趣圣之路,唯兹胜法,备此大功。
爰自玉毫收彩于西乾,贝叶流津于东夏,微言殆绝,异集繁兴。
赖我圣师,慨兹凡庶。
知时举要,纂八法以成文;
索隐钩深,阐四缘而作疏。
忝沾微善,获迨遣音。
竭虑研几,何啻于韦编三绝
随闻著录,敢遵于墨印四求。
庶令垂裕后昆,岂谓反光前代?
使僧海还同于一味,祖灯分照于无穷。
劫石可消,愿言曷既?
勉夫来学,无怠流通。
按:《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卷首,续藏经第一编第六四套第三册。
删定比丘尼戒本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南山祖师撰集录,僧、尼并有删定戒本,《僧戒》见行于世,尼本未流。
此方今所诵者,乃是后人准律抄出,且备时用。
然以翻传尚质,受诵尤艰。
致有下坛毕身不诵,或虽诵习,鲜克有终,故使受若牛毛,持如麟角。
内怀法体,外被佛衣,反乃混俗营生,恣情造恶,招他讥毁,辱我教门。
徒染法流,虚食信施,乖出家本志,负生育深恩,一坠三涂,动经万劫。
且夫禅定智慧,以戒为基;
菩提涅槃,以戒为本。
道虔请,深悯沈沦,大觉知机,严加制约。
良以无始业种,量若尘沙,任境彰名,何止八万四千之数;
随犯立法,且提三百四十八条。
为演说之常仪,作持犯之蹊径。
五夏不诵,尽寿依师;
半月不闻,违教获罪。
由是敢依《僧戒》,重定尼文。
彼此俱同,则一无改作;
彼无此有,则须至看详。
庶令语意从容,诵持便易。
四明尼众乐戒者多协力倾财,镂板模印,且欲广流寰海,大振律风,使中外以同遵,令佛法而久住。
恣尔来者,试听吾言:无上法王,万德慈父,不遗汝等末恶凡流。
委曲指陈,微细过患,可谓没身苦海,垂手迷涂。
何不省身心,反生轻笑,或怀羞而栋略,或掩耳而惧闻。
宁知圣制刑科,全是自心妄业。
故《善见论》云:此戒法语,诸闻说者,慎勿惊怪,生惭愧心。
念佛恩德,已离爱染,得清净处,为我结戒,说此恶言。
若佛不说,云何得知?
请详此文,深自尅责,若诵若听,宜敬宜遵。
元符己卯祖忌日,馀杭沙门元照序。
按:《删定比丘尼戒本》卷首,续藏经第一编第六四套第三册。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出家之士,禀戒为体,聚法居身。
行必据体而修,故因名随行;
身必称法而动,故果号法身。
诚由发趣有宗,因依得所故也。
且夫一识元明,垢净叵得。
从缘流变,彼我炽然。
触物生情,随妄兴业。
系诸有狱,受万类形。
亿劫升沉,罔有宁息。
故我如来乘真实道,辟大慈门,将令究尽苦源,故制先除漏业。
譬夫伐树,始必刊枝,岂唯种果无依,抑使根株渐朽。
毗尼为教,厥致在兹。
伏自蕴结中天,五宗竞演,译传东夏,《四分》偏弘,虽九代相承,而六师异辙。
而我祖师示四依之像,秉一字之权
轸力扶颠,为如来所使;
垂慈轨物,作群生导师。
首著斯文,统被时众。
莫不五乘并驾,七众俱沾。
僧护法之仪,横提纲要;
日用时须之务,曲尽规猷。
是故历代重之,以为大训。
然则理致渊奥,讨论者鲜得其门;
事类森罗,驾说者或容遗谬。
由是研详可否,搜括古今,罄所见闻,备舒翰墨。
仰承行事之旨,题曰《资持》;
不违三行之宗,勒开卷轴。
良以一部统归三行,三行无越二持。
科译文言,贵深明于法相;
诠量事用,使剋奉于受随。
是则教行双弘,自他兼利,首题一举,部意全彰。
但由圣智通宏,凡情寡陋。
以蠡酌海,长嗟罔测其深;
捧土,实愧不知其量。
式酬祖德,少副夙心,庶永流通,冀裨万一者尔。
按:《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首,续藏经第一编第六九套第一册。
遗教经论住法记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马鸣大士,传法祖师,迹示四依,位居深地。
或宗经而造论,或著论以通经。
适协时心,允符圣旨。
以谓中霄遗训,叔世当机,于是假道微言,开萌品汇。
且经翻秦世,诵习尤多;
论译陈朝,弘通盖寡。
虽复别开户牖,竞务穿窬,然而未造门墙,孰窥美富?
或倚附而撰疏,或采掇以笺经,章句益繁,理味逾隐。
矧乃唯资谈论,罔示修持,壅塞夷途,隳残正教。
譬尘蒙于宝鉴,莫辨妍媸;
犹雾掩于冰轮,宁分衢街。
是以专依本论,敷畅佛言,仍述记章,申通祖意。
研详理教,搜索古今;
的指行门,直决心要。
非图数宝,期用书绅。
庶毗赞于真风,俾住持于亿载云尔。
按:《遗教经论住法记》卷首,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六套第三册。
净心诫观法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太近至易,无如自心,入死出生,了不知觉。
其体明莹,其量包容,故使一迷,遽生诸法。
其犹宝鉴,因明而像生;
又若长川,缘澄而波动。
谓心异物,为物转心。
吸揽尘缘,积成劳结。
沦历诸有,沈屈己灵。
馀趣无知,人伦鲜学。
纵令听习,多堕邪痴,奔逐名闻,封著知解。
至有江南江北,走觅菩提,曲见邪心,未尝正直。
野猿腾跃,家犬迟回。
劳我圣师,提耳垂诲。
曲留妙药,的指病根,囊括两乘,津通万行。
托彼亲度,用表弘慈;
嘱使窃窥,特彰秘胜。
深诃讲论,苦勉修治。
然古德传通,双弘教观,诸部则以教开解,斯文乃以观示修。
既非无目而游,岂是数他之宝?
须信从真起妄,举体现前;
达妄即真,不从他得。
净心之要,览者宜知。
按:《净心诫观法》卷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五。又见续藏经第二编第一○套第二册。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感通传》:天人问曰:「前所制《章服仪》,灵神感喜。
自佛法东传六七百年,南北律师曾无此意,师何独拔此意」?
祖师答曰:「余读《智论》,见佛著粗布僧伽梨,因怀在心。
及听律后,便见蚕衣纵得,已成斩坏涂埵,重增景仰。
又见古昔高僧咸皆著布,复见西来梵僧,咸著布氎。
由兹兴念,制此仪文」。
斯乃发起之元由,述作之大体。
文理高邈,引用该罗,不得其门,莫窥其美,徒知申释,但费辞章。
是以竭鄙思以幽求,詶诸生之勤请。
击扬遗化,敢晞骥于前修;
衍布慈风,庶指南于来学云尔。
绍圣二年安居中,于净住宝阁绝笔。
按:《释门章服仪应法记》卷首,续藏经第二编第一○套第三册。
净业礼忏仪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乐邦文类》卷二
元照自下坛来,便知学律,但禀性庸薄,为行不肖。
后遇天台神悟法师苦口提诲,始知改迹。
遂乃深求祖教,博究佛乘,而于佛祖微言,薄有所领。
窃自思曰:「初心晚学,宁无夙善?
但不遇良导,作恶无耻,虚丧一生,受苦长劫」。
于是发大誓愿,常生娑婆五浊恶世,通达佛理,作大导师,提诱群生,令入佛道。
复见《高僧传》慧布法师云:「方土虽净,非吾所愿。
若使十二劫莲华中受乐,何如三涂极苦处救众生也」?
由是坚持所见,历涉岁年,于净土门,略无归向,见修净业,复生轻谤。
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
既而病差,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
志虽洪大,力未堪任。
仍览《天台十疑论》:「初心菩萨,未得无生忍,要须常不离佛」。
又引《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
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祇可传枝」。
自是尽弃平生所学,专寻净土教门二十馀年,未尝暂舍。
研详理教,披括古今,顿释群疑,愈加深信。
复见善导和尚专、杂二修。
若专修者,百即百生;
若杂修者,万千一二,心识散乱,观行难成,一志专持四字名号,几生逃逝,今始知归。
仍以所修,展转化导,尽未来际,洪赞何穷?
方便多门,以信得入。
如大势至,以念佛心,获悟圆通,入三摩地
复自思念,已前所造无量罪业,不信净土,谤法毁人。
业因既成,苦果必克,纵百千劫,所作不亡。
业性虽空,果报不失,内怀惭耻,晓夕兢惶。
于是躬对圣前,吐露肝胆,五体投地,苦到忏悔。
仍发大愿,普摄众生,同修念佛,尽生净土。
欲常修习,须立轨仪,故集诸文,布成此法。
从始至末,第列十门。
并准圣言,咸遵古式,事从简要,法在精专。
所贵自备修持,岂敢贻诸先达?
后贤披览,知我志焉。
观经九品图后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乐邦文类》卷二
世之学佛者,其始莫不皆曰为生死事大故也。
及乎声利所动,世缘所汩,则死生大事置而弗论。
或为人所扣击。
则他辞托跋,不能自决,或云此不须问,或云不必须知,或云符到奉行,莫作计校。
或云随处受生,出入自在;
或云且生不高不下之家,复男子身。
或云把定精神,见善恶相不得随去。
或令预候知时;
或教临终夺阴。
或云百骸溃散,一物长灵;
或云形散气消,归去寂灭。
如是种种,臆度矫乱,皆不出凡夫外道断常二见。
逮乎四大解分,病苦所迫,识神无主,随业轮回,决无疑矣。
借令定日剋时,坐脱立化,世术可致,未足为奇。
斯由不见《十六观经》,不知九品生相,不信弥陀愿力,而坚持所见,自甘涂炭,岂不为之悲哉!
姑苏逸上人,久历丛林,不滞偏见,属意《观经》,盖有年矣。
将恐道俗未阅经本,乃命工图绘九品之相,具引经文,以示其说,随于经后,各以偈颂为之激励。
且使知死生事大者,有超越之路,而不溺于异见,枉受轮转。
若乃因相以举目,因文而动怀,是必有信者、解者、修者、生者焉,以至疑者、谤者,莫不皆为往生因种。
则斯文于世,岂小补哉!
青山安忍子仰之不已,辄复命笔,随喜赞叹云。
校勘拾毗尼义钞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此钞传世其来久矣,或为之训解,或口以传授
但去圣绵远,在人寡薄。
城中之乳,日渐乖真;
林间之偈,相承传谬。
故使大慈留训,久掩其风,末裔问津,莫知所适。
是以积年沈玩,四出搜求。
欲广见闻,固当诠示,辄为序引,粗列三科,庶使智者观之,所谓思过半矣。
著撰来意一也,駮古异议二也,校本差互三也。
初,中天毗尼为教,厥号行诠,行之所依,存乎事相。
往古诸德,未穷斯旨,竞述义疏,广引繁词。
唯我祖师拔乎众见,刊削搜补,显行世事。
森列二持,统归三行,故《事钞》之作,最居其首。
且事则在乎简要,行必凭乎楷模,故不广义章,但直舒正范
然则圣教宏远,至理渊微,或隐伏之深文,或废兴之来致,无非正说,岂患多途?
学必优柔,义须精练。
是以揽诸要义,别录成章,斯文之兴,抑其次矣。
知《事》、《义》两钞,表里相资,非《事钞》则行无所凭,失乎教本;
非《义钞》则解无以发,昧于来诠。
详其题号两分,实乃行解兼举,二部之作,旨在于此。
或云戒、业二疏不尽之义,收拾成文者。
尝用对考,而文义多同,若其不尽,止可拾其所遗,岂得彼此重见?
故知不尔。
或云为二疏张本者。
且《事钞》所指,三部显然,岂是为疏而为草创?
吾宗学者,深须详鉴。
果有所疑,试引诚證,钞兴意云,每所引用,先加覆检。
于一事之下,废立意多,诸师所存,情见繁广,今并删略,止存文證(此明《事钞》,下序《义钞》云。)
及教通馀论,理相难知,自非通解,焉能究尽,广如集《义钞》所显,此引文證也。
又下明不学无知持犯等义,两钞犹同,及乎二疏,始多损益,或复废前,其类非一,此以义證也。
又先撰《事钞》,当武德之末(九年。),次制此钞,乃贞观之初元年。),年历相去,足显同时。
贞观之间,始创二疏(戒疏八年,业疏九年。),以见昔云「拾疏不尽」者,得非谬哉?
此约时验也。
法宝律师玄畅批云:「此钞国初南山祖师述,助释《行事钞」》。
据此所明,颇得其实。
既云助释,则相资之义,皎若重轮。
况指国初,而同出之文,奄如合契,此引古證也。
释疑会异,委在别论。
第二駮古异议者,通慧《僧录赞宁评此钞有三种,定在《事钞》前撰:一曰文义鲁质,多云「首解」。
二曰著述不全,埋名没代,前无序引,后无批文。
三曰备其遗忘,略示义章,但云将讲等古记。
虽欲救正,奈何理寡辞枝,况不知疑之所来,诚有由矣。
尝三复斯语,窃所未安,故曲辨之,俾无后惑。
原夫此钞之制,盖集诸师章疏以成文体。
古贤制作,直伸义意,不务雕饰,今则且依彼本,删要录之。
及乎二疏,始加润色,比诸大部,辞理彬彬,与此酬校,安得无疑?
又历代述作,仅两十家,他师之义,但通标昔解、又解等,唯首师大疏,理趣弘远,为今所宗,故独显名,用简诸说。
斯实推寄有本,不掩师承,况首解之言,盖语从省要,亦何质之有?
而彼辄见指斥,一未可也。
又尝考古本,首后不全,章节不次,名代不显,诚如所言,然亦未可非于作者,故今略以数意求之。
有云草稿才成,便为他窃,未暇缉缀,此昔所通,亦一意也。
又唐室衰末,涉于五代,天下纷扰,释侣逃散,诸宗经训,因之残缺,此二意也。
又祖教流衍,本于关辅,江浙相辽,过数千里,传文至此,讹脱叵知,此三意也。
又撰述至今,岁时悠远,或传写遗漏,或纸素零脱,例如《归敬仪》文,前无半序。
比于儒宗,《书》、《礼》亡逸尤多,况此间见行,犹阙下卷,可非验耶?
此四意也。
而彼未详,直尔轻贬,二未可也。
制撰之家,非唯一辙,今但攒聚义类,不立篇目,撮略为宗,复无附释,但标将讲,节为大科会,诸家之异同以区,可不列展转之难问,用辟深疑,辞义宛然,岂唯备忘,三未可也。
用上诸意,駮彼三种,以见先德曾未讨论传习之流,无践斯迹。
第三,校本差互,复有三别。
初辨诸本者,天台律师允堪科释之本,则为三卷,世中见行。
后得古本,止有上中两卷,比三卷者始末皆同,固常持疑,无处求决。
近于永嘉得故常宁律师(文溥)一本四卷,即以上中各分为二,彼自批云:「据《法宝目录》云有三卷,今止获二卷」。
细寻此说,复按后批,始知东夷寄还元有三卷,下卷独亡,不传江左,非本无矣。
后人不达,分中为下,且应目录之数,岂知失于本趣,不于后进耶?
又审诸部隐略,指在《义钞》,而文多不出,良由于此。
诸师章记辄云指误、检彼无文等,盖不知所以裁之,故言多率尔。
今从古本,止存上中两卷,复虑重大,析开为四,下卷阙如,以俟于后。
二,正名题者。
此间所见古今多本并云《四分律拾毗尼义钞》,而永嘉一本独云《拾毗尼要》,然虽理趣一贯,其如全缺两殊。
又《事钞》所指,复有多别,或云《集义钞》,或单云《义钞》,皆略举也,或云《别钞》,非同部也。
今则从多为正,如文所题。
又按通慧云「埋名没代」,可验卷首,本无撰号,后人添入,今亦存之。
三,定品次者。
自上卷之初至中卷之末,总一十六段,皆首标将讲,而无一二次第之目。
然诸古本于「破僧大意」之下,即列「僧残」及二「不定」,又间以「时非时」,然后始列「四夷」,便接「舍堕」。
校以篇聚,显然倒乱,究其所由,莫可知矣。
天台律师降「僧残」、「不定」次于「四夷」,升「时非时」缀于「破僧」。
虽云改易,而文次宛顺,于理无损,今从彼意,总列卷首。
按:《拾毗尼义钞》卷首,续藏经第二编第二七套第一册。
南山礼赞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吾祖圣师盛绩懿业,备载于李邕行状,严原本碑《大宋高僧传》。
后贤多采为赞颂,每至斋忌,广列供养,歌而咏之,以申哀慕之素,其来久矣。
孤山法师首事秉笔,盖酬兜率择梧律师之请。
其次,霅溪法师患其事仪尚阙,音韵有所未便,继有作焉。
天台真悟律师兼而用之,以谓歌之不足,乃复操染,用拟三日,次第间行。
于是三本传世,可谓金璧争辉,擅美。
后世虽有作者,而才识辞翰不足以亚焉,故所不录矣。
然据诸传录,考校是非,或辞理未安,或轨仪有阙,并为加改,且使后学无惑于两岐焉。
尝试思之,佛化东传,四依弘阐者颇众,虽行业著闻,或一文一赞足以称之。
独吾祖虽赞咏者,殆至数家,卒未能尽其美,有以见道高德远,功深行密,非常情思议所及矣。
同宗学者尚不能禀训脩身,想德追远耶?
元符三年祖忌日序。
按:《南山祖师礼赞文》卷首,续藏经第二编乙三套第一册。
兰盆献供仪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孤山法师尝作《兰盆礼赞文》,三宝目连共为六位,启白忏悔各四句而已,仍用常途罗汉礼请之声。
真悟律师更为天竺祖礼唱之,遂加启请,冠于赞首,移孤山四句以为叹佛。
予谓释子奉行兰盆,固当代为存亡,露过陈悔,又依经设供,必先咒愿。
此二乃法会之至要,而昔皆遗之。
故今于叹佛后,依经出咒愿法,又礼赞后别出悔文,馀并仍旧贯,无别改作。
有加圭峰一赞及劝请等偈,今例不存,各其志尔。
杭沙门释元照重集。
按:《兰盆献供仪》卷首,续藏经第二编乙三套第一册。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堪忍浊土,异趣群居;
安养净邦,上善俱会。
是知棘林胎狱,宜奋志以长辞;
宝界金池,可潜神而直往。
潮音偏赞,遍见琅函;
海众高栖,备闻青史。
但以机宜殊等,诱掖多门,或恒课密言,或专持嘉号,或克期系念,或洁己修斋,各赴时缘,备存众典。
唯兹正观,毕趣无生,信是除疑舍障之神方,长生不死之要术也。
历观前古,受诵尤多,逮至方今,乐闻益众。
忝从早岁,专玩斯文,翻嗟亿劫之无归,深庆馀生之有赖。
然则诸师著撰,各尚所宗,后进披寻,莫知攸往。
由是参详名理,酬校古今,摭取优长,芟除繁琐。
述而不作,何敢侮于前修;
统之有宗,庶可贻于来学。
文从简易,意在修治。
月藉指标,见月而无劳执指;
岸因舟度,到岸而自可忘舟。
曲被未来,不负韦提之虔请,仰承遗嘱,敢忘庆喜之重宣。
聊赞上来,冀资西迈云耳。
按:《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三七。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
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
良以从因建愿,秉志躬行。
历尘点劫,怀济众之仁;
子地,非舍身之处。
悲智六度,摄化以无遗;
内外两财,随求而必应。
机兴缘熟,行满功成,一时圆證于三身,万德总彰于四字。
是以知识广赞,感狱火化为凉风;
善友教称,见金莲状同杲日。
八十亿劫之重罪,廓尔烟消;
十万亿刹之遐方,倏如羽化。
嗟乎!
识昏障厚,信寡疑多,贬净业为权乘,嗤诵持为粗行。
岂非耽湎朽宅,自甘永劫之沈迷;
悖戾慈亲,深痛一生之虚丧。
须信非凭他力,截业惑以无期;
不遇此门,脱生死而无路。
闻持颇众,正协于时缘;
著述虽多,鲜穷于要旨。
尽毫端而申释,敢敩前修;
舒舌相以赞扬,誓同诸佛。
太虚可际,鄙志奚穷?
敬勉同舟,深崇此道矣。
按:《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卷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三七。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序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三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
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
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
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
寔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
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證,莫若止观。
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
大苏妙悟,悟止观也;
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纵辩而说,说止观也。
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
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
奈何叔世寡薄,驰走声利,或胶固于名相,或混肴于闇證。
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
今以此书命工镂板,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况有修有證者,则其利尚可量耶?
予因对校,乃为叙云。
时绍圣二年仲秋朔馀杭郡释元照序。
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六。
谗议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四、《芝园集》卷下
曰谗与谤同耶,异耶?
曰,谗必假谤而成,盖有谤而不谗者,未见谗而不谤者也。
夫谗之生也,其始因于憎嫉,而终成于轻信。
为之者,谄佞小人也。
古之人有输忠以辅君者,尽孝以事亲者,抱义以结友者。
虽君臣之相得,父子之相爱,朋友之相亲,一日为人所谗,则反目攘臂,摈逐离间,至于相视如寇雠。
虽在古圣贤,所不能免也。
然有初不能辩,久而后明者;
有生不能辩,死而后明者;
有至死不能辩,终古不能明者;
不可胜数矣。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此所以诫人远谗也。
呜呼!
谗与谤不可不察也。
且经史载之,不为不明,学者览之,莫不知其非,往往身自陷于谗口,噎郁至死不能自明者,是必怒受谗者不察,为谗者之谄佞也。
至有群小至其前,复谗于他人,则又听之以为然,是可谓聪明乎?
盖善为谗者,巧便斗搆,迎合蒙蔽,使其瞢然如为鬼所魅,至有终身不能察者。
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言其浸润之来,不使人预觉。
曾参至孝,母必疑其杀人;
市非林薮,人必疑其有虎。
间有不行焉者,则谓之明远君子矣。
予以愚拙疏懒,不喜谄附妄悦于人,遂多为人所谗谤。
予闻之,窃自省曰:「彼言果是欤,吾当改过,彼则我师也。
彼言果非欤,彼亦徒为耳,焉能浼我哉」?
于是耳虽闻之,而口未尝辩。
士君子察不察,在彼才识明不明耳,吾孰能申其枉直,求知于人哉?
然且不知久而后明耶,后世而后明耶,终古不明耶?
文中子曰:「何以息谤,曰无辩」。
吾常事斯语矣。
博奕解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四、《芝园集》卷下
《论语》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解曰:此孔子勉人之为学,非所以使人博奕也。
凡人所以异于草木土石者,以其有识故也;
所以异于禽畜者,以其最灵故也;
所以异于众人者,以其为学故也;
所以异于辈流者,以其自强不息故也。
是故为人不可不为学,为学不可不自勉,岂宜饱食嬉游而不知为学,一混于众人?
纵学而无所成,业未殊于辈流乎?
自古圣贤急于为学,孜孜矻矻,无暇于其他,尚恐虚掷其时阴,而有所不至。
而彼罔然无所用心,悠悠以终老者,不知何以自处而度其永日耶?
此圣人所以感叹,故曰「难矣哉」也。
「不有博奕者,为之犹贤乎已」者,此举市井鄙事以较之,将使知耻而思为学故也。
且夫群聚博戏,争先斗胜,殆非贤者所宜为;
然且有所用心,虽不肖,犹足以为贤,以见饱食虚度、不务学者,尚不逮于博戏小人,况君子乎!
此盖激励之深切,非所谓称美博奕,使人为之也。
安有圣人之教,诱人于不义哉!
儒者说曰:「为其无所据乐,善生淫欲,故且使之博奕耳」。
此不唯毁灭圣人垂训之旨,陷人于不义之中,抑其言复何鄙俚之甚乎!
每读至此,未尝不为之慨叹也。
何平叔犹以为诸家之善者,黄侃、邢炳之徒又不能考其善否,相沿旧说,无所辨正。
致使古今儒冠释服,竞习博奕以为己能,往往废弃所业,忽慢人事,竟日彻旦,失食忘寝,精神耗眊,色力疲顿,以至成疾,犹不知止,而卒无成益。
且仁人君子,言行动止,必审其损益而后行之,何为无益世伎所役,独不思之乎?
予尝极言以勉之,彼拒之曰:「孔子尚称为贤,子何昧而见罪耶」?
予乃退思先儒之谬妄,有误于来者,不为不甚,故特为之别解,冀负识君子或有取焉。
大小乘论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四、《芝苑遗编》卷上
大小二乘,半满两教,佛法关键,修行大途。
世多不晓,故曲辨之,有谓学律为小乘,听教为大乘,参禅为最上乘。
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岂有多岐哉?
又复世人见讲经论者谓之小乘,见参禅者谓之大乘,斯皆寡学无稽之论。
夫大乘者谓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忘己利物,历劫不舍;
小乘者厌苦求乐,乐出三界,独善一身,唯求脱离。
略示大途,今为细辨,大分五门:一曰正名,二曰示体,三曰辨行,四曰明功,五曰简异。
初正名者,梵云摩诃衍摩诃,翻大衍,即翻乘。
入此乘者谓发菩提心人,即经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阿耨多罗此翻无上,三藐三菩提此翻正等正觉,此即如来果上之号。
诸经或曰发无上道心,发大乘意,发无上心,皆略言耳。
诚能发此心者即是佛心,即下佛种众生界中。
若有一人能发此心,则三宝住持佛法,光显群生,依赖三界,导师今人。
但言发菩提心,不知发心之理,口虽云发心,实未发也,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二示体者,欲发此心,须知发处,未识此心,依何而发?
今依二经,略明其相。
《金刚般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当令人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则明示菩提心体。
《普贤行愿第九愿》云:言常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此普贤菩萨明示菩萨心体,如《华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广说,乃至法界众生,即是诸佛菩萨菩提心体,更非他法。
一切诸佛万行庄严,河沙果德,皆从此生。
若无众生,定无生处,是以发此心者誓入五浊恶世,垂手提耳,种种方便,成熟众生。
虽證涅槃而不离生死,种种方便,劝化调伏,皆是成就无上菩提,无有边馀。
经云:「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又经云:「我观十方一切诸佛,无有终穷入涅槃者,唯除方便示现耳」。
又经云:「无有涅槃佛,亦无佛涅槃。
何以故?
众生无尽,恶业无尽,烦恼无尽故也」。
三明行者,既知众生是菩提本,即当运广大心,起无碍行,于如是等一一众生,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钦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夜暗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木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木王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而为木根,诸佛菩提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何以故?
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此即普贤明示大乘行也。
四明功者,既发此心,能行是行,则于世间得大饶益。
经略说十种利益:一者顺道益,经云: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者获福益,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
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三者破障益,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四者摧邪益,经云:一切魔军夜刃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五者自在快乐益,经云: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
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钦礼,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六者获果益,经云: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七者离过益,经云: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八者不失善根益,经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
九者往生净土益,经云:一刹那中得即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
十者生彼获记益,经云: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五简异者:一者发心异。
小乘发心,专期脱苦,畏炎炎火宅如鬼虎龙蛇,求寂灭涅槃,自在解脱。
大乘发心,非谓脱苦悯,念三界受苦众生,誓入五浊恶世、三界六道,拔济群生,令其出离众生,未尽不离三界。
二者境量异。
小乘发心,断恶修善,不出三千大千世界,大千界外旷无一物,即是所證涅槃之处,所谓二乘出三界也。
大乘发心,修菩萨行,尽十方法界通,如《华严》不可说不可说极微尘数刹、佛刹微尘数世界,尽是菩萨所期境量也。
三者教主异。
小乘之人,华叶内百亿释迦中,一世界一释迦也,一世界外更无佛土,一释迦外更无他佛,小教所谈限齐至此。
大乘则以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法报应身,以为教主,若自若他,同一佛性。
四禀戒异。
小乘则以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俱名别解脱戒;
发得禅定,名定共戒;
发得无漏慧,名共戒。
破三界见思,證四果罗汉。
大乘则以十重、四十八轻、八万威仪戒,《善戒经》、《璎珞经》所述不同,无非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名为大乘戒。
五趣向异。
小乘之人一向求出三界火宅,自安其身。
大乘之人一向趣入五浊恶世、三途八难,垂形五道,调熟众生。
六造行异。
小乘之人,随所动用,无非利己,不能利他。
大乘之人,动必利他,无非救摄三有众生,护持三宝,令法久住。
七趣果异。
小乘之人修因證果,初果二果,乃至四果,證真空涅槃,趣寂灭乐。
大乘菩萨从初发心,直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断尽无明,三惑永尽,二死俱忘,證大涅槃常、乐、我、净四德之乐。
虽證涅槃,不舍生死十方刹土。
随机应物,如水中月,随类说法,如谷答响,尽未来际,无有穷尽。
上来略辨大小二乘教门差别,馀如经论,不可具书,已上五科,略举梗槩。
馀如《华严》及诸大乘经,广演分别,此乃诸佛出世之大事,群生获遇之妙缘。
若不晓此,徒称传教,谩说参禅。
予观向上宗师虽云出世利人,祇是光荣一己。
虽十方诸佛,三世如来,四辨八音,百千方便,更有多说,无出吾言,各请细详,如说而发,如说而行,展转流通,佛种不断。
台州顺感院轮藏记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四
捣楮以为纸,杀烟以为墨,采毫剪筠以为笔,点画蹙捺以为字,字有呼召以为名,累名以为句,累句以为偈,累偈以为卷,累卷以为帙。
用是以纪圣人之言,垂于后世,可法而不可易,故命之曰经。
尝考其所以为经者,皆天地间有为之物,抑人力之所为耳。
纸素笔墨,土木水火之所成者也;
名字句偈,世俗之字,语言虚响之所为者也;
造作工匠,精识血气之所聚者也。
此等皆由众缘而生,然且各不自名,而人强名之。
以强名之人,会强名之物,以成乎经,则经亦强名也。
夫如是,则佛之经果安在哉?
虽然,至有信受诵持,一念随喜,固有灭罪者焉,脱苦者焉,生福者焉,开悟者焉,證人者焉,以至万行庄严,正遍知海莫不由是而生。
如是,则佛之经岂在他哉?
纸素笔墨、文字句偈、造作工巧,无非经者。
如向所求,了无一切当其名者,况有实乎?
以今观之,未有一物而非实者,况其名乎?
是则吾佛之经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以内外中间求,不可以语言情虑测。
苟能达此,不见达者,则物我齐泯,取舍两忘,当处湛然,一切清净。
虽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不辍诵,未沾一字,是以一句一偈,经耳过眼,虽河沙身命,布施之福,未足为多,而况深造者乎!
故如来于百千万劫,捐头目,弃国城,屈身为床座,布发为裀褥,从众圣以求之微尘刹土,示生唱灭,因缘譬喻,随宜以说之。
逮于灭后,饮光庆喜集结之,二十四师传持之,安清童寿翻译之,法显玄奘搜索之。
经虽无量,且据东华,见翻五千馀轴,流衍布濩,启寤迷塞。
其间回邪复正、识心达本者,不可悉数。
东阳大士补处圣人,将欲普植龙华得度之缘,乃会集大小部帙,盛以琅函,架以层楼,括以机关,饰以金彩,号为转轮经藏焉
于是毗卢海藏大千经卷,寂然不动,运转无穷。
或徒见其转而生信者,或因其所转而知其未尝转者,或安住无转而从其终日转者,上智下愚,随分得益。
故轮藏自双林为始,厥后他寺皆仿之,而浙东尤盛。
虽无所考,斯亦善巧汲引之一端乎。
台城顺感院,石晋天福中郡人胡都使舍宅为之,始名报国,今朝祥符初改赐今额。
师徒继世,甲乙住持久不得人,寥落滋甚。
熙宁十年郡吏临华、弟僧希湛相与募缘,建转轮经藏,洎法堂、僧堂、三门、钟鼓台、房廊、厨库等,于兹仅二十年,然犹兴葺未已,所费无虑一千万钱。
其轮藏所出,用建长堂,接待海众,遂有士女竞施田亩,以给二时。
每夏请法师讲唱化导,香灯镜梵,晨夕不辍。
予以景德建坛之命,寓于楞严上方,而临华、希湛累以记文见托。
窃惟命之为佛者,谓道不在语言文字,而忽于经教者有矣;
或藉此讲诵,专求声利,饰于一身者有矣;
或因之得利,不惧罪福,用与不公者有矣。
岂意俗士身为公吏,而能崇奉兴建,竭力外护,若此则吾曹得无愧乎?
故为书其始末,以告同道云。
按:《补续芝园集》,续藏经第二编第一○套第四册。
秀州普照院多宝塔元丰元年八月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四、补续芝园集
灵鹫山中,无上法王会百千万众说《法华经》,俄有宝塔从地而涌,卓然耸于四天王宫,华璎飞洒,龙鬼翼从,塔中发声,称叹释迦世尊所说如实。
大众惊疑,莫知所自。
世尊告曰:「此远古多宝如来全身之塔。
彼有大誓,灭度之后,十方国土有说是经,我塔涌现,證明赞叹」。
众闻欣踊,咸欲瞻礼。
于时世尊大轸神用,三变其国土,遍集其分身,即举右指指开塔户。
众睹彼佛俨然如生,仍分半座与释迦并坐。
世尊乘是顾命大众,恳嘱流通,终于散席,塔亦随隐。
窃惟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群生著欲,力所未堪,四十馀年,秘而不授。
洎于大根将启,圆音方震,指万化归乎一理,会三乘同乎一辙。
髻珠既解,宝辂等赐,宣降灵之致,畅久默之怀。
将事归真,犹悲末度,庶几妙道,垂诸无穷。
夫以道在人持,种由缘起,是故古佛现殊特之瑞,本师亦殷勤之嘱,且使无边大士,奋志维持,后世获闻,莫不由此。
秀州海盐县广陈镇普照院有僧处诠,尝览斯经,仰追化迹,乃率众信,依经建塔。
嘉祐癸卯发首兴搆,至治平间不幸物故。
弟子智圆,克荷师道,接武遗业,力勤营干,岁无暇日。
逮于元丰改元戊午仲秋,跨一十六载,役工方毕。
所费无虑万缗,皆出于四众。
塔有七级,每级藏法华宝箧各一帙,下级加以金银为文字,顶层安《相轮经》九十九本,基下瘗以卧佛舍利。
自馀经卷、塔像不复具数。
中间塑多宝释迦列坐之像。
众宝庄校,极为严饰,遐迩具瞻,叹未曾有。
由是闻见者回邪而复正,礼敬者殄罪以蒙福,至于遇物感心,即事通道,植一乘缘种,造诸佛境界者,往往有之矣。
旨哉,处诠草创之,智圆力成之,以有为材建大佛事,发千古之遗美,为万劫之良导。
其济世益物可胜言哉!
余以经从,获究始末,辄复命笔,为之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