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尚书祠部郎中集贤校理致仕赵君墓志铭熙宁四年十一月1071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八、《安阳集》卷四九、《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三、《洛阳存古录》卷七、东都冢墓遗文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熙宁四年夏六月赵君子渊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引年得谢,退处于修善坊之私第。
未几,病且逾月,度必不起,遽取笔自书,命其子咸以志文属余。
七月二十九日果卒。
咸亟遣人持其所书,号诉来请
余泣而视之,知子渊所以属余者,以友婿之分,又悉其平生操守施设,使书其实,足信于后世,此奚可辞?
子渊讳宗道开封封丘人
给事中、赠司空贺之子,赠左卫上将军正德之孙,赠左屯卫将军瑨之曾孙。
司空仁宗朝,更任显要,为时名臣。
子渊幼警拔自立,力学能文,屡举进士不利,始从父任补将作监主簿,监舒州盐酒税,汝州稻田务。
执政荐其材,召试学士院,得馆阁校勘,改集贤校理
累迁大理寺丞,主宗正寺簿通判河阳,以太子允同判登闻鼓院
丁司空忧,服除,同知太常礼院,出知宣州,改太常丞
子渊为政,知所先后。
下车首兴学校,招广生员,起市桥屋,取资以充其用,又选良师以讲劝之,人人乐于为善。
宣民素尚巫鬼,病者不医,以事祈禳。
子渊为择方书之验者,刻石示之。
复出公帑缗为药剂,以时拯救,民脱横夭,因变其俗。
泾邑豪刘氏殴死人,厚用赂,冀以死者缘他疾获免。
子渊察其奸,卒置于法,吏受赂者悉黥窜之,一郡肃然。
岁满,得郭辅之者求代。
始,辅之以所迓兵舟不如意,及至郡,会子渊居式假不能出,遂大忿恚。
子渊去,搜剔玼累,穷极纤悉,无所得,因摭疑似之事,缘饰以闻。
子渊不堪其诬,即奏辨之,朝廷为置司推究,事尽白。
犹以奏牍中一二语差,在律,以身事诉,止坐杖,法官深文,以诈不实论,夺一官,落职。
既而御史中丞鱼公周询极陈其冤,得复中允,监亳州酒税,物论犹不平。
继得今太子少师赵公槩暨两禁台宪官十数人交章荐雪,始还官与职。
知宗正丞事、兼判登闻鼓院,知滨州
会河决六塔,郡界有遥堤,监司欲决以酾其流,子渊执不可,虽督之愈急愈不夺,民赖以全。
又立保法检制奸盗,比户以安。
代归,为群牧判官,迁太常博士权开封府推官
嘉祐四年京西大饥,转运使请择列郡守以济灾馑,子渊被选知颍州
子渊于救荒之术,素已经虑,赈给存劳,无所不至,寇盗屏息,流庸以复。
权三司户部判官,出知晋州
时营奉永昭,方中诸郡皆严期赋民,物价翔而费益倍。
子渊独取帑中物,官自营致,使民徐偿之,境内寂然无所扰。
民既饱其德惠,相率走阙下请留。
朝廷知其能,就徙陕州
晋人号呼遮道子渊不得前,为驻留弥日,得间道驰去。
陕素以土厚,水脉深,不为井,唯橐山泉贯城中以资众用。
岁雨数坏堤,渠绝流,则民永定涧,既远且劳。
子渊曰:「今边州岩堡,往往皆井,此平地反不可耶」?
亟选匠者相庐巷便民之所,浚三十井,皆未数仞得美泉,民歌喜之未足,与甘棠同永其思也。
子渊博士四迁尚书祠部郎中,知蔡州
郡城北直门东西有二桥,跨汝水上,岸高峻,非得巨材不能立,数岁辄坏。
每一易,费民赀几万缗,俚谚目为「害民桥」。
子渊恤其久弊,思力去之,募工取确山石,先易其东者,众论嚣然难之。
子渊不听,至闻于朝,有诏问状。
子渊别白利害,保于必成,朝廷从之。
已而桥成,患绝,为利无穷。
子渊自年及从心,日思退去。
会秩满,恳求西台
既得请,须期岁馀,新第完美,日谈笑其间,无复以轩冕为意。
未踰时即还君事,方且放怀林泉,以造羲皇之域,而天啬遐福,遽夺之年,悲夫!
子渊性方重,不妄进止,外嶷嶷若不可犯,而内极乐易,即之益温。
与人交,笃于风谊,澹泊寡欲,至老无声色之惑。
为政详敏,得其纲要。
当事剧讼挐,他人虽劳精竭虑不能判者,子渊视若閒暇,处之无不中理。
笔札,长于诗弈,公退必引宾属以此为乐,其他不好也。
庆历中杜正献公范文正公与诸贤以忠义并进,天子方虚心仰成,诸公亦锐于为报,而俱知子渊之才,未及荐擢,为侥倖者所沮,相继罢去。
子渊义之所激,时上书开陈得失,当涂者闻而恶之,故辅之因得希合奇中。
事虽获辨,而淹回者十年,不得乘时奋其所长。
子渊亦明于义命,居常泰然,未尝少动其心也。
事二亲孝,执丧过毁,几不能生。
同宗五世族大,爱周内外,疏属孤无依者,必收鞠成人,为毕婚嫁
先茔在封丘,地颇卑下,会邻有葬者,穿地未及寻而泉已出,子渊视之大惊曰:「近岁京师雨水多,沮洳使然。
吾亲葬此,岂得安耶」?
于是专意改卜,卒得地于伊阙之府下村,遂迁祖考二世之丧以安厝之,决谋居洛,以便子孙之奉。
前后奏疏,论说时事,多见采纳。
如与皇族结亲,必取三代告身按验,以绝富民妄冒之弊;
经科增对大义;
弛茶禁通商;
流外官不为县令
编论政体书,资训鉴之益,皆自子渊发之。
子渊年七十三,娶崔氏,尚书工部侍郎立之女,封安平县君
事舅姑尽孝,睦宗族尽勤,柔懿之行,亲党称之,先子渊而亡。
五男:长曰随,将作监主簿
次未名,俱早世;
次鼎,太子中舍、知江阴军江阴县
次咸,大理寺丞
次济,太子中允权发遣淮南同提点刑狱公事
皆谨蹈门法,以材自奋。
而咸向任三司编修令式,恳请宰邑河南,以便亲养。
子渊疾,得朝夕省侍,奉遗语,干后事,罔不如素。
三女:长适尚书屯田员外郎张仲,次适尚书比部员外郎吕昌晖,次适赞善大夫德源
其年十一月五日,诸子举子渊之丧,葬于司空之兆次。
铭曰:
夫惟有才,始可言命。
吾蕴有馀,用焉弗罄。
系偶不偶,命也谁竞。
己或无有,奚取命證。
噫嘻子渊,其才孰肩。
畜不大发,匪命胡然。
少施郡治,功畴与先。
进平退勇,始终茂焉。
伊洛之间,地环胜势。
既安祖考,遂我素志。
今兹卜宅,又从而竁。
敦椁虽藏,令名不閟。
广陵郡太君墓志铭1046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一、《苏学士文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庆历六年秋七月刑部郎中知制诰赵公槩之寿母,终于苏之官舍。
踰月,菆涂于佛庙,卜以明年某月某日之吉,护神舆南都,祔先侍郎之墓。
公疏其族氏,见属为文,识诸圹云。
夫人姓高氏,世居青州益都
祖辇,后唐王府记室,以诗名于时。
父某,少喜孙吴兵法,事杨光远为帐下吏,阴知光远有异志,遂逸去。
光远以逆诛,乃閒居不复出仕宦,东人高之。
生二子及夫人,每叹曰:「此女若为男子,吾门户复何忧邪」!
夫人幼敏悟,闻人诵诗书,一过耳尽记不忘。
性澹泊,不衣组绣,不喜茹荤。
初,侍郎通判密州,夫人归焉,典训闱中,事皆有条绪
封千乘县君
侍郎先娶张氏,有男女六人,夫人煦育教诱,过于己之所出。
生四子:长曰明允,博学有器识;
季即公也;
馀皆先夫人而亡。
侍郎既没,家资尽窭,夫人每闻诸子之宾至,必解衣为贳酒脯,使延之,从容以讲习道义,故七子皆举进士,有闻于时。
公最幼,自初能言,夫人日自课以书,使调四声作诗赋。
十七岁举进士,既孤二十四年,公登甲科;
后三年著作郎、直集贤院,以恩封渤海县太君
又十年,公知制诰,拜章乞以一官及封爵食邑换夫人以郡封,诏从。
爵邑之请,自是遂为著例。
进封广陵郡,时年八十一。
明年,召中外亲族当为昏姻者,为处理办给之。
又谓公曰:「尔当于近郡市居第,以安族人」。
及夏寝疾,涉冬稍閒,因思食笋,且曰:「可求补外,南方地湿,得早出也」。
十二月,公即屡削章,诏守吴郡
二月,侍夫人东下,夏以霖晦卑湿,感疾甚笃。
一日,指旁室曰:「此可作孝堂,吊者至,尔哭于某处,居丧之礼当然也」。
后数日,食饮如平时,忽曰:「今日中元,吾其逝矣」。
俄即瞑目。
呜呼!
夫人有子如是,妇节母道,为时所师,非以文而不朽也。
铭曰:
少爱于家,择贤以归。
宾祭洁恭,壸仪辉辉。
寡居教子,卒观雄飞。
睦族周乏,褚无兼衣。
先识远鉴,审如神蓍。
疾虽沈绵,不考筮医。
绪言泠泠,事物尽宜。
琢文阴壤,庶永后希。
明果禅寺记元丰二年十月 北宋 · 毛维瞻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
宋元丰二年冬十月十四日维瞻资政殿大学士太子少保致仕赵公去浮石,如宣风,宿五花峰下。
诘旦,入项山,晨饭,来咸通兴善院,遂入里寺源,抵明果,瞻谒大彻禅师真身殿塔。
寺距城仅七十里,僻在层云乱峰之外。
樵涂坞径,车马之迹不能到。
山有铜刀涧、猪掊泉、贞證塔,杨光弼记,皆名存而迹亡,不可寻究。
介源之半山,兴善寺辄有巨石,极高峻,众指为舍身台,言禅师昔来此,欲自毁于台上,有神物捧护,竟不能殒。
山四面回合,至之者宛如别造一世界。
迫而望之,山转近转高,溪转深转清,实真人开士栖遁之域。
寺碑有唐白太傅所撰《禅法堂记》,前后观者无不眩惑。
盖记所叙禅师乃衢之信安人也,祝氏其姓,维宽其字。
修善受具,居西京兴善寺
及终,就葬灞陵之西源。
今是寺反有师之真身,来者参验无證,宜不得以无惑也。
呜呼,佛之化身,动踰千百亿,或在其土,或之他国,安有一方之定乎?
极乐国众生清旦衣械,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又安有一止滞乎?
公以维瞻考知始末,将去,俾条晰以书于题名之壁云。
按:嘉庆《西安县志》卷四四,嘉庆十六年刊本。又见嘉庆《衢县志》卷一九。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原注:出《庐陵集》。)1062年7月 北宋 · 周敦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香城寺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拈古颂序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丹渊集》卷二五
甚哉,物之胜于人也久矣!
万利舞于前,其心未尝不艳然愿得悉厌于己者。
所欲一动,厥本遂失而不可求;
既尔将何护持,而复能固之者邪?
彼根种钝下,迷谬悯塞,入类既浅,馀习未断者,故不足与道此。
嗟夫!
世之衒智巧,挟奸妄,假名教,冒资级,养己谓无辈,视众若不觌者,尚亦睢盱惘敞,不自省觉。
其神已为有力者夺去,沦虚浮空,馀止腐壳。
犹务以气自侈,变改形状,标立高远,誇稚庸惑。
殊未知一息绝纩,百骸附紟,则随业散堕,洒隶群趣,沈幽没冥,无可洗脱。
奈何日日戴此重障,了不明悟?
此尤为最可怜者也。
呜呼,幻美溺人之深也如此!
其有能于其中视之,谓非己之常所能有,故不仞其毒,若水之不能濡,膏之不能涂者,间有人焉。
资政殿大学士赵公,以台鼎之重,再尹于蜀。
蜀之人三十年中,凡五见公矣,求公之迹,终未能得。
或曰:「公之位既愈高,而其色若愈下。
谦静恬懿,无一易德者。
何耶」?
曰:「是亡他也,脩真达元,总了妄法,物有不能胜之者矣。
所以常据三旌之荣,飨万钟之厚,固如飘风值剑,暂有一吷。
彼又岂能转之如俳儿顐娼,执纶曳𪝀,俛仰颠侧,諠呶伏罢,一由于他人所役邪」?
公既以无事为治,其下亦各以无事安其职。
化既成矣,因萃会古人禅门语录之深隐者,拈而颂之,凡百篇。
揭月昏衢,击霆奥𩨸,瞽者瞆者,悉使觉知。
仁人之言,所利信博,一得永得,公之志欤。
嘉祐纪禅师,出入公之门下。
香山如满,从白傅之游;
圭峰宗密,接裴相之论。
得公所述,愿布行之。
写镂云初,属予为序,因为道公之髣髴云。
时熙宁七年甲寅、五月戊子日,谨序。
南阳集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
同自学诗,尝患唐人风格历五代,遂浅弱无意绪,不入人省览。
前此十五年,龙图阁直学士赵公,以太常博士之江源宰。
同时在临邛幕,屡往来公之治下,见公歌诗者为多矣。
其言温厚有法,与前辈俛仰,殊不为彼此之异。
同每谓人曰:「是等语,洁而不拘,丽而不淫,孤飞绝驰,盖二百年前有此耳。
向非得之于天,岂得制度于其家也」?
公今为益州路运使,同复以职事属部。
公召至左右,间以语文字之学,因出其大父家集,若诗与文者凡两大袟,使同得尽窥之。
同退屏诸虑,伏读累日,悦若己之身侍大帝祠太室,灿如华衮之在目,而锵如雅音之入耳也。
繁文哆韵,悉远观听,信夫灵气游于太空,虽云嚣氛久隔不下,亦有人焉自得之矣!
乃知公之所为,祖风在也。
他日持归于公,且谓公曰:「公向为此转运使时,大尹尚书宋公已为公序此集,有云宜从镂刻,以广传闻焉,为后世规矱。
同今敢愿从尚书之言,诚学者之幸矣」。
公曰:「余志也,子其为我纪岁月之实」。
同乃执笔题其后,因道其所以云。
治平二年十一月一日文同撰。
按:《南阳集》卷末,武英殿刊本。
成都府玉局观新建五符幢记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丹渊集》卷二二、《成都文类》卷三七、《全蜀艺文志》卷三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同治《成都县志》卷一三
事有絓于荒忽茫昧之中,繇旷古及下世无俗书以传。
凡智解狭漭,不能究度,至诋忌蔽人,令弗通思虑,所该外物,语者率谓狂矞罔诞,非经见,乃用摈笑不讲录。
是皆蒙塞自浅,岂寥然壹尽大方之理者欤!
其有导神几,宣灵谋,混沦焉行于亡形,以镇养乎元元,使怪厉不作,消祓摧殄,不得横悍以肆其奸;
是术也,凡王侯保土社,芘群品,当知向服而尊高之,渠可嫚忽耶?
其所谓盖《太上洞真灵宝五老赤书》云。
按元始至真肇探于太朴之先,凝神火庭,寻详曲折,焕译妙势,为天奥宝。
告瑞发应,秀映灵都,神杖封固,长依跬息。
大道君、玉帝诸真恳请恭受,反复难遴,倾倒切至,始赐矜谕,敕诣紫微,居斋九旬,后肯付畀;
然犹戒禁,勿得布下,是天所贵重若此。
不记从何劫运,漏坠人世,有圣研极,镌胎剖魄,识其倪绪,取安诸隅,广县泰宁
传云:东京永寿时,正一道陵患魖魅恣杂,辟人鬼,使异行,植幢岷山,誓刻严毒,自是判然,幽明不殽。
黄唐文缺,重瑑置昭庆道祠。
岁久岿然,颇剥烂,几泐无所考。
宋五世天子英文明睿,升用贤畯,命侍臣赵公抃镇蜀。
公致治未期,民物宜顺,旸润孔时,川隰生楙,蚕饶谷登,体腹温饫,蔷讹勃疫,沦伏不起,寇兵弭消,寂无纤哗。
颂公平循,声辞邕邕。
公固以为未然,复访悠远安保方域、俾无虞戾之深计。
显效休功,件已设施,事可托神,亦图崇修。
原掾陈汝玉学广知博,告公具前,躬摹秘符,解釽论辩。
公得且喜,告下趣辑。
乃相玉局衍基,洁为灵场,筑垣缮宫,就完种胜。
初,伐石西山,𩨸地深窅,材洪执钜,挽致殊力,工徒愁嗟,求策迷所。
一昔,暴洚涌发,漂䃂下涧,出道平夷,遂可筏行。
既至正昼,矞云丛飞,滃然下覆,天光明丽,景气晏悦;
晻蔼高真,飒若来况。
都人观绕,惊叹喜蹈;
回颈望公,祝若父母,云:护我等亭育抚焘,心精神虔,祥报昭露。
明日,授匠矩尺,砻为觚干,恭肖神画,镵勒其上。
科禁周具,供所祈纳,大坤之维,永永蒙祐。
噫,大霄妙章,上灵秘篆,何此群兆,幸焉觏觌!
常为投依,以挹厥休,千万亿年,公惠无泯。
一日,公戒部吏文同,使纪其事。
谨再拜,撰辞以献;
复类而为诗,以与蜀人,使长言之无穷。
其辞曰:
于未物前,有气混茫。
扩无端崖,滉漭汪洋。
中函神胞,孕此威章。
灵铓决分,飘青堕黄。
布照大空,流精发光。
乃时玉符,获于元皇
自然秘文,盘葩屈芒。
支交歧联,蜿䊸结张。
皇执焉嘻,练于洞阳。
莹焕九霄,瑞应蔚彰。
书简刻金,煇烛焜煌。
太阳灵洞,俛仰是将。
惟时诸真,啸命以蹡。
诣皇咨观,祈必愿偿。
命入太空,九光华房。
扩开金扃,动决灵囊。
戒勿下传,上馆乃当。
何劫坠流,降奠五方。
桓志末朝,幻獝肆狂。
虎冠道师,得焉其详。
植石摹形,大岷之傍。
阴怪震惊,扫灭伏藏。
后多历年,复治于
迄今巍如,镂迹劣亡。
治平之君,
诏用赵公,付之蜀疆。
公来民宜,齧暴呴尪。
太和熏烝,百体具康。
肌燠赢襦,腹果衍粮。
境殄雈蒲,狱朽桁杨。
沸舌颂公,寿福炽昌。
愿公光华,衮衣绣裳。
移蜀之为,天下以滂。
公闻曰噫,是志曷荒?
有及后人,乃利也长。
或告真文,本先圆苍。
可图营之,福招祸禳。
流荫西南,被赖无央。
公喜趋为,日不暇遑。
牙谯西隅,玉宇是望。
高宫翼如,䌽枅绘梁。
覆幢其间,崒然百常。
时堪舆,与公效祥。
水媵云幪,异孰尔量?
人其承,永隔害殃。
公德之深,万世曷忘?
杪哉末兮,岘碑陕棠。
治平四年二月记。
成都府运判厅宴思堂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丹渊集》卷二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五、《皇朝文鉴》卷八二
天下之事物常相与宜称,则文理顺而制度得。
或钜细轻重一有未合,率病之,以为不当然,遂起众论矣。
区宇之大,吾宋尽有之。
四指之极,幅员万里,旁裁直制,界为诸道。
置使以转运为名者,常慎选注,往服其职。
底财赋,察僚吏,宣布威惠,颛假之柄,其所与盖已重矣。
剑南西川原野演沃,氓庶丰夥,金缯纻絮,天洒地发。
装馈日报,舟浮辇走,以给中府,以赡诸塞,号居大农所调之半,县官倚之,固以为宝薮珍藏云。
其所谓佐者,既非龊龊循累岁月者之所能;
得其所止,亦当崇大闳显,与主者仪形无欹缺,始云其可矣。
今其所谓佐者之居,旧尝一切置之;
寻废既复,亦践袭往制。
回曲庳狭,不足以视清旷、讲燕休。
馀基蓊然,蔽没蓬藋。
向所涖者,未遑营之。
职方员外郎霍侯,以经行明修,所赴宜赖。
将漕之贰,实以才擢。
既至,考究内外,静烦省剧,隐谬革悛,潜利宣章。
列城信畏,俯伏观望,不烦告谕,自底恬肃。
惟是居处,厌不如事,思有以增易之,使夫文理制度,一与事物相表襮矣。
龙图阁直学士赵公,昔总外计,其已详此;
今复杖节临镇,于是闻侯之议,志与侯协。
乃规斥其地,墙为一圃,集材于羡,命工于隙,合诸意虑,授以程品。
筑隆址,植巨厦,曾不累月,匠以成告。
危谯支空,广廇延荫,衡栏拥卫,窗户通洁。
若翔而尚矫,将蟠而复振。
奇峦秀巘,发远思于其上;
鲜蘤珍木,悦真赏于其下。
宽袤可以觞宾侣,靖密可以筹金谷。
壮哉雄乎,诚大邦之崇构,而外台之伟观也!
既落之,侯谓广汉郡文同曰:「是乃昔之所可指处,今已化为佳境尔。
无石以载,疑事之阙,将以属子,子其谓何」?
曰:「诺」。
退自念:昔韩退之为王南昌纪滕王阁,柳子厚、杨长沙叙戴氏常,皆部吏也。
今奉侯命而记此,职正宜矣。
其敢以不敏辞?
乃次其略,刻置宇下,以夸示永久;
然惭不文。
治平三年二月十五日记。
成都府学射山新修祠宇记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丹渊集》卷二四、《成都文类》卷三四、《全蜀艺文志》卷三七、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嘉庆《成都县志》卷五
龙图阁直学士赵公抃,治平二年夏四月,被诏守蜀。
明年春三月上巳,来游学射山,主民乐也。
故事,有张柏子者尝居此学道,以是日成,得上帝诏,驾赤文于菟,籋云衢、羾天关以去。
后凡其时,两蜀之人如以戒令约不赴而有所诛责者,奔走会其上。
诣通真观,祷其神,从道士受秘箓以归。
一年祸福,率指此日惰与恭之所招致也。
自昔语如此,人益起信,逮今远近以期而致者,愈无鞅数。
成都燕集,用一春为常。
三日不修,已云远甚。
然各有定处,惟此山之会最极盛。
太守与其属,候城以出,钟鼓旗旆,绵三十里无少缺。
都人士女,被珠贝,服缯锦,藻缋嵓麓,映照原野。
浩如翻江,晔如凝霞;
上下立列,穷极繁丽;
徜徉徙倚,直暮而入。
公既至,喜游人之遝然,复爱其地距城不一舍。
而孤岭横出,夷陆景气殊旷绝,但谓宫室独与物不比称。
明日,召知县事李君弼贤语之曰:「此隶治下,载谱籍,寔号胜处,而模矩制量诸不如所说,奈何议者不咎,将付之于守宰欤?
予与君其欲对人不愧中,在谋其完矣」。
遂授之宜所以当然者。
君曰:「诺,公所命,弼贤能为之」。
乃调匠度材,悉以良法。
不烦公,不伤私,未逾时而已云事毕矣。
三清殿,为张先生祠堂,为道宫斋馆,为燕宇便室,与凡所以可为之屋者,一一无不有,亡虑三十楹。
开咍延连,辉显华昈,兀于云际,动于林表,诚栖真之秘厦,而合宴之佳观也。
自是日有来者,嗟颂顾瞩,聚吻而谈曰:「此地不知化为榛墟者凡几年,一日为贤者所经虑,芟旧而揭新之,讵偶然耶?
岂神灵所居不可废,待其人而后俾兴之耶?
不然,何历岁滋久而无一有所问者耶?
盖属之于我公也。
盍延其传,以附地志」?
公因使同文之,为纪其觕。
四年正月初五日记。
衢州龙丘县重修徐偃王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丹渊集》卷二四
惟天之性人以仁,其端本完重,植深而培固,凡所以设于事,为颠沛反复,非以众被利,则未尝以妄施。
或罹遇不幸,至委国动民,犹不俾一命自我以死,而独以身负之者。
既没,其精魂更亿万年亦不泯然与肤骸漫溃随土壤化去,必将凭依其地,吐发灵气,关阴阳,主水旱,导宣天心,以蒙福于一方。
有人焉,偃王是已。
衢州龙丘县有王庙,退之尝为之碑,言王事至悉,此不复书。
唐元和时,其裔孙放为州刺史,即其居侈大之。
今数百祀,不知凡几易至此。
近岁凶沴忽作,他走蔑效;
远近赴向,必以王得。
鲐背稚齿,拜列庭下,祝语未既,祥报已集。
田氓野妇,岁饫稔食,不信殣殍,泰然自处。
盖尝语王,以为一天云。
而栋宇墙级,久废不治,骞摧陊烂;
貌卫蒙没,失于靖密,与事不对。
进士维周等,视此惧悼,咸谓非称,循不修饰,民恭以惰,诚薄礼觕,积嫚王飨。
乃相与具材选工,改化旧制。
天落地涌,内外辉洁,民之心由是益虔,而王之威神为崇严矣。
维周龙图阁直学士赵公抃,远来丐文,刻以示后。
同不能免,因为纪其大略,又系以辞,使祀者歌之,以答王之休烈
其辞曰:
穆既不道兮,王为民而远驱。
国覆身殒兮,其灵徘徊而游于吾衢。
王之去此兮,岁凡会其几元。
名与日新兮,恍然若王之常存。
惟皇之生元元兮,独厚王其以仁。
死不俾磨兮,颛以福尸于斯民。
皇命王之甚重兮,王亦报以其职。
水以之旸兮,旱以之泽。
民被札毒兮,王心以恻。
灾害攘却兮,休嘉翕习。
牲醳兮醇醲,肴蔌兮洁丰。
歛群诚兮端庄,外与物称兮进于王堂
奉祀以时兮,王德敢忘!
其安此兮,天地与长。
赵抃王素苏寀诗记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成都文类》卷一三
嘉祐中翰林侍读学士太原王公成都,以乖崖之昔守于益也,丰功茂烈,浸灌其下,祖传妪授,世世称述,乃谓其僚曰:「汉文翁始以学校化斯民,民既被文采,议伦理,皆德之,立石室以祠,未尝辄废至今。
唐韦南康驻节久之,圉捍蕃诏,虐不及内,元元蒙休,绘容植宫,无户无矣,竭诚荐洁,称尽所报。
二公者,利既惠于蜀人,而蜀人奉二公之威灵,亦已深矣。
惟我文定公当二宗之付畀其西南也,整辑破碎,为立矩法,除残解弊,安养喣咻。
度越四纪,烂然风迹。
近世凡将举良吏之首者,其谁先之?
而曾未若二公者得以庙居享祀事,下必有以慊然,而为其上者岂不谓陋于从民之欲者乎」!
遂卜地营宇,壮伟宏丽。
他日,列部编邑,扶老提稚,鸡豚薰币,山拥川集,争献廷下,叹伏欣喜。
来者漫漫,无有虚日。
是时,今大尹龙图赵公以弹察之职,总转输之任,景贤乐善,重此建置,乃抒己之意,缉民之声,形于咏歌,以侈厥事。
太原公与按宪苏侯咸属其韵,流于里巷,万口腾习。
后五年,龙图公复此镇临,苏侯亦继领将漕
间问前句,失于纪刻,追诵搜录,宛然尽在。
图镂坚础,以寘诸壁。
顾属吏同,使序其略。
同既铺列所事,复系之以歌曰:
岿尔之祠兮,铿然之诗兮。
乃民之宜兮,千万年之思兮。
噫!
后之人瞻于是,读于是,能不如召伯之棠,爱之而不忍去,羊公之碑,览之而涕无从者耶?
试秘书省校书郎赵君墓志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丹渊集》卷三八
治平二年五月十三日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知成都府天水赵公某之子,新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杭州于潜县事、监西京粮料院
名屼字景山,以疾卒于洛阳之官舍。
卜以某年某月某日,载其柩归衢州,葬于某县某乡某里某原。
龙图公一日召其部吏、广汉郡尉文某,语之曰:「余之子不幸蚤弃世,余常观其所为,宜有以舒发流闻于后者。
今已矣,使其志不克就。
呜呼!
余识子且旧,子可为余志其墓」。
同被命唯唯。
退自念,同文字朴涩,何足以缀缉于潜君之美行,告于无穷?
然辱龙图公眷爱之重,当勉强,无以辞。
乃按于潜君之叔、著作佐郎杨之状云:君之生,风度竦秀,寡言笑。
既毁齿,性益聪悟,诵书画字,无一日不加进。
龙图公友爱群弟,多携之官。
每退食,即便舍,相与磨讲道谊,为文章。
而君常入诸父行。
谨谨就业,未始略遨嬉,不满其所程,淳粹和厚,无毫发儿侄之过。
一家欣爱之。
年十六,举进士,不中。
归自闭嘿,愈奋厉,增力极取。
游太学,事先生胡瑗,授诸经。
钩探擿抉,造诣深隐,纂撰辞语,精简浑重,独常称之。
同舍生三十人,君最少,动有仪法,众以君不敢燕惰废所事。
两就天府贡,礼部辄落。
龙图公为益州路转运使,用祫享,授君太斋郎
嘉祐中,锁试嘉庆院,复得。
是时场屋方议以策论取士,天下豪俊,并挟艺京师,无一人肯自以为吾不如某人而愿下之者。
宫主司皆禁林钜公,亦审慎戒饬,以待多士。
既试,文卷坌入,悉高谭剧辩,磊磊可畏,而柬次其可以应当世之所宜用者上之,以君当奏名第六。
于是都下烜然驰声称,遂远闻。
龙图公向在台谏,论事不少避权贵,风威逼人,海内骇伏。
人至是得君名,皆曰:「赵氏复有此子矣」。
中第御前,调宪州司理参军
或谓曰:「君盛年有令誉,从宦边藩,荣途自此远矣」。
君曰:「虽然,吾安念此?
吾亲之侧,无他兄弟以侍,且旦暮去左右,岂所云乐耶」?
因留,不之官。
今皇帝改元之二年龙图公自河北都转运使成都,朝廷以君为县令,假局河南府,且使视其家。
未治事,得疾,药不效,寖革。
母夫人在旁,日夜忧泣,无所问计。
君徐起安坐,怡颜色如平时,曰:「死生固有定期,自昔人谁逃者?
愿毋自苦,恐耿耿祇以累阿㜷」。
因索纸为书,将留诀成都
裁数行,复裂之。
曰:「此又重吾大人之伤也」。
遂投笔以卒,时年三十一。
噫,君之事,其止此耶?
君既为名臣子,早以文行知于人;
死之日,中外士大夫,与其所往还、及龙图公尝所临之吏民,无不嗟悼以泣,且疑夫天地鬼神以祸福考善恶而施之者,于君殊未为可谅矣。
君博学,喜辩论,雅善鼓琴。
平居入静室,为雍容闲澹之音,以揄扬其和易之性,闻之者皆泊然忘世虑扰其中。
黄帝书,晓诊法,明药品之所以能为功,与病之可治不治之状。
尝被羸疾,惧其亲为忧,阴自疗之,至愈不以告。
有文数十篇,语气浩荡,皆可与当时号能为词章者较上下,馀未就。
君之先,本会稽人,上有官于衢州者,因留不去,今家焉。
曾祖讳某,庐州庐江县,善吟诗。
其语清深险峭,不类近世作者;
有集行人间,人争诵之。
祖讳某,广州南海县主簿,赠给事中
君娶时氏,生女子四人:长十三岁,馀尚幼。
男子一人,名河北郎,始三岁。
安定郡徐氏,见君物故,闻君语,一悟遂自解,不邑邑
铭曰:
惟君之生,蹈庆之基。
凭坚乘完,孰惮以危?
爰初横经,在勤弗嬉。
道妙圣真,取深其师。
乃试天官,汪洋发词。
下动诸公,争收竞持。
籍名于高,盛誉四驰。
获第入铨,犴狱是司。
曰吾之亲,有子止斯。
敢名宦游,去左右为?
遂留其旁,气下声怡。
馀力于行,学问愈滋。
帝用成都,疏恩淋漓。
居君洛阳,廪事以尸。
乃进尔资,乃便尔私。
曾不久焉,得疾莫医。
遂至奄然,群啼众嘻。
于嗟乎君,命曷若兹?
回、谊之亡,君齿与差。
何天于贤,不假以耆?
纷纭妄庸,寿或介眉。
当在其婴,百福承之。
太末之墟,旧兆累累。
君归其丘,列祖是毗。
山磨水淤,名岂即衰。
刻词茫茫,以慰永思。
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子太师康靖赵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二、《华阳集》卷六○
公讳槩,字叔平姓赵氏虞城人
其先自造父受封,历春秋以来,盖不绝世。
其自河北徙而为虞城之赵,七世乃弗显。
至公,始大显于时。
公少而孤,力学有文行,为交游所器重。
戚纶黄宗旦皆一时闻人,谓公他日必决殊科。
天圣五年,遂第三人及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海州
初,黄宗旦尝作序,名公「禋」。
其后梦神人持名簿,视其上有金书「赵槩」字,遂更今名。
后又梦通判汝州,既释褐,乃得海州,盖篆文「汝」与「海」相近。
及代还,召试学士院,除著作郎集贤校理
公昔游学淮楚间,尝依知涟水军邓馀庆馆下
馀庆受赇狼籍,公度其必败,亟谢去。
未几,馀庆遂坐法流远方。
至是,公得知涟水军,故人葺公旧馆,为豹隐堂,朝贤自两禁而下凡三十馀人,皆赋诗刻于石。
通州,入为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
尝奏事殿中,上令中贵人传宣中书,改直集贤院宰相格不下。
洪州,事久不举,而节度推官郑陶常持郡短长。
公至,则收陶下吏,穷治其不法,坐免去。
著作佐郎监州饶奭喜生事,挟郡人胡顺之密告归化卒得廪米陈恶,将为乱。
公曰:「诸营未尝得新米,归化卒皆配隶人,可独得乎」?
二人者愀然曰:「事至,将奈何」?
公卒不听。
会有归化卒自戍所逃归,夜入里人家为盗,公遽命斩于市,一郡为之股栗。
城西南隅当大江之冲,水岁为民患,公断石作堤,长二百丈。
夏水暴至,几与城平,会堤就,水乃却,至今以为利。
转运使朝廷禦水状,公力止之。
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同知宗正寺、知青州,遂改直集贤院,坐失举张诰夺官停。
宰相念公贫不能自给,起监密州酒税,徙楚州粮料院
上祠南郊,还其官职如故,徙知滁州
山东群盗骚淮南,以公在青州有民爱,饬其徒毋得犯公境。
公方发兵要击之,贼已远去。
修起居注、知宗正寺同修玉牒。
久之,除欧阳修同修注,朝廷遂欲骤用,而议未决。
公闻,乃请郡自便,以为天章阁待制,赐三品服,纠察在京刑狱,迁兵部员外郎,遂知制诰勾当三班院
上又祠郊,公得任子为京官。
又当加阶封,公请移封母为郡太君
宰相谓公次迁学士,则母得拟封矣。
公曰:「母春秋高,惧宠荣之不逮也」。
既遂其请。
后予、蔡襄同在省,扳公例而亦许之。
知审官院、判秘阁,与高若讷判流内铨
若讷往尝知贡举,闻母病而不得出,几不能自容。
公自以明年知举,义不可辞,乃复求外便亲,得知苏州,迁刑部郎中
踰年,丁母忧
服除,召入翰林学士知贡举
皇祐三年,馆伴契丹泛使,遂报聘契丹,席上请赋《信誓如山河》诗,公诗成,契丹主亲酌玉杯劝公饮,以素摺叠扇授其近臣刘六符,写公诗自置袖中。
使还,加侍读学士
右司郎中中书舍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以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郓州,徙南京留守,拜御史中丞
乃上言:「天下承平日久,中外狃于媮薄,宜有以惩艾之」。
上为降戒敕百官。
诏为枢密副使,又以为参知政事
方是时,皇嗣未立,天下以为忧。
仁宗始命英宗宗正,公言宗正非所以为重,愿立为皇子仁宗听其而立之。
英宗即位,迁户部侍郎,既又迁吏部侍郎
今上初,迁左丞
公年七十矣,即以老求去位,数上不许。
间复请,乃以为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徐州
其请不已,以太子少师致仕,居睢阳
后十五年,元丰六年正月十五日,薨于永安坊里第,年八十六。
辍视朝一日,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前作《遗范》戒子孙。
其年四月二十二日,葬虞城县天巡乡。
公为人闳厚端静,约己而爱人,平居喜愠未尝形于色。
闻人善若自得,其有所未至,亦将勉使及之。
虽在事寡于,然阴以济物不为少。
初,张诰赃败窜海上,公亦坐累久亡聊,然怜诰终不易,岁时遣人间关往返而轸济之。
族人之单贫者,不问戚疏,皆月赒以奉钱。
其久而未葬者,皆歛而葬之。
欧阳修躐公为知制诰,人皆为歉然。
坐事起诏狱,其势顾可惮,公独立营上前。
后修亦以老归颍州,公自睢阳尝往见之。
端明殿学士吕公著颍州,三人者屡置酒高会,有献酬之曲流于乐府。
晚爱钱塘湖山之秀,往游之终岁而归。
公受两朝之遗,自谢事去,上四行大礼,每召公陪祠,皆以疾不能至。
他日疾间,一尝至京师,亦不能入见。
上命中贵人传宣抚问,公顿首谢命,二府亦至馆所存劳之。
尝集古今谏争事,上《谏林》百二十卷。
诏答曰:「士大夫得谢而去者,率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朕忽得所奏书,因知有志爱君之士,虽退休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其置诸坐隅,閒用究观,盖有取焉」。
公所著有《应制集》三十卷、《别集》五十卷,及《集注老子》、《续注维摩经》。
曾祖著,后唐国子监博士,赠太师中书令
妣刘氏,楚国太夫人
祖惠,宋州楚丘县令,赠太师中书令韩国公
妣李氏,燕国太夫人
父干,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鲁国公
妣张氏,鲁国太夫人
继高氏,唐国太夫人
娶李氏,汝阴郡夫人
子男四人:荣绪,殿中丞
敦绪,将作监主簿,皆蚤卒;
元绪,宣德郎
公绪校书郎
女二人,以嫁光禄寺丞王力臣、朝散大夫程嗣恭
孙男四人:嗣徽,通直郎
嗣真宣义郎
嗣贤,试校书郎
嗣光,犹未命名。
曾孙男六人:韡,太庙斋郎
馀未名。
予从公游旧矣,迹公终身之所行,岂《诗》所谓岂弟君子者欤?
前七年,公尝以书遗予求铭志墓中。
是时,公健尚如少时。
予报曰:「生死安可期?
未必不及以为托也」。
公薨,其子元绪念公言而属予铭,可不铭?
铭曰:
造父受封,厥世盖远。
虞城之赵,实始公显
其显维何?
神告金符。
名发汤汤,显孰公如?
乃历高华,君子岂弟。
作德不絿,神所劳矣。
公建大事,笑言怡怡。
繄公所受,两朝之遗。
既茂尔功,公则弗居。
七十之年,礼安敢踰?
公之乞身,屡却复至,终蕲以归,天下鲜俪。
大祠郊宫,帝曰汝来。
公卒不能,夫岂不怀!
公既寿考,宠禄亦隆。
维始维终,德音无穷。
谁谓人遐?
尚有遗戒。
子孙保之,百世是赖。
范贯之奏议集序1073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公贯之之奏议,凡若干篇,其子世京集为十卷,而属予序之。
盖自至和已后十馀年间,公常以言事任职。
自天子、大臣至于群下,自掖庭至于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于政理,公无不极意反复,为上力言。
或矫拂情欲,或切劘计虑,或辨别忠佞而处其进退。
章有一再或至于十馀上,事有阴争独陈,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
仁宗常虚心采纳,为之变命令,更废举,近或立从,远或越月逾时,或至于其后,卒皆听用。
盖当是时,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至于是非与夺,则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也。
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
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从茍止。
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
至于奇邪恣睢,有为之者,亦辄败悔
故当此之时,常委事七八大臣,而朝政无大阙失,群臣奉法遵职,海内乂安。
夫因人而不自用者,天也。
仁宗之所以其仁如天,至于享国四十馀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繇是而已。
后世得公之遗文,而论其本,见其上下之际相成如此,必将低回感慕,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其时之难得。
则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于无穷也。
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
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凡同时与公有言责者,后多至大官,而公独早卒。
公讳师道,其世次、州里、历官、行事,有今资政殿学士赵公抃为公之墓铭云。
按:《元丰类稿》卷一二。又见《曾文定公集》卷六,《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三,《皇朝文鉴》卷八八,《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七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一一,《文编》卷五二,《八代文钞》第三二册,《古文渊鉴》卷五二,《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七○○、经籍典卷四七五、四八七。
越州赵公救灾记107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三、《元丰类稿》卷一七、《曾文定公集》卷八、《南丰曾先生文粹》卷六、《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二○、《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六、《方舆胜览》卷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一、《古文渊鉴》卷五三、《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九六、嘉庆《西安县志》卷四七、光绪《衢州府志》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馀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馀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出官,得五万二千馀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钜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钜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閒矣;
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閒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元丰二年大学士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
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
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真像堂记熙宁三年十月 北宋 · 张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八
关中为九州奥墟,山水之壮,西自长河陇坻,东属泾渭八川。
太白终南,负九嵏、嵯峨,表以荆、华,势盛气美。
至者目悦心甘,过之叹恋。
其秀豪丰润,盖必有主奥尤剧、悦人心之甚者焉。
盩厔仙游山,怪石停渊,林泉石壑,为古伟观。
四方来者继踵比肩,赏叹之不足,去则踟蹰顾慕,以不得久休自恨。
岂所悦我心之甚者欤!
然考之山经地图,无美实嘉纵,道为故事;
玉女祠前有马融石室传于旧,东偏浮图有吴生佛画显于近年,岂名墟胜游,亦将俟昌明而后显哉?
秘书监致仕赵公庆历中赞善大夫知邑事,乐是石泉之富,志蕲家焉。
后二十年,以光禄少卿就地,相视境内,得仙游东峰,夕阳林恋极邃处,朝莫携家人、率宾从,徒步登览,不知有寒暑之倦、高年之勤,爱不能已。
乃筑居其上,目之曰卧云堂。
又欲著仪形以名诸己,贻后世以久其传,于是屋卧云西陲,俯瞰川容,峞然一轩,模赋其象。
既成,飘如翛如,鹤发森如,兔袍襜如。
望之足以警民嚣,尊之足以忘轩冕。
近世王右丞退居辋川,白乐天老龙门香山,虽素风清韵,为悬车者之美谈,大率惑转化,私死生,蔽异学猥妄之言,不知安常处顺,训忠义、显子孙,殆为公愧焉尔。
熙宁庚戌十月九日乙丑崇文院校书张载子厚记。
谢翰林学士承旨 其一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四、《苏魏公文集》卷四○、《永乐大典》卷一○一一五
臣某言:今月日,东头供奉官待诏董士隆至臣所居奉宣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承旨者。
纶出王言,擢预内庭之直;
星驰使指,顿生陋巷之光。
惴慄于中,彷徨靡措。
伏以禁班亲近,莫如学士之荣;
密命对扬,更优承旨之贵。
自元和之置职,逮圣世之右文,常择有年德可任用之人,使专大号令兴废置之事。
时则有若赵公之多闻博洽郑絪之小心兢谦,崔群识明治乱之分,李绛言为国家之利,入赞基宥,上副圣情。
乃如昧陋不肖之伦,岂称畴咨曰俞之命?
伏念臣禀生不厚,操术无奇,姑缘门业之传,预数文林之末。
历四朝之久,浸尘簪橐之联;
二圣之知,置于喉舌之地。
天官掌选之重,兼金华进读之员。
内省至愚,最为孤立。
每自怜于介特,况已迫于衰迟。
向祈辞剧而引年,再被发中之赐诏。
复迁延于省部,实出优容;
虽勉彊于簿书,愈深惕厉。
岂谓伏蒙皇帝陛下矜怜孤直,曲赐生成,因图任于旧人,俾奉行于别旨。
望复门之秘邃,恍若神游;
念继世之遭逢,重为荣遇。
惟先臣之昔仕,被仁祖之深知。
再践禁林,常承于昼访;
屡陈谠议,每见于褒称。
怆徂岁之如流,偶遗孤之未殒。
逮此非常之宠,复叨深厚之恩。
对捧紫泥,感极而继之以泣;
仰酬渥泽,力殚而岂敢爱生。
惟当夙夜在公,靖共尔位。
视砖花而直入,始务恪勤;
问温木而不言,益思毖慎。
谨职业之守,罄倾输之诚。
知无不为,死而后已。
臣无任。
朝散大夫累赠户部侍郎赵公墓志铭治平三年正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八、《苏魏公文集》卷五八
公讳温瑜,字子美御史中丞宗正卿、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文定公安仁之长子。
魏公在真宗世,以道德文章为一代名臣,历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生七子,皆传其家学。
兄弟以修谨相尚,不肯碌碌为众人所为,故其仕宦多至显官,出使典州,皆有能称。
当时士大夫之论,以其家法如此,而公之诸弟则曰:「所以能保守其禄仕,不坠素业者,实吾兄诲饬使然耳」。
公为人浑厚笃实,不喜矫饬以徼名誉。
平居视之和易,若无所不可者;
及其遇事临文法,则持守坚固,人鲜能夺。
治家严而有恩,接人恭而尽诚,当官勤而爱物,盖有先世之风范焉。
公景德某年以执政子起家,为太常寺奉礼郎
嘉祐二年五月,以少府监终于家。
在仕通五十年,其间十五迁秩,历京寺监丞国子博士尚书员外、郎中,司农光禄少卿
最其任以事者,由兼宗正主簿出知河南城父蕲水三县;
蕲水通判石、舒二州;
舒州升知洋、蕲、随、解、晋五州;
晋州以朝选知婺、曹、濮三州,而曹不至官;
濮州以疾还京师,权判殿中监,凡更十四职。
大抵治简而严,不务苛扰。
以此人信而爱之。
先时,蕲水有疑狱,前令久不能决,公至一讯而伏,吏骇其明而不敢犯。
其后领州,州人犹望风𢥠戢。
蕲俗右鬼,有病用巫不用医,公为教诸巫使习诊病,又择经方揭石于衢肆,由是人知用药,稍革旧俗。
赴梁、洋日,道岐下,闻蜀寇乘饥聚党,扬言将略洋州,或谓公曰:「贼势方张,城中素无备,不宜遽前」。
公曰:「吾既受命为守臣,闻难当亟往,若迟留观望,岂朝廷所以任使之意耶」?
即日单骑遂行,迓者遇于路,不知公太守也。
比至州,吏民惊且喜曰:「强守来,寇不足虑也」。
因为之画方略,修禦备,军声益振,贼闻之遁去。
转运使建言,国初以来关陇之民多徙蜀者,岁久人益众,尽地力不足以给其衣食。
诚令侨寄之人悉遣还本土,则蜀之财力可纾什三四。
事下诸郡。
公独奏曰:「向时东人所以西徙者,盖因五代之荒扰耳。
比天下无事,则已习其土俗,或长子孙,一旦遣之,是重困扰,非所以固其心也」。
朝廷是之。
于是洋民德公之深,至有画其像日拜于家者。
其在解州,论安邑两池利害,著为一书,目曰《解池枢要》上之。
又言官车辇盐输数十郡,役卒推挽,昼夜不得休息,疲者既不胜其敝,因而窜逃,累五犯则抵死。
役苦法重,犯者相属,幸朝廷矜宽之。
诏听其减死论。
三路民兵有老与病,例得以强壮子弟黥面代名。
是时河东经略使料已代黥者徙隶旁州下军,而晋卒当徙者几千人,凶凶不自安。
公谓之曰:「边兵额无高下,廪给均厚,何惮而不往?
若挠帅府令,动摇军旅,则有罪矣」。
众遂帖然就徙本路。
初,更铁钱法,以大钱三当一,公以为货币骤亡十之七,贫者必先受其毙矣。
因密召诸军校令军中有质贷者,约以三日尽赎归,毋得畜钱于家,日满然后颁行其诏。
又诱诸豪发储囷窖,以平物价,艰窘者获济矣。
东阳灾歉,流民入其境者,日不减千计。
公躬为抚视,辟官舍以居之,便宜发常平仓,并募富人输粟以助赒给,至岁稔而止,所全活者盖数十万人。
于是某从祖节判府君适在幕下预干其事,后屡称公救恤之术,条教最悉,佗郡莫能及也。
转运使亦言于朝廷,赐玺书以褒之。
观其治状,则其才资可知矣。
公平生好读书,至老不倦,尤喜星历、五行之学。
晚悟性命之理,浮屠所谓禅宗者,颇得归趣,故于荣利泊如也。
初,领东阳,颇难于远行,及渡钱塘江乘潮荡舟,中流而叹曰:「王阳不欲乘险,盖类是矣」。
自尔意弥不释,踰年感风眩,后五年至濮上而疾复作。
既还都,累属所亲为剡奏求纳禄,章未及上而疾革。
其亡也,朝廷以三品赙布给其家。
诸弟多在朝,衣冠吊者盈门,咸曰:「丧一善人矣」!
享年六十一。
朝散大夫,勋上柱国、开国天水县食邑六百户,服紫衣金鱼。
始娶焦氏,某官某之女,未及封而卒。
再娶李氏,某官某之女,封陇西郡君,后公七年卒。
生五男九女。
男皆世其官:约之殿中丞
顺之,早夭;
隆之,稷山
君弼,以大理评事卒;
君纪,太常寺太祝
约之方雅有吏干,称荐者多名公,表率诸弟,复得其家法,以登朝恩累赠公为尚书户部侍郎,追封焦氏夫人为崇德县太君李夫人赞皇郡太君
女皆从士人,其婿曰祥符张遘,进士孝仪、黄必,大理评事林钧。
绛州判官吕定著作佐郎苏结,苏州司户沈迈许田沈逵,华阴主簿王黯;
而著作君实某之从叔父也。
公世为河南洛阳人,曾祖赠太尉讳处厚,祖殿中侍御史、赠太师中书令讳孚,洎魏公皆葬洛阳
公殁之九年,议葬卜地,得伊阙县教忠乡之某原吉,于是举公及李夫人之丧并厝其圹,时治平三年正月某日也。
葬前三月,公之亚弟宾客君次其功状,求文于尝所亲厚者铭之。
余与公相接虽晚,而世连姻媾,通家有年,固已详其履历矣,遂铭不让。
铭曰:
盛矣赵宗!
其源盖远。
数世力儒,始晦未显。
御史既仕,立朝謇謇。
至于魏公,遂大繁衍。
魏公七子,公长而贤,表率其伦,孝友是先。
门内雍雍,行义不愆。
施于有政,仁声在焉。
公治七州,皆有能绩。
民咏遗爱,朝嘉敏力。
音猷虽谢,风声未息。
纪其芬芳,刊此幽石。
仪鸾使银青光禄大夫任君墓志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八、《苏魏公文集》卷五八
任姓出帝者后,传始为黄帝二十五子,以德为姓者十四人,任其一也。
由汉以来,其别为七,皆广阿侯敖之裔也,而安乐之望为盛。
至我朝仕而显者,盖三家:一在济阴,一在洛阳,一在汶阳
济阴之族又其盛:曰礼部尚书康懿讳中正,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真宗仁宗
太子少师致仕英国安惠公讳中师,复以枢密副使仁宗
兄弟先后登二府,为时伟人,故其子孙承家皆袭荣路。
仪鸾君即安惠公之嗣子也,讳拱之字公肃,生五岁用康懿公任子为右侍禁,累转内殿承制,以安惠公引年洎遗奏连改供备库、西京左藏库二副使,四迁至仪鸾使、知忻州
治平元年四月甲子以疾终于州寝,享年四十七。
君为人倜逖有志介,而性特孝谨,自以寡兄弟,由少及长奉养亲侧,未尝远去。
其从宦不择间剧,必以便庭闱为请。
安惠公之还政归南曹也,丐君本州兵马都监
及公薨,内使例遭丧满百日墨缞,起就旧职,君以为独任先人后事,不可舍帷堂而从组绶,坚求终三年制。
惟是衰麻窀穸之事,无不以时者,当时士大夫称其知礼。
外除管勾御辇院,用京畿提点荐为雍丘县都监,未几擢提点京东路刑狱公事,移荆湖北路,满秩知全州,所莅以善治闻。
归朝,尝被诏引伴西夏朝正旦使人,君姿状伟特,进止娴雅,尤为西人惮伏。
其土毛之挚比旧特丰厚,君视其不循式者皆却之。
人或谓之曰:「此常例,不足拒也」。
君曰:「吾闻之先人,仕宦俸赐外,所得无名皆不可受。
平居时交亲相遗,尚惧有涉嫌者,况敢贪异国之赂以败家检乎」?
后又持仁宗遗诏赐谅祚,至其界牛心亭,候人具食,欲坐君东向,君曰:「天子之使适下国,自有常礼,岂容辄有更变耶」?
卒据主榻,夏人不能夺。
及行,谅祚遣其迓使持马驼为礼,又益以金带缯帛之品,且曰:「曩时使人至阙,常赉之外,有酒果灯笼之赐。
国主尊王人,故好币加等,所以将勤至之诚,幸毋辞也」。
君曰:「朝廷赐予,非藩国可以为比」。
卒取马驼而去。
使归,深被嘉奖。
遂拜忻州兵马钤辖
治尚宽简,军政不肃而威,边民戴其德惠,监司亦屡荐其能。
参知政事赵公、吴公,翰林钱、吕诸公,皆相引重,期以远蹠。
而命不副时,奄忽摧谢,此知识者所以叹惋而重惜也。
君三娶,皆甲族:令人曰太原王氏,故相沂公之侄女;
福昌县李氏,尚书右丞昭述之女,并先亡。
文安县君王氏,六宅使合州刺史渊之女。
四男:曰大理寺丞元卿,曰大理评事元偓,曰太庙斋郎某,曰某官某。
二女:长适大理评事梁彦深,次幼未有行。
君好学,通书史,善笔札。
尝采前世忠臣孝女事之尤著者,书于屏障以为家戒,故诸子辈承事惟谨,语家法者多之。
君常言:「吾世为儒者,独从武弁,惧忝先代」。
方将请于朝,丐换闺台散秩,而志尚未果。
及属纩之日,命僚掾草遗奏,叙其意求一子为文资,朝廷从之。
诸孤自定襄行哭护君之柩还曹南,于四年某月某甲子,窆于某乡某原,从先茔之侧。
邀文于予,以志其墓石。
予惟庆历初,先君尝副安惠公使北都。
方是时,朝廷推恩使者子,予得与君同制被命。
后予使府畿,元卿官属邑,每见其干裕敏恪,窃私谓其家法如此,此不可无述也。
铭曰:
任遐胄,曹今为右。
康懿登枢,英公拜后。
位以望隆,庆由德茂
子孙其承,不坠厥构。
有美仪鸾,继仕朝端。
孝不遗亲,勤无废官。
案行典郡,克济以宽。
往返敌戎,不惮其难。
朝有知己,荐之器使。
胡年不赢,俾至斯坠。
彼铭者旌,来朔之裔。
反宅故丘,有子之似。
右屯卫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熙宁二年十一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苏魏公文集》卷六○
公讳叔趾,秦悼王讳廷美之裔孙。
曾大父德彝为颍川郡,王大父讳承矩,赠相州观察使
考讳克循,追封东阳郡公
惟王之子孙,在属籍中特为繁衍,而朝廷敦睦之厚,无有疏戚,恩礼一均,故公生五岁,以赐名例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十馀年而迁至右千牛卫将军
年十九,不幸感疾而逝。
诏赠右屯卫大将军,兹所以见恩恤始终之至也。
准状,公东阳之第七子。
母曰安定县彭氏,生于皇祐辛卯四月六日,卒于熙宁己酉五月二十七日
其为人纯和质重,喜亲师学。
于父母孝,于兄弟睦。
而仪观甚伟,在稠人中,见之者无不耸然以恭,是谓公族之秀者也。
以服父丧,继罹国恤,故未及昏媾。
其葬也,以卒之年冬十月十三日,从故相王发引而西,以十一月十日祔于汝州梁县秦王之坟次。
有诏词臣为之作铭。
铭曰:
孰畀之资?
生于国宗。
胡夺之年?
甫冠而终。
其生未室,其藏有封。
于汝之坟,先王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