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代宏敬与泽潞军将书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昨览大将等陈情表。未知迷复。颇事游词。宏敬任忝专征。兼许招谕。思欲布朝廷大信。解彼深疑。指事而言。更无文饰。只如公等本使。疾病绵惙。既以上闻。便须请监军权知兵马。以俟朝旨。岂有表章未发。邪计已萌。遽遣刘稹衙内决事。不令常侍父疾。既亏子道。深累国章。远近闻知。无不骇听。姜崟四月十三日到城。至二十三日。圣上惊异此事。要知端的。遂令追问。冀得实情。姜崟状称。四月六日大衙宅内小听。实见本使。至八日晚后。刘稹传本使处分。令入城请医。并不见本使。又云。女婿李方四月五日降职至十将。妹婿王再晟被发遣山东。充邯郸镇佐军虞候。崟见女婿辈皆被降黜。遂怀忧惧。求郭谊觅使入城。至四月三十日。追问梁叔乂。亦只缘公等本使不见。宣慰问疾使又不见。医官梁叔乂自通状云。刘守义扶刘稹时。叔乂对都押衙郭谊向守义道。且莫如此。若拟扶郎君。待国家处分。不可依河朔自专。刘守义因此怀恨叔乂。诈传本使处分。令入奏谢医药方。便夺叔乂职事。姜崟梁叔乂是彼心腹。尚不得面见本使。于朝廷通状。称本军尽云已亡。军中法严。不知委细。宣慰使既不得面见。固难辨明。今公等表章。仍云故使初奏疾病。姜崟梁叔乂并云被台司收系。军人闻此消息。且言故使尚未薨背。事已如此。自是公等行诡谲之计。诬罔朝廷。凡所施为。事多矫诈。在朝廷须知事实。焉得不一一追问。及奏公等本使丧亡。圣上三日废朝。宠赠师傅。方欲遣使吊祭。以备哀荣。寻属薛常侍回。知不入衙门不受敕。又镇州省使方回及常道军将樊琮回。知公等拒命之心。必无悛改。圣上曲为含忍。询访百僚。朝廷大臣。藩翰戎帅。切齿愤惋。如报私雠。圣上事非获已。方降明制。始终恩礼。可谓无遗。公等须知罪恶贯盈。神人共弃。更不得扇虚妄之说。归怨朝廷。聊布所怀。各当知悉。
性习相近远赋(以君子之所慎焉为韵) 唐 · 郑俞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
酌人心之善败。惟性习之所分。习者物之迁。以动为主。性者生之质。以静为君。运情有同于镕铸。通志亦比夫耕耘。或定心以纯一。或逐境而纠纷。故定心者若疏源而自得。逐境者犹理丝而又棼。且物之惑人无穷。人之徇物无已。近之则归于正性。远之则灭于天理。虽真妄之多端。谅御用而由已。至若习于所是。则孟母之训子。其居也。初阛阓之是邻。遂贾鬻而无耻。及夫又徙于学。徒示以坟史。卒能振文行以标名。郁古今而播美。岂不以性相近而习之至矣。又若效之而非。则寿陵之从师。其故也。等善行之无辙。见大道之甚夷。及夫邯郸之学。匍匐于兹。既所能之未尽。终故步而莫追。岂不以习相远而性亦失之。固宜人定其情。物安其所。苟欲迁性习以交丧。易贤愚之攸处。则舍于己而效于人。学弥得而性弥阻。述而莫息。亦莫之禦。是非乖理而亦徇。未若袭慎而委顺。勿牵外以槩名。在执中而克慎。钦若奥旨。闻诸古先。习之则善道可进。守之则至理自全。兹义也。智所不染。愚亦难迁。傥中庸之可甄。愿斯焉而取焉。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中唐 · 李贺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崇义里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
龙裘金玦杂花光,玉堂调笑金楼子。
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祛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
白璧一双,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
马如飞,人如水。
九卿六官皆望履,将回日月先反掌。
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
黄金百镒贶家臣,十二门前张大宅。
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
铜龙齧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
海素笼窗空下隔,丹穴取凤充行庖。
貜貜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
但见池台春草长,嘈嘈弦吹匝天开。
洪厓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
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
吴音绿鸟学言语,能教刻石平紫金。
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一本少一皇字)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 中唐 · 贾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一
有天地而万物生焉。形气推迁。行识相缘。一受其形。万化而未始有极。沙界尘劫。驱迷走妄。浩乎若汨诸巨海而无垠也。伥乎若囚诸闇室而无晓也。四蛇六贼攻其内。热燄燋芽寓其质。而昧者举世。犹窃窃然以彊力敏智。可大取所欲。攘螳臂而战蜗角。其不胜也。则忧悲恐惧。日以交驰。曾未知夫牵于名而溺于惑者。以形质之相。虽天地秋毫。细大殊耳。其有限一也。其必尽一也。以寿观夭。虽万龄一瞬。修促异耳。其有限一也。其必尽亦一也。况大不及天地。而远不至万龄者。又恶足以拟议哉。此西方之圣人所以悬觉照于无极也。自大迦叶亲承心印。二十九世传菩提达摩。始来中土。代袭为祖。派别为宗。故第六祖曹溪惠能始与荆州神秀分南北之号。曹溪既没。其嗣法者神会怀让又析为二宗。初师子比邱以遭罹大难。恐异端之学起。故传袈裟以为信。迨曹溪凡十世。而其间增上慢者。徇名迷实。至决性命以图之。故每授受之际。如避仇敌。及曹溪将老。神会曰。衣所以传信也。信苟在法。衣何有焉。他日请秘于师之塔庙。以熄心竞。传衣繇是遂绝。师嗣法于神会大师者也。上距大迦叶三十六代。皆以真空妙有。觉性佛心。默传密付。印可悬解。行之谓般若。到之谓涅槃。得之者变凡圣为反掌。失之者沦生死于浩劫。不以心得。不著佛求。知佛性之在我。亦无我而可證。洞然与空虚为体。无起无灭。包大千而不碍。穷万古而不老。而神通自在。显晦无迹。陶冶万有。未始生心。然后为得也。其教之大略如此。师讳云坦。代宗皇帝赐号曰大悲。姓武氏。盖则天太后之族孙也。父宣。官至洛阳令。师生而神隽。七岁举童子及第。年二十。历太子通事舍人。逸偫高步。脱落羁束。虽在轩冕之中。泊如也。及随父至洛阳。闻荷泽寺有神会大师。即决然蝉蜕万缘。誓究心法。父知其志不可夺。亦壮而许之。凡操彗服勤于师之门庭者八九年。而元关秘钥。罔不洞解。一旦密承嘱付。莫有知者。后十五日而荷泽被迁于弋阳。临行谓门人曰。吾大法弗坠矣。遂东西南北。夫亦何恒。时天宝十二载也。师既佩真诀。游无定所。以为非博通不足以圆證。故阅大藏于庐江浮查寺。非广问不足以具足。故参了义于上都忠禅师。繇是名称高远。天下瞻企。将东吾道。固请出关。天子降赐名之诏以显其德。时大历八年也。既周流江表四十馀载。或山而栖。或邑而游。镜悬于空。万象俱纳。蚩蚩横目。所至成市。痴爱贪欲。榛荒心路。以太无畏廓而辟之。元和三年。故丞相赵公之为扬州。始虚州之华林精舍以邀止焉。初师之东游也。以世道交丧。其日固久。将息言向晦。与物相遗。恍惚之间。若有以传灯之契来授者。且印指于头曰。以是为信。厥后每将演导。则指迹如丹。若乃制毒龙于金山。柔猛虎于定山。在江阴则神龟灵蛇之感现。在江都则山鬼城神之慑伏。皆显仁藏用。以示慈力。斯众目之所睹。故略不尽书。而或者以为怪迂之说。不可为训。是未闻菩萨大士游乎不思议。解脱者无心于物。而物自交应者乎。住华林九年。年一百有八。历僧夏八十有八。以元和十一年秋九月八日。返真于其寺。明年。建塔于州之西原。门人遍于天下。荷其教者惟上都西明寺全證。證以自达摩以来。皆有论撰。而师之乐石未刻。谓余能尽知其道。宝历元年。驻锡于毗陵。持其教宗与师之行事。愿得文而建诸塔庙。余因采其昭昭可述者载于碑。时丞相太原公总戎淮南之三年也。其铭曰。
茫茫万有兮生死同缠。业风振海兮识浪滔天。觉者云谁兮有西方之大仙。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八万度门兮异派同源。文字言说兮罔非蹄筌。惟心法皎皎兮如月斯悬。惟大迦叶兮首得而传。代代绳绳兮灯不绝然。迄于荷泽兮师又嗣焉。法存形谢兮诸祖其然。门人思慕兮塔彼西原。将祈不朽兮余可无言。
句 唐 · 胡证
押删韵
诗书入京国,旌旆过乡关(《因话录》云:“证拜振武节度使,道河中,时赵宗儒为帅。证备桑梓礼入谒,持刺称百姓,献赵公诗云云,州里荣之。”)。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 唐 · 温庭筠
押阳韵
引用典故:螳螂臂
明皇昔御极,神圣垂耿光。
沈机发雷电,逸躅陵尧汤。
西覃积石山,北至穷发乡。
四凶有獬豸(一作廌),一臂无螳螂。
婵娟得神艳,郁烈闻国香。
紫绦鸣羯鼓,玉管吹霓裳。
禄山未封侯,林甫才为郎。
照融廓日月,妥帖(一作贴)安纪纲。
群生到寿域,百辟趋明堂。
四海正夷宴,一尘不飞扬。
天子自犹(一作游,一作悦)豫,侍臣宜乐康。
轧然阊阖开,赤日生扶桑。
玉砌露(一作路)盘纡,金壶(一作台)漏丁当。
剑佩相击触,左右随趋跄。
玄珠十二旒,红粉三千行。
顾盻(一作盻睐)生羽翼,叱(一作咄)嗟回雪霜。
神霞凌云阁,春水骊山阳。
盘斗九子粽(一作粽),瓯擎五云浆。
双琼京兆博(一作卜),七鼓邯郸娼。
毰毸碧鸡斗,茏葱翠雉场。
仗官绣蔽膝,宝马金镂(一作缕)钖。
椒涂隔鹦鹉(一作䳇),柘弹惊鸳鸯。
猗欤华国臣,鬓发俱苍苍。
锡宴得幽(一作佳)致,车从真炜煌。
画鹢照鱼鳖,鸣驺乱鹙鸧。
飐滟荡碧波,炫煌迷(一作逮)横塘。
萦盈舞回雪,宛转歌绕(一作绕歌)梁。
艳带画银络,宝梳金钿筐。
沈冥类汉相,醉倒疑楚狂。
一旦紫微东,胡星森耀芒。
凭陵逐鲸鲵,唐突驱犬羊。
纵火三月赤,战尘千里黄。
殽函与府寺,从此俱荒凉。
兹地乃蔓草,故基摧(一作唯)坏墙。
枯池接断岸,唧唧啼寒螀。
败荷塌作泥,死竹森如枪。
游人问老吏,相对聊感伤。
岂必(一作不)见麋鹿,然后堪回肠。
幸今遇太平,令节称羽觞。
谁知曲江曲(一作坞),岁岁栖鸾凰。
东兵长句十韵 唐 · 杜牧
七言排律 押庚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引用典故:即墨龙文 秦坑 请缨 常山蛇阵 楚甲南来 带萦垒 黑槊将军 马武弹剑 万人敌
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
狂童何者欲专地,圣主无私岂玩兵。
玄象森罗摇北落,诗人章句咏东征。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
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落雕都尉万人敌,黑槊将军一鸟轻。
渐见长围云欲合,可怜穷垒带犹萦。
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
戏高侍御七首 其六 唐 · 段成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
不独邯郸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
马公家庙碑 唐 · 李宗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四
元和十五年夏六月。有诏天平军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兼郓州刺史御史大夫扶风县开国伯马公作三庙于京师。秋九月。新庙成。冬十月有一日。命公母弟推摄祭。行升祔之礼。既卒事。推率其族人耋老相与言曰。马氏之先。以功名显于周汉之际。下魏晋氏。族世寝衰。今公起自穷身。遂为方伯。克有宗庙。勤亦至矣。愿得铭之于石。以示后人。俾其无忘艰难。而世世享祀不绝。其亦可乎。咸以为然。公名惣。字会元。扶风茂陵人也。昔舜伯益掌上下草木鸟兽。历夏殷周。世不失职。其后造父事穆王有劳。赐之赵城氏。后七世至叔带。去周适晋。事文侯。后三世生夙。为晋三卿。遂专国事。后八世与韩魏三分晋地。建国称王。后五世。赵之公族有名奢者。将赵有功。封马服君。其子孙因别为马氏。自奢七世至通。为汉武帝侍中。以二千石始自邯郸徙茂陵。于是属右扶风。故号扶风马氏。在三国时。多仕于蜀。更宋至宇文周。连连有人。公之五代祖曰士儒。为隋江亳二州刺史。亳州生伯达。入唐举进士。为怀河内尉。乐黄老长生之说。弃官从孙思邈游隐于茅山。河内生頠。举进士。又举八科士。于高宗天后朝为御史尚书兵部郎。属天下罗织炽起。以不證皇族罪。用失其官。已而叹曰。吾虽不逢。吾子孙宜有达者。兵部生光粹。五岁而能诗。举进士。为荥阳令。功化甚美。县人传之。荥阳生皇考讳侅。年十岁。则受左氏春秋。日记万言。后方以经明行高。历仕诸侯。由检校尚书职方郎中为吉州刺史。治行卓尤。升闻于朝。进褒州名。加赐命服。竟以官卒。公既孤。追念世业。以为五代祖有文才。仕隋官不过郡吏。高祖父怀至道。曾王父有阴德。郁积而未发。王父皇考。惠泽在人。而皆存不议于朝。殁而祭于寝。重祥累庆。其不在兹乎。乃刻心自修以道。迎天之休。学明德成。名声四闻于诸侯。辟书交至。公又言曰。古之贫无以祭。必求仁者之粟。然则不以其道。虽日用三牲。不如鱼菽之为洁也。故在滑与中贵人迕。在闽不协于柳冕。是以滨于死而厄穷十年。公亦不悔。宪宗即位。知公之贤。追刺泉虔二州。以御史中丞都护日南。以国子祭酒观察于桂。以往升御史大夫师于百越。徵拜尚书刑部侍郎。寻副丞相晋公讨淮西。淮西平。遂代晋公镇其地。加工部尚书。治蔡州居一年。蔡人和且宁。迁于许州。而并有殷蔡。朝京师。留拜礼部尚书华州刺史而为镇国军。元和十四年齐寇始诛。朝廷以其地广人众。易生摇动。析其都府别为一道。而分曹濮之田以益之。命为帅。齐人之不廷。于今六十年。民穷而无告。兵骄而好乱。公至则布以诚信。示之法式。纤悉而不苟。柔而有威。居一年。人尽安。田益辟。三军百吏。上下有节。上闻之。进封扶风伯。加银青光禄大夫。复追赠王父为尚书工部郎中。祖母韦氏为扶风郡太夫人。封皇考为兵部尚书。母郑氏为荥阳郡太夫人。以褒宠之。命立三庙。备致祭以告成功。呜呼。人之富贵显荣。以祀其先祖。世多有之。如公之起不失政。终始如其志者。斯亦难矣。得不谓之大孝乎。明著后世。可以无愧。铭曰。
今皇帝即位六月。东藩臣惣使使者上言。有司以臣名数谬登。礼当庙祠。皇帝曰。昔我宪考。聪明圣武。兵卫四出。扫定郡邑。爱敬忠良。为民父母。实命汝惣。作藩于东。始平淮乱。遂抚郓封。庇宇二邦。仍世不虔。民痛无告。卒骄而顽。苞奸窥隙。以万以千。汝来尸之。莫不顺然。朕初即位。汝适报政。畴汝爵邑。书于功令。惣拜稽首。敢辞休命。皇帝曰咨。我无汝私。蔡人不龚。汝则治之。齐人不安。汝则绥之。勤亦至矣。而赏何卑。命汝为伯。即封于岐。惣拜稽首。非臣之力。陛下先臣。实有明德。臣蒙其庆。幸以守职。皇帝曰咨。我今有诏。追荣尔先。以昭尔孝。启尔土宇。锡尔宗庙。惣拜稽首。死无以报。乃命季推。作庙京师。由门及堂。不偪不𠌤。砻楹刻桶。秩秩施施。是卜是择。仲月吉日。三庙之主。第升于室。登降享献。夔夔斋剽。公犹居外。推奉以行。克荐诚敬。如公在廷。神祇安乐。福禄来并。维公之兴。盖自诸生。维艰维难。乃克有成。咨尔后嗣。无忘此铭。
授濮王泽成德军节度使制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门下。锡圭立社。疏戚有伦。画野分疆。亲贤并建。所以左右王室。保乂邦家。乃眷冀方。实为雄镇。上垂昴宿。下接岳灵。控井陉之要冲。当邯郸之故地。用是稽诸古训。考以国章。俾崇尚德之规。式叶至公之选。濮王泽。延庆金枝。疏流天派。资忠孝以植性。本仁义以立躬。文掇菁英。敏有逾于七步。学探旨要。对必详于三雍。刻舟志迈于苍舒。占雨识高于沛献。而冲谦自处。矜伐不萌。所宜作我翰垣。副兹毗寄。为臣之道。尔既克修。知子之言。予复何愧。筑斋坛以拜命。仗武节以遥临。尔其宏樽俎之善谋。念折冲之远略。宠膺十乘。位列三台。勉服新恩。慎守厥职。可开府仪同三司守镇州大都督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封如故。
梓州道兴观碑铭 唐 · 李商隐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总天下之事教分为三。处域中之大道居其一。发轫于希夷之境。解鞍于寥廓之场。览若士之游。九垓尚隘。稽竖亥之步。六合非遐。徒欲洞视焦螟。遥驱野马。折尺捶而求尽。循白环而待穷。则元籥犹严。空筌尚滞。辀推地尽。莫知象帝之家。盖朽天穿。未睹谷神之隧。柔皮具纸。折骨疏毫。虽竭虑于九三。终致迷于万一。洎飞龟藏义。猛马垂文。贯王屋之深珠。方摧中冀。封吴宫之合璧。始会涂山。变浩劫之桑田。注偫黎之耳目。闻其大较。未可殚论。及夫秘篆抽奇。隐书诠奥。摧藏鸟迹。郁勃龙光。太上七言。掞灵才之缥绿。元中九锡。贲神物之便蕃。则固可促轸求音。援柯搴秀。存之则总橐籥于虚空。遣之则丧辎重于修涂。故泣辜痹坐之君。挺纪握图之主。何尝不留连于太一。怊怅于上元。考名都为望幸之宫。因爽垲为集灵之地。一言以蔽。百代可知。梓州道兴观者。五帝盘游。九仙卜筑。铜梁对轸。还疑铸鼎之山。锦浦均流。未怯乘槎之水。天彭割壤。井络分缠。挺夏后之灵。滞震蒙之游女。乃知君王化鸟。资是思归。力士挽牛。非将适远。往者大夫遗行。著文自贬于巴歌。中闻协律设官。作乐岂遗于渝舞。照以火井。润之密房。五色九苞。镇飞神凤。三毛孙(疑)孔。屡集文犀。虽膏雨常沾。使星时入。而君平至死。不出灵关。元彦平生。未离严道。亦中州之藩服。上古之名区。昔隋室以绿字腾芳。赤符宣庆。寻思马湩。悦阆苑之遐游。顾慕龙鳞。羡乔山之伪葬。爰依翠阜。式写丹邱。其始也。汉苑澄泉。华阴移土。林中夸父。即贡宏材。桥畔秦皇。仍分怪石。取方中于绛阙。摹大壮于元都。台实九层。观惟一柱。瑶房叠葺。阳树攒融。俄以九县告哀。三灵改物。五芝八桂。刍荛者往焉。四户三阶。椎埋者至矣。祝融有醉。回禄无厌。始爝火以兴端。终槱烟而合气。五明之扇。将劫烧以争飞。十绝之幡。逐昆熛而乱坠。既灾巢鳦。亦毙池鱼。悲哀欲甚于戊辰。厌胜不闻于壬癸。旅为散地。便接芜城。田鼠谁熏。封狼莫射。梧雕碧甃。光风聚失于孙枝。草没彤闱。浩露空溥于弟蔓。我国家克将威命。允富贞期。李出伊墟。洪惟命氏。桧生陈郡。蔼有升仙。誓牧野之辰。则盘古与天皇秉钺。入咸阳之后。则尊卢与栗陆辇车。纳万国于堂皇。携九州于掌握。彼独夫之所废。俟明辟以攸兴。斯观复建蜺旌。还张翠盖。不劳置臬。而鸥阁飞来。无待直绳。而虬堂化出。三宫主箓。八治威魔。罗郁倘游。遽分条脱。安乍至。或送交梨。开元十七年。太守张公。重构石台。并投火齐。九枝散影。二等分光。且异金华。送江南之夜宴。宁同蜡炬。佐洛下之晨炊。号为殊庭。多历年所。元和初。妖兴益部。衅稔坤维。钟会之窥觎。刘璋之闇懦。梁横宋矢。楼舞袁䡴。将禾麦于亲邻。欲邱樊于福地。遂使嵇瓜断蒂。董杏分株。琼苏入燃腹之间。䭀饭在抽肠之里。黄昏望断。不见青牛。昧旦神兴。唯逢白马。殆逾三纪。阙校二官。开成元年。连帅冯公。拥盖巴西。扬麾左蜀。永惟爱女。名列通仙。许长史之全家。皆推道气。茅东卿之继世。并有灵风。乃梦寐假规。丹青往制。既分赵璧。兼施魏珠。拟耸阙于天台。状重楼于句曲。顿还旧观。且介通庄。嗟乎。歘驾方留。化机潜迫。削墨则公输复去。飞梯则宋翟还归。或沙版仍虚。或芝寮未豁。或菡萏阙垂于倒井。或椒聊罕遍于周垣。图石室于西昆。犹资粉墨。画银台于东海。尚渴铅黄。仙家宁有废兴。人世自多休戚。今皇帝骈阗灵贶。合沓真符。爰顾宝臣。来颁瑞节。尚书河东公。华嵩衡霍。麟凤龟龙。霈膏雨于丰年。耀福星于分野。加以融徽妙阃。栖照元津。书圣琴言。论衡棋品。徵君虚幌。未远军牙。都讲曲棂。更联宾阁。周柱史之论上士。张河间所谓仙夫。有猷而九牧具瞻。无待而三元共奖。女道士长乐冯行真庐江何真靖等。并下元受事。大洞刊名。积雪通襟。高霞映抱。鍊气则谷仙留诀。回颜则桂父陈方。华岳洗头。岂肯秦台吹管。阳城掉臂。安能鲁殿窥窗。永念洪纷。每勤元贶。义行于得众。事集于和光。郡人焦太元等若干人。卓郑遥源。严枚远冑。悬情紫简。禀化朱陵。争携莫逆之交。共就列真之宇。灵姿载穆。景从多仪。岳渎奔趋。人天杂集。十州倘见。三岛加升。气转金枢。则云归鸳瓦。漏移铜史。则星入虾帘。焕冰碧以交辉。俨环玭而迭映。纵时更溟滓。代变鸿濛。于元黄未判之中。存轇轕无垠之状。行真等因摽石阙。来访银书。予也五郡知名。三河负气。颜延年之纵诞。未能斟酌当时。王子敬之寒温。徒欲保全旧物。属以鱼车受宠。璧马从知。子虚赋既恨别时。乐职诗空劳动思。况乎无仲祖之韶润。有彦辅之清羸。发短于孟嘉。齿危于许隐。谢文学之官之日。岐路东西。陆平原壮室之年。交亲零落。方欲春台写望。秋水凝情。问句漏之丹砂。饵华阳之白蜜。惠而好我。式契初心。聊复攀逸轨以裁襟。抚空怀而选义。扬子云酱瓿之说。蔡伯喈齑臼之言。斯文倘系于污隆。后世何妨于知罪。稽首归命。乃为铭曰。
道实彊名,先天地生。
渊默未眹,寂寥无声。
中黄立极,元阳降精。
隐轸金阙,开华玉京(其一)。(一章)
于穆犹龙,诞予灵族。
尼山设问,函关著录。
开以九籥,转之一毂。
乃命云孙,纳于大麓(其二)。(二章)
云孙有庆,开国于唐。
允文允武,宜君宜王。
充庭叠瑞,罄宇储祥。
连珠合璧,气紫云黄(其三)。(三章)
大泽斩蛇,新野得马。
泗水亭长,邯郸使者。
乾在地上,丰照天下。
仁及隐微,谦称孤寡(其四)。(四章)
载五纬,肆觐三尊。
虔恭真质,偃曝灵恩。
弥缝宇宙,把握乾坤。
逦迤邃宇,参差妙门(其五)。(五章)
惟此左川,西南奥壤。
古有经始,今存显敞。
瑶林琼树,铜林宝网。
玉女云衣,仙人露掌(其六)。(六章)
吴宫火煹,𤏡道兵来。
聊于一气,示有三灾。
壤因化往,成由运开。
太颠宝贝,声伯琼瑰(其七)。(七章)
长乐肇端,庐江缵美。
英蕤秀萼,旋纲步纪。
克蹈前武,能新旧址。
媚此绮都,邻于锦里(其八)。(八章)
我之刊岳,帝与令封。
青云干吕,白日高舂。
道心结课,天爵畴庸。
沈研胜韵,款至元踪(其九)。(九章)
载念弱龄,恭闻隐语。
蕙纕兰佩,鸿俦鹄侣。
愿腾华藻,请事充举。
如曰不然,吾将谁与(其十)。(十章)
端午日上所知衣服启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商隐启。右件衣服等。弄杼多疏。纫针未至。浼李固之奇表。累王衍之神锋。敢恃深恩。窃陈善祝。伏愿永延松寿。常庆蕤宾。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当国。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肝膈所藏。神明是听。仰尘尊重。实用兢惶。谨启。
东武吟 唐 · 曹邺
五言排律 押语韵
引用典故:黄金台 李将军
心如山上虎,身若仓中鼠。
惆怅倚市门,无人与之语。
夜宴李将军,欲望心相许。
何曾听我言,贪谑邯郸女。
独上黄金台,凄凉泪如雨。
赵城怀古 唐 · 曹邺
引用典故:五侯
邯郸旧公子,骑马又鸣珂。
手挥白玉鞭,不避五侯车。
闲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
一笑千万金,醉中赠秦娥。
如今高原上,树树白杨花。
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 唐 · 刘轲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岁丁巳开成纪年之明年。有具寿沙门曰令检。自上京抵洛师。以缥囊盛三藏遗文传记。访余柴门于行修里。且曰。闻夫子斧藻偫言旧矣。讵直专声于班马。能不为释氏董狐耶。抑岂不闻贞观初慈恩三藏之事乎。敢矢厥来旨云。三藏事迹载国史及慈恩传。今塔在长安城南三十里。初高宗塔于白鹿原。后徙于此。中宗制影赞。谥大遍觉。肃宗赐塔额曰兴教。因为兴教寺。寺在少陵原之阳。年岁寖远。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长庆初。有衲衣僧昙景始葺之。大和二年。安国寺三教谈论大德内供奉赐紫义林。修三藏忌斋于寺。斋众方食。见塔上有光。圆如覆镜。道俗异之。林乃上闻。乃与两街三学人共修身塔。兼砻一石于塔。至三年修毕。林乃化遗言于门人令检曰。尔必求文士铭之。检泣奉遗教。直以铭为请。非法允之冢嫡。谁何至此乎。轲三让不可。乃略而铭之。三藏讳元奘。俗陈姓。河南缑氏人。曾父钦。后魏上党太守。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惠英。长八尺。美须眉。魁岸沈厚。号通儒。时人方汉郭林宗。有子四人。奘其季也。年十三。依兄捷出家于洛。属隋季失御。乃从高祖神尧于晋阳。俄又入蜀。学摄论毗昙于基暹二法师。武德五年。受具于成都。精究篇聚。又学成实于赵州深。学俱舍于长安岳。于是西经前来者。无不贯综矣。初中国学者。多以实相性空。通贯偫说。俾彖象蹄笱。往往失鱼兔于得意之路。至于星罗棋布。五法三性。析秋毫以矢名相。界地生汇。各有攸处。曾未暇也。大遍觉乃兴言曰。佛理圆极。片言支说。未足师决。固是经来未尽。吾当求所未闻。俾跛眇儿视履。必使解行如函盖。始可为具人矣。且法显智严何人也。犹能孤游天竺。而我安能坐致耶。初三藏之生。母氏梦法师白衣西去。母曰何去。曰求法。贞观三年。忽梦海中苏迷卢山遽凌波而入。乃见石莲波外承足山。险不可上。试踊身腾踔。飒然飙举。升中四望。廓澈无际。觉而自占曰。我西行决矣。至凉州。都督李大亮防禁特切。逼法师还京。法师乃宵遁。渡瓠芦河。出玉门。经莫贺延碛。艰难险阻。仆而复起者。何止百十耶。自尔涉流沙。次伊吾。高昌王曲文泰遣贵臣以驼马迓法师于白力城。王与太妃及统师大臣等尊以师礼。王亲跪于座侧。俾法师蹑肩而上。资赠甚厚。送至叶护可汗衙。又以廿四封书。通屈支等廿四国。献花缯五百疋于可汗。称法师是奴弟。欲求大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其所历诸国。为其王礼重。多此类也。自尔支提梵刹神奇灵迹。往往而有。法师皆沥诚尽敬。耳目所得。孕成多闻。与夫世称博物者。何相万耶。详载如传。惟至中印度𨚗烂陁寺。寺遣下座廿人明详仪注者引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既入谒。肘膝著地。舐足已。然后起。法藏讯所从来。曰自支𨚗。欲依师学瑜伽论。法藏闻则涕泗曰。解我三年前梦金人之说。伫尔久矣。遂馆于幼日王院觉贤房第四重阁。日供担步罗果一百廿枚。大人米等称是。其尊敬如此。法师既名流五印。三学之士。仰之如天。故大乘师号法师为摩诃天。小乘师号解脱天。乃白大法藏请留之。法师曰。师等岂不欲支𨚗之人开佛慧眼耶。不数日。东印度王拘摩迎法师。戒日王闻法师在拘摩处。遣使谓拘摩曰。急送支𨚗僧来。拘摩曰。我头可得。僧不可得。戒日神武雄勇。名震诸国。乃怒曰。尔言头可得。可将头来。拘摩惧。乃严象军二万。船三万。与法师同溯殑伽河。筑行宫于河北。拘摩自迎戒日于河南。戒日曰。支𨚗僧何不来。拘摩曰。大王可屈就。王既见法师。接足尽敬。且曰。弟子闻支𨚗国有秦王破阵乐。乃问秦王是何人。法师盛谈太宗应天顺人事。王曰。不如此。何以为支𨚗主。因令法师出制恶见论。然小乘外道。未即推伏。请于曲女城集五印沙门婆罗门等。兼十八国王。观支𨚗法师之论。凡十八日。无敢当其锋者。戒日知法师无留意。厚以象马橐装饯法师。又以素謺印书使达官送法师。所经诸国。令兵卫达汉境。法师却次于阗。因高昌商胡入朝。附表奏自西域还。太宗特降天使迎劳。仍制于阗等道送法师。令燉煌迎于流沙。鄯部迎于沮沫。时帝在洛阳。敕西京留守梁国公元龄备有司迎待。是日宿于漕上。十九年春正月景子。留守自漕奉迎于都亭。有司颁诸寺帐舆花幡。送经于宏福。翌日。大会于朱雀街之南。陈列法师于西域所得经像舍利等。其梵文凡五百廿夹。六百五十七部。以廿马负而至。自朱雀至宏福十馀里。倾都士女。夹道鳞次。若人非人。曾不知几俱𦙁矣。壬辰。法师谒文武圣皇帝于洛阳宫。二月己亥。对于仪鸾殿。因广问雪岭已西诸国风俗。法师皆备陈所历。若指诸掌。太宗大悦。谓赵公无忌曰。昔符坚称道安为神器。今法师出之更远。时帝将征辽。法师请于嵩之少林翻译。太宗曰。师西去后。朕为穆太后于西京造宏福寺。寺有禅院。可就翻译。三月己巳。徙宏福。夏五月丁卯。法师方开贝叶。廿年秋七月。法师进新译经论。仍请制经序。并进奉敕撰西域记十二卷。太宗美法师风仪。又有公辅才。俾法师裼缁褐袭金紫。法师因以五义褒扬圣德。乞不夺其志。遂问瑜伽十七地义。太宗谓侍臣曰。朕观佛经。犹噡天望海。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非惟法师愿力。亦朕与公等宿殖所会。及三藏圣教序成。神笔自写。太宗居庆福殿。百寮陪位。坐法师。命宏文馆学士上官仪对偫寮读之。廿二年夏六月。天皇大帝居春宫。又制述圣记及菩萨藏经后序。太宗因问功德何最。法师对以度人。自隋季天下祠宇残毁。缁伍殆绝。太宗自此敕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宏福寺度五十人。戊申。皇太子宣令。请法师为慈恩上座。仍造翻经院。备仪礼自宏福迎法师。太宗与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执香炉。目而送之。至寺门。敕赵公英中书令褚引入。于殿内奏九部乐破阵舞。及百戏于庭而还。廿三年夏四月。法师随驾于翠微宫。谈赏终日。太宗前席攘袂曰。恨相逢已晚。翌日。太宗崩于含风殿。高宗即位。法师还慈恩。专务翻译。永徽三年春三月。法师于寺端门之阳造石浮图。高宗恐功大难成。令改用砖塔。有七级。凡一百八十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冬十月。中宫方妊。请法师加祐。既诞。神光满院。则中宗孝和皇帝也。请号为佛光王。受三归。服袈裟。度七人。请法师为王剃发。及满月。法师进金字般若心经及道具等。显庆二年春二月。驾幸洛阳。法师与佛光王发于驾前。既到馆。于积翠宫终译发智婆沙。法师早丧所天。因扈从还访故里。得张氏姊。问茔垄已平矣。乃捧遗柩改葬于西原。高宗敕所司公给。备丧礼。尽饰终之道。洛下道俗赴者万馀人。释氏荣之。三年正月。驾还西京。敕法师徙居西明寺。高宗以法师先朝所重。礼敬弥厚。中使旁午。朝臣慰问及锡赉无虚日。法师随得随散。中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译犹未备。众请译焉。法师以功大恐难就。乃请于玉华宫翻译。四年十月。法师如玉华。馆于肃成院。五年春正月一日。始翻梵本。总廿万偈。法师汲汲然常恐不得卒业。每厉译徒。必当人百其心。至龙朔三年方绝笔。法师翻般若后。精力刓耗。谓门人曰。吾所事毕矣。吾瞑目后。可以蘧蒢为亲身物。门人雨泣。且曰。和上何遽发此言。法师曰。吾知之矣。麟德元年春正月八日。门人元觉梦一大浮图倒。法师曰。此吾灭度之兆。遂命嘉尚法师具录所翻经纶。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卅八卷。又造俱𦙁画像弥勒像各一千帧。又造素像十俱𦙁供养悲敬上油各万人。烧百千灯。赎数万生。乃与寺众辞。三称慈尊。愿生内眷。至二月五日夜。弟子光等问云。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否。颔云得生。俄而去。春秋六十九矣。初高宗闻法师疾作。御医相望于道。及坊州奏至。帝哀恸。为之罢朝三日。敕坊州刺史窦师伦令官给葬事。又敕宜听京城僧尼送至塔所。门人奉柩于慈恩翻经堂。道俗奔赴者日盈千万。以四月十四日葬于浐东。京畿五百里内。送者百馀万人。至总章二年四月八日。有敕徙于樊川北原。伤圣情也。法师长七尺。眉目若画。直视不顾。端严若神。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虽滕兰澄什康会竺护之流。无等级以寄言。其彬彬郁郁。已布唐梵新经矣。自示疾至于升神。奇应不可殚纪。盖莫详位次。非上地其孰能如此乎。又曰。
三藏之生,本乘愿来。
入自圣胎,出于凤堆。
大业之季,龙潜于并。
孺子谒帝,与兄偕行。
神尧奇之,善果度之。
不为人臣,必为人师。
师法未足,自洛徂蜀。
学无常师,鸟必择木。
迹穷夷夏,更讨身毒。
寺入烂陁,师遇尸罗。
王逢戒日,论得瑜伽。
瑜伽师地,藏教泉府。
猬●98A7名数,玺抽圣绪。
我握其枢,赤幡仍竖。
名高曲女,归我真主。
主当文皇,臣当蔡梁。
天下贞观,佛氏以光。
光光三藏,是护是付。
付得其人,经纶彬彬。
梵语华言,胡汉相宣。
台臣笔受,御膝前席。
积翠飞花,恩光奕奕。
太宗序教,天皇述圣。
扬于王庭,百辟流咏。
三藏慰喜,灵祇介祉。
蔑彼滕什,曾无此事。
我功成矣,我名遂矣。
脱屣玉华,升神睹史。
发棺开殓,天香馥馥。
地位殊分,神人是卜。
中南地高,樊川气清。
修塔者谁,林公是营。
门人令捡,实尸其事。
铭勒塔旁,捡真法子。
咏史诗 邯郸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晓入邯郸十里春,东风吹下玉楼尘。
青娥莫怪频含笑,记得当年失步人。
剑门寄上路相公启 晚唐 · 胡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一
某启。某荜户庸人。荷衣贱子。道惭墨妙。业愧笔精。效枚叟之文章。虽怜七岁。感潘生之岁月。已叹二毛。失路肠回。迷邦足刖。蚁栖培塿。蛙伏潢洿。自笑柴愚。谁怜参鲁。尚思逐鹿。未分牵羊。将趋涣汗之程。讵学邯郸之步。但以才非迥出。性乏孤标。虽勤测管之窥。终类正墙之视。有心吐凤。无梦怀蛟。不痊曹操之头。虚刺苏秦之股。诚宜世弃。敢望时来。方嗟碌碌之生。忽忝戋戋之幸。朽株委地。永甘夫子之捐。枯骨凝尘。岂料昭王之市。遍身德泽。满目恩辉。宁止负嵩。仍兼戴华。既蒙蜀顾。敢望秦留。即遂面走鹿头。背驰鹑首。如升青昊。似入元都。不知剑阁之艰。岂觉刀州之远。伏惟相公神资重器。天纵伟才。邦国金城。朝廷玉烛。文高庾月。词峻谢山。才见紫髯。便居黄阁。陶钧百辟。启沃一人。议平吴皓之时。虽云推局。报破秦坚之日。不废围棋。故能早执化权。久司政柄。今则暂辞龙阙。来镇龟城。将军之细柳虽新。丞相之盐梅仍旧。不烦壮士。自伏雄图。扬麾而氛祲晨销。按节而妖星夜落。刘焉原野。昔为累卵之乡。杜宇山河。今作覆盆之地。曾实惭孤陋。叨沐招延。郑驿将穷。燕台渐近。那能倚马。妄窃攀龙。仰天上之程途。已亲台席。指人间之歧路。尚感客星。披雾非遥。拜尘在即。无任云云。
送李镡游新安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干名。
气直不与儿(一作时)辈洽,醉来拟共天公争。
孤店夜烧枯叶坐,乱时秋踏早霜行。
一间茅屋住不稳,刚出为人平不平。
荀息论 五代 · 牛希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六
晋献公子九人。听骊姬之谮也。太子申生缢于新城。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尽逐偫公子。唯骊姬之子奚齐及其娣之子卓子留于宫。公疾病。召荀息。将使立奚齐。荀息曰。臣竭尽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为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公薨。荀息立奚齐。里克使人杀之丧次。荀息将死之。人曰。无益也。不如立卓子。荀息又立之。里克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如何。荀息曰。吾与先君言矣。我欲复言。然谓人己乎。里克杀卓子于朝。荀息死之。邱明褒之曰。诗人有言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以荀息有复言重诺之义。夫荀息。晋国之大夫。为执政之臣。顾命以立其君。人能杀之。己不能讨之。是□于国。再立卓子以偷其安。里克之告。又不得诛。以害其主。虽曰复言。何叹之有。且献公以荀息为执政也。以荀息为能贤也。而属之二子。令二子无辜而死。是荀息之不贤所致。其无乃辜先君之托孤之寄乎。且己以大夫也。不宜从君于昏而立幼稚。知诸子之贤。不能立之。以利于晋。为国家长世之计乎。比周于姬氏之党。乃嬖宠之党也。立二君而不能定其位。纵其贼以致乱于其国。若亡之党不可以立乎。非己智力之能全也。其轻许之乎。是轻之言而许之。是贪其位而固其权。复言以死之。子其不死。人□以诛之于子矣。大国之人。不能保其身。知贼不讨。不可谓之忠。纵其为虐。不可谓之贞。事嬖宠幼弱之子。远伯王贤哲之君。耦俱无猜。其若是乎。若偫盗力争。不能计胜而死。犹将贤之。若不能讨贼。无谋自殒。将何以尚之哉。匹夫匹妇死于沟壑者。无以异之。凡顾命受遗之日。择长辅少之道。非伊周之才智。且将不济。岂荀息所能也。是以宪宗弥留之日。内外疑恐。奸邪之人。畏宪之明。复诛其党。有来中书与裴晋公语及大政者。公勃然曰。当问大臣。此非殿中事。告者遽退。杜黄裳时为庶子。亦以玉佩系上。阳周问太子安否。及临。慰劝之曰。冢宰大臣前揭丧巾。睹天颜哀毁之状。莫不相顾而泣。又喜万国之得主也。即深谋远虑。于防微之道。如是之备。及后国家以副君之命。必有社稷之难。遗诏择立。以为之常。盖不由大臣之谋始也。皆左右近密建议奉迎。位既及定。乃命百辟以行大礼。始谋之臣。即新君受赐之地。迁之重权。委以大政。南北二军。归其肘腋。九城之禁。由其管钥。若明然公议者。尚可知其谏主及后诛戮。嗣王之英武者。或择幼冲之可教。其议立之父。轮告不实之状。循环署其名。民间谓之车毂状。宦者谓之金轮图。常有请赵公同署名者。公歔欷流涕。不忍执笔。其子曰。事既行矣。祸不可变。一家三百口。在于今日。大人何疑之有。请笔代署。时宦官畏大臣不从。必兴诛戮。当动摇天下。及见其名。莫不喜悦。由是骤命其子。以居清列。终致权□阉竖。倾覆宗社。皆赵公之所为也。或曰。赵公之生也。由不如荀息之能尽其生也。生之与死。皆乱国者。何升降之有。二子者。可谓异代而同罪。邱明之褒。不其谬欤。
重修应圣公庙记 唐末宋初 · 阎光度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道光《赵城县志》卷三四、《霍山志》卷五
昔隋氏末季,唐祚未兴,四海黎民,坠诸涂炭,万方豪杰,各举戈矛。驱虎兕以鸱张,统貔貅而蚕食。载血腥原野,暴骨成丘山。时无定君,人思真主。唐高祖执义为柄,唱义成师,啸集群雄,肃清天下,吊问乱世,起救寰中。师次吕州,前有勍敌,攻则力寡,战则兵羸,飞挽距前,水潦为患,疑虑不决,人心复摇。是时也,霍岳之神,幽赞而起,荡清逋役,引导王师,破宋老生霍邑县。临汾既拔,绛郡寻平。帚扫欃枪,席卷氛祲。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大风起而云物骆除,太阳出而露华冰铄。君临大宝,神有力焉。论曰:天拨乱而启圣功,神献奇而扶唐祚,所以角力杰出者为唐之藉,蜂屯蚁聚者为唐之资。而后立庙廷,备洒扫。天宝中,申祀典,行册命,四渎齿诸侯之秩,五岳符三公之位。冀州镇霍山神封为应圣公,盖显幽赞、答灵贶也。「西方之美,有霍山之多珠玉焉」,即此山也。郦善长《水经》云:霍太山其庙,「鸟雀不栖其林,猛兽常守其庭」,即此庙也。设险负固,排空耸高。东会太行,西偶姑射。扼夷护夏,却敌藩边,不可议也。吐翠含芳,罗植万类,出云泄雨,沛润百谷。即春秋以生杀,同天地之长养,不可穷也。戎帅天水赵公节制是邦,于今八载。衽金钺,按雕戈,登将坛,分戎阃。下车而民悦,考绩而政成。敌不侵边,人皆勤业。乡闾丰亨,地方肃静,盗贼屏息。以义安都维那鱼璋等,广化群心,复构新殿,侔诸大壮,焕乎成功。云攒螮蝀之梁,似生岩嶂;鱼贯碧烟之瓦,诞下汀洲。复严如在之容,永享惟馨之祀。将传不朽,是述斯文。乾德五年岁丁卯四月六日记。
按:道光《直隶霍州志》卷二五,道光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