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宋故朝议大夫新知秀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叶公墓志铭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二、《北山小集》卷三○
宣和七年夏四月,诏以朝议大夫叶公唐稽知秀州事。秀人喜曰:「是尝守吴兴、毗陵,以清净儒雅为治者也,吾人其少瘳乎」。后两月,公遽以疾卒于其子江阴县之官舍。于是秀人闻之失色惊叹,以不得贤侯为恨也。公守吴兴时,东南师帅大抵强能,吏机警通权变,善伺时缓急,驽视法度士。其趋利赴功,如水就下,鸷击而机发也,皆志满意得,高车象服,势炎熏灼一时。而平江大猾方以奸倖盗权宠,日用侵渔刻轹为事,颐指目禁而意行千里之外。当是时,唯湖也截然居中,百姓得安业,禽兽草木遂其生者,以公为之守也。公退然如不胜衣,言若不能出口。其所下教令,不为诡特悍急之言。其听讼决事,无赫赫之誉,视高明茕独一等,然无悻悻崖异之意,不曰我能是,吾爱吾人,顾法如是,理当然而已。故在势者虽不能扰其治,亦不能嫉而害之。邦人知安其政而不能名其所以惠人之迹。其在常亦然,宜秀人之以不得公为恨也。公字顺孺,五代之季,高祖始自金陵徙居延平,遂为延平人。曾祖讳仁昶,晦迹不仕。祖讳昭映,赠通奉大夫。父讳棐躬,官至左朝请大夫,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妣陈氏,封广平郡夫人。君幼敏悟,自为儿时,从诸兄游学它郡,闻讲《易》,退能记其说,众已奇之。弱冠,与其兄唐懿同登熙宁六年进士第,释褐归侍,不忍去亲侧,累年不肯调官。久之,为亳州谯县主簿,守不能以势屈。监杭州仁和县盐监,迁颍州万寿县令,详定省曹寺监条贯所删定官。改宣德郎,知苏州吴江县事。未赴,丁金紫公忧,继丁母广平夫人忧。服除,以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事。迁承议郎,知真定府平山县事。元符三年,覃恩转朝奉郎,赐五品服,差管淮南转运司文字。以朝散郎充睦亲宅小学教授。崇宁三年,擢提举利州路学事。陛辞称旨,留为太常博士。大观元年,以朝请郎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左右司岁考郎官治状,公以最闻,以朝散大夫为吏部员外郎。迁本曹郎中,实掌尚书右选。右选文牍纷猥,不胜治,公苗薅发栉之,要以无弊。迁鸿胪少卿。政和二年,出知湖州,迁朝请大夫。四年,移京东路提点刑狱。未赴,乞便郡,就差知常州事。明年,会岁饥,流冗充城市。公大捐仓实,不足,则劝郡豪之积粟者为糜粥以振廪之,于荒政如救焚拯溺,盖所活数千万人。七年春,常平使者建请浚治平江河港,调旁郡夫至数万,并缘为奸利。公力不能抗,躬会考户籍,赀若干为一夫,吏不得措意,役以均一。还朝,差知隆德府,兼提举泽、绛、慈、辽州、威胜军屯驻泊兵马巡检公事。陛辞,建言州郡法司吏当置选补法,使自爱,无玩法鬻狱者。上嘉纳,然事不果行。潞当河北、河东之冲,兵庶繁夥。公政因其俗,以简严治军旅,以恺悌抚士氓,人用悦服。中官为廉访使者,暴震一路。公待之以诚,不为浮礼,更见钦挹。九月,召为吏部郎中,郡人遮道,得去,迁朝议大夫。四年,郊祀恩,赐三品服,封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明年,请外补,得知通州事。居无何,请宫观,得南京鸿庆宫。又明年,除知秀州事。公之卒,实六月二十九日,享年七十三。以靖康元年十二月十一日,葬于平江府吴县至德乡真山之原,祔金紫公之域。夫人孙氏同穴。夫人故御史中丞觉之女。子男四人,侁、傆,将仕郎,皆早卒。偬,监湖州合同茶场。俣,常州江阴县主簿。女三人,长女早卒。次女适凤翔府麟游县令孙术,幼女未行。孙男二人,抑,将仕郎。携,尚幼。孙女四人。公资纯固,笃孝友,不妄笑言,外和而内刚。官京师,非公事不至宰执之门。所与交不为翕翕热,遇所厚善,或相对终日泊然,欢不足而味有馀。居家,虽臧获有违忤,怒不至詈。其为郡县,不为无益敖宴事。阅讼牒、听两辞,必谆复详尽。于治剧若烹小鲜。为文词如其行,粹而不繁。集其文为十卷。公初葬,会天下兵动。后三年,其孤始克状公行实,请铭于某。我先君子于公同年进士也,俱常以先契拜公于堂上。公知其愚惷,加厚焉。义不得辞,则序而为之铭。铭曰:
天有常度,四时不奸。人而无常,巫医所叹。世急征利,以得为贤。如彼德人,为笑于顽。公冠起家,至老而传。时有险易,吾无或迁。诗歌宣王,能用吉士。彼哉憸壬,难与为治。公虽不用,出守入卿。视赫赫者,谁辱谁荣。公美则多,我用是铭。
程氏世谱序(元祐间) 北宋 · 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三、道光《休宁县志》卷二○
程氏望出广平,其上世盖高阳之诸孙也。在五帝世为火正,为祝融,为和仲、和叔。逮及周成康之际,始受封为程国。由周而下,世有闻人,见于传记可考。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祁为儿时,受教于先祖曰:「程氏中微,不得祖谍。自吾有知,深忿惜之。今且老矣,子孙必当承吾志。凡遇同族,宜博采访,期于必获而后止」。且吾闻之先府君,以为吾家盛德之后,盖重安忠壮公之系姓也。其后家君为和州历阳县尉,故吴门光禄帅洪道过南豫,从容谓家君曰:「吾姓同出黄墩,而谱书不传,意其遗落民间,尚未泯坠。吾曹游宦,先至歙郡,当力求之,毋忘以成书相寄也」。熙宁十年春,家君由小著得请知歙之婺源。明年,岁在戊午,实元丰元年正月之九日,于歙县得程氏数十家于黄墩,其豪曰志忠,率诸族父子兄弟迎谒道左,虽皆未学,然颇知礼,盖有衣冠遗风焉。从而询之,乃出《家谱》一卷,祖孙相传,多历年数,文字漫灭,世次不明。又得所谓相公墓及宅基,射蜃湖、浴马池等处,里民谈忠壮公遗事,历历可听。其盛德在民,岁时相与祠事不绝。家君既拜墓下,又从歙令张世望借取图经,因以考实所闻,盖皆符合。居无几,海宁族人程立亦献其所藏世次一卷。两家谱叙仅足以相补,词多鄙野,不成句读。或传歙县程璇家有善本,会其家因回禄之变,并以亡失。先是家君将之歙,留祁居家,自婺源至黄墩,岭道回还,凡二百馀里。既行之三日,祁夜梦如迷途入一大墓中,意甚恐。适一古衣冠丈夫援手指之曰:「道此可还而家也」。及寤,颇记其状。比家君还自歙,述墓茔林隧之势,如梦所睹。于是家君悉以所得程氏谱书付祁,曰:「女当论次。吾读旧谱,至荆州骠骑,有三世不修谱之戒,诚哉是言也。且忠壮精灵英爽,死且不朽。殆神有意属女于梦寐,吾滋异之」。祁奉命不自揆度,实始载其事于心,由是稽考史传,以相證佐。一代定著为一谱,以《开元谱》为第一。其后十年,调补玉溪掾,其书粗成,然犹未敢以为是也。东南族人或有好事者,随辄取去,离析卷帙,迁附臆说,其所写本,率多异同,往往标写以为祁所定,前后相诡,理出厚诬。元祐间,祁掌教卫学,暇日复加铨择,铅椠编简,不去几案者垂又五年,乃能讫事。因窃叹曰:程氏谱谍散漫无纪久矣,凡我同姓,宜所共惜。今以祁之固陋,其所论次,大惧不文,不足以发扬万分之一。然其世序条例,颇用史法,井井条理,不为不备也。倘宗人与我同志,或嗣有所见,或别有藏书,与今谱不同者,益以见教焉。以祁犬马之齿或未衰也,尚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按:《程典》卷三○,明刻本。
朝散大夫贾公述墓志铭 宋 · 王寔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二
公讳公述,字传之,丞相文元公之孙,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右光禄大夫讳田之子也。文元公以经术勋业辅相仁宗,门户光大。公自幼刻意于学,无贵骄习。及长,惇厚和裕,于事无不练达。以文元公遗表恩授将作监主簿,迁太常寺太祝。丁父忧,服除,迁大理评事。元丰官制行,换宣义郎,赐绯衣银鱼,九迁至朝散大夫。初监开封府咸平县盐税,从辟监广利门。秩满,知越州剡县。有盗发冢得者,公察其枉,释之,果非盗,人以为不可欺。知无为军庐江县,丁母广平郡太君李氏忧,服除,知常州晋陵县。所至吏畏民爱,有能称。通判亳州、应天府,除开封府右军巡判官、内香药库,通判郢州,移河南府。除提举江、池州铸钱,未赴,知开封府开封县。宿蠹隐弊剔抉无所遗,治效著闻,部使者更荐之,除太仆寺丞。出提举河北京东监香盐税,属司废,通判大名府,未赴而司复,还旧任。盐课增羡以千万计。前此才溢额,自列率被赏,公独曰:「是乃职事也」。卒不自言。改京西南路提举常平等事。会随、郢饥,公请发八州米赈之,所活甚众。未几得小疾,起居犹自如,公慨然曰:「吾使者,当一路寄,可以病处之哉」!即请宫观,得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爱颍昌,以为贤士大夫所聚,卜家焉。府城外之西北隅有文元别圃,水竹清胜,暇日引子弟杖策徜徉其间,超然也。时以年劳当迁,及改金紫服,皆不肯自陈,遂请致仕,虽亲旧不及知。既得谢,皆往贺,且曰:「公幸未衰,又无田以供伏腊,遽谢禄,独不为后日计哉」!公笑曰:「吾病不任事矣,又敢安禄邪」?闻者服其知止。公自少好读书,其为诗清丽而造理,后痹且甚,犹自力不废。与宾客宴语,终日不倦。以政和三年十月戊申卒,享年六十,以其年十二月癸卯葬于阳翟县大儒乡元老村文元公茔之□。妻王氏,赠光禄大夫讳力之女,始封寿阳县君,改宁人。子男二人:曰逮,曰□,皆将仕郎。女子七人:适忠翊郎焦庄叔、修武郎赵叔蘧、宣德郎王令淳、从事郎宋晕、修武郎赵令、假将仕郎王令深;幼在室,许嫁承奉郎韩璟。公葬有日,逮来请铭,因系公世次官伐,为之铭曰:
庆历之隆,有相魏公。曰德曰位,惟时显融。公其嗣孙,蔼然有闻。不侈不骄,惟德之几。试于百里,是谓彊吏。爰诵一道,是谓肤使。弗究其施,引疾以去。公岂遂废,惟义之惧。匪公曰归,寿亦止此。公乎命邪,瘗则有诔。
按:民国《禹县志》卷一三,民国二十年刊本。
何子应少卿作金华书院要老夫赋诗因成长句一首 宋 · 汪藻
押寝韵
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
金华真是第一流,好泛扁舟著宫锦。
向来奋舌动天意,不怕惠文霜凛凛。
忽然飘落九疑山,坐对秋风行两稔。
手栽岩桂友群石,收拾清香供燕寝。
笑随蛮俗且南冠,忍说乡关犹左衽。
人间何事非戏剧,鹤有乘轩蛙给廪。
功名入手谈笑间,谁谓收之如拾沈。
况君风骨未渠艾,意气文章天所禀。
我今头白奚所为,柏树谁知问从谂。
虽云百里间何阔,同在邯郸一羁枕。
遥知袖手正书空,读罢离骚还痛饮。
校定楚词序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六、《东观馀论》卷下、《皇朝文鉴》卷九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九四
《汉书·朱买臣传》云:严助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王褒传》云:宣帝修武帝故事,徵能为楚词者九江被公等。楚词虽肇于楚,而其目盖始于汉世。然屈、宋之文,与后世依放者,通有此目。而陈说之以为惟屈原所著则谓之《离骚》,后人效而继之则曰楚词,非也。自汉以还,文师词宗慕其轨躅,摛华竞秀,而识其体要者亦寡。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若些、只、羌、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顿挫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荃、药,蕙、若、蘋、蘅者,楚物也。他皆率若此,故以楚名之。自汉以还,去古未远,犹有先贤风槩。而近世文士,但赋其体、韵其语,言杂燕粤,事兼夷夏,而亦谓之楚词,失其指矣。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近世晁监美叔独好此书,乃以春明宋氏、赵郡苏氏本参校失得。其子伯以、叔予又以广平宋氏及唐本与《太史公记》诸书是正。而某亦以先唐旧本及西都留监博士杨建勋及洛下诸人所藏,及武林、吴郡椠本雠校,始得完善,文有殊同者皆两出之。案此书旧十有六篇,并王逸《九思》为十七,而某所见旧本乃有扬雄《反骚》一篇,在《九叹》之后(此文亦见雄本传。),与《九思》共十有八篇。而王逸诸序并载于书末,犹《古文尚书》、汉本《法言》及《史记·自序》、《汉书·叙传》之体,骈列于卷尾,不冠于篇首也,今放此录之。又太史《屈原列传》、班固离骚传序论次灵均之事为详,故编于王序右方。陈说之本以刘协《辨骚》在序之前,论世不伦,故绪而正之。而《天问》之章词严义密,最为难诵,柳柳州于千祀后独能作《天对》以应之,深宏杰异,析理精博,而近世文家亦难遽晓,故分章辨事,以其所对别附于问,庶几揽者莹然,知子厚之文不茍为艰深也。自《屈原传》而下至陈说之序,又附以今序,别为一卷,附十通之末,而目以《翼骚》云。至于屈原行之忠狷,文之正变,事之当否,固昔贤之所详,仆可得而略之也。政和初元七月初吉,武阳黄某长睿父序。
上黄门苏侍郎书 北宋 · 彭俊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三四
古之圣贤自任以天下之重,虽功名富贵时有不同,至于进退行藏,不过一道,曰正而已矣。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徇身;天下无道,以身徇道」。夫惟时之必有治乱,道之必有兴废,而圣贤之有遇不遇也。是以古之人用则以正进其身,不用则以正明其道。昔者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伊尹曰:「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也」。又曰:「我何以汤之币聘为哉」!伊尹非不知汤之必可与有为而欲亟售其身也,盖以为不能自重而轻以自徇人,则物重而己轻,物重而己轻,则人君亦将易之而莫之尊,惮道未及行而己先屈矣。故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虽禄之以天下,弗受也」。夫惟处畎亩之中,以天下禄之而有所弗受,使一朝得君而信其说,则知其心不挟天下以自利也。故能以匹夫之贱,屈万乘之贵,举天下之大以听其所为,而不以为泰者,其道出于正故也。孟子曰:「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又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非不知时之不可为也,而每汲汲于求进,盖当时士大夫握腕而游说者,术有馀而道不足,苟可以邀利而求名者,率攘臂争先。杨、墨之徒又倡为邪说,以乱先圣之教,孟子以为不直其道,厉其言,则不足以决天下之聋瞽而反于见闻,恐先圣之道遂至于委靡而不复振也。故倾侧齐、梁之间,据礼以折右师之汰,抗词以伐臧仓之毁,其言峻发严厉,足以激末俗而振颓风。轲若得志,其功岂减伊尹哉!故伊尹处时之可进,而每事于退;孟子处时之可退,而每事于进。二人迹不同而同归于正,何则?伊尹先正其身而后行其道者也,故将进而先之以退;孟轲耻身退而道不明于天下者也,故处退而示之以进。将进而先之以退,不诎身以伸道也,故身益尊;处退而示之以进,不屈道以伸身也,故道益明。今夫功名富贵,人之所必争,而圣贤之所不能免者也。唯不以物累己者,贵身而贱功名,大我而小富贵。功名富贵一付之傥来,而不轻以身与之较,故己重而物轻。己重而物轻,则可富可贫,可贵可贱。富贵而身益尊,贫贱而道益明,此伊尹、孟轲之所以同归于正,无意于世而世归之也。后之君子则不然,其待物也重,而其所以待己也轻,道不足以胜己,己不足以胜物,己与物相战于荣辱利害之途,而卒为物所胜,则挟数任术以事攘夺,背师毁友以奉权势。如汉之平津、安昌侯辈,身为名儒,经术、爵位居当代之冠,观汉帝所亲款与时流所归重,必有大过人者,宜其正色慷慨,发明六经之蕴,足以救末学之弊而折奸雄之谋。然位至鼎辅,而身不免于阿私;口谈先王,而行有甚于垄断。唐之柳宗元、刘禹锡数子,才名擅天下,其议论文采固足以自立于世,然不能厚自溅拂,而见得忘义,附丽匪人,一跌而不复,发言怨刺,亦足以明浮议,是岂功名富贵误使之然哉?平津、安昌有其位,而不能以正守之,故志在持禄,而卒死于阿谀;宗元、禹锡有其才,而不知以正用之,故轻以其身为人用,而终亦见弃于世。是数者,皆负能为之才,乘可为之势,惜乎不知以正行之也。某生长村野,未尝获见天下伟人,自顾愚陋,何足以造古人之阃阈!然自少稍知读书,尝闻父师之教曰:「吾乡有老先生苏公者,其为人也,好学乐道,有伊尹、孟轲之风」。今虽不及见,其子东坡先生与黄门公,皆能以老先生之志行于天下,高气直节,凛乎在上。如巨山乔岳,虽不见其运动,而丰功厚利,赡足天下多矣。是以朅来京师,愿一望见之。而二公适在朝廷,幸今天子即位之始,稍欲收还故老大臣,尊礼而用之。二公德望在天下,凡忠臣义士举手相贺者,莫不以二苏为称首,庶几伊尹、孟子之志复申于今矣。惜乎未及用,而东坡先生遽厌世,公亦栖迟在外。夫公之遇不遇,四夷八蛮视之以为天下重轻。公岂求于世者?而天下望之如此。今虽不用公,如用之,亦未易浼而前也。彼用不用,于公何有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夫守正行义,持之以不动心,而刚大之气遂至于塞乎天地,则举天下之大,孰为有重于我者?天下之大,莫有重于我,则公之处世岂不绰绰然有馀,而其志岂浅哉?观公正色立朝,而使奸人佞子屏气侧迹,知有畏惮,及一旦解绶去职,遗富贵如鸿毛,天下知与不知,莫不想闻其风槩。争自澡雪,唯恐有污于己者,可谓特立独行而无累于正矣。湘沅长沙,屈原、贾谊之所以辛酸愁苦而卒殒其生者也。而公涉岭万里,触冒瘴疠,困折百端,无一毫少挫,竟完节而归,翛然独居,释王公大人之尊,就颜回、原宪之乐,刚明之操,过乎屈、贾之上,岂非道足以驭气,气足以胜物,而所守独出于正者耶?昔宋广平治南海,开元召而相之,使六阍人逆之。比至,不交一言。广平惜一言之出,而天下之仕者,不敢不以正事其君。张曲江劝人主重名器,且云「羞与牛仙客辈等列」,虽以此疏外,而终唐之世,天下称曲江公而不名。仁贤之遇不遇,天也,岂一嬖人所能毁誉?二公亦知天命之在我而无与乎人言也,故能以正出处而不污其身。今公之进也以礼,而退也以义,进退行止一本于正,而不以贫富贵贱累其天真,上期合于伊尹、孟子,而下得遂广平、曲江之志,则公之处事,亦可以无憾矣。故某不自揆,辄举伊尹、孟轲与夫宋广平、张曲江以折公孙、张禹、柳宗元之徒,而试陈于执事,卒然不知其身之贱而言之僭也。伏惟执事才全而德不形,道大而不遗微细,感钟离之操,听越人之音,而怜其志在于父母之邦也,少加优容。他日使得问道于下风,不胜万幸。
致政沈通直(宋刻本作彦仁)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小隐疏三径,浮荣寓一沤。
岁阴驹隙过,文采豹皮留。
不踏邯郸道,聊追汗漫游。
菟裘应好在,千载寄风流(以上同上书卷六八)。
宿妙觉竹庵赠静老 宋 · 孙觌
押庚韵
青山映落日,澹澹烟中明。
出门无所投,曳杖随意行。
破裓僧两三,喜笑争邀迎。
曾巢俯修竹,飞星动高甍。
老人如宿昔,真契同三生。
遇人无戚疏,出语恶不情。
寥寥风马牛,肝胆欲尽倾。
怪我胸中山,硉兀尚不平。
邯郸乐无度,短梦一饷荣。
蛮触怒不休,暴骨千里横。
微言起我病,内愧面汗骍。
蚤知天宇大,岂有世网婴。
举扇障西风,浣此沧浪缨。
与韩保之侍郎帖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屡接言宴,大慰久阔。悤悤就别,亦复惘然。即日,恭惟台候万福。比蒙治具,大为左右费,而四姬英妙,独步一时,钟鸣漏尽,遂至忘归。黎明登车,犹能续残梦于邯郸道也。履新,即庆亨复,慰此驰颂。
游安民墓志铭 北宋 · 朱维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八
公讳安民,字安之,系出于郑穆公之子有字子游者,其后遂以为氏。至汉,有御史中丞寻,魏有广平侯雅,皆为显族,而广平之游尤大。公,广平之后也。大王父讳仁美,始居河南,今为河南人。王父讳文秀。皆隐迹不曜,世不乏德。以子通籍,累赠太中大夫。考讳及,以儒文进,终朝请大夫致仕,累赠正议大夫。妣郭氏,封硕人。公少喜学问,有远志,不碌碌与世俗相低昂。初用正议公荫补郊社斋郎,久之,正议公虽谢事家居,而饮食起居如壮者。一日,顾谓公曰:「盍仕乎?日月逝矣,无过以我为念」。公虽不敢违其意,默自谓事亲之日短,岂可朝夕去庭闱,姑调陕州灵宝县尉。又以恩得便亲,改河南府河清县尉,皆不行。正议公之丧,哀毁过制。服除,调华州华阴县尉。秩满,改耀州淳化县尉。明慎强敏,奸盗无所窃发。凡所施置,便于久远。荐者交章,迁唐州泌阳县令。淮安之封,沃野千里,而惰农自安,不昏作劳。公下车,叹曰:「农殖为政之本,国之大务,是可后邪」?乃惩劝游惰,招复流亡。未踰岁,复陂塘几千顷。部使者列上其能,改宣德郎、知滑州韦城县。时诏诸路募兵以填阙额,因有程限,军吏倚以为奸,甚者至于通衢驱掠,不复谁何。公曰:「是岂法意邪」?独陈檄劝谕,不加扰而数亦充。转通直郎、知顺安军高阳县。为政不扰,民爱而思之。八宝覃庆,进奉议郎、判西京句院。别都浩穰,金谷出纳,动费句考。吏积为奸,指虚名而给实券者,藉相比也。公每得其伪,重寘于法,人畏之如神明,迄其去不敢复欺。进承议郎,迁朝奉郎、怀州司录事,赐六品服。裕民钱监之复,公实领之,创为新规,革去素弊,经画有序,条目可观。于是镕范既精,增衍亦倍,国用赖之。以劳迁朝散郎,加朝请郎,以朝奉大夫通判宁州。未行,宣和元年四月十四日,终于私苐之正寝,享年五十九。娶寇氏,相国莱公之曾孙,先公亡,后封宜人。子男七人,曰师颜,曰师孟,曰寀,曰宏,曰完,曰宜,曰寔。师孟娶宗室女,补承节郎,前公七日卒。馀皆好学,有闻于乡校。女七人,长适修职郎吴佽,次适朝请大夫、将作监丞朱端友,次适从政郎、隆德府襄垣县令楚兴国,次适修职郎、监西岳庙王宗㐨,馀在室。孙男三人,曰权,曰棣,曰栩,皆幼。公宽厚乐易,不为蹊险,遇人一以诚,无所矫饰。涖官从政,以民心为心,故所至有恺悌之称。赀产甚厚,自奉养如寒儒。至于赒贫振匮,初不较其丰寡。养孀姊二人,逮疏族甚众。辟舍分处,随用资给,终身不惮。正议公早识轩冕之累,六十告老,治第于通利坊,作知止堂以见意。其后公得倅彭原,浩然有拂衣之志,曰:「尘埃奔走,日趋于声利之场,苍颜白发而不知止,此吾先公所诫也」。乃增葺旧庐,鼎新园圃,以为归休之计。日引贤士大夫与之游,一樽相欢,无所求备,有东晋真率之风,里人慕之。既而上章,愿丏宫祠,以为挂冠之渐。不幸命未下而亡矣。师颜等卜以其年六月十五日葬公于洛阳县贤相乡杜泽村先域之次,举寇夫人祔焉。索铭于余,义不得辞。铭曰:
维公之先,中晦丘园,洛宅始迁。显显正议,以儒兴世,躐取高第。唯基新堂,我业用光,接武朝行。才则未试,志则不遂,德则无愧。子孙诜诜,宜有令人,永嗣清芬。
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石刻史料新编本。
次韵赵茂卿书事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昔人高马服名,胸中有策似金城。
玉阶方寸何由借,榆塞风尘几日清。
万里有家无梦到,一樽和泪与谁倾。
竹西回首扬州路,肠断故园春草生。
次韵徐美祖梅花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我得孤山已恨迟,水边无复昔年枝。
花随此老俱成梦,诗似徐郎今有谁。
陇使醉将春作信,广平应解玉为肌。
五更笑语香中意,只有罗浮晓月知。
次韵何师与梅花二绝示刘凝远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何人急遣蓬莱使,唤得春回江上村。
谁信广平心已冷,老于花似太无恩。
次韵似表谢胡士曹分梅花 北宋末 · 周紫芝
李侯自以诗名家,诗成与月争霜华。
谁将尤物调韵语,拄笏骑曹分好花。
花寒力浅香微透,恼乱诗翁作诗瘦。
对花欲作楚狂颠,草赋谁居广平右。
但愁急管吹羌胡(原作边隅,据诸本改),便应买酒烦长须。
参横想见绿衣舞,月中笑语花微臞。
天香艳艳与谁好,君家兄弟元三株。
明日新诗入花萼,人间此事应久无(自注:唐李乂兄弟同集,号华萼)。
可怜多病闭门叟,对月痴坐空中书。
次韵陈郎中再赋孤山梅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皓韵
南枝先回北枝槁,玉山谁向花前倒。
庾郎已老怕愁多,何郎怜花为谁恼。
今年冬温得雪迟,西湖地胜着花早。
旧时处士作诗处,篱落横枝为谁好。
清霜着树月满枝,白雪堆花门不扫。
丽句谁能(徐本作能回)铁石肠,赖有广平文独老。
借令一笑有馀妍,赋此新诗不须草。
归寻手种桃李花,痛剪繁枝投有昊。
双梅阁记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九、《太仓稊米集》卷六○
草木之妖丽变怪所以娱人之耳目者,必其颜色芬芳之美。而梅之为物则以閒淡自得之姿,凌厉绝人之韵,婆娑于幽岩断壑之间,信开落于风雨,而不计人之观否,此其德有似于高人逸士隐处山谷而不求知于人者。方春阳之用事,虽凡草恶木猥陋下质,皆伐丽以争妍,务能而献笑,而梅独当隆冬冱寒风饕雪虐之后,发于枯林,秀于槁枝,挺然于岁寒之松让畔而争席,此其操有似于高人逸士,身在岩穴而名满天下者。余之论梅有得于此,而无所发其狂言。会荆山隐君家于荆山之阳,除土为小圃,以为池亭花竹之观,而又结飞楹于圃西以为之阁。阁虽小而甚高,下视圃中,可数毛发。隐君问名于仆,与之徜徉圃间,得双梅对植草间,适得其中,若有为之者。仆笑曰:「此造物所以为君之名其阁也。今当培其根而封植之,毋使榛菅之梗其根而蝼蚁之宅其腹也,毋使牧人之践以牛羊而园夫之寻其斧柯也,则此两玉人者当复为君粲然一笑,而姑射之山殆为君圃中物矣。向吾所谓隐处山谷而不求知于人,与夫身在岩谷而名满天下者,昔也闻其风而悦之,今则为之周旋于旦暮之间矣,岂不快哉!它日倚虚檐之旷快,俯木末而高眺,雪霁月出,撷孤芳而荐酒,览清芬而危坐,则君之有得于梅者当自知之。余虽已老,尚庶几能登君之阁,以赋和靖之诗而草广平之赋,然后知余言之非夸也」。
皇子构特授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广平郡王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三、《宋大诏令集》卷三二
门下:《尧典》咸熙于庶绩,允釐始自乎百工;《周礼》董正于治官,承德盖先于六服。朕因时用义,惟古是师。参稽总覈之方,骏惠缉熙之绪。礼繇近始,命以时敷。皇子镇海军节度、青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上柱国、广平郡王、食邑五千四百户、食实封一千八百户构,毓庆紫庭,凭辉璇极。日新其德,浸茂于天成;时敏厥修,匪资于师训。蚤建斋旄之重,仍纡公衮之华。饬行弥恭,承颜靡懈。兹绍休于烈考,式诞布于宏规。视班三事之崇,易称五兵之旧。以蕃王室,以协邦经。爱不我私,义惟情称。于戏!名以出信,宜益懋于永图;位不期骄,尚克祗于乃服。永绥吉禄,宜副慈怀。可。
皇子构依前检校太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广平郡王加恩制(宣和元年冬祀)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门下:朕绍膺景历,夤保丕图。帝命不违,夙荷博临之鉴;天休滋至,敢忘昭报之恩!圭景迎长,款国阳而肆祀;灵心允答,推惠术以时敷。眷惟胄嗣之贤,爰锡宠褒之典。具官某金峰绚采,琼干凝晖。纯明敦就傅之勤,恭恪厚承颜之爱。建骍旄之节,开四履于王封;曳绣黼之裳,联二阶于宰路。兹讫禋柴之飨,胥同胙俎之朌。乃涣廷缗,载加井赋。爰协周邦之庆,式遵成宪之常。于戏!惟典神天,既懋至诚之感;以贻孙子,用均蕃祉之蒙。尚迪令猷,永绥寿嘏。可。
皇子构特授太保加两镇进封康王加食邑食实封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二、《宋大诏令集》卷三四、光绪《遂安县志》卷一○
门下:周封同姓以惇贤,式厚本根之固;汉尊二等而立爵,载图磐石之安。朕隆绍庆基,诞膺骏命。永锡祚嗣,聿开帝室之荣;对扬王休,申畀国章之宠。丕昭显册,亶告群工。皇子、检校太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广平郡王、食邑九千四百户、食实封三千户构,日干分晖,珠潢疏润。斯干协吉,茂嶷嶷之奇姿;典命□仪,称煌煌之华芾。聪达蕴自然之质,温文成不习之能。诗礼雅言,允迪圣门之训;尧舜正道,率循严傅之规。既进冠以重嘉,宜遵年而出閤。班趋方玉,行瞻极以来朝;堂敞旅楹,即环宫而列邸。载侈褒嘉之数,益彰信厚之风。胙南土之山川,佩真王之印绶。面槐辨位,联保职于三公;先乘启行,总戎麾于两镇。并畴圭赋,增涣渥恩。于戏!建国以朝诸侯,义重本支之盛;述职以朝天子,势资藩翰之良。其祗服于朕辞,以永绥于尔祉。可特授太保、遂安庆源节度,进封康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颍川汪公维佐墓志铭 北宋 · 葛长卿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嘉庆《黟县志》卷一三
政和七年正月初八日,颍川汪公以疾卒,享年七十有九。卜以重和二年正月十四日辛酉葬居之南五里双溪之东、龙潭之北。前事之十月,其孙楫屡以汪天启所为公行状丐铭于长卿,且言曰:「先生之于人,小善必取,以劝来者。楫也不材,谬以经术谕邑诸生于学,与闻先生孝悌之教,期岁于兹矣。今先大父葬有日,不求能文之君子志其善,以掩诸幽,为子若孙,得无罪乎?敢图不朽于先生,幸先生闵之」。长卿曰:「乃翁固有可书之善状,况请之勤勤,讵得以辞」?乃叙而铭之。公讳维佐,歙州黟县黄陂中村人。曾祖令裕,祖文寨,父昌盛,家世业农桑。公尤强敏,善治生产,赀故独厚。为人刚直有守,不妄笑言,宗族乡党率严惮之。汪氏之为黄陂人,自九世则别为三族,而所居连墙,其在中村者无虑百家,疏戚坟墓,公完葺祭享,不失其时。村之前有泉窦,甚旱不涸,百家之聚汲取于是,浣濯于是,多历年所,无能漱洁者。公病之,曰:「若是,饮不可,况以供祭祀」!乃规度而判为二池,凿广而甃以石,汲取于上,浣濯于下,人皆以为便利。颇信向释氏之法,一日,语诸子曰:「石盂、精林、梓路、灵泉四院之钟,吾尝见之,皆形模小而声郁不发,岂警聋聩、振幽昧之意」!乃募良工,铸四钟施使易之。县城之北有双溪,合流湍悍,涉者病之,公出泉二十万,为桥五丈有奇,覆之以屋,侄通直郎、广州司录舜昭,乃名之为利涉。是桥少西有溪,或雨暴集,则众流奔冲,溃割阡陌,濒溪之田岁比不收。公乃相高下,规猪偃,用工万计,正曲为直,于是虽积潦不复为众田害。乡里贫者凶年仰哺于公,公审食日众寡而贷以粟,细民赖公以免,不可胜计。服公之役者将五十户,死必畀之棺,与其地狸之,而存恤其幼孤。有外孙女二,方稚齿,则归养于公,逮长,备物择人而嫁之,今皆为里富人妇。呜呼!此掇其行之卓卓者尔。观公所为,初不一为己,利人之所难能,而公行之若非勉强,兹可以无愧于幽明矣。母吴氏。前娶济阳江氏,生六子;后娶广平程氏,无子,皆有贤行。男三人:曰谷、曰会元、曰宰,皆善述公之事者。女三人,皆嫁邑里。孙男八人:曰汝贤、曰汝翼、曰楫、曰汝能、曰仲猷、曰汝弼、曰松、曰仲达。汝贤先公五月卒,馀皆循理嗜学。曾孙男十三人。铭曰:
展也公行,永也公寿。有子有孙,将大厥构。双溪沄沄,龙潭渊渊。公中宅斯,千古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