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宜州乙酉家乘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七、《豫章先生遗文》卷一二
四年春正月庚午朔
元明永州唐次公俱来,居四日矣。
是日,州司理管及时当来谒元明,饮屠苏。
二日辛未,小雨。
永州脚夫四人回寄糟蟹、虾朐、、蠓子、大烛、草豆蔻、蜡,作未酉亥腪肫。
元明、次公会食罢,步出小南门,西过龙水县,道遇崇宁道人文庆。
三日壬申,阴,微寒。
食罢,元明、次公对棋,予独步至安化门,得黄雀数十。
四日癸酉,微阴。
叔时元明、次公同饭,为元明作花吉贝背子。
叔时棋,叔时再胜而三败。
五日甲戌,晴。
郡守而下,来谒元明,得柘姑。
六日乙亥
四山起云而朝见日,大热,才裌衣。
始迁书药入新居。
七日丙子,阴。
辰巳,大雨。
入新居,大寒
八日丁丑,晴。
张载熙兄弟、冯当时、周惟深书。
得大含笑一枝。
叔时来棋,人胜一筹,叔时三胜而四败。
九日戊寅,晴。
元明步至管时当莫疏亭。
十日己卯,晴。
步至三角市。
食罢,从元明步自小南门,绕城观四面皆山,而无林木。
历西门、北门、东门、正南门,复由旧路而还。
得曹醇老书,寄二酒、乾、生熟栗、黄甘、山蓣。
十一日庚辰,阴。
元明步出小南门,西入慈恩寺,又西入香社寺,乃折而东,入植福寺,略龙水乡而归。
十二日辛巳
朝雨霢霂,巳、午晴。
十三日壬午立春,晴又阴。
元明步出小南门,访崇宁道人文庆,卧于庆公之室。
紫堂山人王渐、僧惠宗实同行。
十四日癸未,晴又阴。
夜从元明步出东门,上高寺,入天庆观,乃至崇宁寺
僧崇广自融州回。
十五日甲申,晴。
嗣文书,送五缣,报嗣深光山罢归,得先民辟通行交子司勾当
兄弟仕同郡而不阂法,可庆也。
知命长女与其婿张钧及其姑之乳媪来留半月。
十六日乙酉,晴。
夜从元明步至崇宁寺
十七日丙戌,晴。
元明浴于小南门石桥上民家浴室。
叔时棋,叔时三北。
太医朱激馈双鹅。
十八日丁亥,晴。
大热,不可裌衣。
十九日戊子,又阴,小冷,可重裌衣。
华阴细辛于王紫堂,初见楝实,与□产不异。
二十日己丑,阴。
大寒,可重茧。
永州平安书,并得南丰无恙书,知李倩、女睦家音问,云欲遣人至宜。
元明得李磁州及女姻书。
相书报张子发出自讼斋,会蒋子人、邹得久、棁于高山寺
借马从元明南山及沙子岭,要叔时同行。
入集真洞,蛇行一里馀,秉烛上下,处处钟乳蟠结,皆成物象。
时有润壑,行步差危耳。
出洞顷之,得张贵州书,传致范德孺晁无咎书。
夜中急雨,寒甚。
二十一日庚寅,阴。
夜从元明过王紫堂。
中夜大雨达旦。
二十二日辛卯,雨不已。
二十三日壬辰,晓雨乃晴。
武阳寨书、象州书、贵州书。
入夜小雨彻明。
二十四日癸巳,雨不已。
得曹醇老书,以元明至宜,予暂开肉,故寄一羊及子鱼、虾朐、蛤蜊酱、蟹螯、腊蟹酱、金橘三百,并为督到王溉逋钱九十千。
二十五日甲午,晴。
安国对棋,且胜且败,而安国负七局。
二十六日乙未,晴,不见日。
崇宁道人来速元明及予同饭。
二十七日丙申,阴不雨。
二十八日丁酉,晴。
元明北山,由下洞升上洞,洞中嵌空,多结成物状。
又有泉水清彻,胜南山也。
二十九日戊戌,晴。
三十日己亥,阴不雨,气候差温。
叔时来棋,且胜且败,而叔时负三局。
元明作平气丸成。
乐善寨黄远送雪菌䐳。
酉后冻雨,夜雨达旦。
二月庚子朔,雨不已,小寒
带溪文颀刲羊见馈,继以建溪北果又以万钱为寿,是张子发之媦婿也。
二日辛丑,雨甚,可复近火。
三日壬寅,要秦禹锡、区叔时同酌,元明叔时棋,叔时负三局。
四日癸卯,雨。
五日甲辰,晴又雨。
诸人置酒饯元明于崇宁,并召予,予亦宿崇宁寺
六日乙巳,晴,天极温,才可裌衣。
与诸人饮饯元明于十八里津。
七日丙午,晴,似都下四月气候也。
象州人回,得才叔书,报松柏市之縡已达。
李仲牖书,寄建溪叶刚四十銙、婆娄香四两、蜀笺四轴、鲎桶赤鱼鳔五十。
并得少伊书。
八日丁未,晓寒甚,已而小雨,又晴。
九日戊申,阴寒不雨。
步到崇宁采荠作羹。
叔时来对棋。
十日己酉,雨,不甚寒。
元明丙午柳城书,报周通叟象州教授,要来苏舟,为邹至虚乞正书两纸。
唐次公柳州来,送菖蒲四器。
是日午后雨止。
十一日庚戌,晴。
唐次公来,共蔬饭。
十二日辛亥,雨,又霁,夜中冻雨。
十三日壬子,雨。
作素包子,召次公不至。
元明书。
十四日癸丑,晴,又雨。
柳州僧禅进送才叔上元日书。
遣高德修书。
十五日甲寅,雨。
元明甲子书。
下重酝酒。
十六日乙卯,晴。
答禅进书。
夜中月明。
十七日丙辰,晴。
叶筠元礼来约相见。
十八日丁巳,晴又阴,而不雨,天小寒
唐叟元老寄书,并送崖香八两。
十九日戊午,阴不雨。
元明十二日师塘铺书。
二十日己未,雨。
崇宁道人同宗广二僧、王紫堂来啖素包子。
累日苦心悸,合定志小丸成。
二十一日庚申,晴初见日。
元明乙丑寄书。
午雨,晚晴,夜雨。
二十二日辛酉,雨不已。
崇宁庆公来,遂率至寺中食包子。
僧崇广之全州
二十三日壬戌,雨。
二十四日癸亥,雨止,气微温。
小许送鸤鸠六,王沙监送溪鱼十五,皆班诸邻。
得鞭笋二十馀,甚美。
二十五日甲子,晴,不可挟纩。
蒋侃送蛮布坐荐四,絮以苇花、金铃子、雪菌,皆一篰。
三鼓马军营外火,焚十家。
二十六日乙丑,晴。
元明二月十四日丁卯书,寄书一篇、《青玉案》一篇、滑石压纸五枝。
得相、棁正月二十八日平安书。
得李德素李郎三十日、本月十七日书。
蒋侃送山药(佳。),莫泂送雪菌。
得天民正月书,报乡中事种种(新知县陈夬宣德二月上。)
得戴坤父正月五日书。
二十七日丙寅,晴。
元明丙寅书。
二十八日丁卯,微雨不寒。
发相、棁书。
二十九日戊辰,社雨。
宾州王元道书,送丙椰子及来阳火箸。
昼晴骤温,可单衣。
闰二月己巳朔,晴,中夜冻雨。
初二日庚午,晓晴,终日夜雨达旦。
初三日辛未,雨。
王佺来求白鹇,得雌雄一双与之,此《尔雅》所谓雗雉也。
初四日壬申
过管时当西斋
初五日癸酉
西斋
终日夜大雷雨。
初六日甲戌
数日皆夜雨昼晴,是夕星月粲然。
初七日乙亥,晴。
初八日丙子,晴,夜雨达旦。
初九日丁丑,雨止。
元明戊辰书。
孝叔寄书,并送所买药一篰。
初十日戊寅,雨。
蒋侃、莫泂寄买崇宁倚卓钱四千,莫并寄橄榄百枚、数十头。
德谨砦秦靖寄橛、山药
食罢,过管时当西斋
十一日己卯,雨。
十二日庚辰,雨。
十三日辛巳,不雨。
十四日壬午,晴。
德谨寨秦靖馈山药、炭四笼。
改火。
十五日癸未,晴。
十六日甲申,雨。
十七日乙酉,晴。
十八日丙戌,阴,辰、巳晴。
崇宁道人出诸岩作佛事。
十九日丁亥,晴。
沐浴于石桥之湢室。
二十日戊子,阴不雨。
自南门步向东城,过望仙楼,复至小南门而归。
二十一日己丑,晴。
与僧惠宗、了观浴于石桥。
叔时来对棋,予败四局。
二十二日庚寅,晴,大热,不可裌衣。
叔时来对棋,叔时再胜而三败。
二十三日辛卯,晴。
观书于南楼
二十四日壬辰,晴。
卧于南楼终日。
叔时来棋,三胜而再败。
二十五日癸巳,晴。
天气似京师五月。
二十六日甲午,晴。
接癸巳,夜涷雨,晨凉,辰巳间阴曀小冷。
二十七日乙未,晴,寒。
二十八日丙申,晴。
永州书。
思立寨孙彦升子渐崇班送石菖蒲二桶、小菜桶四枚。
二十九日丁酉晦,晴,寒,时作数点雨,不沾湿。
元明丁卯书至长沙
三月初一日戊戌朔,晴。
初二日己亥
丁酉戊戌中夜皆澍雨。
德谨寨寄大簟一床,又寄大苦数十头,甚珍,与蜀中苦笋相似,江南所无也。
初三日庚子,大雷雨。
初四日辛丑,晴。
初五日壬寅,晴。
入夜星月粲然。
初六日癸卯,晴。
郭戎送枇杷,甘甚(又送面两石。)
初七日甲辰,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初八日乙巳,晴。
党君送含笑花三枝。
初九日丙午,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初十日丁未,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作顺气丸成。
十一日戊申,晴。
暑气欲不可堪。
元明闰月十四日己巳书,并得相、棁书。
十二日己酉,晴。
十三日庚戌,晴。
普义邵革送山药二篰。
十四日辛亥,晴。
夜中大雷雨。
十五日壬子,晴。
成都范寥来相访,好学之士也。
得相、棁书。
十六日癸丑,晴。
长沙僧去。
元明戊辰书。
十七日甲寅,晴。
十八日乙卯,大雷雨,沟浍皆盈。
得张八十外甥须城正月书。
十九日丙辰,晴。
武阳莫彦照送粟米。
二十日丁巳,大雷雨,溪水溢入城濠,井泉皆达。
王紫堂将诸雏入桂林
二十一日戊午,雨。
何浚、范寥同饭。
二十二日己未
得高德脩书。
二十三日庚申,晴。
思立孙子渐送人参、芎。
二十四日辛酉,晴。
普义邵革侍禁来。
二十五日壬戌,晴。
普义送粟米二㪷。
二十六日癸亥,晴。
二十七日甲子,大雷雨。
郡守杀鹅于城南之龙泓,于是三日矣。
二十八日乙丑,又雨,农夫以为庆。
二十九日丙寅,晴,又雨。
三十日丁卯,晴。
四月初一日戊辰,晴。
城西南再火。
初二日己巳,晴。
初三日庚午,晴。
孝叔元明己巳书及相、棁书,寄纸药鞋袜及公衮书,送纸六轴,人参十两。
朱彦明、徐靖国皆有书。
邹德久及棁各寄诗来,皆可观。
夜雨,震电。
初四日辛未,阴,欲雨。
是日煨菹、菹、茄菹。
初五日壬申,昼晴夜雨。
初六日癸酉,晴。
崇宁僧法旻置饭,与范信中同之。
初七日甲戌,晴。
与时当、信中剥粽子。
初八日乙亥,午风,未冻雨,少顷又晴。
初九日丙子,晴。
初十日丁丑,晴。
十一日戊寅,晴。
十二日己卯,晴。
十三日庚辰,晴。
十四日辛巳,晴。
十五日壬午,晴。
予病暴下,不能兴。
十六日癸未,晴。
十七日甲申,晴。
十八日乙酉,晴。
十九日丙戌,晴。
普义寨寄米、山蓣。
二十日丁亥,晴。
沙监王稷寄朱砂及猿皮。
二十一日戊子,晴。
思立寨寄竹床。
二十二日己丑,晴。
德谨寨寄竹簟。
二十三日庚寅,晴。
自丙子至庚寅,昼夜或急雨,檐溜沟水,行辄霁,问民间,未可以立苗也。
新莲实
二十四日辛卯,晴。
大腑始和,沐浴于城南民家。
二十五日壬辰,晴。
崇宁道人来同粥。
二十六日癸巳,晴。
二十七日甲午,晴。
市人始卖木等多改切子,皮殷红,肉甘酸,生者微涩,核猥大而肉少。
余旧闻岭南等子即药中山茱萸也。
沙监王稷寄渠酒、历来,自去年十二月未请。
二十八日乙未,晴。
二十九日丙申
四鼓欲竟,大雷雨,至寅卯少止,农民遂有西成之庆。
乙酉之夜,郡守斋宿,请雨于上帝。
郭全甫置酒于南楼,与者四人,予及刘君赐、管时当、范信中
思立孙子渐寄糟、簟、凉床,秦禹锡送鲊。
五月初一日丁酉,雨。
普义邵彦明木瓜及蜜,郭子仁荷苞鲊。
初二日戊戌,雨。
夏至
郭全甫、管时当、李元朴、范信中会于南楼
初三日己亥,雨。
元明长沙三月书,南丰三月书,转附到睦三月书。
初四日庚子,雨,晚晴,夜见星月。
初五日辛丑,晴。
郡中以令为安化蛮置酒。
初六日壬寅,雨。
初七日癸卯,雨。
自此宿南楼范信中同之。
初八日甲辰,雨。
陶君送牛脯、雀鲊、蜜
初九日乙巳,雨,夜中大雨。
初十日丙午,晴。
邵彦明木瓜二十。
十一日丁未,晴。
十二日戊申,雨。
十三日己酉,雨。
十四日庚戌,雨。
十五日辛亥,晴。
欧阳襄自柳州来。
邵彦明来。
十六日壬子,雨。
李元朴置酒郭全甫之东轩,与者向日华、邵革、管及王彦臣、贾琪、刘焕、高权、范寥、欧阳襄,其一客则予也。
彦明五㪷。
十七日癸丑,晴。
陶君送鲂鱼䱹十包。
十八日甲寅,晴。
范信中、欧阳佃夫浴于崇宁
崇宁道人过徐常,步至石泉,泉甚清壮甘寒,但不渫不甃耳。
邵普义送䱹。
十九日乙卯,晴。
佃夫弄琴,作《清江引》、《贺若》、《风入松》□□米七㪷。
/(中缺)二十五日庚寅,雨。
二十六日辛卯,雨。
二十七日壬辰,雨。
二十八日癸巳,雨。
二十九日甲午,晴。
三十日乙未,雨。
沐浴于崇宁。
七月初一日丙申,晴。
郭全甫、幸子宜晚过南楼
初二日丁酉,晴。
步出城西。
安国,亦可啖。
初三日戊戌,晴。
郭全甫携酒来,与李元朴、范信中、欧阳佃夫同饮。
初四日己亥,晴。
甘祖奭来访,问得岩西寿圣院是计监院,又云其叔父表民第十三在岩西居。
未申间,大雨。
医黄宝全送安石榴
初五日庚子,雨。
冯才叔送八桂两壶。
初六日辛丑
信中、佃夫浴于崇宁。
初七日壬寅,晴。
初八日癸卯,晴。
吴彦成送焦子石栗。
初九日甲辰,晴。
全甫送五石。
初十日乙巳,晴。
佃夫闻其母夫人疾作,不俟晨饭而行。
十一日丙午,晴。
信中浴于崇宁。
高允中来,卧南楼
十二日丁未,晴。
昌天河寄木瓜及瓷瓯十枚(昌惟贤字任之。)
全甫、元朴、允中、信中来会,酌于南楼下月明中。
十三日戊申,晴。
将官许子温见过,弹《履霜》数章,又作《霜钟晓角》而去。
陶君送面十斗,区君送及蕉子、紫水茄。
全甫、允中、信中来,小酌月明中。
十四日己酉,晴。
子宜家庄客还南丰,附元明己巳书。
十五日庚戌,晴。
子温来,弄琴数曲。
禹锡牂柯酒,殊可饮。
全甫、允中、信中月下饮牂柯酒,尽一壶。
十六日辛亥,晴。
三人者又同饮牂柯酒。
十七日壬子,晴。
信中浴于崇宁。
十八日癸丑,晴。
牂柯酒一尊于刘君。
信中步至秦禹锡家。
明日,刘君又送牂柯酒二壶。
十九日甲寅,晴。
自壬子至今,有风,甚凉。
二十日乙卯,晴。
任德公(黄丕微仲携来。)
二十一日丙辰,晴。
同允中、信中浴于崇宁。
二十二日丁巳,晴。
同允中、信中就全甫小饮。
二十三日戊午,晴。
带溪文仪甫来送二簟、黄粱、鱼腊。
前日黄微仲送沉香数块,殊佳,从以乌樠、花梨木界方、粉腊。
天河昌任之送蜜。
二十四日己未,晴。
闻郡官请雨。
崇宁道人来,受粥而不受饮。
二十五日庚申,晴。
同黄微仲范信中浴于崇宁,崇宁道人置饮。
二十六日辛酉,晴。
全甫、允中来饮解酲酒。
二十七日壬戌,晓雨,又大晴。
黄积微、文仪甫来,共蔬饭。
范信中李元朴问疾。
二十八日癸亥
晓,大风而雨。
二十九日甲子,晴。
同积微、信中浴于崇宁。
八月乙丑朔,晴。
初二日丙寅,晴。
初三日丁卯,晴。
宜守党明远是日下世。
初四日戊辰,晴。
初五日己巳,晴。
初六日庚午,晴。
初七日辛未,晴。
初八日壬申,晴。
初九日癸酉,晴。
初十日甲戌,晴。
子正送八桂十二壶。
十一日乙亥,晴。
德谨寨送香橼子、芭蕉
十二日丙子,晴。
允中置饭于南楼,全甫不至,与积微、允中信中同饭。
十三日丁丑,晴。
十四日戊寅,晴。
十五日己卯,晴。
十六日庚辰,晴。
十七日辛巳,晴。
十八日壬午,晴。
十九日癸未,晴。
二十日甲申,晴。
二十一日乙酉,晴。
二十二日丙戌,晴。
二十三日丁亥,晴。
二十四日戊子,晴。
二十五日己丑,晴。
二十六日庚寅,晴。
小雨甚急,不能久。
二十七日辛卯,小雨,不能歛尘。
二十八日壬辰,小雨,颇清润。
晚,大雨。
积微致糯三担、八桂四壶。
二十九日癸巳,晴。
刘忠肃集序宣和四年八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
宣和四年七月六日宣教郎、知开德府临河县刘路,寓书于元城刘安世曰:「先人平生为文,方弃诸孤,仅存一箧,类次之,已成编集,念当有序引以信于后。
晚年迁谪,事同诸公,身后怨家诬谤,又蒙朝廷核实,已赐昭雪。
然而元祐大臣不幸亡殁者,类皆不敢纳铭于圹,植碑于隧。
始终大节,不应无闻于后世,愿因集序,并载一二,使他日有考焉」。
顾惟衰拙,自少受知于先丞相,素叨国士之遇,中荐引,浸阶禁从,晚岁迁谪,复同忧患。
而又被谴以来,行三十年,固穷守道,俯仰无愧,似不为知己之辱。
虽怀自顾不足之羞,而莫敢辞者,盖义之所在,不可得而避也。
公讳挚,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人也。
幼而敏悟,有成人风,年未弱冠,被荐于渤海,声誉籍甚。
凡四预乡贡,礼部奏名为第一,复中甲科。
初治南宫,已著风绩。
英宗二府,各荐士充馆阁忠献韩公琦以公应诏,补馆阁校勘
王文公安石初秉政,搜择人材,擢为中书检正
居月馀,议论多不合,会除监察御史,欣然就职。
语家人曰:「趣装,无为安居计」。
即上疏论亳州狱起不正,小臣意在倾故相富弼以市进;
已责,愿宽州县之罪。
神宗皇帝励精求治,奖进臣下,公既对,面赐褒谕,且问「从学王安石邪?
安石称卿器识」。
公对曰:「臣东北人,少孤独,不识安石也」。
因论人物邪正,奏对移时,上意向纳。
公退益感遇,思所以称,因上疏论率钱助役,官自雇人,其事有不可胜言者。
略陈十害,切中时病。
御史中丞杨公绘亦论新政,并公章下司农
司农条件疏驳,遂劾与公险诐,中怀向背,有旨分析。
公奏曰:「臣有言责,釆士民之说,敷告于陛下,是臣之职也。
今有司驳奏,遽令分析,交口相直,无乃辱陛下耳目之任哉。
所谓向背,则臣所向者义,所背者利;
所向者君父,所背者权臣。
愿以臣章及司农所奏宣示百官,考定当否」。
奏入不报。
明日复上疏,极论时政,遂罢御史,落馆职,拟窜岭外。
上不听,乃贬衡州
哲宗皇帝嗣位,宣仁圣烈太皇太后以祖母共政。
见连年水旱,西鄙未宁,百姓劳弊,而国有大故,当务休息,遂散遣京城役夫,减皇城司觇者,废物货场,罢户马等事,皆从中出。
又戒敕内外,无敢苛刻扰民。
已而进退大臣,选用台谏,擢公为御史
公受命之始,即具以熙宁告神考之语,复陈于哲庙之前。
两宫听纳,尽行其言。
曾未期月,人情于变,使天下有泰山之安,而无一朝之患者,公之力也。
公既被遇,知无不言,奸佞刻薄之吏,事状显著者,公皆正色弹劾,多所贬黜,中外肃然,时人以比包希仁吕献可
上察其忠义诚信,可属重任,未几,遂大用焉。
公在中书,一日内降画可二状,其一裁节宗室冗费,其一减定六曹吏额房。
吏请封送尚书省,公曰:「常时文书录黄过门,今封送何也」?
对曰:「尚书省以吏额事,每奏入,必径下本省已久,今误至此」。
公曰:「中书不知其他,当如法令」。
遂作录黄。
初,尚书令史任永寿精悍而猾,与三省吏不相能,数以奸弊告诸宰执吕丞相大防信任之。
户部裁节浮费,后省裁定吏额,皆踰年未就。
吕丞相专权狠愎,尽取其事置吏额房于都省,射司空府为局,召永寿辈领之,未尝谋及同列也。
永寿见录黄,愕曰:「两省初不与,今乃有此」。
即禀丞相两省各选吏赴局,同领其事,以是白公
曰:「中书行录黄,法也,岂有意与吏为道地,今乃使就都省分功,何邪」?
他日又持奏稿,以丞相旨禀曰:「吏额事本欲慎密而速,故请径下,然未经立法,欲三省同奏,依致仕官文书法」。
曰:「似非其类也,更当聚议」。
明日,吕相又袖稿厉色示曰:「势不可不尔」。
公不欲立异,勉应曰:「诺」。
其后事毕,永寿以劳进官,时忱、苏安静、时恽皆迁秩有差,于是外议喧然不平。
台谏交章论列,以谓事在后省,成就已十八九,永寿等攘去才两月,而都司不用司勋格,擅拟优例,冒赏徇私。
章数十上。
时公已迁门下,每于上前开陈吏额本末,此皆彼省者鼓怨,言章风闻过实,不足深遂。
吕丞相亦以语客曰:「使上意晓然者,刘门下力也」。
然自此忌公益甚,阴谋去之,遂引杨畏在言路。
谏官疏其奸邪反覆,章十馀上,竟不能回。
士大夫趋利者,汹汹交讧其事,于是朋党之论起矣。
公语丞相曰:「吾曹心知无他,然外议如此,非朝廷所宜有,愿少引避」。
丞相曰:「行亦有请」。
是岁八月一日,奏事毕,少留,奏曰:「臣久处近列,器满必覆,愿赐骸骨,避贤者路」。
上遣中使召公入对。
太皇太后谕曰:「侍郎未可去,须官家亲政,然后可去」。
使者数辈趋入视事。
公不得已受命。
顷之,吕丞相亦求退,不许。
明年,公继为丞相
不满岁,前日汹汹者在言路,诋公,竟去位,朋党之论遂不可破,其本末如此。
公辅政累年,刚明重厚,达于治道,朝廷赖之,及为相,益总大体,务守法度,辅佐人主于无过之地。
其于用人,先器识,后才艺,进拟之际,必察其人性行厚薄,终不轻授以职任,故才名之士或多怨公,公知之不恤也。
取人不问识与不识,或多南士。
有以萧望之郑朋事谏公,曰:「楚士奈何」?
公笑而不答。
论者谓元祐以来,能以人物为意,知所先后,而无适莫者,为之首。
奏事上前,言直事核,不为缘饰,多见听用。
与同列语,公平不欺,未尝以私属人。
人有所欲,多惮公闻之,公闻之,亦为尽力,然终不以语也。
精力绝人远甚,一见宾客,及闻其语,终身不忘。
事无剧易,临之晓然。
省吏每以事试,公不以久近,区处如一,言皆可复。
故三省事经公所裁定者,后皆遵用,莫能改云。
赵彦若子败官下狱,彦若奏与监司有嫌,乞移狱他路。
言者论彦若罔上不实。
王巩除知宿州,言者论前在扬州不法。
彦若皆公姻家也,语稍及公。
公请辞位,章七八上,遂迁就外舍
诏遣近侍宣召公入,既对,谕曰:「彦若辈事,何预也」?
言者皆谓交通邢恕章惇之子,牢笼小人,为异日计。
公心知为言者所中,不复自明,谢曰:「臣愚闇,招致人言,愿就贬责」。
既退,固请益坚,乃罢相,以殿学士守郓。
给事中驳奏,谓刘某忠义自奋,力辨邪正,有功朝廷,擢之大位,一旦以疑而罢,天下不见其过。
给事中罢之。
于是中外疑骇,莫知所谓。
久之,乃知言者虽多,专以章、邢事为媒孽。
初,公家子弟与章惇之子相识,因入都应举,而公家子弟亦游科场,尝至府第,而言者指为交通之迹。
邢恕谪官至京师,以书抵公,公答以手简,其末云:「为国自爱,以俟休复」。
茹东济为东排岸官,数有请求,而公不之许,蓄怨甚久,适见公简,阴录其语,以示言者。
言者缴上之,且解释云:「休复语出《周易》,以俟休复者,俟他日太皇太后复辟也。
刘某所怀如此」。
盖媒孽之语不一,而此最为甚,朝野愤之。
其后杨畏遂升从官,󲦤绅共恶,甚于虺蜴。
东济亦除提举常平
谏官复论其素行,士论不齿,不宜任以监司,除命遂寝,人情更以为快。
公天性高明,不以己长格物。
既贵,恭俭好礼,不改平素,淳静嗜书,自幼至老,未尝释卷。
家藏书多,皆自雠校,得善本,或手抄录,孜孜无倦。
平居不亲妾媵,家事有无,不以经意,虽在相府,萧然一室。
其后南迁,不知者谓公不堪其忧,亲族门人乃知公谪居,自奉简约,与在相府无以异也。
凡有议论,惟尚中道,不习异说,不贵苟难,务在谨名教而已。
少好礼学,讲究三《礼》,视诸经尤粹。
晚好《春秋》,考诸儒异同,辨其得失,通圣人经意为多。
公文章雅健清劲,如其为人,辞达而止,不为长语。
表章书疏,未尝假手。
凡奏议、论说、记序、铭志、诗赋诸文,总千馀篇,次第著集,为四十卷,藏于家。
公自青社罢职知黄州,又分司蕲州,语诸子曰:「上用章丞相,吾势当得罪。
若章君顾国事,不迁怒百姓,但责吾曹,死无所恨。
第恐意在报复,法令益峻,奈天下何」!
忧形于色,初无一言及迁谪也。
岭表之谪,公拜命,即日就道,惟从一子,家人涕泣愿侍,皆不听。
水陆奔驰,见星乃止。
至贬所,屏迹不交人事,亦无书自随,宴坐静默。
家人具馔,告之食则食,喜怒不形,意澹如也。
年未五十,即屏嗜欲,晚岁南迁,气貌安强,无衰悴之色。
居数月,得微疾,公自谓将终,戒饬后事,精神不乱,安卧而薨。
公既殁于岭外,所属为公请归葬于朝,不许。
已而诸子坐废,家属再徙他郡,而不著罪状,人无知其故者,虽公家亦不知也。
今上登极,大赦天下,公既归葬,而文及甫蔡渭皆贬湖外,然后人稍知其事起于此。
初,及甫持丧在洛阳邢恕永州未赴,亦以丧在怀州,数通书,有怨望语。
及甫又以公任中司,尝弹罢其左司郎官,怨公尤深,以书抵,其略曰:「改月遂除,入朝之计未可必。
当涂猜怨于鹰扬者益深,其徒实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大意谓服除必不得京师官,当求外补,故深诋当路者。
绍圣初以示蔡硕蔡渭
数上书讼吕丞相及公而下十馀人陷害其父确,及谋危宗社,引及甫书为验。
朝廷骇之,委翰林学士蔡京、御史中丞安惇究治焉,遂逮及甫就吏,而所陈初无事證,但托以亡父曾说之。
究治所问司马昭谓谁?
及甫对,意谓公也。
问其證据事状,则曰:「无有,但疑其事势心意如此」。
朝廷照知其妄,狱事遂缓。
会公薨闻,犹用蔡京奏,以不及考验为辞,但坐诸子而已。
时绍圣五年五月四日也。
其后诸子叙复,护丧还乡里,公嗣子跂径伏阙下,上疏诉其事,又持副封诣都堂,叩宰相韩忠彦曾布等。
皆取实封案牍阅视,知其谬妄明白,具以语跂。
至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二十五日,有旨:「文及甫蔡渭陈显无实状,已行贬责,绍圣五年五月四日指挥更不施行」。
然后公殁后谗谤所坐,皆得解释。
改名懋云
崇宁元年正月癸酉,葬公于郓州须城大谷山之原先茔之东,曹国夫人任氏祔焉。
有诏特依前宰臣例,又除公婿通直郎蔡蕃知阳谷县,应副葬事。
送终之礼,极其哀荣,四方观者,莫不叹息。
呜呼!
公之厚德高行,追配古人,嘉谟伟绩,播于天下士民者,固不可胜数,今特取大节载之,其馀非公出处所系,皆略而不书。
八月一日承议郎提举南京鸿庆宫赐紫金鱼袋刘安世序。
金乡张氏重修园亭记1108年7月18日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九、《鸡肋集》卷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七二、《八代文钞》第三一册、《四续古文奇赏》卷二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一、乾隆《金乡县志》卷二○、乾隆《济宁直隶州志》卷一三、《曹南文献录》卷六一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为州,治钜野,下土,草木不殖。
其西北无山,东南五十里乃有山。
金乡东南邑,故缗城地云。
尝凿山得金,因为金山县
凡平土浅山无金,此山乃有金,知其地气与并泽异。
凡九谷果蓏,土有宜有不宜,此咸宜。
、櫾,迁乎其地而不能为良者,植此皆良,又不可知也。
以余为儿时所闻见,其俗饶美,大家率轻作业,乐善而好士,厚子弟于学。
游客晨夜相面背于门,庖无熄烟,然不倦。
又好为园圃游乐事以相尚,而非为利。
张氏其甲也,其先世丰人,太宗时侍御史肃,字穆之,以敢言不苟合,四十谢事,为王黄州所畏,始起家而显者也。
御史子畋,字无逸,高介有父风,亦早弃事。
初,坏田作此园,佳木异卉,错置万竿。
出郭门而望,蓊然秀色横野。
其阳金梭岭,阴贺沟,起伏异状。
其外莽苍无际,目极可喜。
无逸得此,因忘仕宦意。
而故张公安道石公曼卿,皆与往来良厚。
园有亭曰「先春」,张公客游爱之,石公为宰,每醉而忘返也,皆有诗留亭上。
两公前辈伟人杰士,不忘以诗与人也,盖六、七十年矣。
前此,无逸子孝绰、孝基、孝孙,亦善士好客,能修其先人之业,犹及与余先大夫游,闻先大夫称焉。
不知园几时废。
元符中,余南归,始自钜野迁此邑,并岭行沟上,秋稼离离,雉惊起马前,馆无遗址,桃李不复在。
独两老离立谷垄间,风雨摧剥,苍皮白枝,龙虎躩拿而上数十尺,衍隰而来未见也。
下马半岭,北望南武、七日诸山或断或续,屏列远陆如画。
其南数百凫雁飞集,鸣唼声回。
白水明灭桑野间,意甚乐之,顺涂而咏,吾居不可以易此也。
因买田筑室,距百步,时时至其地。
坐石,至于日入,怅然惜两公之迹将泯,而恨无逸之不复见也。
而其孙大方从余游,久乃语之。
大方则啾然有间,曰:「此固张氏地,请复焉」。
未数岁,则筑垣移植如其故,径槛旁午,草木扶疏矣。
且营三亭,曰「先春」,其旧名也;
曰「乐意」,曰「生香」,因曼卿之诗也。
又砻三石来,言曰:其一求文以记其事,其二请书两公诗与记,俱传也。
余欣然曰:「吾里俗衰,不有君子,何以使复善?
且为近市利,日不足锄犁,腹饱则载粟入城市,买士宅,士无邑居,故吾里之为士者微。
今子独能羞而反之,不致求赢馀,既异俚俗意,而忧世家之坠,念祖父之所尝游,贤公才士之迹至此而俱熄也,慨然图复之,又欲因文以传,尤异。
余何爱不为子记之?
亦稍稍化吾里持家犹子,岂但数过子相羊乐饮无人之境,以忘吾老?
如是而已也」。
大观二年七月十八日颍川晁补之记。
黄君墓志铭元祐四年八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四、《鸡肋集》卷六六
雄州防禦推官、知凤翔府麟游县事黄君汝翼将葬其先人,以书来曰:「汝翼家世得姓之久,虽仕者中微,而吾祖以好施不为富闻于乡。
吾父不以殖为赖,教子读书,汝翼用以得进士科,为亲党荣。
自汝翼之少时,闻乡人之长者二三君,未尝不往就焉。
而吾子,汝翼之所从游也,愿以亲铭累矣。
吾父讳京,世单州砀山,其为济州金乡人,自五世祖而下。
卒以元丰五年七月七日,年五十八。
葬以元祐四年八月二十三日,而其地则吾邑之高平乡新兴村,从吾祖之兆也。
娶黎氏,子四人,汝翼其仲也。
汝介、汝为、汝霖未仕。
二女为士妻,长关嵩,次牛武仲
闻之,吾父之幼也,颇亦有意于读书矣,顾吾祖已老,劳于家事而思佚,吾父则以其身衣食百口,而买书数千卷藏之家,曰:『吾以畀吾儿』。
喜施予,岁凶,细民之无食者皆从吾父食如归。
此汝翼之所知,而愿因吾子以传者也」。
余应之曰:「齐鲁为士者微,俗贵农桑本业,而贱游学迁徙。
其子弟能世其作业,平居堇堇,不交闾里,贤矣。
知教子读书为荣,如子之亲,又卒见其子擢第有成,斯岂可以不铭也耶」?
铭曰:
不以富以仁自憙,世家农桑士者子。
呜呼,黄君可无悔!
拟汉宫词三首 其二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月与秋期特地圆,花随人意作春妍。
却因姊弟争珠凤,更欲君王意外怜。
七夕(某观晋汉以来七夕诗数百篇,皆用俗说。某以为牛女之会不然,故作此诗) 北宋 · 李廌
 押词韵第三部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彷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
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
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
愿言停笑驩,察我心所祈。
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
金针度䌽缕,宝奁卜蛛丝
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
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
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
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
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
牵牛常服箱,织女不下机
牵牛教人巧,积仓岁无饥。
织女教人巧,笥箧馀裳衣。
伊谁询儿女,组绣穷毫釐。
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
宣淫五云上,此论乃吾欺。
吾为牛女辨,欲判千古疑。
九仙岩 北宋 · 阮之武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野老相传有九仙,尝游此地忽升天。
霓旌鹤驭今何在,千古空岩锁暮烟(自注:静海阮之武子文倅郡零陵,行县游卢洪九仙岩绍圣改元甲戌岁七月七日题□以正其名。)
按: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
徐师川 北宋 · 谢逸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门外荒园一亩馀,长抛笔砚把犁锄。
天边风露秋期近,海外交游音信疏。
扬子家贫惟嗜酒,嵇康性懒不便书。
龙沙江水连天阔,尺素何当寄鲤鱼
点绛唇 其二 北宋 · 谢逸
 押词韵第七部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
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
银桥人散。
吹彻昭华管
次韵曾侯见寄1115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石门寺
客食石门寺,而今仅两年。
衰迟嗟我老,邂逅识君贤。
圣域人称亚,儒林秀誉先。
未揎攀手,已许买山钱
垄麦秋期近,庭槐昼影圆。
方思归去日,忽得寄来篇。
意合蒙推奖,情亲出爱怜。
格幽凌雪劲,词锦照人鲜。
把玩欣无厌,行吟却怅然。
句追工部袂,气拍翰林肩。
世已惊殊异,名宜改半千。
永怀风露重,绕遍旧池莲。
王舍人路分生辰1125年7月5日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
贵出贤王裔,宗连母后因。
秋容漱毛骨,春色照簪绅。
报国忠诚著,惊人句法新。
惯看青禁月,屡梦玉关尘。
博古知无敌,穷经亦绝伦。
后宵通七夕,今日是生辰。
佳气凌湘浦,非烟压楚闉。
绿醽浮白蚁,绮席绕花轮。
寿缀诸天献,词容野客陈。
不凋蟾窟难老海山
已作瞻双阙,行看据要津。
功名先入手,图画麒麟
生辰疏 其三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石门文字禅》卷二八
令节届辰,过中元七日
美名瑞世,钟爽气于三秋。
仰祝寿祺,实依法力。
伏愿吉祥叶相,戬谷茂滋。
辅明主𡎺太平之基,与生民作温饱之具。
计台而进拜,追还大范之遗风;
馆职以超迁,恢复小苏之故事。
八叶瑞,冠三春之淑景;
一枝优钵,间千载之荣期
归命佛乘,上延台算。
伏愿勤劳王室,护卫法门。
诏自三湘,即受金瓯之拜;
便登二府,果膺玉板之荣。
仙风道骨,以祝寿祺;
太山黄河,而增福祉。
宫词 其五十一 北宋 · 周彦质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七夕宫娥设席祈,翠台莲烛静交辉。
䌽楼逗晓蛛丝满,女伴谁传得巧归。
蔡天启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忠穆集》卷七
政和初宗学博士,有客自丹阳来,诵蔡天启七夕》、《诸王调马图》、《后丹青引》三诗,爱其辞语警绝。
绍兴二年承乏政地,天启之子佑携其诗集两编见访。
正月初十日舟行长桥,因得阅。
济南吕元直题。
宣义刘公墓志铭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
公刘氏,讳韬字公辅永嘉人
皇祖延贵。
皇考莹,摄长史,雅喜儒,既进诸子于学,且老矣,谓公曰:「能任吾家事,俾昆弟一于学乎」?
曰:「惟大人命」。
公警颖有志度。
方营其家,规模伟然,日奔走于艰难,无厌怠色,久之,凡所以为生之具毕办,而区处条理,粲然可观。
常叹世俗族众则异居,异居则恩意日薄,顾弟侄孙子繁衍,乃益广室庐、殖田畴为持久计,而涵容爱拊,上下辑睦,四十年间如一日,人皆以为难而公处之裕如也。
故家荆溪上,公因之辟馆裒书延师儒,趣诸子族人皆从学,曰:「是吾先人之志也」。
既而其子故起居郎安节、次子今给事中安上,皆以文行知名太学,相继擢上舍第,历官御史,联职禁省,门阀显大,而公之母徐氏尚无恙。
给事之为御史也,以八宝恩封邑仁寿,其后起居亦以玄圭、冬祀恩再封公宣义郎
于是仁寿年九十馀,见五世诸孙晨昏定省,老稚欢然,而爵命荣耀,为时庆门,东南不多见也。
公孝谨,重去亲侧,起居被召赴阙,力请而西,其后自饶移宣城,而给事出守东阳,公以其思念,故亦一往焉,皆不越月而归。
名藩相望,千里安舆,往来其间,人皆以为荣而公歉然唯离亲之为忧也。
宣城以治行闻,而救灾勤民,遘疾不起。
公得讣,哀思致疾,病革,曰:「吾其不得给养吾母耶」?
涕泣呜咽,闻者伤之。
年六十八,卒于政和六年七月戊戌,而以宣和元年二月丙午葬于永嘉仙桂乡余奥山之原。
孺人薛氏,承奉郎讳京之女,事姑友夫,邦人称之。
公之为家,以迄有成,薛助为多。
生四男子:长起居也;
次曰安上,官给事中
次曰安礼,曰安义,皆业儒,而安义为叔氏后。
二女:嫁同郡每敏中、吴岵。
孙男二人:曰谌,曰諴,将仕郎
女四人尚幼。
公平居不废仪矩,家人效之。
遇物仁爱,尤笃于姻旧。
邻有道死浙西者,寓书属公以其孤,公顾恤之甚厚。
比成人,且资其从学,曰:「若父所以属余者良在是,宜勉之」。
其与人有终始多类此。
葬有日,其孤相与谋曰:「昔我起居兄之葬,已问铭于许氏矣,今铭吾父墓,宜无他属也」。
乃以书来请。
余唯长史乐善为乡长者,而公又不惮勤劳,合族而居,周人急难,著信闾里,盖其所积者厚矣,其有后也宜哉!
起居兄弟皆为世用,施于有政,惠利不赀,其所以为氏庆者,殆未艾也,宜有史笔著其终始,以示来者,使知为善之报如此。
是铭也,亦所以资其采择云。
铭曰:
氏世德,粤惟皇考。
恂恂州里,犯而不校。
阴施博矣,虽盖必彰。
何以占之,维后之昌。
公其仲子,衔训嗣事。
裕我弟昆,集劳于己。
谁不菑播,或不时穫。
我克有秋,穰穰满屋。
垂白在堂,列侍缙绅。
绳绳千指,雍雍一门。
曷夷而隆,曷约而丰。
凡此有家,孰不自公?
维恩维勤,维孝维弟。
维我后人,善继无怠(《横塘集》卷一九。)
「每」下永嘉本有小注云:「按《左史集·祭陈八夫人文》云:『昔我伯姊,首归诸陈』。
则『每』当作『陈」』。
右奉议郎致仕赐绯鱼袋鲁公墓志铭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丹阳集》卷一三
宣和七年,天子祀上帝,推恩廷臣,提举福建路市舶鲁詹得封其父为承仕郎致仕。
岁中,逢渊圣皇帝受内禅恩,进封父宣义郎,且乞以当得朱衣银鱼改赐,诏从之。
上践阼,覃沾若南郊、明堂恩。
为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又累封其父为右奉议郎
奉议公讳寿宁,字景修秀州海盐人鲁姓
自鲁灭于芈,子孙以国为氏,而扶风之鲁,汉、晋代有显人。
至横江将军肃始踰淮居曲阿,中徙嘉兴,隶名海盐,自公父始。
公家故贫,既孤,与兄弟共理赀业,雍睦闻东南。
稍温,斥所有辟文馆,延名儒,教饬群弟子。
已而长子进士,中某科,开迹入仕。
未几,以才器自见,膺被识擢,更中外显曹剧部,而公目及享其宠,规模智识之远,人士多之。
为人外乐易而中方质,出处取予常徇义而动,恬于世味,而奉己刻削。
中年,敕诸子勿复以家政相关,屏居一室,食不击鲜,非披佛书则习禅观,精苦如山中头陀,转识誓必生净土。
绍兴三年枢密院检讨官,取告归寿其亲,俄以疾不起。
人谓公老而哭子,且不堪其忧,一恸即知自广,处馀年。
察、訔二子并特赐第,闾里歆艳,而公无津津喜色。
公操道有得,视死生荣辱如寒暑旦暮,故哀乐不能汩其舍如此。
公生皇祐癸巳,阅七朝,更五百有二十四甲子,而步趋视听不衰,颠发犹黑。
九年秋七月属病,丙戌召常往还僧可观谓曰:「吾诵《弥陀经》无虑二十馀万,他契经数不可纪,已面佛自列,师其證明,吾且逝矣」。
俄召姻族叙诀,复呼子孙前,数戒各尽其意,且曰:「吾闻佛说,执持弥陀号七日,心不乱,决生安养
吾虽净业已熟,宜遵佛语」。
复颛心七昼夜,自是不复饮食语言,惟口嗫嚅,若有所诵。
癸巳亭午,始泊然善逝,正七日也。
曾大父承秀,大父延厚,父惟辩,比三世不仕而德义有闻。
娶刘氏,赠孺人,亦笃奉释教,尝婴疾即医钱塘,命千僧礼伽文塔,舆疾膜拜,俄现毫光,赫奕亘天,倾城来瞻,赞叹希有,濒死亦有善證。
呜呼!
岂夙昔与公同为善知识乎,何其缘契之符也!
子六人:长即,终左朝奉大夫
慧静,出家为比丘
次谟,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
次誉,未仕;
察、訔,皆左迪功郎
女一人,适进士陆绅。
及公之存,孙男十有三人:可度,右迪功郎
可久;
可效,右迪功郎,新授江州彭泽县
可立,将仕郎
可封右迪功郎湖州德清县
可复、可传、可大、可辅、可观、可宗、可受、可群。
孙女十四人。
曾孙男、女七人。
公以没之年十月癸酉,窆于县东武之原,与刘孺人偕葬。
谟等清明迈往,力学问自立,诸孙复嶷嶷见头角。
今推儒学家,必曰武原鲁氏,流庆盖未艾也。
以某有连,猥属以铭,不敢辞。
铭曰:
本自无生,湛静真常
寓形槜李,岂曰公乡?
本自无灭,圆明虚寂。
藏魄东武,岂曰公宅?
西方妙乐,以净为缘。
净业相应,报土现前。
不历僧祇,得大解脱。
铭以著之,用警来哲。
金溪新居上梁文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丹阳集》卷一一
吴兴辅郡,跨五亭四水之雄;
宝溪一隅,揽万壑千岩之秀。
瑞气旁瞻于北阙,仙游近眄于东林。
侨寓八年,久欲问陈登之舍;
帡幪百口,今方卜灵均之居。
因农隙而庀徒,即吴山而斧木。
几席湖海,坐观击水之三千;
觞豆樵渔,不用买邻之十万。
郊原爽垲,龟筮协从。
在今日则畏垒方俎豆予,于他年则桐乡免奉尝我。
虽乏夸乡之轮奂,庶逃近市之喧嚣。
麋鹿同群,燕雀相贺。
乃差吉日,肇举修梁。
敢赓筑者之讴,永结乡人之好:
儿郎伟!
抛梁东,旧舍还为棣萼宫。
画省仙郎来税驾,夜深斗粟待同舂。
儿郎伟!
抛梁西,岣嵝家山路不迷。
闻说金膏仙灶在,耳孙应合得刀圭。
儿郎伟!
抛梁南,居士从来宝不贪。
陋巷蜗庐心自足,便同卿相府潭潭。
儿郎伟!
抛梁北,斗城万井辉金碧。
相公坐啸活东人,醪敷时饷山中客。
儿郎伟!
抛梁上,天酒穰穰○蕙帐。
燕巾鹤氅夜庭中,旋炷婴香礼乾象。
儿郎伟!
抛梁下,细履丘园观物化。
穿池夏欲看芙蓉,区种秋期收䆉稏。
伏愿上梁之后,闺庭乐孺,里巷恬熙。
常丰于绿野,盗永戢于潢池。
永传忠孝,业绍诗书。
与此乡之父老,同寄寿于期颐。
鹊桥仙 北宋 · 谢薖
 押漾韵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七夕1141年7月7日 宋 · 叶梦得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七夕仍残暑,三年记此宵。
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
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
何须论乞巧,河汉星桥
奏论防江利害劄子1140年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四、《石林奏议》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四、《南宋文录录》卷四
臣闻兵有可胜之理,而无必胜之道。
孔子曰「我战则克」,夫以至仁伐不仁,孰敢与为敌?
此理之所可胜者也。
然犹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而不贵尽用其勇者,是无必胜之道也。
伐有苗而至于三,成王周公征淮夷而至于四,虽终至于克服殄灭,然其初犹有待而后成者。
盖不以所可胜,决其所必胜,圣王之功也。
伏见黠虏败盟,罪恶已盈,天地所不能庇覆,鬼神所不能容忍。
陛下谦慎宽慈,包藏涵养之久,至使溢而自覆,玩而自焚。
今猖蹶以来,攻城无所得,掠地无所据,兀术亲败亡而去,诸将偏师所指,捷奏交上,是诚灭亡送死之日也。
秋期已至,我所可胜者,虽其理甚明,然犬羊奸诈,用意不测,其为必胜者亦不可不审。
臣误蒙圣恩,总帅一道,留钥所寄,王室是赖,敢不思效其职?
窃惟今日之计不过有三:其大曰过河,次曰戍淮,又次曰保江。
日者既命四大帅以三京两河招抚招讨矣,若乘此屡胜之后,虏果沮挠,我师分道并进,直抵京师,追逐过河,遂定故疆,何往不可?
若犹恃其蜂蚁之屯,济师于国,窃据京师,闭关旅拒,乍出乍没,我不可尽斗吾民,则诸帅分屯淮上,徐观其衅,我既未敢直前,彼亦未敢遽下者,必且戍淮。
若昏迷不悟,尚怀冲突,竭国远来,无所忌惮,我师未可遽与争锋,则退而阻险,以待其师老力疲,然后为之所者,必且保江。
过河不可必而戍淮,戍淮不可必而守江,此势所不得已,在我未为失策也。
至于保江则尽矣,江若不必守,则后何以继乎?
天生巨险,所以限南北,非河与淮之比。
曹操之强,孙权首败之赤壁
其后徙治秣陵复连年再攻濡须,至以水军挑战,卒不敢发,彻军而还。
及其子丕,遣曹休张辽等并军同下,吕范等以舟师拒之三年。
丕出广陵,望而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
乃退。
魏拓跋圭南侵,止于翱翔淮上。
宋元嘉末,一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亦睥睨太息,而不能越。
则江岂有可犯者乎?
惟是汉末刘繇曲阿,畏懦无能,故为孙策乘之,长驱奄有三吴;
与近岁杜充阴怀异志,拥众数万,散而不属,以误大事尔。
窃尝考之,吴所以能禦曹丕,宋所以能禦拓跋圭者,无他术焉。
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江乘筑围,作薄落,上施假楼,浮之江中,使魏人遥望知畏者,也。
尽户发丁,分守津要,使之游逻,上接于湖,下至蔡洲,陈舰列营,周亘江濒,自采石至暨阳六七百里者,宋之也。
则知险不能自固。
古之为守者,初无奇秘不可及之事,我之人力胜而彼不能夺,彼之人力胜则我不胜守。
而所谓人力胜不胜者,在其所施设用意不用意之间而已。
故臣窃不自揆,妄意今过河之,朝廷已付之将帅
而长江守禦,参古验今,使州县协力,讲修其职,预为万一之备者,臣之职也,敢不以身先之?
其道不必便有兴作,但措置有定议,控扼有定所,上下知所戒而不敢忽,远近知所恃而不敢怠。
正使贼即扫荡,犹足外为声援,以佐大军,设有缓急,皆无逃吾之术;
内则吾拱手以待其毙可也。
是以辄敢先事有言。
曹丕既退,孙权以情语蜀使曰:「孤土地边外,间隙万端,长江巨海,皆当防守。
观衅而动,惟不见便。
宁得忘此,复有他图」?
夫以不敢犯为得计,而以不见便为可虞,此孙权之所知也,而况于今日乎?
所有防守职事,朝廷前后方略约束,案籍具在,臣已检会,择其所当施行者画一条例,别具奏陈。
而迂疏之见,浅陋之识,复以冒达天听,伏惟圣慈贷其万死,少加采择。
臣无任惶惧震恐之至。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