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自昔哲王。
以道化下。
不竭物以充欲。
不劳人以树威
亿兆之心。
如戴父母。
兵革不试。
四方来同。
苟或昧于德绥
务以力胜。
士旅疲耗。
烝黎困穷。
幸以成功。
岂云有补。
李怀光久从戎旅。
颇著勤劳。
拔于等伦。
授以旄钺
誓师河朔
奔难奉天
有夷凶嫉恶之诚。
有弭患释围之绩。
俾介元帅
仍升上台。
秉心匪彝。
自厎不类。
怙众贪乱。
附奸胁君。
朕用再迁。
几危宗庙。
洎股肱宣力。
贼泚就诛。
率土之人。
咸怀奋击。
朕独排偫议。
未忍加兵。
命复官封。
志期全贷。
而乃昏迷不返。
悖慢逾彰。
残害使臣
侵败畿甸。
密迩京邑
人愁无聊。
谕之不悛。
乃用致讨。
上帝悔祸。
元臣协谋。
克集茂勋。
以夷大难。
渠魁授首。
馀众革心。
制胜以谋。
兵无血刃。
虽事非获已。
义在救人。
而本其所由。
情深罪已。
盖以信诚未著。
抚驭或乖。
至使功臣
陷于诛戮。
谓之克敌。
宁不愧心。
然以怀光一家。
法当歼戮。
念其昔居将相
尝寄腹心。
罪虽挂于刑书
功已藏于王府。
以干纪之迹。
固合灭身
以赴难之勋。
所宜有后。
非常之泽。
俾洽幽明。
虽屈彝章。
庶旌往效。
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
宜以怀光一男为嗣。
赐庄宅各一所。
听住京城
仍还怀光首级及尸。
任便收葬。
其妻及诸子孙在室女等。
并递送澧州
李皋逐便安置。
使得存立。
其出嫁女及诸亲戚。
并宜释放。
应先陷河中将士等。
皆婴迫胁。
无路申明。
多是朔方旧人。
素蕴忠义。
幽州泾原将士。
顷被朱泚胁从。
收京之时。
奔窜在彼。
究其本末。
情有足矜。
况能协力同谋。
举城归顺。
录其成效。
咸与惟新。
宜一切洗雪。
勿为瑕累。
先有官爵实封者。
并许仍旧。
其中首谋效顺。
事绩著明者。
副元帅条件闻奏。
别加甄奖。
河中及同州绛州百姓。
并经陷贼。
又久屯军。
骨肉流离。
生业废弃。
兴言轸念。
良用恻然。
宜各给复一年。
京兆府奉先美原等县。
缘与同州接近。
随便供运。
杼轴既繁。
流亡颇众。
京兆尹即量事优恤。
条件闻奏。
仍加招辑。
使各安存。
河中保义军保宁军节度使并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河中保宁等军节度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北平郡王燧
惟岳降生。
郁为时杰。
奉上励匪躬之节。
训师怀尽敌之谋。
略地无遗。
攻城必拔。
发扬以威强寇。
感激而服叛徒。
嘉谋屡闻。
能事毕备。
朔方河中同绛陕虢汴等州及管内诸军副元帅河中绛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河中尹咸宁郡王瑊
鉴识精明。
宇量宏博。
秉义率众。
推诚待人。
坚制不夺之心。
亟陈必胜之略。
辑睦士旅。
安慰流庸。
盛德克彰。
崇功允集。
惟乃二帅。
一其诚心。
奉行天诛。
同奖王室。
有崇让之美。
有禁暴之能。
元恶既除。
全城厎定。
是加宠命。
以答崇勋。
可兼侍中
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馀并如故。
检校司空
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馀并如故。
华州潼关镇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华州刺史上柱国武康郡骆元光邠宁庆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许昌郡韩游瑰鄜坊丹延等州节度观察使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东平郡王唐朝臣等。
并节著艰危。
功成讨伐。
镇于冲要。
隐若长城。
取彼凶残。
进无坚阵。
比义同德
廓清方隅。
宜增食于真封。
且延荣于荫子。
可各赐实封二百户
仍与一子六品正员官并五品阶。
馀并如故。
应诸道诸军同讨怀光将士等。
一自征役。
淹历岁时。
被服干戈。
略无宁息。
赖兹勤效。
是有成功。
宜并赐三十万端匹。
以充宴赏。
度支即般次送赴。
并各放归本道。
仍令所司叙录
即超资与改转。
其中大将及功效殊尤者。
委所司速具名衔闻奏。
先与处分。
其先在河中将士。
亦宜依例赐钱宴赏。
如本是奉天定难功臣
准条合给赏者。
度支即排比支付。
呜呼。
自国家多难。
二纪于兹。
朕嗣位七年。
连兵五载。
追惟往事。
悔恨于怀。
今二孽既诛。
诸方甫定。
哀彼淮右。
独为匪人。
其帅不龚。
其众何罪。
朕晨夕惕虑。
念之甚详。
罢征讨则阻命止于数州。
穷战争则流祸及于天下。
利病之势。
较然相悬。
俾人罹殃。
宁我忍耻。
今勋贤列镇。
疆理有经。
纵未偃戈。
足以保境。
况天地之大。
无所不容。
岂令是邦。
犹隔朝化。
因兹大庆。
使洽鸿恩。
诸道应与淮西接连。
宜且各守封境。
非被侵轶。
不须进讨。
仍委所在长吏
明加招谕
宣布朕怀。
李希烈若能归降。
待以不死。
其馀将士官吏百姓等。
一切并与洗涤。
与之更新。
先有官封。
亦皆仍旧。
如能去逆效顺。
因事建功。
理当甄升
以示褒劝
其所以优赏科条。
并准前敕处分。
朕思与海内。
去危图安。
有过自新。
虽大必宥。
朗然明信。
彰示兆人。
期尔庶邦。
自求多福。
无有遐迩。
咸使闻知。
议减盐价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三代立制。山泽不禁。
天地材利。与人共之。
王道寖微。强霸争骛。
于是设祈望之守。兴榷管之法。
以佐兵赋。以宽地征。
公私之间。犹谓兼泽。
历代遵用。遂为典常。
自顷寇难荐兴。已三十载。
服干橹者。农耕尽废。
居里闾者。杼轴其空。
革车方殷。军食屡调。
人多转徙。田亩污莱。
乃专煮海之利。以为赡国之术。
度其所入。岁倍田租。
近者军费日增。榷价日重。
至有以谷一斗。易盐一升。
末相踰。科条益峻。
念彼贫匮。何能自滋。
五味失和。百疾生害。
以兹夭毙。实为痛伤。
呜呼。朕丕承列圣之绪。
遐览前王之典。既不克静事以息用。
又不获弛禁以便人。征利滋深。
疲氓致困。予则不恤。
其谁省忧。应江淮并峡内榷盐。
宜令中书门下度支商议。裁减估价。
兼釐革利害。速具条件闻奏。
削去苛刻。止塞奸讹。
务于利人。必称朕意。
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春阳布和。万物畅茂。
实兆庶乐生之日。农夫致力之时。
今兹吾人。则异于是。
迫以荒馑。愁怨无憀。
有离去井疆。业于庸保。
有乞丐途路。困于死亡。
乡闾依然。烟火断绝。
种饷既乏。农耕不兴。
若东作𠌤时。西成何望。
为人父母。得不省忧。
虽国计犹虚。公储未赡。
济人之急。宁俟盈丰。
罄其有无。庶拯艰厄。
京兆府百姓。并宜赐种子二万硕。
华州各赐三千硕。陕虢两州赐四千硕。
委州长吏即于度支计会请受。差公清仁恤之吏。
县令亲至村闾。随便给付。
仍加劝课。勿失农时。
诸仓所有远年粟麦。宜令节度更分二万硕。
京兆尹即差官逐便般载。赈赐贫人。
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均给。
全活流庸。呜呼。
朕德之不敷。诚之不感。
上帝降割。宁丁厥躬。
元元何辜。罹此灾害。
思欲拯救。未知其方。
长人之官。寄任斯重。
所宜极虑。与我同忧。
勉敷惠和。以育疲瘵。
伫闻良术。称朕意焉。
赐将士名奉天定难功臣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国家受天明命。平一宇内。
武德于天宝。百四十载。
海内无事。崇德广化
泽浸生人。时洽和平。
俗登富教。鳏寡孤茕。
咸得其所。鸟兽鱼鳖。
亦罔不宁。凡今有生。
实赖亭育。羯虏伺间。
盗起幽燕。率土之人。
莫保性命。肃宗以神武戡大难。
先朝以仁德兴运。区域再造。
亿兆再康。室家离析而复安。
子孙煦妪而相长。劳来安集
垂三十年。则我列圣之于天下。
惠泽深矣。朕以寡昧。
祗膺宝历。常恐不克负荷。
罔敢怠荒。道有未明。
事多乖谬。偫情壅而不达。
大信郁而不彰。两河之间。
偫盗连祸。朕务除大患。
靡惮暂劳。是以兴有征之师。
问千纪之罪。昨以泾原士徒。
将赴汝郊。失于抚绥。
致使溃叛。朱泚乘衅。
因构异图。肆其狼心。
诱我蟊贼。谓君可叛。
谓天可欺。纵恣凌悖。
无所愧畏。朕失守宫阙。
出次郊畿。九庙震惊。
万姓奔骇。内省思咎。
外顾怀惭。罪实在予。
不敢自蔽。意者宗社降祐。
大儆于朕躬。夙夜殷忧。
庶乎有补。实赖股肱心膂。
励从戎之节。方岳将校
集勤王之师。赴难如归。
见危思奋。坚贞励操。
何日忘之。平巨猾者。
必仗偫雄。赏茂绩者。
不限彝典。保勋庸于带砺。
传爵邑于子孙。崇功美名。
与国终始。其诸军使应到奉天县将士等。
宜并赐名奉天定难功臣食实封者。
子孙相继。代代无绝。
身有过犯。递减罪二等。
子孙有过犯。递减罪一等。
当户应有差科徭役。一切蠲免。
功臣己后虽衰老疾患。不任军旅者。
当分粮赐等。并与全给。
身死之后。回给家口。
十年勿绝。如有能枭擒朱泚者。
即以朱泚在身官爵授之。仍加实封二千户
朱泚所有田宅财物。悉并充赐。
其枭擒贼大将已下。并节级特加优宠。
仍各与实封。应枭擒人所有田宅财物。
亦使赐之。其馀立功应合授官给赏。
并准今年七月敕处分。其今日已前身死王事者。
追赠官爵。亦称奉天定难功臣
子孙为功臣之家。应合袭封减罪蠲免差役等。
一切同例。宣告中外。
令知朕怀。建中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梁州兴元府洋州望州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自昔多虞。顺时而动。
古公避狄。兆永祚于岐下。
高帝徙蜀。建雄图于汉中
王迹所兴。子孙是奉。
睹迁居于遐阻。知致君之艰难。
矧天下为家。不常厥邑
王者所至。四方会同。
崇号设都。于是乎在。
朕遭罹寇难。播越梁岷。
烝庶烦于供亿。武徒勤于捍卫。
凡百执事。各奉厥司。
人皆竞劝。物以丰给。
嘉乃成绩。予怀不忘。
今大憝已除。京邑甫定。
将旋法驾。展敬园陵。
眷于是邦。复我兴运。
宜其崇大。以示将来。
古者天子省方。则问耆年。
恤百姓。以颁庆赐。
以茂勋劳。用宏布泽之恩。
式慰来苏之望。宜改梁州兴元府
其署置官资望。一切与京兆河南府同。
南郑县升为赤县。诸县并升为畿县。
见在州县官各令终考秩。至考满日放选。
依本资处分。耆寿与板授五品官。
仍并赐绯。先已赐绯
赐紫典正等各赐勋五转。
百姓除先减放税钱外。更给复一年。
洋州宜升为望州。见任州官亦并令终考秩。
诸县官等各减两选。无选可减者各加三阶。
山南西道节度下将士。除扈从迎驾已经改官者。
馀并即与甄叙。呜呼。
古先哲王。东征西怨。
顾予不德。重予勤人。
抚心咎已。良增愧叹。
宣示有众。明知朕怀。
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古者天子巡狩之义。以考国典。
以观人风。在时多虞。
或所不暇。乃命卿士。
使于四方。问人疾苦。
廉吏善恶。苟副所任。
则如亲临。在理平之时。
尚资勤恤。当丧乱之际。
得无省忧。朕以不敏。
肆于人上。抚驭失道。
诚感未孚。寇盗繁兴。
阻兵拒命。哀哉臣庶。
陷于匪人。顾兹田畴。
鞠为茂草。不念柔复
遽命徂征。徵发兵甲。
万里必至。暴露营垒。
连年不息。冒于锋刃。
继以死伤。𠙦嫠无依。
父母废食。存者积思家之怨。
殁者倍异乡之痛。又以军费滋广。
公储不充。厚取于人。
罔率厥典。科条互设。
诛敛无常。农工废弃其生业。
商贾咨嗟于道路。军营日益。
闾井日空。凋瘵日穷。
徭役日甚。以财力之有限。
供求取之无涯。暴吏肆威。
鞭笞督责。嗷嗷黔首。
控告何依。怨气上腾。
咎徵斯应。疫疠荐至。
水旱相乘。罪非朕躬。
谁任其责。朕自嗣位。
迨今六年。连兵不解。
已踰四稔。虽本非获已。
义在济人。而事乃重劳。
敢忘咎已。皆以朕之寡昧。
居安忘危。致寇之由。
实在于此。予则不德。
人亦何辜。愧恨积中。
痛心疾首。昨者改元施令。
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
则干戈日弭。赋役差减。
则众庶就康。还定流亡。
与之休息。犹惧思虑未周于庶务。
诚感未达于遐方。一理失中。
一夫不获。则何以谢天谴。
致人和。俾代予言。
其在良弼。宜令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复充山南东西鄂岳荆南江西淮南浙江东西岭南福建等道宣慰安抚使
呜呼。往率乃职。
敬敷朕命。慰勉征戍。
劳徕困穷。访其所安。
察其所弊。淹滞必达。
冤滥必申。无惮幽远而不被。
无略细微而不恤。洎乎编氓比屋。
咸若朕之躬亲。股肱惟良。
予则有赖。其诸道将士。
并准今年正月一日制。严备疆界。
勿使侵扰。仍各令本使本将。
速具名衔等闻奏。悉与甄叙。
其殊功劲节。超越常伦。
别条状绩。当特优奖。
百姓除每年两税定额外。自馀徵率。
一切并停。课劝农桑。
各令安业。寇难既定。
渐息干戈。朕当躬先简约。
庶务节省。两税之内。
亦更减除。其诸道事缘急切须处分者。
即与所在节度观察使商议裁度。务合便宜。
其馀利害。还日条奏。
朕当详省。以择厥中。
宣布远迩。咸使闻知。
收复京师遣使宣慰将吏百姓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朕获承先顾。
付以大器。
惧德不类。
贻列圣羞。
虔恭惕厉。
罔敢暇逸。
将欲立法齐一。
致俗和平。
小信未孚。
众心遂阻。
事理乖当。
百度失中。
君臣之间。
郁堙不达。
致寇虽深于罪已。
兴戎犹昧于省躬。
期靖乱以济人。
反劳师而黩武。
行者被杀伤之苦。
居者重赍送之劳。
四海骚然。
靡有宁处。
京辇之下。
杼轴亦空。
环列之中。
遣戍殆尽。
略内以勤远。
居安而忘危。
贼臣诱奸。
乘间窃发。
豺狼秽于宫阙。
士庶陷于涂炭。
作威肆戮。
仇视我人。
万姓嗷嗷。
呼天罔告。
有殒踣以抗节。
有胁从以假命。
且一夫不获。
辜实在予。
朕君临万邦。
作人父母。
既不克覆育。
又从而咎之。
其心愧耻。
一食三叹。
退舍内讼。
介于梁岷。
庶乎有瘳。
以答谴戒。
皇天悔祸。
宗社降灵。
腹心爪牙。
奋谋宣力。
元恶稔慝。
脱身逃遁。
馀党归诚
率众款附。
埽氛沴而辟阊阖。
剪鲸鲵以清郊原。
函夏载宁。
室家相庆。
非将士夹辅王室。
非卿士交修予违。
军旅叶心。
毕命尽敌。
岂伊寡昧。
克复兴运。
戡定大难。
载感予怀。
宜令吏部侍郎班宏上都宣慰使
劳问将士。
抚绥烝黎。
招辑流亡。
慰安反侧。
朕续整饬法驾。
择日还京。
告谢于祖宗。
请罪于天地。
策勋行赏。
大报忠烈
铭功永代。
与国同休。
明宣朕怀。
咸使知悉。
平淮西后宴赏诸军将士放归本道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朕纂奉丕业。托于人上。
仁不被物。义不胜奸。
颂声蔑闻。暴乱连起。
叛臣希烈。窃据淮沂。
诚则彼夫无良。亦由朕之不德。
抚御之道。失之于初。
师旅一兴。绵联莫解。
服劳者从役不暇。受污者无路自新。
旱蝗相承。谷籴翔贵。
兵氓馁死。十室九空。
通邑化为邱墟。遗骸遍于原野。
每念于此。伤心涕流。
且自昔劳师。靡有不悔。
虞舜之圣。屈于苗人。
汉武之强。弊于戎虏。
矧乎德犹不逮。力或未全。
我其永怀。求巳自警。
乃者下哀痛之诏。布宽大之恩。
普天载新。殊死必宥。
然尚劳师旅。作捍边陲。
有累岁弃离家室。有经时不解甲冑。
忠虽为国。咎实在予。
君人若斯。宁不知愧。
赖节将士旅。一其诚心。
奋发武威。慎固疆宇。
远人思服。元恶就诛。
烝黎方致于安宁。役戍永期于休息。
懋官以旌善。锡宴以劳旋。
赏不踰时。式遵彝典。
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从一。宜与子孙一人五品正员官。
郑滑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李澄检校兵部尚书曲环检校户部尚书李皋御史大夫樊泽等。并与子孙一人七品正员官。
都防禦使工部尚书御史大夫贾耽都团练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卢元卿御史大夫张建封等。并与子孙一人八品正员官。
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抱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纳
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滉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田绪
咸遣士旅。远赴行营。
同讨不庭。厥有成绩。
抱真宜并与子孙一人七品正员官。与子孙一人八品正员官。
应与淮西接界州县本界镇守及诸道赴行营将士等。宜共赐物三十万端匹。
以充赏设。度支即约据界首及行营军额。
分配定数。逐便支送。
仍委本道都统节度防禦都团练使即条录功第名衔闻奏。并与甄叙。
其行营将士。仍各放归本道。
明加宣谕。令悉朕怀。
王武俊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三公之职。论道经邦。
序五行之和。任百事之理。
历代崇重。不常厥官。
天祚皇家。茂生才杰。
比义齐列。同寅协恭。
以德允台阶之望。以勋当井赋之赐。
聿应并命。式副具瞻。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恒州诸军事恒州剌史充成德军恒冀深赵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琅邪郡王武俊。秉志沉密。
临事能断。忠而致力。
勇且有仁。奋发之初。
渠魁即戮。危疑之际。
大节首彰。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泽潞磁邢等州节度观察处置度支营田等使上柱国符阳郡李抱真
质重气和。内精外朗。
智穷变化。守必以常。
学本明诚。动有攸利。
谋猷屡告。规益孔多。
皆戮力尽瘁。志匡王室。
陈师鞠旅。同讨不庭。
仗大义而万众叶心。体至公而千里同契。
合军于呼吸之际。决策于指挥之间。
并辔载驰。执桴亲鼓。
凶徒殄殪。河右廓清。
国家无北顾之虞。奸慝阻南侵之计。
时乃同德。厥功茂焉。
敷五教而阜人。均九土以居众。
俾尔更践。备扬洪休。
乃加真实。以贻后嗣。
武俊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抱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赐实封五百户。呜呼。
古人有言曰。惟理乱。
在庶官。矧惟辅臣。
与国同体。明朕德命。
尔其钦承。朕嗣位不明。
轻费尚力。谓武可以靖暴慢。
谓刑可以惩奸邪。德之不修。
乱是用长。士马疲耗。
烝庶流离。罪非朕躬。
谁任其咎。自去岁遭变。
再经播迁。历山川之险艰。
知军旅之劳苦。惟省前过。
悔恨盈怀。追远事而不及。
庶后图之可补。以九庙为重。
而不惮屈身。以百姓为心
而不专私欲。苟可以保安社稷。
休息甲兵。宏济苍生。
蠲省徭赋。含垢忍耻。
予无难焉。朱滔受任蓟门
累著诚绩。委遇既重。
封秩亦崇。臣节中亏。
自贻伊阻。洎贼泚僭窃上京
兄弟之亲。在法无赦。
朕以罪不相及。情有可原
待以如初之诚。广其自新之路。
执迷不复。固败是求。
蹙丧而归。既困方悟。
累献款疏。深陈恳诚。
省之恻然。良用悯叹。
将相嫉恶之志。固所难容。
君上怀柔之情。未忍拒绝。
且善莫大于改过。德莫盛于好生。
叛而伐之。服而舍之。
销难爱人。实惟朕志。
宜委武俊抱真开示大信。明加晓谕。
若诚心益固。善迹克彰。
朕当掩舋录勋。与之昭雪。
宣告众庶。咸使闻知。
招谕淮西将吏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朕临御已来。
连兵不息。
自经播越。
方历险难。
耳闻鼙鼓之声。
目视杀伤之苦。
由是觉悟。
悔于兴师。
既省巳以知非。
亦欲人之迁善。
至乃岁有再赦。
事有屡言。
务于抚绥。
不惮烦冗。
冀朕之诚信日布。
冀人之患难日除。
每议用兵。
恻然不忍。
而贼臣希烈。
煽祸滔天。
虐用其人。
仇视厥众。
狼心多忌。
枭性无亲。
以芟伐立威。
以猜刻为志。
朝为昵比。
夕为仇雠。
肆其芟夷。
蔑若草芥。
冯陵汝海
流血盈川
侵轶浚郊。
积骸遍野。
农耕废业。
井邑成墟。
积彼妖氛。
发为灾疠。
萧条千里。
无复人烟。
朕哀彼生灵。
陷于涂炭。
苟存拯物。
不难屈身。
故于首春。
特布新令。
赦其殊死。
待以初诚。
使臣才越于郊畿。
巨猾己闻于僭窃。
酷烈滋甚。
吞噬无厌。
将相大臣。
咸怀愤激。
继陈章疏。
固请除讨。
朕以所行天诛。
本去人害。
兵戈既接。
玉石难分。
言念忠良。
遭罹胁制。
虽欲却陈臣节。
厥路无由。
受污终身。
衔冤没代。
沦胥以逞。
诚足痛伤。
宜令诸道节度使
每欲进军。
先加晓谕。
今所致讨。
唯止元凶。
其馀胁从。
一切不问。
如能去逆效顺。
因事建功。
明设科条。
以示褒劝。
其以一州降者。
便授刺史
封异姓王
赐实封五百户
以一万人已上降者。
刺史
封国公
赐实封三百户
其馀各据功效。
节级甄升。
列爵建官。
以俟能者。
朗然明信。
朕不食言。
宣示远人。
各令知悉。
招谕河中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朔方诸军应在河中绛州朝邑将士等。
并以义烈继代。
勋业冠时。
艰虞以来。
常济国难。
肃宗代宗
再复京邑
皆是朔方将士之功。
去岁朕在奉天
凶党攻逼。
解围赴急。
亦赖此军。
言念爪牙。
情均骨肉。
济朕危厄。
感之岂忘。
顷以怀光背恩。
自生猜阻。
荧惑将士。
污胁忠良。
朕频降诏书。
再三晓谕。
皆被怀光隐匿。
兼亦志有加诬。
朕之诚怀。
竟未宣布。
夙夜自愧。
寝食不安。
时属严凝。
屡颁衣赐。
岂以怀光一人拒命。
遂令将士俱不沾恩。
朕于功臣
义存终始。
其朔方及诸军应在河中绛州朝邑将士等。
今年春冬衣赐。
并准二月二十一日敕。
缘赴奉天解围功臣等第给钱物。
宜令所司并许计料别收贮。
待道路通流。
即当时支遣。
其有归顺者续给。
其将士等。
有先赐实封。
一切准元敕。
并州给牒。
马燧浑瑊逐分送付。
其差人请受。
仍明加宣谕招抚
忠义之士。
各悉朕意。
甄奖陷贼守节官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沮劝二柄。国之大纲。
奖善惩违。固不可废。
顷者贼臣构乱。京邑震骚。
惟兹土人。奔窜无所。
或从其诱胁。遂染污名。
或守以纯诚。竟全贞节
昨所司奏议。但举刑章。
坐累者各已条疏。守节者并未甄异。
忠正而不报。岂朕意焉。
应在京百司及京兆府长安万年两县。去年十月三日见在职事官。
在城陷于贼中潜藏。不受逆命。
并诸色前资官。被伪署官爵。
频遭迫胁。首末不出。
事迹昭著。众所明知者。
并委御史台访察。勘覈其事。
勿容虚滥。仍限今月内。
具名衔事迹闻奏。五品已上及常参官已受替者。
中书门下与处分。六品已下各减三选。
不拘考例听集。其未得资被替。
非时放选。仍稍优与处分。
如已丧亡者。并与追赠。
使恩加存殁。以称朕怀。
令百寮议大礼期日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朕自迁越。旋于京师
将欲请罪祖宗。告谢天地。
所司择日。行有期矣。
议者多以大盗之后。人劳匪居。
惧愆岁功。请俟农隙
若俯顺偫议。则私怀不安。
将祗率典章。又疲氓重扰。
夙夜忧惕。罔知所裁。
宜令中书门下与常参官即详议。折衷闻奏。
令诸道募灵武镇守人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朕以寡德。
君临兆人。
忧四鄙之不宁。
惧一物之失所。
降心以怀戎狄。
期息征徭。
极虑以绥烝黎。
遂安辑。
今诸夏岳牧。
咸能抚封。
九姓可污。
荐克敦好。
寰瀛之内。
其谓小康。
爱人虽发于朕心。
济理实由于藩辅。
岂惟菲薄。
所致于兹。
然独吐蕃负恩。
背盟弃约。
尚劳师旅。
备禦西陲
亦赖方岳同心。
简练杰俊。
助其防镇。
遏彼奔冲。
数年以来。
边境宁谧。
乃眷灵武
实惟雄藩。
扼东牧之咽喉。
控北门之管键。
军悬寇迩。
地远势孤。
虽无交切之虞。
须建久安之策。
朕属虑于此。
殆今累年。
晨思废餐。
暮想忘寐。
征兵益戌。
则惮其劳师。
移人实边。
又念其离土。
朕欲令万姓。
各遂所安。
抑而使人。
情有不忍。
中怀结郁。
罔知所从。
古人有言。
主忧臣愤。
今朕忧矣。
将相牧守。
得不与我同其虑哉。
此乃忠臣尽规之时。
勇士建功之日。
苟宏良算。
必有其人。
宜令诸道节度观察使各于本管诸色人中。
募能赴灵武镇守者。
取其情愿。
重设赏科。
仍须精选骁雄。
薄闲(一作广延)武艺。
便以本道诸色钱物给付。
仍优厚装刺。
发赴上都
每道各据所管州县多少通计。
每州所募。
多不得过五十人。
少不减三十人。
若欲将家口相随。
便给资粮同发遣。
如有户贯在州者。
蠲免本户差科。
其官健到日。
朕当超资与官。
至镇便替。
朕之此意。
非务广兵。
欲使四方骁雄。
俱到塞上。
壮边城士旅之气。
杜戎丑窥伺之心。
方岳信臣。
所当相悉。
勿令骚扰。
副我忧人。
安抚淮西归顺将士百姓敕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李希烈首乱淮濆。
又侵荥汴。
凶威所及。
罔不胁从。
百姓既罹于网罗。
将士兼质其家口。
哀我众庶。
衔冤莫伸。
虽欲归降。
何有自达。
朕为人父母。
不克保安
遂使忠良。
横遭胁污。
兴言悯悼。
思恻深衷。
今王师四临
所至尅捷。
将士百姓。
款附甚多。
或弃其乡园。
或捐其家族。
脱身效节。
良有可嘉。
特宜抚绥。
以奖诚效。
淮西界内及郑汴等州将归顺者。
委所在节度防禦等使便与收管。
切加存恤。
优给资粮。
仍各具名衔闻奏。
当与甄奖。
并给遣衣赐。
其百姓从贼界内归顺者。
亦委所在观察使刺史量以本道诸色钱物赈给。
令得存济。
如情愿便住者。
即配与死户田宅。
使营生业。
若欲赴诸州县者。
随其所之。
当时给文牒发遣。
不得止遏。
所至之处。
准前优赏。
率土之内。
莫非王臣。
虽陷冠中。
谅非获已。
但能效顺。
即是平人。
务于招绥。
副朕所恤。
不许诸军侵扰敕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李希烈阻兵淮右。虐害烝人。
朕哀悯无辜。横遭胁制。
若兴师行伐。则玉石俱焚
所以频下诏书。再三开谕。
曾无悛草。但益凭陵。
忠勇之徒。皆思奋激。
朕悔于征伐。务在含容。
以一夫无良。遂百姓罹祸。
安人忍耻。初是素怀。
今东作方兴。秋在近。
傥行侵扰。深害农功。
一方之人。实足矜悯。
应与淮西接界州县。各委本道都统节度防禦团练等使。
明申前敕。严设堤防。
务使农人。遂其耕穫。
贼若不先侵轶。但自保守封疆。
勿令越境。暴犯田苗。
及有侵掠。务宣朝化。
以洽远人。仍于所在界首。
明加招谕知悉。
淮西生口归本贯敕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迁徙家乡。分离骨肉。
有生之酷。莫甚于斯。
朕抚育兆人。庶臻理道。
惩过不可以不罚。原情不可以不矜。
将推内恕之心。用广自新之路。
应从李希烈作乱以来。诸道所有擒获淮西生口。
配隶岭南黔中等道。宜一切释放归本道。
投降人等权于诸州县安置者。亦任各从所适。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四
四镇北庭士官吏僧道耆寿百姓。自禄山首乱。
中夏不安。蕃戎乘舋。
侵败封略。道路梗绝。
往来不通。哀我士庶。
忽如异域。控告无所。
归还莫从。朕未尝一夕忘怀。
而事势不及相恤。兴言轸念。
忽以涕流。卿等咸蕴忠诚。
誓死不屈。或早从征镇。
白首军中。或生在戎行。
长身塞外。克奉正朔。
坚保封疆。援绝势孤。
以寡敌众。昼夜劳苦。
不得休息。岁时捍禦。
不解甲冑。勋高百战。
义叶一心。介然孤城。
独守臣节。日来月往。
三十馀年。奉国之诚。
久而弥励。求诸今古。
忠烈莫俦。义激人伦。
名光史册。蠢动知感。
况于朕怀。朕嗣守洪业。
君临宇内。思安兆庶。
以绝战争。遂与赞普
约定好和。集蕃汉士庶。
告天地神祗。设坛会盟。
永息边患。疆埸罢警。
于今六年。近以贼臣朱泚背恩。
惊犯宫阙。赞普又遣师旅。
助讨奸凶。两国交欢。
事同一体。北庭去此遥远。
信使难通。于西蕃既非便宜。
在国家又绝来往。永念士庶。
隔在殊方。归路无因。
亲戚永诀。为人父母。
实所感伤。已共西蕃定议。
兼立誓约。应在彼将士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
并放归汉界。仍累路置顿。
供拟发遣。待卿等进发。
然后以土地隶属西蕃。今故遣太常少卿御史大夫沈房中使韩朝彩等往彼宣谕。
仍便与西蕃交割。卿等宜递相慰勉。
叶力同心。互相提携。
速图进路。复归乡井。
重见宗亲。生人之情。
莫重于此。一劳永逸。
固不合辞。卿等诚节昭宣
勋阀茂著。到此之后。
当特甄升。仍给田园。
以赡生业。必令优厚。
用答忠劳。如有资产已成。
不愿归此。亦任便住。
各遂所安。宜勉良图。
副我勤想。夏热。
卿等各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回纥可汗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四
皇帝敬问可汗弟。两国和好。
积有岁年。申之以昏姻。
约之以兄弟。诚信至重。
情义至深。顷因贼臣背恩。
构成嫌衅。天不长恶。
寻已诛夷。使我兄弟。
恩好如旧。周皓及踏本啜黑达干等至。
得弟来书。省览久之。
良以为慰。弟天资雄杰。
智识通明。亲仁善邻。
敦信明义。罢战争之患。
宏礼让之风。保合太和。
用宁区宇。惟兹盛美。
何以加焉。朕之素怀。
与弟叶契。为君之道。
本务爱人。同日月之照临。
体天地之覆育。其于广被。
彼此何殊。况累代以来。
继敦姻戚。与弟俱承先业。
所宜遵奉令图。自兹以还。
情契弥固。垂之百代。
永远无穷。缅想至诚。
当同此意。所附踏本啜奏。
请降公主。姻不失旧。
颇叶通规。待弟表到。
即依所请。宣示百寮。
择日发遣。缘诸军兵马。
收京破贼。频立功勋。
赏给数多。府藏虚竭。
其马价物。且付十二万匹。
至来年三月。更发遣一般。
馀并续续支付。弟宜悉也。
安西北庭使人入奏。并却归本道。
至彼宜差人送过。令其速达。
弟所寄马并到。深愧厚意。
吐蕃将书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四
敕尚览铄。论莫陵悉继等至。
省所陈奏。朕具悉之。
国家与大蕃。亲则舅甥。
义则邻援。息人继好。
固是常规。朕嗣位君临。
思安兆庶。常以信让为事。
不以争竞为心。区域虽殊。
覆育宁别。赞普天资仁德
好生恶杀。与朕同心。
重修旧好。会蕃汉将相
告天地神祗。约誓之言。
至严至重。大信一立。
义无改移。所请奉天盟书。
勒于清水碑石。审详事理。
颇甚乖违。往岁贼臣称兵。
窃据城阙。尚结赞志惟嫉恶。
义在救灾。频献表章。
请收京邑。朕以宗庙社稷。
悉在上都。但平寇戎。
岂惜酬赏。遂许四镇之地。
以答收京之功。旋属炎蒸。
又多疾疫。大蕃兵马。
便自抽归。既未至京。
有乖始望。奉天盟约。
岂合更论。朕欲苟徇彼情。
便令镌刻。则是非务实。
信不由衷。欺天罔神。
莫大于此。凡曰通好。
贵于推诚。将垂百代之名。
岂顾一时之利。但以事之去就。
须定是非。若不辨明。
便成姑息。亲邻之义。
岂所宜然。故遣使臣
与卿详议。卿是大蕃辅佐。
必当智识通明。事理昭然。
不足疑惑。傥有他见。
宜具奏闻。审细研穷。
须归至当。所论先许每年与赞普䌽绢一万匹段者。
本来立约。亦为收京。
然于舅甥之情。此乃甚为小事。
二国和好。即同一家。
此有所须。彼当不吝。
彼有所要。此固合供。
以有均无。盖是常理。
赞普若须缯帛。朕即随要支分
多少之间。岂拘定限。
假使踰于万匹。亦当称彼所求。
朕之所重者信诚。所轻者财利。
思与率土。同臻太和。
想卿深体至公。务存大义。
安人保境。垂美无穷。
勉思令图。以副朕意。
今遣仓部郎中侍御史赵聿与来使同往。书中意有不尽。
并令赵聿口宣。尚结赞论莽罗等。
尝总师徒。远来赴难。
功虽未就。义则可嘉。
其所领将士等。朕先许与赐物一万匹段。
并已排比。许卿所商量指定。
此使却回。即发遣往。
今各赐卿少物。至宜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