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奉诏再任诸掾曹有诗因次其韵(原校:题再任下疑有脱字) 北宋 · 刘攽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下英雄将相才,自铭重石画云台。
老夫不薄淮阳守,明诏幸缘黄霸来。
岂有豹文容雾隐,更惭鹏翼待风培。
诸卿相与望此府,诗笔纵横武库开。
回知府侍读某给事启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彭城集》卷三一
比者宠分左符,即藩巨镇。昆吾旧许,是惟奥区;黄霸颍川,素推高第。良卧资治,以副舆言。恭以某官学茂临几,志深许国。调护之寄,尝羽翼于东朝;丞弼之求,宜股肱于近辅。惟是陪京之重,实观报政之休。茂风声于一方,流河润于千里。岂其谦光示好,珍牍惠音,详味于三,佩铭兼极。
送程给事知越州 北宋 · 黄君俞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夕郎清贯籍殊材,曾宠南州刺史回。
通职更联群玉府,分符仍得小蓬莱。
民间威爱龚黄政,笔下文章李杜才。
天子鼎新天下法,和羹方是用盐梅(《续会稽掇英集》卷五)。
谢陕州知府大夫启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三、《范忠宣公集》卷八
某比者蒙恩假守,取道之官,既获望于下风,复骤承于异眷。伸讲故人之好,盛敦主礼之优。逮尔暌违,徒布龚、黄之治;入参近侍,行并徐、严之游。某方税单车,适遥外屏,末缀荒芜之恳,先垂华藻之音。愧荷所丛,敷陈罔罄。
祭张复礼提刑文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〇、《范忠宣公集》卷一一
天生贤杰,将翊昌辰。圣运龙兴,多士云臻。侃侃张公,才识迈伦。邑政殊尤,超升部使。更典济阴,龚、黄其治。按刑畿右,察廉是职。举善如饥,化奸以德。三载忠劳,熙然美绩。盗发申郊,戕民败吏。申无城兵,比屋惊惴。公来指踪,歼厥凶类。千里获安,繄公是赖。予方左迁,始获公遇。推借维持,危乃弗仆。轺车所临,讴颂洋洋。天宜报公,昌炽寿臧。胡夺民望,而公云亡?哲人之萎,孰不痛伤。家有令子,庆泽之长。朝有令名,后世之光。公亦何憾,歆此一觞。
上韩端明 北宋 · 吕陶
五言排律 押阳韵
要道根皇极,纯王揽懿纲。
域中洪造广,天下大形彊。
臣主同千载,藩宣奠四方。
乾文耀参井,地镇耸岷梁。
景谷馀波迥,灵关古塞荒。
限蛮唐节制,析部汉封彊。
石穴延通道,山扃设巨防。
利源充内帑,兵势压巴羌。
付畀关休戚,权宜任弛张。
紫封传墨敕,金印坐黄堂。
自昔都俞重,其谁德业彰。
乖崖施远略,忠献绍前良。
乐得中和职,人跻富庶乡。
含生知化力,永日载春阳。
渗漉渊源在,醲醇骨髓藏。
深和流耳目,盛事载缣缃。
岁月徒为久,风猷信不忘。
恩褒贾逵祀,人爱召公棠。
桧有乔枝茂,兰宜后叶芳。
惟公真辅翼,与世会明昌。
间发乾坤秀,亲逢日月光。
国华增黼黻,地宝献琳琅。
尹道存先觉,轲心蕴至刚。
朝廷尊阀阅,士党贵文章。
高视云霄路,遐飞翰墨场。
鹏图指溟渤,骥步得康庄。
藩会初关决,仙瀛已践扬。
本元游秘府,侍从陟清厢。
伟望全康济,周才历浩穰。
中天承帝选,南国抚民伤。
使范资勤恤,君言务肃将。
绣衣新(文渊阁本作恩)灿灿,大旆远皇皇。
赈惠常闻黯,澄清乃识滂。
疲羸起沟壑,暴滥去豺狼。
大节坚持守,纯忠自激昂。
还登文石陛,频上谏书囊。
人鉴分今古,神龟宪否藏。
斯猷三接告,至理一言详。
柱下尊良史,螭头立左郎。
纂修该七法,注录擅三长。
午夜星垣迥,南风省户凉。
挥毫纶䌽烂,垂佩玉声锵。
春老常联萼,云晴雁缀行。
雄名出苏李,公论美常扬(原作阳,据文津阁本改)。
眷倚隆矜式,咨询行赞襄。
得人居内相,有道辅明王。
大手凭才识,深谋协典常。
五花曾执判,七宝屡登床。
燕见趋东阁,优容对未央。
仪刑真謇謇,谟训极洋洋。
重委台纲正,终图国体康。
至诚频启导,大事费裁量。
多僻消芽孽,群邪洁肺肠。
谆谆闻药石,凛凛畏冰霜。
论议他奚恤,猷为己所当。
安危一身系,出处万民望。
蔡俗嗟延哺,尧心虑纳隍。
建侯崇屏翰,选德庇灾殃。
异政乘时立,清飙与惠翔。
界中生稆谷,境上散飞蝗。
儒将能专阃,神兵岂顿铓。
十连循节钺,四面固金汤。
拓地归充国,谋军得子房。
天威神臂指,戎气窒喉吭。
属国恬怀抚,函书耻谩狂。
具赡宜庙幄,遐福合陵冈。
乃顾西南远,明如左右旁。
大门堪世守,舆颂愿时飏。
命策荣千矢,封圭判二章。
物传家乃旧,刀应梦为祥。
善事知弓冶,奇毛识凤凰。
百寻标落落,万顷信汪汪。
庙瑟馀音静,庖刀发刃钢。
阔难求畛域,微不误毫芒。
雅意儒为宝,宏规沼象璜。
鲁公先请学,高䀢(文津阁本作敞)力崇庠。
教化惟敦奖,衣冠敢怠遑。
七经登讲舍,数仞企师墙。
乐善无遗芥,惩非易去稂。
百城损慱塞,万井绝贪攘。
牧厩宽收敛(自注:许收刍之积,罢敛一岁。),穷阎饱岁粮(自注:岁穷发廪以贷,周及贫窭。)。
吏奸藏瓜吻,人瘼愈膏肓。
昔谓庖厨侈,徒矜口体尝。
爱心加俎豆,和气落壶觞。
蔀屋晴曦烛,枯荄湛露瀼。
盛时逢召杜,奕世见龚黄。
至矣纾宵旰,熙然协雨旸。
里闾敦悌让,原野竞农桑。
指顾宁陬落,生成及稻梁。
边声息金鼓,民室富囷仓。
共乐亲荧座,佥期辅峻廊。
定登贤相器,行促舍人装。
奕奕驱轺传,喈喈饰镂钖。
矢谟勤翼舜,纳诲永隆商。
郑武高风盛,韦成懿迹相。
洪炉专鼓铸,大鼎荐烹鬺。
浩汤跻民域,安平援世航。
诗人褒绣衮,坤道吉黄裳。
歌舞真贤进,光华至治香。
欲知能事毕,四海处陶唐。
谢知梓州到任表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净德集》卷七
臣陶言:近准告命。伏蒙圣恩,除臣依前朝请大夫、充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军州事,已于三月十七日到任讫。臣闻能官人者,尧之盛德,欲惠养于生民;再为郡者,汉之名卿,颇光辉于前世。盖知而善任,任则必能举其职;故去而复至,至则有以慰其思。乃君臣上下之交,亦古今贤圣之美,载之行事,可行而闻。魏相之于河南,以方严成治行;黄霸之在颍上,以宽明得众心。盗贼未平,愿借寇恂之力;儿童相庆,喜闻郭伋之来。或体国以致忠,或宜民而立政,前功不替,后效愈明。近代以来,斯人盖寡,未敢有起于废放,贲以宠光。复从书殿之衔,仍领乡邦之寄。苟踰其量,徒厚尔颜(中谢。)。伏念臣学文不工,信道未笃。丁辰于始衰之日,误涉迷途;被罪于垂老之年,久栖裔土。忽逢圣作,偶得生还,特出渊衰,悉叨旧物。况潼川之区域,乃益部之比邻。尝绾郡章,尚传里诵。江山如故,得陪父老之嬉游;丘垄不遐,庶尽岁时之孝敬。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鼎新大政,萃聚众材。用人如日之照临,正邪自辨;成物若天之化育,小大不遗。所以甄收,及于衰朽。臣敢不持循素节,勉强暮龄?广上德之宽仁,恤远方之凋瘵。处耕田凿井之众,不失常生;在垂衣拱手之朝,庶几小补。
书郑綮传 北宋 · 徐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七、《节孝集》卷三○、《皇朝文鉴》卷一三一、《同异录》卷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三五、《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九、《淮郡文献志》卷一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天下之所恃而为安危者谁乎?曰宰相焉耳。故自朝廷百执事至于州县之吏,不幸而一非其人,不过败其一局之事耳;至于宰相者,其人一非,则天下殆矣,虽亡宗赤族,何益于败。盖天子之于天下也,得其术则其道甚易;宰相佐天子治天下,以一身而当天下之责,虽得其术,其道甚难。《临》之六五曰:「知临,大君之宜」。此岂非易乎?《乾》之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此岂非难乎?然而人皆易之,何也?曰:「不知量也」。今有马于此,且其行不过百里也;驱而倍之,则马且病矣。龠合升斗之量,各有所受也;以龠合而加之斗升之上,则溢矣,况斗升之受一斛之量乎?故一邑之才,施之一郡则不可也;其以一郡之才,而当天下之责可乎?此黄霸之所以得令名于前,而见讥于后也,况远不迨霸者乎?甚矣,人之不知量也!《坤》之六五曰:「黄裳元吉」。盖君子之有诸中,形诸外,如此可也。《大有》之九二曰:「大车以载」。盖君子以盛德大烈当天下之责,如此则可也。《乾》之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盖君子履天下之危,当天下之责,其忧劳如此可也。忠烈如伊尹,勋劳如周公,而又终以谦。《易》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呜呼,其难若此!而人皆易之,何也?曰:「好之也」。尊官重禄,固人之所好也。不如是,不足充其好,快其欲,彼安肯曰「吾不才也,吾辱其位」者耶!有祸败随之耶?取天下之笑耶?为万世之羞耶?甚者亡人之国,危人之天下,不顾也。岂予所谓不知量者耶!安得知量者见之乎?予读《陈平传》,嘉平知其任;读《郑君传》,爱君知其量。呜呼,如君者岂易得哉!岂易得哉!至和元年秋九月戊申,书《郑君传》。
解瑜墓碑记 北宋 · 汝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太庙斋郎解君讳瑜,字忠叔,姓系原本,烂然史牒,此不复具。九世祖琬,魏州人也,仕则天朝,有禦戎安边之效,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子孙蕃息,遂家长安。高祖达,随僖宗幸蜀,因家于昌州。曾祖昌逵,志度恢廓,智思深远,占田万顷,优为素封之业。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有馀则散,义声洽闻。自宋定蜀,艺祖召署昌逵楚州马步军副虞候,固辞不就,非其好也。祖廷翰,隐居不仕。父靖,多学术,工笔札。家赀亿万,豪冠两蜀,刚义寡合,施与不妄。志意相得,百金不吝,趣当乖忤,一毫半菽弗与也,有古游侠尚气之风焉。忠叔即靖之第三子也,生而秀异,长而俊敏,开帖暂阅,永能记诵,下笔立就,郁有文彩。治生计有机数,注措规画,出于众意之外。断棋完鞠,动皆有法。竹头木屑,举无弃物。性复恺悌,笃于孝爱。父尝为乡豪搆陷,谪居白帝,忠叔时年尚未冠,泣血奔走京辇,号诉于有力者,大弃财贿,以雪其冤。卒得父全终于牖下,忠叔之力也。应进士举不遂,偕计,乃入赀求仕,授太庙斋郎。方图效官奋迹,以希卜式、黄霸之用,不幸天夺其寿,卒然遘疾,以嘉祐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于家,享年三十有七。忠叔娶普州冯氏,生一女,曰佛娘,钟爱尤笃。疾亟,会亲属议立犹子为嗣,曰三师伯俊,族人谓忠叔真能以义割爱也。忠叔殁后,复生一子,曰五师,议者谓天不绝忠叔之嗣也,以其笃于承祀之计也。天从人欲,岂诬也哉!嘉祐庚子岁十二月二十八日,葬于大足县顺化里。铭曰:
学而进,荣名不振;赀而官,降年弗延。才耶命耶,莫叩其端。郁郁佳城,萧萧古原。归全于父母,流庆于子孙。
按:《民国重修大足县志》卷一,民国三十四年排印本。
上太皇太后谢右仆射表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五、《忠肃集》卷一
使节皇皇,临门而慰宠;诏词噩噩,申命之丁宁。虽考父之益恭,惭富平之竟拜。窃以百揆之任,师长于中台;万事之几,本源于右省。用道德之望,则可以总方略而广教化;非贤明之选,则何以制号令而平典章?臣可与小知,无他大略,会两宫之识拔,允三府之推移,劳不足以偿罪尤,誉不足以除讥谤。黄霸见谓功名之已损,贡禹徒以质直而见嘉。区区其间,录录何有!请避贤路,尝投劾以自言;终贪国恩,复尸官而未去。敢意非常之宠,遽膺爰立之求。并进秩勋,益敦封食。三篇纳诲,远惭傅说之来;十事可行,近愧姚崇之进。顾视圭组,若临冰渊。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躬任、姒之徽音,翼成、康之嗣圣,敷求忠直,保乂成平。臣敢不职思其忧,义之与比,安社稷为悦,期勉慕于前人;非尧、舜不陈,庶答扬于休命。
乞以守长考之上中下而别其善恶疏(熙宁五年) 北宋 · 范百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七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二
臣窃以天下之治先在安民,安民之本在重守长。今守长不重极矣,有列于朝善最不闻而讥谤及之者出为之,养贫引老而求便其私者出为之;其次则所谓常调吏逾年而受,及待二年之阙者比比皆是。所谓朝廷之诏意,何可得也?其间选差或以劳阀堂除,或以荐举,才十分之一尔,亦不过办职亡过而已。然率不逾三岁而更,三岁而去矣。然而又有甚焉,今州县守长一岁之间有再易者,有三易者、或至于四易者,将迎道途之不暇,彼虽怀奇抱异,何暇施设?此不独守长之罪,其理势然也,不称其任使,不平其赏罚故尔。今欲以考之上中下而别其善恶,示之以惩劝焉。凡守长有能为民兴利除害,其政和平而民安之,一境之内农桑劝,逃亡返,盗贼息,鳏寡孤独各得其所,如是者为上考,反是者为下考;其考在上下之间,一得焉,一失焉,而善恶相半者为中考。中考者代注本等差遣;下考之下者与监当;下考之中者与通判;上考之上者朝廷拔用,唯所置焉;上考之中者为监司郎吏;上考之下者与一次堂除大郡,或先增秩,或减年,或赐金,各有差。而使之再任,再任满日,审如前考,虽更加优而褒进,亦唯诏令耳。如此,则中才庶士皆知勉励,况贤者乎?昔汉宣帝兴于闾阎,知民疾苦,及即位,召拜二千石,皆亲审之,又考察其行,以质其言。常称曰:「民安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声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使久其任,无数变易,常以玺书勉其治效,公卿缺则选诸所表者以补之,是以黄霸、朱邑光于史册。古不难及,惟陛下加意焉。
治说二 其一 说实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一、《都官集》卷六
说曰:实者,天下之先务也。实为成德,名为虚位,有名而不实者有矣,未有不循名而能致其实者也。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者,实之谓也。仁者,博爱之名也;润泽亭育,仁之实也。义者,得宜之名也;裁制画一,义之实也。礼者,恭肃之名也;中正无邪,礼之实也。乐者,和乐之名也;天下无怨,乐之实也。日诏宽大而市有不辜,是尧名而桀实也。居皋夔之位而不以皋夔之道事其君,是臣名而盗实也。古之君,惟尧舜知其实,命禹作司空,曰:「汝平水土」。命弃作后稷,曰:「汝播百谷」。命契作司徒,曰:「汝敷五教」。命皋陶作士,曰:「汝明五刑」。命垂作共工,曰:「汝若予工」。命益作虞,曰:「汝若予上下草木」。命伯夷作秩宗,曰:「汝典朕三礼」。命夔典乐,曰:「汝教胄子」。命龙作纳言,曰:「汝出纳朕命」。所谓司空、后稷、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者名也;都吁俞咨,又从而戒饬之责之者,实也。故唐虞官皆百,而后世称治者卒不可及,知实之效也。不求其实,虽命官百千,相观维持,习为茍简,官有亡职,职有废事,而望治定,犹却走而追前也。一扃之鼎,乌获不举,而童子挈之,乌获不用力,而童子用心,实也。汉宣可谓知之矣,故其说曰:「庶民所以安于田里而无愁叹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故自丞相至于刺史、守相,莫不考名实而致赏罚。是以王成、黄霸、龚遂、信臣之属,一出其当世,此责实之效也。今则异于是。且如太常,礼官也;大理,法官也;将作,工官也;国子,学官也。今徒有位号之具,而杂然贸乱,下至于领管库、奉簿书,此所谓名不正,孔子不欲为。然犹未病也。贤者退而穷处,不肖者蹑足以进,宰相不之愧。疆埸重垒,卒骄力堕而不能教,将军不之耻。田野不辟,民穷而逃亡,郡守县令不任责。吏侵侮暴横,为奸赃,狱讼冤枉,下无所措手足,转运、提刑安乐之。是天下名虚而实亡矣。昔者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曰:「我不贯与小人乘」。他日复往,不终朝而获十禽。此以为善御,盖智者有所不为矣。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专心致思则得之;出见鸿鹄而迁,持缯缴而往,则不得之。是无他,顾加意如何耳。臣窃以朝廷清明,典刑昭烂,才智杂遝,分罗臣工,名实之治,视古未及,是弗加之意而已。欲加之意奈何?在责实。责之,则致国如唐虞,称治如汉宣,孰禦哉!臣愚不佞,故为《实说》。
治说三 其三 说进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二、《都官集》卷七
说曰:天下之患,患在人乐高位而进。乐高位而进,利禄之心也;抱道而往者,虽进不乐也。故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亦以不得禹为己忧。然则舜禹又果乐乎?窃负而逃,卒得天下,不如海滨之乐也。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道者,富贵之保也。有道去贫贱易,行道保富贵难。无道而富金玉者,贾祸之帜也;无德而贵轩冕者,暴恶之器也。今夫人力足举百钧,加一鸿羽,则诉而不受,是谓之匹夫量力。善使其力者以三百钧任百钧,则人有馀力,致远而不困。以匹夫任匹夫,知不过其力,为天下国家者以丰禄重爵而加之不量力之士,惑矣。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鲁申公处经义则长,问天下治乱则否。黄霸入为三公,则声名减于治郡。李文博善语政道,而短于治国经济。皆力不足也。明足以视百里而秋毫不遗,千里之外,拱把之木有所不见者矣。百里之智,加之千里之任,则民不厌望;又加之数千里之事,则枉挠纷委,而民弃矣。况受一室之智,取之以制天下之术,是弃天下也。不量力之患,由使之不度德,受之不任责,退而无所归其罪,由是天下有不量力之进。有不量力之进,未有不利禄者也;有利禄之进,未有能爱君者也。高山之下,必有不测之渊;高明之家,必有不可逭之祸。故古者有天地大变,三公策免;不胜任,布衣步出府为庶人;有他过,栈车牝马,放之田里。甚者牛酒在道,间亦不起。昔者责实之世,责实之君尝行之。是以君子居其时也,命至而涕泣不敢受,荣剧则伛偻而益恭,防患于未萌,保身于未危,岂倖倖而乐进耶?乐进之世,人不省己力不足以敌匹雏,而气淩三军;材不足奉刀笔,而志慕公相。总覈之理丧,而朋党之事起;修洁之方不自顾,而惟占术是问。天下之患,莫不始此。臣窃谓国家之法,以卑官减小刑,以高官赎殊罪。此条目之常,非驭臣责实之大柄。今州县痴懦不任职,免官夺禄,数岁而后复;丞相不任职,不失加节旄,雄视方面。州县贪墨犯法,终身不齿,甚者黥锢之夷岛;丞相犯法,不失进华职,偃息屏辅。虽陛下进退大臣之礼适当然,奈廉耻之风不竞,人人思得此高位,为不危不辱之地哉!今天下之治,莫先乎使,仕者量力而进,指高位而人不敢为,则立法宜自丞相始。然后大臣法而小臣廉,治道亦几乎立矣。臣愚不佞,故为《进说》。
劝吏策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五、《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一
夫人之所以异于群物者,以其有耻也。耻者,趋善之本原,而圣人之教所从而立也。圣人因人情之有耻而示之以荣辱之路,扶善而沮恶,贵贤而贱不肖。由于义则天下皆指以为君子,莫不耸踊企慕之以为荣;不由义则天下皆指以为小人,人从而简贱之,羞与为亲旧师友。是以喜为显名,恶为污名。显名之在身,未爵禄而出处尊安,志气充饱;污名之在身,虽位于众人之上,金玉盈其藏,而常若心腹之抱疽毒,首领之婴木索,又况于祸福之实加之哉?故圣贤在上,则荣人以赏,辱人以刑;圣贤在下,则荣人以名,辱人以义。名义为之本,刑赏为之用。刑赏为一时之荣辱,而其权在时君;名义为万世之荣辱,而其权在清议。刑赏犹有弊也,名义未尝有弊也。故圣人先之以名义,而后之以刑赏。孔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先名义之谓也。善观天下者,欲知天下治乱之势,无观于他,观名义与刑赏,斯知天下矣。善观人者,欲知人之可使为善、不可使为善,无观于他,观其有耻与无耻,斯知人矣。三代之所以治者,廉耻存也。末世之所以乱者,廉耻丧也。朝廷之臣,天下之俗,顽悍无耻(一作砉诟无节。),此贾谊之所以太息于汉也。臣有一言,可以不亵刑罚,不费爵赏而起天下之治,曰劝吏。劝吏之要曰示荣辱。今诸路各有监司以督藩郡,郡有守倅以总属邑,于治皆得按察所部之吏,然自非见告而入于罪与应条贯保荐者,其馀贪廉、彊懦、优劣、臧否,一切不以关意。虽有龚、黄、卓、鲁之俦,亦汨汨而去,亡以异于常人。此廉耻之道所以阙,吏之所以不劝也。臣愿诏内外诸臣,凡所部文武之吏,各岁差其材行为上、中、下三等而奏籍于朝,惟临部与在官未及期者,乃俟来岁。一郡之吏则守倅上之,一路之吏则监司上之,文吏则文吏之长上之,武吏则武吏之长上之。天子与二府总天下之奏籍于中,可以据凡案、猎纸尾而知天下文武材行优劣之大略。其失实多者,非私其人,则鉴之妄也;非鉴之妄,则懈于事而不为之审也。其得实多者,或明而公,或详而能举其职。则以其得实、失实之多少,又可以坐视奏籍而知奏者之如何。董仲舒曰:「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且以观大臣之能」。此其是已。臣以谓若此则为上官而法当按察者,不敢因循塞默而辜朝廷之寄,必且询听风谣,孜孜于审核,以求其吏之实;为小官而在所部者,耻名隶不肖之籍,而期于在高课以荣其志,亦将激昂奋迅以兢于名节。苛者可以抑而为宽,懦者可以勉而为立,贪者可以惮而为廉,邪者可以沮而为直。未亵刑罚,未费爵赏,而扬清激浊,揭荣辱之路,示以天下。天下之吏,莫不知耻而避恶趋善矣。臣故以此为劝吏之术。
郡守论(上) 北宋 · 侯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二
汉唐之天下固治矣,其所以不能粹然偕三代之盛者,何欤?其弊在于郡守而已矣。夫人材有薄厚,吏治有循酷。举天下之大,而百郡之守贤不肖杂焉,欲吾民一闻于仁义礼乐之化,其亦艰哉。夫河南、颍川,北郡尔。西汉时,严延年守河南,黄霸守颍川,延年任刑刻急,而霸专务以德化人,何颍川之幸而河南之不幸哉。且夫天生蒸民,贤者寡,不贤者众。茍百郡之守,得贤者十四五,兹过优矣,况贤者十不一二乎。尝观之史而迹当时之良吏,凡贤公名卿,尝历郡守而不在《循吏传》者不迨百人。虽吏官不书其所以治郡之迹,然以理求之,恶有贤公名卿而不能于治郡邪?由此而言,汉唐百郡之守,殆未能尽得乎良吏也。不然,国史实录于上,野史拾遗于下,其功名不得而湮灭矣,后世之无闻乎?汉唐之弊则然。又因当今之宜而论之曰,今天下郡守能否贤杂固无以异于汉唐之日也,而二年一易,虽送故迎新之劳,而利害兼存其间。彼循吏之所居也,而二年以著令当易,是夺吾民之父母也。不幸而得贪虐庸污之吏,则斯民也唯恐羲和之安行而不速。及夫二年以著令而去,是吾民脱于豺虎而失于赘疣也。臣尝窃揆朝廷之意,岂不欲四海之内无一人疾首蹙頞者哉,岂不欲郡守、县令承流宣化于天下哉,然郡守犹失人者,其弊可指而谈。今夫州郡之从政者,才与不才,茍仕及六七年而有荐举,则进而授之京曹,使之为邑于四方矣。茍再为邑而得与荐举之人,又从而登于郡尉矣。两践郡尉,而又得荐举之人,则铜符朱幡,可以坐而必得。夫其荐举之初,未必才能之可用也。或以援与,或以方技,或以茍谈佞笑。彼其得之也,不主于才能,而欲其有宁民阜物之功,盖几希矣。夫贤人长于知人,庸人短于自知。夫惟短于自知也,故其得一郡则其心阳阳然不以为畏,率尝轻浅见妄于立事,不能奉法循理以安一郡之民。此无它,耻于得郡而愚不能为,因肆其愚以有为,而复不顾生民之嗟戚也。为今之策,无若谕禁近大臣,使每岁各举常参官一充郡守。茍有才用,虽县令、郡尉之资,皆可擢任,第称之曰权可也。或曰,凡县令、郡尉之人而得以临郡,无乃过欤?臣对曰,无其才而得之谓之过,才所当得而得之谓之称。董生有言,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辅佐犹可为也,而况于一郡乎。夫事固有可行之时,有不可行之时。行可行于可行之时则隆,行不可行于不可行之时则凶。今谕禁近大臣而使之精举郡守,固可行之时也。熙天下之民而宣主相之化,在此举矣。何谓可行之时?昔者朝廷未建考课之司,而职司守尉杂然无所检押。凡职司之精锐廉按者与夫默默而去者未始殊也。伏自陛下建考课院以覈职司之能否,其为制也,则以每岁参分郡守为之等,取优者一人为上,劣者一人为下。自尔以来,职司皆谨于廉按,而郡守之庸劣不才者岁可见焉。今也以迩臣之举而任之矣,就使庸劣不才,则职司之曲庇亦不得而加。何则?优劣之相形,而劣者一人将有以诉辨也。臣故曰,今谕禁近大臣而使之精举郡守,为可行之时也。
陪吉守范淳元观玉虚观灵芝席上口占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
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
成非雨露宁无感,出近星辰别有祥。
谁谓古书难尽信,眼看珍异答龚黄。
送刘公仪典四明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人间离合固寻常,契义稠重岂易忘。
崇政青春同擢第,文昌白首并为郎。
东城判袂情怀惨,南国分符兴味长。
唯伫来风慰瞻望,治声当不减龚黄。
代人谢举学官启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三、《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一
右。某启:伏闻剡奏,举某堪充内外学官者。明诏搜才,独系禁近,公言荐士,误及蕞微。感恩则深,揣己唯愧。窃以国家閒暇,朝廷清明,道德教化之淳,典章法度之备,陶冶万类,煇华太平。登廊庙者袭迹咎夔,列藩翰者比肩申召。政事有龚黄之匹,文章或班马之俦。抱忠履信而济济何多,应变适时而人人自若。膏泽充于四海,精神会于一时。历考陈编之文,莫踰今日之盛。然犹虑崇学之未至,患育材之未宏,近繇胶庠,远迨郡国,必谨师儒之选,以颛教导之功。在于昌辰,兹实先务。涣若丁宁之令,发于渊默之严。付慎举于迩臣,蕲兼收于群隽。自非锐于博习,固以力行,造道逢原,弸中彪外,杰然而模范正,沛然而闻识强,则何以上副睿训柬求之详,下当钜贤论荐之重?如某者,生而朴野,学不该通,心无自得之明,性近困知之陋。穷圣经之深远,仅涉其流;慕贤业之光辉,徒坚其志。偶玷儒科之等,初尘仕籍之联。方将刻意以进修,岂足诲人而诱掖。遽蒙剪拂,俾应选抡,循省非宜,悸惭弥甚。此盖伏遇某官竭纯诚而报国,推兼善以及人,谊有可采则进之不疑,力有可成则施之不倦。适仰承于休命,爰下挽于寒生,使之伸铢寸之能,冀以入涓埃之助。敢不扩充素蕴,激励懦衷,究先王之典而罔怠服膺,安君子之途而永忘改步。庶完操守,上答奖知。舍兹以还,不识所措。
隋之循吏孰优论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七、《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七
盗有玉,使玉工相之。为之相者当辨其美恶纯玼之次,而不当诘其所盗之罪。故言隋臣者,姑寘其渝节以事易姓,而商其材器之短长可也。方高祖之起,不尚道德而专任威察,炀帝继之,而其刻益甚,吏治烈烈,务为残苛割剥之政以取媚于一时。而其间能桀然植立,慈惠明恕,而所至称理,得见名于循吏中者,固可多尚。若其度长挈大,则必有超卓而出乎类萃者矣。如樊叔略之明决,房恭懿之宽爱,赵轨、柳俭之清慎,公孙景茂之赈济,辛公义之敦劝,魏德深之不扰,王伽之信,刘旷之恕,皆当时政绩尤异,而被治之人,思其去而哭其亡者也。然其迈越诸子,独梁彦光者足以当之。彦光治岐,阖境大化,连最为天下首。改领相部,邺多倾诈,而声减于岐,坐是免官。既而移刺赵,因坚乞相,乃易调理之。发擿奸伏,相亦大治。知其人情险伪,即招致大儒,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以教授,日训月励,学者大成,风俗为之迁革,真所谓善知政本者矣。且汉之循吏,唯文翁、黄霸特为称首,考彦光之迹,则劝学殆如文翁,发隐殆如黄霸。方翁、霸当汉之盛时,其治化犹易,而彦光区区于暴隋之间,所施若是,是以为难能也。虽然,汉祚久长,西京踰二百年,而号循吏者不踰六七,隋才四十年,而循吏之数反过于是,岂乏于汉而多于隋邪?岂作史者择之精与不精邪?盖渴者易为饮,而饥者易为食耳。若然,则翁、霸之行谊,未易可以兼论也。夫以彦光之美儗于一时,则推为优绝,可无多愧也已。
海陵郡佐题名记 北宋 · 黄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八
《春秋》之法,王臣皆书,尊王命也;公卿爵之,大夫字之,士名之,微者人之,叙王爵也。系之行事,而善恶存焉。《春秋》,古国史之遗法,侯国废,国史亦废。郡县守令循酷之迹,史笔得以传世,吏民得书于当时,继者非此无以知劝也。近世凡贤公卿大夫出而为郡县者,率书前政之名氏,树之治事之堂,曰《题名记》,揭前人之号,为来人之规鉴也,其亦古国史遗意欤。海陵郡刺史厅有都官员外郎王冲之记焉,通判之署犹阙。秘阁王公牧郡之二年夏四月,贲衔命来佐郡事。越十月,新作治事厅。工毕,窃自谓前后莅是任者不复题其名氏,何不举前辙以告来者?曰询民吏,求前人之治迹,得闻今相国梁公天圣中莅是任也,仁惠明断,民颂其德;秘阁王公之先令公明道中莅是任也,公勤清白,民怀其德。德则子孙景之,勋则天下泽之。以梁相国之勋烈,未可揆也。王令公之流庆,有大参以姚、宋之器作辅岩廊,光令公之遗德于国史;有秘阁以龚、黄之术来牧郡事,扬令公之遗政于吏民。一门振振然尤盛,继而成令公之德业,未可量也。贲欲仕者景前政之美恶,特举令公之遗事,而特为之记云。时嘉祐二年月日记。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一,道光七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