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贾 南宋 · 淳熙太学生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周公大圣犹遭谤,伊洛名贤亦被讥。
堪叹古今两陈贾,如何专把圣贤非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五)
过虎丘 其一 南宋 · 周南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勾吴霸业竟谁成,留得崇丘岁一登。
玉雁已随黄壤尽,铁花空向碧潭凝(自注:阖闾金玉为凫雁。东坡虎丘诗:铁花秀岩壁。)
空中有塔掀铃语,台上无僧唤石应。
踏尽苍苔春老去,但馀落日与寒藤。
书思上人辞世颂及□秀岩四偈后绍熙三年五月 南宋 · 林绩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五、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四
思上人自四明慕道游方,至兹岩则不复舍去,岂固自有前缘者,服无亦知兹岩盖圆鉴退席所憩,如青华严亦由此而出。
故潜思密想,攻苦食淡,于斯二十八年犹如一日,尅期坐逝,岂不超然奇特哉!
一日,瑛公袖其《辞世颂》及□秀岩四偈以示余,且曰:「其徒欲刊诸石,元瑛虽暂权管院事,未敢私可之。
居士幸有意吾教,不惜一言以證,将无负兹石」。
余曰:「有是哉!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思公示寂,吾三人者为之證,亦足已矣」。
遂作偈曰:本有摩尼一颗寒,有无明黑任多般。
静中忽见圜明礼,却要傍人着眼看。
绍熙壬子端午后三日西湖居士林绩撰书。
送湛麟二兄之投子见秀岩 其一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一钵南山北山,齐头吃饭大家眠。
万人海里真消息,肯作西来祖意看。
送湛麟二兄之投子见秀岩 其二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西望淮山望故家,一时荡了旧生涯。
袖中留得空拳在,莫学常州人打爷。
佛照禅师圆鉴之塔(代秀岩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一、《北涧集》卷一○
呜呼师乎!
虚舟悠悠,不知斯文寿命所托;
疾雷殷殷,不知蛰户管籥所系。
浩浩乎心与理冥,智与神遇,不知人间世所谓荣枯得丧果何物耶!
指后学之心则皇天后土昭乎其,孚大信于物则海东日本不约而至。
恢拓象末,邈然寡俦。
顾不肖似,敢称先德以黼黻太空,而与世谛流布哉!
静惟始终,逾二十年,潜鞭密鍊,倒行逆施,雪霜凭陵,阳春煦妪,恩积丘垤,报未涓尘。
故山来归,灵骨未冷,惭非跨灶,诚谓续貂。
无声之哀,菲薄之奠,哀慕之至,灵其鉴之。
东坡乳泉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一、《珊瑚网》卷四、《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石渠宝笈》卷一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京兆所藏此轴,奇伟特甚。
以岁月验之,盖苏公元符北归所书也。
时方厄于章、蔡之馀,而人之贵重如此,岂待百年而后定耶?
若夫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以平生所见论之,当为海内苏书第一。
绍定癸巳岁九月七日,陵阳李心传谨书。
黄直卿论易编书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
心传旧作《学易编》,今考《语录》及他书,亦间有与《本义》不同者,恐学者不知所言先后,有误讲习,妄欲纂集入《本义》之下,仍加以音释训诂,谓之《本义笺》,不识可乎?
虽不当以门人耳受之语易先生手著之书,然《本义》在先,《语录》在后,其间十数条意义尤密。
又《启蒙》所引沙随占法,不无差互,未经改正,恐学者以为疑。
既非大义所关,不知可宜卷末作今案附见否?
皆乞指教。
古书与《本义》暗合者,妄意亦欲表出之,如汉玄儒娄先生碑云「父安贫守贱,不可荣以禄」之类。
心传上覆。
按:《丙子学易编》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王周卿舍人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注鹤山先生渠阳诗》(铁琴铜剑楼丛书本)
正月中浣日心传皇恐再拜尽务舍人
想兄春雪伤和,伏惟居之多祜。
心传侨寄萧寺,罕所交接,不得访便。
奉讯介至,辱书,良不遗忘之意。
俯首司征,手不释卷,又得事实斋度,甚有讲论之望,甚善。
鹤山诗文垂教,有以见学内之馀工,尤所叹仰。
跋语之嘱,至纫不彼。
第春来连旬之雪寒甚,脾楚未良愈,殊无佳思。
少须晴和,当勉力执笔,先望宽恕。
未有见期,千万自爱。
匆匆,不宣。
心传皇恐再拜。
心传病倦,非令小儿代作,尚续讯也。
需鄙文,稍健乃可作耳。
心传就拜。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序嘉泰二年十月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首、《南宋文录录》卷一五、《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五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官行都,颇得窃窥玉牒所藏金匮石室之副。
退而过庭,则获剽闻名卿才大夫之议论。
每念渡江以来,纪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
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
乃缉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不涉一时之利害与诸人之得失者,分门著录,起丁未壬戌,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勒为二十卷。
或谓心传曰:「子之是书,固学者之所宜究也,况言人之善而不及其恶,记人之功而不录其过,是书之行于世也则宜。
虽然,子以论著之馀,而记见闻之故,凡有所取则未及乎取者,必以为见遗,凡有所扬则不足乎扬者,必疑其见抑。
吾惧夫两端之怨詈将不得免,子安用此?
其以贾祸也,可不虑哉」!
心传谢曰:「下国山野之人,上而名卿才大夫,下而岩穴幽栖之士,其未之识者众矣。
远而朝廷四方,久而二万七千八百四十有八旬之事,其未闻与未知者亦不少矣。
事苟有所略,人苟有所遗,盖孤陋寡闻之罪,非敢去取乎其间也。
嗣有所得,屡书不一书而后已,可乎哉」?
既以告人,遂笔其辞于编首。
嘉泰二年冬十月晦秀岩野人李心传伯微甫序。
丙子学易编序嘉定九年三月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
心传年四十馀,朋友为言当读《易》,意忻焉乐之。
既而终日蒙然,如眇者之视,莫知《易》之为何书也。
后十年复取读之,首求诸王氏书,多所未喻;
次考张子书,乃粗窥其梗概;
最后读程子书,则昭若揭蒙矣。
程子之书,义理之会也,然其言犹若不专为爻画而出。
于是以先君子《本传》暨晦庵先生《本义》参焉,而后圣人画卦命爻之情,无复馀蕴矣。
顾诸先生之言尚有不能尽同者,因复颇为参释,随日书之,以备遗忘。
间有鄙见,可以推明诸先生之说者,亦附著之。
乌乎!
程子尚矣,先君子之学不肖孤不敢妄有称赞,晦庵书最后出,世之学者往往未究其蕴,而反以象占之说为疑。
同志者于此傥有取焉,然后知程、朱二传不可相无,而晦庵之为书其条理愈密,其意味愈长,诚未可以骤窥而轻议也。
乃若先君子之说,则类多与晦庵合,第先君子专自圣人画卦之意求之,晦庵兼自圣人命爻之意求之,此为小异,要亦相表里耳。
嘉定九年岁次丙子春三月甲申陵阳李心传谨序。
按:《丙子学易编》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序嘉定九年七月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首、《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朝野杂记》既成之三年,复为书号《续记》。
既抵乙丑之冬矣,顾视前集所书,往往缺略未备,而所忆中兴以来旧闻辽事,尚或有之,欲补缀成编未暇也。
客有谓心传曰:「自昔权臣用事,必禁野史,故孙盛作《晋春秋》,而桓温谓其诸子言:『此史若行,自是关卿门户事』。
近世李庄简作《小史》,秦丞相闻之,为兴大狱,李公一家尽就流窜。
此往事之明戒也,子其虑哉」!
心传矍然而止。
未几,权臣殛死,始欲次比其书,会有旨给札上心传所著《高庙系年》,铅椠纷然,事遂中辍。
既而自念曰:「此非为己之学也」。
乃取旧编束之高阁,而熟复乎圣经贤传之书,又念前所未录者尚数百条,不忍弃也,稡而次之,谓之《乙集》。
安陆郑尚书尝献言于寿皇,指近岁史官纪载疏谬,谓当质诸衣冠故老之传闻,与夫山林处士之纪录,庶几善恶是非不至差误。
寿皇嘉纳,报下如章。
实录所书,可覆视也。
间者滕宗卿又举以为言,圣上亦既从其请矣。
然则是编也,或可以备汗青之采摭乎。
若夫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则单见浅闻,无所逃罪,后之览者亦尚恕之哉!
嘉定九年岁次丙子七月哉生明秀岩野人李心传序。
九华集序宝庆三年四月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九华集》卷首、《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三嵎介东西蜀之间,雄秀而峻极,士生其中,大抵庄靖笃实,而文亦如之。
自入国朝,以勋劳名节著见者,代有其人。
至于居言语风议之官,而正色不回,有殒无贰,使人望其风棱如与三嵎并立者,则余于陈、员二公为有感也。
司谏陈公纯益以正论救时于封国之始,而太史员公显道以忠言辅上于乾道之际,流风馀韵,士皆宗之。
然陈公之文,今不尽见,独封章之载《书右录》者仅存一二,推此志也,虽与日争光可也。
员公之文则传者众矣,高古简严,惟陈言之务去,极其所就,必欲至杜、韩而后止,李、而降,非所愿也。
然余之所以重公者,岂独文而已哉?
当公在馆学时,国有大议,凡掌谏诤、司出纳、与夫执简立柱者所不敢言,而公独言之。
归附既留而垂遣,󲇪御因逐而旋召,均输久废而骤复,此三者皆上意所深向,朝廷所必行,而公上不负明主,下不阿所好,矢笔尽言,囊封亟上,虽斥逐致死而不悔也。
余尝奉诏增辑中兴以来放失旧闻,因得公谏草而读之,为之三复流涕,不能已也。
然则余之所有感于公者,岂独文乎哉?
公没垂六十年,而心传猥以非才,误膺招聘,朅来成府,访别父兄,过公旧庐,低回而不忍去。
公之孙荣祖出公遗稿示余,求为之序。
余于公既所深慕,而先大夫公之知,又为有素,因而不复辞,特著其大节如此。
使后之生三嵎者,全其所钟雄秀峻极之气,庄靖笃实必如前人,而后于斯文为无负,尚公之志也。
始公未仕时,屏居郡之九华山自号九华子,后人因以名其文。
然传于世者,视今书才十七,盖犹有所避就,既历五纪而后全书出焉。
公名兴宗,官著作郎、兼国史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当修阜陵书时,史无专官,类以百司所报为准,故公之言与事略不少见。
今方举而重修之,会有知史法者表出之云。
宝庆三年岁次丁亥夏四月哉生霸,越五日丙辰,僰道李心传序。
道命录序嘉熙三年五月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道命录》卷首、《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三六、《皕宋楼藏书志》卷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嘉定十有七年月正元日,皇帝御大庆殿朝百官,诏尚书都省曰:「朕惟伊川先生绍明道学,为宋儒宗。
虽屡被褒荣,而世禄弗及,未称崇奖儒先之意。
可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德音传播,天下诵之。
盖自伊川之被荐而入经筵,逮今百四十年矣。
愚不佞,盖尝网罗中天以来放失旧闻,编年著录,次第送官,因得窃考道学之废兴,乃天下安危国家隆替之所关系,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惇、京、、侂之际也。
程子曰:「周公殁,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
夫道即学,学即道,而程子异言之,何也?
盖行义以达其道者,圣贤在上者之事也;
学以致其道者,圣贤在下者之事也。
舍道则非学,舍学则非道,故学道爱人,圣师以为训,倡明道学,先贤以自任,未尝歧为二焉。
自数十年,不幸憸邪谗谄之小人立为道学之目以废君子,而号为君子之徒者亦未尝深知所谓道、所谓学也,则往往从而自讳之,可不叹哉!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也;
道之将废也与,也」。
故今参取百四十年之间道学废兴之故,萃为一书,谓之《道命录》,盖以为天下安危国家隆替之所关系者,天实为之,而非惇、京、、侂之徒所能与也。
虽然,抑又有感者。
元祐道学之兴废系乎司马文正之存亡,绍兴道学之兴废系乎赵忠简之用舍,庆元道学之兴废系乎赵忠定之去留。
彼一时也,圣贤之道学,其为厄已甚矣,而义理之在人心者,讫不可得而泯也。
孟子曰:「圣人之于天道也,也,有性焉,君子不谓也」。
故由孔子之言,则有天下国家者可以知所戒;
孟子之言,则修身守道者可以知所任。
至若近世诸公,或先附后畔,或始疑终信。
视其所以,则先附后畔皆出于一时利害之私,而始疑终信则由夫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致此也。
又有或出或入之士,义利交战于中,而卒之依违俯仰,以求媚于世,盖所谓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者必也。
见善明,用心刚,而卓然不惑于生死祸福之际,于道学也其庶几乎。
嘉熙三年己亥夏五月之吉朝奉大夫、守尚书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兼史馆修撰、兼修玉牒官仁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李心传序。
兰亭续考序淳祐二年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兰亭续考》卷首、《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五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王逸少殁垂二百七十年,而所书《脩禊叙》自人间复归御府
又近二百七十年,而自昭陵复出人间;
后百三十馀年,而定武石本始传于世;
又后六十馀年,而石归天上;
又后二十年,而复失于维扬。
自是百馀年间,士夫所藏,真赝相杂矣。
嘉禾俞寿翁以酷好精识之故,家有此帖数十,多渡江以前中山摹拓之旧,因次第其所藏与所见,粹为一编,以续氏之考,抑可谓太清而不俗矣。
余尝怪昔之善书者如汉之蔡中郎唐之颜鲁公,率为人忌嫉不得其死,而本朝二公,亦流离困踬于岭海之外。
绝艺之足以累人如此。
右军者顾乃生都显名,众所歆慕,誓墓辞官,卒以乐死。
虽与元司马并世,而不与达空函者同科,遗墨流传,复无禁锢燔削之祸。
历十二朝,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爱重,所遭乃尔,绝艺果足以累人哉?
文皇所储丈二之轴,至三千六百纸,而更六百年,复古殿中所存才两行耳。
今仙驭上宾五十六载,所存两行又不知其安在,则右军真迹遂绝于世矣。
虽他帖之传尚十百,然皆不得与《兰亭》比,矧临摹刻画,大抵失真。
寿翁于此宝藏,折衷以示后人,亦志据依游之一助,未可以玩物而疵之也。
披揽再三,遂复题其卷首。
淳祐壬寅小寒节后五日李心传序。
王周卿魏鹤山先生梅花淳祐二年四月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注鹤山先生渠阳诗、《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著作王先生河南高第弟子也,其孙周卿游诸公间甚久,余识之十年矣。
一日,以所注魏鹤山梅花诗》及王实斋和章,真西山游克斋杜立斋跋语笔帖示余。
五公皆天下正人,周卿趋向可为无忝所生矣。
余秋罪侨居,方务循省,故不能措一词,但哦「不见两至人」之诗,为之三叹,姑题其后如此。
虽然,先生之所以望后人者,意其不止此也,周卿尚勉之哉!
淳祐横艾摄提格立夏前三日,霅滨病叟李心传
沈伯愚所藏兰亭帖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兰亭续考》卷一
余从士大夫家见《兰亭》石刻多矣,皆号定武本,虽秘府之藏,亦未免杂赝也。
绍定癸巳脩禊之月,舟过禾兴,欣遇沈公之孙寺丞出示家世所宝二轴,望之知其为真也。
此轴本吴傅朋得诸薛氏,而博古如尤、王,善书如朱、范,同所鉴赏,则又信而有徵矣。
近岁士人作《兰亭考》凡数万言,名流品题,登载略尽,惜无以此轴示之。
陵阳李心传书。
鲁云林藏兰亭帖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兰亭续考》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鲁氏此帖藏之百年,而寿翁表出之,非笃好何以至此?
后山阴修禊之八百六十有九年,中冬月上朔日李心传观。
姜尧章藏兰亭帖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兰亭续考》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董承旨者名诚,刘信叔子婿也。
刘氏世为贵将,则此帖繇来可考矣。
镵去五字,所传亦不同。
右军既书此文,甚自爱赏,更书之无能及者,则谓《兰亭》不见称于晋,恐未为确论也。
摩挲墨本尚尔,况其真迹耶!
淳祐辛丑岁十有一月庚子哉生霸,越六日乙巳秀岩老人李心传题。
洪内相所题兰亭帖 南宋 · 李心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兰亭续考》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绍定之季岁,予罢史职归岩居。
春三月,过禦溪,沈虞卿侍郎孙提举君以家藏《禊帖》似余,求识其后。
秋九月梁溪尤伯晦仲晦方里居,邀予与蒋良贵共饭,日加巳已速客,席閒设大几,锦褾玉轴堆积其上。
余雅闻遂初图书之富也,亟起观之,则多元老钜儒所尝鉴赏者。
良贵拔其尤者,谓予各题数语。
觞每行,趣辄更一二轴。
迟明饮散,予遽解舟,今不忆所题若干卷,亦不忆有无《禊帖》在其閒也。
淳祐初年小寒节前五日俞寿翁走价以此帖示余,实沈贰卿于群玉暨史园两尝出似坐客者,而尤公遗墨在焉,其为定武真帖不疑矣。
前后同观者十有六人,大抵二熙名士,其閒盖有出处与隆替对者,自是右军辈人物,书翰其一也。
后之览者,又当有感于斯文。
陵阳李心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