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孟子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甘心不至者。有太近
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称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
有奔走非道而言权者。有假于鬼神而 言通
者。有放
心而言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而为口
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 (第 0202a 页)
倥侗。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唯守性清净。眼
耳若盲聋。情忘兼想尽。忽觉已身空。自了本无物。强
以道 言通。
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若离一切相。形
体外灵通。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我尚不可得。非
我何可得。 (第 0386c 页)
遮其非。可云巳息诸缘。初祖复将莫成断灭勘之。而
后许證。此即究心发悟第一则榜样。然个中消息。悉
言通。
至礼拜而记得髓。则离言而显。机灵用活。别
行一路矣。迨后忏罪竟之印。谁缚汝之诘。子何姓之
问。三更入 (第 0289c 页)
几为林下盛事。吴公大喜。本即
日迁荐福(东湖集范延龄事出皇朝类苑)。」

【此节转祈荐易主人。正以斯 言通
达于饶州郡守
吴公傅朋。曰。者僧所持之议论。颇类者。略同也。略
同范延龄荐张希颜之事○宋太宗时。张希 (第 0674c 页)
稍通浙语故在人天众前
有个断拂子与他只可赶苍蝇子若是传法利生更
听取一偈遂展卷曰分明识得曹家女便把闽 言通
浙语石伞峰高浪泼天谁信耶溪净如洗一枝断拂
春风生谩道无头亦无尾相续情知也大难持书莫
到他家里大众既是 (第 0082b 页)
而巳。夫玄沙三句。其语
具在。彼第一句有云。若知出格之量。则不被心魔
所使。入到手中。便转换落落地。 言通
大道。不坐平
常之见。今古所云长有佛法知见等语。正未出格 (第 0479c 页)
法身之量。未有出
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若知出格量。不被心
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转换。落落地。 言通
大道。不堕平
怀之见。是谓第一句纲宗也。

第二句。回因就果。不著
平常一如之理。方便唤作转位投机。 (第 0032c 页)
是非顺逆一一消化得过。亦
是弄精魂作主宰鬼家活计。有甚用处。如今在处教
人参禅。多只是参此等禅。惟贵 言通
不求心悟。若是
此个至灵之心。不曾向真实田地上洞悟一回。任你
将聪明之姿向释迦达磨以至临济德山肚里一 (第 0730b 页)
性身土故引前文属佛法性相异故释巳连次云如
虚空者唯识论云此之身土俱非色摄(云云同今钞)结云
如虚空 言通
喻身土演义释云三身三土事既无边
与之为性云云次云案经文但言身相如虚空案唯
识云此之身土皆喻如空今谓法 (第 0098b 页)
何不于第四门引
之〕」

古德指勒那三藏引经證成也彼于第四无相
门引之今于第七门引之者答意云无相之 言通

四门随空性二宗取之不同今取双遮内外拂故即
顿教之义于此第七门引之耳。】

〔不得无所观〕」
(第 0149a 页)
机权教耳然今则钞云即为孤
多却即字又既不用本疏之注又字似无用。】

「〔由见般若破相〕」

破相之 言通
后诸教非但始教克
的言之即真空观之旨趣八部无相大乘之极致或
因见此破相之说决谓金刚祇作始教者不知其可 (第 0043a 页)
心不至者有太
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称为定者。有窍号而
称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权者。有假鬼神而 言通
者。有放心而为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
传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
非圣。 (第 0324c 页)
而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
有枯木而称为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
道而言权者。有假鬼神而 言通
者。有放心而为广
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为口诀者。凡此
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 (第 0411b 页)
北方曰译今翻西语而
云译者由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摩腾
始至译四十二章经因以称焉又寄等四别也译 言通
也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通谓四夷故周礼
通称象胥氏。】

【○经文大分三段始如是我闻止平等法会为序分 (第 0439b 页)
复如是。」

【此言四大清净也。】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此 言通
示六凡心境一切清净也。根尘识界乃凡
夫根境。二十五有乃三界。为众生依报之地。总而
言之。则身心世界。 (第 0487a 页)
事钞。准此删补不在
于律。如何不许删补章疏。答所删所补多出
旧章。能删能补并见今钞。但章疏语局情见 言通。
口授文传理无不摄。请详钞意勿事迟
疑。行事者行以运造为义。事即对理彰名。然
事相多途。义须精简。初以 …… (第 0159b 页)
。今文通收他部众别之法(众法中灭摈通结净地出五分。沙弥分衣
法出十诵。别法如持衣加药等出十祇)
。诸务 言通
须收诸篇所引他 …… (第 0163c 页)
堪耐弱必随开)。四中初句明机差。此谓佛世起
教之机。非五部师也。次句示教别。即对诸部
以明轻重。轻重 言通
不出罪事。如初篇重犯
淫制毛头盗限满五。羯磨楷定受法简人之
类。即此重馀轻。又开结净地舍财还主接俗 …… (第 0167c 页)
五辛见四药。八不净见释相。并如后引。通
结中上句总牒。次二句是纵。下二句即夺。谓
在教皆正因人有殊。 言通
局者初约大小。前
五局小。第六通大小。二约三藏。前四局律
后言通经论。三就前四本异分别。第一局本
宗 …… (第 0171c 页)
合宜故闻。第六既是所宗。何以今钞不废净
地。若尔合归参取。岂是正存耶思之。

第五标举中。文义决通 言通
能所。所则有三。
一文义俱阙。二文具义阙。三义具文阙。能则 …… (第 0171c 页)
上明依理
以立于教。下明教兴必从于事。事即世谛随
世假名立教诠理。所谓如来说法常依二谛
是也。斯文之 言通
含一化。所以下文别指律
藏。问律文诠事应非显理。经论诠理应非随
事。答统明佛教托缘而兴。无非对事皆为 …… (第 0172a 页)
取舍。义是意裁寡学浅知
故非所及。对彼古解故云废立。下云决判是
非。意亦同此。自下二句拣非显是。律相 言通
开遮语别。开遮二法在律尤难。故别举之。不
下二句显过。不然者反上非深明等。累谓疑
滞。或可约罪。二释 …… (第 0173b 页)
之教迹。虽 言通
三藏而别指律宗。故云斯也。
引十诵律五十九卷。初列示三事。一即缘起。
二即戒本。三即重结(如初戒乃至 …… (第 0173c 页)
皆此例也。
文中通犹容也。馀论即目义解。容彼之说明
其可存。上二句明义之幽隐。自下二句明不
益初心。 言通
解者以目博知深识之士。具下
正指彼文。明不具中遮世疑云。三藏正教义
无改作。何以引用辄有去取。故此释 …… (第 0177b 页)
后所引。若
下二约不言不失指同足数。即前二三两例。
引證中二文并约自言。则彰前判有诚据矣。
五分说罪 言通
必据四重。由證体非故反上谓
不自说。十诵始取即屏处。取竟收中道僧中。
白衣同前本受不得者。沙弥非数。 …… (第 0195b 页)
如文可见。善见受钵准应兼舍。众法念中
科约同前。外部即十诵。但对首中初示名义。
总下列法相。依诸部者 言通
本异。前受舍等
并出异宗。其馀多是本部。文中杂列今束为
五。内外资缘法共十二(前八受舍及三净并受药) …… (第 0198a 页)
说恣差结等事即名非法。如是八
位例之可知。此谓约法加事交互彰非。欲使
初学略识其相。若欲下指义七非。 言通
知者
上文但明法非。未显下三皆有非故。此门者
总指相摄一科。上下即前后四位各有非相。
随位总收。故云 …… (第 0198c 页)
。理虽无害事成繁重。馀文可解。六出
问所以中。恐在众者谓正问时。安审者或约
能问委悉。或是所问详缓。 言通
两释。广辨中
初叙由。有得不得如下自明。令下显意。上三
句令能问知法。得不无昧故云明断。使下令
能所 …… (第 0220c 页)
次等。以盗戒
相令他信之故也。若偷下判断得不同前四
分。引五百问别證受礼。料简中初科为二。前
示本津 言通。
依下次引僧祇决正。初明偷
法。彼云。沙弥潜身床下盗听。初中后语者即
摄羯磨言相始终。俱记成障。不具不 …… (第 0221c 页)
今下叙其不和。反显须和以明开说之意。不
同见戒者。因诤法相即见不同。废布萨事是
戒不同。然戒和者。 言通
受随。今约随行说戒 …… (第 0233a 页)
放。并须埒柄。不得重响等。正
明中初文问监护者。准上本宗。年少辨具文
也。虽已先差须白告众。注释收护 言通
始终。
今时多召收筹者误也。有下删其繁长也。注
云上文具者收护通包也。第二召集下。云准
律检校文也。 …… (第 0235a 页)
引善见十诵僧祇等文。寻之可见。指广法
中言时希者尼篇云。良由广德难具故也。事
宗中初科法文斥古羯磨。 言通
用者二名无
异故不了。彼此者华梵齐举故如羯磨篇中
已明。不得下遮滥指过斥非。在文可见。次科
初垂诫。 …… (第 0236a 页)
开之。露罪中初文初明轻罪可
忏。是本位故重不可忏。故致异说。次科初示
无文。今下义定云。今日下出法。 言通
解者取
上初义。按自恣中即准座上发露为例。即对
次义为局。故云通也。问此发露已为须更陈 (第 0238b 页)
戒疏。且约戒本百戒为言。题中篇聚 言通

下名报。名报语别。即后二门名谓。教所制
刑报谓因所感果。寻名则识教。观果则知因。
此章之来于是见 …… (第 0253b 页)
简起业。即是明因后引文明果。相号即
六聚名义。对下二门文叙不次。从语顺便固
无他意。使下显意。佛子之 言通
目末伐奉法
之士。约大褒美深符宗意。观果者睹长劫之
苦报。知因者推少项之业非。由教而知既知
必惧。且 …… (第 0253c 页)
重今则反轻。戏乐须轻如何反
重。但轻则有果可趣。重则当体成业所以异
也。对人忏者彼明兰罪不分三悔。在 言通

如下具明。三中前释成就义。以后果本不可
顿犯。假彼相成故。若根本下释随顺义。才至
果罪。共成一体 …… (第 0256a 页)
动色以明次第。因本罪同下无别聚。故言随
灭者即随顺义。四中初明忏重吉。虽是对首
还须自责。以责心之 言通
诸悔故。忏法如后。
故此不出。次忏轻中因引忏法。下篇不出故
此指通。结略中初科。前示总数。上下结前。 …… (第 0258a 页)

该僧别。住即是处。下引寺诰。伽蓝制置并存
表对。又大界净地摄人摄食各有分齐。皆异
俗之相也。杂行 言通
众自共行。行即是事。故
此四句即是人法处事摄相斯尽。然此四相
道宗纲领与世悬殊。提诱群生住持万载实 …… (第 0263a 页)
皆有相故并名仪。如下举善恶。委示又二。
初善二恶寻文可解。三戒行中初科言二戒
者。示现随戒义故。方便 言通。
且约远离对治 …… (第 0274a 页)
益矣。若下明无随之失。为戒欺者功
业深重犯致大罪故。不如不受者激励之切。
非抑退也。是下结诰。行者之 言通
嘱末代也。
令善识者诫精学也。一须识教教有开制。二 …… (第 0274b 页)
。又下次约现
在。施语有异。然文中但约化理相对。不言
像者以化例像。可以准同。法中亦约施者之
意。初 言通
故人法两用。下云宝者以别指故。
准知。西竺三宝皆置理塔。僧中两判在文可
解。初果已上号第一义僧。内凡 …… (第 0280a 页)
世术高达有耻。闻而革之。四分中初列四
法。律有五种。此阙现相。疏云。若使及书言中
自了指印。现相必假 言通
等。言指印者旧云。
手墨印纸约横竖文以表其意。或云。西人指
上贯印持以为信。然无所据未知孰是。参互 …… (第 0288a 页)
及地二种梵难馀并命难)。善见但明微物。则馀类可
知。逐去得者因蚁出窟无所损故。何下徵示
制意。慈悯之 言通
该彼我。彼遭害命我成杀
业故也。五分难处有十三种。文录十一。前二 …… (第 0289a 页)
显之。灼即
烧也。六中转作帽袜不入长故。第八注中初
句总标。次二句别释。后句例开。贸易中初
文。以律 言通
容彼异解。故须决正。次科初
二句出古解。彼谓贸得新衣为前衣染犯故
尼萨耆。不合箸用故突吉罗。论下引斥 …… (第 0292c 页)
释第一中初文先示罪相。五衣者附明尼
制。祇支覆肩皆入制故。非下释上馀衣。初
正释。长下点古。波谓馀衣 言通
长物。离亦
吉故。约根中前二并受罪。重轻者制听别故。
后二皆听罪。有无者法分受净物属自他故。
下指戒 …… (第 0293a 页)
具者言之。问。前心吉者与远方便何异。答。
同异不定。或复前起不关方便。若准戒疏则
名前后方便。然方便 言通。
义须拣辨。不可滥
也。若僧下三明默妄。有犯不悔。在众表净。但
不口言故罪降等。善生中有二。初出妄语之 …… (第 0306a 页)
善见以净人幼小故开。四分中注文指
前。即僧祇系草文。释第四缘。五分初明净语。
次列四种。解一即止。随 言通
得。四皆云是即
指前物。注显知净。知属前人净在比丘。由解
此义故号净人。不合下应加言字助之。若下
(第 0310c 页)
据能造。若论食犯唯局三人。四药唯开尽形。
自煮亦尔。自煮中约食变生成犯。五百问被
言通
应是火净生物。恶触就人中初科又
二。前明自触具五。决意不食即失受法。若欲
再啖理须重受。若下次明他触 …… (第 0382c 页)
过用心法。初示法。如下喻显。
高山临渊喻卑恭摄心。月行动手喻不著六
尘。十一中十诵初教善说。诸法实相 言通

小。且据小教即指偏空。此下令诃止。当观是
非勿随好恶。又下听演布。但不违义随意广
张。述义可尔。 …… (第 0405b 页)
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轮王。
一重凡僧不得出檐安级(今有出檐者。由不知教僣同上圣)。五下
次明立像。 言通
朔画。高下后明起塔处。传许
寺中。律制屏处相轮者。圆轮耸出以为表相
故也。四中增一具云。佛告阿难难陀 …… (第 0413a 页)
境复有多事。一切境事不出善恶。对此
善恶以分二持。是则无有一事而非持奉之
处。三明违犯忽谓轻忽不行。 言通
两犯。四彰
来报幽责语含二报。上二句明持。下二句显
犯。故下次明随行。上二句明随事立法。一一
事谓境 (第 0413b 页)
田者好园田处妨
也。四种者。二越手三异界。三作私房多。四妨
处。四分若教他作者。受教者过量犯为欲一 言通
结二罪。受教者是房主受教残。受教者
是巧师是兰也。

* 有主房戒第七

佛在拘睒弥。忧填王为阐
(第 0720b 页)
六度六
度必戒为本如成实论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
心城以戒为廓此文诠戒故知总摄疏云世出世行
并依承之 言通
衢者即四达之道以喻此戒本发生
万行无往不通故钞云发趣万行戒为宗主疏云万
行所资要藉戒而成立。

下句 (第 017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