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時令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法显
将至天竺去王舍城三十馀里有一寺逼暝过之
显欲诣耆阇崛山寺僧谏曰路甚艰险阻且多黑师子
亟经啖人何由可至 (第 5a 页)
閒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
儿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年十八投湘州果愿寺
沙门法绪而出家焉(上/) 法显
至迦施国国有白耳龙每与众僧约令国内丰熟
皆有信效沙门为起龙舍并设福食每至夏坐讫龙辄
化作一小蛇两耳悉 (第 16b 页)
  从萨真君传授符法国朝永乐中有杭州道士周

  思得以灵官之 法显
于京师附体降神祷之有应
  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
  为火德观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 (第 60a 页)
唐六典造舟之梁四河三洛一河则蒲津太
阳明津洛则孝义也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
曰河厉
絙桥县度也  释法显
曰葱岭入北天竺路临新头河
度七百渡梯蹑县絙过河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能至也 (第 24b 页)
载遣使天竺事
足明为后人假托也
若其境俗性智之优薄(至/)审求根实 皆指前书及安
帝末班勇所记注赘引 法显

南匈奴传九年遣大司马吴汉等击之经岁无功 吴
汉击匈奴经岁无功名将行边自古犹有利钝
于是渐徙幽并边 (第 23b 页)
 门达于西海唐书西域傅有碎叶者出安西西北千
 里所得勃达岭由岭北行嬴千里得细叶川川长千
 里西属恒逻斯城自此抵西海矣又按 释法显
记曰
 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有
 水名新头河自新头河至南天竺入于南海四五万
 里也 (第 3a 页)
白虎通尔
雅杨泉物理论郭缘生述征记括地图穆天子传命历
序握河纪淮南子释氏西域志郭义恭广志康泰扶南
法显
传支僧载外国事竺枝扶南记竹书纪年周处
风土记东方朔十洲记东方朔神异经遁甲开山图成
公子安大河赋西河旧 (第 24b 页)
岁四月八日生周书异记同唐费长房则曰周
庄王十年四月八日生什法师石柱铭同赵伯休记云
周贞定王二年甲戌至 法显
则云殷世武乙二十六年 (第 19b 页)
 也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
子敬体乏纤秾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皆不如作郎
官时婺州碑也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妍媚有
识者当自知之沈傅师变格有超世真趣徐浩不及也
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系南岳
真君观碑极有钟王趣馀皆不及矣(海岳/名言)
书说 草备元机亦由风气籀文三变六象具存虽云

道艺盖通神明子云心画类别正邪中郎笔论散怀恣
情多力无筋者圣钟司𨽻得之韦墓通灵感物者淡卫
夫人示以此妙芝象灭景钟索邈步右军笔阵判将领
之后先卫瓘风流亦西台之高品是故有剑法藤法戈
法弩法点法波法增减法画断而脉故连形虚而气故
实右军云戈如长松倚谷曲如县钩钓水放似张弓发
箭收如虎斗龙骧是故有立法踠法顿挫 法显
异法贯
穿环合曳如杖横如舟牵如电掣立如鸟卓踠如股叠 (第 17a 页)
 □之淡之秀之字长倩宋太常四子隽之湛之贞之

  法显
隽之生渊澄渊字彦回齐司徒录尚书事骠骑
 将军侍中赠太宰谥文简所谓洛水三公者渊二子
 贲蓁贲字蔚先齐侍 (第 6a 页)
中生霁谱绝蓁生向字景政梁
 庐陵长史生翔字世举梁吏部尚书谱绝渊弟澄字
 彦道齐侍中右军将军谱绝 法显
鄱阳太守二子炤
 炫炤字彦先召为国子博士不拜炫字彦绪齐散骑
 常侍赠太常三子游沄汉沄字士洋梁中书侍郎 (第 6a 页)

节候虽适而云露尚凝故斯翚之禽骄心未警但得神
驾游豫群情便为载欢(南史曰褚炫字彦绪彦回从父/弟也父 法显
鄱阳太守炫少清)
(简为从舅王景文所知齐台建/为侍中以家贫出补东阳太守)
谢孺子特善声律(南史曰孺子 …… (第 23b 页)
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
耶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褚渊己见彦南史曰褚/炤字彦宣 回从父弟)
(也父 法显
鄱阳太守炤少有高/节除国子博士以一目眇不拜)
世祖在东宫日尝于玄圃宴集沈率数劝褚司徒酒(南/史)
( (第 26b 页)
 东晋隆安中又有罽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

 经及中阿含经义熙中沙门支法领从于阗国得华
 严经三万六千偈至金陵宣译又有沙门 法显
自长
 安游天竺经三十馀国随有经律之处学其书语译
 而写之还至金陵与天竺禅师跋罗辨定谓僧祇律
 学者 (第 6a 页)
 河南阳翟 后汉褚重始居河南晋褚䂮安东将军
 褒兖州刺史赠太傅女晋康帝后生穆帝曾孙秀之
 晋侍中生湛之 法显
湛之左仆射生彦回齐司徒彦
 回生蓁蓁度支尚书 (第 23b 页)
法显
生炫齐侍中吏部尚书曾
 孙玠御史中丞生亮唐左散骑常侍阳翟侯亮生遂
 贤遂良遂功遂年遂贤邠王友生兼艺永 (第 23b 页)
 即是海口也
析曰昆崙墟河出东北陬恒出西北隅恒绕西域达于
大秦河入中国注于东海沔流小渚绝不通波善长叙恒
于河之下盖因昆崙而及之乎若其括地脉川抽奇甄
异六合之外宛在目中三竺之流如潆足下神州地志
斯为最瑰矣然皆蹑 法显
之行踪想恒流之洄洑其间
水陆未辨道里难明计所差池厥类亦众予为两两较
(第 34b 页)
法显
传云渡新头河至毗荼国东南行八十由延到 …… (第 34b 页)
王舍新城又西径伽耶城南二十里到六年树 法显

此东南行还巴连弗邑皆以原野之遄征为波流之所
届焉且拘夷毗舍在蓝莫之左水经注乃居伽施之西
舍卫毗伽 …… (第 36a 页)
兹土而
善长遗之度雪山过沙河经鸟苌佛足迹晒衣石即得
陀卫尸罗国水经注乃置葱岭之东黄河之所径凡此
俱与 法显
传大致相违若夫显东西跋涉所约各几由
延者其中定多瑰异直为不能具述善长亦失网罗都 …… (第 36a 页)
水东南流耳恒水又东径耳佳丽僧
城叙多支复空荒夷野事极寂寥千里而遥一言便毕
不令好古之士恨作者之疏乎又 法显
从六年树还
巴连弗顺恒水西下至旷野波罗奈盖循西岸行也又
还巴连弗顺恒水西下东行得瞻婆梨帝盖沿东浒去 (第 36b 页)
三年敕尚书刘德威侍郎令狐德棻问法琳法师曰依
辨正论云姚长谦历言佛是昭王甲寅岁生穆王壬申
之岁灭度因何 法显
传云圣殷王时生推像正之记言
佛周平王时出依道安作论确执桓王费长房为录固 …… (第 32a 页)
天子三传众书准阿含
经等细推依实佛是周第五主昭王瑕二十四年甲寅
岁四月八日剖右胁而诞即周书异记之云也 法显
虽外
游诸国传未可依又像正之记罕见依凭安之为论据
罗什记罗什记者承安世高又循翻经学士费长房言
佛庄王 (第 32b 页)
   宋僧梦英十八体书

古文者黄帝苍颉所作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
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采众美合而为字故曰古
文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自秦用小篆焚
烧先典古文绝矣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壁得古文
尚书自后随世变易又成数体矣
回鸾篆者史佚所作粤在文代赤雀集庭降及武朝丹
鸟流室今之此 法显
写二祥合草木鸟兽山川虫鱼飞
走动隐而成其字自后季世湮谢圣哲沦往唯史氏研 (第 34b 页)
  佛钵
西域诸国志曰佛钵在乾陁越国青玉也受三升许彼

国宝之供养乞愿终日花香不满则如言也满亦如言
也皮日休有佛钵诗帝青玉作绿冰姿(佛律云此钵帝/青玉石也四天)
(王所/献也)曾得金人手自持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
来时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从此共君亲
顶戴斜风应不等闲吹陆龟蒙诗空王初受逞神功四
钵须臾现一重(至今钵缘/有四重也)持次想添香积饭覆时应带
步罗钟光寒好照金毛鹿响静堪□白耳龙从此宝函
香里见不烦西去诣灵峰皮日休诗序曰按 释法显
(第 16a 页)
来伏喜夫奴床角奴悯而不犯每以食与之水既
退喜夫反故居鼠前脚捧青绢纸裹三寸许珠著奴床
前啾啾如欲语也 释法显
仙游本纪祗园精舍烧香燃灯续明日夜不绝
鼠衔炷烧幡盖精舍都尽 (第 76a 页)
当时谓负经东来常有云若华盖状所至四人废业此
书皆不及之得毋不尽传邪昔神瑞中 僧法显
尝至天
竺其后惠僧继之得经七十部而朱士行又自于阗得
般若九十章经既备矣然今般若经分八会其四则奘
所译 (第 5a 页)
(释迦方志雪山以南坦然平正冬夏和调草木常荣/流霜不降 释法显
传天竺名为中国寒暑调和无霜)
(雪/)东道之骏仍未交关(后汉书天马歌云/径千里循东道)西回之兵辄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