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時令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法也道不可见即法而显道之与法初无
 二致入则为道出则为法尔天下之物生
 生不穷而不知所以生生者谁耶本诸自
 然而巳道以 法显
法以道立岂人为哉
眼见心为动
 贼莫大于德有心而心有眠坎为耳离为 (第 004a 页)
罪愆解消业障(筵迎善庆/资扶眷累)增益道缘庶令臣
度世无魔获安靖和平之祉修真有分證虚
无清静之天道 法显
扬灾殃珍灭等因兹当
祇事之初除已具奏
东极慈尊请
恩开度未敢自专谨具琼书稽首顿首端肃
再拜冒昧上启 (第 005a 页)
  至心朝礼
神贯日乌纯阳妙道天尊
精凝月兔纯阳妙道天尊
冰壶炼气纯阳妙道天尊
星剑腾辉纯阳妙道天尊
功修紫箓纯阳妙道天尊 法显
蓉城纯阳妙道天尊
舟引国舅纯阳妙道天尊 (第 7p038b 页)
妙应天尊
雨师就理句曲上真冲静妙应天尊
上达天曹句曲上真冲静妙应天尊
下辖泽国句曲上真冲静妙应天尊 法显
无边句曲上真冲静妙应天尊
  赞
职司图箓 演法宗工 治山治水具神通 龙虎尽承风
妙力何穷 巍焕列三 (第 8p024a 页)
知神之阴阳知神之能事知
神之变化凡诸神之性情阴阳能事变化此所谓义也义者玄
之所由名也道之所由立也至于 法显
灵通参天赞地亦不外
精此义耳子等奈何不能取之宁能免于盲乎易曰精义入神
以致用也义不精何以入神神不入何 (第 5p059b 页)
退
道每从三者不效中生出许多忧虑许多烦恼许多不平殊不
知圣贤成已故能成物自度故能度人化障则缘从神灵则
皆属性分工夫并不起一毫私念为我声名为我利益为我
高尚为我智巧只是平平实实日进月跻渐渐修證譬如饥人
(第 7p012a 页)

法显
矣既知静矣苟久而生倦时作时辍则工夫有间杂升堕
从此分所以进道者必要心无二志向无歧趋心心念念惟知
习静 (第 9p027a 页)
 寅具 ○钱宝山一座 法信凡仪
 谨录状投呈
金山土地贮库之神 位前 伏乞
灵慈昭回妙用督皇夫而搬运 法显
移山灿真火以陶镕神彰
 点石布满金钱收藏宝库谨状 (第 7p020a 页)

以革囊见试。女遂陵云而逝。顾谓叹曰。海
水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后以
晋隆安三年。与 法显
俱游西域。不知所终。续
有释贤护。姓孙。凉州人。来止广汉阎兴寺。
常习禅为业。又善律行纤豪无缺。以晋 (第 0304a 页)
 映蔚华林园」
#+END_VERSE


*** 感应缘(如生肇之流澄安之类硕德众多附在别篇不繁重录且略引二验)


* 晋沙门鸠摩罗什
* 宋沙门 释法显

晋长安有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
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
鸠摩罗琰聪明有懿师 …… (第 0472c 页)
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
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烧。薪灭形碎唯舌
不灰。

宋江陵新寺有 释法显。
姓龚。平阳武阳人。 …… (第 0474c 页)
举帆二十馀日。夜忽大风令舶震惧。
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
一人故令众俱亡。共欲推之。 法显
檀越励声
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
当见杀。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若至彼告王
必当罪汝。 (第 0475b 页)
 恩惠建存亡」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四验)



* 东晋沙门 法显
宋沙门僧伽达多
* 宋居士郭铨
* 高齐沙门宝公

东晋徐州吴寺。太子思惟像者昔晋沙 (第 0955c 页)
(字道林)

毗昙指归

右一卷。至哀帝时沙门竺僧虔撰。

历游天竺记传

右一卷。至东晋平阳沙门 释法显
撰。

法性论 明报应论

释三报论 辩心识论

不敬王者论 沙门袒服论

佛影赞 妙法莲华经序 …… (第 1020c 页)
明素等。问法琳法师曰。依辩正论第五
卷云。姚长谦历言。佛是昭王甲寅岁生。穆王
壬子之岁始灭度者。因何 法显
传云。圣殷
王时生。推于像正之记言。佛周平王时出。依
道安作论云。确执桓王。费长房为录。固言庄
代。 …… (第 1028a 页)
三百九十五年(为西国历算共此不同故。延促有异。前出是后述非也)。今按法
显传云。圣出殷王时生者。但 法显
虽外游诸
国。传未可依。年月特乖殊俗实为河汉。又异
二安乙丑尚统甲寅。诸无所据。未足可验。又
像正之 (第 1028c 页)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百

翻经沙门慧琳撰


*
法显
传一卷
慧超传三卷 无行法师书一卷
肇论二卷 止观门论二卷
安乐集二卷 宝法义论一卷
宝王论三卷 金 …… (第 0925c 页)
生仪一卷
此卷除旧音者更新加四十一卷并未音皆上记。

右十七集传论法等共三十六卷同此卷
音。 法显


慨律藏(上开爱反郑笺诗云慨叹息也古今正字从心既声)

慧嵬(外猥反僧名)。 …… (第 0925c 页)
(昆稳反韵诠云手转之令下也或从手作㨡以手转也或作緷考声云如车毂转也)

崎岖(上起宜反下曲愚反前 法显
传中已释并从山)

枪槊(上七羊反下霜捉反长矛)

獐鹿(上音章无角鹿也或名麃鹿麃音炮或名麂鹿音 (第 0927a 页)
理在。但一合相。不以两头凑泊可入者。以心境两
忘。正是悟到一片处。不见有少法当情作碍。头头消
归。法 法显
露。如此方可入一合相。今若以见识相破。
正如油入面。何能破得。况见识乃病根。非破敌之具。
如此作观。 (第 0588c 页)
 下自更解无漏亦有净第七识。一一皆如
佛地论说。及枢要说。诸门分别如第十解。下
唯正义。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五(本)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五(末)

沙门基撰

论。此意差别略有三种。

述曰。上来依颂
第十门中。已略分别伏断位讫。自下第二因
乘义解分位行相 于中有三。初标分位
行相差别之数次列其名。后随别释。此即

初也。

论。一补特伽罗至平等性智相应。

述曰。即
列名也。以相应 法显
识行相。

论。初通一切至有漏心位。

述曰。由此三种
短长不同故成位别 自下别释有二。初
别解三位 (第 0406c 页)
奢摩他。止品对治。若
别善法相对行相。违于舍相。若总善法相对
行相。违于止品。以过失重说有障二。对 法显
扬皆言违于止品唯此论中违于舍
善。对法第七五盖障中掉举障止。亦此同故。
舍于恶法掉障最增。说之为障也 (第 0459c 页)
死因。由所转变扰
乱我故不得解脱。知二十三谛转变无常
生厌修道。自性隐迹不生诸谛。我便解脱。
今破彼 法显
三德体非是能成。二十三谛
非是所成。不破彼我前已破故。故言三德
所成二十三法。

论。然大等法至现量 (第 0253a 页)
 量云。汝无为相。应离体有。说之相言故。
如有为相。返为有为比量可知 然今论
主理亦应然。经说有为相。别立其假相。经
说无为相。应别立假相。假相有立.不立。实

相亦然。亦有有者。有无者故 有为有变
异差别可立假。无为体不异。何须立假
相 无为无生。无老。无灭。亦应立此三
种能相 体无起尽。又非多 法显
分位殊。
故无为法不假立相。此义应思 外人复云。
无为不堕世。不与能相合。有为既堕世。
故与能相合  (第 0284c 页)
依中各有异计。后结
归正义。

论。诸心心所至总有三种。

述曰。汎出所依
中文势有三。初总举有所依 法显
所依之
数。次别列释所依体。后总结前 皆有所依
者。能有所依故名有所依。于大乘中何处
经论名有所依。 (第 0378c 页)
为性。谓
以闻.思.修三惠照了大乘法故。因得定
断障闻.思转胜非由定力亲能起二。十地
云。随三惠等照 法显
现故名明地 问何故
十度五地修禅。修三福业 此地修定如
下当知。又十一障中自当解释。

论。四焰惠地 (第 057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