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春秋類
樂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經解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万章章句上
卷十上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下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一上
告子 章句上
卷十一下 (第 4b 页)
告子 章句上
卷十二上
(第 5a 页)
告子 章句下
卷十二下
(第 5a 页)
告子 章句下
卷十三上
尽心章句上
卷十三下 …… (第 5a 页)
悴为徵于色以宁戚扣角为发于声之类亦
比拟不伦然朱子作孟子集注或问于岐说
不甚掊击至于书中人名惟盆成括 告子 不
从其学于孟子之说季孙子叔不从其二弟
子之说馀皆从之书中字义惟折枝训按摩
之类不取其说馀亦多取之盖 …… (第 7a 页)
谓之孟子者盖亦有由尔)其篇目则各
自有名疏(正义曰此叙孟子七篇各有名目也故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 尽心是也)
孟子邹人也名轲字则未闻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
孟子时改曰邹矣国近鲁后为鲁所并又言邾为楚所 …… (第 14b 页)
氏分章则梁惠王篇凡二十有三章公孙丑篇凡二十有三章滕文公篇凡十有五
章离娄篇凡六十一章万章篇凡十有八章 告子 篇凡三十有六章尽心篇凡八十有五章总而计之是二百
六十一章也云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者合七篇而言也今计梁 …… (第 18a 页)
十字 告子 篇凡五千五百三十五字尽心篇凡四千一百五十九字总而计之是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也
云包罗天地至靡所不载者 …… (第 18b 页)
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二章)
卷九
万章章句上(凡九章)
卷十
万章章句下(凡九章)
卷十一
告子 章句上(凡二十章) (第 30a 页)
卷十二
告子 章句下(凡十六章)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七章)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凡 (第 30b 页)
卷十上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下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一上
告子 章句上
卷十一下 (第 4b 页)
告子 章句上
卷十二上
(第 5a 页)
告子 章句下
卷十二下
(第 5a 页)
告子 章句下
卷十三上
尽心章句上
卷十三下 …… (第 5a 页)
悴为徵于色以宁戚扣角为发于声之类亦
比拟不伦然朱子作孟子集注或问于岐说
不甚掊击至于书中人名惟盆成括 告子 不
从其学于孟子之说季孙子叔不从其二弟
子之说馀皆从之书中字义惟折枝训按摩
之类不取其说馀亦多取之盖 …… (第 7a 页)
谓之孟子者盖亦有由尔)其篇目则各
自有名疏(正义曰此叙孟子七篇各有名目也故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 尽心是也)
孟子邹人也名轲字则未闻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
孟子时改曰邹矣国近鲁后为鲁所并又言邾为楚所 …… (第 14b 页)
氏分章则梁惠王篇凡二十有三章公孙丑篇凡二十有三章滕文公篇凡十有五
章离娄篇凡六十一章万章篇凡十有八章 告子 篇凡三十有六章尽心篇凡八十有五章总而计之是二百
六十一章也云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者合七篇而言也今计梁 …… (第 18a 页)
十字 告子 篇凡五千五百三十五字尽心篇凡四千一百五十九字总而计之是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也
云包罗天地至靡所不载者 …… (第 18b 页)
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二章)
卷九
万章章句上(凡九章)
卷十
万章章句下(凡九章)
卷十一
告子 章句上(凡二十章) (第 30a 页)
卷十二
告子 章句下(凡十六章)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七章)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凡 (第 30b 页)
已定不妄动心有所畏也曰若是则夫子过孟
贲远矣注丑曰若此夫子志气坚勇过孟贲贲勇士也
孟子勇于德曰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注孟子言是
不难也告子之勇未四十而不动心矣曰不动心有道
乎注丑问不动心之道云何曰有注孟子欲 …… (第 10a 页)
可得闻与 告子 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
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注不得者不得人之善心善言 (第 12a 页)
也求者取也 告子 为人
勇而无虑不原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于己不复取其
心有善也直怒之矣孟子以为不可也 (第 12a 页)
告子 知人之有
恶心虽以善辞气来加已亦直怒之矣孟子以为是则
可言人当以心为正也 (第 12a 页)
告子 非纯贤其不动心之事一
可用一不可用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注志心 …… (第 12a 页)
自有者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注慊快也自省所行仁
义不备干害浩气则心腹饥馁矣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
义以其外之也注孟子曰仁义皆出于内而 (第 14a 页)
告子 尝以
为仁内义外故言其未尝知义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
勿忘勿助长也注言人行仁义之事必有福在其中而
勿正但 …… (第 14a 页)
其邀福欲急得之者由此揠苗人也非徒无益于苗乃
反害之言 告子 外义常恐其行义欲急得其福故为丑
言人之行当内治善不当急求其福亦若此揠苗者矣
何谓知言注丑问知言之意何 …… (第 15a 页)
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者公孙丑见孟子以谓四十之时已不动心言如此则夫子实有勇过于孟贲之勇士
也曰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者孟子言我之有勇过于孟贲此不难也孟子之意盖以谓已之勇勇于德孟
贲之勇但勇于力必能过之也所以 …… (第 20b 页)
矣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
之不动心可得闻与者公孙丑又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其道可得而闻知之与 告子 曰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至勿求于心不可者孟子荅孙丑以 (第 21b 页)
告子 言人有不善之言者是其不得 …… (第 21b 页)
于言者也故不复求其有善心 告子 意以谓人既言之不善则心中亦必不善也故云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人
有不善之心者是其不得于心者也故不复求其有善 (第 22a 页)
辞气 告子 意以谓人心既恶则所出辞气亦必不善也
故云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言之以谓人有不善之心故勿复求其有善辞气则 …… (第 22a 页)
之有善则告子之言以为不可也无他盖以人之言虽有不善而其心未必不
善也其心之不善则所出辞气必不善故也以其 告子 非得其大全之道故其言此一可行一不可行也夫志
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者孟子言人之志心之所之之谓志所以帅气而 …… (第 22a 页)
于心则馁矣者孟子又言人之所行如有道义不
足于心者则饥饿者矣以其有邪干害其浩然之气者焉孟子所以云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盖
以 (第 23b 页)
告子 以仁内义外为言此孟子乃曰 (第 23b 页)
告子 未尝知义是又不知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之意也必有
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者孟子又言人之所行仁义之 …… (第 23b 页)
所穷者此孟子又荅公孙丑问
知言之意也诐辞其言有偏诐不平也孟子言人有偏诐不平之言我则知其蔽于一曲而已若 告子 言仁内
义外是也赵云若宾孟言雄鸡自断其尾之事也淫辞言过而不中也孟子言人有过而不中之言我则知其
所陷而 (第 24b 页)
贲远矣注丑曰若此夫子志气坚勇过孟贲贲勇士也
孟子勇于德曰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注孟子言是
不难也告子之勇未四十而不动心矣曰不动心有道
乎注丑问不动心之道云何曰有注孟子欲 …… (第 10a 页)
可得闻与 告子 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
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注不得者不得人之善心善言 (第 12a 页)
也求者取也 告子 为人
勇而无虑不原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于己不复取其
心有善也直怒之矣孟子以为不可也 (第 12a 页)
告子 知人之有
恶心虽以善辞气来加已亦直怒之矣孟子以为是则
可言人当以心为正也 (第 12a 页)
告子 非纯贤其不动心之事一
可用一不可用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注志心 …… (第 12a 页)
自有者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注慊快也自省所行仁
义不备干害浩气则心腹饥馁矣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
义以其外之也注孟子曰仁义皆出于内而 (第 14a 页)
告子 尝以
为仁内义外故言其未尝知义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
勿忘勿助长也注言人行仁义之事必有福在其中而
勿正但 …… (第 14a 页)
其邀福欲急得之者由此揠苗人也非徒无益于苗乃
反害之言 告子 外义常恐其行义欲急得其福故为丑
言人之行当内治善不当急求其福亦若此揠苗者矣
何谓知言注丑问知言之意何 …… (第 15a 页)
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者公孙丑见孟子以谓四十之时已不动心言如此则夫子实有勇过于孟贲之勇士
也曰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者孟子言我之有勇过于孟贲此不难也孟子之意盖以谓已之勇勇于德孟
贲之勇但勇于力必能过之也所以 …… (第 20b 页)
矣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
之不动心可得闻与者公孙丑又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其道可得而闻知之与 告子 曰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至勿求于心不可者孟子荅孙丑以 (第 21b 页)
告子 言人有不善之言者是其不得 …… (第 21b 页)
于言者也故不复求其有善心 告子 意以谓人既言之不善则心中亦必不善也故云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人
有不善之心者是其不得于心者也故不复求其有善 (第 22a 页)
辞气 告子 意以谓人心既恶则所出辞气亦必不善也
故云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言之以谓人有不善之心故勿复求其有善辞气则 …… (第 22a 页)
之有善则告子之言以为不可也无他盖以人之言虽有不善而其心未必不
善也其心之不善则所出辞气必不善故也以其 告子 非得其大全之道故其言此一可行一不可行也夫志
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者孟子言人之志心之所之之谓志所以帅气而 …… (第 22a 页)
于心则馁矣者孟子又言人之所行如有道义不
足于心者则饥饿者矣以其有邪干害其浩然之气者焉孟子所以云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盖
以 (第 23b 页)
告子 以仁内义外为言此孟子乃曰 (第 23b 页)
告子 未尝知义是又不知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之意也必有
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者孟子又言人之所行仁义之 …… (第 23b 页)
所穷者此孟子又荅公孙丑问
知言之意也诐辞其言有偏诐不平也孟子言人有偏诐不平之言我则知其蔽于一曲而已若 告子 言仁内
义外是也赵云若宾孟言雄鸡自断其尾之事也淫辞言过而不中也孟子言人有过而不中之言我则知其
所陷而 (第 24b 页)
直之类也孟子谓戴不胜曰至亦不可得矣不胜宋王之臣也姓戴名不胜孟子谓
之曰子今欲子之宋王为善欤我今明言而 告子 且假喻今有楚国之大夫于此欲使其子学齐人之言则当
使齐人传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不胜答之以为当使齐人 (第 20a 页)
之曰子今欲子之宋王为善欤我今明言而 告子 且假喻今有楚国之大夫于此欲使其子学齐人之言则当
使齐人传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不胜答之以为当使齐人 (第 20a 页)
而不已是其乐则生生则乌可已乌可已则得之于心而形之于
四体故不知手舞足蹈之所以者也盖当时有夷子不知一本 告子 以义为外故孟子宜以是言之而救当时
之弊者也)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已视天下悦而归已犹草芥
也惟 (第 40a 页)
四体故不知手舞足蹈之所以者也盖当时有夷子不知一本 告子 以义为外故孟子宜以是言之而救当时
之弊者也)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已视天下悦而归已犹草芥
也惟 (第 4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上注 (第 1a 页)
告子 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
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
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 (第 1a 页)
以 告子 能
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疏(正义曰此篇首论 (第 1a 页)
告子 言性所以次于万章问孝之
篇者以其为孝之道其本在性也故此篇首以 (第 1a 页)
告子 之言性遂为篇题次于万章不亦宜乎此篇凡三十 (第 1a 页)
六章赵氏分之以成上下卷此卷凡二十章而已一章言养性长义顺夫自然残木为器变而后成二章
言人之欲善由水好下迫势激跃失其素真三章言人之性与善俱生四章言明仁义由内以晓告子五
章言公都 告子 受命然后乃理六章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趍之善恶异衢其七章言人禀性俱有
好憎或为君子或为小人犹麰麦不齐 …… (第 1b 页)
仁必其成也二十章言彀张规矩以
喻为仁学不为仁由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者也其馀十六章赵氏分在下卷各有叙焉注 告子 者姓至
篇题○正义曰云 (第 2a 页)
告子 名不害者尽心篇有浩生不害疑为 (第 2a 页)
告子 姓告名不害以浩生为字赵注又云浩
生姓名不害又为二人其他经传未详甚人云论语子罕言命盖论语第九篇首云故以 (第 2a 页)
题其篇)
告子 曰性犹把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
把柳为杯棬注 (第 2a 页)
告子 以为人性为才干义为成器犹以
把柳之木为杯棬也把柳柜柳也一曰把木名也诗云 (第 2a 页)
北山有把杯棬杯素也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而以
为杯棬乎将戕贼把柳而后以为杯棬也注戕犹残也
春秋传曰戕舟发梁所能顺完把柳不伤其性而成其
杯棬乎将斤斧残贼之乃可以为杯棬乎言必残贼也
如将戕贼把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
与注孟子言以人身为仁义岂可复残伤其形体乃成
仁义邪明不可比杯棬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
之言夫注以 告子 转性为仁义若转木以成器必残贼 …… (第 2b 页)
与性与长与外与非与谓与若与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养性长义顺夫自然残木为器变而后成
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 告子 曰至为杯棬 (第 3a 页)
告子 言人之性譬若把柳义若杯棬也以人之性为其仁义之道若
以把柳之木为之杯棬也把枸把也柳少杨也杯素朴也棬器之 …… (第 3a 页)
也诗云北山有把南山有台文也)音义(长张文切下不出者皆同拂丁扶勿
切戾也下曲拂同此拂之亦如字)
告子 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
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注
湍水圜也谓湍水湍 (第 3b 页)
萦水也 告子 以喻人性若是水也
善恶随物而化无本善不善之性也孟子曰水信无分
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 (第 3b 页)
言其本性非不善也疏(正义曰此章言人之欲善犹水好下迫势激跃失其素真是以
守正性为君子随曲折为小人者也 告子 曰性犹湍水也至东西也 (第 4b 页)
告子 言人之性犹萦回之水也湍圜萦回
之势也萦回之水决之使流于东方则东流之使之流西方则西流之而人之性无分于为 …… (第 4b 页)
溁余倾切波势回貌搏张补各切云以手击水丁作抟音团颡苏党切好呼报切卷内皆同惟下注
好人好耳如字)
告子 曰生之谓性注凡物生同类者皆同性孟子曰生
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注犹见白物皆谓之同白无
异性曰然注 (第 5a 页)
告子 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
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注孟子以为羽性轻雪性消玉性
坚虽俱白其性不同问 (第 5a 页)
告子 以三白之性同邪曰然注 (第 5a 页)
告子 曰然诚以为同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 (第 5a 页)
犹人之性与注孟子言犬之性岂与牛同所欲牛之性
岂与人同所欲乎疏(正义曰此章言物虽有性性各殊异惟人之性与善俱生者也 告子
曰生之谓性 (第 5b 页)
告子 言人之生与物之生皆谓之性以其为同也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孟子见 (第 5b 页)
告
子 以为凡物生同谓之性故问之曰然则生之谓性是如凡物之白皆谓同白无异性也曰然 (第 5b 页)
告子 以为诚如
是也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又言是则白羽毛之白亦如白雪之白白雪之
白亦 (第 5b 页)
如白玉之白与故以此三者问 告子 然孟子以谓羽毛之白则其性轻白雪之白其性易消白玉之白其
性坚是其性有不同其白也曰然 (第 5b 页)
告子 不知为有异故亦以为诚然也言则同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
性犹人之性与孟子曰又如是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 …… (第 5b 页)
守牛之性土畜也故其性顺夫人受天地之中万物俱备于我者也是其禀阴与阳之气所生也
故其性能柔能刚是为不同者 告子 不知但知其簏者也)
(第 6a 页)
告子 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注人
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仁由内出义在外也不从己
身出也孟子曰何以 (第 6a 页)
谓仁内义外也注孟子怪 告子 是
言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
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注 (第 6a 页)
告子 言见彼人年老
长大故我长敬之长大者非在我者也犹白色见于外 (第 6a 页)
者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
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
之者义乎注孟子曰长异于白白马白人同谓之白可
也不知敬老马无异于敬老人邪且谓老者为义乎将
谓敬老者为有义乎且敬老者已也何以为外也曰吾
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
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
之外也注 告子 曰爱从心则己心悦故谓之内所悦喜 …… (第 6b 页)
耆音嗜本亦作嗜下同炙之夜切)疏(正义
曰此章言事者虽从外行其事者皆发于中明仁义由内所以晓告子之惑者也 告子 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
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第 7a 页)
告子 言人之耆其甘食悦其好色是人之性也仁在我为内非自外而入者也义在彼非
在我故为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 (第 7a 页)
义外也孟子见 告子 以为仁内义外故问之曰何以谓仁内义外 …… (第 7a 页)
曰彼长而我长之至故谓之外也 告子 言彼人之年老而我从而敬长之非有长在我也如彼物之色白而我
从而白之是从其白于外也我故谓义为在外也曰异于 …… (第 7b 页)
矣此所以有异焉以其长人之长者有钦长马之长者无钦是则长者在彼长之者在我而义自长
之者生非自长者生也如此 告子 何得谓之外乎故问之曰且谓长者为有义乎长之者为有义乎曰吾弟则
爱之至故谓之外也 (第 7b 页)
告子 又谓我之弟则亲爱之秦人之弟则我不爱是爱以我为悦者也爱主仁故谓仁为 …… (第 7b 页)
然则好炙亦有外欤且孟子所以排之以此者盖谓仁义皆内也以其秦人之弟则不爱吾弟则爱之爱与不
爱是皆自我者也 告子 谓之以我为悦则是矣吾之长者吾长之楚人之长吾亦长之长之亦皆自我者也 (第 8a 页)
告
子 又谓之以长为悦则非矣是亦犹秦人之炙与吾之炙虽不同而耆之者皆自我也如是则义果非生于外
者也云炙者周书曰 …… (第 8a 页)
曰此章言凡人随形不本其原贤者达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犹若 告子公 都受命然后乃理者也孟季子问
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孟季子犹若 (第 9b 页)
告子 以为义外故问孟子弟子公都子曰何以谓义为内也曰行吾敬
故谓之内也公都子答之曰所敬在心而行之故谓义为内也 …… (第 9b 页)
之者在我而已敬在我
则敬在心而出之者也安得谓之在外乎季子即下卷所谓季任为任处守者也)
公都子曰 告子 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注公都子 (第 10a 页)
告子
以为人性在化无本善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 (第 10a 页)
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注公
都子曰或人以为可教以善不善亦由 告子 之意也故
文武圣化之起民皆喜为善幽厉虐政之起民皆好暴
乱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
瞍 (第 10b 页)
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
王子比干注公都子曰或人以为人各有性善恶不可
化移尧为君象为臣不能使之为善瞽瞍为父不能化
舜为恶纣为君又与微子比干有兄弟之亲亦不能使
其二子为不仁是亦各有性者矣今曰性善然则彼皆
非与注公都子曰 告子 之徒其论如此今孟子曰人性
尽善然则彼之所言皆为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
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 …… (第 11a 页)
自悬贤愚行殊寻其本者乃能一诸者也公都子曰至然则彼皆非与者公都子问孟子以谓 告子 言人之性
无有善亦无有不善但在人之所为如何耳或有谓人性可以为善又可以为不善但在上所化如何耳如此
故文 …… (第 12b 页)
以瞽瞍之顽
为父而有舜之圣为子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之贤为臣今孟子乃曰性皆善是则
彼 告子 与或人之言者皆不是欤故以此问孟子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至好是懿德孟子言人之
乃顺其情则皆可以为善 …… (第 12b 页)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考證
告子 章句上疏今要人爵以诱时也○时监本讹待今
改正
性犹把柳也章疏杯素朴也○(臣宗楷)按说文云杯㔶 …… (第 18a 页)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考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上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 (第 20a 页)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上注 (第 1a 页)
告子 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
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
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 (第 1a 页)
以 告子 能
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疏(正义曰此篇首论 (第 1a 页)
告子 言性所以次于万章问孝之
篇者以其为孝之道其本在性也故此篇首以 (第 1a 页)
告子 之言性遂为篇题次于万章不亦宜乎此篇凡三十 (第 1a 页)
六章赵氏分之以成上下卷此卷凡二十章而已一章言养性长义顺夫自然残木为器变而后成二章
言人之欲善由水好下迫势激跃失其素真三章言人之性与善俱生四章言明仁义由内以晓告子五
章言公都 告子 受命然后乃理六章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趍之善恶异衢其七章言人禀性俱有
好憎或为君子或为小人犹麰麦不齐 …… (第 1b 页)
仁必其成也二十章言彀张规矩以
喻为仁学不为仁由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者也其馀十六章赵氏分在下卷各有叙焉注 告子 者姓至
篇题○正义曰云 (第 2a 页)
告子 名不害者尽心篇有浩生不害疑为 (第 2a 页)
告子 姓告名不害以浩生为字赵注又云浩
生姓名不害又为二人其他经传未详甚人云论语子罕言命盖论语第九篇首云故以 (第 2a 页)
题其篇)
告子 曰性犹把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
把柳为杯棬注 (第 2a 页)
告子 以为人性为才干义为成器犹以
把柳之木为杯棬也把柳柜柳也一曰把木名也诗云 (第 2a 页)
北山有把杯棬杯素也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而以
为杯棬乎将戕贼把柳而后以为杯棬也注戕犹残也
春秋传曰戕舟发梁所能顺完把柳不伤其性而成其
杯棬乎将斤斧残贼之乃可以为杯棬乎言必残贼也
如将戕贼把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
与注孟子言以人身为仁义岂可复残伤其形体乃成
仁义邪明不可比杯棬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
之言夫注以 告子 转性为仁义若转木以成器必残贼 …… (第 2b 页)
与性与长与外与非与谓与若与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养性长义顺夫自然残木为器变而后成
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 告子 曰至为杯棬 (第 3a 页)
告子 言人之性譬若把柳义若杯棬也以人之性为其仁义之道若
以把柳之木为之杯棬也把枸把也柳少杨也杯素朴也棬器之 …… (第 3a 页)
也诗云北山有把南山有台文也)音义(长张文切下不出者皆同拂丁扶勿
切戾也下曲拂同此拂之亦如字)
告子 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
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注
湍水圜也谓湍水湍 (第 3b 页)
萦水也 告子 以喻人性若是水也
善恶随物而化无本善不善之性也孟子曰水信无分
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 (第 3b 页)
言其本性非不善也疏(正义曰此章言人之欲善犹水好下迫势激跃失其素真是以
守正性为君子随曲折为小人者也 告子 曰性犹湍水也至东西也 (第 4b 页)
告子 言人之性犹萦回之水也湍圜萦回
之势也萦回之水决之使流于东方则东流之使之流西方则西流之而人之性无分于为 …… (第 4b 页)
溁余倾切波势回貌搏张补各切云以手击水丁作抟音团颡苏党切好呼报切卷内皆同惟下注
好人好耳如字)
告子 曰生之谓性注凡物生同类者皆同性孟子曰生
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注犹见白物皆谓之同白无
异性曰然注 (第 5a 页)
告子 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
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注孟子以为羽性轻雪性消玉性
坚虽俱白其性不同问 (第 5a 页)
告子 以三白之性同邪曰然注 (第 5a 页)
告子 曰然诚以为同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 (第 5a 页)
犹人之性与注孟子言犬之性岂与牛同所欲牛之性
岂与人同所欲乎疏(正义曰此章言物虽有性性各殊异惟人之性与善俱生者也 告子
曰生之谓性 (第 5b 页)
告子 言人之生与物之生皆谓之性以其为同也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孟子见 (第 5b 页)
告
子 以为凡物生同谓之性故问之曰然则生之谓性是如凡物之白皆谓同白无异性也曰然 (第 5b 页)
告子 以为诚如
是也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又言是则白羽毛之白亦如白雪之白白雪之
白亦 (第 5b 页)
如白玉之白与故以此三者问 告子 然孟子以谓羽毛之白则其性轻白雪之白其性易消白玉之白其
性坚是其性有不同其白也曰然 (第 5b 页)
告子 不知为有异故亦以为诚然也言则同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
性犹人之性与孟子曰又如是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 …… (第 5b 页)
守牛之性土畜也故其性顺夫人受天地之中万物俱备于我者也是其禀阴与阳之气所生也
故其性能柔能刚是为不同者 告子 不知但知其簏者也)
(第 6a 页)
告子 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注人
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仁由内出义在外也不从己
身出也孟子曰何以 (第 6a 页)
谓仁内义外也注孟子怪 告子 是
言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
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注 (第 6a 页)
告子 言见彼人年老
长大故我长敬之长大者非在我者也犹白色见于外 (第 6a 页)
者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
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
之者义乎注孟子曰长异于白白马白人同谓之白可
也不知敬老马无异于敬老人邪且谓老者为义乎将
谓敬老者为有义乎且敬老者已也何以为外也曰吾
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
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
之外也注 告子 曰爱从心则己心悦故谓之内所悦喜 …… (第 6b 页)
耆音嗜本亦作嗜下同炙之夜切)疏(正义
曰此章言事者虽从外行其事者皆发于中明仁义由内所以晓告子之惑者也 告子 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
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第 7a 页)
告子 言人之耆其甘食悦其好色是人之性也仁在我为内非自外而入者也义在彼非
在我故为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 (第 7a 页)
义外也孟子见 告子 以为仁内义外故问之曰何以谓仁内义外 …… (第 7a 页)
曰彼长而我长之至故谓之外也 告子 言彼人之年老而我从而敬长之非有长在我也如彼物之色白而我
从而白之是从其白于外也我故谓义为在外也曰异于 …… (第 7b 页)
矣此所以有异焉以其长人之长者有钦长马之长者无钦是则长者在彼长之者在我而义自长
之者生非自长者生也如此 告子 何得谓之外乎故问之曰且谓长者为有义乎长之者为有义乎曰吾弟则
爱之至故谓之外也 (第 7b 页)
告子 又谓我之弟则亲爱之秦人之弟则我不爱是爱以我为悦者也爱主仁故谓仁为 …… (第 7b 页)
然则好炙亦有外欤且孟子所以排之以此者盖谓仁义皆内也以其秦人之弟则不爱吾弟则爱之爱与不
爱是皆自我者也 告子 谓之以我为悦则是矣吾之长者吾长之楚人之长吾亦长之长之亦皆自我者也 (第 8a 页)
告
子 又谓之以长为悦则非矣是亦犹秦人之炙与吾之炙虽不同而耆之者皆自我也如是则义果非生于外
者也云炙者周书曰 …… (第 8a 页)
曰此章言凡人随形不本其原贤者达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犹若 告子公 都受命然后乃理者也孟季子问
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孟季子犹若 (第 9b 页)
告子 以为义外故问孟子弟子公都子曰何以谓义为内也曰行吾敬
故谓之内也公都子答之曰所敬在心而行之故谓义为内也 …… (第 9b 页)
之者在我而已敬在我
则敬在心而出之者也安得谓之在外乎季子即下卷所谓季任为任处守者也)
公都子曰 告子 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注公都子 (第 10a 页)
告子
以为人性在化无本善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 (第 10a 页)
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注公
都子曰或人以为可教以善不善亦由 告子 之意也故
文武圣化之起民皆喜为善幽厉虐政之起民皆好暴
乱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
瞍 (第 10b 页)
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
王子比干注公都子曰或人以为人各有性善恶不可
化移尧为君象为臣不能使之为善瞽瞍为父不能化
舜为恶纣为君又与微子比干有兄弟之亲亦不能使
其二子为不仁是亦各有性者矣今曰性善然则彼皆
非与注公都子曰 告子 之徒其论如此今孟子曰人性
尽善然则彼之所言皆为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
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 …… (第 11a 页)
自悬贤愚行殊寻其本者乃能一诸者也公都子曰至然则彼皆非与者公都子问孟子以谓 告子 言人之性
无有善亦无有不善但在人之所为如何耳或有谓人性可以为善又可以为不善但在上所化如何耳如此
故文 …… (第 12b 页)
以瞽瞍之顽
为父而有舜之圣为子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之贤为臣今孟子乃曰性皆善是则
彼 告子 与或人之言者皆不是欤故以此问孟子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至好是懿德孟子言人之
乃顺其情则皆可以为善 …… (第 12b 页)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考證
告子 章句上疏今要人爵以诱时也○时监本讹待今
改正
性犹把柳也章疏杯素朴也○(臣宗楷)按说文云杯㔶 …… (第 18a 页)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考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上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 (第 2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二上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下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为下卷者也此卷十有六章其一章言临事量宜权
其轻重以礼为先食色为后若有偏殊从 …… (第 1a 页)
困穷天坚其志次
贤感激乃奋其意其十六章言学而见贱耻之大者教诲之方或折或引凡此十六章合上卷共二十章
是 告子 之篇有三十六章矣)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注任国之人问孟子
弟子屋庐连问二者何者为重曰礼重 …… (第 1b 页)
孟子注疏卷十二上考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二下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下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注五霸者大国秉直道
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三王夏禹商 …… (第 23a 页)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
可注慎子善用兵者不教民以仁义而用之战斗是使
民有殃祸也尧舜之世皆行仁义故好战殃民者不能
自容也就使慎子能为鲁一战取齐南阳之地且犹不
可山南曰阳岱山之南谓之南阳也慎子勃然不悦曰
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注滑釐慎子名不悦故曰我所不
知此言何谓也曰吾明 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
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
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 …… (第 29b 页)
以为有王者作则鲁
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
况于杀人以求之乎注孟子见慎子不悦故曰明 告子
天子诸侯地制如是诸侯当来朝聘故言守宗庙典籍
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周公太公地尚不能满百里
俭而不足也后 …… (第 30a 页)
曰此言则滑釐所不知也故自称名为滑釐是以因知清釐为慎子名也曰吾明 告子 至于仁而已孟子乃与
之曰我分明 (第 31a 页)
告子 以其不可之意也且天子之地方阔千里不阔千里则其中无可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阔
百里不阔百里则其中无以守宗庙 …… (第 31a 页)
又疏是专杀大夫也○专监本讹尊今改正
又疏案公羊榖梁述葵邱会有云○监本脱羊字今
补入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章曰吾明 告子 节注天子诸侯地
制如是○地监本讹也今改正
疏贱其用兵义胜为上○义监本讹庙今改正 (第 45a 页)
孟子注疏卷十二上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下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为下卷者也此卷十有六章其一章言临事量宜权
其轻重以礼为先食色为后若有偏殊从 …… (第 1a 页)
困穷天坚其志次
贤感激乃奋其意其十六章言学而见贱耻之大者教诲之方或折或引凡此十六章合上卷共二十章
是 告子 之篇有三十六章矣)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注任国之人问孟子
弟子屋庐连问二者何者为重曰礼重 …… (第 1b 页)
孟子注疏卷十二上考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二下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 章句下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注五霸者大国秉直道
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三王夏禹商 …… (第 23a 页)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
可注慎子善用兵者不教民以仁义而用之战斗是使
民有殃祸也尧舜之世皆行仁义故好战殃民者不能
自容也就使慎子能为鲁一战取齐南阳之地且犹不
可山南曰阳岱山之南谓之南阳也慎子勃然不悦曰
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注滑釐慎子名不悦故曰我所不
知此言何谓也曰吾明 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
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
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 …… (第 29b 页)
以为有王者作则鲁
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
况于杀人以求之乎注孟子见慎子不悦故曰明 告子
天子诸侯地制如是诸侯当来朝聘故言守宗庙典籍
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周公太公地尚不能满百里
俭而不足也后 …… (第 30a 页)
曰此言则滑釐所不知也故自称名为滑釐是以因知清釐为慎子名也曰吾明 告子 至于仁而已孟子乃与
之曰我分明 (第 31a 页)
告子 以其不可之意也且天子之地方阔千里不阔千里则其中无可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阔
百里不阔百里则其中无以守宗庙 …… (第 31a 页)
又疏是专杀大夫也○专监本讹尊今改正
又疏案公羊榖梁述葵邱会有云○监本脱羊字今
补入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章曰吾明 告子 节注天子诸侯地
制如是○地监本讹也今改正
疏贱其用兵义胜为上○义监本讹庙今改正 (第 45a 页)
尽心章句上注尽心者人之有心为精气主思虑可
否然后行之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
舍者北辰也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心者
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
心为篇题音义(共求用切亦作拱居勇切)疏(正义曰前篇章首论 告子 之言性此篇章 (第 1a 页)
否然后行之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
舍者北辰也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心者
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
心为篇题音义(共求用切亦作拱居勇切)疏(正义曰前篇章首论 告子 之言性此篇章 (第 1a 页)
之也集说引韩为证
叔仲皮学子柳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叔
仲衍以告请繐衰而环绖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
末吾禁也退使其妻繐衰而环绖集说引疏曰言叔仲
皮教训其子子柳而子柳犹不知礼叔仲皮死子柳妻
虽是鲁钝妇人犹知为舅著齐衰而首服缪绖衍是皮
之弟子柳之叔见当时妇人好尚轻细 告子 柳云汝妻
何以著非礼之服子柳见时皆如此亦以为然乃请于
衍令其妻身著繐衰首服环绖衍又答云昔者吾丧姑
姊 (第 14b 页)
叔仲皮学子柳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叔
仲衍以告请繐衰而环绖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
末吾禁也退使其妻繐衰而环绖集说引疏曰言叔仲
皮教训其子子柳而子柳犹不知礼叔仲皮死子柳妻
虽是鲁钝妇人犹知为舅著齐衰而首服缪绖衍是皮
之弟子柳之叔见当时妇人好尚轻细 告子 柳云汝妻
何以著非礼之服子柳见时皆如此亦以为然乃请于
衍令其妻身著繐衰首服环绖衍又答云昔者吾丧姑
姊 (第 14b 页)
(曰知礼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巫马期以 告子 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书孟子卒虽曰为君隐而实亦不可掩矣)音
注(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见曲礼取音娶后 (第 7a 页)
(孰不知礼巫马期以 告子 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书孟子卒虽曰为君隐而实亦不可掩矣)音
注(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见曲礼取音娶后 (第 7a 页)
鲁会焉宋绝望故不得不与楚平不举国而书人者
榖梁谓上下欲之是也华元以情 告子 反以义许之
宋不甘城下之盟楚子亦勉而从之也平先宋内辞
也亦著宋之义也而不救者之失亦见矣
六月癸卯 (第 33b 页)
榖梁谓上下欲之是也华元以情 告子 反以义许之
宋不甘城下之盟楚子亦勉而从之也平先宋内辞
也亦著宋之义也而不救者之失亦见矣
六月癸卯 (第 33b 页)
曹伯负刍卒于师(成公也在位二十三/年子胜嗣是为武公)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左传曰郑子孔欲去诸大夫/将叛晋而起楚师以去之使)
(告子 庚子庚弗许楚子闻之使扬豚尹宜告子庚/曰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不谷) (第 47b 页)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左传曰郑子孔欲去诸大夫/将叛晋而起楚师以去之使)
(告子 庚子庚弗许楚子闻之使扬豚尹宜告子庚/曰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不谷) (第 47b 页)
(子干曰余不忍也子玉曰人将忍子国每夜骇曰/王入矣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矣国人大惊使)
(蔓成然走 告子 干子晰曰王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可以无辱又有呼而走至)
(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弃疾 (第 35b 页)
(蔓成然走 告子 干子晰曰王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可以无辱又有呼而走至)
(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弃疾 (第 35b 页)
卫公叔戍来奔(左传曰初卫公叔文子朝而请享/灵公退见史䲡而告之史䲡曰子)
(必祸矣子富而君贪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 告子 是吾罪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何史䲡曰)
(无害子臣可以免富而能臣必免于难上下同之/戍也骄其亡乎富而不 (第 37b 页)
(必祸矣子富而君贪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 告子 是吾罪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何史䲡曰)
(无害子臣可以免富而能臣必免于难上下同之/戍也骄其亡乎富而不 (第 37b 页)
五味平白立而五色
明礼立而五德纯故曰大文弥朴(铺卜/切)孚似不足非不
足也质有馀也吾以为老子不知礼犹 告子 不知义而
世称孔子学礼于老聃其不然乎其不然乎
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说文云瓒三
玉二石也天 (第 16b 页)
明礼立而五德纯故曰大文弥朴(铺卜/切)孚似不足非不
足也质有馀也吾以为老子不知礼犹 告子 不知义而
世称孔子学礼于老聃其不然乎其不然乎
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说文云瓒三
玉二石也天 (第 16b 页)
周公与群臣笃前人成/烈者所以成成王之刑乃殚文祖德也此周公以治洛)
(之事自/效也)纂疏(吕氏曰考察我 告子 之言乃尽本于文祖/之德盖文德之精微皆在此自加考察可)
(也○愚谓作周孚先为周家孚信之臣之先以信而率 (第 23b 页)
(之事自/效也)纂疏(吕氏曰考察我 告子 之言乃尽本于文祖/之德盖文德之精微皆在此自加考察可)
(也○愚谓作周孚先为周家孚信之臣之先以信而率 (第 23b 页)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
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
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
公孙丑以为孟子志在行道若一旦得齐之卿相而
道得行焉宜其有以动乎中也丑盖未知夫君子中 (第 5b 页)
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所性不存焉者我也我四十
不动心盖省察之精而知其至此时而然也丑以为
甚难也故谓过孟贲远矣孟子告之为是亦不难 告
子
先我而能不动心者盖不动心未足以尽圣贤之
蕴也虽然不动心则同而所以不动者则异孟子以
集义为本 (第 5b 页)
告子 则以义为外故在孟子则心体周流
人欲不萌而物各止其所者也在 (第 6a 页)
告子 则力制其欲
专固凝滞而能不动者也其所以异者学者可不深
究欤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 …… (第 6a 页)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 告子 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
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
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第 8b 页)
告子 所谓不得于言者言有所不得也谓言不中理
不必求于心此特择言未精耳务择其言而已若不
得于言而求之于心则是 (第 8b 页)
自累其心也不得于心者
心有所不得也心失其平不必求于气此特持心未
固耳务持其心而已若舍心而求于气则将见舍本
事末而无以制矣此 告子 所以不动心之道也孟子
则以谓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斯言可也至于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则不可耳盖其不得于言是其心 …… (第 9a 页)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
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
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
馁矣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孟子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先曰我知言盖不知
言则诐邪淫遁可以乱之而失养气之理 …… (第 11a 页)
取之
也非气为一物义在外袭取为我有也我固有之也
故所行有一毫不足于吾心则缺然而馁馁则息其
生理矣然则 告子 以义为外是不知义之存乎人心
也则其养气岂不有害乎 …… (第 12b 页)
孟子知道故知言不知言则诐淫邪遁足以乱之矣
夫为诐淫邪遁之说者盖本亦高明之士惟其所见
之差是以流而不自知诐淫邪遁此四者足以尽异
端之失矣诐者险辞也淫者放辞也邪者偏戾之辞
也遁者展转而莫知其极也今试徵异端之说可以
推类而见若 告子 把柳杯棬其诐辞也与若杨氏为
我墨氏兼爱其邪辞也与至于淫遁之说则列禦寇
庄周之书具矣夫其所为诐者以其有 (第 15b 页)
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
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
公孙丑以为孟子志在行道若一旦得齐之卿相而
道得行焉宜其有以动乎中也丑盖未知夫君子中 (第 5b 页)
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所性不存焉者我也我四十
不动心盖省察之精而知其至此时而然也丑以为
甚难也故谓过孟贲远矣孟子告之为是亦不难 告
子
蕴也虽然不动心则同而所以不动者则异孟子以
集义为本 (第 5b 页)
告子 则以义为外故在孟子则心体周流
人欲不萌而物各止其所者也在 (第 6a 页)
告子 则力制其欲
专固凝滞而能不动者也其所以异者学者可不深
究欤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 …… (第 6a 页)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 告子 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
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
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第 8b 页)
告子 所谓不得于言者言有所不得也谓言不中理
不必求于心此特择言未精耳务择其言而已若不
得于言而求之于心则是 (第 8b 页)
自累其心也不得于心者
心有所不得也心失其平不必求于气此特持心未
固耳务持其心而已若舍心而求于气则将见舍本
事末而无以制矣此 告子 所以不动心之道也孟子
则以谓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斯言可也至于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则不可耳盖其不得于言是其心 …… (第 9a 页)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
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
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
馁矣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孟子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先曰我知言盖不知
言则诐邪淫遁可以乱之而失养气之理 …… (第 11a 页)
取之
也非气为一物义在外袭取为我有也我固有之也
故所行有一毫不足于吾心则缺然而馁馁则息其
生理矣然则 告子 以义为外是不知义之存乎人心
也则其养气岂不有害乎 …… (第 12b 页)
孟子知道故知言不知言则诐淫邪遁足以乱之矣
夫为诐淫邪遁之说者盖本亦高明之士惟其所见
之差是以流而不自知诐淫邪遁此四者足以尽异
端之失矣诐者险辞也淫者放辞也邪者偏戾之辞
也遁者展转而莫知其极也今试徵异端之说可以
推类而见若 告子 把柳杯棬其诐辞也与若杨氏为
我墨氏兼爱其邪辞也与至于淫遁之说则列禦寇
庄周之书具矣夫其所为诐者以其有 (第 1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说卷六 宋 张栻 著
告子 上
(第 1a 页)
告子 曰性犹把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
把柳为杯棬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
将戕贼把柳而后以 …… (第 1a 页)
有太极则有两仪故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者性之所有而
万善之宗也人之为仁义乃其性之本然自亲亲而
推之至于仁不可胜用自长长而推之至于义不可
胜用皆顺其所素有而非外取之也若违乎仁义则
为失其性矣而 告子 乃以把柳为杯棬为喻其言曰
以人性为仁义则失之甚矣盖仁义性也而曰以人
性为仁义则是性别为一物以人为矫揉 (第 1b 页)
而为仁义
其失岂不甚乎孟子谓如 告子 所言则是以把柳之
质比性其为杯棬也固不能顺把柳之性而为之必
将戕贼而为之也然则人之为仁义也亦将戕贼其 (第 2a 页)
性而为之乎是将使天下以仁义为伪而迷其本真
其害岂不甚乎故以为祸仁义之言也虽然曲直者
木之性也非有使之曲直也木固有曲直之理也以
是而论性则可矣
告子 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 …… (第 2a 页)
伊川先生曰荀子之言性把柳之论也扬子之言性
湍水之论也盖荀子谓人之性恶以仁义为伪而扬
子则谓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
为恶人故也 告子 不识大本故始譬性为把柳谓以
人性为仁义今复譬性为湍水谓无分于善不善夫
无分于善不善则性果何物邪沦真实 …… (第 3a 页)
不善何也盖有是身则形得以拘之气得以汨
之欲得以诱之而情始乱情乱则失其性之正是以
为不善也而岂性之罪哉 告子 以水可决而东西譬
性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而不知水之可决而东
西者有以使之也性之本然孰使之邪故水之就下 …… (第 3b 页)
谓
之性者言气禀之性也气禀之性可以化而复其初
夫其可以化而复其初者是乃性之本善者也可不
察哉
告子 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 …… (第 4b 页)
论性之本则一而已矣而其流行发见人物之所禀
有万之不同焉盖何莫而不由于太极何莫而不具
于太极是其本之一也然有太极则有二气五行絪
缊交感其变不齐故其发见于人物者其气禀各异
而有万之不同也虽有万之不同而其本之一者亦
未尝不各具于其气禀之内故原其性之本一而察
其流行之各异知其流行之各异而本之一者初未
尝不完也而后可与论性矣故程子曰论性而不论
气不备论气而不论性不明盖论性而不及气则昧
夫人物之分而太极之用不行矣论气而不及性则
迷夫大本之一而太极之体不立矣用之不行体之
不立焉得谓之知性乎异端之所以贼仁害义皆自
此也 告子 生之谓性之说以言夫各正性命之际则
可也而 (第 5b 页)
告子 气与性不辨人物之分混而无别莫适
其所以然孟子知其蔽于此也故以白之谓白为譬 …… (第 5b 页)
而又以玉之与羽羽之与雪为比 告子 以为然是 (第 6a 页)
告
子 以人物之性为无以异也以人物之性为无以异
是不察夫流形所变之殊而亦莫知其本之所以为
一者矣则其所谓生之 …… (第 6a 页)
以化其气禀之偏而复全
夫尽已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其极与天地参此
人所以为人之道而异乎庶物者也
告子 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 (第 6b 页)
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
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
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
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
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
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
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食色固出于性然莫不有则焉今 告子 乃举物而遗
其则是固出于性无分于善不善之论也其说行而
天理不明而人欲莫之遏矣至于仁内义外之说其
失又 (第 7b 页)
甚焉彼以为长之在人如白之在彼曾不知白
之为色一定而不变而长之所宜则随事而不同也
若一槩而论则马之长将亦无以异于人之长而可
乎夫长虽在彼而长之者在我盖长之之理素具于
此非因彼而有也有是性则具是理其轻重亲疏小
大远近之宜固森然于秉彝之中而不可乱事物至
于前者虽有万之不同而有物必有则汎应曲酬各
得其当皆吾素有之义而非外取之此天所命也惟
夫昧于天命而以天下之公理为有我之得私而始
有义外之说孟子告之曰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
乎使思夫长之之为义则知义之非外矣而 告子 犹
惑焉谓爱吾弟而不爱秦人之弟是以我为悦故曰
仁内也长吾长而亦长楚人之长是以长为悦故曰 …… (第 8a 页)
主于敬而义自此形焉敬与义体用一源而已矣
公都子曰 告子 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
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 (第 10b 页)
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
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
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
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
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
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
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道学不明性命之说莫知所宗故公都子举三说以
为问 告子 无善无不善之说此以善恶不出于性也 …… (第 11a 页)
彀者弩张向的处也射者期于中鹄也然羿之教人
使志于彀鹄在彼而彀在此心存乎此虽不中不远
矣学者学之为圣贤也圣贤曷为而可至哉求之吾
身而已求之吾身其则盖不远心之所同然者人所
固有也学者亦存此而已存乎此则圣贤之门墙可
渐而入也规矩所以为方员也大匠诲人使之用规
矩而已至于巧则非大匠之所能诲存乎其人焉然
巧固不外乎规矩也学者之于道其为有渐其进有
序自洒埽应对至于礼仪之三百威仪之三千犹木
之有规矩也亦循乎此而已至于形而上之事则在
其人所得何如形而上者固不外乎洒埽应对之间
也舍是以求道是犹舍规矩以求巧也此章所举二
端教人者与受教于人者皆不可以不知
告子 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
乎 …… (第 35a 页)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
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曰吾明 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
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
方百里也地非 (第 50b 页)
孟子说卷六 宋 张栻 著
告子 上
(第 1a 页)
告子 曰性犹把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
把柳为杯棬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
将戕贼把柳而后以 …… (第 1a 页)
有太极则有两仪故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者性之所有而
万善之宗也人之为仁义乃其性之本然自亲亲而
推之至于仁不可胜用自长长而推之至于义不可
胜用皆顺其所素有而非外取之也若违乎仁义则
为失其性矣而 告子 乃以把柳为杯棬为喻其言曰
以人性为仁义则失之甚矣盖仁义性也而曰以人
性为仁义则是性别为一物以人为矫揉 (第 1b 页)
而为仁义
其失岂不甚乎孟子谓如 告子 所言则是以把柳之
质比性其为杯棬也固不能顺把柳之性而为之必
将戕贼而为之也然则人之为仁义也亦将戕贼其 (第 2a 页)
性而为之乎是将使天下以仁义为伪而迷其本真
其害岂不甚乎故以为祸仁义之言也虽然曲直者
木之性也非有使之曲直也木固有曲直之理也以
是而论性则可矣
告子 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 …… (第 2a 页)
伊川先生曰荀子之言性把柳之论也扬子之言性
湍水之论也盖荀子谓人之性恶以仁义为伪而扬
子则谓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
为恶人故也 告子 不识大本故始譬性为把柳谓以
人性为仁义今复譬性为湍水谓无分于善不善夫
无分于善不善则性果何物邪沦真实 …… (第 3a 页)
不善何也盖有是身则形得以拘之气得以汨
之欲得以诱之而情始乱情乱则失其性之正是以
为不善也而岂性之罪哉 告子 以水可决而东西譬
性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而不知水之可决而东
西者有以使之也性之本然孰使之邪故水之就下 …… (第 3b 页)
谓
之性者言气禀之性也气禀之性可以化而复其初
夫其可以化而复其初者是乃性之本善者也可不
察哉
告子 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 …… (第 4b 页)
论性之本则一而已矣而其流行发见人物之所禀
有万之不同焉盖何莫而不由于太极何莫而不具
于太极是其本之一也然有太极则有二气五行絪
缊交感其变不齐故其发见于人物者其气禀各异
而有万之不同也虽有万之不同而其本之一者亦
未尝不各具于其气禀之内故原其性之本一而察
其流行之各异知其流行之各异而本之一者初未
尝不完也而后可与论性矣故程子曰论性而不论
气不备论气而不论性不明盖论性而不及气则昧
夫人物之分而太极之用不行矣论气而不及性则
迷夫大本之一而太极之体不立矣用之不行体之
不立焉得谓之知性乎异端之所以贼仁害义皆自
此也 告子 生之谓性之说以言夫各正性命之际则
可也而 (第 5b 页)
告子 气与性不辨人物之分混而无别莫适
其所以然孟子知其蔽于此也故以白之谓白为譬 …… (第 5b 页)
而又以玉之与羽羽之与雪为比 告子 以为然是 (第 6a 页)
告
子 以人物之性为无以异也以人物之性为无以异
是不察夫流形所变之殊而亦莫知其本之所以为
一者矣则其所谓生之 …… (第 6a 页)
以化其气禀之偏而复全
夫尽已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其极与天地参此
人所以为人之道而异乎庶物者也
告子 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 (第 6b 页)
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
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
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
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
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
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
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食色固出于性然莫不有则焉今 告子 乃举物而遗
其则是固出于性无分于善不善之论也其说行而
天理不明而人欲莫之遏矣至于仁内义外之说其
失又 (第 7b 页)
甚焉彼以为长之在人如白之在彼曾不知白
之为色一定而不变而长之所宜则随事而不同也
若一槩而论则马之长将亦无以异于人之长而可
乎夫长虽在彼而长之者在我盖长之之理素具于
此非因彼而有也有是性则具是理其轻重亲疏小
大远近之宜固森然于秉彝之中而不可乱事物至
于前者虽有万之不同而有物必有则汎应曲酬各
得其当皆吾素有之义而非外取之此天所命也惟
夫昧于天命而以天下之公理为有我之得私而始
有义外之说孟子告之曰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
乎使思夫长之之为义则知义之非外矣而 告子 犹
惑焉谓爱吾弟而不爱秦人之弟是以我为悦故曰
仁内也长吾长而亦长楚人之长是以长为悦故曰 …… (第 8a 页)
主于敬而义自此形焉敬与义体用一源而已矣
公都子曰 告子 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
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 (第 10b 页)
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
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
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
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
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
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
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道学不明性命之说莫知所宗故公都子举三说以
为问 告子 无善无不善之说此以善恶不出于性也 …… (第 11a 页)
彀者弩张向的处也射者期于中鹄也然羿之教人
使志于彀鹄在彼而彀在此心存乎此虽不中不远
矣学者学之为圣贤也圣贤曷为而可至哉求之吾
身而已求之吾身其则盖不远心之所同然者人所
固有也学者亦存此而已存乎此则圣贤之门墙可
渐而入也规矩所以为方员也大匠诲人使之用规
矩而已至于巧则非大匠之所能诲存乎其人焉然
巧固不外乎规矩也学者之于道其为有渐其进有
序自洒埽应对至于礼仪之三百威仪之三千犹木
之有规矩也亦循乎此而已至于形而上之事则在
其人所得何如形而上者固不外乎洒埽应对之间
也舍是以求道是犹舍规矩以求巧也此章所举二
端教人者与受教于人者皆不可以不知
告子 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
乎 …… (第 35a 页)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
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曰吾明 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
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
方百里也地非 (第 5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