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光所照。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
其数 如恒
沙。斯由佛光照。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 …… (第 0075b 页)
作佛也。
△六颂灭
后同。】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其数 如恒
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如薪尽火灭者。喻如来之入涅槃。由于机尽。如世
之火。由薪而有。薪 …… (第 0076b 页)
藏通两教菩萨。所诠之一切智也。比于世智辩
聪为胜。故称妙耳。
△二拣不退转。】

「不退诸菩萨。其数 如恒
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言不退者。乃指别教位不退。及行不退也。若念不
退。巳属登地。證与 …… (第 0082a 页)
了等
也。
△三颂请说法。】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
诸天龙神等。其数 如恒
沙。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

【佛口下一行。二 …… (第 0084b 页)
权。则权
废矣。故名废权立实也。
△三颂现在三。初颂开权
显实。】

「天人所供养。现在十方佛。其数 如恒
沙。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亦说如是法。」

【如是法者。即权法也。以其众生乐小。先施权法。以
(第 0098a 页)
神通变化。不可思议。诸天人民。数 如恒
沙。皆共合掌。
听受佛语。」

【国中菩萨能为庄严者。以由菩萨破惑證德。则自
巳能庄严。故国中若有此 …… (第 0156b 页)
「常为天人。演说佛道。声闻无量。 如恒
河沙。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菩萨无数。志固精进。于佛智慧。皆不退转。」

【言志固者。即四弘誓愿之志 …… (第 0157c 页)
法也。又八
十一科诸法。皆悉会归于摩诃衍。故言分别真实
法也。
△二颂正说法华。】

「说是法华经。 如恒
河沙偈。」

【△三颂说巳入定。】

「彼佛说经巳。静室入禅定。一心一处坐。八万四千劫。」

【一心 (第 0170c 页)
持法者。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其数 如恒
沙。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以悯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 (第 0181b 页)
如恒
河沙等。无数诸众生。于此佛法中。种佛道因缘。」

【此有长行偈颂。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者。以其因
中。 …… (第 0181b 页)
佛能处处听者。
以彼佛昔有誓愿故也。
△二颂分身远集三。初颂
分身欲集。】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 如恒
沙等。来欲听法。及见灭度。
多宝如来。各舍妙土。及弟子众。天人龙神。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故来至此。 …… (第 0196b 页)
三行。单约奉持。今但撮其大要。略为演
说书写读诵受持耳。文分为四。初约演说格量。】

「诸馀经典。数 如恒
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亦 (第 0197c 页)
严时。】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见诸如来。坐狮子座。诸比丘众。
围绕说法。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 如恒
沙。恭敬合掌。
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初二句是总明。次言见诸如来坐狮子座者。即是
华严会上。如 …… (第 0226b 页)
智慧叵思议。其志念坚固。
有大忍辱力。众生所乐见。为从何所来。一一诸菩萨。
所将诸眷属。其数无有量。 如恒
河沙等。或有大菩萨。
将六万恒沙。如是诸大众。一心求佛道。是诸大师等。
六万恒河沙。俱来供养佛。及护 …… (第 0231a 页)
议法。多有所饶益。如虚空无边。」

【△三颂时众兴供二。初别明。】

「雨天曼陀罗。摩诃曼陀罗。释梵 如恒
沙。无数佛土来。
雨旃檀沉水。缤纷而乱坠。如鸟飞空下。供散于诸佛。
天鼓虚空中。自然出妙声。天衣千万 (第 0246b 页)
。虽曰重转法
华。而孜孜不安之情颇显。
明见想成。受父遗胤。乃
可名子。而数有至三十者。今在火宅。非 如恒
人可
比。如曾受尊教。曾发大心。中间退失。后复发三种
菩提心者。乃有子义。则十如菩萨心。二十如缘觉。 (第 0362a 页)
明珠。最所珍护。而菩萨护戒若彼。故
云犹如护明珠也。
△二施忍二度。】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 如恒
沙斯由佛光照。」

【菩萨行施。内外无吝。非具大忍辱者不能。故并列
之。馀可知。
△三禅慧二度。】 …… (第 0510c 页)
息。如
薪尽火灭也。分布舍利。起无量塔者。表大慈平等。
至化普及之意。
比丘下。时众回心(补颂)。数 如恒
沙者。
即见佛灭度。心生渴仰。回小向大之众。然此众向
虽精进。未免依恃如来。间起憍厌。今见佛灭无依。 …… (第 0511c 页)
才生拟议。白云万里者。以此。
不退下。拣深位。八
地以上。无功用道。任运流入萨婆若海。俱名不退。
如恒
沙。又非但如稻麻竹苇可比。一心共思。亦
复不知者。众愈多而心愈细。心愈细而智愈远故。
此上三科。自声 …… (第 0516b 页)
不求曲顺
权宗。以曲顺权宗。不如实故。又以学佛心切。事不
容缓。故求时为说也。
诸天下。代众致请。数 如恒
沙。
举八部上根之机。大数八万。举菩萨上根之机。转
轮圣王。举人中上根之机。缘合时熟。乘轮而来。故 (第 0518b 页)
佛时处皆同。
而声气不能相通。总言此经。是诸佛法身。是诸法
实体。谤之者。报合不得见佛。不得闻法。劫 如恒

者。不止一世。生辄聋哑者。非比中伤。诸根不具者。
宁惟闇钝。据此则灭后诽谤。罪重于前无疑。虽罪 (第 0560b 页)
等正者。谓生
佛平等。无偏党故。常放大光明者。光不徒放。放必
成益。如华严贤首品云。如是等比光明门。 如恒
河 …… (第 0603b 页)
。超颂示以时节。后二句。追颂授与果号。

二颂依正庄严。】

「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教化诸菩萨其数 如恒
沙。」

【上二句。超颂依报。下二句。追颂正报。
△三颂果上
名闻(超颂而略)。】

「佛有大威德名 …… (第 0607a 页)
△二别以较量
四。一较量演说难。二较量书读难。三较量说听难。
四较量奉持难。初。】

「诸馀经典数 如恒
(至)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馀经 (第 0619a 页)
如恒
沙之多。随机易解。凡具身子之智。及满
慈之辩者。皆能演说。故云未足为难。手接须弥。足
动大千。凡具目 (第 0619a 页)
摄得六度。而发心之语。别
拟通别等发心也。
△八一行。拣不退菩萨亦不知
也。】

「不退诸菩萨。其数 如恒
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通教不退。断界内惑。是故不知。别教地前。亦有證
位不退。行不退等 (第 0656a 页)
退诸菩萨其数 如恒
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此以别教菩萨修伹中之智虽登三种不退之位
既不能知圆融三观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一中 (第 0364b 页)
虽得底。仍分二别。小象得泥。通菩萨也。
大象得底。即见不空。不空。复有二种。谓但不但也。
又戒经云。 如恒
河水。三兽皆渡。兔不至底。浮水而
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至底。即十二因缘河
也。声闻如兔。缘觉 (第 0882c 页)
法身常住以显法界平等如如。故举恒沙
之喻以请问也。盖寻常举多多之数以恒沙喻之。
大慧意谓果是三世诸佛 如恒
沙之多耶。故云如
说而受。为复别有馀义耶。佛言。不可谓三世诸佛 …… (第 0458a 页)

如恒
沙之多。何者。以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
者。不可以量求。故云过世间望。非譬所譬。经云。三
界有无 …… (第 0458b 页)
以恒沙喻佛易见者。盖为策发懈怠众生。破
其执著怖远之情。欲令厌离生死。发精进心耳。故
为彼说诸佛易见 如恒
河沙。非如优昙华。如曰宝
处在近是也。若言佛难值遇。彼必退怯。谓难见故。
不肯进求。故我以易见之言以 …… (第 0458b 页)
譬喻以求之也。故般若
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
如来。】

「大慧。然我说譬佛 如恒
河沙。无有过咎。」

【记曰。此释疑也。疑曰。然如来法身既无可譬。而又
喻佛 (第 0458c 页)
如恒
河沙。岂不堕自语相违过耶。故此释云。
然我有时而说譬佛 (第 0458c 页)
如恒
河沙者。无有相违过咎。
何者。以我所言恒河沙者。非多多之谓也。以有深
义故。故下以七种深义释之。】 …… (第 0458c 页)
如恒沙等无有异。又
断贪恚故。」

【记曰。此喻显法身离念也。如来自觉圣智法性如
河。大力神通自在等 如恒
河中沙。虽被践踏。而不
起一念恼乱之想。而诸外道天魔等恼乱如来。而 …… (第 0458c 页)
如来寂然不生一念厌舍之心。以利益众生本愿
三昧力所持故。又断无始贪恚爱憎习气故。以此
离念之智。故 如恒
河沙。殆非多多之谓也。以菩提
所缘。缘苦众生。故云本愿三昧乐。】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 …… (第 0459a 页)
一切地。而彼地大
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馀愚夫作地烧想。而地
不烧。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 如恒
沙不坏。」

【记曰。此喻显法身不坏也。如来法身。在无情谓之
法性。在有情谓之佛性。故如沙为地之自性 …… (第 0459a 页)
瞋不可得。】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是大慧。如来
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是故说言 如恒
河沙。如来
不随诸去流转。去是坏义故。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
不可知故。云何说去。大慧。去者断义。而 (第 0459c 页)
种种相。而迷惑法不分别异差别。是故大慧。迷惑
法常。

〔唐译〕云何离有无。一切愚夫种种解故。 如恒

水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馀所见故不可
言无。圣于妄法离颠倒见。大慧。妄法是常。相不异
故。 (第 0279b 页)
。惟愿如来哀悯解说。

〔魏译〕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如世尊依名字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如恒
河河
沙。世尊。佛说如是。为依如来口中所说我随顺取。
为更有义愿为我说。

〔唐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 (第 0339a 页)
萨。复白佛言。世尊。如
经中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如恒
河沙。此当云何。
为如言而受。为别有义。

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 (第 0339a 页)
如恒
河沙。所以
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长
养恶见生死无穷。欲令厌离生死趣轮精勤胜进 …… (第 0339a 页)
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见之
相。不可为譬。大慧。然我说譬佛 如恒
河沙。无有过咎。

〔魏译〕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如我所说名
字章句。莫如是取。大慧。三世诸佛非 …… (第 0339b 页)
说少义。何以故。愚痴凡夫诸外道等。著
诸法常增长邪见。随顺世间轮回生死。为彼生厌
闻生惊怖。又闻诸佛 如恒
河沙。便于如来无上圣
道。生易得想求出世法。大慧。是故我说诸佛如来 (第 0339b 页)
如恒
河河沙。何以故。我馀经中说佛出世如优昙
华。众生闻巳言。佛道难得不脩精进。是故我说诸
佛如来 (第 0339b 页)
如恒
河河沙。大慧。我说诸佛出世如优昙
华者。依可化众生义故。我说诸佛如优昙华。大慧。
而优昙华于世间中无 …… (第 0339b 页)
界。无譬喻可说。远离心意
意识过诸见地。诸佛如来真如之法不可说故。是
故我说种种譬喻。大慧。我说诸佛 如恒
河河沙者。 …… (第 0339b 页)
见增长生死轮回。令其厌离
发胜希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若言难遇如优昙
华。彼便退怯不勤精进。是故我说 如恒
河沙。我复
有时观受化者。说佛难值如优昙华。大慧。优昙钵
华无有曾见现见当见。如来则有巳见当见。大慧 …… (第 0339c 页)
足诸力神通自在功德 如恒
河沙。一切外道邪论
诸师愚痴鱼鳖。以瞋恚心毁骂如来。如来不动不
生分别。本愿力故为与众生三昧三摩跋提 (第 0340a 页)
。一切
诸乐令满足故。不分别分别。大慧。是故我说诸佛
如来 如恒
河河沙等。等者平等无有异相。巳离爱
身故。

〔唐译〕大慧。譬如恒沙龟鱼象马之所践踏。不生
分别恒净 …… (第 0340a 页)
彼恒河。力通自在以
其为沙。外道龟鱼竞来扰乱。而佛不起一念分别。
何以故。如来本愿以三昧乐普安众生。 如恒
河沙
无有爱憎无分别故。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
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 (第 0340a 页)
其馀愚夫作地烧想。而地
不烧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 如恒
沙不坏。

〔魏译〕大慧。譬如恒河河沙不离地相。大慧。大地
火烧。火不异地故火不烧地。地大有火相续体 …… (第 0340a 页)
心分别言地被烧。而
地不烧以不离地。而得更有四大火身故。大慧。诸
佛如来亦复如是。诸佛如来法身之体。 如恒
河河
沙等。不灭不失故。

〔唐译〕大慧。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
切地。而彼地大不舍本性。恒 (第 0340a 页)
与火大俱时生故。诸
凡愚人谓地被烧。而实不烧。火所因故。如来法身
亦复如是。 如恒
河沙终不坏灭。 …… (第 0340a 页)
沙无量无边。大慧。诸佛
如来亦复如是。出于世间放无量光。遍于一切诸
佛大会。为化众生令觉知故。大慧。 如恒
河河沙更
不生相。如彼微尘微尘体相如是而住。大慧。诸佛
如来亦复如是。于世间中不生不灭。诸佛如来断 …… (第 0340b 页)
如是大慧。如来智慧
成熟众生。不增不减。非身法故。身法者有坏。如来法
身非是身法。

〔魏译〕大慧。 如恒
河河沙。若出于河亦不可见。入
于河中亦不可见。亦不起心我出入河。大慧。诸佛
如来智慧之力亦复如是。度 …… (第 0340b 页)
具足成就大悲心故。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是大慧。如来
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是故说言 如恒
河沙。如来
不随诸去流转。去是坏义故。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
不知故。云何说去。大慧。去者断义。而愚 (第 0340c 页)
夫不知。

〔魏译〕大慧。 如恒
河河沙随水而流终不逆流。大
慧。诸佛如来为诸众生说法亦尔。随顺涅槃而非
逆流。大慧。是故我说诸佛如来 (第 0340c 页)
如恒
河河沙。大慧。
言恒河河沙随顺流者非是去义。若佛如来有去
义者。诸佛如来应无常灭。大慧。世间本际尚不 …… (第 0340c 页)
〔唐译〕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来
亦尔。所有说法莫不随顺涅槃之流。以是说言。诸
佛如来 如恒
河沙。大慧。如来说法不随于趣。趣是
坏义。生死本际不可得知。既不可知云何说趣。大
慧。趣义是断凡愚莫 …… (第 0341a 页)
如来。犹如恒沙等。悉离一切过。随流而性常。是则
佛正觉。

〔魏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观察于诸佛。譬 如恒
河沙。不灭亦不生。彼人能见佛。远离诸尘垢。 (第 0341b 页)
如恒
河河沙。随顺流不变。法身亦如是。

〔唐译〕尔时世尊重说颂言。观察诸导师。譬 (第 0341b 页)
如恒
河沙。非坏亦非趣。是人能见佛。譬如恒河沙。悉离
一切过。而恒随顺流。佛体亦如是。

尔时大慧菩萨。复 (第 0341b 页)
 是则为成相」
#+END_VERSE


悉摄摩诃衍者。谓上四法普摄一切大乘
之法。反而言之。一切佛法。亦遍摄此之四
法也。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
句。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
云何世尊。为如说而受。为更有馀义。惟愿如
来哀悯解脱 三世诸佛如恒河沙。经教言
之多矣。诸佛之数为果如所说而受耶。为别

有义耶。故复请云云。

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 如恒

沙。所以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以凡愚计
常外道妄想长养恶见生死无穷。欲令厌离
生死趣轮精勤胜进 …… (第 0418b 页)

凡愚所不能信。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
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为譬。大
慧。然我说譬佛 如恒
河沙无有过咎 答中
先指其非。盖诸佛数量过于恒沙。亦过世间
心量所望。故非喻所喻。岂特恒沙而已。盖凡 …… (第 0418b 页)
一切地而
彼地大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馀愚夫
作地烧想。而地不烧。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
来法身 如恒
沙不坏 此言沙性不坏。喻如
来法身常住。言是地自性者。有事有理。以
事则同一坚性。故为沙为石。以理则 …… (第 0418c 页)
众生故
也。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是大
慧。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是故说言 如恒
河沙。如来不随诸去流转。去是坏义故。
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不知故云何说去。大
慧。去者断义。而愚夫 …… (第 0419a 页)
 是则佛正觉」
#+END_VERSE


不坏颂上喻法身常住。不去颂如来说法
不随诸去流转。亦复不究竟者。谓以不坏不
去观察如来。则未为究竟。当观诸佛犹 如恒
沙平等无异离诸过患。又言随流性常者。谓
随顺究竟涅槃之流。是为真常正觉也。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 (第 0419b 页)
愚夫种种境界故。(唐云。云何离有无。
一切愚夫种种解故)
如彼恒河。饿鬼见不见故。无惑
乱性。(唐云。 如恒
河水。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于 …… (第 0537b 页)

诸圣离颠倒(唐云。圣于妄法。离颠倒见)。」

【疏曰。世间惑乱所见妄法。本离有无。故云常也。且 如恒
河。本非有无。而饿鬼不见。妄计无水。世人见
之。妄计有水。然饿鬼谓无。既非定无。世人谓有。亦
岂实有 (第 0537c 页)
「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
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唐云。三世诸佛。非 如恒
沙。
何以故。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者。非喻所及。唯以
少分为其喻耳)
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长养 …… (第 0593a 页)
疏曰。约机。则有易见难见之不同。约理。则无多少
数量之可论。为凡外难得见佛。恐其绝望而不求
见。故云 如恒
河沙。令知欣厌。为受化常得见佛。恐
其习见而不殷切。故云如优昙华。令知渴仰。然化
身无数。既非恒沙优 …… (第 0593a 页)
优昙可譬也。
△二答更有馀义。】

「大慧。然我说譬。佛 如恒
河沙。无有过咎。大慧。譬 (第 0593b 页)
如恒
沙。一切鱼鳖输收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
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
供 …… (第 0593b 页)
。而地
不烧。以火因故。(魏云。以不离地而得更有四大火身
故。○唐云。火所因故)
如是大慧。如来法身。 如恒
沙不
坏。」

【疏曰。二以法身性不坏义。譬如恒河沙也。因有地
为所烧。乃有火为能烧。能所无性。皆如 …… (第 0593b 页)
「大慧。譬如恒沙。别求异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来
应供等正觉。无生死生灭。有因缘断故(唐云。譬 如恒
沙。住沙自性。不更改变而作馀物。如来亦尔。于世间中
不生不灭。诸有生因。悉巳断故)
。」

【疏曰。四 …… (第 0593c 页)
是大慧。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魏云。随顺
涅槃而非逆流。○唐云。莫不随顺涅槃之流)
是故说
如恒
河沙。如来不随诸去流转。(魏云。随顺流者。非
是去义。○唐云。如来说法。不随于趣)
去是坏义故。(魏 (第 0593c 页)
一超直入如来地开佛知见得自
觉圣智三空三种乐住所谓禅定菩提涅槃如来
依此而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无作妙用 如恒

沙大不可思议此从妙觉发起慈悲喜舍四无量
心故曰如来清净禅也白水仁禅师垂语云眼里
著沙不得耳里著水 (第 0680c 页)

潘阆倒骑骚此亦一莲华也纵谈多喻未尝不与
自證处相应。】

「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河沙无有过咎大慧譬 如恒
沙一切鱼鳖输收摩罗(云杀子鱼)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
不念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
来应供等 …… (第 0785a 页)
昧乐安众生故
无有恼乱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

【通曰如来法身既无可譬然佛常说譬谓三世诸
如恒
河沙者无自语相违过咎以有别义故如
下文所举七种别义先以法身离念处言之彼恒
河沙一切鱼鳖牛羊象马及杀子 …… (第 0785a 页)
故恒清净无垢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内身
證得自觉圣智清净无相践踏所不到如彼恒河
然满足诸力神通自在功德显现 如恒
河沙惟其 …… (第 0785a 页)
无有念想如来本愿欲令一切众生皆入无馀涅
槃而灭度之以三昧正受之乐安稳众生令满足
故不分别分别离诸恼乱 如恒
河沙无有爱憎等
无有异我说诸佛如来 (第 0785b 页)
如恒
河沙等又以本愿普
安众生 (第 0785b 页)
如恒
河沙等等者平等无有异相巳离爱
身无有贪恚故贪恚既断分别何从而起故谓诸
(第 0785b 页)
如恒
河沙者以离分别故此其无过咎者一也
黄檗云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
取境皆与道背悟河沙者佛说是 …… (第 0785b 页)
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
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馀愚夫作地烧想而地
不烧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 如恒
沙不坏。」

【通曰上言自性清净无有恼乱即使恼乱亦无散
失故以法身不坏言之彼恒河沙有形碍是地自
性也 …… (第 0785b 页)
亦如是愚夫将谓烦恼火烧法身亦坏不
知烦恼即是菩提不因烦恼无以显菩提烦恼与
菩提无二性故所以法身不坏亦 如恒
沙不坏也
僧问大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
随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也随云随他去僧问
龙济劫火洞 …… (第 0785c 页)
觉亦复如是转生灭依不生灭
更无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以永断三有生死因故
真如性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亦 如恒
沙之无异沙也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曰
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夹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
迷生死互相不肯同上大 …… (第 0786a 页)
舍法界自三昧愿乐以大悲
(魏云诸佛如来为诸众生苦恼所压瞋不可得)。」

【通曰不但众生成熟与不成熟 如恒
河沙原无增
减譬如有人欲得苏油压恒河沙终不可得无苏
油故众生在极苦中如来以方便力令其解脱然
诸众生受 …… (第 0786c 页)
觉他得无违拒即无瞋恨。】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是大慧如来
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是故说言 如恒
河沙如来
不随诸去流转去是坏义故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
不知故云何说去大慧去者断义而愚夫不知。」

【通 …… (第 0786c 页)
本际离于生灭不可
以生灭知见而知知且不能云何说去故如来说
法随涅槃流非无涅槃虽在生灭法中而实无生
如恒
沙随水非无水也大涅槃海是如来妙觉
境界诸菩萨顺流而入所以还源如来逆流而出
所以度生虽有出入实无生灭若 …… (第 0787a 页)
不究竟
是则为平等观察诸如来犹如恒沙等悉离一切过
随流而性常是则佛正觉。」

【通曰此颂通融前后七喻 如恒
沙火烧不 (第 0787c 页)
如恒
沙随流不去究竟解脱不至断灭此则平等法身
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若作如是观察者是名见诸 …… (第 0787c 页)
导师实相也乃至 如恒
沙无念离憎爱过如恒沙
无异离因缘过如恒沙无油离苦逼过光明普照
随流说法而自性常住此则如来正觉不随流转 (第 0788a 页)
若作如是观察者是名见诸如来实体也譬 如恒
沙有种种别义如此岂谓 (第 0788a 页)
如恒
沙之多便足拟于
如来过量之智哉黄檗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
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
有相 …… (第 0788a 页)
别识生起意识与彼五识
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刹那不住我说此等名刹那法)
。」

【通曰大慧因佛言如来法身 如恒
沙不坏不坏者
即无生灭然如来常说一切诸法刹那坏相当是
何等诸法刹那刹那念念不住归于生灭耶佛言
一切法 (第 0788b 页)
现故非无性如是惑
乱诸圣离颠倒不颠倒是故惑乱常谓相相不坏故
大慧非惑乱种种相妄想相坏是故惑乱常(唐云 如恒
河水
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馀所见故不可言无圣于妄法离颠倒见大慧妄法是常相不异故非诸妄法
有差别相 (第 068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