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霹雳舌(电眸虎齿丨丨丨为/子吹散千峰雪坡)深藏舌(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丨丨丨安身处处牢) (冯/道)
击贼以舌(宋伺曰诸君以舌丨/丨伺惟以力尔详贼)引锥刺舌(贺若弼父敦在周/怨言被杀临刑呼)
(弼曰吾以 (第 66a 页)
篦簬/作箸象牙为棋也)蒱博(陶侃投参佐酒器丨/丨之具于江详具)君知簙(五代郭/威讨李)
(守贞问策于 冯道
道曰丨丨丨/乎钱多则多胜钱少则多败史)民讼掷簙(唐董昌在越州丨丨/不视狱但与丨丨其)
(不胜者/死史 …… (第 26a 页)
车庾大宅史)
臣榜百(东方朔覆射郭舍人曰朔中丨丨丨/不中臣赐帛详上声数覆射寄生)靴九百(五代和凝/问 冯道
曰)
(公丨直几何冯举左足曰此/丨丨讥和性褊急也归田录)废事满百(陈遵为公府掾吏日出/醉归曹事数丨府 …… (第 33b 页)
今文皆作册 简也长二尺短者半)
(之/)金册(生则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丨丨张景阳七命)兔园册 (冯道
本田家道入/朝任赞刘岳在后)
(道行数步辄反顾赞问岳何为岳曰遗下丨丨/丨尔谓俚儒教田夫所诵者也道大怒 (第 48a 页)
  古者不为臣不见
观夫孔子之见阳货而后知踰垣闭门为贤者之过未

合于中道也然后世之人必有如胡广被中庸之名
托仲尼之迹者矣其始也屈己以见诸侯一见诸侯
而怀其禄利于是望尘而拜贵人希旨以投时好此其
所必至者曾子子 (第 28b 页)
尘土
矣明朝正统中以武进田赐礼部尚书胡溁其子孙亦
至今守之故窃以为奖廉之典莫善于此
  廉耻
五代史 冯道
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
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
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 …… (第 19b 页)
  降臣
记言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不入
说苑言楚伐陈陈西门燔使其降民脩之孔子过之不
轼战国策安陵君言先君手受太府之宪宪之上篇曰

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注以城降人/及亡人之子)下及汉魏
而马日磾于禁之流至于呕血而终不敢腼于人世时
之风尚从可知矣后世不知此义而文章之士多护李
陵智计之家或称谯叟此说一行则国无守臣人无植
节反颜事雠行若狗彘而不之愧也何怪乎五代之
乐老
序平生以为荣灭廉耻而不顾者乎春秋僖十七
年齐人歼于遂谷梁传曰无遂则何以言遂其犹存遂
也故王蠋死而田单 (第 54b 页)
   四

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廷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
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
沂公正色荅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范鲁公
范质初作相与 冯道
同堂道意轻其新进潜视所为质
初知印当判事语堂吏曰当判之事并施签表得以视
而书之虑临文失误贻天下笑道闻 (第 2a 页)
   窦尚书
窦仪开宝中为翰林学士时赵普专政帝患之欲闻其
过一日诏召仪语及普所为多不法且誉仪早负才望
之意仪盛言普开国勋臣公忠亮直社稷之臣帝不悦仪
归言于诸弟张酒引满语其故曰我必不能作宰相然
亦不诣朱崖吾门可保矣既而召学士卢多逊尝有憾

于普又喜于进用遂攻普之短果罢相出镇河阳普之
罢甚危赖以勋旧脱祸多逊在参知政事作相太平兴
国七年普复入相多逊有崖州之行是其言之验也仪
弟俨侃称僖并举进士父禹钧范阳人为左谏议大夫
致仕诸子皆成名士风家法为时之表焉 冯道
赠禹钧
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
芳人多传诵仪至礼部尚书俨至礼部侍郎皆为翰林
学士 (第 12b 页)
   唐质肃
熙宁以来大臣尽学术该贯人主明博议政罢每留之
询讲道义弥日论及近代名臣始终大节时宰相有举
冯道者盖言历事四朝不渝其守参政唐公介曰兢慎
自全道则有之然历君多未可谓完节宰相曰借如伊尹

五就汤五就桀非历君之多乎唐公曰有伊尹之志则
可况拟人必于其伦以 冯道
窃比伊尹则臣所未谕也
   始平公
始平公自郓徙并过京师上谒是时上新用文富为相
自以为得人谓公曰朕新 (第 11b 页)
   二
乾德四年诏太常寺太庙会复用二舞先是晋天福末
契丹之乱中朝多事遂废之至是始复是岁冬至御乾

元殿始用雅乐登歌(国朝闻/见录)
   冯言善琵琶 冯瀛王道
德度凝厚事累朝貌山立其子言时浮俊无
检为少卿善琵琶妙出乐府世无及者父贻书戒之略
不少悛一日家宴因欲辱 (第 10b 页)
   端明殿学士
后唐明宗不知书每四方章奏止令枢密使安重诲读
而重诲亦了晓大义宰相孔循特置端明殿学士二员
班在翰林学士上以 冯道
赵凤为之则端明殿学士自 (第 9a 页)
冯道
赵凤始也国初亦尝制此职而班在翰林学士之
下寻改为文明殿学士以侍郎程羽为之序立乃在枢
密副使之下逮明道 (第 9a 页)
此拟状有词宰相检押不印此其为异也大
率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决事皆有词谓之判则
书判科是也押检二人乃 冯道
李愚也状检 (第 15a 页)
瀛王
亲笔
甚有改窜句抺处按旧五代史应顺元年四月九日己
卯鄂王薨庚辰以宰相刘煦判三司正是十日与此检
无差来 …… (第 15a 页)
制集悉多用四六皆宰相自草今此拟状 冯道
亲笔盖
故事也
   宰相奏拟状
唐宰相奉朝请即退延英止论故事大体某进拟差除
但执熟状书可今所存有开 (第 15b 页)
此拟状有词宰相押检
不印此其为异也大率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决
事皆有词谓之判则书判科是也押检二人乃 冯道

愚也状检 (第 6b 页)
瀛王
亲笔甚有改窜勾抹处按旧五代史应
顺元年四月九日己卯谔王薨庚辰以宰相刘句判三
司正是十日与此检无差宋次 (第 6b 页)
   龚颖
龚颖自负文学少许可又谈论多所折难太宗朝知朗
州士罕造其门独丁谓贽文求见颖倒屣延迓酬对终
日以至忘食曰自唐韩柳后今得子矣翊日丁献诗于
颖颖次韵酬和云胆怯何由带铁冠祗缘昭代奖孤寒
曲肱未遂遗前志直指无闻是旷官三署每傅朝客语
五溪閒凭郡楼看祝君早得文场隽况值天阶正舞干
    冯瀛王

(第 8b 页)
冯瀛王
诗虽浅近而多义理若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
程须知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之类世虽盛傅
而罕见其全篇今并录 …… (第 9a 页)
   邵枢密

枢密邵公亦蒙见知屡加论荐尝谓余诗浅近有似白
乐天一日阅相国寺书肆得 冯瀛王
诗一帙而归以语
之公曰子诗格似白乐天今又爱 (第 10a 页)
冯瀛王
将来捻取个
豁达李老庆历中京师有自号豁达李老好吟而词甚
俚故公以戏之遂皆大笑然余赋才鄙拙不能强为豪 (第 10a 页)
   陶尚书

乾德三年再郊范鲁公质为大礼使以卤簿青油队旧
有甲骑尽取于武库磨铸坚厚精明可畏谓于礼容有
所不顺陶榖尚书为礼仪使出意绘之以青绿画黄絁
为甲纹青布裹之缘青絁为下裙绛皮为络长短至膝
如珂纹铜铃逸前膺及后鞦至今用焉榖本姓唐避晋
祖讳易之明博该敏尤工历象时为普军势方炽
谓所亲曰五星数夜连珠于西南已累累大明吾
辈无怪兵革之忧有真主已在汉地观敌帐腾蛇

气缠之其主必不归国未几德光薨于汉又孛东
起芒侵于北谷曰边患不久当息太平可望矣后
皆尽然
   窦仁惠公
窦禹钧生五子仪俨侃称僖相继登科 冯瀛王
赠禹钧
诗有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株芳时号五龙昆仲材业仪
俨尤著仪为礼部侍郎太祖欲相之赵韩王自以寡学
忌仪 (第 15b 页)
羊卖之骑羊
入蜀蜀中人追之上绥山食桃得仙故里谚曰得绥山
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列仙/传)庄宗年迈多疾 冯道
(第 11b 页)
 穿铁砚苦志于学及其谋国则割地臣辽为从古中

 夏之大耻 冯道
稽古宏才而事五朝八姓朝仇暮主
 为从古君臣之大罪此诚不足以言士亦不足以言
 学故欧阳脩作五代史志节之 (第 49b 页)
 汉祚又不能引身而退窃禄固位与时浮沉八十二

 乃死谚所谓愚福而痴寿也乡原德之贼也广之谓
 也 冯道
少以孝谨知名唐庄宗世始贵显自是屡朝不离
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
稽多知浮沉取容尝 (第 68a 页)
长乐老
叙自述屡朝荣遇之状
时人往往皆以德量推之
 欧阳脩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治人之大 (第 68a 页)
法廉耻立人之大节既为大臣而无

 廉耻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余读 冯道
 长乐老
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天
 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司马光曰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 (第 68b 页)
 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
 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范质称
 道
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
 巨山不可转也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 (第 68b 页)
 且其延儒学考制度修礼乐正刑统皆存远略毁佛
 寺三千三百三十陆所即仪铸钱断识不疑王环以
 不降赏刘仁瞻以坚守录弃 冯道
疏张美好恶予夺
 皆非衰世之所宜有司马光以为近于王道之无偏
 无党则似过矣世宗以明察威世用法过严群臣 (第 43b 页)
  瘠吏日以肥而国家元气日以朘剥长此不已将

  有瓦解土倾之忧惟仁圣深念焉
后唐明宗问 宰相冯道
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道曰农
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
农家为然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二月 (第 23a 页)
刚直有守非欺后世者可信不疑
也按唐浔阳簿刘肃所著唐世语林已明载皮日休黄
巢时遇害其子仕钱镠矣
昔人以 冯道
比胡广盖言其遘际行履之同也汉顺帝 …… (第 27b 页)
为孝灵元年参录尚
书事其年宦官杀陈蕃等进太傅录尚书事封又四年
卒凡事和顺质冲桓灵六帝周流四公三十馀年 冯道
始事唐庄宗庄宗为明宗所篡事明宗三年由端明殿
学士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废帝为从珂所弑事从珂 …… (第 28a 页)
出镇义成石晋灭潞王四年入为司徒侍
中出帝初以太尉侍中镇匡国契丹灭晋为太傅汉入
洛为太师周篡汉以太师为 中书令瀛王
凡历五国十
一主出入将相三公者二十四年
五季时十国称帝改元者七荆楚吴越常行中国年号
欧公五代史著十国 (第 28b 页)
  典述下
道书以一卷为一𢎥音周与轴通陶九成说郛用之佛
书以一条为一则洪景卢容斋随笔史绳祖学斋佔毕
用之佛典又云多罗树叶书凡有二百四十縳縳古绢
字亦借为卷也
宋史艺文志云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沈括梦溪笔

谈以为始于 冯道
奏镂五经是后唐时事柳玭训序又
云常在蜀时书肆中阅印板小学书则印板非始于五
代矣意其唐时不过少有一二至 …… (第 1b 页)
遳文选有遳脆之语唐书王伾传形容遳陋
盖里巷常谈其所从来远矣
宾退录云常语有自来不得曰脱空周史少主崩命
迎相公将立之公至相州周祖已为三军推戴郭忠
恕责道曰令公一旦反作脱空汉子顺适曰快活北史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