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晏子
予读晏子春秋见其与叔向论士君子之出处大扺多
摈处士以为当诛而自不耻于以一身而事百君夫以
晏子之行既过乎俭而其于出处之际所主又如此则
其为墨子之学明甚谈者相承谓之墨晏岂苟然哉自
公孙弘至 冯道 皆有笃行嘉言而不耻于事乱君行乱
政盖世之士大夫传袭此派千载不绝人谓杨墨之道
至孟子而止者特未之考尔 (第 1b 页)
予读晏子春秋见其与叔向论士君子之出处大扺多
摈处士以为当诛而自不耻于以一身而事百君夫以
晏子之行既过乎俭而其于出处之际所主又如此则
其为墨子之学明甚谈者相承谓之墨晏岂苟然哉自
公孙弘至 冯道 皆有笃行嘉言而不耻于事乱君行乱
政盖世之士大夫传袭此派千载不绝人谓杨墨之道
至孟子而止者特未之考尔 (第 1b 页)
似淩寒竹)
窦氏五龙(右谏议大夫窦禹钧有子五人仪俨侃称僖/俱以进士及第洎禹钧悬车仪俨己华显故)
(人 冯道 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仪终礼部尚书俨终翰林学士侃终起居)
(郎称终谏议大夫 (第 3a 页)
窦氏五龙(右谏议大夫窦禹钧有子五人仪俨侃称僖/俱以进士及第洎禹钧悬车仪俨己华显故)
(人 冯道 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仪终礼部尚书俨终翰林学士侃终起居)
(郎称终谏议大夫 (第 3a 页)
邵博 撰
唐以前文字未刻印多是写本齐衡阳王钧手自细书
五经置巾箱中巾箱五经自此始后唐明宗长兴二年 宰相冯道 李惠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
卖朝廷从之虽极乱之世而经籍之传甚广予曾大父
遗书皆长兴年刻本委于 (第 1a 页)
唐以前文字未刻印多是写本齐衡阳王钧手自细书
五经置巾箱中巾箱五经自此始后唐明宗长兴二年 宰相冯道 李惠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
卖朝廷从之虽极乱之世而经籍之传甚广予曾大父
遗书皆长兴年刻本委于 (第 1a 页)
闻见后录卷十 宋 邵博 撰
汉高祖一竹皮冠起田野初不食秦禄卒能除其暴拯
一世之人于刀机陷阱之下置于安乐之地帝天下传
之子孙四百年其取之无一不义虽汤武有愧也史臣
不知出此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谬矣
太史迁取贾谊过秦上下篇以为秦始皇本纪陈涉世
家下赞文班固云尔固贾谊传不书过秦今史记陈涉
语下著过秦为褚先生曰非也
王荆公非欧阳公取 冯道 按道身事五主为宰相果不
加诛何以为史荆公明妃曲云汉恩自单于自深人生
乐在相知心宜其取马道也
韩信既破 (第 1b 页)
汉高祖一竹皮冠起田野初不食秦禄卒能除其暴拯
一世之人于刀机陷阱之下置于安乐之地帝天下传
之子孙四百年其取之无一不义虽汤武有愧也史臣
不知出此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谬矣
太史迁取贾谊过秦上下篇以为秦始皇本纪陈涉世
家下赞文班固云尔固贾谊传不书过秦今史记陈涉
语下著过秦为褚先生曰非也
王荆公非欧阳公取 冯道 按道身事五主为宰相果不
加诛何以为史荆公明妃曲云汉恩自单于自深人生
乐在相知心宜其取马道也
韩信既破 (第 1b 页)
人书不多而精审作册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
卷后以幅纸槩黏之(犹今佛/老经)其后稍作册子后唐明宗
长兴二年 宰相冯道 李愚始令国子监田敏校六经板
行之世方知镌甚便宋兴治平以前犹禁擅镌必须申
请国子监熙宁后方尽弛此禁然则 (第 4b 页)
卷后以幅纸槩黏之(犹今佛/老经)其后稍作册子后唐明宗
长兴二年 宰相冯道 李愚始令国子监田敏校六经板
行之世方知镌甚便宋兴治平以前犹禁擅镌必须申
请国子监熙宁后方尽弛此禁然则 (第 4b 页)
诗也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龚霖诗也忍事敌灾
星司空图诗也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朱湾诗也
自己情虽切他人未肯忙裴说诗也但知行好事莫
要问前程 冯道 诗也在家贫亦好戎昱诗也
汉𨽻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铓近者杜仲微乃
故用秃笔作𨽻自谓得汉刻遗法 (第 16b 页)
星司空图诗也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朱湾诗也
自己情虽切他人未肯忙裴说诗也但知行好事莫
要问前程 冯道 诗也在家贫亦好戎昱诗也
汉𨽻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铓近者杜仲微乃
故用秃笔作𨽻自谓得汉刻遗法 (第 16b 页)
用此三字端叔前辈也必有所据
今官制光禄大夫转银青银青转金紫金紫转特进五
代以前乃自银青转金紫金紫转光禄光禄转特进
据 冯道长乐老 序所载甚详
庄文太子初封邓王予为陈鲁公史魏公言邓王乃钱
俶归朝后所封又哲宗之子早薨亦封邓王当避此 (第 4a 页)
今官制光禄大夫转银青银青转金紫金紫转特进五
代以前乃自银青转金紫金紫转光禄光禄转特进
据 冯道长乐老 序所载甚详
庄文太子初封邓王予为陈鲁公史魏公言邓王乃钱
俶归朝后所封又哲宗之子早薨亦封邓王当避此 (第 4a 页)
为枢密院直学士至明宗时安重诲为枢密使明
宗既不知书而重诲又武人故孔循始议置端明殿学
士二人专备顾问以 冯道 赵凤为之班翰林学士上盖
枢密院职事官也本朝枢密院官既备学士之职浸废
然犹会食枢密使厅每文德殿视朝则升 (第 14a 页)
宗既不知书而重诲又武人故孔循始议置端明殿学
士二人专备顾问以 冯道 赵凤为之班翰林学士上盖
枢密院职事官也本朝枢密院官既备学士之职浸废
然犹会食枢密使厅每文德殿视朝则升 (第 14a 页)
衔皆在官下盖兼
职宜然本朝循用其旧而他学士则皆冠于官上此自
五代赵凤为之也始后唐置端明殿学士以命凤及 冯
道 后凤迁礼部侍郎因恳宰相任圜升学士于官上盖
自示其贵重故本朝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皆以为例亦
世以职为重故尔 (第 8b 页)
职宜然本朝循用其旧而他学士则皆冠于官上此自
五代赵凤为之也始后唐置端明殿学士以命凤及 冯
道 后凤迁礼部侍郎因恳宰相任圜升学士于官上盖
自示其贵重故本朝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皆以为例亦
世以职为重故尔 (第 8b 页)
家道门
窦公禹钧同宗及外姻甚多贫困者有丧不能自举公
为出金葬之由公葬者凡二十七丧亲姻故旧孤遗有
女不能嫁者公为出金嫁之由公嫁者凡二十八人
窦公禹钧有五子仪俨侃称僖皆登第 冯道 赠之诗燕
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每对 (第 1a 页)
窦公禹钧同宗及外姻甚多贫困者有丧不能自举公
为出金葬之由公葬者凡二十七丧亲姻故旧孤遗有
女不能嫁者公为出金嫁之由公嫁者凡二十八人
窦公禹钧有五子仪俨侃称僖皆登第 冯道 赠之诗燕
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每对 (第 1a 页)
神亦至灵
梁师成自称东坡外子欲夤缘颖滨子元老请见通款
元老拒之师成怒挤之不令在中朝
宋南渡后吕颐浩罢相范宗尹继之年才二十自古少
年宰相无踰之者 冯道 浮游五季称常乐老而不惭其子吉亦善滑稽工
琵琶教坊莫及也每朝士宴集不召自至至则为弹
琵琶又赋诗起舞 (第 30b 页)
梁师成自称东坡外子欲夤缘颖滨子元老请见通款
元老拒之师成怒挤之不令在中朝
宋南渡后吕颐浩罢相范宗尹继之年才二十自古少
年宰相无踰之者 冯道 浮游五季称常乐老而不惭其子吉亦善滑稽工
琵琶教坊莫及也每朝士宴集不召自至至则为弹
琵琶又赋诗起舞 (第 30b 页)
士极推尊之何哉若
以李斯桑弘羊吕不韦李园贾诩董昭为名臣温峤为
逆贼所谓好恶拂人之性者也以扬雄胡广谯周 冯道
为吏隐外臣亦大谬
非圣侮法学士所当深戒如尸子谓舜多膻行又唐诗
人李群玉题黄陵庙诗自言遇二女或戏之曰君 (第 25b 页)
以李斯桑弘羊吕不韦李园贾诩董昭为名臣温峤为
逆贼所谓好恶拂人之性者也以扬雄胡广谯周 冯道
为吏隐外臣亦大谬
非圣侮法学士所当深戒如尸子谓舜多膻行又唐诗
人李群玉题黄陵庙诗自言遇二女或戏之曰君 (第 25b 页)
有馀也欧阳永叔文太略所以不及史记
韩吏部之文古文也欧文忠公只是今文不如唐人四
六尚有古意在
欧阳公作 冯道 传平叙而人品自具不激不矫无溢美
亦无溢恶古人不过也此文胜于唐六臣传
平生不喜新唐书列传迩日读之其论赞 (第 14a 页)
韩吏部之文古文也欧文忠公只是今文不如唐人四
六尚有古意在
欧阳公作 冯道 传平叙而人品自具不激不矫无溢美
亦无溢恶古人不过也此文胜于唐六臣传
平生不喜新唐书列传迩日读之其论赞 (第 14a 页)
(冯氏其先本归氏又毕公高之后食采冯氏因命氏/郑大夫有冯简子齐有冯驩魏有冯离赵有冯忌韩)
(有冯亭秦有冯章冯母择去疾勃劫汉冯唐奉世商/异衍勤鲂绲良晋冯怀后魏冯元兴隋冯慈明唐冯)
(宿 五代冯道 宋冯拯元京时行康国汲汲氏卫人汉/有汲黯后汉汲廉晋群盗汲桑后魏 固唐汲嗣宋) (第 30a 页)
(有冯亭秦有冯章冯母择去疾勃劫汉冯唐奉世商/异衍勤鲂绲良晋冯怀后魏冯元兴隋冯慈明唐冯)
(宿 五代冯道 宋冯拯元京时行康国汲汲氏卫人汉/有汲黯后汉汲廉晋群盗汲桑后魏 固唐汲嗣宋) (第 30a 页)
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
蜀中文学复盛又云唐明宗之世 宰相冯道 李愚请令
判国子监田敏校定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后周广
顺三年六月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傅布甚
广 …… (第 3a 页)
刻九经印板从之又他书记 冯道 取西京郑覃所刋石
经雕为印板则非李锷书仿蜀制作或别本也金石录
又云李鹗五代时仕至国子丞九经印板多其所 …… (第 4a 页)
多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
率雕板印纸浸染不可尽晓叶氏燕语正以此證刻书
不始于 冯道 而沈存中又谓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
之自 (第 4b 页)
冯瀛王 始印五经自后典籍皆为板本大槩唐末
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
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 (第 4b 页)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
蜀中文学复盛又云唐明宗之世 宰相冯道 李愚请令
判国子监田敏校定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后周广
顺三年六月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傅布甚
广 …… (第 3a 页)
刻九经印板从之又他书记 冯道 取西京郑覃所刋石
经雕为印板则非李锷书仿蜀制作或别本也金石录
又云李鹗五代时仕至国子丞九经印板多其所 …… (第 4a 页)
多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
率雕板印纸浸染不可尽晓叶氏燕语正以此證刻书
不始于 冯道 而沈存中又谓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
之自 (第 4b 页)
冯瀛王 始印五经自后典籍皆为板本大槩唐末
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
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