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资不合列书敕尾今后每书将相敕牒宜落下
钱镠马殷官位仍永为常式
清泰二年十一月制以前同州节度使检校太尉 同平
章事冯道
为守司空时议者曰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 …… (第 10a 页)
拜开府乃就列无故事乃不就朝堂叙班台官两省官
入就列方入宰臣退踵后先退刘煦又以罢相为仆射
出入就列一与 冯道
同议者非之及晋天福中以李鏻
为司徒周广顺初以窦正固为司徒苏禹圭为司空遂
以为例议者不复有云 (第 10b 页)
三年制皇帝受命宝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刻
四年制皇帝神宝周广顺三年内同制国宝二用白玉方
六寸螭虎纽诏 冯道
书宝文其一以皇帝承天命为文
其一以皇帝神宝为文
国朝传其二宝太宗别制承天永命之宝宝用玉篆文
广四寸九 (第 80b 页)
下御史台定/例同光以来李琪卢质继为仆射性质轻脱不能守师)
(长之体故昭序轻言宰相马裔孙以群情不悦刘煦 冯/道
欲微抑之乃责台司检例而台司言旧不见例据南)
(北班位次即当在前俄属国忌将就列未定裔孙即判/台状曰既有 (第 38b 页)
此拟状有词宰相押
检不印此其为异也大率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
决事皆有词谓之判则书判科是也押检二人乃 冯道
(使案目录三司使后当有副使盐铁使副使度支使副/ 三门此本皆佚去下文自弁始也一条又脱去标目)
(越次而授一条乃度支副使门内事盖抄/录者有脱去页数今无可考补姑仍之)
(自弁始也承延龄之后以/宽简代烦虐人甚称之)
越次而授(国朝至道元年以/殿中丞栾崇吉为) (第 6a 页)
(庄宗即位邺宫除 冯道
为宾/郎充翰林学士自绿衣赐紫)五鬼(九国志唐璟即位/冯延已喜形于色)
(璟未听政延已屡入白事璟不悦曰 …… (第 32a 页)
  (殿名而改此职益重也始端/明置大学士自贾魏公 也)
五代史后唐天成元年因唐室侍读之号置端明殿学
士命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 冯道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赵凤俱以本官充时明宗初即位四方书奏
命枢密使安重诲进读懵于文义孔循献议始置端 (第 46a 页)
明殿学士首命道等充职二年敕班在翰林学士之上
今后如有改转止于翰林学士内选任初如三馆例职
在官下赵凤转侍郎讽任圜特移职在官上后遂为故
事晋天福五年废端明殿学士开运元年桑维翰为枢
密使复奏置学士
退朝录后唐明宗以枢密使安重诲不通文义置端明
殿学士以 翰林学士冯道
赵凤为之班枢密使之右食
于其院端明殿即西京正衙殿也本朝程侍郎羽为之 …… (第 46b 页)
为大学士乃诏自今非尝为宰相勿除
殿前学士只有两人(后唐天成元年命 冯道
赵凤充端/明殿学士非旧号也 (第 48b 页)
冯道
笏记云)
(天下儒生仅馀万数殿前学士只/有两人时辈荣之见续翰林志)拜相谢于本殿(刘煦/为兵)
(部侍 (第 48b 页)
 端明殿即西京正衙殿也(退朝录/) 后唐天成元年

 明宗即位之初四方书奏命枢密使安重诲进读懵
 于文义孔循献议始置端明殿学士命 冯道
赵凤俱
 以翰林学士充班在翰林学士上后有转改止于翰
 林学士内选任初如三馆例职在官下赵凤转侍郎
 讽 (第 13b 页)
 郡公王同皎 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 太仆卿立

 节郡王薛崇简 右金吾卫大将军凉国公李延昌
  太子中允同正冀国公 冯道
力 少府监赵国公
 崔谔之 左监门卫中候光禄卿申国公许辅乾
 左金吾大将军邓国公张炜 朔方道行军大总 (第 35a 页)
 难又徙保义岁中召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河阳
 节度使寻得镇灵武凡十馀年恩信大著官至中书
 令封陈留王 冯道
(第 9a 页)
可道
瀛州景城人也庄宗即位拜户部侍郎翰
 林院学士 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
 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 …… (第 9a 页)
 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夜潜往为之耕其人后来
 愧谢道殊不以为德服除复召为学士 明宗即位
 雅知道所为问安重诲曰先帝时 冯道
何在重诲曰
 为学士也明宗曰吾素知之此真吾宰相也拜道端
 明殿学士迁兵部侍郎岁馀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第 9b 页)
 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光武由是擢拜零
 陵太守见马援传
五代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少仕州摄参军刘守光
 乱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 冯道监军
 
张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庄宗即位召拜司
 门员外郎为兴唐尹事祖父以孝闻 累拜吏部侍
 郎 历晋为太 (第 11b 页)
 民更铸所至皆有善政隐帝时为汝州防禦使有能
 名乾祐三年卒汝州奏防禦使刘审交卒吏民诣阙
 上书以审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诏许之 冯道
曰吾
 尝为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踰人非能减其租赋
 除其繇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此亦众 (第 41b 页)
 回班通夫人起居缙绅以为荣
五代赵凤幽州人也少以儒学知名为郓州节度判官
 晋取郓州庄宗闻凤名得之喜以为扈銮学士庄宗
 即位拜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庄宗置端明殿学士
 以 冯道
及凤为之术士周玄豹以相法言人事多中
 尝为明宗言其后贵不可言明宗即位思玄豹以为
 神将召至京师凤谏曰 (第 24a 页)
 凡此皆出民力祭何施于此而焚之宜解以衣贫者 冯道
司马温公曰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
 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
 如此虽有小善庸 (第 8a 页)
  践露

履霜知冰践露知春(蔡邕传/)
  食桃不康 冯道
曰食桃不康见李思戒琐言
  疾颠腊毒
左传高位实疾颠厚味成腊毒腊久也言味厚者为毒
久也
  阴重不泄 (第 152a 页)
  代天理物
玄宗以张守圭破可突千有功将与宰相张九龄曰宰
相代天理物不可以赏功遂止

  是非相半
冯道常问熟客曰道在政事堂有何说曰是非相半
  上相乡 冯道
为相敕改所居乡曰上相乡里曰中台里
  上宰
上宰英宰名宰时宰(职林/)
  冢司
再升台座三入冢司( …… (第 8b 页)
  荫补
唐李德裕以荫补校书郎后为翰林学士凡号令大典
皆出其手后为名宰相

   旌表门
  立戟
隋书三品以上门皆立戟 五代冯道
官一品给门戟十
六枝中书侍郎平章事桑维翰李崧给十二枝
  凌霄花
唐冯慈明劝李密归国密囚之死神龙中敕 (第 101a 页)
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任相下
周世宗显德元年夏四月庚申太师中书令 瀛文懿王
冯道
卒道少以孝谨知名唐庄宗世始贵显自是累朝
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人清俭宽宏人莫测其喜
愠滑稽多智浮沉取 (第 1a 页)
容尝著 长乐老
叙自述累朝荣遇
之状时人往往以德量推之 (第 1a 页)
公曰其/丨丨哉书)劝农(丨丨力本晁错传孟/夏命农勉作月令)邵农
(丨丨薄其租税汉/成纪邵一音翘)伤农 (冯道
云榖贵伤/民榖贱丨丨)惰农(丨丨自安不/暋作劳书)万石
(丨丨之丨与舜为友/以天下让之不受庄)大司 (第 28b 页)
陶园(丨渊明田/丨将芜)文园(丨丨终病渴杜牧之令/司马相如为孝丨丨)漆园(庄子为/丨丨吏)兔园 (冯道
顾丨丨册册/田夫所诵者详)沁园(汉丨水公王丨名从今丨/丨草韩 又曲 丨丨春)灌园(于陵仲/子辞卿 …… (第 44b 页)
如丨丨韩)童顽(丨因/惜得)
(丨姚/合)命坚顽(予亦拙进取才/高丨丨丨坡)腰脚顽(眼花丨/丨丨) 冯道
痴顽(丨丨自/云无才)
(无德丨丨/老子文)活套(父丨冥丨/苗民丨) 山(所问切说文宣也/定气散生万 (第 96a 页)
丨丨留/与子孙丨选)垄上辍耕(陈胜事/详志)学不如耕(夏侯/胜曰)
(丨经不明丨/丨归丨史)潜为民耕 (冯道
民有荒其田者道夜丨丨/之耕其人愧谢道不以为德史)活套(力/丨)
(归丨深丨战丨带月丨/带云丨谷口丨郑 (第 22a 页)
之鉴)冢茔神道(修丨丨开/丨丨后中)
(山简王传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也)佞佛謟道(详/佛)无寸底道 (冯道
在中书举人/李导投贽见之道)
(责其不避名导曰相公是丨丨/丨丨道了无所怒五代史补)恣其不道(唐杜黄裳 (第 33a 页)
从木圭声吟咏/山头老丨吹古香李贺君看一梢几金粟诚齐)
丹桂(窦禹钧五子仪俨侃称僖五代末相继登科 冯道
赠诗曰灵椿一株老丨丨五枝芳)攀桂(刘安丨丨/而赋招)
(隐辞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详隐)芝桂(元行冲曰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