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践履者。指存养为卤莽。其厌支繁而求简约者。指讲学疑口耳。然毕竟圣人之学。必先格事物之理。后反诸吾身当 行之道
而次第 (第 445L 页)
行之。
尧舜之性之。圣人之能事。汤武之反之。圣人之极工。反之之道。不先穷格而知之。则其何以反之而至于性之也。 …… (第 445L 页)
梯。则特是初学之书。而首载太极图说。则理气心性。不可不先知也。且冠婚丧祭。是礼节之小者。而自童子时所 行之
事。与礼乐书数之文。何可以先后看也。今所云云。只欲其知 (第 446H 页)
行之
先后轻重。一如朱子之说而做为也。此其为学之大体说。其修为之要法。惟在于敬字之贯内外彻上下也。尧之钦明 …… (第 446H 页)
 允福升职之后。先考妣 赠牒已下。改题主焚黄之礼。欲待递还。则将致经岁之久。欲使家儿替行。未知不害于礼意耶。焚黄时一献太简。备要有所云云。欲以三献则当具饭羹耶。
追赠改题。宜即 行之。
祭告之礼。主人有故。则使子弟替告而 (第 446L 页)
行之
亦礼也。今亦使令胤替行何妨。凡告事之礼。家礼告祝。只曰谨以酒果虔告云。而不言庶羞。则酒果外。依荐时食 …… (第 446L 页)
 允福祖考墓在温阳。祖妣权窆水原。将欲合窆。而水原他道也。法不当越界。欲使家儿替告启墓。待靷行到山下奔哭。未知不害于礼耶。然则成服当于启墓日。设位 行之
耶。奔哭日始成之耶。 (第 446L 页)
身既不得越界。则不得已使子替告启墓。以为靷 行之
地。如待靷行到山下奔哭。揆之礼意。似涉不安。豫待于境上停柩处。仍行成服。似合情礼。未知如何。至于随柩 …… (第 447H 页)
 士丧礼注。皋长声也。下教尝以长声。看作今人呼人时发语声。愚谓长声。当释以长呼。今呼人时发语声。即东国俚语耳。华音似不保如此。
皋以发语声看者。果曾有是说矣。尝见岭南之俗。有此例。岭之声音。素称有上古遗韵。或其然否。既无可据者。何敢为的论。第某人复之语。此非永其声而引呼之者。则皋之谓长声。终可疑矣。
 小敛未结以绞云云。尤庵先生当己亥 大丧。未结一二绞。以存礼意。门下亦 行之
否。
此段家礼云云。盖为人子至情而不欲掩面。则无以敛衣衾。不欲结绞。则无以使所敛者不散矣。顷于初 …… (第 451H 页)
 中衣是斩齐以下承衰者。则五服不嫌同服矣。
中衣之制。以深衣篇观之。即深衣之一名。在朝祭服之内者也。五服之不嫌同服者。高见诚是矣。布之粗细。当从本服轻重而有别矣。
 吊主人两再拜。世无行之者。近故金元辅独 行之。
意谓门下所教。今门下则略之何耶。
受吊时两再拜。于礼诚然矣。第主人之哭出西向再拜者。是为宾之奠酹于灵 …… (第 451L 页)
 

遣奠馔如朝奠之朝字。金河西始于虞祭谓朔字之误。然则以上诸朝字。不容有二义矣。遣奠当兼设上食。而先儒有先后 行之
者。门下何从。
祖遣奠并设饭羹之说。冠峰玄友果主此甚力。当时亦不之归一矣。第问解有夕上食后祖奠别设之 (第 452H 页)
语。鄙于前后丧。依此 行之。
祖遣奠不可异同。故亦于遣奠后上食时。行朝上食矣。
答申泰甫(戊午)
纸末郑重。且承求助之勤。却令人愧 (第 452H 页)
。孟朱已言之矣。道者率性之谓也。牛马蜂虎之性。果与人性同。则其率其性而为道者。必与人道同矣。未知其各 行之道。
皆能与人同耶。明道论率性之道曰。马率马之性。不唤做牛底性。牛率牛之性。不唤做马底性。此亦原初所得之性 (第 192H 页)
。已自各异。故及其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各有当 行之道。
而牛耕马驰。不得相同也。人物之道之不同。目下易见之事。而犹且不知。其性之微妙不能知。真无足怪也。盖世 …… (第 192H 页)
则道同。曰理曰性曰道。全无分别。今于性道虽同四字。只曰因上文意覆说云。而其各循其性之如何而同。各有当 行之
路之如何而同者。初不明言劈破。使见者晓然。而无端拶归于皆同之地。以至禽兽草木。与尧舜之性同科而无辨。 …… (第 192H 页)
阴阳五行之前。有此本然湛一之气。以至人之禀生。则此本初湛然者。又别于精爽之心也。未知天人之气。阴阳五 行之
外。果有别般湛一底气耶。诚不可知也。盖天地之气。阴阳而已。阴阳分则五行而已。以一元则浑沌属阴。开辟属 …… (第 197L 页)
气言之。动作之或清或浊。百千变迁。至有未发之时。则湛一虚明。与圣人一般。此盖天人之气。本自不齐。故流 行之
际。美恶之殊。亦有时而如此尔。元非在天为本然纯一之气。特占于二五之先也。亦非在人为心之本体而特贰于精 (第 198H 页)
爽之心也。至论变化气质。则只言躯壳流 行之
气而不及于精英(此所谓精英。即精爽也。)之地。既以精英谓不齐。而不言变化之工。心气之不齐者不变。而血 …… (第 198H 页)
各循其性之自然。又曰各有当 行之
路。又于教字曰圣人之于人物所当行者而品节之。盖性即理也。不曰理而曰性者。指理之各赋于万物异体之气者而 (第 199H 页)
  首章(十二条)
命性道莫非单言理者。然自天命以下。亦莫非气之承载以来者。非气命。何以赋与。故子思则只从理上说下。朱子则推了命性道之所以得名者。而却从阴阳五行上说理去了。
各得其所赋。各循其性。各自当行三各字。宜着眼看。天命之性。率性之道。固皆就人物上单言其理。此所谓太极全体各具于一物之中者。而万物各具一太极者也。理固无不同矣。然因形气之异。各得其理而为性。则人得此理。为仁义礼智之性。牛得此理。为耕之性。马得此理。为驰之性。鸢鱼亦各得此理。为飞跃之性。及夫人率仁义礼智之性而为爱敬宜别之道。牛率耕之性而为耕之道。马率驰之性而为驰之道。鸢鱼率飞跃之性而为飞跃之道。则此所谓各循其性之自然而各有当 行之道
者也。正人物性道之别也。其同者。即所谓一原理同也。其异者。即所谓理绝不同者也。异中不见其同。同中不察 …… (第 206H 页)
人与物对待而言其异也。然则或字太迂。成文理不得矣。且圣人虽欲品节之。人与物各正之性与各其当 行之
道。顾何以同之也。
道也(止)非道也。兼动静言。戒惧乎不睹闻属静。而第三节慎独。即属动边。盖上下慎字 …… (第 207H 页)
  第十章(一条)
夷,惠之清和。偏于一事。不可谓中庸者。朱子说。实非一再矣。此章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既曰中庸则似不可以夷,惠当之。小注朱子说。又以夷,惠言之何也。盖以惠之和。亦能和而不流。夷之清。亦能中立不倚。以

一事言之。各能无一毫人欲之私。纯于天理而十分尽到。所以称清圣和圣也。然夷虽中立不倚。而不能和而不流。惠虽和而不流。而不能中立不倚。故谓之全体之中庸则不可。此所谓偏于一事而终不得为时中之君子矣。
  第二章至十一章(一条)
二章三章。亟赞中庸之至。而四章五章。特言中庸之道不明不 行之
弊。盖大学一篇。只知行二字该之矣。此书入道之方。亦知行而已。是以四五章。已是知行张本。而下章以下。悉 (第 209H 页)
言知仁勇三德。知者知中庸之道。仁者行中庸之道。而勇者勇于知勇于行矣。更无不知不 行之
理。实与大学相表里矣。其章章承接。血脉贯通。细究则无不跃如矣。
  第十二章(四条)
首章章句道犹路 …… (第 209H 页)
  第二十章(三条)
中庸三十三章。首尾次第。脉络井井。而又就章章言之。首尾脉络。亦井井不紊。若此章则又是一个大文字。节节相承。条理极细。尤宜审玩。
章句生知安行知也。学知利行仁也。困知勉行勇也。困勉固属勇。而安行行也。胡属之知。学知知也。胡属之仁也。生知则知之真。既知之真。不待着力。自然而行。故行包在知中。学知其所知之也。亦用力穷格。推到十分尽头。实力行一般。故知包在行中矣。
章末吕氏说。朱子尝疏进于孝宗。此又编入者。盖谓学者变化气质之工。莫切于此也。夫人之生。禀天之气而形成焉。禀天之理而性具焉。形既成矣。则上面莫不有流 行之
气。如目之气能视。耳之气能听。至于鼻口手足。皆有能臭味能持 (第 213H 页)
行之
气。惟此百骸之气之精爽。该贮于方寸而虚灵不昧。又能主宰于视听臭味持 (第 213H 页)
行之
气。即所谓心也。此言才者。亦心之一名。朱子论孟子才字以为能运用做事底。语类又谓才者心之力也。合二说观 …… (第 213H 页)
有说得不备。对农翁辨说。本不失正义。而犹不能觑尽农翁本意而亦说之不尽也。何者心单言则气也。人之所禀五 行之
气之精爽。聚贮于方寸中者也。其为体段。本自灵灵昭昭。活化不测。而其所该之理即性也。从古圣贤论心。每滚 …… (第 219H 页)
子言其用谓之神。妙用谓之神。如神妙不测等神。皆指气上显 行之
理言之。若通书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又如正蒙一故神等神。皆专指理字说。更加详之。
朱子于庸学序孟子 …… (第 221H 页)
。栗翁于牛溪。不称才而称德。美村之言则栗翁以做事之才。许其经纶云。未可知也。以后学而读先贤之书。揆已 行之
迹。牛溪先生诚笃行君子。未必特以经纶言之。而美村之言。必矫栗谷之意而以经纶称之者何也。抑欧阳子必言政 (第 225L 页)
性之道不同。则其所率之性。元自不同。此已可见矣。下文曰。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莫不各有当行之路。夫所 行之道
不 …… (第 276L 页)
卿将相之命。是如太极元来便已具得五常之理也。某人及处公卿将相之位。便称其人为公卿将相。是如太极堕在五 行之
气。便名其理为五常也。某人未为公卿将相之前。虽已禀得公卿将相之命。未可便称为公卿将相。是如太极未堕在 (第 279H 页)
行之
气。虽已具得五常之理。未可便唤做五常也。某人既为公卿将相。虽称为公卿将相。而亦不废某也之称。是如太极 (第 279H 页)
堕在五 行之
气。虽唤做五常。而亦不改太极之号也。今高明见太极本具五常之理。而便欲唤做五常。则如见人才禀公卿将相之 …… (第 279H 页)
乎。然而温厚光盛严肃虚明者。只是一气而不相外焉。则其理之亦不相外而各为一物可知矣。愚故曰一心之中。五 行之
气都具。故其理亦都具。五气虽殊而实不相外。五性虽殊而亦不相外。自气而言则有昏明赢乏之不同。而自理而言 …… (第 285L 页)
其大体。此果尊畏先辈。讲明义理之道耶。然此二说者。本非师门之说。乃尤翁之说也。尤翁答郑庆由书曰。谓五 行之
理赋于人而为五性则可也。谓凡配五行者皆具仁义礼智信之性则大不可。味之甘者属土。遂以蜜为有信之性可乎。 (第 290H 页)
  别纸
献议疏释。姑仍先师本文而解之。天子诸侯为长子斩。于愚意终有所未安。今因此疏释而又思之。益见其难行也。以汉言之。则惠帝,景帝以未满世数而不斩。(以朱子兄弟各为一世之说为断。则景帝已满世数。今姑以父子相传者为言耳。)文帝,武帝以非正而不斩。宣帝以非体而不斩。惟元,成当斩。而哀,平则又不得斩矣。汉自高帝以下十帝当斩者。只有元成二帝。此其可行乎。且帝王家传重。以太祖为大。则承太祖之重者皆可斩。何可复计世数。而太祖之重。反为轻乎。此王朝之礼。与士庶家绝不同。而不可相准也。愚意以君不可为臣斩为大纲。而无论嫡庶长少。承统者皆服期。妇服大功。以重其统。庶可为万世通 行之道
也。愚见如是。故先师嫡妇大功之说。甚以为是矣。曾与沈信夫再书论此。其说甚备。异 (第 449H 页)
不同。故所得之理不同。所得之理不同。故所为之性不同。所为之性不同。故所循之性不同。所循之性不同。故所 行之道
不同。自道字看起。则所 (第 114L 页)
行之道
不同。由其所循之性不同。所循之性不同。由其所为之性不同。所为之性不同。由其所得之理不同。所得之理不同 …… (第 114L 页)
承之。而以气以成形理亦赋焉。解命字。则是以禀赋言。才言禀赋。便有不同。岂可复以一原论耶。言天于阴阳五 行之
上。言命于气以成形之后者。其旨岂偶然哉。朱子答赵师夏书曰。若论本原。即有理而后有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论 …… (第 115H 页)
。即万殊而见一原可也。只存一原。更无万殊。此岂知道者之图与书哉。故前此作图者。莫不如是。太极为阴阳五 行之
本原。故濂溪太极图。先著 …… (第 116L 页)
太极于阴阳五 行之
上。此岂谓阴阳五 (第 117H 页)
行之
中。更无太极耶。太极为两仪四象八卦之根柢。故朱子大易图。先著太极于两仪四象八卦之始。此岂谓两仪四象八 (第 117H 页)
之专讲。固合事宜。而第惟即今 睿学所进。莫先于感发学圣之心。苟欲为是。则舍四子不可他求。虽以古帝王已 行之道
言之。其在冲年。通习孝经,论语者多有之。伏想 东宫温文就将。正宜以此等书进讲。臣意则以为书 筵讲大学 (第 184L 页)
 道千乘章杨氏说。特论所存。未及为政。夫敬事节用使民以时。非政而何。
礼乐刑政。方是政。此则特论所存而不及于治具。盖亦务本之意也。朱子曰此。以为政者之心而言也。
 主忠信注程子说甚难看。盖曰人所当 行之道。
在于忠信。苟不忠信则事无实矣。且此心出入无定。必有忠信以主之。然后心方存。且者。别起辞也。上段所谓无 …… (第 309L 页)
 耳顺者。不思而得也。圣人化之之事也。到此则便可不勉而中矣。而犹必待十年而后乃言从心所欲者何也。
耳顺从欲。均是化之之事。而自有知与 行之
别。耳顺则只是闻人言语。不待思量而便洞晓。虽知之至而未及于行。至于从欲则朱子所谓左来右去。尽是天 …… (第 310H 页)
 先考襄礼。当使人告妣墓。
亲丧合祔之时。使人告于旧墓。似若有未恔于心者。

故鄙人则尝自告矣。若欲依此 行之。
则告辞用孤哀名。而奠酌则使人为之可也。
 灵车至设奠云云。
墓远处则灵车至设奠云云。似是新设。而如墓 …… (第 317L 页)
答朴士豪(挺阳)问目(壬戌)
 挺阳诸宗丧中祭祀及出外之服。皆以中单衣 行之
曰。吾先祖潜冶先生所定。近按先祖论礼诸书则初无是證。但曰朱子于卒哭后用墨缞常祀家庙。据此 (第 319H 页)
行之
可也。然则墨缞其果中单衣之谓乎。家礼祭祀条主人以下服深衣云。则深衣乃朱子行祀之服也。居丧之人虽墨其色 (第 319H 页)
。其制之为深衣。可推而知矣。然则先祖所定。可知为深衣。而单衣则非矣。至若出外之服。虽无先礼之可考。家礼注或问墨缞出入。则朱子答曰但要出外治事则只得服之。先祖礼说。从朱子也。单衣出入。亦岂先祖之礼哉。挺阳仲高祖佐郎公尝于先祖忧服中。用栗谷说以俗制丧服。出外行祀。此说出于赵司业克善三官记矣。其谓俗制丧服者非他。即备要所载直领也。然则吾先之不服直领。保无其说。而既服之證明矣。盖诸宗沉而不茂。文献靡徵。每当丧礼则或从门生后裔隔壁之听而 行之。
因是而误传者多。如散垂三年不绞一也。翣扇不入圹中二也。灵寝奉神主三也。小祥后上食止哭四也。凡此俱非先 …… (第 319H 页)
传者过实。至出南溪礼说。其误三也。止哭则南溪集或以此指为潜冶礼而质之。南溪答曰备要以前。举世从退溪而 行之。
然则是固非先礼。而挺阳父兄未有行此。今宗中复用或者说遽 (第 319L 页)
行之。
则世之不知退溪说者。便真谓潜冶礼。其误四也。至于父在齐衰三年之说则其失先祖之旨者尤大。先祖尝病世之事 …… (第 319L 页)
 宗侄大和承重先妣之丧。而又方在其母忧服中。先妣祥后大和引疑礼问解答同春说。虽不得行禫。挺阳之变服则当设位 行之。
而问解答李白江问。又以为诸父告辞行禫可也。二说不同。何所当从。
问解两说果不同。然以义理言之。宗子既 …… (第 320L 页)
 处士秀才之称。礼有明文。今有读书学古之士。未有职名则似当依礼书之以处士矣。至若不出于世而职名到身者则名虽官人。心则处士也。为人子者似当顺其志。而题主铭旌。不书职名。书以处士。恐无害于义。而古亦有据乎。若书处士则当并书别号。而陷中亦然否。
孝子之心。只当体亲志之所安而已。世俗是非。何足道也。处士之称。礼有明文。来示已知之矣。若欲闻古礼有据者则二程全书。有曰属谓高曾祖考。称谓官或号行。号是别号。行如元二刘九之类。伊川之子端中亦称伊川为先生矣。题主若如此则陷中如之。铭旌无可问。
答李生(渭载)问目(辛酉)
古人祥祭。固尝择日而 行之。
然亦不外于亡月。哀家则异乎是。只当以闻讣日过行矣。初期日单献无祝。而前一日告由。恐不可无也。○告辞当 …… (第 321L 页)
 亡妻练祭当行于今月。而前月遭妻母丧。或曰礼期以下丧。既殡行练祥禫。且异宫既殡则行祀无疑。或曰母葬前设盛馔行祀。不合于神理人情。何说为是。
辱询两说得失。何敢折衷于其间。而亦不敢全孤勤意。盖后说以生人之情观之则其为未安。亦似然矣。而于礼则未有所据。凡祭一以主祭者为主。今尊以服则缌也。以新丧言之则既殡也。以死者言之则又是葬后以神道事之者。俱无不可 行之
义。前说所引。既是礼家定论。恐当从之。然更愿广问而审择之也。
答张生(学圣)问目
 学圣三岁前为舅妻 (第 322H 页)
焉。常恫其不及趋庭。孤陋謏闻。而能自得师于遗经。味众人之所不味。其为学。一以小学为本。而致力于日用当 行之道。
切问近思。惟恐其不切于身心而有游泛之失。凡六经四子濂洛诸贤书及东方儒贤集。无不专精讲究。穷其指趣。而 (第 496H 页)
于岩亭。又方属笔讷丈。作近思斋记。为续揭计耳。大抵向日事。实出 圣朝伟典。其在奉 行之道。
为士子者所当齐会校中。讲论 赐书。不容但已。而校帑无以支供。且本府地广士众。虽校中事力有裕。实有难容 …… (第 162H 页)
。此非府近士友之责耶。讲学。为己非为人也。而奉行 朝令事体自别。佥兄何不与邻近诸益相与消详。图所以奉 行之道
也。上斋再发文。而无一员来会者云。实是意外。闻府伯非久上京。还朝之日。自 上如有问安东士子讲学与否。 (第 163L 页)
人出处。极有本末。而又以学未至而径出世路为至戒。兄于此平日见得。果何如耶。时固有可行之几。而己必有可 行之道。
然后其出有义。此所谓量时量己之说。而其序则当先审于己矣。方今 圣明在上。可 (第 381L 页)
行之
几。则安敢谓非其时也。所未知者。惟兄所存耳。吾兄以美才高识。发轫正路。方见其进。而不见其止。则不惟己 …… (第 381L 页)
甚的然如此。则由之出处者。不能沛然。可知矣。不审兄力学善反之地。其所自验者。亦尝有以及此否。彼进无可 行之
道。退无可守之志而胡去乱就者。则初何尝有出处也。惟吾党之士。虽或为亲为贫。不免应举觅官。而此不过禄仕 (第 383H 页)
而有所诱问。则仆何忍负此至意哉。仆才小而气弱。故有不及之患。兄才大而气高。故有过逸之病。均之恐难入中 行之道
矣。昔年尹丈以兄游骑太远。聪明为累有言。仆答曰。此所谓英气害事。世无此学久矣。举皆奔汨于胶漆盆中。而 (第 410H 页)
测量者也。如以中界人事言之。为人之道。不过修己治人而已。修己治人之事。具在方册。若依而行之。则自有可 行之道。
所谓西学救世之术。岂过于是哉。名虽救世。其实专为一己之私。无异道佛之教也。其所谓救世。与圣人明德新民 …… (第 465L 页)
迹而起。为妖贼之嚆矢而乱未有已。作俑之罪。其必有归矣。吾人既生此现世。则当从现世之事。求经训之所教而 行之
而已。天堂地狱。何关于我哉。日前于四来宿。语到此学。乃曰。西国尝禁此学。诛杀不啻千万人。而终不能禁。 …… (第 465L 页)
理之所在而体 行之。
心身之君也。兴身恒于斯。败身恒于斯。敬谨以守之。犹周召之辅成王乎。怠荒以失之。犹蜚恶之助受辛乎。 (第 470H 页)
崩摧其头角然。人心望救之切如此。此本仁山说。
天有显道。厥类惟彰。言道者人所共由者也。言天有至显所当 行之道。
而其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道惟彰矣。厥类以下文五常考之。当如此。通鉴前篇仁山说恐非。
彝伦。只训常理 …… (第 6H 页)
。无一夫可诛之罪。而徒然弃之。遽行天子之事。则是桓文之罪人也。仲尼之徒。不道桓文之事。而反为桓文所不 行之
事乎。所谓王道者。非谓天子独 (第 10L 页)
行之
也。即先王治天下之道也。其道不过农桑教养等事。文王之治岐是也。文王亦曷尝有行是政而利天下之心乎。王者 …… (第 10L 页)
德也。乡曲自好之士。入孝出弟。务农节啬。行成于家而名彰州里。是一家之王政行也。推此一人之为。而天下人 行之。
则是天下之王政行也。今若责此人以僭行王政云。则其可乎哉。不可也。孟子之劝行王政。不过如此。而其曰然而 …… (第 10L 页)
如是。而谓孟子则如彼可疑也已。晋国莫强章。 彼夺其民时一节。依谚解吐。则为假设之辞。依疾书吐。则为见 行之
政。以时君所行言之。则疾书吐。似为紧切。而孟子在此国。论他国之政。则假设之意较重。且朱子分下彼字。别 …… (第 11H 页)
  中庸
南丈幼张曰。中庸二十五章云诚者()自成也()。而

()自道也()。章句分诚道而双言之。然下文却言诚而不言道。以吾所见。道即诚之道也。上文吐释。当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然后以下文诚者物之终始章句所云。盖人之心。能无不实。乃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者。注于上文下。则意自明而似不必分而二之也。余乍闻之。深以为喜。后更思之。却有不然者。盖诚是实理。不待人为而自成者。天有此实理而能成天。地有此实理而能成地。物有此实理而能成物。故曰诚者自成也。能就此实理所成之中而有所当自 行之
理。即所谓道。而道者人之所由者也。故曰而道自道也。为道之本则在诚。行诚之用则在道。不可混而为一也。下 …… (第 19L 页)
养也。涵养熟而发之于行。则处事精详而能得其所止。知 行之
能事毕矣。盖其明之之工。不在他。凡物皆有本末。凡事皆有终始。格物之工。不过穷事物之理。其要不出于物有 (第 20L 页)
 

是岁九月。有相者见先生曰。古人相欧阳公曰。耳过面白。名满天下。唇不着齿。无事得谤。公之相恰似焉。公可为今世之欧阳公矣。
十六年庚申。先生二十九岁。○撰下学指南。
 先生以为古来学者之患。多在于务远忽近。乃于身心日用所当 行之道。
分排十二时。又列定条目。附以古圣贤嘉言善行。属于下学者。名之曰下学指南。以为平生取用之资。
作井田说 …… (第 365L 页)
 有冠礼问目答书。有曰别纸再三谛看。考校精详。今世之礼数有托云。
十二月。上星湖先生书。
 论卦变之说。又请一言之教。为终身体 行之
资。答书有曰今见来书。大非俗学捞摸之比。此果吾党之有其人。而恰慰馀生之望。又云有志之士。必先从主静持 …… (第 366H 页)
 有洞约一卷。会洞人颁示。自撰其序文。略曰。余读周礼。知圣王治天下之大法也。圣人为政。务举大纲。何规规乎比闾族党之间而不惮烦耶。夫不振不作。不导不行。民之情。而振作导 行之
术。须从民目击处起。必有兴感而易行者。故自其近者小者始而举天下。同一教也。不如是。无以遂生养。无以同 (第 369L 页)
风俗。无以行政令。虽圣王不能施其教矣。降而

汉唐宋明。若三老里正保长坊长之法。犹其制也。然而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人私其身。士异其论。治虽暂隆。而俄而污焉。此民俗之所以不及古而百世无善治也。是以穷而在下之君子。或推其修齐之馀。及于乡里。以淑诸人。而无僭上议礼之嫌。若蓝田吕氏之乡约是已。我东先辈之居是官也。居是乡也。皆不疑而 行之。
若一蠹之于安阴。退溪之于礼安。栗谷之于石潭是已。然则今日吾洞之立约。亦非僭。而固 上之人所欲兴行者矣 …… (第 370H 页)
 
自戊午岁始草。初名治县谱。至是更加增删。改名政要。有自撰序文。略曰。天德王道本一体。修己治人无二致。学优而仕。仕优而学。出处不同。其道则同也。真西山尝辑经传论政文字。为政经一书。非学外有政也。其体虽同。而措之事为之间。施用有异。故不得不殊而别之。此与心经相为表里者也。余少时为是书。虽有出位之嫌。而亦有为为之者也。在乱稿中。未尝出而示人。然而相识中或有为政而请教者。亦必以是投之。盖附古人赠言之意也。余未试者也。抚钥疑日。其用或错。闭户为屦。大

体斯存。昔傅琰为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世以吏绩著称南史。余心鄙之曰。是欲独擅能名也。诚使世人学我之为。则人之政。我之政也。楚弓得失。何必用心于其间哉。书凡三篇。曰政语。圣贤之训也。曰政迹。已 行之
效也。曰时措。瞽说之酌时而斟之者也。风俗有彼此之别。人心有古今之殊。世道有污隆之异。法制有治乱之分。 …… (第 373H 页)
 论师服。书略曰。师服一节。檀弓置诸三年之科。则舍此更无他求。自程张两先生有情有厚薄之说。而至于我东栗谷。定以期九月五月三月之礼。故世多从之。此于事势。似为周便。而以生三事一之义推之。则节量尊服。终涉不安矣。程门服制无考。而刘立之云系官朔邮。不得与于行服之列云。则其制服明矣。朱子祭延平文。筑室三年。莫遂初志云。则虽未遂筑室之愿。而三年之意则恐亦不废矣。但师弟之间。既非同室之人。故馈奠哭泣。虽不能一如家人。其追慕恸陨之情。不可暂忘。或绖或素带。以寓其心。不赴会不听乐。以示不可自同平人之意。似无悖于古而不愧于心矣。退门诸人。月川素带期年。三年不赴会不听乐。此率以古礼。则未知其如何。而实有惬于鄙意者。故敢欲依而 行之。
…… (第 374L 页)
 讲自或问颜渊。(止)一以贯之。 东宫令先生陈文义。先生奏曰。此章为克己复礼章。夫心学不过理欲之分。精一执中。克己复礼。一串贯来。惟此之心。人欲长得一分。则天理减得一分。人欲克了一分。则天理复了一分。复字有恢复旧物之意。心中自有五常四端本有之德。但为物欲所蔽。丧其本有之德。及其克除己私。则本有之德复见。犹镜体本自光明。为尘垢所蔽。失其光明之体。而若磨拭得精。则光明之体复见耳。又论勿字之义曰。五事貌言视听思。即五 行之
水火木金土也。而思之属土。人之思虑。无所不及。如土之流行于四 (第 381H 页)
行之
间也。此章视听言动。与五事之目相合。但无土之可言。勿字禁止之义。通行四者。犹思之于四事。 东宫曰。文 …… (第 381H 页)
。克己复礼。即上三者工夫。其所谓天下归仁。与此位育同义。 东宫曰。文义好矣。先生曰。古人云非知之难。 行之
难。试以目前事言之。 书筵召对。逐日为之。君德成就。实在于是。但逐日讲学而止。则体行似有不及之虑。伏 …… (第 382H 页)
 讲自潜虽伏矣。(止)章末。先生以慎独文义对。而必于幽独得肆之地。每加戒惧之工。幽暗之中细微

之事。虽谓之人莫得以知之。而以古事验之。骊姬半夜之泣。贵妃七夕之盟。传之后世。其可畏有如此者。
己卯。参 书筵。
 讲自又曰胸中。(止)至者而言也。先生奏曰。古人云非知之艰。 行之
惟艰。刘安世既闻不妄语之训。然后念念不忘。至于七年而不已。则古人工夫之刻苦而不为虚伪。可知矣。徐节孝 (第 383H 页)
积亦闻胡安定头容直之戒。仍念不须头容直。心亦要直。自此不敢有邪心。其一变至道。转换之机。间不容发。而沛然不御。此所谓非天下之大勇。不能如是矣。后儒之因循汨溺。不能成就者。多在于为之不勇。朱子少时。尝为一书。名困学恐闻。取子路未之能行。惟恐有闻之语也。其实心为学如此。然后可以大成。
庚辰。参 书筵。
 讲自兰溪范氏。(止) 行之
也。先生对曰。流注想。儒家所谓浮念客虑。凡一切欲心所发。可以猛省克去。而惟浮念客虑。乍有乍无。乍去乍 …… (第 383H 页)
 讲收敛言语章。先生奏曰。孔子此言。即系辞中孚二爻之辞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孚者信也。二爻与五爻相应。孚信相感如此。 东宫曰。予未读易。故不知易。二五相应云者何也。先生敷奏内外卦相应之义。因奏曰。孔子作传。亦取象而言。非徒然但言言行也。这内卦为兑。兑悦也。人悦则有言。且兑有口象故为言。且二爻动则为震。震动也。行属动。故孔子以人之切近。莫过于言行。即象取义以明之。言 行之
不可不慎盖如此。而为人君者。尤当警惕。不可使一言有所失措。一行有所亏欠。一或有误。俄顷之间。四方知之 …… (第 384L 页)
之至。工夫能到此界分。则岂不乐哉。行虽多般。而古人以为孝者百 行之
源。又曰孝悌之德。通于神明。人主诚能先尽其孝。官闱之间。洞洞属属。和气瀜泄。洋溢于外。则可以通神明而 …… (第 385H 页)
 

本邑初无雇马之设。新旧官交递之际。每从民结收纳。为民痼弊。先生欲救其弊。适当式年帐籍之时。使吏属分写籍卷。得书写租百馀石。又别般措办。得米三百馀斗。作钱数百金。分给各洞。逐年殖利。自官不问其出入。为交递时刷马。各种进上民赙。一切烟户之役。皆从此办出。详定节目。使之永久无废。又作洞会仪。使之春秋相会读约而遵 行之。
禁民立木碑。
 先生到官未数月。而惠泽所及。民皆感颂。木碑遍于境内。先生适往营衙归路。命使拔取。百 …… (第 387L 页)
 其下帖略曰。窃以为政不法三代。皆苟而已。三代之民。非民自善。以其教法明而劝导有术也。圣化已邈。民风日渝。游浪成习。奸猾为群。思所以整齐之。莫若行约束之政。此吕氏乡约之所以作。而朱夫子增损适宜。为后世必可 行之
良法也。然而古人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必也渐驯而扰之。使民乐趋。无卒遽生涩之患而后可矣。前日所颁洞会仪 (第 388L 页)
。简易易行。以此渐摩团结。民心稍定然后。始以吕氏本条。参酌兴行。岂不美哉。无约束。不可以修检。无赏罚。不可以饬励。要在佥君子量宜 行之
而已。噫。民心虽漓。而齐变可至于鲁。世道虽降。而殷礼足徵于宋。则乡约之行。实为今日之急务矣。今闻东面 (第 388L 页)
有兴 行之
洞。各面各洞。次次效习。排日兴行。则礼俗之行。不日而成。其有补于我 圣上化理之助。为如何哉。更有一言 …… (第 388L 页)
 
六月。三呈辞状于监司而始得递。(后辛丑。邑民立去思碑于邑东伏龟亭。)
四年庚子。先生六十九岁。○四月。行乡射礼。
 洞中诸生好礼者。来请行射礼。先生参酌古今。作乡射笏记以 行之。
五年辛丑。先生七十岁。○四月。家礼集解成。
 先生尝患世之学者于家礼。杜撰文义。全昧礼宜。乃逐句注 …… (第 389H 页)
于阴阳之义。其义精微。丘氏神亦安矣之说是矣。公之好古之意。诚为钦叹。而第未知其能摆脱唐宋以后程朱子所 行之
礼而独 (第 390H 页)
行之
否。此等礼。有王者作。定为一王之礼而后可也。然愚之意则细琐节目。不足恤也。
七年癸卯。先生七十二岁。 …… (第 390H 页)
之事。非人之所可测量者也。以中界人事言之。为人之道。不过修己治人而已。脩己治人之事。俱在方策。若依而 行之。
则自有可 (第 393H 页)
行之
道。所谓西学救世之术。岂过于是哉。名虽救世。其实专为一己之私。无异道佛之教也。其所谓救世。与圣人明德 …… (第 393H 页)
迹而起。为妖贼之嚆矢而乱未有已。作俑之罪。其必有归矣。吾人既生此现世。则当从现世之事。求经训之所教而 行之
而已。天堂地狱。何关于我哉。设有人为一网打尽之计。而受败身污名之辱。则到此之时。天主其能救之乎。窃恐 (第 393H 页)
一时观听之美。实出至诚求治之意。此固帝王之盛节。而但恨所施者非其人耳。人无可用之实而虚縻爵禄。臣无可 行之道
而猥膺恩私。则上下授受。均失其宜。其于国家化理。庸何益哉。臣伏读 圣教。末又提及先臣。勉臣以亟出。臣 (第 23H 页)
 各得其所赋之理。各循其性之自然。各有当行之路。三各字一串贯来。人物所得之理不同。故所循之性不同。所循之性不同。故所 行之道
不同。人物性道之不同。此可见矣。
各字如各具太极之各。是就气指理而言。未及乎其所得所 (第 134H 页)
行之
不同也。
 未发之际。气一于虚明。而虚明之中。随人气禀。亦不能无偏全美恶之不齐者。故又必单指理而后见 …… (第 134H 页)
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 行之
路者言。故其下语如此。盖曰人物性道之理虽同。而人物所禀之气各异。故其所率之者。有过不及之差云尔。非谓 …… (第 136H 页)
 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两性字皆以本然言。而曰成之曰各正则万物之性。皆有所不同矣。

此条可疑。
 五 行之
气。生于天地之前。而其质具于天地之后。图解之说。盖即其见成之质。原其生出之始而言也。非谓生出之始。其 (第 137H 页)
质便具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天地云者。以阴阳之气而言也。非指成形之天地而言也。
两仪即已成形之天地也。五 行之
生。并指其气其质而言也。盖天地五 (第 137H 页)
行之
生成。虽微有其序。而其间本不是截然也。今以五 (第 137H 页)
行之
生。为气之生出。而以天地为未成形之天地者。窃疑未安。
 
五性之殊。以具于未发者言也。
五性之殊。恐 …… (第 137H 页)
 四其字。皆以圣人言。
四其字。恐当以栗翁说为正。
燕居日言
太极图无极而太极。朱子曰无极而太极。如曰莫之为而为。又曰而字轻。此一句无次序。以此观之则而字只是接连上下句语脉。而未必有补于训释之意也。
两仪云者。指已成形之天地而言也。生水火木金土

云者。以五行成质而言也。读者多以两仪只作阴阳看。生水火木金土谓是五气之生出者。殊不知濂翁所谓天地五行。就造化见成之后而论。非指天地成形之前五气生出之始而言也。盖五行生出。虽微有其序。而本一时俱生也。五行生成。虽在天地成形之后。而其间又不是截然也。今以两仪为未成形之天地。五 行之
生。为气之始生者。恐不察乎此也。
错而言之。动阳而静阴也者。盖五行气质。各有动静。交错而言之。毋论气 …… (第 137L 页)
一之意异看也。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者。气指阴阳。质指五行。盖以二五分属气质。自当如此。而其实皆指阴阳五 行之
气也。读者多以运字之并下于气质为疑。恐未详于此义也。
五性之殊散为万事。既曰五常之性。感物而动。而其 (第 138H 页)
为一时观听之美。实出至诚求治之意。此固帝王盛节。而但恨所施者非其人耳。人无可用之实而虚縻爵禄。臣无可 行之道
而猥膺 恩私。则上下授受。均失其宜。其于国家化理。庸何益哉。臣伏读 圣教末。又提 …… (第 281L 页)
。则上下共勉之道。惟在于改之一字。而卿劄所云。无非格君心之过差。矫习俗之杌隉。予方将此推诸事为之际。 行之
注措之间。致章章之效。而若微卿左右承弼。辅予未逮。则石火电光。恐无益于向上地头。谨就予省励之意。复之 …… (第 285H 页)
 疏曰。臣闻君子上殿。未尝苟同。下殿未尝失色。而今之君子上殿。无所显斥。下殿阴相讥议。必欲逐去而后止。其于世道国事。何所补益哉。前月䨓变。一之已骇。再斯何由。 殿下临朝恭庄。而屋漏之之中。或有所愧欤。亲贤远佞。而取舍之间。或未尽道欤。虚明应物之际。人欲或间之欤。政令日用之间。虚伪或杂之欤。责躬求言。减膳撤乐。而实心未孚天意欤。崇俭抑奢。轸民祛瘼。实惠未究小民欤。公卿忧国之诚。不逮忧家之意。薄邑奉公之切。不如营私之急欤。伏闻都承旨臣洪国荣特许休致之请。成命之下。喉舌之臣。不为覆逆。三司之官。亦不争执。岂阴幸其去而莫之顾欤。臣谓依宋朝故事。即宜援而 行之。
无徒循国荣之私愿云云。○批曰自卿之去矣。国家朝象。又不知落下几层。呜呼。寡人不谷。固甚不诚。使卿有此 …… (第 289L 页)
 先生逮系阅岁。未有一讯。囚禁严密。隔绝上下。更无诉冤于 天陛之日。乃依古人狱中上疏之例草一疏。疏曰伏以臣自闻拿 命。蹐厚之情事。庶几一㬥于请室之前矣。宿疾添加于绝塞寒苦。新恙又作于严程。气息喘喘。若不保须臾。死则无知。万事奚戚。而惟是至冤未白。目且难瞑。玆冒万死疏龥。此乃先臣时烈己巳被拿后所行者。臣之此举。或不至僭猥之甚。而倘蒙矜怜察纳焉。则虽臣死之后。惟生之再也。呜呼。臣于己亥淑昌丧后。适入禁中。国荣来见于臣之歇所。臣曰 仁敬王后升遐后。 仁显王后德选。不待初期。今日事面又

自别。虽葬前似不无此议。至今寂然何也。彼曰前年亦因 慈教圣教而为之。自下何敢发端乎。臣曰既有已 行之
例。引此为言。或无不可。彼曰 仁显王后拣择时。先正与闻其议。今长者与闻。亦无不可。臣曰此事与闻。虽有 (第 293L 页)
行之。过此则非所论矣。但未知所遭之服轻重如何。若以祖父丧退行则势将于葬后行之。果尔则葬后祥前。容有可 行之道
矣。未知如何。
答舍弟稚共
屏岩告文。闻用此中所送可喜。教授云云。固有此语。而论人当先观其大节。贤良 …… (第 226H 页)
 冠者北向拜父母。父母为之起。亡师说不见父与宾。开元书仪并如古。家礼独有见父之仪。岂因疏说耶。至于父为之起。若与母拜比礼则恐近于丧服传父母何数焉之云。而后汉礼仪志注备言答子拜之非。其义严矣云云。
仪礼见母不见父。而家礼于见祠堂之后。同见父母及诸亲。似皆各有意义。而古礼仪文多未备。又无见祠堂一节。虽有曾子问可据。而节目之间。有难杜撰。盖古今既异宜。此等处与其亿而无稽。恐不若一依家礼已成之文而践 行之。
庶几寡过耳。至于以父为之起。为近于父母何数之云。则恐或推之太过。而礼仪志注严斥答子拜之非。则推以君拜 (第 233H 页)
臣之义。似不至此。仪礼独非周公之经乎。
答从侄煜(四月)
见尊长一节。废之得无未安耶。古今异宜。此等处只得一遵家礼 行之。
若拘于古礼。反废目下当 (第 233H 页)
行之
礼。则家礼将担阁不用耶。未可晓也。且如不见父。既有仪礼明文。固不为无据。而至于兄弟姑姊。仪礼分明有相 (第 233H 页)
和只是行礼从容不迫处。非礼之外。别有所谓和也。)斯者指礼之和而言也。先王之道云云者。其语意犹曰先王所 行之道。
小事大事。无不由此。所以为美也。
注节文非指外面可见处。只是以理言之。如朱子论礼处。有曰仁之节文。又 …… (第 262H 页)
故曰非复礼之本然。此则只正说有子之意耳。范氏说犹曰礼之体。主于敬。而其 行之
也则又须和然后为贵。不可徒严而已也。主于敬下无出于自然之意。故却难看。然深体之。与集注无异也。愚谓以 …… (第 263H 页)
折。无不晓然。故更无问辨。而直请其目。此所谓不违也。惟其如是也。故闻教之后。便能直去做克复工夫。坦然 行之。
无复障碍。此所谓发明也。小注释发字曰将圣人之言。发见于行事。此甚非是。发者言日用之间。有以发明夫子所 (第 264L 页)
言之理也。盖夫子只说得一句。颜子便领会其理。触处融贯。洒然 行之。
无所不到。夫子之言。于是而发明无馀矣。此乃发字之义。若以发字为发见之义。则不足以尽颜子默识心融坦然由 …… (第 264L 页)
持守处。便是礼也。
论语[再證]
时习注程子下说。农岩曰其云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谓既学而知之矣。而又 行之
不已则其所知者。皆为吾实践履之物故悦也。一说谓既学而又时时思绎。如上文所云。则所知者浃洽贯通。而不但 …… (第 265H 页)
诚之复。伸便是诚之通。士能笑而不答。余亦不复索言。今以此条观之。正与鄙意无少异矣。夫满天地都是阴阳五 行之
气也。都是元亨利贞之理也。大而至于天下莫能载。而此气此理未尝欠阙。如禽兽草木之一生一死一盛一衰。固易 …… (第 271H 页)
息之说虽若不同。而其非章句本意则一也。盖章句之意则道虽未尝不在我。而离之则离矣。如伯春之意则虽猖狂妄 行之
时。道未尝离也。其发明无往不在之理。不为无力。而终未若章句之完备。恐亦思之未审也。细玩章句,或问则自 …… (第 272H 页)
  十八章
农岩曰祭祀之礼。固自上致隆。而推以及下。若丧服则愈上愈略。惟三年之丧。天子亦不降。此正是自下达上。考经文达于天子者可见。此处恐不可言推己及人也。按诸侯而绝者礼也。大夫而降者礼也。士庶人而不降焉者亦礼也。作为礼法。使君臣上下。无不各尽夫礼者。正所谓推己及人也。盖不惟 行之
于身。推而至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莫不使之各尽其礼。不惟 (第 283H 页)
行之
于今。又推以至于后世。亦莫不使之各尽其礼。此章句所以以推己及人结之者也。此等处。恐不必强生疑端也。 (第 283H 页)
  二十章
三知三行。以已知已行者而言。即下文明

善诚身之事也。三近以求知求行者而言。即下文择善固执之功也。盖上文既言达德。而以三知三行承之。而以及其知之成功一也结之。(知之 行之
此之字。是已然之辞。)则以此三者。皆为达德可知也。于是哀公有美矣至矣之语。故复说三近。盖示入德之方也 (第 283L 页)
。上下语意太煞明白。是以三近章句曰此未及乎达德。而求以入德之事也。可谓深得经文之旨。而或问则尤详明无复馀蕴矣。(论困勉处有云困心横虑而后知之。勉力强矫而后 行之。
又曰天理既亡。久而后反之者也。详味乎此则自当涣然。)闻晦兄于力行勉行。分难易浅深。恐不然。若以学利困 …… (第 283L 页)
即所谓明诚。而择善固执。即所以入德也。上下语意。互相照应。次第条理。无少参差。则学问思辨之于好学。笃 行之
于力行。五弗措之于知耻。虽语有详略。而只泯然一地头耳。安有高下浅深之可言乎。或曰然则章句以五目为学知 …… (第 284H 页)
。实不外焉。(学利困勉。以其终而言之。固为明诚之成德。而与生安同归。自其始而言之则只是择善固执好学力 行之
事也。正宜活络看。)故于此直以其类而分属之耳。十一章注云此篇大旨。以三达德为入道之门。其意亦犹是也 …… (第 284H 页)
者。读者详焉可也。曰然则三近者。当如何分属耶。曰以其分而言之则好学者。学知困知之事也。力行者。利行勉 行之
事也。知耻则通乎知行也。以其等而言之则好学力行者。学利之事也。知耻者。困勉之事也。朱子以五目为学利。 (第 28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