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鲁春对。即其所放之心而求之。非所放之外。又别有一心求之者。此孟子之意也。朱子所谓只存此心。便是不放者。亦此意也。程子所谓反复入身来者。亦此意也。以其放而复收。故谓之反复入身来。而非谓放而出者。真出在身外。而今却收入身内。则程朱之说。恐无异同矣。
道若大路然。即日用常行之道。仁亦不是常 行之道
耶。然则仁不言人路。义但言人路者何耶。
 履健对。仁义礼智。何莫非人所常行者。而惟义字体象有勇往之意 …… (第 140H 页)
 履健对。养小失大。盖以舍义取食之类言也。若其轻重之权衡。即下篇一钩金一舆羽之喻已尽之。亦何可谓死生之不足恤耶。
范氏心箴曰。君子存诚。克念克敬。此所谓存诚。与中庸所谓思诚。有工夫次第之可言。而存与思之同异。亦可得闻欤。
 鲁春对。思诚。知之事也。存诚。 行之
事也。知先于行。则未有不思而能存者。此其先后同异之说也。 …… (第 140L 页)
 

时秀对。不教民之教字。谓教之以亲上事长之义。此固教之本也。能知亲上事长之义。则行陈坐作之为教之末者。亦何难之有哉。当时徒尚兵法。不教礼义。故为殃民。如甘誓之誓师。岂无教之于其素者耶。
山南曰阳。或曰是岱山之阳。或曰是泰山之阳。或曰是大行山之阳。何说为是欤。
 鲁春对。山南水北。皆谓之阳。故晋之南阳。以其在大 行之
南大河之北而得名也。秦之南阳。以其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也。泰山在齐鲁之界。其阳为鲁。其阴为齐。则 …… (第 143H 页)
 鲁春对。不屑之教。所谓或抑或扬。而多术中一术也。圣人尽在我者而已。至于不屑而不能会者。亦复奈何哉。是犹雨露之泽。无物不被。而草木之荣悴不同。此何损于天地之化耶。(以上告子)
[尽心]
集注以尽心全属知边说曰尽心则知至之谓也。而考之语类。数条兼属行边说。至曰某初间把做。只是

知得尽。如大学知至一段。未说及行。后来仔细看。如大学诚意字模样。此恐是定论。而集注却仍前说何欤。尽心之尽字。恐非知所能尽。必也兼行说似优。当从语类看耶。
 鲁春对。尽心知性知天。即知之事。存心养性事天。即 行之
事。而知性以尽其心。大学物格而后知至之功也。上下六句。句句对说。而上三句专以知言。下三句专以行言。何 …… (第 144L 页)
 履健对。前二节。一言知一言行。到第三节。以知行极工结之。故集注以知之尽仁之至当之。盖夭寿不贰。知之事。修身以俟。 行之
事。前既分言。而此乃 …… (第 144L 页)
 锡夏对。一本故万物之理皆备于我。万殊故物各有物之理。皆备于我则反诸身求诸心而足矣。物各有物之理则即物而穷之然后方可以尽物之理。是以学虽贵于反身。而工必先于格物也。
反身而诚。朱子说亦有两般。一则曰只是个真知。一则曰此乃躬 行之
至。当何适从耶。
 允大对。集注既以好好色恶恶臭释之。张子亦以无不慊言之。则此为意诚无疑。而其曰反身 …… (第 145L 页)
 载瓒对。识较于知。更深一层。著比于察。煞有分数。而所当然所以然。又自有深浅。集注之分属。岂无精义耶。盖道有当然之则。便有所以然之故。今若知所当然。而不识所以然。则其所知者。终不免于隔靴爬痒。虽使 行之
既著。著而又习。尚可谓真知之乎。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集注曰得己。言不失己也。或云不失己之义。已包 …… (第 146H 页)
 鲁春对。致良知。阳明为学宗旨。而阳明所谓良知。非孟子所谓良知也。其差谬不在于致良知。而在所致非良知。孟子则以爱亲敬长之心。不待谋虑而有知者为良知。爱敬理之发见也。阳明则以灵

觉之昭昭不昩而自能觉知者为良知。灵觉气之本体也。以良知为理之所发见则可。谓良知即是天理则不可。以爱敬为情之所流出则可。谓灵觉即是本然则不可。此所以阳明之学。同归于释氏之认心为理。认觉为性。而毫釐之差。终成千里之谬者也。
此章即与人为善之说也。舜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而又有善言善 行之
感触。则其从之也若决江河。此章之义。不过如此。则其未闻善言。未见善行时。亦只是为善而已。而语类问未闻 …… (第 147H 页)
 履健对。仁虽一理。而施有差等。物疏于人。人疏于亲。故由亲而及人。由人而及物者。君子之仁也。于民既加仁字。而于物又下仁字。则不几近于韩子之博爱为仁乎。如獭祭鱼而入泽梁。鹰祭鸟而设罻罗。不麛不卵不网不射。即君子爱物之事。而其曰不仁者。非以蒐苗狝狩宰杀牺牲而言也。当爱

当仁。有所不同故耳。
此章之旨。盖言仁也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以人而体仁则由是之焉而为道也。集注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云尔者。未详其何谓。岂谓以人身该载这理则谓之道耶。然则未说到体而 行之
之意耶。若未说到体而 (第 149L 页)
行之
之义。则虽该载于人身。仍是此理之无造作运用底体段。与只说仁字。何所辨耶。若曰以人而体仁云尔则体字上已 (第 149L 页)
含由是路以 行之
意。集注不以是为释者。抑有以欤。
 鲁春对。仁是人之理。而道是仁与人合而言者也。仁不在人之外。而道又 (第 149L 页)
 书九对。孔安国以后王后民。泛指殷家继世之君臣。只以厥终二字属之于纣。此说比蔡传为长。
无遗寿耇。白虎通曰。三老言其明乎天地人之道而老也。五更言其明乎五 行之道
而更事者也。此正与此节稽谋自天之语略相似。寿耇之明乎天理者。其可遗之哉。中庸曰取人以身。修身以道。皋 (第 28L 页)
陶谟先言知人而后言安民。无遗寿耇一节。在于疾敬德之下。諴小民之上者。其以是欤。
 东观对。明于三才五 行之道
云者。正是稽谋自天之意。而取人之次于修身。知人之先于安民。诚如圣教。臣无间然矣。
王敬作所此敬字。与 …… (第 28L 页)
 书九对。殷人之不忘旧国。自周而言。虽曰顽民。自殷而言。亦是遗黎。且此篇并告其有位之士。则固非愚蠢者流。而小学之要。不外于九容九思。曲礼之首。即言俨若思安定辞。则言动循理之敬。实非难 行之
事。宜周公之以是责之也。(以上多士) …… (第 31H 页)
 书九对。圣王之保民也。分田制产。劝耕薄税。而稼穑之利。博于天下。文王之即田功。若是而已苟使文王执耒躬耕。如农夫之为。则是乃许 行之
学。岂不为孟子之所笑乎。(以上无逸)
[君奭]
周公于洛邑既成之后。有予其明农之训。则盖伊尹罔以宠利 …… (第 32L 页)
 书九对。守成之世。文治虽隆。武备易弛。故君臣勉戒。每致意于此。陈氏所谓有感于张皇六师之言者似为得之。未必因牧誓之文而有此病也。
释冕反丧服。此礼之变而道之权也。召公制之。孔子取之。则可以解众人之疑矣。苏氏之说。真所谓未可与权者也。然而蔡传之意。似从苏说何欤。朱子于此有二说。制礼职一条。答潘子善书。何者为定论欤。当有初晚之分。其可详考而勘定欤。
 书九对。冕服即位。乃是召公之义起。而遂为后世通 行之
礼。孔子取之。达权之义也。苏氏疑之。守经之论也。权非圣人。未可易言。蔡传之取苏说。似或由是。朱子二说 …… (第 41H 页)
 义浩对。周穆之于蔀屋怨苦。其亦知之深矣。故责任于君牙则曰思其艰以图其易。如使其责难于臣者。以之自治。岂至有辙迹萧然之弊哉。夷考其行。不能掩焉。非知之艰。 行之
惟艰。政谓此也。
丕显丕承。实自泰誓武成文出来。显即显于西土。承即其承厥志。称述文武之功德。形容得甚 (第 42L 页)
 幼学朴宗薰对。佛骨表之不辨儒佛是非。夫岂无所以而然耶。宪宗屈万乘而礼朽骨。专出于祈福。故援喻祸福之前鉴。冀幸开悟其蔽惑耳。儒佛是非。尚奚暇言之。虽言之。亦何以有概耶。(以上唐宪宗)
[唐穆宗]
两税之并输布缯。论者多歧。或以为谷帛民所为也。货泉官所为也。民所为者租税取焉。官所为者赋敛舍焉。曷尝有禁民私铸。而以钱为赋者乎。或以为唐之初定两税。货重钱轻。故贞元之间。亦尝计钱而输绫绢。然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绢一匹本为钱三千二百。而一自输绫绢之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输一者过二。赋虽不增。而民益困匮。则杨于陵之言。亦一

时权宜之计。而非万世通 行之道。
两说之中。孰为经国之要。
 进士沈潞对。两税之法。初变于杨炎。再变于于陵。虽各有弊。亦各有利。如欲随 …… (第 425L 页)
 幼学李羽𥳑对。天下之事。皆从实地上做得。则而况于农桑乎。张全义之劝民树艺。盖得此个道理。故致有实效。世之人辟。苟能率是道 行之。
不待亲 (第 436L 页)
 

归欤之叹。千载之下。想见夫子之声容。圣人道大。不能容于天下。知其终不见用也。则欲还洙泗之上。讲磨道义。成就人才。继尧舜周公之道。开颜曾思孟之学。一区龟蒙之野。即万世太平之土也。及门诸子之姿品。各自不同。非独狂𥳑而已。而夫子之必言狂𥳑者。以其可与进道。故思欲与之。以其易流异端。故急于裁之也。然而毕竟传道之人。不在于狂𥳑。而曾点琴张之徒。只是免不得老庄气味。做不得一科成人。抑狂𥳑之士。终难与进于中道而然欤。
狂𥳑非中 行之道
也。为狂𥳑者。其肯拂其性而屈其志。而从事于中行耶。集注已详之。奚烦剿说。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章 (第 538L 页)
 微生高乞醯与之。夫子讥其予之不以其道。孟子曰为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讥其取之不以其道。取予虽不同。其所以失其本心一也。且微生高与或者。既不以道。则乞诸邻亦非当取。一与醯而俱害取予之义。学者其可不谨于微乎。此章当兼取予看。未知如何。
似此没紧关文义。徒归寻数之科。如是看如彼看。从

左看从右看。有何为益于身心之工耶。
  颜渊季路侍章
 夫子之言。与天地同流气象。无所不包。 行之
于家。是这般道理。 (第 539H 页)
行之
于国。是这般道理。 (第 539H 页)
行之
于天下。后世。亦只是这般道理。得其位行其志。则这便是帝尧之平章百姓。黎民时雍也。无一豪加。无一豪损。 …… (第 539H 页)
 知好乐三者。虽有浅深层节。而其实皆知中事。如曰真知云尔。真知则不待知而知。不待好而好。不待乐而乐。论地位则乐是知之极。论工夫则知是乐之始。凡人之于食色。才知之则便自滚到。乐知之真故也。知之真则不能已也。学者之于道。如斯而已。故曰真知而必行。如 行之
则必知也。虽然之道也。亦不可悬空摸著。反观于孟子仁之实章则知好乐之实。可以得之矣。
知果真知则虽谓之 …… (第 543H 页)
 子贡见夫子不轻许仁。未知如何。方可曰仁。意或博施济众四个字。充当得仁。便把此来问。却不知仁者之心无穷。仁者之事有限。以有限而欲无穷。则自无可了之期。亦无可 行之
理。乃反滉漾难测。靡所止泊。于是圣人不得不约其无穷。纳之有限。亲亲而后仁民。仁民而后爱物。庭衢八荒而 …… (第 545H 页)
 多闻择从。多见识之。虽曰知之次。而其实则知之至者。要不过如斯而已。夫子之夏时殷辂周冕。非

多闻择从乎。春秋善恶皆存。非多见识之乎。夫子不欲处生知。故为此谦辞以自居。而兼示学者求知亲切工夫。圣人 行之
只这般。学者求之只这般。而既无高远之意。又无躐等之弊。此其为夫子之言欤。阳明解此章曰。此正所以明德性 (第 549L 页)
不能使武王成拯济之烈。则虽有富贵之名。而却无富贵之实。邦有道富且贵焉。尤可耻也。此章贫贱之耻。即无可 行之道
之为耻也。非不得富贵之为耻也。故朱子于此章集注。不言贫贱富贵。而特以可行能守为解者。可谓阐圣人之微意 …… (第 554H 页)
自来。岂待吾之求之。而设令汲汲焉求如子之言。此非求富贵也。即求其行道也。顾何害于义乎。至如悾悾然无可 行之道。
而只知贫贱之为可耻。富贵之为可乐。惟意是求。不顾义理。犹且妄引经旨。以为御人之资。则非愚之所知矣。问 …… (第 554H 页)
 知仁勇三达德。固是少一不得。而仁到极处则知勇自在其中。知只是仁之分晓通透处。勇只是仁之强毅坚忍处。圣人特于仁中提出其分晓处。名之曰知。提出其强毅处。名之曰勇。非于仁之外。别有个知勇也。今欲舍仁而求知勇。则其将鹘突无向方矣。仁有专言分言之异。分言则可与他德相对。如此章之类是也。专言则并包他德。如仁者安仁之类是也。分言处固当片片劈开。不可混囵看得。专言则知勇不外乎仁矣。虽以微子事言之。度其可以去而去之知也。去之而存宗祀。以全其爱理心德仁也。知其去之合义而存宗祀之为重。不

以为嫌。断然 行之
勇也。比干箕子迹虽不同。而其为知仁勇一也。夫子不曰知仁勇。而并以一仁字美之。以此观之。知勇之在仁中。 …… (第 559L 页)
 颜子之无所不说。如仲尼之声入心通否。
不违如愚。固无异于仲尼之耳顺。而默观乎亦足以发之训。则终是有迹。虽然较圣贤高低。非学者切务。周濂溪教人寻所乐何事。岂非亲切至当之教。而学者所当紧贴在顶上者乎。
  季路问事鬼神章
 人鬼生死。有当然之则。有所以然之故。所当然者。日用常 行之
道是已。虽凡民可使由之。所以然者。形气造化之理是已。虽知者不可躐等而骤闻。若或骤语而骤闻。则非但无切 …… (第 561H 页)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此章集注张子曰有诸己也。以孟子所称之信。释夫子所言之善者何也。小注陈新安曰此是进信一步说。臣意则子张之学。已至于有诸己。故于此章夫子之答其问也。横渠兼信而解之。孟子之论乐正子。统言其次第等级。故分信而言之。各随其言之所在。而

浅深看。未知如何。张南轩曰善人谓不能有诸己则不可。谓其尽夫有诸己之道则亦未也。大抵己之所有。亦非别件物事。即此道理也。善人者是好底资质。此道理固有诸己。而不能学而成之。故发而 行之
者。虽暗合于道。而亦不能尽其己之所有。南轩云云。正谓此也。臣则以为解善人。南轩说最分明也。曾子,子夏 …… (第 562L 页)
而尽臣道。岂可易言哉。凡今在廷之臣。苟能以夫子此训少留意焉。其功烈之卓乎难及。其如反掌乎。至于所养所 行之
论。甚善甚善。是非不难知也。薰莸不难辨也。亦或有认是而为非。认薰而为莸。甘自归于非与莸之科。而不思所 …… (第 563H 页)
 三子之言。虽规规于事为。而皆其真知而能行。曾点之志。虽高于三子。而未必真知而能做。使其真知则何患乎做不能也。夫子之与点。与其见识之能到。气象之自别。非许其所学之已到此地位也。盖曾点全属知边。三子全属行边。知 行之
异。不可不分。而亦不可低看三子者矣。未知如何。
曾点之浴沂气象。直有尧舜三代瑞日春风之馀韵。所以有子 …… (第 563L 页)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章
 朋友之于五伦。序居第五。而朋友之义。通行于四伦之中。如五常之有信。五 行之
有土。不可轻重看。
来喻非不是矣。而观其语意。似是百忙中潦草。无深究自得之意。有依样学言之病。既非拣 …… (第 567L 页)
 
农圃虽是小人之事。而其理则虽大人亦不可不知。虞舜耕稼而承帝尧之德。后稷树艺而开周家之基。此无他也。知其理而躬其事。则不必以小而害大也。樊迟游于圣人之门。必不欲专其事而遗其理。又不欲饔飧而治。如许 行之
为。则夫子之若是拒之者何欤。
子曰云云。吾亦欲于子云然。子方以圣人之书。讲说亹亹者。所欲学何事。今若 (第 568H 页)
之于杀者。自有等分之可言。而醉诟欲犯。举措顽恶。为仁兴者。推之攧之。常情所必然。渠非有识班族。何责中 行之道
理乎。然而狱既具矣。證亦备矣。真所谓无容别议。仁兴身(乙)。仍推期即输情。(见丙辰)
京囚孙景海狱( …… (第 4L 页)
加刑期于得情。
  
(刑曹回启。专事妆撰。无意直招。)
判。何去而今始讯推乎。所谓讯推。亦有分日举 行之
定式。则九度之供。一日之内捧入者。亦果何许委折(是隐喻)。其委折。该房查问以启(为旀)。循例捧入之该 …… (第 4L 页)
  
(因副修撰李基让疏请审理。)
传曰。审理疏决姑张大。无其名而有其实。则岂不为导和之一端乎。凡有疑案。刑曹堂上之省记入直于本司。聚精究理。即亦应 行之
例也。近日旱气。近京处甚于远道者。尤切兢惶修省之思。自今日刑曹诸堂。齐会该曹。先从京囚之已结案已完决 …… (第 7H 页)
热。涉于疑疾(是如为有则)。非被打也。乃自攧。非自攧也。乃因病。而既为姻娅之亲。又有序 行之
分。赌牛小事也。而先犯手势。投鼠大嫌也。而自归罪科。道伯虽以轻典状请禀裁。而当此乡饮乡约劝饬中外之时 …… (第 16H 页)
狱朴女之卤饮于四日(是置)。真所谓善恶无不对。向于金女。褒之曰烈哉金女。曾无愧色于曹娥汉姬。而贞操姱 行之
凛如秋霜。求之江汉游女。未易多闻。今于朴女之旌褒也。岂容他语。诵谕判语。呼写此案。龙仁朴女。亟令地方 …… (第 18L 页)
边之杀之者乎。洞民虽万番呈状。尸亲虽百口保之。俱不足为轻重于本案。德官之仍推取服。无容更议。依录启施 行之
意。分付道臣(为旀)。所谓验尚所为。不可以常理责之。令道伯拿致营庭。晓以道理后。严刑惩放事。一体分付 …… (第 20L 页)
判。清安囚杨哥延哥至凶绝悖之罪。不须更问。借铳拟刃云云。至发于招供。则以今弛纪颓俗。何可论已行未 行之
别乎。惩一戢百。政为此狱而道。审恤自审恤。威断自威断。当律常刑。不施于此辈而何。延东标,杨汉祚等。严 (第 25L 页)
政失其平。乖气致异也。今年寒暑得宜。予以为喜。
筵臣有以言论不可乖激为言。教曰。是何言也。乖激诚非中 行之道。
而今世士大夫俗习风气。日就委靡。以窥觇为能事。以趋避为妙计。举世滔滔。果成何许爻象。有一人能不顾利害 …… (第 448L 页)
。谏而不行。去之可也。万一有如方命于尧。不格于舜。乱政于孔子之世。咈哉之谕。三危之窜。两观之诛。非予 行之。
伊谁哉。三军之众。听于一人者。分数明而纪律严也。听鼓而不进。聆金而不止。恶在其一众心而齐众力也。冉求 …… (第 454L 页)
太常造出图屏。始自粢盛之播种耘穫。至于笾豆之列尊罍之序。一一为图为说。藏于太常及庙社殿宫。以为常目遵 行之
地。
陵园祀享。道里稍远。享仪馔品。一付之典祀官之手。 …… (第 457H 页)
所以祈丰。老人星之祭。所以祝寿。侯邦之得祭分野之星辰。本不涉于僭逼。而寝而不举。殊无意义。不可不讲而 行之。
国初。中朝文献。多未出来。制礼作乐之际。虽有未尽条件。而今以五礼仪,乐学轨范等书观之。浑厚质实。有 …… (第 457L 页)
言虽俚。可以喻道。舳舻者吾心之本体也。米谷者心之所得之德也。七山,安兴,孙梁,江华者。戒慎恐惧明辨笃 行之
工夫也。达于京师者。止于至善之极致也。舜之好察迩言。其此之类欤。 …… (第 457L 页)
求忠必于孝。予之用人。必先问其内 行之
如何者此也。
近世罕闻有善居丧者。筵臣或有制阕后登筵。语及先故。声泪俱发。予不觉为之戚然动容。
甲寅 …… (第 460L 页)
奉万年之忱。愿屡丰之意。无于古。尚可义起。况祖宗之攸行乎。然而祀典至重。故遍考掌故。博询佥议。而举而 行之。
欲取决于方寸上耳。
声音之关于有国甚重。况庙乐乎。向闻太庙大享时。登歌轩县。多失节族。至于九成之间。 (第 461H 页)
盖政失其平。乖气致异也。今年寒暑得宜。予以为喜。
筵臣有以言论不可乖激为言。教曰是何言也。乖激诚非中 行之道。
而今世士大夫俗习风气。日就委靡。以窥觇为能事。以趍避为妙计。举世滔滔。果成何许爻象。有一人能不顾利害 (第 375H 页)
中朝。而国俗敦尚儒术。搢绅韦布。非洙泗洛闽之书。未尝传信而讲习。虽闾巷妇孺。皆能知五伦三纲之为日用常 行之道。
至于左道异端。初未之闻焉。忽于数十年间。一种凶丑匪类。倡为西洋之学。慢天侮圣。背君蔑父。废其祭礼。毁 (第 576H 页)
何等盛举。此何等恩礼。臣惶陨感泣。循墙而不敢承也。只为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而凿坏踰垣。亦非中 行之道。
臣于是包羞忍耻。从他笑骂。数三登 筵。黾勉迟徊。以至于今。臣诚愚不肖。既不能涓埃报效于 国家。乃反以 …… (第 404L 页)
例迁。而得之者。不过世阀之子弟。要途之私人而已。故绝无得人之效。自 上若严饬铨官。不拘例不循私。至诚 行之。
则必有得人之效。汉宣中兴之治。专本于守宰之得人矣。 上曰。所言极好。当留意。
二十三日召对入侍。讲东 …… (第 415L 页)
有以为穷理尽则自底于行。此乃退托不去做之说也。 行之
而后。所知者为真知。譬之行路。自京都至义州。是如自初学至圣人。沿路之一山一水。长亭短亭。虽耳闻甚熟。 …… (第 416L 页)
坐而理会。终非真知之境。伏愿试依此下工焉。 上曰。此譬谕。可谓精密切实。儒臣在桂坊时所进为学图。有知 行之
言。予岂忘之。当体行焉。对曰。臣祖常言知行固为学之大要。而成始成终。在乎立志务实。故添书两条于图。盖 …… (第 416L 页)
士庶或有实用其力。其效至于如此。而三代以下人君。初无志学之功而然。岂有闾阎匹士之所能行。而帝王反不能 行之
者耶。于此而可知其有为与不为者之形也。伏愿 殿下深留圣意焉。 上曰。所言甚好。予当深加体念。古语曰。 (第 417L 页)
之。亦不能自力。顾无以磬。此区区向往之情。未知远。其或谅之否也。
所谓学问。亦非别件物事。只是日用常 行之道。
若其用力之方。则古人已为之八字打开。然在初学。则便以立志为第一急先务。立志亦不在多言。常以彼丈夫我丈 …… (第 77L 页)
为可取虚受之意。令人愧服。养气节度。只遵古人成法。亦无不是。所知既如此无可疑。则惟在笃志而力 行之。
区区更有何说以相助耶。居敬集义。程朱之训尤明白。而人或以居敬为事。而不复致力于集义。虽有心地一段功夫 …… (第 81H 页)
外也。不是内而非外。则大公而应顺。尚何事物之为累哉。以此观之。宁有入室寂之患。而第其路头。当有难放而 行之。
少有踊进。则随于禅子之见。亦极易也。未发已发之旨。诚为日用本领。而学者先于慎独上用功夫。知有所措守。 …… (第 81L 页)
区区欣喜。不但以信息之闻。阻怀之纾为幸也。忠信二字。见得信得又如此。亦甚不易。自此以往。只在笃信而力 行之。
恐无馀法也。九容在己分。尤为切紧。此间朋友。或有见问者。莫不以此举似之。既主忠信。又以九容。制之于外 …… (第 83H 页)
论其轻重。则知虽不及行。若论其先后。则亦未有不知而能行者也。窃谓刚叔所宜用力处。唯当以知为先。而亦谓 行之
可后也。只欲其知得一分行得一分。差有先后不失其宜尔。见喻近日于敬上用力。已有此心安定之验。可谓好消息 …… (第 87H 页)
非舍旧从新。奋然有为。则必不能尔也。为之叹仰。信后不审侍履何似。仆遇暑后病益沉惙不能振。奈何。来喻知 行之
说已得之矣。既曰即物而穷其理。则事亲从兄。最为精宲。如晦翁所释。而日 …… (第 87H 页)
发。故日候向热以后。不敢出入。坐待凉动。然后方可议。窃计驭者或已还山。而玆以书为谢前日之临顾。且报鄙 行之
已还。而既失春来合并之约。秪剧怅悒而已。 …… (第 88L 页)
惙。新年省墓。今始成行。自力跋履。益不自振。闷甚。所示方此昏痛。不能详阅。而此不可他求。只当依古礼而 行之
而已。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大祥。踰月而禫。实备三年之体。无容更议。而第入庙一节。或不能如礼。间有不撤 (第 94L 页)
有试知之者矣。夫然故美村尝称吾大父玄石公曰。能于举世靡然之中。得自立如此。此尤不易云。余问玄石捡身敕 行之道。
未知果何如。朴叔曰。操守甚严。年才七八岁时。已尝危坐。家有击蒙要诀。偶然得见于乱秩中。抽出耽看。其先 …… (第 189L 页)
此。且曰止谤莫如自修。又曰。止谤莫如勿辨。此实被谤而反躬谨修之道也。惟当铭念于此。不敢少忽。而饬躬修 行之
事。益加意焉。有一事之不得其理。则曰是我也。有一念之或失其正。则亦必省察克去之。如是积年岁工夫。则心 …… (第 190L 页)
善。而此不足偿其所遗失也。此古人之学。必先致知者。以其明识此理之所在。由此便是。不由此便不是。则断然 行之
而不疑也。愚之病实在于鄙朴昏昧。自弱冠。粗欲勉其为己之实。而 (第 199H 页)
行之
既不力。神识又尔茸阘。于寻常世间事。亦皆漫不知何状。则其于圣贤之言语道理。尤无一管之见也。 …… (第 199H 页)
日用当 行之
事。不复引其别件难理会。令学者究索也。故吟诵之间。自见意味无穷。如欲将取作自家己物。亦易为力矣。余曾 …… (第 203L 页)
拔之气。超诣之才。而又能笃志如此。余之所以爱尔而教尔。欲其成就之者。亦不在于子弟后也。尔亦体余意而勉 行之。
则异日所树立者。不但为塞下之一骏物而已也。尔其勉之。尔之读书持身。则以前辈规程。为䥃也言之。玆不别示 (第 206H 页)
。以是恒自责躬而反省。不敢以自己比等于寻常庸众也。如是故自责也详。望人也廉。自今视之。则可谓得敕躬修 行之道
也。今也则身已大。而有自图便之思。志不强而有欲退转之意。口气得一味。而有忘薤盐之苦。耳目有值纷华。而 …… (第 236H 页)
至大段漫浪。庶有日益矣。大凡人生于世。自有酬酢往来之事。此不可有厌恶之志。而各于其类。因其理之当然者 行之。
择其是非而从违之。而不宜以此汨挠其志气。虽于寻常日用事。不敢毫忽怠慢。是亦工夫。奚读书而后。必谓之是 (第 248H 页)
工夫也。程子曰。天下事不教人做。更令甚做。是言余当佩服而敬 行之。
尹仲和与余书曰。边上形便。有能檃括。可长智虑。而目前纷华。不足以为吾兄致戒云云。余于其复也。要当敬 (第 248H 页)
而愆其农作之节。则岂不大失人心而伤天地之和乎。此虽在下者。不能仰体 上意宣布惠政之致。亦恐 殿下于推 行之道。
有所未尽而然也。昔齐宣王。有以羊易牛之恩。而不能推及于百姓。梁武帝有以面为犠牲之仁。而不能行先王之政 …… (第 261H 页)
于古者司徒典乐之职。小学,大学之教。推本而讲明之。又以程夫子兄弟熙宁学校之议。元祐看详之制。参酌而施 行之。
而择朝臣中学明行备者。授之以师儒之任。以为多士之表率。又令道臣守宰。宣布条教。崇长德化。务在明人伦 …… (第 264L 页)
孝友敦睦之行。则教化之行。如置邮而传命矣。教化行则风俗从而丕变矣。若夫崇奖节义激砺颓俗之典。 国家固 行之
矣。若又于瘅恶别慝之法。申而明之。使不率大戛之类。不得以容息。则其于教化。亦非少补。此周官所以以乡八 …… (第 265H 页)
其党。不即捡举。待非其党者之亦曰可取。然后取之。若或循其私情。而荐其所不当荐。则置之于罔上之科。如是 行之。
积以岁月。常使公论行于朝廷。而私邪之议不得逞。善类列于庶位。而阴小之辈不得进。则众正之路开。群枉之门 …… (第 267H 页)
专心致志。期于受用。而无间断虚假之弊。则何患其不能得也。臣愿 殿下于临筵之际。凡经传所载之训。帝王已 行之
迹。无不切己体认。反躬点捡。遇格物穷理之说。则必自思曰。吾之所以学问思辨者。亦如是之精切。而不惑于理 …… (第 270L 页)
潜于芜閒独处之地。知之明而 行之
力。静有养而动有省。严恭寅畏之念。不懈于始终。充扩克治之功。无间于造次。则 殿下之讲学于是为实。而圣 …… (第 271H 页)
之学者。以其所讲者。徒在于章句训诰之间。而不深察于义理精微之际。徒事乎假饰虚夸之文。而不致力于深体笃 行之
实也。此臣所以必以务实二字。惓惓不已者也。伏愿 殿下重加省念焉。臣又窃伏念。 圣教九事之外。又有不可 (第 271L 页)
为无后之人耶。不然则今日所为。果是可继之道耶。汝独行之。而汝弟则不得行。虽他人处之。亦难尽然。是果通 行之道
耶。况吾之所望于寤寐者。惟汝之生男。而汝之不思至此。可叹可叹。不意以汝之稍有见识。而作此苟难异常之行 (第 419L 页)
溪。亦无屈抑之事。异论无自而起。而庶可为永久遵 行之道
矣。如使老先生复起。或不以为罪矣。又按退溪先生迎凤书中。有曰东西对列。最为得当。而但北壁空虚。未知古 (第 294H 页)
哉。(操守)
  [道德]
道字有二义。所谓一阴一阳。形而上之道也。太极之理也。所谓五品五教。日用常 行之道
也。人所共由之路也。德字亦有二义。仁义礼智。是曰四德。生而得于天者也。性之本也。智仁圣义忠和。是曰六 …… (第 394L 页)
曰。行处是道。又曰。德须是实到这里始得。此正修德凝道之大法。由是而为贤为圣。不异也。学者可不深思而力 行之
哉。(道德)
   (第 394L 页)
 谕曰。予惟帝王之学。全在经筵。而讨论启沃之责。又全在于侍讲之臣。况且近日以圣学辑要进讲。研究经旨。开发予心。尤有资于林下读书之人。前后敦召。非不切至。而一向迈迈。此予所以寻常慨叹者也。玆又别谕。须体至意。即速登程。毋孤虚伫之望。乃陈辞疏。首陈栗谷先生为我东朱子。一生精力。尽在辑要一书。而天德王道。不外于是。益加勉旃。以为心究力 行之道。
末又以夏宅事。反复引咎。○后正言李鼎辅陈疏十条。其一曰。儒臣之待遇太薄。忧国之语。诚出愿忠。而辄斥之 (第 534H 页)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是道先于性。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性先于道。两道字其有同异之别。而两性字亦有彼此之殊乎。暻妄以一阴一阳之道为体。率性之道为用。

顷禀于厚斋。则答谓一阴一阳之道。率性之道。只是一道。而同为道之体也。此见如何。
性道之询问。与厚丈相往相复。出场不得。则顾此瞽说。何敢得售其间耶。第性道皆形而上。名虽殊。其理则一矣。然易,庸之两道两性字。亦各自有所指之殊矣。盖一阴而一阳之者。是天理之流行。斯谓之道。而人物继是而成性。故易所以道先于性也。人物既禀此天命之性。则日用常 行之道。
莫非此性之流出来者。故庸所以性先于道也。道只是一也。而有在天在人之别。性亦同矣。而有天赋物受之辨。其 …… (第 275H 页)
 中庸第九章。知仁勇三者。已见于此。而中庸体段。有所未尽。故复以精熟二字。帖中庸说耶。且知仁勇之合论于此章之内者又何也。岂上已说出舜颜之知仁。而下又将论子路之勇。故中间入此段。以为承接耶。
六章言舜之知。七章言莫之知避。以承上章舜之知。兼言能守之意。以起下章颜之仁。八章言颜之仁。守之不失。九章言可均可辞。承六章八章之知仁。又言可蹈。以起下章仲由之勇矣。均辞蹈三者。虽似乎知仁勇。而惟其倚于一偏。故不可以中庸之知仁勇许之。若中庸非义精仁熟。不能及矣。非义精。中庸之道。何以知之。非仁熟。中庸之道。何以 行之。
知行能尽。则其所谓勇者。自在其中矣。
 十二章费隐章句。分释理之体用而不及于气。然理之用处。其不涉于 (第 276H 页)
言即今加赋之无义无名。不可不减之意。仍言此事之又不可不变通。而以此代彼。以为经费无失之状。则庶或有可 行之道。
虽或不行。岂不为好建策耶。谅之。
答李子三(甲戌)
六月中。遣惠崇札三幅郑重。时以披慰。天序已冬。关 (第 34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