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釋家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偈破四性执计而明无生。】

「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
教化诸群生。」

【上二句明 真谛
无相下二句明俗谛宛然真是俗
谛家之真万差自泯俗是 (第 0155a 页)
真谛
家之俗一生恒殊。】

「又云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于空地随意无碍若依
虚空终不能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 …… (第 0155a 页)

非空非不空圆音普应佛意甚深依义不依文方
契教旨故涅槃云凡夫有苦无谛二乘有苦有谛
菩萨解苦无苦而有 真谛
又有漏凡夫生彼初见
弥陀粗相闻有作生灭四谛苦空法后得阿毗跋
致见弥陀细相方闻无作四谛圆妙之理经中且 (第 0157c 页)
道之理也,此显法身矣;空即是想,名俗谛之
理也,恒沙万德,皆依俗谛,此显报身矣;想即
是空,名 真谛
之理也,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
三昧,常空常化,和光利物,此显化身矣。是则
以三观,观三谛、證三德、成 (第 0139c 页)

太子洗马卢正权。充使送至荆州。安置度门
人。寺额亦付正权。将回日奏闻。门人赞曰。
至矣我师。道穷 真谛。
清净解脱。圆明实际。演
无上道。开无上惠。迹泯一心。心忘三世。假
言显理。顺理而契。长为法舟。济何所 (第 1290b 页)
涅槃亦不可得
 问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
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
真谛
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
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
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 (第 1269c 页)
沈咸书



* 重刻四家评唱序


自夫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机锋云变。宗旨渊
停。盖教外别传。个中 真谛。
殆非人世语言可
形容万一。然开发后学。说法利生。则此尤易
于迎机入悟。旧刻四家语录。杀青者不甚工。 (第 0226a 页)
。于是始画八卦。万松道。
盘古初分天地。已成对待。结绳画卦。转丧真
淳。释迦未出世。祖师不西来。还有 真谛
俗谛
世法佛法么。舒州海会齐举禅师。得法之后。
尝到琅琊觉处。觉问。上座近离甚么处。举曰。
浙江。觉 (第 0259c 页)
众生。修种种法。得自在力。随众生
意。随众生界。现种种身。是名化身。应身者。
谓诸如来。为诸菩萨说于 真谛。
令其解了生
死涅槃是一味故。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权喜
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 (第 0325b 页)

故也。今之色相纷纭。穷之则非相。音声吼唤。
究之则无言。迷之则谓有形声。悟之则知其
阒寂。如是则 真谛
不乖于事理。即事理之体
元真。妙智不异于了知。即了知之性元智。然
而妙旨绝言。假文言以诠旨。真宗非相 (第 0393b 页)
性常融会。或事事相即亦得。此全
理之事。一一无碍。或理事不即亦得。以全事
之理非事。所依非能依。不隐 真谛
故。以全理
之事非理。能依非所依。不坏俗谛故。斯则存
泯一际。隐显同时。如阐普眼之法门。皆是理
中之 (第 0420b 页)
幻人说法幻人听。由来两个
总无情。说时无说从君说。听处无听一任听。
又若以四实性。自得法。本住法。约 真谛
中。即
不可说。若以四悉檀。随他意语。断深疑。生正
信。有因缘故。则亦可得说。又不可说即可说。
真理 (第 0763b 页)
相。如水
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坏波相。是以动
静无际。性相一原。当凡心而是佛心。观世谛
而成 真谛。
所以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
切法。皆以心为自性。如是而住。若摄境为心。
是世俗胜义。心之自性。即 (第 0433c 页)
唯心转故。诸教同引。證成唯心。云何一
心而作三界。有三。一二乘。谓有前境。不了唯
心。纵闻一心。但谓 真谛
之一。或谓由心转变。
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简无外境。
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理 (第 0435a 页)
。于迷悟中。似分终始。约不变门。
妄自本空。谁论前后。真俗无性。凡圣但名。譬
如迷绳作蛇。疑杌为鬼。 真谛
非有。世谛非无。
二谛相成。不堕邪见。是以俗谛不得不有。有
常自空。 (第 0441a 页)
真谛
不得不空。空恒彻有。今时学者。
多迷空有二门。尽成偏见。唯尚一切不立。拂
迹归空。于相违差别义中。全 (第 0441a 页)
极。又洞山
和尚悟道偈云。向前物物上求通。只为从前
不识宗。如今见了浑无事。方知万法本来空。

问。 真谛
不谬。本觉非虚。云何同妄。一时俱
遣。

答。因迷立觉。说妄标真。皆徇机宜。各无
自体。约世俗有。依 …… (第 0448a 页)
名。詺作无生。亦无有法以显无
生之理。发菩提心论云。菩萨观一切善不善。
我无我。实不实。空不空。世谛 真谛。
正定邪
定。有为无为。有漏无漏。黑法白法。生死涅
槃。如法界性。一相无相。此中无法可名无相。
亦无有 …… (第 0448b 页)
人皆谓般若是智。智则有知也。若有知。则有
取著。若有取著。则不契无生。今明般若真智。
无相无缘。虽鉴 真谛。
而不取相。故云无知也。
故经云。圣心无知。无所不知矣。又经云。真般
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 …… (第 0449a 页)
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疏释云。
问。意谓明心性是一。云何见有报类种种。若
性随事异。则失 真谛。
若事随性一则坏俗谛。
设彼救言。报类差别。自由业等。熏识变现。不
关心性故。无相违者。为遮此救。故重 (第 0449c 页)
妄原。成净缘起。前所疑云。为是种
种。为是一性。今答云。常种种。常一性。又难
云。一性随于种种。则失 真谛。
种种随于一性。
则坏俗谛。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岂当相乖。
性非事外。曾何乖于种种。种种性空。曾何乖 (第 0453b 页)
。二。空非空无二。为一真空者。即
空上二义自合。然取空上不坏性义。非空上
离空相义。故合为一真空。为 真谛
中道。前一。
为即相无相之中道。此一。为即性无性之中
道。亦是存泯无二义。三。非空与有无二。为一
幻 …… (第 0457b 页)
非有非无。以显中道佛之境。无住涅槃。果周
圆矣。四约境智果三合辩者。则是总收前诸
论文也。前二论。则 真谛
无相之境。为真空。般
若能观真智。即万行之本。为妙有。犹境发智。
由智显境。境智互显。为亦空亦有。即 (第 0459b 页)
一心。
顿圆满故。如斯之事。岂非绝待之妙耶。如法
华玄义云。绝待明妙者。为四。一随情三段法
起。若入 真谛。
待对即绝。故身子云。吾闻解脱
之中。无有言说。此三藏经中。绝待意也。二若
随理三假。一切世间皆如幻化 (第 0461c 页)
不执见徇文。失真法之味。所冀研心究
理。得正觉之原。如法华玄义云。一心五行。即
是三谛三昧。圣行。即 真谛
三昧。梵行。婴儿行。
病行。即俗谛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圆
三三昧。圆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 …… (第 0474c 页)
。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也。将
此充足饥饿众生。况馀饮食。馀饮食者。即是
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 真谛
之髓耳。法华
经云。于馀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义也。是 …… (第 0475a 页)
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
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著二边。如是
悟者。名见 真谛。
(第 0476b 页)
真谛
者。名为贤圣。一切圣
贤。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小大。
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如 (第 0476b 页)
所有异。
真妄不同。则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相即
则非二。相非则非一。非一故不坏俗谛。非二
故不隐 真谛。
(第 0483c 页)
真谛
性空之理。空而不空。斯
俗谛幻有之事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不碍
空。不空之空。空不绝有。彼此无寄。递 (第 0483c 页)
若言
定别。器应非一金。心法一异。准此可知矣。是
以若但指金则失器。坏于世谛。若但指器则
失金。隐于 真谛。
所以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
生灭门。染性常净。本来真净。即真如门。斯则
即净之染。不碍真而恒俗。即染 (第 0569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