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谢玄淝水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四、江东十鉴
臣闻天意之不祐夷狄,甚昭然也。
苻坚养兵于秦中者几三十年,一旦驱之南下,欲以并吞吴会
岁星所在,辄冒而攻之,虽苻融、石越争以「晋室无衅,天命未改」为言,而哆然莫之恤。
贼虽无强天厚地之势,何其毒之至此,以起金行之绪于江东乎!
观其百万之师,直压吴境,顾谓大江之流投鞭可断,而谢玄、牢之才可以铁骑蹂杀之,志则夸矣。
淝水之北岸,兵始一交,而苻融之首已即就擒,继而苻坚挟伤亏之翼以潜遁;
而全师溃散,相与枕籍于淝水之中,吴江之流不断,而淝水之流则断。
当此之时,八公山上,一草一木皆为人形,而淮、淝以北,风声鹤唳,皆晋师喧呼驱逐之声也。
淝上之捷,庸可以归之谢玄等辈之英锐,而草木风声之异,亦岂等所能为哉?
观此,则知苻融之一麾,朱序之一喝,皆造物阴有以启之。
天之祚晋而不祐夷狄,盖如是其昭然也,晋之君臣所以敕天之命而驱除夷狄者当如何邪?
且坚之遁自淮、淝也,归未及关而慕容垂叛之,既及关而慕容冲叛之,一时英雄迭起,而为肘腋之祸。
天之所以厌父子,不但淮、淝之一败也。
晋之君臣,尝试睥睨一世,此乾坤何等时邪?
吴江之水以洗关河嵩洛之腥秽,其不在兹时乎?
谢安乘此之衅,出广陵以指授,而谢玄受安之命,进彭城经略,于是分遣诸将,以收复旧封。
涡、颍既定,而三魏复降,东至于鄄城、广固,北至于碻磝、滑台,王师所至,旋即破灭、兹又可以卜天心之喜也。
然晋师之所经行,类皆苻氏之所不守者,而关中则不进讨,丕在邺中则不力攻。
方丕之与慕容垂相抗也,丕军粮竭,进退路穷,而慕容垂亦以岁饥众溃,退保中山
坚之与慕容冲相持也,关中大饥,坐而受窘;
亦以锐锋屡挫,智力欲惫。
此两虎皆毙,而一刺可以两得之时也。
使安于此命谢玄彭城之军,而率刘牢之、刘龚等,因黎阳之胜,以捣邺中;
朱序洛阳之军,而率桓、石、虔、滕、恬之等,入涵、潼之关,以攻陕右,则一举而关之西、河之北,悉皆归晋之版图,而奉晋之正朔矣。
奈何徘徊于兖、豫之间,竟不能过关踰邺,以图混一,而乃今日运米于枋头以济苻丕之饥,明日率军于关陕以为苻坚之助。
淝水之师,百万并进,此其志欲何为?
幸而天败,粮尽力屈,不奋力以剿除之,而尚可为之助也邪?
盛德之事,固不应于请讲也。
谢安父子乃举国之大雠以付相忘之域,致使西羌、鲜卑之种反徐起而攻之。
南渡之旗未卷,而鲜卑之祀已复;
项城之垒犹在,而西羌之业已成。
兵彷徨久之,竟无以措其手足,而甘自引归,淮、滁、寿阳之镇各还其本来面目,而无所增损。
则是淮淝之战,端为西羌、鲜卑驱除乌雀也。
自今观之,其一破百万,非所以为晋人贺,而乃所以为鲜卑、西羌之贺,不亦深可怜哉!
说者以为是役之无成,乃会稽道子奸谄擅权,而不恤国事,故托之征役既久,以召王师之归,而不知量宜旋旆,解甲息徒,则亦安之本志也。
观安之受命出征,而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往往形之言色。
此岂锐于驱除,而身胆碎裂,无所顾惜之人哉?
大抵安之出相江左镇静之谋多,而经画之谋不多;
抚绥之功胜,而征伐之功不胜。
谢玄之请问筹略而了无所言,桓冲之请益兵卒,而一无所授,徒欲外示閒暇,以侥幸大敌之不我攻而已,非以为灭敌之计也。
故淮淝之役,虽天启兴运,贼徒清散,而乃彷徨中原,坐观鲜卑、西羌之成败,竟以无攻失律而班师。
曾谓谢安之复晋,乃不如慕容垂之复燕也欤!
之在秦,以失国之雠,噬脐悔恨,求欲以奇祸中之而未能也,一旦苻坚起南伐之志,举国以为不可,而力赞其行,盖欲伺坚之败而乘其衅也。
及淝水之战,百万之师悉皆溃散,而一军独全,盖欲幸坚之来而徐图之也。
唐太宗谓坚之入军为中垂之计,先定于中者如此,岂意安之于晋当未战之初,曾无先定之规,而既战之后,了无善后之计也。
欲充类尽义而言之,则谢安之清谈废物,即王衍之流。
使不败,当作谢安,而安之成败未白,差胜王衍一二而已。
奏举留丙杨恕叶澄俞迁张清臣许祓徐清叟方大琮乞赐旌擢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误蒙圣恩,再分江右之阃,玩愒罔功,日夕惧惕。
惟念事君以人,荐贤报国,尚可少效万分。
故于一道之官吏孳孳搜访,其为政有实绩者,敢不悉为陛下言之。
臣窃见朝请大夫、知抚州军州事留丙禀资重厚,赋政和平。
虽生相门,谙练民事。
抚之郡计堇堇,到官五月,不趣迫而事以办,镇静不扰,田里安之。
年事已迫,若速加擢用,犹足以得其数年之力。
朝散郎、权知临江军杨恕器识沉静,学术醇明。
备更繁难,晓畅吏事。
到郡逾年,临政不事察察,力行摩抚,崇尚教化。
财计昔迫而今宽,讼牒先繁而后简,军民相安,人称其贤。
朝奉郎添差通判隆兴军府叶澄文行粹夷,资性诚悫,不以馆阁清流而不屑吏事,不以耆儒宿齿而简略讼牍。
每事详审,精力彊明,有德有材,人爱而敬之。
朝奉郎通判隆兴军府事俞迁克守家学,卓有能声。
昔宰溧水,其政已为诸邑之最。
今倅是邦,一力裨赞,郡事多赖之。
搜剔蠹弊而吏不敢肆,灼知情伪而民不敢欺。
施于内外剧烦之任,必有可纪。
通直郎通判南安军张清臣生自名门,习于吏事,扬历州县,安于平进。
南安斗垒,自溪峒挻变以来,民产失耕冒佃,而经总制次额数多,几于束手。
清臣于关决平允之馀,能条理财赋以无乏供,人所甚难者。
承议郎通判隆兴军府事许祓胄出世家,持身清谨,存心职业,不事表襮。
到官方及数月,其见于关决者已多可观,吏民信之,略无间言。
从事郎、充江南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徐清叟学业醇茂,奋身甲科。
分教当涂,邻境士类从之如归。
今兹婉画,率皆可行之实,守正不阿,足为远器。
从事郎、充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方大琮志气好修,文采亦赡。
早为南宫雅选,士论称之。
主画漕幕,剖决详明。
考其行事,允有贤业。
已上八人者,在本路守贰干官之内考察颇审,诚未多得。
其间率皆累经监司论荐,欲望圣慈乞赐甄擢。
盐州防禦使王纵追述碑883年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中条山
夫爽贯五行。粲星芒而腾列。
灵标万汇。挺人杰以降祥。
式赞鸿钧。乃符元感。
恒运絪缊之化。潜融橐籥之和。
然而拂日贞松。必生于乔岳。
环天重器。亦铸于洪炉。
水积厚而脱鹏。门愈高而容驷。
克蕃令绪。固在华宗
况自缑岭上征。姬邦委驭。
代为著姓。人不乏贤。
济美于参墟。或炳灵于沂水
祥分铁印。系总璇源。
西晋殊勋。则荣连邸第。
北朝雅望。则地显官婚。
贻谋各著于承家。致用皆光其佐命。
朱轮华冕。岂独推恩。
甲令门风。实先种德。
是资奕叶。谁与提衡。
公讳字希圣
太原祁人也。曾祖某。
誉合贵游。迹追高矩
冥鸿不失。天爵逾优。
祖勖。皇任潭州端氏县
价重儒林。行熟士范。
早推仁于宰字。巳属望于公台
父载。皇任检校秘书少监
少卿。早振宏猷。
雅多奇节。自激封侯之志。
欲垂济代之名。位郁于时。
庆延其后。宜钟秀气。
历佐昌期。公幼挺英姿。
夙彰杰操。镕金入用。
百汰唯精。建木标奇。
千寻自植。禀说礼敦诗之教。
蕴经文纬武之材。欲绍家声。
遂参戎右。研精玉帐。
演秘金韬。阴符必胜之机。
制于掌握。敌国相吞之策。
决在毫釐。气盖三河声高六郡。
长庆初以力战拜监察御史。名藩振迹。
初加驭贵之荣。宪府扬威。
更帖承华之秩。太和九年河中马步都知兵马使
别选材官。教成骑阵。
自兹出讨。所向无前。
开成宰相郑公肃允属镇临。尤称鉴略
仰贤有素。授任不疑。
擢奏马步都虞候。总中权之剧务。
示列国之上卿。喜动旌旗。
威生里巷。得人之盛。
他镇罕俦。会昌二年
武宗回纥累叶凭骄。缘边扇酷
久定扫平之计。尤难将领之权。
既而蒲帅石公雄授命濯征。总戎出塞。
公为都知兵马使。捐家誓报。
蓄锐别营。虏阵犹坚。
军锋稍壮。未振鼓行之势。
空稽庙算之筹。公内决一奇。
中分千骑。出徒间道。
击若疾雷。巳继捷书。
方麾大旆。岂俟排山之力。
乃成破竹之资。火烈风驱。
震天骇地。血滂大漠。
则澒洞倾河。颅积高山。
则亘连绝塞。单于倾种。
贵主还都。克宣宗社之灵。
顿雪人祇之愤。腥膻尽涤。
氛祲皆消。万里长城
允膺朝寄。九重高枕。
永殄国难。秕糠麟阁之
孰为上将赞颂龙庭之绩。
彼独何人。上乃遣中贵人刘英侔赍诏慰。
劳。自殿中侍御史超拜兼御史中丞
太尉李公久秉大权。素无滥赏。
倘非公论。莫致骤迁。
又拜晋州司马上党兴祅。
复提王旅。太原崇乱
兼领郡符。授沁州刺史
外训骁雄。内苏疲瘵。
殊庸既显。善政亦闻。
邢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山东叛命积年。
人为难理。公揣情设教。
俗乃骤移。礼让既行。
闾里相勉。旋当谢疾。
莫遂乞留。骥路未伸。
雀罗无愠。志讵忘于忧鲁。
言恐及于平吴。久之。
拜右龙武将军。仍知事
环翼宸居。佥谐宿德。
刬烦苛于积弊。罢浮堕于窜名。
心膂所资。貔貅自肃。
虽居中而持重。每急病而让夷。
宣宗皇帝以河陇陷戎。祖宗遗愤。
将谋恢复。翘注忠贤。
又属盐州守臣政失人和。衅连羌部。
雅重专城之选。仍当错节之难。
公简在宸衷。对于便殿。
伏波强记。备述山川。
充国勇行。请图方略
仍授盐州防禦使检校常侍。凋残之后。
辑睦维艰。虏交未固于解仇。
汉爵已颁于款塞。兵农竞劝。
夷夏肃齐。既而间使行边。
飞章言状。上乃临轩叹激。
累诏褒扬。独授中规。
希其重任。缮鲁州之坚垒。
食力兼储。资陇右之威声。
墟郊渐辟。和薰犷俗。
惠洽茕婺。已彰拓境之勤。
即议疏封之赏。方延渥泽。
别立雄藩。而运郁时来。
福亏冥报。连中峰而岳裂。
袭右将以星沈。色惨朝端。
悼深宸极。虽荆州罢市。
衡纪屡迁。而蜀郡奉祠
歌谣未息。古之遗爱。
无以加焉。咸通三年三月三日薨。
享年六十八。理命具存。
忧边是切。益励凿楹之诫。
如传镂鼎之勋。某月。
迁窆于某处。附先茔。
礼也。地启佳城。
仪陈诏葬。舞鹤既占于形势。
谋龟乃兆于公侯。封树增严。
音容如在。皆知世祀之必昌矣。
大理府娶于陇西李氏。追赠陇西郡太君
簪组联华。蘩颂美。
公实为嫡嗣。娶某郡石氏。
今封祁国太夫人。四德兼崇。
六姻推敬。早贻芳于闺范。
宜应祷于河灵。保是钟祥。
成其鼎贵。五子。
长曰重章。少称豪爽。
深究韬钤。从击匈奴
著劳盟府。历诸卫将军
威州刺史。次曰重简。
今任华州防禦使检校马尚书。朗拔逸偫。
惠和得众。左凭致捷。
宏略居多。次曰重盈。
今任陕虢观察使检校左仆射。沈几中济。
雅量外夷。抚宁西河
镇静东道。次曰重荣。
今任河中节度使平章事。明澄海镜。
响震霜钟。体先觉以通奇。
应旁求而聘绩。锱铢王佐。
表映人宗。自北府初援副车。
即持戎律。外师谋入。
危城势摇。四邻闭境以相观。
一柱中天而独立。首排偫议。
决策勤王。赈赡诸郡。
指挥突将。破连营以通西路。
质季弟而抚北军。同华既平。
关防尽辟。继纳归明之众。
遽成克复之功。羁制奸豪。
保安封守。而又处劳期逸。
推俸僦徒。环筑解城
峻增关垒。举无遗策。
动必中机。巨极底宁。
议勋殊等。次曰重益。
勇而知义。和以秉谦。
履险不疑。输忠必竭。
以任子拜左千牛卫将军。初先公之捐馆也。
清尘未远。俭节弥彰。
产薄一廛。家徒四壁
太夫人保和安遗。演训择邻。
俾蹈前修。皆能耸搆。
且及亲之贵。自古罕兼。
老莱则空耀彩衣。多惭绂冕。
潘岳则唯称寿酒。固乏鼎彝。
岂同大国进封。高堂拜庆。
刘加二骥。荀并八龙。
相印师坛。共观昼锦。
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犹陈断织之规。宁轸倚门之念。
一女早适温氏。致克和于乡族。
亦秉教于母仪。而又慈训诸孙。
蔚为令器。亦升宠秩。
森列庭闱。方传带励之盟。
实冠古今之盛。夫力攘大患。
显致阴功。则必降祐上元
绍熙来裔。永夷坚敌。
累洽仁风。果培树善之基。
益遵胜残之报。司徒相公以丰功继志。
异政传芳。褒崇致感于漏泉。
纪述欲先于表道。谋刊懿烈
辱命芜词。合伸起敬之诚。
敢避非才之诮。窃以祥浑流裔。
文武争驱。家牒虽分。
灵根共贯。至公崇上宰
绩赞中兴。彼江右之蝉联。
昔惭丕运。我晋阳之龟组。
今焕盛时。绵祚层澜。
盍雕丰砥。铭曰。
维德有融。维贤克嗣。
礼法贻誉。勋华命瑞。
杂蹑芳尘。纷纶宝气。
武烈披显。儒风横被。
绩茂佐秦。名高辅魏。
继祖无忝。图徽罔坠。
天临我唐。瑞降文昌
驱崦逸发。驾浪雄张。
虹摅耀采。雷震飞铓。
英标激俗。峻节凌霜。
研奇制变。料敌摧强。
量吞巨壑。威摄穷荒。
申命宝臣。允兹薄伐。
壮志逾励。沈谋独决。
日逐偷魂。天骄浴血。
鱼宝窜鼎。蚁惧搜穴。
轒辒下碎。搀抢上决。
利尽长驱。声棱有截。
我武惟扬。我伐用张。
俾侯宠锡。谒休光。
和如金石。著在旂常。
内司环卫。外峻巨防。
通班石室。进秩银珰。
临机必断。视物如伤。
两地辑绥。五原惠爱。
禦侮材难。开疆计大。
日驻麾戈。云横出塞。
白虏迎降。青羌自溃。
戒守益严。资储永赖。
转轴摧旃。扬旌委旆。
祯融积庆。祚表垂仁。
绵休自远。启映维新。
恭恭令嗣。济济良臣。
名藩重寄。畅毂文茵。
门交华戟。地鼓洪钧。
推忠致主。履孝荣亲。
润接灵长。胜资磅礡。
此兆松阡。昔图烟阁。
汉诏腾褒。夏卿荐渥。
林蔚逾繁。源深不涸。
刊尔将来。缅怀可作。
克济宠珍。永延懿铄。
秦望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十一部
秦王昔东狩,猖狂(原作狩,据浙局本改,四库本作怅望)慕长生。
訾黄杳不下,空山独含情。
瞻彼万仞势,强兹千载名。
居然作南屏,翠影临重城。
伊昔贤太守,乐此烟云轻。
凭高结华(原作叶,据四库本改)构,显(四库本作轩)敞资神明。
后来宅此地,决讼休群氓。
仰止镇静姿,仁心繇是闳。
东州七万井,利病随时平。
百姓望太守云间引双旌。
政成宴宾从,笾豆陈前楹。
上下此相乐,于焉歌太宁。
眄想仲蔚隐,聿怀安石清。
荒湛焉用戒,终想愧峥嵘。
青城程宰启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六、《莲峰集》卷九
伏审荣绾铜章,居古子男之地;
光临玉垒,号佳山水之乡
当此下车之初,截然报政之敏。
士流增仰,民气已和。
盖字人之职,实以恺悌风流为贤;
而比岁以来,迫于赋输星火之急。
每闻督邮而已惧,未觉县令之为尊。
虽欲鸣琴,讵能闭阁?
惟皂江岷岭,实两蜀秀异之所钟;
况福地洞天,有群仙翱翔于其上。
云齐合,山色翠流。
不妨引骑从而数游,或可释簿书而一笑。
顾此县封之屈,得非吏隐之奇?
兹缘地灵,以处名胜。
恭惟某官江乡人物,酥酪弟昆。
族已并于苏、陈,政久传于鲁、槔。
两州赞治,泛绿水之红莲
百里承流,揖西山之爽气。
更假才华之刃,一新废置之纲。
鲁恭、卓茂之风,继兹辽邈;
清献、汲公之迹,自此权舆。
曾骥足之可淹,亦牛刀之暂试。
如某者樗才无用,蓬户至微。
白首双亲,卧疴累岁;
平生半菽,待养一身。
猥蒙桑梓之依,方借江河之润。
虽知旷度,为三十六峰而来;
得沐深仁,同十万馀家之庆。
再三抃蹈,倍万等伦。
宋 · 杨大全
 押冬韵
前溪时水,上界数声钟延庆宫
按:《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伯振墓志铭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三、《莲峰集》卷一○
余伯兄明甫讳尧俊一字伯振,少颖悟轶群,为文必争奇,无秋毫世俗气。
年二十有六,类省试,陕考官沈黎、守费公枢,得其《论汉屈群策》,惊异绝叹,以为非今世之作也。
手其文示同考官秘监何公伦,会亦持其策来见,谓识治乱体如制举文。
驾部外郎李公百药已定其赋诗,有「天下之选」之语,擢为第一人。
文既出,士皆传诵。
余时行东南,留在所,见何公自蜀致其文于兵部外郎朱公辂,宰相取观嘉叹。
黄甲恩解褐,拟剑南西川节度推官,从辟教授永康军,寻被诰授左文林郎教授维川郡
未几,除改四川茶马事司属官,事素号繁浩。
兄始仕,使者阙,一切裁之无留难。
自先朝来,赋取出入盈缩,一日尽究,深久于吏者之所不逮。
间论事诸台,稠人中声吐洪畅,琅然动左右,坐皆增气,利害多所从。
其风神秀拔,识度恢疏,故论者期以功名可立致,当世大事为可办。
此余闻凡大夫士言
然兄异时书来江湖,尝曰:「凡吾所以仕者,盖为养耳。
必子之归相卒业,以求吾所闻于古而根于天者」。
悲夫,以累百绝于人之才,内未极其所止,外亦不一施于用,不幸年仅三十有二以没。
于是闾里州党及天下之善士,又相与出涕太息歔欷不置矣。
兄性虚澈回转,古今理道,先民微旨,人莫可究测者,皆一见洞悟穿贯无遗滓。
自余及季氏尽力,终莫能与俱也。
盖别七年而兄没,没之二年余始归,归二年嫂刘氏亦不幸卒。
先时皇大父坟地,人率咎风水曰:「在葬书,长不宜」。
故兄之卜最谨,久乃得在眉山武德乡,冈如龙夭矫,旋盘来投大溪,止溪有潭洞号大小龙湫,相望泓碧如珠联,与山相纡徐。
绍兴二十四年十二月丙申俱葬。
史氏占籍眉之青衣故久,自余曾皇大父尚义侠,皇大父有文闻太学,至余父学务躬行,周人急如己,余母辅以无倦,而兄益遇寒士,慷慨视财如粪土。
一子,宿孙,益慧,几兄之不亡。
铭曰:
龙湫之旁,龙蟠其冈。
维伯氏之藏,后之昌。
张司勋墓志铭熙宁十年九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九、《云巢编》卷九、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二
公讳某,字隐直
汉留侯七世孙纮居番阳,至五代祖晟,乃自番阳浦城,遂世仕于闽。
皇考尚书公始以孤童从杨文公游京师,以进士中甲科,历官刑部郎中直史馆,致仕乃宅
其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吏部尚书彭城刘敞铭于墓。
隐直,其长子也。
明隽好学,有器识。
未冠时,已卓然为成人。
刘原甫、杨审言兄弟为友,前辈长者多贤之。
宝元中,西方用兵,以布衣上疏论朝政,进《启政》十篇,乞召对,已报罢,又陈《边要》数万言,不能用,即移书二府,以古今兵事成败订其是非,于时虽不合,公卿翕然以为材。
数举进士,既不中,且壮矣。
尚书公为陕西转运使范文正公永兴,始劝公仕,于是补太庙斋郎,即任以为洛阳主簿
盖始仕也,其所操决已如老吏,数决滞讼,洛阳人善之。
三年,鱼周询御史中丞,荐以为主簿
仁宗方开言路,台谏官尽人物之选,其言执政得失无不听,当时执政者不敢作威福,陈赐叔、唐子方诸公以此显名一时。
隐直在台中乃主簿,诸公皆推以为友。
皇祐二年,拜明堂。
既斋前殿矣,人藉藉传有泛恩,过以问何郯
曰:「闻之」。
公曰:「或传外戚欲得节度使,中贵求为观察使者,于法不可迁,将以亦闻之乎?
是迁也,上既许之而谕于执政矣。
此非不蠹也,何为默然」?
大惧,即与其僚请奏事。
仁宗愧且怒,责所授言。
疑以问公。
公曰:「某闻之以告,得罪宁有憾耶」?
明日,礼成,有泛恩,二人者遂不迁。
然上怒未已,推穷且急。
亦终不言。
唐子方之论温成也,夜召公以决之。
公曰:「足下当言责,尚何疑?
为此足以塞责」。
子方繇是被逐。
其所建明皆此类也,执政闻而憎之。
秩满,上改大理评事
范文正公青社,荐公文行,乞召试学士院,因请以为从事,但除青州判官而已。
比至,而文正公病且革,以府事一诿之。
文正公陈州至彭门而薨。
公驰哭于彭门,相其后事而还。
代归京师尚书将请老,遂求东南官。
三司请以为怀宁
怀宁剧邑也。
治之数月,廷遂无讼。
而罗原茶场户岁输百万,前日之敝:上之入三倍,其次五倍。
既不足,捽它草木皆为,以是致大贾,贾不售,为令者不得去。
及公至,始约束必得善茶,其上者倍之,其次不过一再倍。
吏告以法,且留公矣。
公曰:「使民不加敛,贾得善茶,何为不售」?
民欢呼相告,及期毕具。
是岁大贾至,乃先诸场算,以其得善货也,上下以为便。
侨户出丁钱,其去来不常,十年间吏不时省籍而无除,遂万数。
其去者责于里胥,故任役者率破产,为大害。
公一日按籍,除其亡者六千,益新丁三之一。
因以闻上,遂为诸县法。
吏言:「令之圭田五百斛,请赋之」。
公疑其不明也,使访之,得田三百亩,输有司赋其田而已。
自昔守令莫不然,然毕取之,号草头供输
于是通判李基闻而诣公曰:「君不可以独清,盍为我谕之」?
其除者亦半。
因谓李曰:「勿广语人,使人反侧,无益也」。
二年,孙长卿江淮发运使,因以亲嫌罢。
于是尚书公老矣,乃还吴,遂不复造朝。
台檄趣召,数移疾不行。
尚书公捐馆,时公年及知命,执丧尽礼,杖而后起,人以为难。
终丧始还台,迁殿中丞
丞相当国,方荐公。
公曰:「亲老矣,不可以久留」。
遂得通判湖州以归。
二年,繁昌公卒,哀毁如尚书公之丧然。
隐直家故贫,朝夕鬻粥或不足,未始以告人。
治平三年入朝,于是閒居十年矣。
今上即位,迁尚书虞部员外郎
王丞相圭提举百司,先诸公荐,始编定百司敕。
是时,自陈丞相诸公荐者十二人。
诏赐对便殿,劳问甚渥。
于是子方新领三司,请以为判官,即权领户部判官事
户部主诸道上供金帛,自庆历时,迫诸道上供,入倍常岁。
诸盗始为敝,吏不能较,一岁所负二十五六万。
前日,内帑无所考质,于是有诏使公覆较,以庆历五年为准。
因建言:转运使经制为职,盍以为殿最?
中间不满岁而去者,以数告其代,几可以劝沮。
朝廷遂颁以为法。
而计三年之入最一百三十万,又督发川峡所负,入便钱五十万,大计赖焉。
久之,始正权户部判官
序其秩,视提点刑狱
三司凡七年,乃以司勋员外郎出知越州,兼浙东兵马钤辖
部使者率新进少年,以新法督责其下,戾甚。
吏驰走不给事,已蹈罪咎。
会稽为大府,公以乐易处其吏民,吏不欺而赖以安,法度皆举。
踰年,徙苏州
未行,又改明州
明州尚书公之故治也,遗爱馀美尚在耳目。
人皆喜公之来,公亦乐其州为易治。
于是询求民隐,数日之间,政令一新。
时方病盐法,法已过矣,吏缘为奸,自昌国县置发引铺,而公私之货混淆不可辨,其利于公者削矣。
,则除引铺,使民市于官。
市于官者,不为定格,益严其禁,期不敢犯。
未几,入缗钱八十万。
既足其目,而又益三百万。
未阅月,移成都路提点刑狱
自在三司固已亲其秩矣,三易镇乃始远徙,人皆为之恨,且劝公辞之。
公曰:「吾辞之,重得罪执政
虽然,吾颠革族多,岂其愿也。
吾不敢辞,陈力而已」。
于是求对。
及见,上乃悯劳久之,曰:「行且迁矣」。
遂行。
四明之徙,历八月乃至部所。
,务大体,不以暴刻为功。
自熙宁已前,第五等户不徭。
及新法起,乃出免役钱。
公以为朝廷立法,本以宽民,今乃赋困穷之民,非上意。
因奏免者十二万户,蜀民大悦。
茂州蛮叛,数日覆军杀将,进围汶山郡,坤维骚然。
公与转运使俞充行分将兵,方无事时,兵常不足,及是,官军多死,夷兵且深入。
公移帅府,请与之约和,以缓其来,且待王师之也。
帅府用其画,犹连公手札上闻。
已而王师,夷兵不侵轶者,公之力也。
先时,使者多循故事,不阅兵仗。
公至成都,将阅之,咸以为不可,且生民心。
公曰:「吾职事也」。
遂发视之,器甲多敝败不可用,使修完,益移檄支部举新之。
至是军兴,乃获用。
朝廷方并州县,以大农之财。
永康之废未久,请复以为永康县
川峡道阨塞,多瘴疠。
它时使者行部,多不以春夏出。
茂州之役,自三月七月,往来无朝夕之休。
比官军粗备,乃还。
永康,感疾矣。
舆归成都,病小閒。
枢密冯公当世候之。
公嘱当世以后事,神色不动,处生死之际,若往来也。
熙宁九年八月十日,以其官终于官舍,享年六十二。
呜呼!
隐直天性浑厚,喜怒不形声色。
虽子弟有过,未始言,子弟皆化其德。
仕官四十年,历典三镇,至于奉使,未尝一挂于法,亦未尝废一吏,所至皆称最。
与人交,温温若不足,及临事,不茍变。
三司时,左右新进假途以致要津者如奕棋,而公坦然不以为意也。
有文集十卷,其上论朝政疏启及论西方用兵书,号《庆历先书》、《后书》,又十卷,藏于家。
曾祖讳霭,仕于闽。
祖讳,皇赠户部侍郎
考讳沔,尚书公也。
夫人彭城刘氏,封彭城县君,为人明爽,善治家。
公于家事一切不问者,夫人是赖。
先二年卒。
男子八人:元方,进士及第平舆中书吏房习学公事
元振、元宪、元舒,举进士
馀尚幼。
女七人:太常寺奉礼郎沈某著作郎郭茂恂,试将作监主簿苏亨节,太庙斋郎道原,其婿也。
馀尚幼。
公卒之明年,丧始自蜀归。
诸孤将以九月日葬公穹山先公尚书之兆,使来乞铭。
余平昔从公之游,固已钦慕矣。
及代于会稽,亲见其民爱隐直如父母,迫大道为䌽城以障其行至数十里,涕慕不使去者移日,此尤可尚者。
呜呼,隐直其有德君子欤!
乃为之铭曰:
呜呼隐直
学博矣,而志不遂。
其德完矣,而位不充。
或恨其弗逢,维其命之穷。
其达也,不过为王为公,建一切之功。
若其德,则考古人而不愧,将来世而无终,为能执其中。
使九原可作,非夫人之与其谁从?
永康军边备奏嘉泰四年四月 南宋 · 李𡌴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二之七(第八册第七五二三页)、《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四
备边之要,莫踰于设险。
秦汉植榆为寨,限隔匈奴,本朝作塘淀于河北,实捍戎马侵轶,塘淀所不及处,即禁近边斩伐林箐,使溪隧断绝,无从入寇。
祥符末,真宗尝出北面图以示辅臣,数踰三百万,曰:「此可以代鹿角也」。
韩琦定州,又请州界以北去虏境六七十里,一概禁止采斮,盖自昔所以待戎狄者,亦不专恃城池兵甲之胜也。
至于西南徼外,蛮夷部族繁夥,故尤严禁止条约。
景德四年,有诏戒并边居民不得擅斮木开道,与人交争。
盖其地形必与夷种相错,广袤绵延,动数千里,筑城戍兵,岂能尽防?
独有养其林木,使之增长蕃茂,幽晦杳冥,隔离天日,毒蛇猛兽窟宅其间,彼虽非人,讵敢抵冒送死?
此诚守边之要策。
照会臣所领军治,西出玉垒至蚕崖关,即系威、茂州境,其戍城草子寨广济乡一带,尤紧接夷界,周回纵广,控制甚远。
其间皆层峦复岭,长林大壑,草木荟郁,磴坂深阻。
治平初吕大防青城县日,尤用意检察,凡管下冈岭,特置簿抄上四至,仍卓立封堠,凿石为界,严戢官私樵采,用以限隔蕃蛮,捍蔽川蜀,亦尝申获圣旨行下。
自后都钤辖司每岁春秋两季,必委本军通判巡视点检,并责附近官山人户,结为保甲,更相觉察,重立罪赏,具载令甲,故百年之间,毡毳丑类,弭耳厥角,各安巢穴,不敢萌窥伺之意。
惟近年以来,此禁浸弛,无知之民惟利是趋,侵寻剪伐,略无忌惮。
窃缘禁山之下,即是皂江,可以直至成都,其势甚顺,获利为多。
是致官司指为出产所在,公私并缘肆行采斮,夏秋涨水之际,结为𥴖筏,蔽江而下,经过津岸,殆无虚月。
向之茂密,今已呈露,向之险阻,今可通行。
又有工徒之斤斧、商贾之负贩、樵牧之薪刍,往往蹊径于其间,狼子野心,岂可长保?
若不严行禁戢,诚恐以致藩篱浅薄,无所限制,异时必为西南大忧。
臣窃谓四蜀沿边州郡,随处皆有禁山,惟永康禁山利害尤。
且如泸、叙州嘉定府雅州诸处,去成都差远,脱有透漏缓急,向可枝梧。
永康成都止一日之程,坦途方轨,别无险要防限去处,是故管下禁山封禁遮障,比他处尤宜严密。
臣窃思之,山以禁名而终莫能禁者,一江实为之累也。
若于上流特置联锁以杜绝津载,则弥亘连袤之木,不容顺流而下,故禁江尤切于禁山。
欲望圣慈特下有司,申严条约,必行赏罚,仍许令本军于牛溪、蚕崖关两处江步,随宜创置铁锁阑截水冲,使津载路绝,人无觊觎,则斧斤之声不禁自止。
庶几边关永远可保宁谧,不致上贻陛下顾忧,全蜀幸甚。
夔州创建有夏皇祖庙记 南宋 · 张玠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六、《全蜀艺文志》卷三七、乾隆《夔州府志》卷八
至神长存,大功必报。
庙而祀,祀而歆,亘千万载,显显注人心目,是崇是敬,是兴是奉,斯不有主张纲维之者耶!
开辟之初,三灵未奠,五行以汩。
时则洪水横流,怀襄滔天,民用昏垫,弗协厥居。
大禹以神智承命俾乂,克底平成之功。
迹其乘四载,别九州,刊木浚川导江决汉,栉风沐雨,手胼足胝,八年于外,而后泽者道,陵者艺,人得平土以居,六府孔修,三事允治
馀风遗泽,至于今赖之,则所以报之宜何如?
春秋时刘定公馆于雒汭,犹思之功德,且有「微禹吾其鱼乎」之叹。
矧兹夔门,当西蜀川流之聚,合数百源而委之,沆漭泛滥,又甚他所。
而巴冈巫峤,崔嵬盘错,壁立骨峙,绵亘峻极,固塞其冲,奔溃汹涌之势,艰乎为力哉。
已而瞿唐派分,滟滪孤蹲,千崖万磴,两两却立,黄流巨浸,帖帖东下。
环数千里之地,既宅既旅,既蚕既粒,孰知疏凿功用之至于斯耶!
唐杜少陵诗以史名,寓夔日,一吟咏不忘其本。
若曰「禹功翊造化」,曰「禹功饶断石」,曰「江流思夏后」之类,言意谆复,殆不可以悉数。
是其感慨景仰之情发为声音,有不能以自已。
后之志于时者,至此讵得无所怀哉!
岁己酉被命将漕夔门
居无何,复摄郡事。
率职之外,于修废兴阙,窃有意而未遑也。
未几,前制帅赵公以书来言:「夏后平水之功与天地并,今江淮河汉间,咸知奉祀
夔门疏凿之力尤艰大,而庙貌独无,何以示报本之意?
盍亟图之」!
仆因考前代有少遗烈在兹土者,率有祠奉。
顾后之丕绩,冒六合而导江至斯,功尤显茂,乃独无享祭之地,诚大阙典。
于是始为创建谋。
乃于江浒之白帝城,得隙地十亩,高明虚旷,控瞿唐而临滟滪。
厥土燥壤,厥势面阳,议以筑,曰:「宜哉」!
则命计工役,事材用。
既集,未及作,而今帅帐单公实来交郡章,乃相与言是事,具以营造嘱之。
寻以卜龟,未食。
更岁,始得出币僦工,众役皆作。
凡为殿为门,及廊庑之属,合百楹。
乃涂乃垩,乃设貌像,器用从给,不陋不华。
俾尔邦人,与夫来者,有以为瞻依享祀之所,而其明明之德,犹足以令江神而济舟楫也。
昔人论庙祀,以为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故有万世之功,斯享万世之祀。
乃今庙貌之设,夫岂荒忽迂诞而莫可质信哉!
继自今荐而馨香,实而恭敬,肩袂相属于庙廷者,虽至于无穷可也。
郊祀纪事十首(并引) 其五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日照青城瑞色新,风微金殿自无尘。
麝煤光照乌丝轴,亲写宸章赐大臣(自注:上以(徐本作次)原庙之明日,作喜晴诗赐师臣,称襄赞弼亮之功。)
灵泉县瑞应院祈雨记熙宁七年五月 北宋 · 侯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八、《成都文类》卷三八、《全蜀艺文志》卷三八
府之邑曰灵泉,而邑之聚曰带者,有佛庙,其名瑞应。
庙之所以名此,以祥符中枢直任公中正奏之。
名之所得此,以开皇中信相菩萨致之。
信相,菩萨名也。
菩萨,蜀郡青城县黑水溪褚氏女也。
其《传》曰:麻衣竹笄,善说法要。
会岁饥,以龙头小鼎为粥以饲人,日饫千万,不竭不盈,人始异之。
死之日,用竺法火化,异香弥山,舍利晶莹。
会昌摈佛,其塔亦圮。
大中中白丞相敏中节度剑南,始命法润禅师访其塔之旧石而刻其象。
自尔迄今,其验益神,凡时之旱暵必祷焉。
今年春二月,雨膏弗时,甲者弗牙,苞者弗葩,民吁以嗟。
知府事大资政谏议南阳公曰:「久矣,吾闻褚菩萨之为灵也!
盍请祷焉」?
乃命试主将作簿樊靖款瑞应、具香供,以菩萨之象归于府。
十有三日辛巳,发自洛带,条风随车,自东而西,距府十里,密雨遽作,通夕霈洒,可一尺。
公前期戒属吏斋谨,越翼日,帅属吏以笙歌鼓逆于门外,而设供于大慈佛庙
炬密烟,乳蔬面。
方丈且告之曰:「民旱久矣,是以有今日之请。
愿留七日,以祈甘泽」。
是夕又大雨。
越三日乙酉,通夕大雨,非特一尺之而已。
原隰罅发,今合以濡;
草木焦秃,今荣以𤕠。
七日,复命靖奉之以归于瑞应,公送之如始逆焉。
盖尝思之,道无所不在,而佛无所不是。
翠竹黄花,同归妙用。
故虽塔石之象,亦足以为惠泽于一方。
夫诚者在我,则应者在彼。
茍我之不诚,而求彼之应,其亦难矣乎。
今夫石象之应,岂菩萨惓惓于其间哉,南阳公之纯诚所召耳。
溥目是灵感,辄书其事,使人知菩萨之验与公之诚为表里,不以不诚而专恃于乞灵云。
熙宁七年五月日记。
李士举见寄次韵为谢二首 其一 宋 · 晁公溯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忽鼓硖中棹,来从渝上城。
何为向南亩,本合侍西清。
树色行相引,滩声鸣不平。
青城有仙伯,往矣授长生。
凤凰山昭烈公绍熙二年十一月 南宋 · 王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二、《金石萃编》卷一五一
□□汉阴之凤凰山,为山镇最钜,禹导嶓冢内方,虽于《夏书》不述,顾饶风女□牛山峙其西,东□气象独磊落雄秀,□□□□海渎之为望,宜建徽号,降神宅灵,日大振显。
按图经,山亦□□□峦排嶂,叠为层□十有二,□□□□□□□如翔羽,矗立千仞,绵袤盘踞,踰数百里。
汉江绕其阳,月河注其阴,上列三湫,下溉万顷。
雷风云雨,□□□□蛟龙□□山祇木魅,百怪屏卫。
异时宿将尝据其险,以备攻守。
其亦□□臣伏横陆夷旷行于□□□□□□□□□□不断,神之启当□□□□□□□□式祝号加公爵曰昭烈,赐庙额曰灵□,以崇□□□□□□□□□不块□带京□至帝□□发祥□□□□之祝融,汾之台骀,□司□山凤□□□□□□□□□□□□□□在国之封内,□□祀秩,水旱疫疠,则□□□祭。
元丰初,神以□□雨雪锡,□□□□□□□□□□□□□□□附□□□□□□□□□神之聪鉴,□歆依民和□相影响,暨□□□□□□□□□□□□□□□□□□□焰凤立祠□同委□壤,惟神之貌象物俨然,宣抚岳飞奏请,申□命□□□□□□□□□□□□□□□□神冠□玉立,惨气威□,骇心动目,恍若见其骖驭群龙,挥斥雷风。
纪将军生面□□□□□□□□□□□□□□烈,矧惟邃殿寝宫,长廊崇庑,脩门广庭,潭潭巍巍,其斋□祠室,井霤庖廪,列豆□□□□□□□□□□□□□□□华焕鲜丽,于神之肸享,称其尊虔。
且于兹山增辅,壮□□□之祝史则□□□榱栋摧□□□□□□□□□□蚀绘□□厥初除地、藉草,滋甚于黩□,守帅四明杨公□□往返展敬,愀然属□邑令何君□□□□□□神均德兹土,庙之弊是忝于神而愧公之志,敢不恪恭敕事。
于时道洽民格,□□□□□□□□□□□□绪以充役,费竹木瓦甓铁石丹垩以枚数斤会者四万八千有奇,百工鸠力,计□□□□□□□□□□□□之堕废。
经始于绍熙改元八月癸未,讫事于中冬戊寅
此公持本道漕节,归重台府□□□□□□□□□□赋二诗冠冕前作,又大书庙之额榜,侈其光华,岁遂大熟,无水旱疾疠。
先是,己酉冬,公以□□□□□□□□铁石之心始敷,密云已布,水沉之烟未断、雨雪其𩃎之语,揭于谢文,士夫老交为美□□□□□□□□□□□公像以志棠阴。
仲以为君子忱诚通天,寅燮之柄,实总理百神。
公抱负道学、德业,初迁抚□□□□□□□□威伸于雷霆之馀,乃沐以春和之膏泽,有如去横费,禁苛歛,安边陲,和军心,兴学校,作士类,重农政,□□□□□□险滩,纲举条叙,密辅宏化
列城丛祠,方率职惟谨。
凤亭绘像,何翅涵大江之月,升太山之云然!
令与民敬□□神,属仲记脩庙工役,因诏遗思于无穷。
呜呼!
宇内山多以凤名,兹山独倚神为重,神之祠又倚公为重。
异时山可磨灭,公之德永配神不朽。
石泉密在景仰,令具碑文,请亟书刻之。
仲三薰临文,之古碣。
□□雪风雷,祥贶异兆,书之殆不胜书,第欲铲去箕笔,删鬼愁志怪,推显晋□□,章仙翁蜕之逝□□□□□□□□之德,与山俱高。
青城忠义故家,摭仲之言曰然,是为记。
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奉议郎、宣差知金州石泉县、兼管劝农公事王仲记。
承直郎、宣差知金州汉阴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何惇书。
眉山家应龙篆额。
寄题折将军家忠勇堂(折有边功,上赐大旗御书忠勇二字以表其功,将军因以名堂)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词韵第四部
折侯古将家,雄算詟边土(原作边土,据徐本改)
将军最晚出,骁勇不媚妩。
十年守雁门,飞矢射猛虎。
平生程不识,不作一钱数。
誓言月支胡(原作大宛马,据徐本改),唾手端可取。
夜半奏捷书,欢声晓飞舞。
云旗涂黄金,彩错映寰宇。
谈笑开华堂,忠勇揭天语。
功成倘坚壁,镇静古所与。
何当使敌人,开户玩处女。
置酒日高会,缓带击歌鼓。
要令无智名,折冲在樽俎。
次韵李仁甫 宋 · 晁公溯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北牖厌高卧,西山思胜游。
诗人少题咏,物色尽分留。
小憩青城夜,幽寻丹景秋。
何人与同往,二老实风流。
乞郊礼成后严坛垣扃鐍奏淳熙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宋 · 张枃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一四(第一册第四二四页)
伏见圆坛墙垣,当郊之岁旋复营葺,熙事告成,又姑置而不问。
青城熙成一殿,固所素有,门禁不肃,几若通衢。
臣以为莫若俟今来礼成后,将郊坛城垣、熙成殿宇严其扃鐍,非时擅启。
从本府量差使臣、军兵巡守守臣逐时检察。
伏乞特降指挥施行。
时宰相生日乐府三首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甘泉羽书久不至,六乐初成礼初备。
万两黄金铸景钟,八级层坛筑圆陛。
侍臣晓入明光宫,彤庭暖日升曈昽。
弦匏鼎俎耀前列,大圣制作垂无穷。
太常为旂玉为辂,路稳沙平试天步。
日边风雨晓前收,夜半笙箫月中度。
君臣有道道格天,五星同色三台圆。
千官拜舞皇舆旋,青城路远闻鸣鞭。
黄麾羽葆识全仗,绣衣雷鼓鸣钧天。
羽林骑士如流水,未央宫明山川。
千门万户不知数,尽捲帘幕瞻龙颜。
道傍父老百岁许,醉倚春风自相语。
昔年旧事一日新,廊庙功成不因武。
群生欲报知何缘,再拜愿寿公千年。
宋 · 晁公溯
 押缉韵
天风夜半剪冰花,三十六峰如玉立储福宫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永康次寄颜令诗韵见寄因以前韵酬答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柅车为别始中秋,遽见霜朝爱景浮。
自愧马期无少暇,祗应梅福有清游。
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
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