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司勋墓志铭熙宁十年九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九、《云巢编》卷九、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二
公讳某,字隐直
汉留侯七世孙纮居番阳,至五代祖晟,乃自番阳浦城,遂世仕于闽。
皇考尚书公始以孤童从杨文公游京师,以进士中甲科,历官刑部郎中直史馆致仕乃宅
其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吏部尚书彭城刘敞铭于墓。
隐直,其长子也。
明隽好学,有器识
未冠时,已卓然成人
刘原甫、杨审言兄弟为友,前辈长者多贤之。
宝元中西方用兵,以布衣上疏朝政,进《启政》十篇,乞召对,已报罢,又陈《边要》数万言不能用,即移书二府,以古今兵事成败订其是非于时不合公卿翕然以为材。
数举进士,既不中,且壮矣。
尚书公为陕西转运使范文正公永兴,始劝公仕,于是太庙斋郎,即任以为洛阳主簿
盖始仕也,其所操决已如老吏,数决滞讼洛阳人善之。
三年鱼周询御史中丞,荐以为主簿
仁宗方开言路台谏官尽人物之选,其言执政得失不听当时执政不敢作威福,陈赐叔、唐子方诸以此显名一时
隐直在台中乃主簿诸公皆推以为友。
皇祐二年,拜明堂
既斋前殿矣,人藉藉传有泛恩过以何郯
曰:「闻之」。
公曰:「或传外戚欲得节度使中贵求为观察使者,于法不可迁,将以亦闻之乎?
是迁也,上既许之而谕于执政矣。
非不蠹也,何为默然」?
大惧,即与其僚请奏事
仁宗愧且怒,责所授言。
疑以问公。
公曰:「某闻之以告,得罪宁有憾耶」?
明日礼成,有泛恩二人者遂不迁
然上怒未已推穷且急。
亦终不言。
唐子方之论温成也,夜召公以决之。
公曰:「足下言责,尚何疑?
为此足以塞责」。
子方繇是被逐。
其所建明皆此类也,执政闻而憎之。
秩满,上改大理评事
范文正公青社,荐公文行,乞召试学士院,因请以为从事,但除青州判官而已
比至,而文正公病且革,以府事一诿之。
文正公陈州彭门而薨。
公驰哭于彭门,相其后而还
代归京师尚书请老,遂求东南官。
三司以为怀宁
怀宁剧邑也。
治之数月,廷遂无讼。
而罗原茶场岁输百万,前日之敝:上之入三倍其次五倍
不足,捽它草木皆为以是大贾,贾不售,为令者不得去。
及公至,始约束必得善茶,其上者倍之,其次不过一再倍。
吏告以法,且留公矣。
公曰:「使民不加敛,贾得善茶何为不售」?
欢呼相告,及期毕具
是岁大贾至,乃先诸场算,以其得善货也,上下以为便。
侨户丁钱,其去来不常十年间吏不时省籍而无除,遂万数
其去者责于里胥,故任役者率破产,为大害
一日按籍,除其亡者六千,益新丁三之一。
因以闻上,遂为诸县法。
吏言:「令之圭田五百斛,请赋之」。
公疑其不明也,使访之,得田三百亩,输有司赋其田而已
自昔守令莫不然,然毕取之,号草头供输
于是通判李基闻而诣公曰:「君不可以独清,盍为我谕之」?
其除者亦半。
因谓李曰:「勿广语人,使人反侧无益也」。
二年孙长卿江淮发运使,因以亲嫌罢。
于是尚书公老矣,乃还吴,遂不复造朝
台檄趣召,数移疾不行
尚书捐馆,时公年及知命执丧尽礼,杖而后起,人以为难。
终丧始还台,迁殿中丞
丞相当国,方荐公。
公曰:「亲老矣,不可以久留」。
遂得通判湖州以归。
二年繁昌公卒哀毁尚书公之丧然。
隐直家故贫,朝夕鬻粥或不足未始告人
治平三年入朝于是閒居十年矣。
今上即位,迁尚书虞部员外郎
王丞相圭提举百司,先诸公荐,始编定百司敕。
是时,自陈丞相诸公荐者十二人
赐对便殿劳问甚渥。
于是子方新领三司,请以为判官,即权领户部判官事
户部主诸道上金帛,自庆历时,迫诸道上供,入倍常岁
诸盗始为敝,吏不能较,一岁所负二十五六万。
前日内帑无所考质于是诏使公覆较,以庆历五年为准。
建言转运使经制为职,盍以为殿最
中间不满岁而去者,以数告其代,几可以劝沮
朝廷遂颁以为法。
而计三年之入最一百三十万,又督发川峡所负,入便钱五十万,大计赖焉。
久之,始正权户部判官
序其秩,视提点刑狱
三司七年,乃以司勋员外郎出知越州,兼浙东兵马钤辖
部使者新进少年,以新法督责其下,戾甚。
驰走给事,已蹈罪咎
会稽大府,公以乐易处其吏民,吏不欺而赖以安,法度皆举。
踰年,徙苏州
未行,又改明州
明州尚书公之故治也遗爱馀美尚在耳目
人皆喜公之来,公亦乐其州为易治。
于是询求民隐,数日之间,政令一新
时方盐法,法已过矣,吏缘为奸,自昌国县发引铺,而公私之货混淆不可辨,其利于公者削矣。
则除引铺,使民市于官。
市于官者,不为定格,益严其禁,期不敢犯。
未几,入缗钱八十万。
既足其目,而又益三百万。
阅月,移成都路提点刑狱
自在三司固已亲其秩矣,三易镇乃远徙,人皆为之恨,且劝公辞之。
公曰:「吾辞之,重得罪执政
虽然,吾颠革族多,岂其愿也。
吾不敢辞陈力而已」。
于是求对。
及见,上乃悯劳久之,曰:「行且迁矣」。
遂行
四明之徙,历八月乃至部所。
,务大体不以暴刻为功。
熙宁已前,第五等户不徭。
新法起,乃出免役钱
以为朝廷立法,本以宽民,今乃赋困穷之民,非上意
因奏免者十二万户蜀民大悦
茂州蛮叛,数日覆军杀将进围汶山郡坤维骚然
公与转运使俞充行分将兵,方无事时,兵常不足,及是,官军多死,夷兵且深入
公移帅府,请与之约和,以缓其来,且待王师也。
帅府用其画,犹连公手札上闻
已而王师,夷兵不侵轶者,公之力也。
先时使者多循故事,不阅兵仗
公至成都,将阅之,咸以为不可,且生民心
公曰:「吾职事也」。
遂发视之器甲多敝败不可用,使修完,益移檄支部举新之。
至是军兴,乃获用。
朝廷并州县,以大农之财。
永康之废未久,请复以为永康县
川峡道阨塞,多瘴疠
它时使者行部,多不以春夏出。
茂州之役,自三月七月往来无朝夕之休。
官军粗备,乃还。
永康感疾矣。
舆归成都,病小閒。
枢密冯公当世候之。
公嘱当世以后事,神色不动,处生死之际,若往来也。
熙宁九年八月十日,以其官终于官舍享年六十二。
呜呼
隐直天性浑厚喜怒不形声色
子弟有过未始言,子弟皆化其德。
仕官四十年,历典三镇至于奉使未尝一挂于法,亦未尝一吏所至皆称最。
与人交,温温不足,及临事,不茍变。
三司时,左右新进假途以致要津者如奕棋而公坦然不以为意也。
文集十卷,其上论朝政疏启及论西方用兵书,号《庆历书》、《后书》,又十卷,藏于家。
曾祖讳霭,仕于闽。
祖讳,皇赠户部侍郎
考讳沔,尚书公也。
夫人彭城刘氏,封彭城县君为人明爽,善治家
公于家事一切不问者,夫人是赖
二年卒。
男子八人:元方,进士及第平舆中书吏房习学公事
元振、元宪、元舒,举进士
馀尚幼。
七人太常寺奉礼郎沈某著作郎郭茂恂,试将作监主簿苏亨节,太庙斋郎道原,其婿也。
馀尚幼。
公卒明年,丧始自蜀归。
诸孤将以九月日葬公穹山先公尚书之兆,使来乞铭。
平昔从公之游,固已钦慕矣。
及代于会稽,亲见其民爱隐直父母,迫大道为䌽城以障其行至十里涕慕不使去者移日,此尤可尚者。
呜呼隐直有德君子欤!
乃为之铭曰:
呜呼隐直
学博矣,而志不遂
其德完矣,而位不充
或恨其弗逢,维其命之穷。
其达也,不过为王为公,建一切之功。
若其德,则考古人而不愧将来世而无终,为能执其中
使九原可作非夫人之与其谁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