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邺都行在和刁秘书见寄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都
征袍结束从宸游,边上尘清见戍楼。
柏殿赋诗知是幸,茂陵多病自堪愁。
清漳幽咽长流恨,铜雀荒凉几换秋。
深羡高眠全道气,姓名应已在丹丘。
鼓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一
鼓,动也,含阳而动者也。若夫鼍鼓逢逢,矇瞍奏公,应春分而著义,当启蛰以施功。闻临平之击石,见南郡之铭铜。「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伐以钲人,御之田祖。识伊耆之蒉桴,考籥章之毛土。讶雷门之鹄飞,惊建康之鹭翥。尔其广首纤腹之制,八面四足之奇,或状如博局,或形同麝脐。击其小而导其大,应在东而悬在西。姚泓既骇于石鸣,李陵俄知其气衰。承乾闻玄素之谏,孙挹遭高爽之讥。则有制自黄帝,始于少昊,虽云无当于五声,岂可不击而不考。至于王侯路贲之制,商、周悬置之殊,树以崇牙,驾以楼车。都昙兮答腊,鸡娄兮密须。祢衡解衣而不怍,王公扬桴而自如。伐彼渊渊,奏兹简简。或置在西房,或列之下管。辨徒击与播鼗,美登闻兮敢谏。复有思话骑栋,楚王警民。山中石鸣,荒外雷震。穆满黎丘之乐,王乔邺县之神。亦云擿以铜丸,节之金镯,罗浮神钲,始兴圣木。《周官》列职,著雷、灵、鼛、晋之差;《尔雅》著名,有鼖、应、鼗、麻之目。
次韵答张宗益工部 北宋 · 韩琦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昔忝临漳守,娱心自退公。
闲愁放天上,真境得壶中。
燕处虽云适,规模惜未丰。
恢园隳旧堞,困宇出新工。
材品珍方用,花名异始充。
泉分洹水堰,梁下邺城宫。
今始推良牧,褒辞借病翁。
笙镛谐庙瑟,珠玉满邮筒。
讵敢矜前政,徒知偃下风。
北堂留衣锦,西巘峻维嵩。
休逸檐梢月,荣归浪衬虹。
班条多暇日,清赏此何穷。
送柯秘书三子归泉应诏 北宋 · 蔡襄
押阳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秘书昔共官临漳,时呼三子侍侧傍。
修瞳阔颡善应对,举措不类群儿行。
遥知成就在他日,尔时迄今十载强。
闽州太守无伎术,乞持符竹还故乡。
近观诏书下郡国,选访行实登俊良。
嶷然三子复过我,衣裾飘洒凝秋霜。
各携编轴几百幅,互以理要充词章。
久之潜思叩幽眇,角牙腾触声礌硠。
言归温陵入场屋,争奋笔舌论短长。
海鹰上云出瓜翼,天马历地无羁缰。
秘书多才晚未遇,有如此子传义方。
吾徒沉升不须议,且看少者腾声光。
上运使王殿院书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蔡忠惠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襄谨斋沐裁书,再拜献于运使殿院执事:襄尝读《书》,识其语曰「克明俊德」,又曰「后非贤罔乂」,是知君人者用贤如左右手也。又闻仲尼摄鲁相,喜见于色,曰:「吾喜斯民之得吾也」。伊尹居畎亩,汤三聘之,然后幡然曰:「曷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斯民为尧舜之民欤」。又知圣贤求道,不为已吝,明白疏畅,翼时君之政化,剔愚民之耳目,尽力而后已也。又闻周公待白屋之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又知职设滋多,无有巨细,必在贤者。是虽有圣贤之材,处崇高之位,一良木不能成林薮,一龙驹不能备骖服,广求其合,同声呼报,以成厥功。夫如是,则君臣相须之道一不可去明矣。中古之世,诸侯有地以自保,继承不息,而治乱反乎耳。嬴秦一天下而为家,罢侯置守,赋征毕入王帑。汉晋而下,悉案前武,故至于今。方地百里为之尹,百里之民,赋税徭役之轻重,䜣讼争竞之是非,咸得决之于尹。数尹之地为之牧,以尽统其属尹之政,彼有所失,及其事之大者,皆决之于牧,是牧之政亦已重矣。然虑乎提封广而员吏多,牧尹时有弗明,天高靡闻,日不陈于上前,奈何盘冤愤于人人之臆?于是条天下之郡,分命使以按察之。牧尹之政有所得失,执事之务有所废兴,人民之情有所曲直,使皆得振举而与夺之。则是使之寄又愈重也,使之命难于任人也必矣。七闽之地,南远宫庭三千馀里,边江海而围山岳,土地硗确。所居之地,家户联密,有欲耕而无尺土者,有畜积踰年即为陶朱猗顿之富者,何哉?昔者僭王相继,竞取良民膏腴之田以入浮屠氏。国朝以来,因而不改,故学浮屠者绝无徭役,第食不乏而衣有馀耳。人恶焦苦,而竞乐为之,版籍何遽不因而减之乎?矧又谍诉倥偬,与民争利,故财屡屈而人愈贫也。加以建安之郡、延平之壤,或收罗茗荈,或筦榷酤齐;福唐南直数州,煮浪以咸鹾。国家念边储钜费,是三者利悉入公,温陵、临漳、莆阳三郡之民岁输镪以税其身。穷民妻孥无营,不能缄口待绝,所谓利悉入公。之三者出于己者薄,而获于人者丰,虽焦手于猛火,残肌于白刃,必冒热当锋而进。故强宗右族力于兼并,游手惰农因之以流荡。然后丹笔不及乾,邮牒不及息者,由来尚矣。必使当其人,则列郡有准绳,下民知教劝,于是宽猛得中,物遂其所。今执事衔天子命而来,七闽之人素仰执事德望威名,莫不谓执事可以目注口授,春和秋肃,不俟期月而罔有不利也。襄窃谓俾列郡有准绳,人民知教劝,宽猛得中,物遂其所,在今日矣。然封圻僻在轩车罕至之地,萌庶之细微者不得自振,又宜择属吏而委任之。属吏既多,则真伪得无相蒙哉!有昏钝而柔懦若能仁者,有贪墨而谄媚若能恭者,有简傲而恶倔若能忠者,有别白而私徇若能断者,有行加乎人而众毁之者,有明智而力不足者,执事又宜黑白清浊以详之也。进之可,退之否,激昂士流,宣赞风美,则执事之化无不至,良吏之志有所伸。襄前所谓君人者宜用贤,贤人宜辅君化民,又宜求其类之者为之助,亦在兹矣。此盖执事之所素知而能行者也,岂复假襄陈熟之言,重复而陈于执事之前耶?然襄亦占一数于吏也,奈何性钝识鄙,不足当吏之贤者必矣。然其可念者,家世无显荣,幼而从学,龆龀之岁偶能习诗赋,既而孜孜刻志,临文自省,不陷邪说于师道久废之世,自强不息。年甫十五,再求举于乡里,皆不利用。前岁间携幼弟徒步西上,艰难困厄,侨举王府,偶先多士。未几得就吏禄,佐幕偏州,实贰郡政。大之则生杀鞭掠之权,小之则勾稽簿领之务,皆所参画而职掌之也。以襄播迹穷阎,心灵局隘,当此委任,亦以难矣,敢不兢战,昼研夕味,益其尚短,晔其未明,旁搜远探,期于有得。然后知从政之术无他也,必先本诸先圣人之道也。宪网虽密,参酌而用之者在乎人。折狱必先本其情,干局必预防其弊。正其心以临下,尽其心以率职。如是者亦以期年矣。然才薄位下,固未能振发纲领,宣畅王化,但求内无愧于心,外无怍于人而已。其如有所可忧者,亦能自料之。赋受愚直,不能取容于人,在己上者有所枉道则咨之,在己列者有所罔心则评之,在己下者有所干犯则惩之。介介而行,一无所屈,故知获誉必少,而得谤必多也。今遇执事使此一方,察郡以来,将及半载,所谓目注口授,春和秋肃,诚哉!吏之不肖者必黜,贤者必升;政之弛者必张,成者必奖。列郡畏服,不俟一二提振,皆以改革,势若建瓴。襄既在属吏之列,遇执事明白若是,倘或缄其诚而不吐,钧是流而偕进,则执事以襄为何人哉?今虽覼缕于下座,亦非有所冀私恩而垂曲庇也。所以勤勤者,但不知量于吾道也。每念周汉之际,由其臣之文章事业,使后世知其时之治乱废兴也。至于唐室全盛,馀三百年,今之推其知道能文者数公耳。迨于我朝,能以文章为己任,提挽党类,恢宏词于天表,挹清醇于笔下,焕赫洋溢,流于无穷,若执事先君子者几何人哉!而位未跻于台辅,功不遍于寰区,人到于今惜之,得非臧孙有后,毕万必大,是生执事,以翊王道?况今天子仁圣,远夷怀柔,戈甲生蠹,务农桑,竭地脉,政教流行,罔知帝力,执事岂特享富贵、足志气而已耶,亦将有以羽翼明主、康济斯民也。襄又岂特茍刍豢、保妻孥而已耶?亦将有以驱策驽钝、黾勉展效也。惟吾君克明峻德,求贤共乂,岂宜晚用执事也?执事喜斯民之得吾也,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职设无有巨细,必在贤者,又岂宜不竭衷于吾君,而求其类之者同声呼报以成厥功也?执事一朝曳履岩廊,恢张先德,崇大邦基,不敢于人则已,将取人则在乎熟其学行,饱其声猷,然后用之而无疑也。襄今日为属吏,是亦亲而且迩也,可以察而知之也。茍不受知于左右,则他日之望必疏矣。愿执事熟思之。譬诸立明堂焉,大之为栋梁,小之为欂栌榱桷,俾其高下各得其所,则我朝文物声名日益乎郁茂,礼乐刑政日益乎修举,惟吾君高出于古之能为君者,执事一无屈于古之能为臣者,岂不盛欤!傥执事不罪其愚,箴其过使革之,赐之教使遵之,长育以成其材,使可就用,必出于门下也,幸甚幸甚!干渎威明,不胜愧汗,察之怜之,在执事而已矣。不宣。襄再拜。
上庞端公书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蔡忠惠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闰四月日,具官蔡襄,谨遣公仆献书于端公执事:间者襄取孥江南,会执事受诏还台,尝获承颜坐隅。执事以襄闽人,又素官于闽,与之言老儒茅知至,及泉南、临漳、莆阳三郡税丁事,颇自嗟邑,盖将归而为上言者。襄窃思,自谓执事美实副于大名,不为常俗之为。夫俗吏狃禄食,矫声誉,计己之利而忘民之勤。苟安三年,幸而代归,视旧所涖之地之民若踵迹之遗,岂皇反顾哉!使主泽不宣,时弊不改,职此之由也。而执事视三郡之民,有失职者,少选必念,非恤隐之厚,其孰能若是乎?及来京师,乃知茅君先时,朝廷用执事之请,以助教官宠之。襄每以茅君之德,宜享束帛之聘,亦既宠已,不应复论。惟身丁之税,宜有闻而未闻,何也?岂执事尝言之,而襄远贱,不得知之欤?将未尝言之,姑有待欤?抑亦遂弃之而都不记录欤?其已尝言而行之也,则襄不独庆三郡之民之受大赐,而庆本朝力太平而粹王道也。其未尝言之而姑有待也,则凡事过久,易于因循,重于建白,今兹惟时。其遂弃之而都不记录也,则执事非宜得此望于人矣。昔者五代之季,群豪列壤,连兵恣欲,国用不给,故无名之税兴焉,民不相聊。天祚真主,方内一统,人人自谓再生,欢欣顺命,无待威震。盖欲去向者之苦,而蒙今者之福。谓何其三郡之人引领伫望四五十年,未之或省?意者,建议者之不明,而吾君、吾相未悉闻之耳。闻之,岂不为之动心哉?南方地狭谷鲜,又浮海通商,钱散不聚。丁男日佣不过四五十文,身丁之直岁率三百,衣食之馀,终年不能足之,必僦产子。不幸而疾病若岁旱而力不售,与掌输之官弗严而有遗失之患,顾无他营,死焉耳矣。力能扶持老弱,流冗他郡,自为胜策,而又名书不减,害延乎司里者,其哀劳之状不可尽数。先朝时,诏书特免江浙诸身丁钱,以贯计者五十馀万。斯时,七闽有不材使,以谓诏书所免者身丁钱耳,三郡身丁之输者斗斛也,非在免中。不能举而覆奏,故先皇帝育物之仁均而有遗,岂不恨哉!伏念主上圣神慈爱,设或一日推烈考之遗仁,鞠一方之捐瘠,无亦裨大化之万一乎?诚未欲尽免,固宜先舍贫民之无田业者,与无货财之为商贾者,分别其条,深为之防,使贫富判异,而人全其生,此急务也。文王为政,先于鳏寡孤独,若先免贫民,无害于国力大计也。愿执事恳至陈之,庶乎必行。执事以言用,天下之所望者本务大体也,而襄徒言其近者,亦跬步之发焉,伏惟财察。不宣。襄再拜。
讲春秋疏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蔡忠惠集》卷二九
力行之谓学,析要之谓讲。学之弗固,讲之弗明,讲之弗先,学之维艰,吾谓讲、学之相资也。今夫乘坚策肥,彷徨中逵,明目巧智,厥罔施为。人有麾之以檛,授之以衔,倘非覂辀绝鞅,虽四荒之远,当安安而至。是犹学必固而讲必先也。中古迄周,邦国咸设学校,礼义孝悌,益开而张。秦燔汉駮,愈远寖微,侵牟渔夺,其不去者无尺间耳。虽真儒硕德时亦间出,贲于其躬,壅于其民。呜呼,道方将行,岂窒于古、翔于今乎!临漳于天庭为遐僻最,然而岁举进士,场者仅十百人。岂特学干禄而已耶,是必学圣人之道也。学圣人之道其不在经籍乎?经籍之奥其不在于释谕乎?诚曰举吾州皆能游圣人之道,酣于经籍,详于释谕,有是焉者,司马子长所谓虽执鞭吾亦欣欣然慕焉。若其未尽能也,得无彷徨中逵,冀夫麾之以檛、授之以衔者乎?彭城先辈至自温陵,好古强学,尤善高论,能通《左氏春秋》孔子之志,其可不博闻乎?仆嘉与士君子酣乎经籍也,详于释谕也,游于圣人之道也,士君子以为何如?
祭弟文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蔡忠惠集》卷三二、《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二、乾隆《仙游县志》卷四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专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弟开封府太康主簿七郎君山之灵。呜呼!吾至家始五日,得汝讣音,以六月七日感疾终于官。哀苦号叫,惊迷失次。反覆思虑汝之行,于父母孝谨,于兄弟友悌,于当官涖事公廉无私,事细大莫不尽其心焉。天鉴孔迩,汝不应不寿而少亡,岂赴告之者谬也?发书寻绎,皆侄彝与蒋生手疏,日月苦疾,终始无一谬者。呜呼,汝其死矣!吾闻死而复生者,若秦之谍人、石勒之子是也,犹幸其非望。又涉旬月,无有来问。呜呼,汝不复生矣!汝之永诀矣!二亲垂老,早暮涕泣,望祭千里之外。汝之妻孥,必归江南,旅厝异乡,不独生者悲恸,使死者为有知,衔恨九泉,终古无已。呜呼哀哉!吾自五岁与汝从学,及吾年十五,再就乡举,汝时十三,盖亦与焉。众所指目,期必远到。其后三年,与汝北游京师,吾先得官,为临漳从事。及罢归,汝后登第还家,骈首拜庆,乡闾荣之。吾佐西都留守幕府,汝时选注太康,西来过我,留游久之。去年,吾忝对雠,丽名书府,汝以畿县,继来相见。今年夏四月,吾谒告归觐,别汝于国门之外,谁谓此别,为生死之别,呜呼哀哉!疾不临药,死不亲歛,殡不拊棺,吾恨如何!汝即死,宁无一言以别我乎!岂赴告者忍不书也?将疾力而不暇及耶?其亦忘我于无言耶?吾于汝,爱为兄弟,而学业为朋友。每聚议通夕,若出入经史记传,浩博贯穿,吾不在汝右;逮根诸理论,吾或有先焉。汝有遗文,吾当录次,以传于后。汝子犹吾子也,教勖养育,待其成人,扶持汝归,以葬吾土,则吾志足矣。呜呼哀哉!吾材与艺,下汝远甚,觊汝光显,以大吾门。今也亡矣,吾力薄而倚重,思此益悲。平居议论当世得失,卓然期有发于人者,今岂复能力于是哉!圣人推天引神,以锡福降殃于善恶,而作民监;至于善不及福而恶不及殃,学者惑之。然则贤而夭,孰谓其不寿也?恶而寿,孰谓其不夭也?君子之论人也,在贤与不贤耳,不系其寿且夭也。汝之行之学之文,虽不克寿,吾谓之寿也,夫何恨哉!独手足之念,无所穷极。古有达观之士,一死生而超乎无有,是用决灭情爱,吾不忍为也。呜呼哀哉!语言嘻嘻,寂而不闻;肴浆陈前,不食不饮,魂兮何之!其无知乎,吾徒自苦耳;其有知乎,吾知汝之悲与吾均矣。伏纸颠倒,不尽所怀,呜呼哀哉!尚飨。
浚井 北宋 · 刘敞
押阳韵
凿井勿惮深,汲绳欲令长。
凿深源不竭,汲远气自凉。
岂如潢污水,汩汩道路旁。
虽复不远求,饮之剧燖汤。
虚烦生四支,淟涊不自强。
野语合为国,愿君著岩廊。
承乏幕府晨出马上戏(原缺,据活字本补)书 北宋 · 强至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五载青衫走两都(自注:始作开封掾,今为县元城。),北门官绪更区区。
马鞍出带残更梦,却是双飞邺县凫。
宋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内殿崇班骑都尉钜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魏公志铭 宋 · 吕夏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
汉之魏氏,居钜鹿。至侍中郑公相唐太宗,其后转徙燕、蓟间。后唐庄宗平刘守光,始徙邺县。宋兴,又为开封人。赠左监门卫大将军讳殷,生复州刺史、检校太保、判左右金吾六军仪卫事讳丕,事太祖、太宗、真宗,历度支户部使,以名臣闻,传在国史。太保生赠右武卫将军讳廷杲,其配永宁县太君郭氏。生三子,公实季子也。讳处约,字知方。幼锐敏彊记,十凡试广文馆进士,书名第一。会真宗皇帝录大臣之后,太保诸子独武卫在朝廷,天子怜之,且知公名,使中人召对,以布衣入见于延和殿。天子问其世家,公忼慨伏奏,左右属目。是时平阳恭懿王女既长矣,武功世家子皆自许在选中,天子意乃属公。召平阳王谓曰:「朕为尔得嘉婿矣」。王再拜顿首谢,公亦未知也。其日赐宴入内省,使赋诗,公应制称旨。有司传诏,尚玉城县主,公惶恐辞让,不得请,于是赐袭衣、黄金带、鞍马。释褐出东华门,同舍诸生夹路绕观,大惊,皆以为似公者,然不知公之已贵也。潞、许、润、邢、苏、华、燕,太宗之昭也。潞恭宪王以帝兄之贵,故诸子或王或公。平阳之子十七,而玉城为诸女之长,实归于公。嫔御临从,赐赉加等。繇是公起家补右班殿直,每南宫宴会,诸婿官高者皆处公右,帝闻之不悦,敕公以属长居上,且使诸婿皆拜。未几,领杂卖场。乾兴时,宰相以奸败,图书、服珥、畜积皆籍于官,权贵驰书请市,以贱估。公投其书,尽斥卖小民,按籍而给之,吏不得通一钱之赂,而民有得。四方馈献之未发者,发而或得珠金,明日遂富。三司使宪成李公咨盛称公材。寻以武卫丧罢。章献明肃太后尝欲知诸王婿之能否,使赐诸路衣裘,随遣中官迹其所至,刺察孅悉。公使荆湖,阻僻州军,莫不遍至,未尝遣吏赍赐也。所至劳问利害,赐未毕,不就宴。既还朝,太后喜曰:「魏某独不辱命」。公条上远方便宜,皆可施行。太后临朝久,公愤政令不出天子,平胡郁咤终日。累上疏恳切,其大略:天子春秋已盛,皇太后还宫颐养圣体,今其时也。疏入不报。凡所上章奏,先天子,次太后,太后尝曰:「魏某小儿,乃敢慢我」!公晏晏不惧,然亦久不迁。及皇帝躬决政务,天下清宁,作《睿智日新颂》以献,上嘉叹久之。累迁左右侍禁、东西头供奉官、内殿崇班、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封钜鹿男,食邑三百户。以嘉祐二年十月癸亥卒于建初坊之第,年六十三。皇帝使中人赙赠加等。长子孝孙,东头供奉官;次孝称,西头供奉官;次孝祥,左侍禁;次孝明,三班奉职。长女新兴君,适西染院副使、閤门通事舍人郑馀懿。次安居、钜鹿、宋城三县君,适吴冀王孙、左监门卫大将军、惠州刺史世茂,左监门卫大将军世祚,右监门卫将军世雄。一未适人。孙男八人:铨、钊,三班借职;鉖、钧、鉴、铣、镛、镈,未仕。孙女五人。魏氏世葬河南府洛阳县平乐乡杜泽里北邙之原,公卒之明年,以十二月戊申祔焉。公历监铸䥱务、京东窑务、牛羊司、新炭场、文思院、左藏库。所任不过给纳,既不得略施其所有,后公者独见此而已矣。凡仕四十年,八迁官,皆录劳,或遇国庆,未尝出于势援。两省大臣亦奏补外官,耻不肯就。宰相王沂公曾将荐于朝,恳辞而罢。武恭王公德用,公故人也,方其任枢密时,避而不见,虽召亦不至。及致仕,公乃袖刺诣门下,数陪燕射,从燕尽驩。武恭复起,公遂不来。其彊毅自守,白头如初。夙尚风节,未尝谭人之短。为政初若急卞,而推尽恩信,故先畏而后爱。喜论治道,晚穷名理性命之说,读书未尝释手。自少工诗,为秘书监李公惟简所赏,与李暨浮屠惠崇为章句之友。著《家山》、《白日》、《今体》三集。公在总角,永宁太君即世,奉兄如父。厚朋友亲族,赒其急乏。昆弟从子未禄者,致名于玉城主,奏授以官者众。兄处恭,终左班殿直;妷石,今太子中舍;妷景,今永州推官,皆出□荐。自以七世共居,抚闺门益严谨,有惮之者请于官,得析产出居。公内耻之,作《义巢记》以讥□异心,然亦遂邑不自得,感疾以终。在昔汉唐之世,政出帷幄,法度纷乱,天下嶪嶪。正臣义士,相与不顾死亡,以安社稷,则名声章章,如日月之明。当公之时,内有文母保佑圣子,尊礼大臣,敦睦宗室,百度修饬,蛮夷畏威。天下无汉唐之危,而有汉唐之臣,忧深于下,计祸久远,发愤激切而云,则萌芽未见于人,从而信之者无几。此又难于古人者也。然而自下诋上,视死生于豪釐之间,其势相当,独名声不及古人者,所遇之时异也。呜呼,公名不知于当时,死又不书于国史,独其葬有铭,是谓不朽。铭曰:
謇謇宾客,有忠不章。施禄于亲,恩不失防。不信于宗,感愤底亡。生辕之直,稿以为轮。生璧之方,琢以为瑗。轻重有逢,匪材实然。公少有文,不食世馀。官以戚冗,亦卒有誉。以屦易冠,未见其腴。哀公之材,又义与忠。实命不偕,莫克充之。孝子是恫,铭以封之。
男孝孙谨书,前进士王伯纯篆盖,广文馆进士王仝署讳,东平康坦勒。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二○。
闻陈伯育结䌽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二引《清漳集》题作知县林迪闻伯育承事结䌽舟作乐游东湖戏寄四韵) 其三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临漳多士冠南闽,况复高才更出群。
笔下文章翻锦绣,坐中谈笑领风云。
美名合预青钱选,邪党今从白眼分。
闻欲高亭张雅宴,寂寥应悯旧将军。
寄留二君仪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今岁看书眼觉昏,忆君待酒只销魂。
临漳姑孰五千里,怀抱何时得再论。
临漳亭观水分得大字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五部
忧民登危亭,注视万里外。
溟濛云气浮,势与江海汇。
苍山恐低沉,况复问畎浍。
禾麻安更论,老稚念颠狈。
蛟鼍自出没,牛马失向背。
雨师恣侵凌,人理亦可罪。
殷殷非雷声,远近屋庐坏。
君臣正逢时,上下宜交泰。
驱云清白日,朗彻照幽怪。
一雨即㳽漫,孰谓乾坤大。
异鹊,并叙 北宋 · 苏轼
押麻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为赋此诗。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拿。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蔡使君传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三
使君讳道恭,字怀俭,南阳冠军人也。父讳那,宋益州刺史。使君少宽厚,有大量,仕齐为西中郎中兵参军加辅国将军。梁武帝起兵,萧颖胄以使君素著威略,专任以事。齐和帝即位,为右卫将军,出为司州刺史。梁天监初,论功封汉寿县伯,进号平北将军。三年,魏围司州,时城中众不满五千,食裁半岁。魏人攻之昼夜不息,作大车,载土四面俱前,欲以填堑。使君于堑内作艨艟斗舰以待之,魏人不得进,潜作伏道以决堑水,使君以土豚塞之。相持百馀日,前后斩获不可胜计。魏人大造梯冲,攻围日急。使君用四石乌漆大弓射之,所中皆洞甲,饮羽一发,或贯两人,魏人望弓皆靡。又于城内起土山,多作大槊,长二丈五尺,施长刃,使壮士执以刺魏人。魏人将退。会使君病笃,乃呼兄子僧协、从弟灵恩及将帅谓曰:「吾所苦势不能久,汝等当以死固节,无令吾没有遗恨」。又令取所持节授僧协曰:「禀命出疆,既不得奉以还朝,意欲与之俱逝,可以是殉我」。众皆流涕。其年五月卒。魏人知使君没,攻之愈急。初,朝廷遣郢州刺史曹景宗援之,景宗不前。八月粮尽,城陷。赠镇西将军,且购其丧。八年,魏人归其丧,葬襄阳。传国至孙固,固早卒,国除。
奉使丹阳途中杂言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黄鸟频来傍水飞,杜鹃何故向人啼。
短亭尚见临漳在,新水苍茫路欲迷。
左班殿直墓志铭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六、《范太史集》卷四五
君讳士幅,字信之,镇江节度使、郇国公允成之曾孙,容州观察使宗儒之孙,右监门卫大将军、坊州刺史仲午之子。母福昌县君王氏。以父荫补右班殿直,改左班。少涉学,颇能诗,性有巧思。监相州临漳盐酒税,勤于吏职,未几课增羡。元祐八年六月七日卒,年二十有五。娶王氏。二男一女皆幼。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铭曰:
吏事惟勤,缘饰以文。寿虽不遐,亦克有闻。
魏城东(辛酉二月元城赋) 北宋 · 贺铸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短短宫墙见杏花,霏霏晚雨湿啼鸦。
欲将今夜思归梦,凭仗春(清抄本、四库本作东)风吹到家。
故邺(按《邺都记》,汉建安十二年,曹操灭袁氏,始大筑邺。当时京兆、洛阳、南阳、许皆大都,而邺为之长。操子丕代汉,复定都洛阳。此后僭窃更据邺,而未始残破。元魏孝文帝自代南巡,驻跸邺下。久之,以南望枉人山、北接柏人县,非善地,遂去之河南。将行,挂饭罂于城楼上。识者解之,挂饭,悬飧也,岂待玄孙宅此乎。至孝静帝,果为高欢劫,迁都邺。齐五主营建宫室,规模壮丽,远逾前魏。周武平齐,焚撤略尽。及杨坚克尉迥,遂洿潴之,筑京观于葛屦山,徙郡治安阳,邺犹为属邑。熙宁间始废之。戊午九月独游晚归,马上赋) 北宋 · 贺铸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魏武昔恢图,北平谭尚孽。
卜邺筑新都,非徒三狡穴(小集作为三穴)。
将行迁鼎志,遽有分香诀。
落日繐帷空,奠终歌舞阕。
旋闻瀍洛上,载起苍龙阙。
四叶不归东,苔花驰道绝。
食槽谶终验,挂饭期先决。
扰攘百年间,覆车寻此辙(小集作累车寻覆辙)。
山川气象变,朝市繁华歇。
白露复青芜,茫茫换时节。
阴风吹葛屦,燐火走兵血。
木叶下西陵,寒虫助骚屑。
当时陪葬骨,马鬣犹环列。
隧碣仆纵横,镌文久残缺。
帛砧与柱础,螭首随分裂。
指此一抔间,贤愚两何别。
悠悠凤漳水,寂寂雀台月。
千古配英魂,未随埃烬灭。
田皋访遗老,谓有兴亡说。
但听黍离篇,叱牛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