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许洞北宋 976 — 10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76—约1017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洞天,一作渊夫
少习武艺,及长力学,尤精《左传》。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雄武军推官,忤知州,除名归里,专意著述。
景德二年,上所撰《虎钤经》,应识韬略、运筹决胜科,以负谴报罢,就除均州参军
大中祥符四年真宗汾阴,献《三盛礼赋》,召试中书,改乌江主簿
有文集及《春秋释幽》等。
全宋诗
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吴郡志》卷二八)。
解褐雄武军推官,因忤知州马知节被除名。
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真宗汾阴,献《三盛礼赋》,迁乌江县主簿
卒年四十二。
有集一百卷。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二
许洞字渊天一字洞天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幼习弓矢,及长励学,尤精《左氏》。
咸平三年进士,解褐雄武军推官,因事免归。
景德中,除均州参军
大中祥符四年,改乌江县主簿
卒,年四十二。
平生以文章自负,有文集百卷。
又著《虎钤经》二十卷(存)、《演玄》十卷、《春秋释幽》五卷、《训俗书》一卷等。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主要活动
  • 1000年,进士
高锡北宋初 ? — 9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3 【介绍】: 河中虞乡人字天锡
后汉乾祐间进士
河南府推官
坐按狱失实夺官。
后周显德初,为蔡州防御推官
宋初,弃官归京师
建隆中宰相范质奏用为著作佐郎
左拾遗知制诰
使青州,以私受节帅郭崇赂遗等事,责贬莱州司马
遇赦,改均州别驾,移陈州,卒。
全宋文·卷四一
高锡(?
——九八三),字天锡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
汉乾祐中进士,辟河南府推官
周显德初蔡州防禦推官
建隆中,以书干宰相范质奏擢为著作佐郎
监察御史,拜左拾遗知制诰,加屯田员外郎
乾德中,以受贿责贬莱州司马,改陈州别驾
太平兴国八年卒。
著有《簪履编》七卷。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五代时人
主要活动
  • 后汉乾祐间,进士
  • 96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962年-96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964年5月贬莱州司马
李显初唐 656 — 7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6—710 【介绍】: 唐朝皇帝。
高宗第七子。
既嗣位,母武后临朝称制,废之为庐陵王,迁均州,又迁房州
武周圣历二年,复为太子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始复帝位及唐国号。
复位后,皇后韦后武三思等专权,安乐公主卖官鬻爵。
前后在位七年,为韦后安乐公主毒死。
谥孝和皇帝
帝讳
高宗第七子。
显庆元年生。
二年封周王
仪凤二年封英王
改名哲
永隆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
宏道元年十二月即位。
嗣圣元年
后废帝庐陵王
房州安置。
圣历元年复立为皇太子
仍名显。
神龙元年正月复辟。
十一月尊号应天皇帝
三年八月尊号应天神龙皇帝
二年被废。
复位四年。
年五十五。
谥曰孝和皇帝
庙号中宗
追尊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集四十卷。
曹翰唐末宋初 924 — 9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92 【介绍】: 大名人
少为郡小吏
后周太祖镇邺,与语奇之,以隶世宗帐下。
累擢枢密承旨,改德州刺史
宋初,从太祖征泽、潞,平江南,以功迁桂州观察使、判颍州
太宗太平兴国间,从征太原幽州,皆有战功。
官至左千牛卫上将军
卒谥武毅
全宋诗
曹翰(九二四~九九二)大名(今属河北)人。
后周,官至枢密承旨
入宋,改济州刺史
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移均州,兼西南诸州转运使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九七六),迁桂州观察使、判颍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五年,拜威塞军节度,复为幽州行营都部署
坐事流登州
雍熙二年(九八五)起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分司西京
四年,召入为左千牛卫上将军
淳化三年卒,年六十九。
谥武毅
宋史》卷二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
主要活动
  • 960年-964年,京东西路济州(巨野县),济州刺史
  • 964年-967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刺史,十一月兼西南面转运使967年正月之后,迁蔡州团练使
  • 965年-979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团练使
  • 980年-983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杜彦圭唐末宋初 928 — 9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86 【介绍】: 定州安喜人
杜审琼子。
太祖开宝中饶州防御使,从征太原
坐事责授饶州刺史,旋迁沙州观察使,知定州
太宗雍熙中北伐,副米信幽州西北道行营都部署
以不容军士晡食,设阵不整,以致亡失,左迁均州团练副使,卒于贬所。
主要活动
  • 980年-984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
宋雄唐末宋初 929 — 10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9—1004 【介绍】: 幽州人
初仕契丹,与宋琪齐名燕、蓟间,时称“二宋”。
归宋,历知、唐二州,为光禄少卿,迁将作监
所至职务修举,公私倚任。
涉猎文史,善谈论,为士流推许。
主要活动
  • 988年-991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
  • 995年-99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子詹事
黄牧之南宋
简介
淳熙十五年(1188)均州知州
淳熙十六年(1189)11月放罢。
主要活动
  • 1188年-1189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1189年11月放罢
王侁北宋 ? — 9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4 【介绍】: 开封人字秘权
王朴子。
尝使灵州通远军,还言牙兵与边人交结,请悉代之。
后为并州驻泊都监,又为云、应等州兵马都监
丹兵陷寰州,优以语激杨业接战,力战死。
坐除名,配金州
遇赦,终均州团练副使
主要活动
  • 975年-976年,江南东路池州(池州),池州知州
赵承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泽州长平人,郡望天水
武则天朝,历金部郎中、左羽林卫将军
长安五年,与桓彦范等率羽林军讨杀张易之,迁左金吾大将军
中宗景龙四年韦后临朝称制,命承恩帅兵往均州,以备谯王重福
后官鸿胪光禄二卿,封天水县公
释正寿武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夙游禅社。
见南塔慥公有开解。
随慥住汉东山光寺
谯王重福者。
中宗次子也。
尤敬事慥。
预为慥造塔。
高七十尺。
及慥疾笃。
王使问孰可以继者。
慥答以寿可。
于是召寿至。
寿即白慥。
试塔
乃入塔跏趺坐而逝。
世因号寿试塔和尚
王闻而叹赏。
寻别造塔以遗慥。
释正寿者。
不知何许人也。
风仪峻整节概高强。
肩锡曳囊宗师皆谒。
然以因缘相扣附丽有归。
于南塔慥禅师门。
决开疑网。
密修资益。
寿杜默于随部山寺。
人皆不识。
谯王重福者。
中宗次子也。
神龙初韦庶人谮云。
张易之兄弟构成重润之罪。
均州刺史
密加防守不听视事。
韦后临朝添兵士捍卫。
及韦氏被诛睿宗即位
集州刺史未行。
然忽忽不乐。
而归心于慥禅师
为其造生藏塔。
举高七十尺。
极为宏壮。
于时慥师疾已危笃。
谯王使问师后孰继高躅。
慥曰。
贫道有正寿在。
王问。
诸僧谁为正寿
或曰。
和尚有弟子在山光迹韬晦。
王遣使召到。
寿白慥师曰。
喜王为檀越。
其塔已成。
某欲为先试得否慥曰。
善为否试。
是时寿摄衣合掌入塔敛容瞑目。
结加趺坐便即灭度
全身不散。
号为试塔和尚
谯王闻已叹嗟终日。
曰弟子犹尔。
乃别议改图。
为慥禅师营构焉。
系曰。
先人有夺人之心。
寿公先其慥矣。
夫直往者必能径来也。
业累弗羁樊笼弗罩。
脱羁开罩生死自由。
既然自由已跻果位矣。
俗谛观之寿公出蓝之青也矣。
而能乘心矫迹出其师之前。
一日千里。
其是之谓乎。
王继恩北宋 ?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 【介绍】: 陕州陕县人
初养于张氏,名德钧太祖开宝中复姓赐名。
累为内侍行首。
太宗所宠遇,迁宫苑使,加昭宣使
李顺起义军攻占成都,受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镇压,攻陷成都,帝特立宣政使授之,进领州路防御史
久握重兵,骄横恣肆,专事宴饮,纵所部剽掠百姓。
真宗时,豪横日甚,并漏泄朝廷机密,黜为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籍没资产,卒于贬所。
全宋文·卷五八
王继恩(?
——九九九),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
后周显德中内班高品
初养于张氏,名德钧
开宝中太祖许复姓赐名,累为内侍行首。
太平兴国三年,迁宫苑使
久之,领河州刺史
淳化五年昭宣使勾当皇城司
李顺起事,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讨之。
蜀平,进领顺州防禦使
真宗即位,黜为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
咸平二年卒于贬所。
宋史》卷四六六《宦者传》有传。
释福登明 1548 — 1620
福登
别号妙峰
山西平阳人
姓续氏
春秋续鞠居之后也。
七岁。
父母值凶岁死。
无敛具。
荐席而已。
师无依倚。
为里中富人牧羊。
十二出家。
十八携钵至蒲坂
先是。
山阴
文昌阁于郡之东山
僧朗公居之。
师至。
日行乞于市。
晚投宿于阁中。
适王出游。
见之问
告之故。
王曰。
当善视此子。
他日必成大器。
遂留为弟子。
会地大震。
师被压不死。
王闻奇之。
谓师曰。
子幸免大难。
何不痛念生死大事乎。
遂入中条山
闭关习华严观。
取刺棘贴四壁。
不设床坐。
日夜鹄立棘中。
如此三年
稍有开发。
乃作偈一首呈山阴
山阴叹曰。
此子见处早如是。
不折之。
他日或狂。
因取宫人敝屣。
割其底洗净。
封寄之。
附一偈曰。
这片臭鞋底。
封将寄与你。
并不为别事。
专打作诗嘴。
师见之。
即对佛作礼。
以线系于顶上。
自此绝无一言矣。
三年破关往见王。
则具大人相。
王甚喜。
乃曰。
子虽知自己本分事。
但未闻佛法。
恐堕邪见。
介休山中。
有法师讲楞严。
促师往听。
受具戒。
作务而听。
年二十七也。
时王深敬三宝。
居尝自恨不能瓢笠远游。
一日谓师。
为僧不游方。
如井蛙耳。
南方多知识。
子宜往参。
归来可当老夫行脚也。
师遂行。
遍历丛席。
南京天界。
无极老人座下。
净头
打扫粪秽。
洗涤筹杖。
众怪其处洁净异尝。
净头道者
莫知为谁。
憨师。
时为副讲。
侦之累日始得之。
与纳交。
且期同行参访。
不旬日觅之。
已潜行矣。
师归见王。
王喜问所参何人。
师具述之。
师意在居山。
复入中条最深处。
诛茆吊影。
辟谷饮水者三年
大有开悟。
王日重三宝。
南山建大梵刹成。
强出师居之。
且欲求北藏经。
欲师亲往。
师住山日久。
发长未剪。
乃俗扮入
藏板贮大内
非奉旨不可得。
且久闭不发。
师得之如掇焉。
时憨师。
先已至都下
忠法师讲法。
师于马上识之。
下马相劳苦笑。
谓憨曰。
视我何如。
憨曰。
本来面目自在。
因拉憨随藏出京。
曰。
子之宿愿耳。
遂入五台龙翻石。
冰雪堆中。
得老屋数椽。
共栖之。
师夜游五顶。
遣昏散。
日刺舌血。
书华严经。
完起无遮大会。
结文殊万圣缘于塔院寺
凡一百二十日。
九边八省白。
赴会者路踵相继。
法筵之盛。
前所未有也。
两宫贤师德
温旨屡降。
私念大名之下难久居
因入芦芽结庵。
将终身焉。
圣母求师得之。
为建大华严寺于芦芽绝顶。
命师居之。
更造万佛铁塔七成。
紫柏尊者。
手书法华经一部。
安奉其中。
寻奉慈圣懿旨。
送藏云鸡足山
道出峨眉
礼银色光。
密矢铜殿之愿。
人弗知也。
自滇还山阴
请修万固寺大殿
殿高十三丈。
阔九丈。
渭河病涉。
行者苦之。
大中丞李公。
请建桥其上。
师住二年。
修桥十三孔。
复受请建宣府大河桥两重。
重三十二孔。
大河。
自胡地入中国。
水势汹涌。
最难为力。
师竟成之。
有若神助焉。
二桥与殿。
所费数百万金。
师寔空手无一文。
信施云集雨合。
莫知所从来。
福缘成就。
殆不可思议也。
既还芦芽。
开石窟于宁化所
窟深广高下。
各三丈五尺。
镌华严世界十方佛刹图。
万佛菩萨像。
精巧细密。
遂成一大道场。
沈藩见而喜曰。
胜因成就。
好息心住山矣。
师白峨眉未了之愿。
王乃𢌿万金于师。
取栈道入
王中丞象乾
总制其地。
迎师问心要。
因笑谓师曰。
三大士兄弟行也。
师于普贤如此。
不虑观自在文殊。
谓师不平等耶。
师曰。
贫道不过空拳。
效奔走耳。
若如所云。
有公力大人在。
王曰。
唯唯。
师一言而三铜殿岿然矣。
随殿各有渗金诸像。
峨眉五台各一。
普陀者不果行。
安置南京华山
两宫颁旨。
三山护持。
复举七处九会道场。
台山永明寺
庆赞之。
嗣后建太原之塔。
阜平之桥。
又辟茶药庵于龙龙关
上亲书其额。
又修滹沱河大桥
长五里。
修省城大塔寺。
寻还台山
料理所建上下道场。
立为十方丛林。
不留法属一人。
万历庚申八月
赐金佛绣冠千佛磨衲紫衣。
真来佛子之号。
是冬十二月
示微疾。
群鸟悲鸣。
异光匝地。
师乃集众开示毕。
端坐而逝。
年七十三。
腊五十一。
讣闻。
两宫遣中尝侍致祭赐葬于永明西冈
立塔焉。
慈宫。
别赐举葬之费。
师貌不胜衣。
语不出口。
始以小王助道。
终致圣天子圣母诸王为檀越。
凡所营建。
应念云涌。
投足所至。
遂成宝坊。
动费辄累钜万。
悉听能事有实行者主之。
萧远自如。
一衲之外无长物
飘然若浮云之聚散。
孤鹤之往来。
苟非深證唯心。
遇缘即宗。
其能尔耶。
侍御苏云浦
尝问道于师。
深有契于心。
乃曰。
人以妙师。
为福田善知识。
而实不知其超悟处也。
大司马汪伯玉
尝谓憨师。
方今无可为公师者。
妙峰耳。
故憨师。
倾心服之严事之。
亦无两人也。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福登字妙峰
姓续氏平阳人,续鞠居之裔也。
生秉奇姿,唇掀齿露,鼻昂喉结。
七岁失怙恃,为里人牧羊。
年十二祝发,携一瓢至蒲坡,行乞村市,夜栖文昌阁庑下,阁为山阴王所建。
一日,王晨出游,值裴回阶间,见而异之,谓阁僧曰:“是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造诣,殊未可量,曷善视之。
”顷之,地大震,屋宇倾覆,压于下,三日不死。
王闻,益奇之,因修中条栖岩兰若,使居焉。
乃闭关习禅,取棘剌列四旁,以绝依倚,不设床坐,尽夜鹄立,三年心忽开悟。
始至介休山,听讲《楞严》,遂受具戒。
策杖南走,遍参知识,浮南海礼普陀而归。
复于中条深处,诛茆辟谷,日饮勺水。
又三年,大有会心,山阴王建梵宇于南山,延登居之。
每念二亲,幽灵未妥,卜吉迁葬。
剌舌血书《华严经》一部,欲报劬劳,藉感人天。
复下山设无遮大会,结文殊万圣缘。
明神宗御极,皇储久虚,遣官武当,祷祈请乞,礼视高媒。
闻之乃曰:“吾徒凡所为,皆为国报本,今宜专诚尽忠,为皇上祈子。
”乃启会至百二十日,九边八省,缁白奔赴者,道路不辍。
事毕,一钵飘然,结庵芦芽。
期年,皇长子生。
奉敕就芦芽华严寺,造万佛铁塔于山巅,加赐金帛,命往秦晋中州饭僧已,忽念故山,往修万固寺,三载,塔殿楼阁,焕然一新。
渭川河水病涉,宣府西院议建大河桥。
应命至,度之,水阔沙深,乃桥二十三孔,亦竟成。
尝愿范金成三大士像,以铜为殿,送三名山,各就其显化之地祀焉。
己亥春,杖锡潞安,谒藩王
王适造渗金普贤像,送峨嵋。
铜殿事,王问:“费几何?
曰:“每座须万金。
”王欣然,愿造峨嵋者,即具缁重,送荆州,听其监制,用取足于王。
殿高广丈馀,渗金雕镂,诸佛菩萨像,精妙绝伦,世所未有。
殿成,送至峨嵋。
大中丞霁宇王公抚蜀,至,请见,问心要有契,公即愿助南海者。
乃采铜于蜀,就匠氏于荆门,工成,载至龙江
时普陀僧力拒之,不果往,遂卜地于南都华山,奏圣母赐殿宇安置,遂成一大刹。
乃造五台者,所施皆出于民间,未几亦就,乙巳春躬送至五台,议建台怀显通寺
上闻,遣御马太监王忠,圣母遣近待太监陈儒,各赉帑金往视,卜地殿安奉。
丙午夏五月兴工鼎新,创立大殿,前后六层,周匝楼阁,重重列耸,规模壮丽,赐额“大护国圣光永明寺”。
工竣,先事蛾嵋,继事南海
会倭夷搆难,海氛未靖,中途而止。
乃三卜三吉,至得宝华山,诣京都奏请,特敕许之,赐予有加,慈圣太后更赐造寺金及藏经、佛像、幢幡之属。
落成乃之五台,鸠工庀材。
帝与太后复赐内帑寺赐额,华严七处九会道场,所费悉出内帑
五台山路崎岖,行者苦之,至是平铺石片,三百馀里,溪有津梁,道有亭院,以相接待,迄今利赖。
造桥于阜平县,赐名曰“普济”。
筑庵于龙关外,敕曰“惠济院”。
渴饮病医,皇慈施舍,岁费帑金。
御书著妙峰额之于院,随颁龙藏,起阁供之。
更创七如来殿。
又于阜平立长寿庄,为太后祈福,殿阁七层,赐“慈佑圆明”额,以尊异之。
他如修会城道路石桥,皆人力所不能,一一成之,人服其神。
忽以微疾还山。
一日,鸟雀翻飞,绕檐喧噪,逐之不去。
曰:“百鸟哀鸣,吾将行矣。
”即命治龛,众见红光接引,端然而逝,寿七十有三。
,赐葬祭,塔于永明之西,御书封号“真正佛子妙峰高僧之塔”。
太后赐金千两,布五百匹,供葬事。
起于孤微,刻志苦修,终身胁不著席,一衲外无长物
足迹所至,屡有建立,动费亿万,天子圣母王侯卿相,皆乐助其成,岂偶然哉。
陈振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振露
均州人
陈希烈兄。
中宗时宰相崔湜门客,曾作《海鸥赋》以讽之。
玄宗时历官司封郎中国子司业
樊知古南唐至宋初 943 — 9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
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
南唐时进士不第。
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
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
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
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
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
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
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师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
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
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
因事贬西川转运使
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主要活动
  • 975年,江南东路池州(池州),池州知州
  • 976年-979年,江南路昪州(待考),江南路转运使
  • 980年-981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982年-983年,永兴军路邠州(彬县),邠州知州
  • 982年-983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
  • 983年-98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
  • 984年-994年,荆湖路江陵府(荆州市),荆湖路转运使
  • 988年-991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989年-99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使,991年9月罢
  • 993年,西川路益州(成都市),西川路转运使
  • 994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视事旬日,忧悸卒。
宋遥唐 683 — 7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3—747 【介绍】: 洺州广平人字仲远
玄宗开元初,任密县,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历户部礼部侍郎
二十二年,出为魏州刺史河北道采访使
入为吏部侍郎
天宝二年,坐选举不公贬武当太守
复为户部侍郎,迁尚书左丞
上党郡长史任。
李重福初唐 683 — 71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重福 中元克复 710年七月—710年八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3—713 【介绍】: 唐中宗次子。
初封唐昌王,徙封平恩王进封谯王,历迁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
韦后谮贬濮州均州,不视事,中宗大赦,仍不得归京师,尤为郁快。
睿宗即位,转集州刺史,未行,谋图天下,称制改元。
兵败,投河而死。
卒年三十一。
重福
中宗第二子。
初封唐昌王
圣历三年徙封平恩
长安四年进封谯。
神龙初
韦庶人谮与张易之兄弟陷太子重润
濮州员外刺史
徙合均二州。
领事
睿宗立
集州
未行。
用张灵均谋。
潜募勇敢士。
诈乘驿趋东都。
欲袭杀留守
左右屯营兵为乱。
事败。
漕渠死。
年三十一。
诏以三品礼葬。
张仁惠北宋
简介
景祐三年(1036)均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036年-1038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
僧神会盛唐 686 — 7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6—760 【介绍】: 唐僧。
襄阳人
俗姓高
初投国昌寺颢元法师出家。
后至韶州曹溪慧能,受“顿悟”说。
玄宗开元八年,住南阳龙兴寺
后于洛阳慧能学说。
与北宗禅师论辩于滑台大云寺
安史乱起,设坛度僧收“香水钱”以供官军。
肃宗为造荷泽寺洛京,故又名“泽大师”。
卒谥真宗大师
有《显宗记》等。
神会俗姓高氏
襄阳人
幼投本郡国昌寺。
依颢元禅师出家。
开元八年敕住南阳龙兴寺
天宝二年敕住荆州开元寺
肃宗朝敕入内供养。
又敕住西京河泽寺。
上元元年卒。
年九十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姓高
襄阳人
资性惇明。
年方幼学。
即事郡之国昌寺显元法师出家。
受经具戒特异群类。
能禅师
弘唱心法于岭表。
闻而乐之。
竟往无复沮。
及见。
曰。
从何所来。
曰无所从来。
曰如是则汝且归去。
曰亦无所归。
曰太茫茫生。
曰身现在路。
曰犹未到在。
曰曾不滞留。
于是居曹溪者数载。
开元八年
诏配南阳龙兴寺
后复开导洛阳
而南宗之指。
始盛于天下。
先是两京之间。
皆神秀化地也。
普寂又秀之嗣。
世谓之北宗。
普寂之门绝人迹。
则南北之宗。
各树党矣。
因而是非相攻。
毁誉交起。
天宝初
御史卢奕奏。
聚众图不轨。
诏辨对。
卒无他。
均州
二年
又徙荆州开元寺般若院。
十四年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
举兵内向。
陷两京。
车驾幸蜀。
郭子仪
以天下副帅禄山
大农空乏。
军兴绝资费。
右仆射裴冕策以为。
凡所在郡府。
宜置戒坛度僧。
而收其施利。
以给国用。
会由是获主洛阳事。
其所输入尤多。
肃宗朝娄入内廷供养。
将作大匠
造禅宇于荷泽。
上元元年五月十三日
与门人嘱别。
俄避席望空顶礼。
归方丈。
是夕卒。
寿九十三。
建塔葬洛阳宝应寺
谥真宗
塔号般若。
释神会
姓高
襄阳人也。
年方幼学厥性惇明。
师传授五经。
克通幽赜。
次寻庄老灵府廓然。
览后汉书知浮图之说。
由是于释教留神。
乃无仕进之意。
辞亲投本府国昌寺颢元法师下出家。
其讽诵群经易同反掌。
大律仪匪贪讲贯。
闻岭表曹侯溪慧能禅师盛扬法道学者骏奔。
乃敩善财南方参问。
裂裳裹足。
以千里为跬步之间耳。
及见曰。
从何所来。
答曰。
无所从来。
曰。
汝不归去。
答曰。
一无所归。
曰。
汝太茫茫。
答曰。
身缘在路。
曰。
由自未到。
答曰。
今已得到且无滞留。
曹溪数载。
后遍寻名迹。
开元八年敕配住南阳龙兴寺
续于洛阳大行禅法声彩发挥。
先是两京之间皆宗神秀。
若不淰之鱼鲔附沼龙也。
从见会明心六祖之风。
荡其渐修之道矣。
南北二宗时始判焉。
普寂之门盈而后虚。
天宝中御史卢弈阿比于
诬奏聚徒疑萌不利。
玄宗召赴京。
时驾幸昭应
汤池得对言理允惬。
敕移往均部。
二年敕徙荆州开元寺般若院住焉。
十四年范阳安禄山举兵内向。
两京版荡驾幸巴蜀。
副元帅郭子仪率兵平殄。
然于飞挽索然。
右仆射裴冕权计。
大府各置戒坛度僧。
僧税缗谓之香水钱。
聚是以助军须。
洛都先陷。
越在草莽。
时卢弈为贼所戮。
群议乃请会主其坛度。
于时寺宇宫观鞠为灰烬。
乃权创一院悉资苦盖。
而中筑方坛。
所获财帛顿支军
代宗郭子仪收复两京。
会之济用颇有力焉。
肃宗皇帝诏入内供养。
将作大匠并功齐力。
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是也。
会之敷演显发祖之宗风。
使秀之门寞矣。
上元元年嘱别门人。
避座望空顶礼归方丈。
其夜示灭。
受生九十三岁矣。
建午月十三日也。
迁塔于洛阳宝应寺
敕谥大师曰真宗
塔号般若焉。
系曰。
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者。
贵其渐也。
师自南徂北行曹溪之法。
洛中弥盛如不自异。
外护已成则可矣。
况乎旁无力轮人之多僻。
欲无放逐其可得乎。
或曰。
其过不多何遽是乎。
通曰。
犯时之忌罪不在大。
失其所适过不在深。
后之观此急知时事欤。
是以佛万劫学化行者。
知化行难耳。
无令固己而损法。
慎之哉。
姓高
襄阳人也。
年方幼学。
厥性惇明。
师传授五经。
克通幽赜。
次寻庄老。
灵府廓然。
览后汉书。
知浮图之说。
由是于释教留神。
无仕进意。
辞亲投本府国昌寺颢元法师出家。
讽诵群经。
易同反掌。
大律仪。
匪贪讲贯。
闻岭表曹溪慧能禅师
盛扬法道。
裹足以见。
问曰。
从何所来。
答曰。
无所从来。
曰。
汝不归去。
答曰。
一无所归曰。
汝太茫茫。
答曰。
身缘在路。
曰。
由自未到。
答曰。
今已得到。
且无滞留。
曹溪数载。
后遍寻名迹。
开元八年
敕住南阳龙兴寺
续于洛阳
大行禅法。
声彩发挥。
先是两京之间。
皆宗神秀。
见会明心六祖之风。
荡其渐修之道。
南北二宗。
时始判焉。
十四年
范阳安禄山
举兵内向。
两京版荡。
驾幸巴蜀。
副元帅郭子仪
率兵平殄。
然于飞挽索然。
右仆射裴冕权计。
大府各置戒坛度僧。
聚香水钱。
以助军须。
洛都先陷。
越在草莽。
卢奕为贼所戮。
群议乃请会。
主其坛度。
于时寺宇宫观
鞠为灰烬。
乃权创一院。
悉资苦盖。
而中筑方坛。
所获财帛。
顿支军
代宗郭子仪
收复两京。
会之济用颇有力焉。
肃宗皇帝
诏入内供养。
大匠
为造禅师宇于荷泽寺中。
韩丕北宋 ? — 10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 【介绍】: 华州郑人字太简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累擢著作佐郎直史馆
端拱初右谏议大夫,知河阳濠州,冲淡自处,不奔竞于名宦,为太宗所嘉重。
召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历知、金、滁州,虽不优于吏事,尚能以清介自持。
全宋诗
韩丕(?
~一○○九),字太简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
大理评事通判衡州
直史馆知制诰
端拱初右谏议大夫,历知河阳濠州
淳化三年(九九二)翰林学士(《学十年表》;《宋史》本传作淳化二年)。
不久出知均州,徒金州
召还,充史馆修撰,又出知滁州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
宋史》卷二九六有传。
有诗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今录诗三首。
主要活动
  • 978年,进士
  • 983年-99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985年-988年,永兴军路虢州(灵宝),虢州知州,闰9月罢知虢州988年改知河阳
  • 988年-989年,京西北路孟州(河南孟县),河阳知州
  • 990年-991年,淮南西路濠州(凤阳县),濠州知州
  • 991年-993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
  • 991年-99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993年5月以本官罢
  • 995年-998年,利州路金州(安康),金州知州
  • 998年-1001年,淮南东路滁州(滁州市),滁州知州,999年大中祥符二年卒
李康伯北宋
全宋诗
李康伯仁宗明道中为阁门祗候(《宋史》卷二九九《李垂传》)。
康定元年(一○四○),由鄜州安抚都监均州都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六、一二七)。
庆历四年(一○四四),徙知泸州(同上书卷一五一)。
七年,以太子府率致仕(清光绪襄阳府志》)卷一八)。
主要活动
  • 1041年-1044年,梓州路泸州(泸州),泸州知州,1044年七月转任
  • 1044年,淮南路寿州(寿县),淮南路提点刑狱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