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祁宽
全宋文·卷四○○九
祁宽字居之均州(治今湖北均县北)人。
学于尹焞,南渡后寓庐山,隐居不仕,自称庐阜老圃
尝与冯忠恕等记尹焞《语录》五卷。
见《宋史》卷二○五《艺文志》四,《宋元学案》卷二七。
宇文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元明
宪宗元和二年,为朗州刺史,修建阳山庙。
又为均州刺史
王诜北宋 103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太原人,徙居开封字晋卿
王凯孙。
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利州防御使
苏轼等为友。
不矜细行。
神宗元丰三年公主卒,谪均州
哲宗元符二年复以恃豪贵抑勒雇人等被罚。
官至留后,以党籍被谪卒。
能诗善画,工弈棋,作堂曰宝绘,藏古今书画。
风流蕴籍,有王谢家风。
全宋诗
王诜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
全斌裔孙。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以右侍禁驸马都尉选尚英宗女舒国长公主(《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之五○)。
十年,为绛州团练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二)。
元丰二年(一○七九)
以交结苏轼,追两官勒停(同上书卷三○一)。
三年,妻公主死,再责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同上书卷三○四)。
七年,徙颍州(同上书卷三四三。。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复驸马都尉
八年,叙文州团练使(同上书卷四八○)。
官至留后。
荣安(《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一)。
工诗善画,同时诗人多有为之题画之作。
事见《宣和画谱》卷一二、《宋史》卷二五五及《东都事略》卷二○《王全斌传》。
今录诗五首。
词学图录
王诜(1037-?
字晋卿卒谥荣安
太原人,徙开封
宋英宗蜀国长公主夫。
毕生搜集研习历代绘画,筑宝绘堂。
喜交接,一时名流如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韩拙等皆过从甚密,李公麟"官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亦宝绘堂中客,并绘《西园雅集图》,写王诜苏轼黄庭坚苏辙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晃补之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16人,皆当时"博学辨识、名动四夷"之"高人"。
后世摹绘,至有多种样本。
黄庭坚云:"王晋卿画山水云林,缥缈风尘之外,他日不愧当李小将军
其作乐府长短句,清丽幽远,在江南诸季孟之间。
近见其戒坛院佛阁碑文,字与笔皆顿进,所谓后生可畏者乎!
"工词。
赵万里辑有《王晋卿词》。
全宋文·卷二三五五
王诜字晋卿,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凯徙家开封
全斌裔孙,尚英宗女蜀国长公主,官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为利州防禦使
苏轼等相友善,以党籍贬官均州
后赦还,元祐初官至定州观察使封开国公
卒谥荣安
能诗善书画,风流蕴籍,为人称道。
见《宣和画谱》卷一二,《宋史》卷二五五《王全斌传》,《宋诗纪事》卷二四。
吕温中唐 772 — 8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11 【介绍】: 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
吕渭子。
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
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
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
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
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独免,进户部员外郎
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
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11 字和叔一字化光
排行八
郡望东平(今属山东)
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居洛阳(今属河南)
吕渭子。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
二十年工部侍郎张荐出使吐蕃,充副使,被拘留经年,顺宗永贞元年(805)十月回京,累迁至刑部郎中
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宪宗元和五年(810)衡州刺史,卒。
事迹见柳宗元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新、旧《唐书》本传。
吕温文辞精富,文体赡逸,所作铭赞“置于韩柳集中,亦为高作。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八)其诗“亦胜诸人”(《沧浪诗话》)。
今存《吕和叔集》10卷,四部丛刊本为通行。
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吕温(772-811)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吕渭之子。
初从陆贽治《春秋》,从梁肃学文章。
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翌年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校书,擢左拾遗
二十年,为吐蕃吊祭副使,转侍御史
使还,历户部司封员外郎,迁刑部郎中知杂事
三年,坐诬宰相李吉甫,贬均州刺史,再贬道州
五年,改衡州
所在均有治绩。
卒。
工诗文,与元稹刘禹锡柳宗元李景俭友善。
有《吕温集》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二卷。
字和叔
一字化光
河中人
贞元末进士
再迁为左拾遗
侍御史使吐蕃
元和初还。
户部员外郎
再贬道州刺史
衡州
卒年四十。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天才俊拔,文采赡逸,为时流柳宗元刘禹锡所你。
梁肃为文章,规摹左氏,藻赡精富,流辈推尚。
刘沧吕温,亦胜诸人。
《唐诗品》
衡州早擅宏词,富于摛藻,《由鹿》诸赋命意修远,虽拘于时制,稍落近语,要亦升堂之客也。
五言律亦多倚拔,惜其内有乏思,外有遗象,不能自振其馀波耳。
主要活动
  • 798年,进士
  • 799年,宏词科
  • 799年-80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集贤殿校书郎,制举及第后,授官集贤殿校书郎
  • 803年-80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左拾遗,守丧服除,卖掉洛中田产,举家迁往长安。因才能杰出而为德宗所知,授官左拾遗。吕温上谢表
  • 804年-805年,关内道岐州陈仓(陕西宝鸡),殿中侍御史,五月二十一日,出使吐蕃行至凤翔,加官殿中侍御史,赐章服,吕温上表以谢
  • 805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户部员外郎,返京后授官户部员外郎。十月十日,有文祭恩师陆质
  • 806年-80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司封员外郎,吕温卧病三月。本年初春,病中自户部员外郎转司封员外郎
  • 80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刑部郎中,四月至十月间,吕温自司封员外郎转刑部郎中,兼侍御史
  • 80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均州刺史,十月十五日,吕温因与窦群劾奏宰相李吉甫交通术士,贬为均州刺史
  • 808年-810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道州刺史,十月十七日,复贬为道州刺史
  • 810年-811年,江南西道道州营道(湖南道县),衡州刺史,五月十一日,因吕温治有善状,诏改衡州刺史。吕温离道州前夕,巡察州内五县,有诗记事
张奴婢南宋 1188 — 12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8—1262 【介绍】: 汴梁路鄢陵人
张荣子。
袭父职,累迁辅国大将军,领蒙古军守均州
宋兵攻城,为流矢中右臂。
练亨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宁句容人字葆光
七岁能属文,十四岁入京师王安石奇之,引为白衣检讨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累迁崇文殿校书
尝从高遵裕西征,坐事谪郴州监税
未几召为史馆编修
全宋文·卷二二一七
练亨甫字葆光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游太学,从王安石子雱学,安石亦爱之。
熙宁六年进士及第,调睦州司法参军,改横海军节度推官
八年,除崇文院校书,兼中书房习学公事
九年,坐罪降漳州军事判官
元丰四年,除名勒停,均州编管。
七年,移郴州编管。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四、二六三、三四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四一、职官六六之一六、选举三三之一四,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073年,进士
  • 1095年-109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范大儒明 1516 — 1580
维基
范大儒(1516年—1580年)字子师山东沾化县人
官至山西布政使司参政
山东乡试第三十五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庚戌进士
湖广均州知州,历升副使,分巡口北,调岢岚
引疾归。
主要活动
  • 155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泰初唐 618 — 6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652 【介绍】: 宗室,字惠褒
太宗第四子。
少善属文。
封宜都王进封卫王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
又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
太宗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
皇太子承乾有足疾,以计倾之,太子败,幽将作监
后改封顺阳王进封濮王
高宗即位,特加优异。
卒谥恭
字惠褒
太宗第四子。
武德三年封宜都王
四年进封卫。
继怀王霸后。
贞观二年改封越。
扬州大都督
再迁雍州武大将军
鄜州大都督
十年徙封魏。
遥领相州都督
太子承乾病蹇。
潜图夺嫡。
承乾惧。
阴使人上书言罪状。
既而承乾败。
太宗询知其繇。
诏废之。
将作监
寻改王顺阳
徙居均州郧乡县
二十一年进封濮。
高宗立
为泰开府置僚属。
永徽三年薨。
年三十五。
太尉雍州
谥曰恭
郝容南宋
简介
绍定六年(1233)均州知州权发遣均州军州兼管内安抚使
主要活动
  • 1233年-1235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权发遣均州军州兼管内安抚使
范纯粹北宋 1046 — 11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6—1117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德孺
范仲淹第四子。
以荫入仕。
性沉毅,有干略,论事剀切。
神宗元丰中,为陕西转运判官,时五路出击西夏,皆无功,帝欲再举,纯粹奏言不可,遂止。
哲宗立,以直龙图阁京东转运使,改知庆州
后以元祐党夺职,知均州
徽宗时,以徽猷阁待制致仕。
全宋诗
范纯粹(一○四六~一一一七)字德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仲淹第四子。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权陕西路转运判官,进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三三○)。
八年,为京东路转运使,知庆州(同上书卷三五四、三六一)。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入为户部侍郎,出知延安府(同上书卷四五五、四五九)。
绍圣初入元祐党籍。
徽宗立,起知信州,旋以党禁复起,责常州别驾鄂州安置。
党禁解,复徽猷阁待制致仕。
政和七年卒,年七十二(《吴郡志》卷二六)。
有集,已佚。
事见《范忠宣集补编》范能浚《德孺公传》,《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全宋文·卷二三四七
范纯粹(一○四六——一一一七)字德孺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仲淹第四子。
以荫入仕,元丰中,为陕西转运判官,进为副使,又为河东转运副使
哲宗立,以直龙图阁京东转运使
元丰八年,代兄纯仁知庆州
请弃所取夏地,乞修明应援牵制之策,所言皆略施行。
宝文阁待制,再任。
元祐六年,召为户部侍郎,寻又出知延州
绍圣中历知、邓等州,以元祐党人夺职。
徽宗立,起知太原,加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延州,改永兴军
复以党禁贬,后以徽猷阁待制致仕。
政和七年卒,年七十二。
纯粹沈毅有干略,论事剀切,有奏议十七卷。
宋史》卷三一四有传,又见《范忠宣公集补·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德孺公传》。
主要活动
  • 1073年-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兵部
  • 107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
  • 1078年,秦凤等路,秦凤等路提举常平等事
  • 1078年-1079年,永兴军等路,永兴军等路提举常平等事
  • 1082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判官
  • 1082年-1084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副使
  • 1083年,永兴军路延州(延安),延州知州
  • 1084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河东路转运副使
  • 1084年-108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尚书右司郎中
  • 1085年,京东路待考(待考),京东路转运使
  • 1085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京东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 1085年-1091年,永兴军路庆州(庆阳),庆州知州,1091年2月改任户部侍郎
  • 108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右谏议大夫
  • 109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侍郎
  • 1091年-1101年,永兴军路延安府(延安),延安府知府,1095年未赴
  • 1094年-1096年,秦凤路熙州(临洮),熙州知州,1096年1月改知邓州
  • 1096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96年-1097年,京西北路滑州(河南滑县),滑州知州
  • 1096年-1097年,京西南路邓州(邓州市),邓州知州
  • 1101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10月落职金州
  • 1101年,河东路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01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 1101年-1103年,利州路金州(安康),金州知州,十月四日任命
杨逊明 1456 — ?
维基
杨逊(1456年—?
),字宗让湖广襄阳府均州人,民籍。
湖广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
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六十四名,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
南京都察院理刑进士七年十一月实授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擢升淮安府知府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南京十三道御史李熙等以灾异条陈十事,并弹劾杨逊等人,遂令调简。
主要活动
  • 149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斐北宋
简介
元祐元年(1086)均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086年-1088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
杨恢南宋
简介
绍定三年(1230)均州知州十二月前上任。
绍定四年(1231)江陵府知府安抚使
端平元年(1234)襄阳府知府安抚使
端平二年(1235)利州知州
端平二年(1235)黄州知州
端平二年(1235)兵部郎中
嘉熙元年(1237)利州路转运判官
嘉熙元年(1237)太府少卿
嘉熙二年(1238)隆兴府知府安抚使
淳祐四年(1244)建宁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230年-1232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十二月前上任
  • 1231年-1234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34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35年,淮南西路黄州(黄冈市),黄州知州
  • 1235年-1236年,利州路利州(广元),利州知州
  • 1235年-123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郎中
  • 123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237年-1239年,利州路利州(广元市),利州路转运判官
  • 1238年-1239年,江南西路隆兴府(南昌),隆兴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44年-1246年,福建路建宁府(建瓯),建宁府知府
赵士洪
全宋文·卷四五九六
赵士洪宗室。
绍兴二十四年,由象州防禦使均州观察使二十六年,改华容承宣使
提举隆兴府玉龙观。
卒,赠少傅永国公
见《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四、七之八,《宋史》卷二三一《宗室世系表》一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
孔纬晚唐 ? — 8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 【介绍】: 冀州人字化文
孔戣孙。
宣宗大中十三年进士
历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知制诰御史中丞
方雅疾恶,中外闻风,未绳辄肃。
累擢吏部侍郎,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概不省,执政怒之,改太常卿
僖宗奔蜀,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左仆射
昭宗立,进司空,以太学焚残,乃兼国子祭酒,完治之。
以事贬均州刺史,屏居华阴
寻授吏部尚书,以司空门下侍郎复辅政。
后病危还家,不肯服药,卒。
字化文
礼部尚书戣孙。
进士
累迁户部侍郎
御史中丞
三迁吏部侍郎
太常卿
僖宗幸蜀。
刑部尚书判户部
太子少保
帝次陈仓
诏拜御史大夫
时偫臣避盗。
独奔赴行在。
进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驾还。
昭宗立
司空国子祭酒
司徒
封鲁国公
进兼太保
出为荆南节度使
再贬均州刺史
召为吏部尚书
司空门下侍郎复辅政。
卒赠太尉
主要活动
  • 859年,进士
冯荣叔南宋
简介
绍兴十六年(1146)均州知州
绍兴二十八年(1158)筠州知州
绍兴三十一年(1161)兴化军知军
绍兴三十二年(1162)濠州知州
绍兴三十二年(1162)黄州知州4月诏罢。
隆兴二年(1164)荆门军知军3月罢新任。
主要活动
  • 1146年-1149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
  • 1158年-1160年,江南西路筠州(高安),筠州知州
  • 1161年-1163年,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兴化军知军
  • 1162年,淮南西路黄州(黄冈市),黄州知州,4月诏罢
  • 1162年-1163年,淮南西路濠州(凤阳县),濠州知州
  • 1164年,荆湖北路荆门军(荆州),荆门军知军,3月罢新任
冯行袭五代 ? — 9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09 【介绍】: 五代均州人字正臣
少以谋勇称。
唐末为均州军校,山南盗孙喜欲袭均州行袭设计杀喜,并逐刺史
山南节度使刘臣容遂表行袭均州刺史
昭宗时拜为戎昭军节度使。
后事后梁,官至司空
卒谥忠敬
戴之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安福人字才美
鹿门山
高宗绍兴末京西招讨吴琪招其充忠义军破虏统制之邵率所募千人入西京,修葺北宋诸帝陵,创置永安军,收复郑州等地。
日与敌战,屡胜,终以兵粮不继而归。
全宋诗
戴之邵字才美吉州(今江西吉安)人。
少贫,佣书于里中富豪。
高宗时,知均州兼管内安抚。
罢官归,旋起知雷州
事见《夷坚志·支甲》卷八。
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戴之邵字才美吉州安福(今江西吉安西北)人。
少家贫好学,倜傥有豪气。
绍兴末,吴珙招充忠义破敌统制之邵遂率所募千馀人入西京,修葺诸陵,创置永安军,收复、密等州,屡战屡胜,以兵粮不继而归。
高宗授以右承务郎
隆兴间擢知均州乾道中雷州
有惠政。
太府丞刑部郎官将漕荆襄,卒。
见《夷坚志》甲卷八,曹勋松隐》卷八,《宋史全文》卷二四下,《明一统志》卷五六,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六,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九。
主要活动
  • 1169年-1172年,广南西路雷州(雷州),雷州知州
谢悰北宋
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谢悰字公定杭州富阳(今浙江富阳)人,谢绛之孙。
元祐三年以布衣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赐进士出身,除初等职官
七年均州军事判官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四,《却扫编》卷中,《愧郯录》卷中,雍正《山西通志》卷五八。
主要活动
  • 进士
崔贻孙五代 ? — 9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 【介绍】: 五代时昭义人字伯垂
以门族登进士第
由监察升朝,历清资美职。
尝于汉之谷城营幽胜别墅。
李振均州贻孙曲奉之,及入朝,贻孙累有晋迁。
后唐庄宗同光初,拜吏部侍郎
铨选疏谬,贬官。
礼部尚书致仕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