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释善月南宋 1149 — 1241
全宋诗
释善月(一一四九~一二四一)字光远号柏庭俗姓方定海(今浙江宁波东北)人。
正觉寺出蒙,年十五具戒。
往依南湖草庵禅师
历住东湖辩利,慈溪宝严波、上竺。
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请老归东庵
淳祐元年卒,年九十三。
延祐四明志》卷一六,《佛祖统纪》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三有传。
全宋文·卷六四一三
善月(一一四九——一二四一)字光远,宁元府定海(今浙江镇海)人。
方氏子。
出家正觉寺
年十五具戒,参月堂,深得教义。
堂殁,复依南湖草庵师
南湖凡十三年。
历住东湖辩利、慈溪宝严波、上竺,端平三年,请老归东庵
淳祐元年卒,年九十三。
著有《楞玄览》、《金刚会解》、《圆觉略说》、《楞伽通义》、《山家绪馀集》等十馀种书,均存世。
见《延祐四明志》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
善月
字光远
定海方氏子。
其母梦月而娠。
出家因命名焉。
十五具戒。
参月堂。
深得教义。
堂殁。
复依草庵
所居古柏独秀。
自号柏庭
太师史真隐
请居波。
学士来奔。
廪食不足。
真隐曰。
师为道延众。
欲食来取。
予不啬也。
嗣主南湖
师御众有法。
十三年不易节。
缁素以是信之。
师被诏旨。
前后两住上竺。
又授左街僧录
人皆以坡仙
师去忽复来。
鸟语山容开之句。
为之贺。
师淡如不知也。
端平三年
得目眚。
请老归东庵
将入寂。
顾左右曰。
人患无实德为后世称。
若但崇虚誉。
我则不暇。
千载之下。
谓吾为柏庭叟。
则吾枯骨为无愧。
幸勿为请谥以淤我素业
言已累足而化。
寿九十三。
七十八。
师著甚富。
大约发明一家之旨。
殊为有功于教门者。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善月字光远号柏庭姓方氏定海人
母梦月堕怀,生之夕,白光满室,因以名焉。
初学语,尝合拿道南无字。
甫成童,其父编六经授之读,如习旧业。
年十二,通《春秋》大义。
母携往正觉寺,循殿楹数匝,寺主道并谓其母曰:“吾夜梦白龙绕此柱,其徵此儿乎?
”于是父母始许出家,年十五具戒,乃往南湖草庵
尝以科目繁冗为劳,草庵诲之曰:“白日看家书,有何难解?
善月为之一省。
草庵曰:“异时鼓吹吾宗者,其在子乎?
”梓庵讲道波,往谒焉,闻世相尝住之旨,益有省发,乃复归南湖
见堂问如来不断性恶之说,心身豁然,如郤关钥见府库,以所悟白堂,更为演其义,拜领而退。
及堂寂,当阳竹庵
明年命分讲,风仪清温,淡辩雅正,竹庵赞曰:“吾与首座可谓得人,但恨无继之者。
”所居古柏独秀,遂自号“柏庭”。
淳熙庚子初,主东湖辩利,迁慈溪宝严,居无何,太师史真隐请居波,学士来奔,廪食不足,太师闻之喜,使人告月曰:“师为道延众,欲食来取,予不啬也。
绍兴二年郡守何公澹南湖虚席,亲裁疏劝请,讲道不倦,御众有法十三年,不改初度,缁素以是信之。
嘉泰四年,退隐衍庆精舍,一息十载,梦老叟耳语曰:“六十五、七十一。
嘉定六年郡将陈卿以南湖有去思为更屈致,辞弗克,雨华更新,旧徒再拥,未逾月,上竺以敕书召,时年六十五也。
八年夏旱,诏迎大士于明庆,车驾亲幸,为祷雨,朝注暮洽,皇情大悦,特补左街僧录
十二年秋,拂衣东归,偃息于城南祖关。
是年七十一,又知所以验前梦也。
绍定五年春,有敕再领上竺,人皆以东坡“师去忽复来,鸟语山容开”之句为之贺。
端平三年,得目眚,请老东庵
一日示疾坐床上,若相酬酢者,左右或问之,曰:“吾与荆溪尊者对谈祖道耳。
”将入寂,顾其属曰:“人患无实德为后世称,若但崇虚誉,我则不暇。
千载之下,谓吾为柏庭叟,则吾枯骨为无愧,幸勿请谥,以污我素业。
”言已,累足而化,淳祐元年正月十九日也。
留龛七日,面色鲜白,心顶俱暖,塔于寺东,寿九十三,法腊七十八,所遗衣发及《四经解》,合藏于南湖祖塔之侧。
有《楞一览》、《金纲会解》、《圆觉略说》、《楞伽通义》、《因革论》、《简境十策》、《三部格言》、《金錍义解》、《宗教浅述》、《仁王疏记》、《附钞笺要》,皆行于世,自馀杂制曰《绪馀》、《讲馀》,各若干卷。
嗣其法者香林清赐为上首。
刘埙宋末元初 1240 — 13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0—1319 【介绍】: 宋元间南丰人字超潜号水村
卓荦不群。
工诗文。
宋亡十余年,以荐署旴郡学正,又十余年,命为延平郡教授,秩满归里卒。
有《水云村稿》
字起潜别号水村南丰人
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季与同里谌祐自求各以诗文鸣。
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当路交荐,署昭郡学正
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教授,既满,诸生复留授业者,三年乃归。
延祐六年卒,年八十。
所著有《经说讲义》、《水云村稿》、《泯稿》、《哀鉴》、《英华录》、《隐居通义》,凡百二十五卷。
全宋诗
刘埙(一二四○~一三一九)字起潜号水云村南丰(今属江西)人。
入元后,年五十五为建昌路学正,年七十为延平路儒学教授
元仁宗延祐六年卒,年八十。
有《隐居通议》、《水云村稿》。
事见《吴文正》卷七一《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
今录诗十四首。
孙唐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青州人字希元
少有学行,韩琦甚器之。
仁宗景祐元年进士第一
通判陕州,熟谙吏事,体恤民情。
旋遭父丧,毁瘠呕血而卒。
全宋诗
孙唐卿字尧臣号闲叟眉山(今属四川)人(《东林山志》卷二二)。
今录诗二首。
卢多逊唐末宋初 934 — 9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985 【介绍】: 怀州河内人
卢亿子。
后周显德初进士
累官集贤殿修撰
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
太祖开宝二年,从征太原,知太原行府事。
及还,迁翰林学士
赵普不协,每召对,屡攻其短。
六年,拜中书舍人参知政事同修五代史》,主修时政记,上《开宝通义纂》。
太宗即位,进中书侍郎平章事
从平太原还,加兵部尚书
博涉经史,文辞敏捷,好术数,有谋略。
赵普复相,不自安。
后坐交结秦王赵廷美,削夺官爵,并家属配流崖州
全宋诗
卢多逊(九三四~九八五)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后周显德初(《隆平集》卷四谓显德末进士,官至集贤殿修撰
太祖开宝四年(九七一)翰林学士
六年,预修《五代史》,迁参知政事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九七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七年,以交通秦王廷美得罪,流配崖州
雍熙二年卒,年五十二。
宋史》卷二六四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六
卢多逊(九三四——九八五)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亿子。
周显德初进士,入宋,官集贤殿修撰知制诰,历兵部郎中史馆修撰,屡知贡举
开宝四年,为翰林学士
六年,迁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太平兴国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加兵部尚书
后以交通秦王廷美,流崖州
雍熙二年卒于流所,年五十二。
宋史》卷二六四有传。
孙抃北宋 996 — 10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4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梦得
初名贯字道卿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绛州通判开封府推官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吏部郎中
皇祐中,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数劾宦官执政大臣。
嘉祐五年,授枢密副使,旋拜参知政事
笃厚寡言,不争权位,喜进人才。
英宗即位,除户部侍郎
卒谥文懿
全宋文·卷四七三
孙抃(九九六——一○六四)字梦得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通判绛州
召试学士院,为开封府推官判三司开拆司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迁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累迁尚书吏部郎中
皇祐中权御史中丞,数劾执政大臣梁适陈执中等。
翰林学士承旨
嘉祐五年,为枢密副使,旋迁参知政事,罢为观文殿学士同群牧制置使,复兼侍读学士
治平元年卒,谥文懿
著有《经纬集》十四卷。
苏颂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孙公墓志铭》(《苏魏公集》卷五五),《宋史》卷二九二本传。
石扬休北宋 995 — 10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57 【介绍】: 眉州人字昌言
少孤力学。
仁宗景祐四年进士
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
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强宗室、重农、禁奢侈,有补于时。
为人纯素忠谨,以律度自居。
全宋诗
石扬休(九九五~一○五七)字昌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
同州观察推官,迁知中牟县
后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
工部郎中,未及谢,于嘉祐二年卒,年六十三。
有《西斋文集》十卷,已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撰《石工部扬休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今录诗三首。
毛敏北宋
全宋文·卷三六三二
毛敏字伯颖雅州(治今四川雅安)人。
政和二年上舍及第,曾官眉山,移临邛
建炎初,召赴扬州行在,除校书郎
三年,出知仙井监
渠州,改眉州,又为四川制置大使席益幕属
见所撰《上丞相小简》、《上林内翰小简》、《上张侍郎小简》、《上枢密宫使小简》、《上胡宣抚小简》,《南宋馆阁》卷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一四。
任清叟南宋
全宋文·卷六三六一
任清叟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伯雨曾孙,尽言子。
淳熙末大理司直绍熙中太府寺丞五年,为言者所劾,放外任,历知新昌县通判严州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四○、仪制七之三二、职官七三之一八、职官七三之六二。
任燮南宋
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任燮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绍熙初在世。
见所撰《书虞雍公守唐邓事》。
张铸北宋
全宋诗
张铸字希颜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真宗大中祥符中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八)。
历知四郡,五任漕宪。
仁宗庆历七年(一○四七)兵部员外郎通判太平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一)。
光禄卿致仕(《公是集》卷三○《太常少卿张铸光禄卿致仕制》)。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黄大有,宋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寓居苏州
见所撰《著作王先生)文集跋》。
黄大有南宋末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黄大有,宋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寓居苏州
见所撰《著作王先生)文集跋》。
苏涣北宋 1001 — 1062
全宋诗
苏涣(一○○一~一○六二)初字公群更字文甫眉山(今属四川)人。
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为宝鸡主簿,调凤州司法,又通判阆州,知祥符
至和二年(一○五五)职方员外郎
提点利州路刑狱。
嘉祐七年卒,年六十二。
有《南麾退翁杂文》,已佚。
事见《栾城集》卷二五《伯父墓表》。
任申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世初
任伯雨次子。
徽宗崇宁间,父被陷贬昌化军申先亦被逮下狱,终以无罪得释。
居海上三年而归,以布衣特起至中书舍人
全宋文·卷三○五五
任申先(?
——一一三八),字世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伯雨次子。
以父累入狱,锻炼无所傅致,乃释,居海上三年而归。
以布衣召对,特起。
绍兴元年通判秀州
二年,守尚书考功员外郎
三年,除监察御史
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五年,为礼部员外郎,赐进士出身
入为秘书少监,迁起居舍人直史馆,又进中书舍人,为史馆修撰六年,充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
八年,除徽猷阁待制致仕,寻卒。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六○、六三、六四、八九、九一、九二、九六、一○○、一一八。
程浚北宋 1001 — 1082
全宋文·卷五八○
程浚(一○○一——一○八二)字治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天圣五年赐同学究出身,选猗氏县,历戎州司户参军凤翔府节度推官,授大理寺丞
再举进士中乙科,通判彭州嘉州梓州,迁知归、遂二州。
历屯田、都官职方郎中提点荆湖南路刑狱,除太常少卿,徙夔州路转运使
年七十,乃谢事。
元丰五年十一月卒,年八十二。
太中大夫
有诗五百馀篇。
吕陶净德》卷二一《太中大夫武昌程公墓志铭》。
王均北宋 ? — 100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均 化顺 1000年正月—1000年十月
简介
王均(?
—1000年),北宋益州士兵起义领袖
原为益州神卫都虞候,乃该州钤辖符昭寿部属
公元1000年元旦益州戍兵赵延顺等因不堪忍受将领和官吏压迫,杀符昭寿,发动起义。
王均被拥为皇帝,号”大蜀“,改元”化顺“。
二月杨怀忠集嘉、眉(今乐山眉山)等七州守军攻益州
五月王均拒降。
九月益州城破,王均自杀。
苏符南宋 1087 — 1156
全宋文·卷三八七八
苏符(一○八七——一一五六)字仲虎,迈子,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以遗恩授假将仕郎,调随州司刑漕事,丞黎州确山县,为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
建炎初国子监丞,寻知蜀州
绍兴初夔州路提点刑岳。
五年进士出身,除司勋员外郎
七年监修《哲宗实录》。
八年太常少卿起居郎
九年给事中,拜礼部侍郎
十年权礼部尚书侍读
十三年遂宁府
二十五年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崇道观。
二十六年卒,年七十。
苏山所撰《苏符行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五、九四、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六八、一六九、一七二、一七五,《宋史翼》卷四。
吕荣义北宋
全宋文·卷三七六九
吕荣义字德修泉州(治今福建泉州)人。
徽宗时太学绍兴中累举得光州助教
著有《上庠录》十卷,杂记东京太学故事。
见所撰《眉山唐先生文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七,《清波杂志》卷一二。
沈立北宋 1007 — 10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8 【介绍】: 和州历阳人字立之
仁宗天圣进士
益州签判
嘉祐初,黄河决于商胡,以权三司盐铁判官前往行视,采摭黄河事迹、古今利病,著《河防通义》,为治河者所宗。
淮南转运副使,又撰《法要览》,请罢榷茶而行通商法。
户部判官京西北路转运使、知沧州
神宗熙宁中判都水监,出为江淮发运使,勤于职事。
徙知、宣等州,后提举崇禧观。
喜藏书,以所藏书目及所集《名山记》、《都水记》上神宗。
又有《盐笑总类》、《香谱》、《锦谱》及文集等。
全宋诗
沈立(一○○七~一○七八)字立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
仁宗天圣间进士签书益州判官提举商胡埽。
嘉祐中,为淮南转运副使,迁京西北路转运使
集贤修撰、知沧州,进右谏议大夫判都水监,出为江、淮、两浙、荆、湖六路制置发运使
历知越州杭州江宁府宣州提举崇禧观。
神宗元丰元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七),年七十二。
事见《无为集》卷一二《右谏议大夫沈公神道碑》。
宋史》卷三三三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四○
沈立(一○○七——一○七八)字立之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
天圣进士签书益州判官
嘉皊初,权三司盐铁判官提举商胡埽,遂采摭黄河事迹,古今利病,著为《河防通议》,治河者守以为法。
两浙转运使,以禁害民而获利无几,著《法要览》,请罢榷茶而行通商法。
户部判官京西北路转运使、知沧州
熙宁中判都水监,出为江淮发运使,知、杭等州。
元丰元年卒,年七十二。
所著有《名山记》、《都水记》凡三百卷,《文集》等四百卷。
见杨盓《无为集》卷一二《沈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三三本传。
唐辂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
唐辂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文若子。
淳熙中提辖行在榷货务都茶场嘉泰初命知崇庆府,旋罢。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中兴礼书》续编卷四八,《宋史》卷三八八。
洪兴祖宋 1090 — 11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5 【介绍】: 镇江丹阳人字庆善号练塘
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
高宗初,授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博士
绍兴四年应诏上疏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饶州,所至有惠政。
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
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左氏通解》、《楚辞补注》及《考异》等。
全宋诗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今属江苏)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为陈州商水主簿(《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召试,授秘书省正字
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应诏上疏,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
历知真州、徙饶州
因序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注》,忤秦桧,编管昭州
二十五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年六十六。
有《楚辞补注》等行于世。
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
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
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饶二州。
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
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
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
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
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