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张斛北宋至金
全宋诗
张斛字德容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
徽宗时曾知武陵
金灭辽后,被索北归,仕秘书省著作郎
事见《中州》卷一。
今录诗十九首。
字德容渔阳人
武陵守。
国初理索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
有南㳺北归等诗行于世。
渔阳有峒阳,故诗中多及之。
如赋小孤山云:天围秋涨阔,山背夕阳孤。
岸树晴犹湿,汀烟近却无。
巫山对月云:云开千里月,风动一天星
河池郭云:细草沙边树,疏烟岭外村。
中江县楼:绿涨他山雨,青浮近市烟。
中秋:月色四时好,人心此夜偏。
松门峡云:春木有秀色,野云无俗姿。
礼部侍郎张浩然辽海亭:晴光摇碧海,远色带沧洲。
又赋临漪亭云:雨声喧莫岛,水色借秋空。
秋兴楼云:碣石晚风催雁急,昭祁寒涨与平。
人多诵之。
予尝见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大学甚激赏之。
全宋文·卷三八三一
张斛字德容,燕(今北京市河北一带)人。
建炎三年苗傅作乱,由其军中间行至平江,为承务郎
绍兴六年引对,赐同进士出身,为左通直郎都督府干办公事
七年,知桂阳监九年,知鼎州
后北归仕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一○六、一○九、一三三。
程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昌禹
南剑州顺昌人
高宗南渡时,以吏部郎扈从至扬州
黄潜善汪伯彦不合,出守蔡州
建炎四年,改知荆南
后徙知鼎州,兼鼎澧镇抚使,抵御杨么。
寻迁知静江府,转江西沿江制置使
俞澄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九
俞澄字子清号且轩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
以伯祖俟荫入仕,中刑法科,累官福建检法
光宗时大理卿,为刑部郎中庆元中常德府嘉泰间权刑部侍郎,至刑部侍郎,卒年七十八。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五三、五之五九,《宋诗纪事补遗》卷六○。
刘愿北宋
全宋诗
刘愿字恭叔瑞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
鼎州永州通判,以赵鼎知州,命下而卒。
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七一。
程昌宇南宋
全宋文·卷三三二○
程昌宇(或作昌禹),建炎初京西转运判官吏部郎,扈从至维扬
执政汪伯彦黄潜善不合,出守蔡州,禦金兵,除东京留守
四年,除鼎澧镇抚使、知鼎州,又充荆湖西路安抚使
绍兴五年移知江州、兼管内安抚使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七、二四、三二、三四、四一、八五、一○四。
丁特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合肥人
太学生
高宗绍兴五年八月,由贵州文学龙阳县
有《孤臣泣血录》。
全宋文·卷四○九六
丁特起靖康元年太学生
金兵围汴京,上书乞早决用兵之计。
绍兴五年特差鼎州龙阳县
著有《靖康纪闻》一卷(存)、《靖康孤臣泣血录》二卷(存)。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六八。
邵晔北宋 952 — 10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1014 【介绍】: 京兆人,徙桂阳字日华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邵阳主簿,改大理评事
蓬州录事参军,昭雪冤案,为太宗所嘉。
后进著作佐郎,知忠州
真宗景德中,充交阯安抚国信使,改命为缘海安抚使,尝上《邕州交州水陆路》及《宜州三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大中祥符初京东转运使,改右谏议大夫,知广州,卒于官。
全宋文·卷一三八
邵晔(九五二——一○一四)字日华桂阳(今广东连县)人。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邵阳主簿蓬州录事参事通判荆南、知忠州江南转运副使、知朗州淮南转运使
景德中缘海安抚使。
大中祥符初兖州,后历京东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知广州
七年卒,年六十三。
宋史》卷四二六《循吏传》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
钱熙北宋 953 — 10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1000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太雅
博贯群籍,善属文。
陈洪进辟为巡官,专掌笺奏。
宰相李昉深加赏重,为延誉于朝。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补度州观察推官
殿中丞直史馆
淳化中参知政事,坐事削职。
真宗即位,迁右司谏,通判杭州,被劾徙越州
愤恚成疾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3—1000 字太雅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
五代末,为清源节度巡官,专掌钱奏。
入宋后,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进士甲科,补虔州观察推官
寇准荐试中书,除殿中丞,入直史馆
后坐事历任朗州衡州杭州越州通判
宋史》有传。
有文集10卷,已佚。
乾隆《泉州府志》存其入宋前诗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钱熙(九五三~一○○○)字大雅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
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福建通志》卷三三),补度州(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四四○校勘记:按宋无度州,疑误。
观察推官
殿中丞,寻以本官直史馆
淳化中参知政事
后坐事削职,通判朗州,改太常博士
真宗即位,迁右司谏,通判杭州,徙越州
咸平三年卒,年四十八。
尝拟古乐府,著《杂言》十数篇,又有集十卷,均佚。
宋史》卷四四○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三九
钱熙(九五三——一○○○)字太雅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
博贯群籍,善属文。
雍熙二年登甲科。
寇准荐试中书,授殿中丞直史馆
淳化中坐事削职,通判朗州,俄徙衡州
真宗即位,迁右司谏。
通判杭州,徙越州
咸平三年卒,年四十八。
有集十卷。
宋史》卷四四○有传。
周保权五代末宋初 952 — 9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985 【介绍】: 五代末宋初朗州武陵人
周行逢子。
年十一,嗣父为武平军节度使
英爽有胆气。
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二月张文表作乱,保权乞师于宋。
文表平,惧宋师继进不已,乃相与拒守,兵败被擒,太祖优诏释之,授千牛卫上将军
累迁右羽林统军
太宗太平兴国初,知并州
柳拱辰北宋
全宋诗
柳拱辰字昭昭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
通判岳州
至和二年(一○五五),以尚书职方员外郎永州
事见清同治武陵县志》卷三五。
全宋文·卷五八○
柳拱辰字昭昭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天圣八年进士
至和中尚书职方员外郎、知永州军州事。
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二、一三四,《楚纪》卷一五。
王以宁宋 1090 — 11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潭州湘潭人字周士
太学生仕鼎、澧帅幕。
钦宗靖康初,征天下兵,以宁鼎州,乞师解太原围。
高宗建炎二年,累官京西制置使
寻落职,累贬永州列驾、潮州安置。
绍兴十年,复朝奉郎、知全州
有《王周士词》。
全宋诗
王以宁字周士湘潭(今属湖南)人。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以武职换文资(《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一九),为枢密院编修官
高宗建炎初出知鼎州
建炎四年(一一三○)张浚辟为川陕宣抚置司参议官京西制置使,兵败,以所部走潭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二)。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落职,监台州酒务。
二年,责永州别驾潮州安置。
十年,起知全州(同上书卷四一、五八、一三五)。
唐介北宋 1010 — 10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69 绍】: 江陵人字子方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武陵,调平江令
皇祐中,迁殿中侍御史,诤谏不避权贵,劾宰相文彦博诸人,被贬英州别驾
召还复官,出知扬州,改江东转运使
嘉祐四年,入知谏院,言事如故,又出知数州。
英宗治平元年,召为御史中丞
神宗熙宁元年,拜参知政事
反对重用王安石,及安石执政,数与争论。
卒谥质肃
有文集、奏议等。
全宋诗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鼎州武陵
皇祐二年(一○五○)召为监察御史里行
三年,因弹劾文彦博春州别驾
五年,复御史
至和元年(一○五四)扬州,历江东河东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知洪州瀛州
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御史中丞
二年,知太原
神宗即位,迁给事中,除三司使
熙宁元年(一○六八)参知政事
二年,卒,年六十。
谥质肃
有文集、奏议等,皆佚。
事见宋刘挚忠肃》卷一一《唐质肃神道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天圣进士皇祐中殿中侍御史,因劾宰相文彦博,贬荆州别驾
召还,复为殿中侍御史,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判官
嘉祐三年,自江浙荆湖发运使入为度支副使
次年知谏院,以论罢陈升之出知洪州
治平元年入为御史中丞
神宗即位三司使熙宁元年参知政事,数与王安石争论。
二年四月卒,年六十,谥质肃
屡在台谏,以抗直闻。
有文集若干卷,奏议二十卷。
王圭唐质肃公墓志铭》(《华阳》卷三七),《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吕蒙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
吕蒙正叔子
进士高等,既廷试,以蒙正中书,故报罢。
后历下蔡武平二县主簿
太宗至道初引对,文学、政事俱优,命为光禄寺丞,改大理寺丞卒。
冯拯北宋 958 — 10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1023 【介绍】: 孟州河阳人字道济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大理评事通判陕州
权知数州,还迁三司度支判官
淳化中,以请立太子事贬岭外,知、鼎等州。
真宗朝,论事多迎合帝意,累迁枢密直学士、权判吏部流内铨,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景德二年,除参知政事
大中祥符中,以疾求罢,知河南府
天禧四年同平章事
封魏国公
仁宗天圣初,罢相。
卒谥文懿
全宋诗
冯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济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隆平集》卷四本传)。
历知数州。
真宗咸平四年(一○○一)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景德二年(一○○五)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以疾罢。
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河南府(《隆平集》卷四)。
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出知陈州
天禧四年(一○二○)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充枢密使,进左仆射
仁宗天圣元年罢相,出判河南府(同上书),卒,年六十六。
谥文懿
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全宋文·卷一六九
冯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
太平兴国间进士,补大理评事通判陕州,权知泽州,徙坊州,权知石州判三司户部理欠凭由司,为度支判官
淳化中贬知端州,徙鼎州,改通判广州,移知江州
真宗即位,还判三司度支勾院,兼御史知杂事,权判吏部流内铨,同勾当三班院
咸平四年同知枢密院事景德初签书院事
景德二年参知政事大中祥符间以疾罢知河南府,又知陈州,再知河南府
天禧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
天圣初罢相,判河南府
卒,谥文懿
东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孙存忠北宋
简介
咸平二年(999)朗州知州
马扩南宋 ? — 11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2 【介绍】: 狄道人字子充
北宋末曾随父马政使金,结海上之盟。
钦宗靖康元年西山,结寨抗金,次年被俘。
高宗建炎二年摆脱金人监视,入五马山寨,被推为首领,拥信王赵榛(一说是燕人赵恭冒充)为领袖,以相号召,众至数十万。
曾至扬州请援,不得要领,北还,屯兵大名
五马山寨被金兵攻陷后,至扬州,被解除兵权。
后任枢密院副都承旨
高宗绍兴九年,任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解职后闲居。
全宋诗
马扩(?
~一一五一),字子允
徽宗宣和中多次以閤门宣赞舍人使辽、金。
五年(一一二三)转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坚持抗金。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七),奉信王命自庆源五马山向朝廷请援,命为河北应援使,改枢密都都承旨兼知镇江府
三年,夺职永州安置。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许自便。
二年,为河南二广安抚司都统制参议官,因议论不合弃官归。
三年,为江淮荆浙诸军事都督府参议官
四年,复枢密都承旨
五年,为沿江制置使
七年,知鼎州
八年,为荆湖南路马步都总管
十一年,和议成,罢领祠禄
二十一年卒。
著有《茅斋自叙》、《续自叙》等,已佚。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关各卷。
李埴南宋 1161 — 12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1—1238 【介绍】: 眉州丹棱人字季允人称悦斋先生
李壁弟。
光宗绍熙元年进士
历知潼川等府。
礼部侍郎,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等,又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为政安静,强兵备边。
后以礼部尚书召还。
理宗端平元年,奏请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从祀。
资政殿学士,出知眉州
史学传家,有文名。
张栻游,求道甚锐。
卒谥文肃
有《皇宋十朝纲要》、《悦斋集》。
全宋诗
李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生年据《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淳熙五年年十八推定),字季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一作季永(《齐东野语》卷八),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焘子。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除秘书省正字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成都府路提刑(《宋史》卷三九《宁宗本纪》三)。
六年,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七)。
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
嘉熙二年,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同年卒(《宋史》卷四二《理宗本纪》二)。
有《悦斋集》,已佚。
宋元学案》卷七一、《宋史翼》卷二五有传。
今录诗五首。
李埴(约1161~1238年宋代官员。
字季允,一作季永号悦斋
四川眉州丹棱人
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常德知府、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四川宣抚使成都府资政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肃
与父李焘、弟李壁皆有文名,人比之三苏。
有《皇宋十朝纲要》等。
所作《鄂州重修北榭记》为《黄鹄山志》收录,是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原有“《鄂州重修北榭记》碑”在黄鹤楼斗姥阁下,该碑与北榭今皆已不存。
全宋文·卷六七○八
李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字季允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李焘子。
绍熙元年进士第
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
历知江陵潼川常德夔州
开禧嘉定间湖北成都提刑
召为吏部郎官,兼国史院编修官,擢秘书少监起居舍人江东制置副使
绍定四年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
召赴阙,拜权刑部尚书
嘉熙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知成都
明年,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
六月卒,谥文肃
著有文集、《皇宋十朝纲要》(存)、《续帝学》、《赵鼎行状》、《公侯守宰士庶通礼》等。
见《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六九、方域一八之二七、《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宋史》卷三九、四一、四二、二○三、二○四,《宋史翼》卷二五,《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
王以宁南宋
全粤诗·卷二七
王以宁海阳人
事见清卢蔚猷纂修光绪二十六年刊《海阳县志》卷三○。
全宋文·卷三八五二
王以宁字周士自号正信居士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一云湘潭人
太学生为鼎澧帅幕。
建炎初张浚所辟,任宣抚司参议官,出知鼎州
四年,升直显谟阁,为京西制置使
率所部走潭州,节制湖南军事,寻为孔彦舟所逐。
绍兴元年落职降三官,责监台州酒务。
次年再责永州别驾潮州安置。
十年,复朝奉郎、知全州
有《王周士词》一卷(存)。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二、三四、三五、四一、五八、一三五,《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宋史》卷二六,《宋诗纪事》卷四二。
赵不群南宋 ? — 11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字介然
太宗六世孙。
徽宗宣和中,量试授承事郎
钦宗靖康初章丘,募兵五千,增城浚濠,为战守备,金兵围攻两月不能下。
高宗时通判郴州
移知鼎州,既而复留于郴。
曹成岳飞所败,来犯郴州不群固守击退之。
累迁两浙路转运副使,卒于官。
全宋诗
赵不群(?
~一一五二),字介然太宗六世孙。
徽宗宣和中承事郎
钦宗靖康初章丘县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郴州,历、庐、温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五六、八三、一一三、一五六)。
二十二年卒于两浙路转运副使任(同上书卷一六三)。
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许中北宋
全宋诗
许中字与权乐平(今属江西)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清道光乐平县志》卷七)。
校书郎兵部郎官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以直秘阁主管广西经略司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
三年,以直徽猷阁桂州,改知静江府,以收买战马皆不堪披带,降两官(同上书卷六二、六三)。
久之,起知鼎州虔州(《乐平县志》卷七)。
十三年,以左朝散大夫扬州
十四年,从所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八、一五二)。
全宋文·卷三三五五
许中字与权乐平(今江西乐平)人。
元符三年进士,累官校书郎,移兵部郎官
绍兴二年广西经略使三年桂州,改知静江府
五年,坐市买方物不如价被劾勒停。
十三年扬州十四年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五三、五六、六三、八六、一四八、一五三,《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道光《乐平县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