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唐介北宋 1010 — 10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69 绍】: 江陵人字子方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武陵,调平江令
皇祐中,迁殿中侍御史,诤谏不避权贵,劾宰相文彦博诸人,被贬英州别驾
召还复官,出知扬州,改江东转运使
嘉祐四年,入知谏院,言事如故,又出知数州。
英宗治平元年,召为御史中丞
神宗熙宁元年,拜参知政事
反对重用王安石,及安石执政,数与争论。
卒谥质肃
有文集、奏议等。
全宋诗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鼎州武陵
皇祐二年(一○五○)召为监察御史里行
三年,因弹劾文彦博春州别驾
五年,复御史
至和元年(一○五四)扬州,历江东河东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知洪州瀛州
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御史中丞
二年,知太原
神宗即位,迁给事中,除三司使
熙宁元年(一○六八)参知政事
二年,卒,年六十。
谥质肃
有文集、奏议等,皆佚。
事见宋刘挚忠肃》卷一一《唐质肃神道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天圣进士皇祐中殿中侍御史,因劾宰相文彦博,贬荆州别驾
召还,复为殿中侍御史,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判官
嘉祐三年,自江浙荆湖发运使入为度支副使
次年知谏院,以论罢陈升之出知洪州
治平元年入为御史中丞
神宗即位三司使熙宁元年参知政事,数与王安石争论。
二年四月卒,年六十,谥质肃
屡在台谏,以抗直闻。
有文集若干卷,奏议二十卷。
王圭唐质肃公墓志铭》(《华阳》卷三七),《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030年,进士
  • 1050年-105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050年-105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殿中侍御史
  • 1052年-1054年,荆湖北路复州(天门市),复州知州
  • 1054年-1055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55年-1056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使
  • 1056年-1058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河东路转运使
  • 1058年,淮南江浙荆湖等路真州(江苏省仪征市),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
  • 1058年-105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1059年2月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 1059年-106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谏院
  • 1060年-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61年-1062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62年-1063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1064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兼安抚使
  • 1064年-106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
  • 1065年-1068年,河东路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67年-106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使,1068年1月除参知政事
  • 1068年-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69年4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