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刘挚北宋 1030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97 【介绍】: 永静军东光人字莘老
仁宗嘉祐中进士
以荐召试,补馆阁校勘
监察御史里行,屡上疏反对新法,谪监衡州盐仓。
神宗元丰中右司郎中,知滑州
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劾新党并罢常平、免役法。
尚书右丞,累迁右仆射
以言官劾其援引私党等,罢知郓州
哲宗亲政,连贬新州安置。
有《忠肃》。
全宋诗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
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
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
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
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
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
明年,起知滑州
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
元祐六年(一○九一。
尚书右仆射
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
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
有《忠肃》四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
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
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六六五
刘挚(一○三○——一○九八)字华老永静东光(今河北东光)人。
嘉祐四年进士,调试南宫令治平中韩琦荐召试馆职,补馆阁校勘
熙宁四年监察御史里行,屡上疏论列新法扰民,遂贬责监衡州盐仓。
元丰中,历右司郎中,知滑州
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
元祐元年尚书右丞
后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为朔党领袖
六年拜右仪射,旋为言官弹劾,出知郓州
哲宗亲政,累贬新州安置,绍圣四年末卒于贬所。
著作有《忠肃》等。
宋史》卷三四○有传。
张颉北宋 ? — 10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鼎州桃源人,祖籍江宁字仲举
张颙弟。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江陵推官
岁饥,朝廷遣使安抚,因条献十事,救荒卓有成效。
益阳县,召土人耕垦,御蛮有方。
后历任监司知州,所至及严致理。
哲宗时累官户部侍郎
苏辙以其深文狡狯而论之九罪,执政以为虽无德而有才,不报。
逾年,以宝文阁待制出任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州
湖北溪瑶叛,复徙知荆南,至都门暴卒。
全宋诗
张颉(?
~一○九○),字仲举,其先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徙鼎州桃源(今属湖南)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调江陵府推官
嘉祐末益阳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
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虔州(同上书卷二五)。
十年,为广南西国营转运使(同上书卷二八三)。
元丰间历知广、凤翔等州府(同上书卷三○九、三三二、三四五、三五九)。
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河北路都转运使(同上书卷四○七)。
徙知瀛州荆南(同上书卷四四九)。
五年卒。
事见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五、一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张颉(?
——一○九○),字仲举鼎州桃源(今湖南桃源)人。
皇祐元年进士,调江陵推官,知益阳县,累迁开封府判官提点江西刑狱、广东转运使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改知荆南,复徙广西转运使
未几,以直集贤院知齐、沧二州,进直龙图阁、知桂州
久之,因劾罢职知均州
哲宗立,还故职,知凤翔广州,召为户部侍郎
踰年,以宝文阁待制出为河北都转运使
元祐四年徙知瀛州五年,改知荆南,至都门暴卒。
所历以严致理,深文狡狯,苏辙尝论其九罪。
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并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
赵师垂南宋
简介
嘉定元年(1208)常德府知府
刘摰北宋
挚,字萃老东光人,家于东平
嘉祐四年甲科,神宗朝累迁礼部侍郎哲宗即位历官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以观文殿学士罢,知郓州
绍圣初,坐党籍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卒。
绍兴中,追赠少师谥忠肃
唐文若宋 1106 — 11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5 【介绍】: 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
唐庚
高宗绍兴五年进士
分教潼川府
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
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
召为光禄丞
秘书郎
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
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
坐事出知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
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
给事中,迁中书舍人
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
全宋诗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庚子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丹棱县志》卷六)。
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
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
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七)。
饶州,移温州
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
孝宗即位,出知汉州,入张浚都督参赞军事。
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
除知鼎州,改江州
乾道元年卒,年六十。
有《遁庵文集》,已佚。
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庚
绍兴五年进士第,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
绍兴二十六年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
出知邵州饶州温州
三十一年召除宗正少卿
金人犯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复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
孝宗嗣位,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历知汉州鼎州江州
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赠左通奉大夫
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南宋馆阁》卷七。
胡榇南宋
简介
开禧元年(1205)常德府知府
嘉定二年(1209)江南西路转运判官
嘉定四年(1211)隆兴府知府安抚使
嘉定五年(1212)淮西江东总领军马钱粮。
嘉定五年(1212)户部郎中
嘉定六年(1213)司农少卿
嘉定八年(1215)司农卿
嘉定十三年(1220)静江府知府安抚使
勾廷永南宋
简介
嘉定七年(1214)常德府知府5月罢新任。
洛浦道士
全宋诗
洛浦道士凤阳(今属安徽)人。
修真于鼎州苏溪岩山(《宋诗纪事》卷九○)。
周󸲏南宋
全宋文·卷四七五六
周󸲏绍兴间鼎州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二○七。
李隆国南宋
简介
绍兴十九年(1149)鼎州知州安抚使
虞易简南宋
简介
嘉定九年(1216)常德府知府
嘉定十年(1217)12月放罢。
僧缘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鼎州梁山,嗣同安志禅师
桂万荣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慈溪人字梦协一字石坡
宁宗庆元二年进士
馀干,严绳豪右,宽待良民。
调建康司理参军
丞相史弥远欲招致之,不谒。
官至朝散大夫直宝章阁,以知常德府致仕。
尝问学杨简
取古人资于折狱之事,编为《棠阴比事》。
全宋文·卷六八七五
桂万荣字梦协庆元府慈溪(今浙江慈溪)人。
庆元二年进士
馀干,调建康司理
通判平江,知南康军
端平元年朝散大夫直宝章阁、知常德府
著有《棠阴比事》二卷(存)。
见《宋史翼》卷二二。
杜应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武陵
随父宦游,流寓广西
专心慕道,遍游名山。
宁宗嘉定间融州,为道观中卓然者。
年八十余卒。
全宋诗
杜应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号懒庵野叟
道士
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始为广西天庆观主持。
事见《道家金石略》宋代部分引广西博物馆藏拓片。
王谹北宋
全宋诗
王谹字稚川,寓家鼎州(今湖南常德)
神宗元丰初曾因调官京师
事见宋任渊山谷内集注》卷一。
什庵主
全宋诗
什庵主,住鼎州德山静照庵
南岳下十三世,石霜琳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郑伯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节卿
官至修职郎衢州教授
精通《周礼》,著书推明其义,名《太平经国之书》。
全宋文·卷七四○八
郑伯谦字节卿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绍熙元年进士
修职郎衢州州学教授
嘉定中临安府通判
后知常德府提举澧辰沅靖州兵马。
著《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存),发挥《周礼》之义。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五七,《平斋文集》卷一八除官制,《宋元学案》卷三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龚基先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龚基先字平叔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徙镇江(今江苏镇江)
太学,登进士,调宿松、庐江令淮东安抚司干官
出入行阵,以功迁知淮安县
累迁监察御史大理少卿
知和、庐、福等州,常德宁国二府,曾两知池州
枢密副都承旨,终太常卿
平生爱惜士类,率诸乡达创淮海书院,以处淮士之流离者。
见《至顺镇江》卷一九。
释慧远
全宋诗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
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
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
今录诗二首。
李(上直下土)南宋
简介
嘉定十年(1217)常德府知府
嘉定十四年(1221)鄂州知州7月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