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逐路解发有道行道士两三人赴道录院审察诏宣和四年三月丙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七
提举神霄宫监司,解发有道行、能行天心正法及拜章有应验道士,逐路各两三人赴提举道录院审察取旨。
招谕幽燕诏宣和四年四月十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宋会要辑稿》兵八之一四(第七册第六八九四页)
朕惟皇天尽付中国,使宅九有之师,取乱侮亡,拓其疆土,景命所仆,惟有德者能克飨之。
朕服绍丕基,仰承先帝休德夙夜祗惧,不敢荒宁。
天降康,登兹极治,声教所暨,远逮要荒,东踰朝鲜,西迈积石,南越牂牁之境,罔敢不廷。
乃眷幽燕,实惟故壤,五季不造,陷于北戎。
惟尔邦君,暨厥臣庶,怀风慕义,思欲来归,忠愤之诚,久而弥著。
今上帝降祸于虏,秽德腥闻,弛绝纲维,俶为暴乱,横赋强敛,诛剥无厌,谗慝作仇,胁权相灭,至上凌下替,妖孽并兴。
倾国丧家,自取逋窜。
白水之败,亟闻篡攘,调赋益繁,人不堪命。
且复盗贼蜂起,所至绎骚,哀此下民,恫怨无告。
朕诞膺骏命,俯顺人心,选将出师,复兹境土。
是谓致天之罚,仁伐不仁,拯尔群黎,取诸涂炭。
已遣领枢密院事童贯董兵百万,收复幽燕故地,与大金国计议画定封疆。
大信不渝,中举外应,维天之命,莫我敢承。
王师霆击雷驱,数路并进,前角后犄,万旅一心,威以济德,孰敢有遏厥志?
然念王师无战,而天道好生,亶兹告猷,迪尔有众。
尔其深计远虑,览于兴亡。
如能举城自归,望风响应,使市不易肆,士不援旌,舍覆巢之危,从奠枕之逸,是为自求多福。
惟天矜尔万民,永奠一方,惟朕以怿。
已降处分,秦晋国王如纳土来朝,待以殊礼,世享王爵
应收复州县城寨文武长官并依旧职任,事平第功,不次擢用。
军兵守戍之士,并加优赏,愿在军者厚与存录,愿归农者给复三年。
收复之后,蕃汉一等待遇,民户除二税外,应该差徭科率无名之赋一切除放。
大军所至,务在安集官吏百姓,不得误有杀伤,或焚毁庐舍,掳掠人畜,犯者并行军令。
如或昧于逆顺,干我王诛,若犹豫怀疑,弗克果断,身膏原野,实尔自贻。
惟予肃将天威,敢有逸罚,时弗可失,其尚勉哉!
祸福无门,惟尔自召。
朕言不再,师听惟明。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皇第三十子柄授官制宣和四年五月十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门下:王假有家,立爱厚民风之睦;
天被尔禄,多男符命祚之昌。
眷言嗣德之贤,增衍宸闱之庆。
爰稽旧典,诞启初封。
旅绅韠以告猷,涣丝纶而叙爵。
皇第三十子柄英材挺秀,妙质凝和。
纯懿禀于天资,岐嶷成于日就。
良玉匪琢,夙彰润美之文;
朱芾斯皇,雅合柔嘉之则。
将及胜衣之拜,甫临剪鬌之辰。
考《戴礼》之言,制令名而称德;
参汉庭之奏,择吉日以具仪。
宠贲徽章,允谐佥议。
公圭而合秩,位左棘以联华。
推毂授师,建汝南旄钺
分茅胙土,彻昌国之山川。
食衍真腴,邑陪多赋。
式示眷怀之渥,丕昭物采之隆。
于戏!
八统驭民,兼迪亲贤之义;
五仪辨等,荣超侯伯之崇。
载彊百世之本支,益固万邦之屏翰。
永绥寿祉,茂对恩光。
可特授检校少保淮康军节度使、昌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
蔡攸辞免河北河东宣抚副使批答宣和四年五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三朝北盟会编》卷六
朕以童贯宣抚北道,独帅重兵,其统领将佐及四路守臣监司,并其门人故旧。
以昏耄,所施为乖谬,故想隐匿,蔽不以闻,致边事机会差失。
为朝廷之害,莫大于此!
卿朕所倚毗,无出右者,所以辍卿为副,实监军尔。
如军旅之事,卿何预焉?
只专任民事,及监察贯之所为。
可只今受命,择十八日出门进发。
皇叔仲爰嗣濮王宣和四年五月乙酉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
门下:盛德垂百世之祀,斯继世以象贤;
同姓厚二等之封,式因心而教爱。
朕惇叙九族,祗奉先王。
祭谨十伦,俾洁烝尝之馈;
驭严八柄,进疏贵富之荣。
扬于大廷,锡是定命。
皇叔、检校少师奉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江夏郡食邑一万三千户、食实封三千九百户仲爰,持心乐易,毓德粹温。
学洪诗礼之闻,庆广神明之胄。
兼隆爵齿,处天下之达尊;
久殿藩垣,壮周王封国
总司于近属,兹表迪以淳风。
钦惟安懿之休,浚发英皇之祚。
子□次袭,深形宁考之圣言,盥荐时修,具载诸贤之故实。
昭穆有序,后先不踰。
绵系谱以迭居,衍流泽而弥远。
克昌厥休,于昭积累之传;
永建乃家,丕显宠光之渥。
升孤传之典礼,祚濮国之山川。
王土苴茅,贲身章于盭绶;
双旌导节,更将律于戎容。
仍参相绂之华,增重宗盟之势。
陪其采赋,示乃眷私。
于戏!
后嗣以广亲亲,既笃统承之举;
有国以明善善,宜思济美之规。
益迈令猷,勉祗予训。
可特授检校少傅定武军节度使、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进封嗣濮王,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宋大诏令集》卷四九。)
年月原无,据《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四补。
谭稹陈亨伯等审度江浙被贼焚劫州县租赋诏宣和四年正月二十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七○之一八○(第七册第六四六○页)
江浙被贼焚劫州县除免租赋三年,议者咸谓姑息太甚,中都上供粮斛钱帛及逐路漕计恐无以善其后,常平钱谷又无以赒济复业之民。
谭稹陈亨伯两浙江东帅司、转运、提刑常平廉访所四处审切审度,参酌措置中制以闻。
要在有以宽恤民力,而用无乏事,不得怀私自便,苟简灭裂。
仍限一月疾速行下,参酌措置闻奏。
童贯收复幽燕三策御笔宣和四年四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兵八之一五(第七册第六八九四页)
如燕人悦而服之,因复旧疆,策之上也。
耶律淳能纳款称藩,策之中也。
燕人未即悦服,按兵巡边,全师而还,策之下也。
除放倚阁江浙被焚劫州县借贷钱斛诏宣和四年二月十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一八○(第七册第六四六○页)
大观元年以前借贷过钱斛特予除放,大观二年以后至政和元年以前数权行倚阁,仍限十年带纳,馀依旧催理。
被受条制置册编录诏宣和四年四月十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八五(第七册第六五三八页)
应被受条制置册编录者,并用印,当职官以所受真本逐一校读讫,付吏人掌之。
如违,杖一百。
置补完校正文籍局诏宣和四年四月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
朕若稽古训,祗率先猷,肆命臣工,载新秘府
比因万机之暇,命驾临观。
重惟三馆图书之富,而历岁滋久,简编脱落,字画讹舛,较其卷秩,尚多逸遗,甚非所以示崇儒右文之意,朕甚悯焉。
乃命建局,以补缉校正文籍为名,设官综理,募工缮写,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楼,一置秘阁,仍俾提举秘书省官兼领其事。
凡所资用,悉出内帑,毋费有司,庶成一代之典,顾不韪与!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二三(第三册第二七六六页)。又见同书崇儒四之一二(第三册第二二三六页)。
医官转至翰林医痊已上曾经入额方许为官户诏宣和四年六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一一五(第四册第三一二九页)
医官翰林医学以上曾经入额人尽为官户,比元丰旧制颇多,闻有营利、侵民、免差科者,实为侥倖。
可自今转至翰林医痊已上曾经入额,方许为官户,已充者并改正。
令郡县访求遗书诏宣和四年四月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
朕惟太宗皇帝底定区宇,作新斯文,屡下诏书,访求亡逸,册府四部之藏,庶几乎古,历岁寖久,有司玩习,多致散缺,私室所閟,世或不传。
可令郡县谕旨访求,许士民以家藏书所在自陈,不以卷秩多寡,先具篇目申提举秘书省以闻,听旨递进,可备收录,当优与支赐;
或有所秘未见之书,有足观采,即命以官,议以崇奖,其书录毕给还。
若率先奉行,访求最多州县,亦具名闻,庶称朕表章阐绎之意。
令礼部疾速遍牒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九(第三册第二二三九页)。又见同书职官一八之二三(第三册第二七六六页)。
禁官司将客人船买盐钞见钱妄喝收税诏宣和四年六月十四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三一(第六册第五○九九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七九页
官司将客人船载有公据买盐钞见钱妄喝税物收税致留滞者,依纲运所至约喝无名税钱法科徒二年。
榷货务奏量行增价接济亭户御笔宣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五之一八(第六册第五二二三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七七三页
榷货务及诸路盐事司奏诸州盐场价少,亭户不易,乞增买盐价钱,却于算请价上量行增添,接济亭户,以广客贩,杜绝私卖。
可依所乞。
复州县曲赦宣和四年十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四、《三朝北盟会编》卷一○
朕膺天骏命,作民之师,夜寐夙兴,惟祖宗之是绍。
赖帝敷佑,中外敉宁,远暨海隅,罔不率俾。
乃眷燕云之境,实我旧封,五季不纲,陷于北狄。
属者虏酋失道,自绝于天,怨结兵兴,势似瓦解。
惟予克相上帝,宠绥兆民,爰命六师,大申吊伐。
繄尔有众,怀德惟素,霈然率吁,群心奔走来归,莫之能遏。
王师无战,而先志是承;
四海永清,惟朕心以怿。
兴念兹土,久困暴昏,上下相陵,人用无告。
典型屏弃,罪及无辜,崇奸贼贤,毒痡犹在。
以宽代虐,帝命惟新。
收复及已归附州县见禁罪人,除抗拒王命及谋为不顺外,馀罪无大小并放;
见停废文武官、将校、公吏人并许所在自陈,当议尽行甄收,随材任使;
流配人并放还,逃亡及为盗贼者并释罪,令归业。
惟尔有官,体兹德意,奉承罔怠,以称朕恻隐之诚,庶一方亟蒙休泽。
故兹亲札诏示,咸使闻知。
天章阁诸色祗应人不许抽差御笔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第三册第二五三九页)
天章阁崇奉祖宗神御,应本阁诸色祗应人除依令许本阁官时暂抽差外,如承诸处抽差,及传宣内降不许执奏占留指挥,并不发遣,更不回报。
东南东北客人铺户见有旧盐并行住卖诏宣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五之一八(第六册第五二二三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七七三页
东南、东北盐每袋三百斤,纳钱一十三贯算请,所有客人、铺户见有旧盐系用旧价算请,仰自今降指挥到日,并行住卖,特免抄劄。
十日经所在具数目陈州县置簿记录数目,并依新价,每袋令随处州县贴纳钱三贯,仍用新钞盐每袋带卖一袋。
收到钱随处封桩,不得支用,每季令提举盐事司类聚申尚书省,仍报榷货务
皇子植特授依前检校太保安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信都郡食邑食实封宣和四年二月十二日冠礼)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门下:锡山川而命国,周家资夹辅之勋;
择郡邑以启藩,汉制重疏封之典。
眷言裔嗣,行讲冠仪。
建旊设旄,已席将坛之拜;
加地进律,宜膺王社之荣。
敷告治朝,诞扬显册。
皇子检校太保定武军节度使、吴国公食邑六千五百户、食实封二千户植,分辉紫极,毓秀璇源。
性淑行均,粹矣圭璋之质;
内和外顺,灿然黼黻之文。
才誉日新,进修时敏。
粤自制名之始,已朌锡壤之恩。
居宠益谦,雅合诗书之训;
承颜匪懈,率循忠孝之规。
朕绍宝运之寖昌,嘉天材之夙就。
以德诏爵,叙升九命之仪;
立爱惟亲,用协多男之庆。
将谨三加之戒,畴咨众议之谐。
胙北道之名城,衍爰田之多赋。
鸾旂有淑,授师易阃寄之权;
蝉冕增华,开府视台符之峻。
丕昭异数,式示慈怀。
于戏!
父子主恩,庸厚明伦之教;
亲贤并建,益隆永世之安。
祗服宠光,茂膺寿嘏。
可。
禁官司臣僚于禁军营区指射干请置局增第诏宣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
国朝置禁旅于京师,处则谨守卫,出则捍边境,故择诸爽垲,列屯相望,将校步骑,驰走教阅,分都置舍,多寡往来,各有区处,以相保守,其法甚严。
比来官司、臣僚指射干请,置局增第,致令禁旅暴露湫隘,不安其居,闻之恻然。
夫介胄之士所与共患难,惟有以恤其私,然后可使之竭力。
自今敢有如前指射者,以违制论。
按:《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八五(第七册第六五三八页)。又见同书兵六之一六(第七册第六八六二页)。
职田置籍拘管诏宣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八之二一(第四册第三七一二页)
应职田,并所属州县以官员职任见破的实顷亩、乡村卓望、佃户姓名、耕佃年月、租课色数,置籍拘管。
遇有改更,即时揭贴。
如不尽,或不以地土所产抑令输纳上色物者,各徒二年已上;
本官知情与同罪,不知情减三等。
提点刑狱常切检察,因巡历所至,取籍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