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论捕贼支赏后时弊奏宣和三年三月 北宋 · 王时雍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二五(第七册第六九六四页)
据告捉强盗人陈状,有经隔年岁不支赏去处。
访闻近来盗贼多藏金银在身,遇诸色人追袭紧急,即捐与金银等物,以求解免。
诸色人见获贼之赏未便支给,皆利于目前所得,是故令脱走。
则支赏后时,最是滋长寇盗之源。
戒坛戊辰 清 · 钱载
 押锡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十一
日落我马黄,径修夹双壁。
一峰紫驼耸,十八盘既历。
玉辇忆香花康熙乙丑有御制碑一。),龙鳞树穿羃。
辽金之所遗,云静风微激。
千佛阁崖负,荷中乃有的。
远见乾明,线流划银砾。
普贤塔于左,棠萼鲜可摘。
戒净天月孤,门人泪纷滴马鞍山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大师遗行碑铭,王鼎撰并书,大安七年建。载咸雍中赐号普贤,仍赐宸什云:「行高峰顶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又石幢二,大康元年三年,门人与邑人当普贤遗塔前建。)
方炉明肃崇,金像弥陀寂。
更读虞韩文,坛阴蹋瓴甓(其徒遗行碑二,一虞仲文撰,建福元年,一韩昉撰,金天德四年。)
鹅头识我谁,我自与山觌。
白松亩荫高,茗碗坐根吃。
张大夫景修诗卷1142年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北山文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
某少年时,闻毗陵先生,以诗名而不得见,即今卷中姓名是也。
宣和壬寅,识先生之子寺丞君于南昌郡
又二十年,见先生之遗墨于小轩。
玩笔力之遒劲,咏句法之中和,薰然慈仁,如对君子。
平昔之心,亦少慰矣。
双莲膏露辨1122年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北山文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侍郎梅公宣和壬寅夏四月出为蕲州
秋八月,郡池有莲,并蒂而华;
越冬日至,膏露降于,浃三十里。
公不敢自当其瑞,既归报于上矣。
蕲之士夫,复不能掩公之德也,则为赋为序,为诗为歌,翕然颂之。
表甥郑某自念学术荒替,而又揄扬咏道之谱尽为诸公所先,不复更可摹画,姑取他人漏落馀意,穿凿而足其说,再拜献于堂下,名曰《双莲露辨》。
郑子一日问蕲之老人曰:「知若太守之瑞乎」?
曰:「知之」。
「能言其所以乎」?
曰:「能之」。
郑子使之言。
老人曰:「吾太守令严而政简,信顺和洽,欺诬屏息,薰然流入草木烟露间,故今效祥如此」。
郑子曰:「噫嘻!
水芝骈蒂,天酒成膏,虽学语小儿,亦知为和气所感,尚奚从老人问之!
盖以土物之生,蕃鲜而萼者多矣。
花之双也,何众卉无与,而独见于莲?
曲直而枝者多矣,露之降也,何凡木不受,而独在于
若不如此,而谩谓和气所召,无乃昧化工之意哉!
吾今为若辨之。
莲之为物,泥不能污,水不能著,脱卑垢而自致于清明之上,盖花之至净者。
太守志明行洁,教化清净,皎皎如秋月孤高,尘埃不可翳障,非莲无以瑞之。
之为物,宽容庇下,蟠固错落,犯岁寒而冬夏不能易其操,盖木之至坚者。
太守心正气刚,节义森薄,凛凛与霜雪争严,炎凉不可变易,非无以瑞之。
不然,包泥,蒲柳柔脆,顾使之为瑞乎?
今人知莲与之为瑞,而不知其所以为瑞,能为双花膏露为说,而不能为莲与言之,此吾所以不得不辨也。
虽然,物瑞君子之所罕道。
吾与若辈虽铺陈附会,以累太守,安知调和雨旸,惠养一方,使蕲民饱暖嬉笑,知有为生之乐者,太守自有上瑞也耶」?
老人唯而退,郑子于是乎书。
郑安之总录序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北山文集》卷五
越山之前,不见范蠡之宅,所存者陶朱井而已;
岘山之前,不见王粲之宅,所存者仲宣井而已。
二公皆奇伟之士,时移物化,仅有踪迹在故井间,则后世之修椽大屋,营营作百年计者,信愚夫尔。
吾叔安之,宣和庚子未兵火之前,有适轩草堂。
宣和壬寅,已兵火之后,有素庐石室。
轩有诗,堂有歌,庐有铭,室有记,或在萧疏故宅之间,或在寂寞之侧,或在幽深梵刹之内。
随所侨寓,不过数椽之地,皆得借名而书之。
夷考前后,无非轻掷利名,脱略疣赘之事,然后知先生之无有住著心也。
先生志趣高远,器局不凡。
读《总录》之文,则可以见四居之意;
观四居之名,则可以见先生之心。
他时香题文、雕梁绣柱之辈,窅然磨灭之后,吾意先生之清名,尚得与故井同传。
谨书以为序。
代序忠厚录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北山文集》卷五
近世士大夫气习浮薄,群居谈说,多蠹败名教、暧昧轻诞之语。
若曰某人附谁得某官,某人因官成某事,或计廪稍之厚薄,或较资格之久近,甚者以滑稽供人之笑,萋斐煤人之短。
关首一言,抵掌相和,可发羞叹!
宣和壬寅,余窃禄豫章,悼伤此弊,思有以革之。
议置窃幕中奉公之馀,日书一则,凡传籍所载,耳目所际,可以信神明而雅风俗者,皆以次书之,庶几合高义而洗其习。
属同僚好古庄士也,咸曰:「唯。
请先序之」。
作《忠厚录》。
族兄宗鲁行状1124年12月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北山文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宗鲁讳洙字宗鲁,以宣和六年二月甲子卒于里第,享年五十八。
按其谱,世居婺之金华
祖详,以儒学发身,官至中散大夫
曾祖克从,以中散累赠至金紫光禄大夫
汝嘉,以中散任子恩为安州录事参军
录事公大姓之后,在官以洁廉自将,不治产,食口众,且好客,而又疏放不事上位,向穷踬矣。
宗鲁告其兄资深曰:「兄弟徒守书卷无益,盍亦归治田园裕我家,使吾父无衣食之累,而益得自遂其志,亦人子一事,书固徐可读也」。
资深以为然。
宗鲁自是不一志于学矣。
录事公捐舍,哀毁踰制。
奉其母侯氏夫人,旨甘惟谨。
嫁诸妹与接内外姻族,惟恐不称,故治生愈力,善视丰凶而低昂积散,妙于一时。
数年间,资产大殖。
宣和辛丑,睦贼猖炽,所在奔走,蹂躏族属不相收。
太夫人年且八十,宗鲁与其妇蒋舁致山间,营营其旁。
贼执宗鲁而不敢害,卒得护持夫人以寿终。
宗鲁既冲冒良苦,且失太夫人,哀忧成疾。
方即故址建大厦,督工视事,矻矻不休。
人或勉之曰:「公病矣,何为是苦」?
宗鲁曰:「郑自上世,门户蕃大,寇馀无复前人踪迹,吾安忍坐视其凋也」?
毕力为之。
落成之后,于其间奉太夫人襄事,迎款宾客,比上世为不衰,人始服其善承家。
宗鲁方惩艾厚藏之祸,欲买书教子,益修礼义,力振祖考之遗风,而不幸死矣。
宗鲁为人奇庞厚重,外若雄伟可畏而中实和易,接人熙熙笑语,宗族上下,相得无间言。
六男子:曰瑎、珫、珷、瑶、瑢、瑗。
三女子:长适进士侯知彰,次适承务郎刘谠,次尚幼。
蒋氏先以壬寅八月十四日卒,葬于无相院山之原。
珫泣血来告,将以甲辰十二月庚申,举宗鲁之柩,合于无相山之圹,欲求铭于给事刘公,愿状其行。
审其行,宜为名卿所书,谨录按如右。
谨状。
南乡子 其一 1122年 宋 · 蔡伸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彭祖园
天外雨初收。
风紧云轻已变
邂逅故人同一笑,迟留。
聚散人生宜自谋。

去路指南州
万顷云涛一叶舟。
莫话太湖波浪险,归休。
人在溪边正倚楼。
邵公缉还乡序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二、《竹溪先生文集》卷二二
宣城古名郡,而负山带江,行者以阻。
四方之士大夫,非职事走,未尝辄至。
故俗尚简,不相友事。
宣和壬寅,仆从季氏来丞兹邑。
始至,屏居念咎,不多与人还往。
正昼阖户,绎编帙成,或熟寐通瞑,百不一问,相栩栩自乐也。
宾至,则谨冠履,正绅笏,偶坐寒温而退,日虽数不敢怠。
间而弥月一接人,亦不以岑寂自叹。
既数月,邵生缉者来见。
貌甚闲,服甚野,颊颧竦特,眉目濯濯秀发,余固奇之。
后累见益亲,出其文有典则,诵其学知阃奥,叩其胸中足以相表里,始与之友。
于是出有与并驱,居有与共席,朝暮有与辨是非,考古今以讲习,唱酬啸咏于閒暇也。
稍不与接,则介然于怀,若有所失矣。
一日,谓余:「仆亲官满当归,而田畴未垦,室庐未辟,其敢以贻父兄忧,请以身先」。
且曰:「仆野人,是行若圜凿之赴方,将岸巾负耒从老农之后,以终吾身。
当世之所为,吾弗为也」。
余闻而愀然,为之改容曰:「噫!
余之穷于斯,得子以忘其独。
今去我,是造物之益穷我也。
虽然,子之行,职也,余不得而止。
子之说则不可,愿有以告。
夫学之为王者事,子其知之。
古人未尝不欲仕也,而必以正,必由其道,不幸而行踬言沮,则视去其位犹脱屣之易,乐于畎亩,饥且死不怨。
固未有诵圣人之言,学其道,可以行而终止者。
今子桐梓之拱把、之三围四围者也,不尽其材,充其有以施诸人,而以无用为全,独善为德者,画也。
以余之愚,学不足以饰身,其敢责人以所不能?
然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尝闻其语矣。
吾子勉夫」!
宣州昭亭山广教寺公禅师塔铭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七、《竹溪先生文集》卷二四
昭亭山广教寺住持师守讷,寿七十六,僧腊四十五,以宣和四年三月十有八日无疾终。
阇维得舍利五色,不可数计。
其弟子虚藻等即奉师骨塔于寺之西南隅一分以葬,金峰师之旧隐。
踰月,塔成,虚藻持余友人邵搏旸叔状来请铭,状曰:师族郑氏,其先吴人,本衣冠子,业进士,有声场屋间。
性刚志洁,不喜接世俗事,视纷华澹如也。
栖霞山云渺庵主能以出世法导人,因往依焉。
后游钱塘净慈寺,得《圆觉》几案间,披卷恍然,若获旧物。
诵至「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心目开明,踊跃自喜,乃弃儒衣冠,礼圆照本公,为苾刍
师具游方至圆通秀公室,圆通知其法器,一见许之,决剔疑情,卒为印可。
熙宁元丰间,圆照、圆通道行,当世钜公要人咸所严事,而师寔出其门。
丛林学者尊之,皆以讷叔称焉。
芜湖吉祥院江宁能仁寺,继迁华藏,皆当路以师道价敦请之,非师志也。
尝曰:「比丘辞亲割爱,出离世网,当以因缘果报为念,讵宜俯仰世权,执事住持,为人役耶」?
故所至未几,辄辞去。
隐居于宣之泾县,邑人王文谊为筑室金峰以居,凡十有六年。
宣和辛丑龙图阁学士毗陵钱公即来镇是邦,会广教住持虚席,公曰:「此唐相国裴公隐地,断际禅师道场也,宜得道行为众钦信者居之,无如者」。
辞老且病,公卒以礼致之。
师虽久于自晦,一旦复出,四方释子抠衣问道,云集辐辏,方来不已,而师遽逝矣。
惜哉!
师逝之前二日,尝以顶相封授其徒,既而启封,得偈二十言,有违世之意,其于死生际,了了如此。
师为人劲直精敏,勇于践履。
禅观之外,博极群书,赋诗属文,自号莫莫翁,有集行于世。
作《大藏节要》二十门,为之序。
节《宗镜录》十卷,拟寒山诗数百篇。
浩博渊奥,事理并举,皆以寓教,观者获益焉。
噫!
余之愚,且从师未久,固不足知师,而旸叔深于禅者,其言炳炳可考,则师之行信矣。
惟浮图氏以真实不二为宗,以谦卑慈忍为行,以戒定寂默为修。
至其弊则流而为诡,为戾,为贪。
又其弊则诞惑不根,捷给尚口,訾慢自我,好为人师。
浸以相承,不知其失,而道日隐矣。
如是习者怠,信者疑,使人得以议其教,是岂教之罪也?
以状考之,师则无是,殆所谓明于宗,笃于行,而得其所以修者欤?
呜呼,亦难矣哉!
是宜铭。
又师之嗣法兄法藏卓公视余为犹子,故余之诸父从师游者众。
师亡之夕,见梦于余,若有所属者,则铭师尚可辞耶?
铭曰:
真离诞胜日翳昏,畴始离之暨能。
沿非传异益放纷,惟师友德合于浑。
坚持所修修所闻,尘销觉圆静以醇。
死而不亡法中尊。
大智禅师塔铭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七、《竹溪先生文集》卷二四
政和五年岁在乙未十一月十有八日大智禅师希觉示寂。
不病不恟,无有恐怖,以清净水盥身垢已,顾大众云:「一切诸相,皆归坏灭」。
言讫而瞑。
其嗣子法渊,号曰慈觉,于后七年宝胜寺作窣堵波,藏其遗骨,稽首来谒筠溪居士,请为之铭。
居士于法未得自在,不能悉知是大比丘诸微妙行,复告慈觉为我宣说:「汝师所得何法?
我当为汝称扬赞叹」。
于是慈觉良久答言:「我观世间以及我身诸所有法,因缘和合,众妄发生,譬如幻师见所幻人,了无可取。
及诸取者,况复有得而可言说?
我今若言如是为法,如是非法,是为谤师及谤如来。
然念我昔起心修行菩萨梵行,勤求如来无上正觉于善知识,生尊重心,恭事恳请,无有疲厌,以是力故得大辩才,能知一切世出世间诸言辞海,亦能普出百千种音,于一偈一句,乃至一字,广演无量难解最上胜义。
自谓已得无碍法门,持以求證诸大导师,咸皆称赞,与我受记,令我信心益自坚固。
最后得见大智比丘,彼时见我说此法门,而作是言:善男子无以声音语言而作佛事,勿谓如来正法眼藏而可言说。
末世众生以取舍心希望成道,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我今默示汝三昧,无有一法不从此出,而实无有一可得法。
我时豁然,證无所證,拔犹豫箭,截疑惑网,了知一切,不从外来。
虽复与我最初法门,不见分别,是非二相,而令我心转加调净,如炬得火,普皆光燄;
如舟得楫,无所系著。
我即于彼大智师前欢喜踊跃,头面作礼而自叹言。
善财南行,还见普贤,从初发心所入佛刹,不及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诸佛刹海微尘数倍。
我于大智亦复如是,故我今者欲以一法为汝演说,实不可得。
我又尝闻是大智师夙植德本,久修胜行于过去中,亲近承事佛印比丘
佛印为言心境俱亡,复是何物,即于彼时證是三昧。
解力广大,信眼明彻,直趣菩提,净出离道。
證灯相燃,复以示我;
非唯示我,亦以深心起大慈悲于未诸證,悉以方便种种开示。
因此愿力,入菩提场三十九年,四领宝刹,所至兴起。
度大弟子嗣法住世,皆能于是三昧转大法轮,绍隆佛种,无有穷尽」。
居士闻已,得未曾有,即为慈觉以偈赞言:
饥者易为食,无复嗜正味。
辛酸及苦咸,自视皆甜相。
至其属厌时,不起更食想。
享以众妙善,而反生恶憎。
众生苦轮回,乐法求解脱。
因乐转生爱,增长我慢山。
闻声及见色,得少便为足。
而于正法中,乃作空寂怖。
纵横斜见材,闭障出离道。
自谓已證得,不知流转因。
良哉大智师,与众作依怙。
能于不二门,示现无相法。
减惑断诸见,开此正觉知。
如持具足器,盛满甘露食。
随取得饱足,历劫有无尽。
众生知正味,永不念它食。
唯趣一乘道,馀二即非真。
刹那灭阿祗,十方亦销陨。
如是大智师,在处俱现前。
虽复示涅槃,而实未尝灭。
故我于慈觉,历耳得千悟。
言说永不穷,稽首第一义。
县厅壁题名记宣和六年五月 北宋 · 俞彦与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
淳安介于严、徽二州之间,隋开皇中新安县,属东阳郡
后改雉山,置睦州
大业末,歙人陷州县。
至唐,移州建德,改县为还淳,又改青溪。
按《新安记》云:「郡西南渡口一里有雉山,其形如凤立雉蹲,因以为名」。
今此山正为县之西南望。
东北有灵岩山,尤秀耸,县治据其麓。
二山对峙,若相顾揖。
流泉会于大溪,平陆为阛阓,其民物富庶,为邻邑最。
宣和二年冬,有寇方腊发于县西北隅,去城九十里,官兵掩捕不即获,四邻之恶少附之,遂肆凶毒,自县及州,旁连数郡,皆焚劫一空。
明年,王师既歼渠魁,诏赐今名,以绥靖之。
然此邑陷贼最先,被祸最酷,公私庐舍,悉为灰烬。
民之毙于兵疫者什有八。
邑令者皆再受命,不果来。
郡将诸司以余尝官于严,谙其土俗,自郡兵曹就辟承摄,不敢以不敏辞。
驰单骑来,宣布德意,旋茇舍以招抚流散,痗掩骼胔。
凡诏令所丁宁者,罔敢不恪。
一年而得丞朱玙器伯,监征赵伉子骏
又一年得簿许伯常子器,尉江公路由义。
相继而至,皆贤士。
靖共夙夜,一无扰于民,民亦相戒以弗犯,曰:「不幸盗出吾境,恨不能报国,以雪吾耻。
虽细事,切勿烦吾官」。
讼诉几息。
力农之馀,咸请出力,以营官府。
运土木,陶瓦甓,操刘削者,肩摩而袂属。
门觐堂舍,仓库馆狱,一切备具,皆宏壮经远,前此未有。
朝廷复税,今踰三年,民之输赋者,稽首争先焉。
呜呼!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礼义之心,人皆有之。
枭禽妖狐,殄种即绝,非窠穴之罪,一方贼岂足污吾民哉?
吾是以知人心之易感也。
故书诸厅壁,以告后之君子云。
宣和六年五月馀杭俞彦与记。
按: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三,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道中寒食1122年 宋 · 陈与义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飞絮犹冷,离家食更寒。
能供几岁月,不办了悲欢。
刺史蒲萄酒,先生苜蓿
一官违壮节(四库本作志),百虑集征鞍。
秋夜1122年 宋 · 陈与义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
陪诸公登南楼新茶(四库本作茗)家弟出建除体诗诸公既和余因次韵1122年 宋 · 陈与义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建康九酝美,侑以八品(四库本作味)珍。
除瘴去热恼须溪本注:《本草》云。),与茶不相亲。
满月堕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
定论得公诗,雅号知凝神。
执持甘露碗,未觉有等伦。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
危楼与世隔,万事不及唇。
成公方坐啸,赏此玉花匀。
收杯未要忙,再试晴天云。
开口得一笑,兹游念当频。
闭眼归默存,助发梨枣
秋雨1122年 宋 · 陈与义
 押歌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
书生重口轻肝肾,不如墙角蚯蚓方长哦。
少昊行秋龙洒道,风作万木皆商歌。
病夫强起开户立,万个银竹惊森罗。
人间伟观如此少,倚杖不觉泥及靴。
菊丛攲倒未足道,老境知奈梧桐何。
是事且置当务本,菜圃已添三万科。
九日赏菊1122年 宋 · 陈与义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黄花不负,与秋作光辉。
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原作扉,据须溪本、四库本改)
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殷勤黄金靥,照耀白板扉。
沽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
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次韵(原作傅,据须溪本、四库本改)季申主簿梅花(原注:季申名直柔,郑公曾孙。绍兴初同知枢密院事。)1122年 宋 · 陈与义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
攲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
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
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
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
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
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
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寂寞。
花石(诗集作谏花石纲)十一章 其七 1122年5月 宋 · 邓肃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三月和风塞太空,天涯海角竞青红。
不知花卉何远近(诗集作近远),六合内外俱春容。
庐山1122年6月 宋 · 邓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平生作意庐山游,往来却贪吴越舟。
陛下许臣鞭匹马,芒鞋因得款清幽。
是时六月蒸炎暑,六合黄尘空一雨。
上方冷翠袭衣襟,便觉笑谈在天宇(以上《栟榈先生文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