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参议董君昌裔墓志铭庆元五年1199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君姓董氏,讳昌裔字梦贶庐陵郡著姓儒风郁然登科相继
仁宗景祐元年放进五百人,郡之中选者十有一,而董氏曰洙与其子师德、弟汀、侄师道、仪一门五人焉。
父子仍同丙科
太守江钧所居五桂乡,邦人荣之。
仪仕至都官郎中,尝历部使者,赠左正议大夫,即君曾祖也。
祖乾粹又登嘉祐八年进士第,仕至左朝奉大夫,赠中奉大夫
父彭,右朝散郎、知郁林州,赠通议大夫
君自少力学,试郡庠占上游
宣和四年,父告老,补将仕郎
靖康间丁外艰
服阕,以迪功郎尉台之临海
母忧免。
再调郴州司户参军,摄永兴
蛮猺省地,君发丁壮,授方略捍禦境上,民以奠枕
连州录事参军
二千石苛急,恚君守法,屡窘以事,君不为屈。
或诬良民为盗,君平反之,俄获真盗。
新守王大宝外台交荐,改宣教郎,为临安府钱塘丞,适阙令,君行其事,赤县繁剧不劳而办。
显谟阁直学士刘公才邵荐君宜在台阁添差通判婺州
省员罢,入摄行酒官,连被最赏,出为湖南转运司主管文字
李全作乱王师四集粮饷不乏,幕画为多。
参知政事魏公良臣长沙,以名闻隆兴元年擢知兴国军
宗室犯法,君绳治不少恕,谰辞诋诬,有诏禁锢善良安焉
地介江湖田畴下下,非涝即旱,君祈祷立应。
大修学校,增给生徒,时号循吏
以年高乞间,得浙东安抚司参议官
秩满求便乡,改江西以归。
积官朝奉大夫赐服金紫
宜人林氏吏部侍郎保之女,治家有法内外肃然,年六十八,淳熙丁酉十二月乙酉卒。
后三年岁在庚子正月甲戌,君亦卒于家,享年七十八,合葬州西万松冈。
一子文林郎、新监行车辂院冲元
五女:长适迪功郎宜州宜山县高栖筠,次适朝议大夫江淮荆湖闽广等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林祖洽,次适从政郎全州司法参军,次适朝奉郎通判潭州郭赞,次适朝散郎通判衡州解僖。
孙男将仕郎塾。
一人
自君之没,其仲女适林氏者曰奉君姑从夫宦游深念父母之葬有阙,又惟泉水之义重于归宁,数谂其弟,谋改卜不事薰泽,不御酒肉饭蔬饮水
越二十年,姑亡。
终制,适提点按行所部,遂得偕来,毕精竭力迁奉双柩抚州乐安县云盖乡西务之原,实庆元五年九月壬寅也。
云盖初属吉水县至和元年析隶永丰
绍兴二十五年,复割五乡乐安,而云盖在中
至是始祔董氏先垄成亲志,义贯幽显,闻者叹息,或至泣下。
昔唐传列女,首以孝为先,而所记节义率系其夫,若孝于亲者仅得二李氏
一父殡于堂十年,朝夕哀临,不嫁以养母
母死,身完葬具。
其一幼从他州,闻父亡,间道奔丧,至则已葬,力请开墓舌,去棺尘。
其母病笃终日不亲匕箸,朝加旌表,史以称美
由今观之,既曰内夫家外父母家矣,而苦节不匮两致其义,则视昔为尤难,亦贤矣哉
惟有如此父母之贤抑可知已。
况君中外庄,讷于言而敏于行,居家有誉无疵涖官奉公履正
乡人户知之,予亦深知之。
冲元提点君以铭见属,乃为铭曰:
居称善人,仕则循吏
学缵先业,禄延后嗣
生也能然,庶几无愧
有女而孝,言归故乡
宅兆既安,子孙其昌。
没也虽久,庶几不忘(《平园续稿》卷三二。)
师:原脱,据明抄本四库本及傅校本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