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新彫维摩经后序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 北宋 · 张齐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壬午岁冬首,余自右补阙直史馆江南转运使诏还,聚族乘舟顺流而下。
时十月九日,泊于湖口之侧。
将夕,有一人年可五十许,衣服状貌类于渔者,拜于岸次,自陈累世水居(南中有居牌筏舟船之上,号名水居。),预知风水,袖中出水行图子以献,且言十四日当有大风事,备录异记。
又数日,昼梦一人衣皂衣,水中出其半身,自称江饶,要《维摩经》十卷,觉而异之。
十四日,果于荻港之上遇大风暴起,船将覆没者数四,仅而获全。
即先言风水之日,梦中称曰江饶,举家脱鱼腹之葬,不亦幸乎!
届于京师,遍令求访《维摩经》十卷者,咸曰无之。
不数月,余于所亲处睹一经函,发而视之,即《维摩经》一部十卷。
懿夫金文玉偈之殊胜,海藏龙宫之守护,功德之力,其昭昭乎!
其昭昭乎!
愚冥之徒不能起信,深可悲矣。
因择工人,俾之彫刻,志愿散施,贵广传布。
用标灵异,直纪岁时。
宋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道德里序(《注维摩经》卷一○,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又见《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三册。)
题下原署:「推诚保德戴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肆佰户张齐贤述」。
大宋故累赠太子太师乐陵石公墓志铭 北宋 · 赵安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五四页
万石君当炎汉累盛之时,以节行贞规,发扬世德,故子孙通显,□□流为美谈。
元懿公遇我宋重熙之运,以元勋茂绩,振举家声,故祖祢追荣,百代垂为盛事。
遥源巨派,逢□时会昌,则石氏世家,其来尚矣。
然而不有阴德,孰启高门?
作善降祥,斯为不朽。
公讳继远,字孝先北燕人也。
祖讳质,唐客省副使赠太子太保
祖妣王氏,追赠琅琊郡太夫人
烈考讳延威,梁幽州节度副使,赠太子太傅
妣张氏追赠清河郡太夫人
公即太傅之子也。
诞禀粹灵,幼承义训,负文武之略,有燕赵之风。
属晋、汉迭兴,寰区未乂,思效用于邦国,始从事于王侯,列藩知名,虚己以待。
中书令白公文珂之镇河中也,器公仝中,縻以要职。
白公常待以优礼,公亦事之尽心,故□抚大邦,皆闻善政。
盖公以藩府得失之事,军民好恶之情,密贡直言,用裨治道,致幽微必达,壅滞必伸,用是人受其赐者多矣。
白公致政,公老于家。
而公之长子元懿公,荣名鼎科,拜庆于洛邑
赞职天府,迎侍于梁园
䌽服增荣,󲦤绅仰止。
方展晨昏之养,遽终寿考之期。
即以乾德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寝疾,终于东京府署,享年六十一。
太平兴国二年始赠秘书丞七年累赠太子师。
元懿公佐理清朝,□勋密地,故公与太保太傅、暨王氏、张氏、侯氏三夫人同日追赠焉。
侯氏即公先夫人也。
元懿公而卒,以劬劳之德,□膺大郡之荣,追封上谷郡太夫人
继室牛氏以均养之仁,生被小君之号,封陇西郡太夫人
有子熙政,今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女三人,长适边氏,早卒,□适朱氏,次适王氏。
粤以乾德甲子岁冬十月旬有九日,葬我公太师河南府洛阳县宣武村,陪先太傅之茔,与上谷郡太夫人侯氏合祔焉。
元懿公讳熙载字凝绩,天与英气,代钟庆灵,风貌瑰奇,文章秀美。
百家聚学,得圣哲之指归;
三变播辞,富贤人之事业。
誉高乡曲,名动京师
庄溟方仰于雄飞,代邸即膺于奇遇。
皇上之作镇兖海也,首参记室尹正京邑,□□□宾阶。
上以元懿公怀杰俊之才,有裨赞之效,眷待之旨,特异等伦。
俄而出王府以君忧,历戎藩而掌奏。
洎逢继统,爰拜□□□,授右补阙
上欲选英儒于内殿,即命列茂等于礼闱,当时辞人,伏其公道。
如旧相礼部张公齐贤、给事中公休复、谏议大夫韩公丕,皆元懿公甲科之所荐也。
其精识藻鉴,皆此类也。
及熊湘报政,象阙陟明,面授枢密直学士兵部员外郎,锡以金紫。
属□驾亲征太原,参预密画,行朝授给事中枢密副使
上还京,迁刑部侍郎,密职如故。
未几,进位枢密使户部尚书
地峻机衡,日亲旒扆。
畴咨圣政,则律作吕谐;
启沃天心,则冰释泉涌。
方将辅唐、虞之功化,广夔、卨之谋遒,而足疾逾年,恳求纳禄,□益重君臣之契,特升师长之资,授尚书右仆射,遂优逸而就颐养也。
时太夫人以肥家擅誉,元懿公以事母著称。
朝庭合闻,天子欣慕,故自进封郡号,入谒宫廷。
圣人尚齿推恩,命坐与语,宝衬霞帔,皆面赐之,待遇殊隆,宠锡繁衍。
元懿公请告在家,诏夫人谕旨于家。
闺壸之荣,无以过此。
元懿公之薨也,上亲临其第,屑涕者久之。
鸿胪护葬,陪于先茔,谥曰元懿
太夫人牛氏以淳化五年夏四月十六日寝疾,薨于东京私第之正寝,享年七十一。
上复闻而嗟悼,遣中使赐缗百千,偕以牢醴。
又遣司宾夫人致奠,襚以华服。
皇情始终,斯实重焉。
其年秋十一日扶护归洛,复祔于太师之玄寝。
元懿公常谓给事中参知政事天水赵公,实甥舅之亲,有台辅之量。
参知政事果升通显,爰报幽明。
当元懿公复土之辰,为文以志墓;
及太夫人终堂之日,分禄以助丧。
为存没之所归,俾子孙之有托。
事光前史,行迈古人。
则致主安民,经邦纬俗,庙堂之政,从而可知。
次子赞善太平兴国八年御前登进士第,释褐授廷尉评,知东京户□掾,改光禄寺丞,俄历太常寺太祝,复为大理评事
倾以奉使西蜀,违亲北堂。
被急徵,俾谐侍疾。
值草冠窃发,贞师荡平,□董辖于军储,实勤劳于王事。
既承轺而入奏,先陟屺以缠□,而中旨夺情,即日召对,承赐金于内帑,升通籍于宫僚
则忘家赴国之谓忠,立身忘名之谓孝。
以兹发迹,其谁可量?
元懿公长子中孚,次子中立,咸以世禄,起为廷臣。
俱以文儒之家,不乐轩墀之职,屡以辞笔,达于冕旒。
上盖知之,于是中孚改授将作监丞,中立累迁秘书省著作佐郎,赐绯鱼袋。
则学成鳞角,才得凤毛,二子之谓也。
太师宏才达识,生不遇时,而密赞藩条,惠加黎庶,所以钟间出之令嗣,致一品以饰终。
元懿公谠议吁谋,得逢英主,而入参机务,功济华夷,所以成大名以显亲,膺懋赏而延世。
由慈孝之兼美,为邦家之耿光,足以范人伦而起名教矣。
公之爱子令孙以安仁元懿公同年子也,俾扬先德,用显贻谋,不获让辞,聊书梗概。
其铭曰:
赫矣上圣,重熙大定。
乃眷元勋,用光积庆。
奕世累仁,三师并命。
石氏门风,于斯为盛。
猗欤太师,有子英奇。
云龙佐运,穴凤光时。
没而不朽,神亦有知。
彰吾隐德,在我忠规。
伟哉元懿,逢时致理。
位冠天枢,勋国史。
孝显其亲,赏延于子。
更茂华宗,益臻繁祉。
万古西洛,千秋北邙。
宫师累代,幽宅相望。
礼重同穴,义遵合防。
拂石为志,终古传芳。
孙男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赐绯鱼袋中立书。
天庆节增置圣祖殿诏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二
近者告期中夕降圣皇闱,昭示诲言,备闻帝胄。
尊考聿隆于显号,奉先式焕于丕图。
鸿绪发源,既彰于累积;
绵区式教,用表于钦崇。
天下州、府、军、监并于天庆观置圣祖殿,其殿内尊像及侍从,并令玉清昭应宫降样。
按:《嘉泰会稽志》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八(第一册第四七四页)、同书礼五一之七(第二册第一五四五页)。
慈孝寺铭1027年11月2日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文庄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天圣四载冬十二月洛苑副使入内内侍省押班江德明被旨,治故燕国惠长公主第为佛寺,资福于真宗文明武定章圣孝皇帝
始圣上以皇太后浚发鸿誓,祗迪净因,图创美名,永昭慈训。
三事之臣相与进曰:「陛下以聪哲广运承燕翼之谋,太后以宽仁勤俭膺顾托之重,垂帘访对,斋居听政。
雨露均泽,荣悴毕沾,日月并明,忠邪洞判。
阳郊再卜,岁历五颁,六幕晏清,百嘉楙育。
太后至慈以佑嗣圣,景贶博临;
陛下至孝以事母仪,黎苗欢服。
在昔名寺,方册具焉。
或以纪年,或以盛德。
今愿以慈孝为名,庶称道于无穷,晖映于前代」。
有制可之,仍命近臣铭于乐石。
臣闻东汉已还,有天下者继体承基,尊祖亲祢。
黄流玉瓒,观盥之享严;
高燎清坛,外宥之容备。
属象馀烈,顾慕遗恩。
奉先之典有终,欲报之哀无极。
或以佛国追福,或以释像荐灵,旁行不流,厥惟旧矣。
唐氏中微,五代短祚。
寇剧摇乱,群雄纷扰。
载祀踰于二百,历世几乎三十。
文辉昏祲,山川圮裂。
空庐生荆棘,郛郭成煨尘。
大块之载欲空,下民之命垂尽。
我国家天人合应,祖宗重光。
并剪鲸鲵,再造畿夏。
胜残去杀,解百王之弊纽;
题期立象,拥五精之王气。
宪洪范,顺乾则,置国以建永图;
刬霸轨,拓皇衢,纳民以遵大道。
功有震叠燀耀,格天光表,而太山之高未增;
德有旁魄曼羡,蒸云润海,而梁父之基未附。
上帝储蕃祉而有待,先圣膺宝命而惟新。
其宅藩房,践储邸,则三鸡问寝,四时省膳,周文之孝德也;
尹正京毂,宠绥都畿,有虞之历试也;
其步天阶,御神器,则攸纵多能,宣精道艺,陶唐之文思也;
躬案六师,外攘夷狄,成汤圣武也。
大哉,以日跻之美,承天赞之业,仁经之,义纬之,根本于道德,粉饰乎礼乐。
信以来远,忿鸷之兵寝;
虚以受人,鲠亮之臣进。
万景以之昭晰,元化以之絪缊。
包举大宁,参侔遂始。
故能延飙驾,席萝图,萃坤珍,辑天瑞。
纪官立制,克称乎神物;
升中降禅,不显于上仪。
鄈丘颂祗,曲里尊道
秩无文以拜贶,篆名山而纪迹。
大赉,赐明宥,复太素,宣至和。
子黎庶之恩丰,宾万灵之礼洽。
方将祓靖馆,斋大庭,而思帝所以甚欢,厌天下之为累。
彻琴瑟而弗怿,倦舆马而罢游。
圣人入侍兴居,冠带不褫;
太后亲尝药石,夙夜必躬。
靡爱牲牷,遍走群望。
载罄圭璧,并植三坛。
屑琼蕊而无功,谇玉灵而罔效。
于是祈竺乾之秘教,舍沁水之名园。
行冀有瘳,即程庶役。
靡获梦龄之感,终稽肜日之报。
弓遗髯断,荆山之鼎空成;
钟䀟酒清,钧天之游不返。
宇宙惨怛,人神震动,六宫攀号,万国缟素。
皇帝起初载,临宸极,章明百度,履德包元,以仪形乎风烈;
皇太后恭遗制,保重熙,平决万枢,博照兼览,以对越乎威神。
以为能类帝者圣人,善飨亲者孝子。
乃缘先朝之意,寖讲昭事之文。
以真皇之受元符,膺秘记,层宙之顾怀也,始严安圣之殿于玉清之廷;
奉谆诲,迪璿源,六羽之监观也,继作奉真之殿于灵景之馆。
又以洛师吉壤,艺祖降灵,有应天之院;
雎阳奥区,王业资始,有鸿庆之宫。
四范睟容,并宝宇。
尽汉祖龙颜之妙,增开元玉石之华。
皆衣冠是游,旒扆如在。
荐樱献鲔,驰传相望。
濡露履霜,因时增怆。
又以为礿祀极乎礼,异幽赞之宜;
哀戚竭乎情,无名助之礼。
乃复畴近职,命有司申述绪言,继成曩志,即凤台之馀阯,建鹿苑之精庐。
因旧垣而不广,虑民居也;
鸠庶工而惟简,形人力也。
□□□祗植之园,设像兼顾成之庙。
岩洞隐饰,疑堂邑之山林;
赞呗传闻,变平阳之歌舞。
回廊四注,飞观相临。
落《斯干》之雅章,《春秋》之遂事。
五年冬十月诏择练僧三十以奉重修,置净人二十有五以给洒扫。
设官守之局,俾德明以董之;
议尊奉之制,命太常以参之。
先置禁中,肖像文考
是月壬申乃率迩臣,戒宗室,导自天章之阁,至于会庆之殿。
紫幄奏香,空歌达旦。
翌日群后晨谒,百灵备从。
申命上公,奉安于寺之崇真殿。
缁黄先道,仪卫清路。
幡华旗旆,左右相见;
钟磬笙簧,前后间作。
帷帟设次,簪绂在廷。
太史候辰,攸司错事。
言瞻殿榜,出于宸翰,飞毫举凤,拂素腾龙。
孝德圣能,并焕兹日。
甲戌,上运法驾,率公卿,以奉馨荐。
翌日太后御雕舆,总嫔侍,以令芳。
都人隘涂,轩车击毂。
或鼓舞蹈德,或感泣怀恩。
望帝卿之云,惨凄共色;
鱼山之梵,赞叹相趋。
先帝付受之道光矣,后圣恭事之礼至矣。
《书》所云「克笃前烈」,《诗》所云「聿追来孝」者也。
史官奉诏,谨为铭曰:
有宋赫赫,两宫明明。
慈昭神育,孝总天经。
思文皇,悲哀罔极。
鲁馆方虚,给园斯辟。
斗城北望,广路东披。
采楹丛倚,绀瓦翚飞。
宝网罗空,金绳表道。
满月光明,青莲相好。
有殿中峙,实奉先朝。
彫云丽幄,绮栋陵歊。
隆准如生,清辉若在。
祗荐馨香,疑闻謦欬。
供帐咸具,服御毕陈。
履綦虽远,手泽犹新。
閒馆旁连,藻扃相属。
庭有寓龙,山多垒玉。
严卫岑寂,灵游往来。
雨华纷馥,飙驭徘徊。
日监孝思,永锡纯嘏。
时万斯年,在宥天下。
缴进升祔庆成诗状庆历五年十月1045年10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宋景文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等伏见今月九日章献明肃皇后章懿皇后升祔真宗室礼毕者。
懿烈顺跻,庆仪交展,恩流即日,欢怿县区。
忝惟皇帝陛下凝命宅中,协华稽古,虽诞敷于一德,常有怀于二人。
向者閟寝别祠,翠华躬谒,依违累岁,博徇群臣之谋;
稽合灵心,用举先朝之旧,制书前降,典册嗣宣。
遂自仪坤之廷,并升清庙之祏。
缘情得礼,因孝示人。
回旷荡之洪私,显劬劳之永报。
鉴奁易具,交深顾复之思;
牲俎荐芬,足慰蒸尝之感。
臣等共尘法从,参摄事经。
仰钦陟侑之仪,难默揄扬之素。
谨各撰成升祔庆成诗一章,缮写别封上进,干冒宸览,无任省循愧汗之至。
陈州谢上任表1042年10月25日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宋景文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臣某言:月日,进奏院递到敕书一道,就移臣知陈州军州事,兼管内河堤劝农使,许辞谢,取便路,疾速发赴本任者。
睿慈垂济,羁偾见宽,许停远方,俾守近屏。
拜命云已,感涕交沱。
臣即以今月九日还付故章,假领新节,恭趣便道,罔敢留行,以二十五日到任礼上讫。
眷兹宛丘,陪迩京邑
譬周寰内,均汉右扶。
氓俗敦庞,阋盗稀简。
臣既与吏民相见,即告以朝廷抚育之厚,乡县期会之常。
最厉惰勤,整比纲目。
况谷食丰贱,闾里阜安。
傥谨奉条,稍留考课,虽臣庸贱,保致靖嘉。
伏念臣比简求,擢在亲近。
业以狷直,初无援私,宠灵设加,伦比惊媢。
臣亦知险涂易踬,孤蘖难林,尤避讥嫌,居常寝默。
冷司閒局,自分岁时;
寸劄片文,不干台省
冀缘谨敕,弗累采收。
然飞语无根,狙彀潜拟。
倏违法从,外典守麾。
仓卒去都,靡遑自辩。
间关居外,谁肯为言?
而谮不乱聪,昧果蒙照。
未踰再祀,俄及内迁。
幽荄赐萌,朽骼蒙肉。
城阙在望,顿比玉关之归;
传瑞交华,决非淮阳之薄。
抑臣又闻,簪屦至贱,所收本乎君德;
狗马何预,所恋在乎主恩。
物诚有之,臣可无似。
敢不勉懦为力,既力而忠,竭肝胆之愚,塞分寸之责,生年死日,质圣誓神。
疏屏方虔,造朝云阻,躬留心企,感悦丛并。
题下原注:「按《续通鉴长编》,庆历二年右仆射张耆鱼周询奏,于七月丁亥陈州九月甲申寿州自陈徙寿,故祁自寿徙陈。」
朝奉郎尚书司门员外郎判河南府西京留守司兼畿内劝农事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卢公墓志铭(并序 庆历五年十月1044年10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随州市
公讳察,字隐之河内人
进士,授复州司士参军,累调光化军乾德襄州襄阳主簿夔州奉节泉州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
登朝为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
尚书省,为水部、司员外郎
凡历知河南密、江陵公安彭州永昌三县,知蒙州事,白波发运判官
最后通判河南府
宝元二年八月十日,以疾终于官,年五十五。
初,公景德初进士贡,有名称,吏部荐在高等。
有以先相名闻者,且曰:「卢某男,不当与科第」。
上亟命以官,吏部复持公年未中格,遂以闲曹授之。
公既见诋于时,益以风节自厉,所至朝夕勤事,勇于行己,不以上官不合易其守。
前后断疑狱,济饥民,发奸吏,复逋亡。
所部监司以其状为荐者相继,始终以干理闻。
能为古文章,有集三十卷,别著《晦书》一卷,《灵感志》三卷,注《孙子》三卷。
雅爱《太玄》,为之注,未成,临终命焚之,独留一篇并序,且曰:「后世必有吾继者」。
善抚宗属,及姊妹子之无依者,亲为嫁娶,凡十人。
笃尚风义,侍御史臧奎于公有旧恩,名其次子,示不忘臧氏。
景祐中,尝得召对,从容叙及丞相得罪事,言已流涕。
上感动,即赠丞相工部尚书,夫人苏氏追封河南郡太夫人
初,丞相兵部尚书太宗,后徙朱崖雍熙二年以疾终,其九月公始生。
公感家世蒙祸,居常自伤,至是五十年,追命常伯,卒获其志,世皆异焉。
苏夫人,汉相禹圭之女,当丞相贵,封豳国夫人
公祖讳亿,少府监,尝赠太师
妣母李氏,郑国太夫人
公娶张氏,封清河县君
其父文胜,为达州司理参军,遇盗起,追署以官,不屈,以兵死。
公之子九人:戡、臧、瑊、成、戣、钺、戬、戒、感。
瑊有文行,早世。
戡、成、戣、钺、戬皆幼亡。
臧以进士第,为河阳
戒、感并学为辞章。
二女,一夭亡,一未嫁。
孙寿康、寿宁、寿祺,尚幼。
庆历五年十月辛酉,臧奉公及清河之丧,葬于河阳村之西北原。
铭曰:
既艰其生,又窒其仕。
匪俗以同兮将永踬,公秉常兮方以厉。
道不屈兮文益肆,追命其先兮如始志。
惟此孝心兮德之至,能铭其烈兮公之嗣。
宣化军新桥1041年10月9日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康定二年冬十月戊午宣化军使、虞部员外郎张景云清河桥成。
河初不通,故为之舟,则人利舟也。
及其弊也,舟反害人,河不复通,故为之桥,救舟弊也。
善哉,其达废也欤!
圣人之于天下之道,有作焉,有因焉,有变焉。
未有初也故作,未有制也故因,制失故变。
变者,救其失也。
汉董仲舒曰:「道者,万世无敝,非无敝也,得救之之道也」。
毁舟为桥,善变者乎!
《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
其是之谓矣。
河去军北门数步,其流不绝如线,深不濡轨,广不逾丈,非如彭蠡洞庭之险,而人病涉则甚于彭蠡洞庭,实舟之为也。
舟有十五人,十五人为十五家,家率七口,为百五口,百五口之衣与食,皆取于舟。
晨起,十五家磨牙动吻,伸颈奋距,以博以噬,憧憧往来,人罕完肤,吁!
上下相容,州县无政,孽苗遂威,癚府遂成。
凡此桥历二年,更六人,成辄坏者三,卒成于君。
如此其艰,孽苗大而难拔也,癚府固而难破也。
非君之诚与断,孰克哉!
初,天章阁待制、知淄州军州事郭公劝,侍御史京东转运使张公奎始谋毁舟建桥,授谋于县
而郭以忧去,张徙河东
其后虞部郎中胥君谷继来为州国子博士霍君某通判州事虞部员外郎韩君谷为县。
虽述六公之志,而桥再成辄再坏。
逮君,桥卒成。
当二公之去、桥再坏也,人咸曰:「桥不可作也。
物有数,事有会,兴废存诸时,成败系于天,皆不在人」。
君来代韩,闻其说,独以为不然。
茍兴废成败皆不在人,则救怀襄之患者,非禹也欤?
之乱者,非周公也欤?
平诸吕之难者,非勃也欤?
去硉鱼之暴者,非吏部也欤?
作一桥不能图久,人无诚也,乃推诸天,患诚不至,而不患功难就。
视事之日,亟至河上,且睵曰:州县之政,莫大于是者。
州之大者方千里,县之大者方百里,政之善恶不出千里之内。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孰不由此涂出也?
苟有利焉,天下享之;
茍有害焉,天下被之。
在《周官》则曰:「司险,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在《孟子》则曰:「十月徒杠成,十一月舆梁成」。
在《春秋传》则曰:「启塞从时」。
癋二君谋于初,三君作于后,愿竭才卒成此桥。
且舟为害也远矣,吾为利也岂谋近哉!
百世后已,不可茍作。
梓材以新,制度以侈。
夏六月己酉明日落成。
其夕,桥又坏。
君曰:「天固助予,非有奸,桥何坏?
韩君再为桥,桥再为坏,坏有故也。
吾一为桥,桥一坏,坏于奸也。
吾未讨癚者,终成吾桥,然后信吾之志,而夺奸人之心,暴奸人之罪」。
益勤不懈。
日出临河上,工之拙巧、材之良恶、斧斤之高下、绳墨之曲直,必亲焉,毋不良;
日入归。
如此九十有七日,桥乃成。
凡五杠、三十七柱、七十八梁,皆大木也,所以取大壮而图不朽。
噫!
衣乎舟、食乎舟者百有五,爪距森森,牙齿颜颜,相与横跂盘错于其间,崇奸深,树孽大。
非君智果,奸府不破;
非君特达,孽苗不拔。
始其再坏、三坏也,众口嚣嚣,咸请罢。
由于克断,君听不乱;
由于克诚,此桥卒成。
呜呼!
君之功茂焉。
十月初九日记。
宣德郎监察御史判三司度支勾院骑都尉赐绯鱼袋蔡君墓志铭(并序 庆历五年十月1045年10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乐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禀,字淳之,世本洛阳
曾王考绾,为莱州胶水九年不代,终于官,政有遗爱,子孙因家焉。
王考邻、考元卿,并以文行称山东,乡老宾兴而不登仕
君之从父兄文忠公齐践扬二府,襚典及三代,故胶水太保,王考赠太傅
逮君升朝,得追褒一庙,赠考大理寺丞
君少孤,力学自立。
文忠在禁掖,任君补蜀郡导江主簿,再调管城
荐君材者章交公车。
秩满,得见擢卫尉丞
更从进士举,一上中第,换光禄
计司奏,掌无为军筦榷。
著作佐郎
上方图讲治要,思进天下士,访古今之术,发几微之虑,乃用六科,以取贤者能者。
君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召试秘阁,名在选中。
已而更报罢,遂出通判滑州,改秘书丞
明年戎不虔,朝廷议问罪,君述《通志论》十五篇,陈讨伐之策、备禦之要,指明逆顺成败之理甚精悉,翰林王公尧臣表上之,繇是擢守奉天,就迁太常博士
北人来渝平,君复揣摩事情,绪前编以献,优诏褒答。
时公卿多言君有将帅材,可使治戎。
驿召至丞相府,使言其志,君自以儒业进,固让得免。
引谒便坐,赐五品服,改沿边榷盐使
才至部,除开封府推官,会别事下,令参知政事吴公育文中御史者,吴公以君应诏,遂召为御史
于是京西多盗,至入州县,吏不能制,汝、汉间骚然,诏君乘传捕逐。
至则设方略,明赏罚,击除略尽,民以安业
还台,兼判三司度支勾院
庆历五年持节迓送北使,到都四日,以孟夏癸卯卒于私第,年四十四。
举朝士大夫莫不嗟惜,天子悯然,特录其孤大年为郊社斋郎,非常例也。
其配张氏,工部郎中之女,封某县君
生三子二女。
是冬,君二弟亶、交奉君之丧,自京师归葬青州某县某里,窆用十月九日
君器姿魁硕,议论闳博,其为人彊毅,能刻意自勉,所好必学,所学必成,所成必精,慨然将推是以致功名,盖其志虑远矣。
初,文忠公德望显重,门下多英俊,君年且三十而方以荫仕,内耻无以逮人者,文忠亦未之奇也。
辞诣导江,然而遣之,君奋曰:「丈夫处世,当碌碌如是邪」!
到官勇自锻砺,至忘寝食。
比三年更还,则于六艺百家之书,历代治乱之际,至于方技小说,罔不该贯。
文忠惊且喜,自是待之犹益者之友,其为彊敏有如此者。
凡所历官,率有风迹。
既为御史,敢言不避权要,数对论事,上心器之,有拔用意。
奄忽沦谢,卒莫展发,呜呼,非命也哉!
亶、交造余曰:「伯氏平时自言,知我者张安道尔。
窀穸之事,不可以无识也」。
呜呼!
文忠之视余犹子弟,则余于淳之义可知矣。
余故实知淳之者,是宜为铭。
铭曰:
嗟嗟乎!
淳之才余所知,命非余所知。
子何志之远,而年之促耶!
灵府之蕴兮,一莫得施。
年之促兮可奈何?
衔恨九泉兮无终期。
已而已而,为知子者之永悲!
章献明肃章懿皇后祔庙表庆历五年十月1045年10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九○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臣修言:伏睹十月九日赦书,章献明肃皇后章懿皇后祔庙礼毕者。
大孝发于宸衷,刑于四海;
休气蒸乎美泽,赉及万方。
华夏欢呼,人祇咸悦。
臣某(中贺。)恭惟尊号皇帝陛下,自天生德,继圣垂衣,率勤俭以在躬,推仁恩而浃物。
动稽先训,谦弗自专。
奉二后之慈灵,永怀罔极;
询百执之公议,所据有经。
然后肃清庙以载严,由閟宫而升祔。
上仪交举,大庆咸均。
孝思永奉于烝尝,懿范有光于典策。
臣守藩地近,受国恩深,欣盛事之亲逢,与苍生而共乐。
钟繇表跋 其一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七、《集古录》卷四、《六一题跋》卷四
钟繇法帖者,曹公破关羽贺捷表也。
其后书云:「建安二十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钟繇上」。
集贤校理孙思恭精于历学,余问孙君建安二十四年闰在何月,思恭为余以汉家所用四分乾象历推之,是岁己亥,二历皆闰十月
陈寿《三国志》所书时月虽为简略,然以思恭言考之则合。
按《魏志》是岁冬十月军还洛阳,其下遂书孙权请讨关羽自效,于《吴志》则书闰月讨羽。
以魏、吴二《志》参较,是闰十月矣。
《吴志》又书十二月及其子平,《魏志》明年正月乃书首至洛阳
盖二《志》相符,乃闰十月方征至十二月获之,明年正月始传首至洛,理可不疑
然则钟繇安得于闰十月先贺捷也?
由是此表可疑为非真。
而今世盛行,复有两本,字大小不同,小字差类书,然不知其果是否。
姑并存之,以俟识者。
治平元年七月廿六日书。
魏钟繇表跋 其二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七、《集古录》卷四、《六一题跋》卷四
钟繇书,其辞云「戎路兼行,履险冒寒」,因述曹仁徐晃关羽事。
其后题云:「建安二十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上」。
杭州武林天竺寺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嘉祐八年九月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镡津文集》卷一五
法师讳遵式字知白本姓叶氏临海郡宁海人也。
初,其母王媪乞灵于古观音氏求男。
一夕,梦其舍洒然有美女子,以明珠授,使咽之。
生法师,方七月,已能从母称乎观音。
稍长,不乐与其兄为贾,遂潜往东掖,义全出家。
先一夕,义全梦有童子处其寺佛像之左者。
翌日,法师至,其梦适验。
十八落发,二十纳戒于禅林寺
明年,习律于律师守初
当时台之郡校方盛,诸生法师俊爽,屡以诗要之业儒。
法师即赋而答之,其诗略曰:「真空是选场,大觉为官位」。
已而入国清普贤像前,烬其指,誓习乎天台教法。
徐鼓笈趋宝云义通大师讲席。
道中梦一老僧,自谓吾文殊和尚也。
及见,乃其所梦之僧也,即服膺北面受学。
未几,凡天台宗之所传者,其微言奥旨而法师皆得智解,崭然出其流辈。
会其祖师智者入灭之日,遂自燃顶终日,誓力行其四禅三昧,因说偈以效其诚(凡其诗偈并见于文集,此皆略不书。)
通师既逝,而法师即还天台
以苦学,尝感疾呕血,自谓必死,毅然入灵墟佛室,用消伏咒法而诅曰:「若四教兴行在我,则其病有疗;
不尔,愿毕命于此方」。
三七之夕,忽闻空中呼曰:「遵式,不及将死」。
法师益不懈。
至五七之日,遽见死尸盈室。
法师不惑,践之以行道,其尸即隐。
七七之日,忏讫,复闻空中声谓曰:「十方诸佛增汝福寿」。
其夕殊寐,恍惚见一钜人,持金刚杵拟其口,惊且觉,而其病遂愈。
俊辩益发,声貌形神美于平日。
法师大感,益欲从事于此,遂著书曰《观音礼文》。
方题笔,遽有奇僧遗之书名,自意趣与己著本略同。
淳化初法师年方二十有八,众命续居其师之宝云讲席,讲四大经积年(《法华》、《维摩》、《涅槃》、《金光明经》。)
一旦有施氏胎驴驰来伏其座下,若有听意。
其后以时而至者凡四十日,产而乃已。
驴果有人之意,不亦异乎?
至道丙申之岁,法师结乎黑白之众信者,按经习夫净土之业,著书曰《誓生西方记》,复拟普贤益为念佛三昧。
师处宝云更十有二载,未尝持谒与俗人往还。
自幸得观音幽赞,命匠氏以栴檀为大悲之像,刻己像而戴之,益撰十四大愿之文。
其后工有误折像所执之杨枝者,法师敬且恐,即自以接之,不资胶胶而吻合如故。
咸平三载四明郡大旱,郡人资以其雨。
师用请观音三昧,冥约若三日不雨,当自焚也。
期果雨,其郡苏。
太守以为异,乃即碑其事。
咸平五年法师复归于台,欲东入屏居,而徒属愈繁。
乃即其西阳益宏精舍,据经造无量寿佛大,相率修念佛三昧,著净土行法之说。
其邑先有淫祠者,皆为考古法正之,滥飨者彻去。
其所谓白鹤庙者,民尤神之,竞以牲作祀。
法师则谕其人,使变血食为之斋。
及其与众舟往白鹤,而风涛暴作,众意谓神所为。
法师即向其庙说佛戒杀之缘,而其浪即平。
寻命其神受佛之戒,此后以牲祀者遂绝。
即著《野庙志》,乃与神约,而民至于今依之也。
祥符四年,会章郇公适以郎官领郡,丁僧夏制,乃命僧延法师入其郡之景德精舍讲大止观。
其夏坐毕,有三沙门被衲无因而至,请与盂兰盆讲席。
方揖坐而忽不见。
法师尝以胜事他适,道出黄岩,有一豕奔来绕师所乘,已而伏前,意若有所求。
众嗟咨不测其然,徐推之,乃豕避屠而来也。
遂偿其直,教屠者释之,命豢于妙喜寺,名之曰遇善。
夫豕之果飨德邪,人其何哉?
台有赤山寺,高爽而濒海。
法师尝谓人曰:「此宜建塔」。
其众乡人乐闻,皆曰:「是山之巅,每有异光照耀海上。
其光之间,益见七层浮图之影」。
然其所照之至处四十里,皆捕鱼者簄梁周之。
法师知其发光,欲有所警,益励众必塔之。
及其事址发土,果得石函之效。
塔成,亦以七级应其先兆,而斯民不复渔也。
法师方百日修忏于东掖山也,会其时大旱,水不给用,乃出舍相之,俄以其锡杖卓之,石泉从而发激,今东掖所谓石眼泉是也。
初,杭之人欲命法师西渡讲法,虽使者往还历七岁,而未尝相从。
昭庆齐一者率众更请,乃来,至是已十有二岁矣。
先此,法师尝梦在母之胎十二年,校其出台而入杭,乃其梦之效也。
至杭,始止乎昭庆寺讲说大扬义,学者向慕,沛然如水趋泽。
杭之风俗习以酒肴会葬,法师特以胜缘谕之,其俗皆化率,变荤为斋,因著文曰《诫酒肉慈慧法门》,以正其事,其人至今尚之。
明年,苏人以其州符迓法师就开元精蓝,昼夜专讲,法会盛集,黑白之听者谓日万夕千。
其人不饮酒啖肉者殆倾郭邑,酒官屠肆颇不得其售也。
遂谓其徒曰:「吾祖智者遗晋王之书,六恨,其一适以法集动众妨官为之患。
余今德薄,安可久当此会」?
去之,乃翻然复杭,方祥符乙卯之岁也。
刺史薛公颜即以灵山精庐命居。
法师昔乐其胜概,已有栖遁之意,及是,适其素愿也。
其地乃高僧真观所营之天竺寺也,历唐而道标承之。
然隋唐来逾四百载,而观公遗迹湮没,殆不可睹。
法师按旧志探于莽苍之间,果得其兆,即赋诗作碑纪之,此始谋复乎天竺也。
初,其寺之西有隋世所植之,枯蘖仅存,至此而复,盖其寺再造之證也,因名之曰重
益以其香林洞口之石上、其山之本腹内竹、石面者,与天竺四瑞,作四诗纪其胜异。
居无几,而来学益盛。
乃即其寺之东建日观庵,撰《天竺高僧传》,补智者三昧行法之说,以学者。
祥符之九年,天台慧思至都,以其名奏之,遂赐紫服。
寻复请讲于寿昌寺
罢讲,过旧东掖,谓其徒曰:「灵山乃吾卜终焉之所也,治行,吾当返彼」。
寻援笔题壁为长谣,以别东掖,还天竺
禁,则励其徒共行金光明忏法,岁以七昼夜为程。
宫保马公既老,益更奉佛,尤慕法师之言,遂为著《净土决疑论》,马公镂板传之。
王文穆公罢相抚,闻其高风,因李明州夷庚要见于府舍。
既见,王公奇之,不数日,率其僚属访法师于山中,即命之讲。
乃说《法华》三法妙义,其才辩清发,衣冠属目。
王公曰:「此未始闻也」。
即引天台教之本末,欲其揄扬。
王公唯然。
寻奏复其寺,得赐天竺之名,王公书其榜,尊君命也。
王公始以西湖奏为放生之池者,亦法师以智者护生之意讽而动耳。
其王公出尹应天,方微疾,梦与相见,而其疾即瘳。
乃遗之书,盛道其事,以谓相遇平生有胜缘。
江宁,更迓于府舍问法,留且三月
王公始欲为僧伽像,疑而未果,法师乃为其推观音应化、遍知无方者示之。
先此,法师尝梦与王公在佛塔中,有老僧者擘金铃而分之二人,益说此以验适论。
王公曰:「实金陵之谓也」。
既造像卒,持与法师,因撰《泗州大圣礼文》以尊其事。
王公益与其秦国夫人施钱六百馀万为其寺之大殿者。
法师以复寺,乃自皇家与王公也,特有所感,遂重集天台四时礼佛之文,勉其徒行之,欲以报德。
会乾元节,王公以其道上闻,遂锡号慈云
自是相与为方外之游益亲,形于诗书者多矣。
若其所著《圆顿十法界观心图》、《注南岳思师心要偈》之类,皆为王公之所为也。
天圣中,公终以天台教部奏预大藏,天台宗北传,盖法师文穆公有力焉。
始,章献太后法师熏修精志,乾兴中,特遣使赍金帛,而两命于山中为国修忏。
遂著《护国道场之仪》上之,请与其本教入藏。
天圣改元内臣杨怀吉东使,又赐之乳香。
临别,杨以法师善书,求其笔迹,即书诗一阕与之,杨遂奏之。
明年,又赐银一百两饭山中千僧。
然其时之卿大夫,闻其风而乐其胜缘者,若钱文僖、杨文公、章郇公,他公卿益多,恐斥名,不悉书。
法师闲雅,词笔篇章有诗人之风,其文有曰《金园集》者,《天竺别集》者,曰《灵苑集》。
然修洁精苦,数自烬其指,而存者一二耳。
逮其持笔,书翰精美,得之体。
灵山秋霁,尝天雨桂子,法师乃作《桂子》、《种桂》之诗。
尚书胡公见而盛赏之,乃与钱文僖公赓之。
胡公领郡钱唐,益施金而为其寺之三正门者。
法师领寺既久,尝欲罢去,史君李公咨即会郡人苦留之。
又二载,当天圣九祀之孟春,方讲《净名经》,未几,顾谓其徒曰:「我昔在东掖亦讲是经,尝梦荆溪尊者室中授其经卷。
及出视日,已殁矣。
今者吾殆终于此讲也」。
一日,果与众决曰:「我住台、杭二寺垂四十年,长十方意,时务私传。
今付讲席,宜从吾之志」。
即命其高第弟子祖韶曰:「汝当绍吾道。
我持此炉拂,勿为最后断佛种人,汝宜勉之」。
作《谢三缘》诗(谓谢绝徒属、宾友、笔砚也。),命学者刻石示之。
秋八月二十有八日,孑然入其寺之东岭草堂,自晦也。
明年十月之八日示微疾,不复医药,命取尝和晋人刘遗民《晦迹》诗,改其结句云:「翔空迹自绝,不在青青山」。
使磨崖刻之。
翌日之晚,复曰:「吾报缘必尽,敢忘遗训乎尔曹耶」?
益说法以勖其属。
及后日之晚,使请弥陀以正其终。
其徒尚欲有所祷,且以音像应命。
法师即炷香瞻而祝之曰:「我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
十方诸佛,同住实际
愿住此实际,受我一炷香(云云。)」。
或问其所归者,犹以寂光净土对之。
至其夕之三鼓,奄然坐终。
先此,法师自制其曰「遐榻」而铭之。
学者务奉其师之前志,必卧其灵体于遐榻。
七日,其形貌完洁如平昔。
其寿六十有九,腊五十。
当其化之夕,山中见大星陨乎鹫峰,赫然有红光发于其寺之前。
度弟子若虚辈垂百人,授讲禀法者如文昌诸上人者仅二十人,登门而学者其人不啻千数。
明年仲春之四日,奉遐榻归葬于其寺之东月桂峰下,与高僧真观之塔邻也。
蒙识韶公几三十年,晚,山中与其游益亲。
韶公耆年淳重,亦名德之法师也。
尝以大法师实录命余笔削,始以敝文不敢当。
及蒙奏书为法,以微效还,而韶公已物故。
方感慨,今辩师益以录见托,愿成就其师之意。
辩师端审善继,又明智之贤弟子也。
会余避言,适去山中,嘱之愈勤。
顾重违其先师之命,姑按韶公实录而论次之,命曰「曲记」,盖曲细而记其事也。
慈云聪哲,志识坚明,故其以佛法自植立,卓然始终不衰,虽古高名僧不过也。
世以方之真观,不其然乎!
天台之风教益盛于吴越者,盖亦资夫慈云之德也。
吾恨不及见其人。
是岁,嘉祐癸卯之八年,季秋己亥朔,适在京口龙游之东圃记之也。
辞免谏议大夫1042年10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安阳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臣某言:今月九日三班借职赵九皋赍到官告、敕牒各一道,伏蒙圣慈授臣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者。
万枢之府,更直为荣;
七诤之班,在官惟重。
厕旧联而甚宠,当新秩以无名,理有未安,让非敢饰中谢。)
伏念臣早繇孤直,误记圣衷,粗干米盐之烦,本无军旅之学。
而自勉膺中诏,来捍西垂,三载于兹,寸功莫就。
虽天仁所覆,姑务贷全;
而疆事不修,何施面目?
惟徇忘身之节,绝萌干进之心。
向奉制函,就更廉印,从权为便,称职诚非。
辞避靡谐,尘窃增愧。
一昨寇侵邻道,移督援师,徒号万兵之行,无及一毫之助,遂使国威重挫,虏气益骄。
盖臣不能乘间袭归,应机取胜。
上轸旰宵之虑,合从斧钺之诛。
岂谓伏蒙皇帝陛下过采虚声,亟申褒典。
顾败军之若是,岂行赏之为宜?
孰可自欺,固有公议。
重念臣爰从郎署,获改使名,幸近职之已还,冀前官之并授,傥加异数,实紊彝章。
伏望皇帝陛下念边鄙之未宁,谓沮劝之当谨,止复礼曹之命,特停谏省之迁。
如此则犄角禦戎,更求于实效;
糜捐报国,益励于愚衷。
其所赐告敕,臣未敢进纳。
干冒旒冕,臣无任(云云)
陈执中事第一状至和二年二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臣窃闻御史谏院不论奏陈执中家事,乞加罪谏官者。
张择行疾病在第,臣已奉使还京,臣为谏官,不可不辨。
去年十一月八日韦城吴充鞠真卿事,十二月九日衡水石全彬事。
二十四日到京,二十五日上殿,陛下谕臣路中文字尽收得,又加劳臣,臣奏:「使天下之人议陛下,此是执政大臣之过」。
又问陈执中家事,臣奏:「臣新从外来,未知子细」。
陛下言台谏官不识体,好言人家私事,臣奏:「人命至重,台谏官不可不言,然不可用此进退大臣。
进退大臣,当责以职业,所贵有所劝励。
吴充石全彬等事是也」。
自是臣复送伴河北至今月九日还京,又闻御史中丞已下,皆言执中乞置诏狱,却不遣干连人赴制院,此诚执中之罪也。
又闻执中状奏,女使有过,指挥决打,因风致死;
而外议谓阿张决死。
臣再三思惟,就使阿张下狱,自承非执中指挥,是阿张自决打致死,有司亦未可结案,须执中證辨乃可。
是为一婢子令国相下狱,于国之体,亦似未便,所以不敢雷同上言。
然臣有不言之罪二,而御史不知。
初,朝廷为礼直官礼官,而臣再奏论列,以正上下之分。
及为一婢子困辱宰相,而臣反无一言,臣之罪一也。
臣不及众议未定时,辨理执中,至执中去势已决,始入文字,臣之罪二也。
臣虽有不雷同以存国体一事,不足以赎二事。
乞以臣章下御史台,榜于朝堂,使士大夫知臣之罪;
颁于天下,使天下人知臣之罪;
付于史官,使后世人知臣之罪。
臣虽就死,无所憾也。
若欲论执中才否及所行政事,则臣去年八月一日劄子、十月九日论兵民疏及温成葬事、吴充鞠真卿石全彬等状已具之矣。
僧彦修草书 宋 · 李丕绪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金石续编》卷一五
乾化中僧彦修善草书,笔力遒劲,得张旭法。
惜哉,名不振于时!
遂命摸刻以贻同好。
嘉祐戊戌岁冬十月九日司农少卿知解梁郡李丕绪题。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二一一五。
皇侄孙故右内率府副率叔疾石记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七、《公是集》卷五四
皇侄孙、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叔疾,其父克广,右监门卫大将军
其祖承矩,赠洺州防禦使广平侯
其曾祖德彝,赠中书令、颍川王
其母杨氏。
其生以皇祐元年八月,其赐名以五年四月,其卒以九月
其他官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武骑尉
其葬以嘉祐五年十月甲子,实祔其高祖秦悼王之园。
有诏刻其世系于石,而藏于其墓,所以异宗室之恩云。
谨记。
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九、《华阳集》卷五五
永寿郡太君沛国朱氏,赠给事中始平冯公讳式之夫人。
其先家京兆之万年,遭唐季之乱,关中旧族多散适荆湖间,夫人皇祖,亦挈其家至潭之衡山,后又徙江陵,遂为江陵人
皇曾祖讳秘,夏州安抚判官检校尚书比部员外郎
皇祖讳葆光,赠尚书兵部郎中
皇考讳昂,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刑部尚书
尚书翰林学士,请老江陵
方是时,夫人年十四,端重寡言。
尚书爱贤夫人,择所宜归。
及见给事所为文,大器之,遂以归。
夫人之归,其治家有法,自冠婚丧祭,牲帛俎醢,莫不有礼意。
接内外姻族,尊者恭之,下者拊之,而恩勤一也。
又自薄奉养,虽尺帛不妄费。
一有嫁婚,视箧中所积,盖十具八九。
故冯氏虽甚贫,而嫁婚能不失其时。
凡嫁姑二人,女五人,子若孙娶妇者八人。
凡受诸女妇之事甚众,若鞶刻组绘之工,其学皆精巧过人,至今荆襄间称冯氏家法。
给事左侍禁,自以负所学而不得志,几欲易一簿尉
夫人辄谓曰:「穷达顾不有命?
宁介而踦,将屈而遂之乎」?
给事为止。
给事既捐馆舍,夫人携诸孤居鄂州,自教读书。
宾客之过门者,夫人知其贤,尝躬为饮食之,故其子虽少而名动京师
皇祐元年,天子亲试进士,而其子遂以文章为天下第一。
及其归里巷,皆欢呼动色,而夫人独不为之动。
迨其子为翰林学士,题名之日,夫人复自为具,令尽会两制玉堂上。
已而翰林君即尚书名下题曰「外甥冯某」,归以告夫人,于是夫人喜不自胜矣。
夫人方困约时,惟知教子之为乐,不以不自给为忧。
后其家日愈显,夫人犹衣故时之衣,盖终身不以贫富易其节。
其性素严,若不可犯,故虽幼稚过夫人前,必歛手,无敢戏侮。
至子出为官,然未始不以宽恕为言也。
治平二年翰林知贡举,闻夫人被疾,数请归。
上报曰:「朕自敕太医日夜视夫人疾,毋深念也」。
又尝赐御膳者再,间遣使者至夫人卧内,所以抚存之甚厚。
夫人春秋高,稍间辄复病,翰林君致四方名医,又叫号神明祷禳之,无不至。
明年八月丙午,夫人卒不起,享年七十有二。
其年十月庚寅,祔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给事之墓。
夫人初封仁寿县太君,嘉祐祫飨,翰林君时为龙图阁待制,愿上所迁官,封长安郡太君,后累封永寿郡
四男子:襄,定州原武县主簿
衮,大理评事
京,翰林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群牧使
奕,将作监主簿
五女子,以归尚书屯田员外郎周傅,比部郎中康卫国子博士张湜,进士刘诰大理寺丞宋称。
孙男十一人:诜、咨、谞、谊、諲、谂、䜣、诘、许、证、諰。
孙女二人。
曾孙男四人:铣、镐、铏、钺。
曾孙女四人。
铭曰:
谆谆尚书,知女所从。
不择高华,而择于冯。
冯公有闻,仕非其志。
夫人勉之,毋屈而遂。
有节夫人,而又知子。
能为尚书,实始以喜。
亦既受祉,以莫不增。
帝出玉馔,夫人是承。
奄其不存,尚有遗则
维子维孙,其服无斁。
游山记1046年9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四、《曾子固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余与南阳张侨、颍川仲升九月壬子太平观宿。
癸丑,过东、西林寺,与道士任禹恭、丁宗元、僧本全俱过化成、护国、石盆寺、宝兴岩,宿普照寺
甲寅,止峰顶、大林、天池寺佛手岩,至定心石,还大林寺宿。
乙卯乃归。
凡观游之得石有名者十:刘仙、峰顶、文殊、头陀、把针、睡魔、定心、南北石柱。
峰有名者三:峰顶、掷笔,皆至其上;
香炉,坐峰顶下视之。
谷一:锦绣。
坐掷笔下视之,池四:白莲、白氏草堂、东南天地。
台二:讲经、十八贤
煮茶试泉二:虎跑,石盆。
书姓名刻石二:掷笔峰、佛手岩
余既游其间,而因思慧远等十八人,相与避晋于此者,诚山水之佳处也。
然十八人者,知避晋而自肆于山水之间,而不知自溺于异学,此陶令所为不取也。
自文武没,君臣相得之际少,士之有道者所以难仕。
陶令者,从容于浊世,以道自守,进不受污,知时之去,隐不离正,非十八人者所能到也。
若予者虽能知其是非,而岂能仿佛及之,而徒知山水之为乐。
将归,遂书之,所以使余心与后之游者有考焉。
大理寺丞致仕杜君墓志铭熙宁八年十月1075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八、《元丰类稿》卷四四、《曾文定公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君姓杜氏,澶州濮阳人
卒于皇祐元年十月庚申,葬于熙宁八年十月丁酉
其墓在濮阳县桂枝里之栾村,以夫人仙居县太君潘氏祔。
君曾王考佑,王考延嗣,考珣。
子男三人。
曰言,曰宗谏,皆蚤世。
曰宗诲,殿中丞
女二人,嫁马氏、栾氏。
孙男二人,曰良辅,馀未名也。
君讳莹,字德温,赠大理评事,又赠大理寺丞
为人孝友温良,以清静为学,而以淡泊自足。
行修于家而誉闻于乡,其自得者寿考见于身,其有馀者流泽见于后。
故其年至于八十,而有子能大其门,言理之士,以此多君也。
宗诲为人,质厚恬夷,世俗之所为有不为者。
余为襄阳,宗诲实佥书节度判官公事,爱其所守,而知其有所受也。
其以君之铭乞于余,故不辞。
铭曰:
有以养其内,克遐者寿。
有以行于远,克昌者后。
帝原厥初,追锡命书。
余与此铭,贲于幽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