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真像堂记熙宁三年十月 北宋 · 张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八
关中为九州奥墟,山水之壮,西自长河陇坻,东属泾渭八川。
太白终南,负九嵏、嵯峨,表以荆、华,势盛气美。
至者目悦心甘,过之叹恋。
其秀豪丰润,盖必有主奥尤剧、悦人心之甚者焉。
盩厔仙游山,怪石停渊,林泉石壑,为古伟观。
四方来者继踵比肩,赏叹之不足,去则踟蹰顾慕,以不得久休自恨。
岂所悦我心之甚者欤!
然考之山经地图,无美实嘉纵,道为故事;
玉女祠前有马融石室传于旧,东偏浮图有吴生佛画显于近年,岂名墟胜游,亦将俟昌明而后显哉?
秘书监致仕赵公庆历中赞善大夫知邑事,乐是石泉之富,志蕲家焉。
后二十年,以光禄少卿就地,相视境内,得仙游东峰,夕阳林恋极邃处,朝莫携家人、率宾从,徒步登览,不知有寒暑之倦、高年之勤,爱不能已。
乃筑居其上,目之曰卧云堂。
又欲著仪形以名诸己,贻后世以久其传,于是屋卧云西陲,俯瞰川容,峞然一轩,模赋其象。
既成,飘如翛如,鹤发森如,兔袍襜如。
望之足以警民嚣,尊之足以忘轩冕。
近世王右丞退居辋川,白乐天老龙门香山,虽素风清韵,为悬车者之美谈,大率惑转化,私死生,蔽异学猥妄之言,不知安常处顺,训忠义、显子孙,殆为公愧焉尔。
熙宁庚戌十月九日乙丑崇文院校书张载子厚记。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唐公墓志铭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彭城集》卷三八
公讳某,字彦猷
幼清警介特,其守气精壹,而内志端直,故其于为学深而简,文章高耸。
其以应物不烦,而达规矩绳墨,粲然有常,而枉直判于彼矣。
始皇待制公以清修著称,而公能世之。
士大夫论贤父子,多举唐氏云。
公初以荫为将作监主簿
天圣间,献所为文章,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除知湖州长兴县
以忧去,其后四迁至太常博士,历知华亭诸暨县梧州归州
用近臣荐,拜监察御史
未至都,丁太夫人忧。
既除服,而荐公者适当执政,以故事避嫌,出知庐州
御史中丞张公方平言于朝,上因为留公。
公既在朝,言事举大体,其所刺讥,不避权贵。
初,诏书设六科以求士,谓之贤良方正茂材异等,而许人自荐。
又三岁辄一举,士大夫徒以文词进,无益于治也。
公始建议,请使公卿荐贤良,又欲如汉故事,须天子特诏乃举之,不以岁年限也。
天子使两制近臣议,参知政事吴公育以为不可许,论难上前,遂寝。
公自以所言直,独不可大臣意,故见沮格耳,即大臣有过,孰当言者?
章疏凡七上,不能得。
徙为工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
吴公为御史者也,公持正不阿如此。
其后制举亦竟使近臣荐之,用公初议也。
江南西路转运使,总六路漕运事。
有建议欲自重其权者,请使六路转运使事皆禀己,其于文移,当如郡县上台省,不如是,漕事不集。
朝廷从之,诸路皆承命不敢有异。
公独以谓赋入有经,转运使不待督责而足。
即凶年饥岁,虽盛督责犹无益也。
今事皆禀己,是将以势临之,有求将必取盈,非祖宗之旧,上疏争之。
朝廷犹欲伸前议,乃徙公福建路
居顷之,发运使亦复自请罢其议云。
明堂覃恩,刑部员外郎,入为三司户部判官、改判磨勘司
张尧佐由女宠骤用,公数刺讥尧佐
陈丞相执中故尝请建上为储贰,天子以为其功,厚报之。
复为上言:「执中何得为功」?
上不以为忤,待公甚厚。
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入辞,上曰:「吾今召卿」。
未至江东修起居注阙,上遂用公补之。
顷之,召试知制诰,赐金紫,判流内铨礼部郎中奉使契丹
还,曾丞相政府,与公亲嫌,出知苏州,徙杭州
数岁,徙青州吏部郎中,道拜翰林侍读学士
今天子即位,谏议大夫
召还,勾当三班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给事中
治平元年十月九日,薨于京师,年六十。
诏赠礼部侍郎,予四子官,赙赠加等。
公善与人交,意所许与,坚不可间;
其所不可,不假借矫强以为欢。
性嗜书画研墨,尺牍与人,多珍藏之。
未尝问家有无,田园皆推以予他昆弟。
始娶萧氏,再娶陈氏,皆先公卒。
子四人某。
三女子。
唐氏本鲁北海人,自公五世祖徙家杭州
曾祖讳某,仕钱氏为盐铁巡官,累赠谏议大夫
祖某,衢州龙游县,累赠工部侍郎
讳某天章阁待制,赠尚书左仆射
数世皆葬其乡里。
公之为杭州,岁时盛车骑,宾从上冢,乡里荣之。
及公之薨后一年某日月,从葬于先兆,以夫人陈氏祔。
铭曰:
唐氏居吴,迨公五世。
由祖及孙,浸以显贵。
其贵维何?
侍从帝侧。
章贲襚,辉光幽穸。
维其令德,有继有承。
其德维何?
直哉惟清。
公葬旧墓,有祔有从。
永世不忘,寘铭公宫。
宣仁圣烈皇后谥议元祐八年十月 北宋 · 顾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二、《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一一(第二册第一二四三页)
奉诏,以今月九日,集官太庙,请大行太皇太后谥曰「宣仁圣烈皇后」,俾臣考谥撰议,以备玉册易名之大典。
臣稽首再拜,谨昧死上议。
洪惟大行太皇太后高楚王武烈王之孙也。
妣镇国太夫人曹氏,武惠韩王之孙也。
武惠太祖太宗,削平僭伪,混一区宇,有慈惠不杀之仁。
武烈真宗,有见危致命、协策平难之义。
二人咸有大勋劳于太常
兹所以发祥演庆,诞降睿圣,配英皇,生神考,保佑圣孙,德备道隆,巍巍乎其极三后之崇也。
方英皇龙蟠濮邸,乃公姓承华履泰之时,历数冥会,天作之合。
夙夜相与稽求经训,博观史氏历代之载,乐将终身焉。
仁皇在御,日月久,春秋高,天下之本未立,眷求宗藩,烛见潜隐,试难皇子,正命储宫嘉祐末年,乃位天德,配体俪极,母仪四方,夤事庆寿,师其矩度。
崇高之奉,弥以敦素为修身刑家之本,其服御顾非弊极,虽更历年纪,未尝辄易以茍费天物。
敬以妇道风天下,骏惠我慈圣之懿则,克相英宗,绍仁宗之休荣,薄海内外,罔不配天其泽。
迨英皇厌代,神考继序,崇庆宝慈,敬致色养。
益怀谦抑,以尊东朝,清明内融,仰稽天若,超心道微,泠然乎万物之表。
日绎旧学,覃思前往,增益其所自修。
元丰八年神宗寝疾,请同听览。
鼎湖上仙,玉几遗命,拥保圣嗣,出震继照,其御延和,制政四海,安正明微,不踰防范。
以至拜庆册礼,上寿坤成,率避临前朝,以推乎先后。
监观前世后族之家,怙势干政,乱国殄家,昏迷颠覆,相踵而不戒者,训饬厥家,毋得妄祈恩宠,以玷国章。
乃大出所奉,营第合族,阜其僦入,毕给常养,惇我亲仁,以修正义。
有拟仲父,践更有劳,请擢置法从,明喻非欲,以戒开宠。
有以恩入官者实繁,宜以时损,首裁外家,以申厥命。
妙选坤极,咸属贤阀。
兴言满盈,确乎不可。
肇自治平,格于元祐,历年踰世,家无一人翱翔任事乎显要之路。
咸以抑畏退藏,承教自励,罔或一毫之私,冒谒诸朝。
宾帝之后,其内亲外戚,左右侍御之臣,惟朝夕论德流涕,而无平时侥倖之虞。
考诗任姒,徽音相承,以周家,而光绝乎后,其治内有如此者。
体坤用乾,妙乎其不为首。
研极论相,以统百官,代天器工,分乂庶务,未尝出聪明,见适莫,专智擅事,或罹偏吝之累,旷然凝然,以仰厥成。
故当国大臣,敬委任责,咸得以程大猷,申故实,曲列详说,周旋事情,以承可否之命。
尤屏绝侧听,峻防奸几,付之庶谟,大同乃绎。
增置谏员,审求端士,俾危言笃论,不留下情,畅乎上闻,以疏壅塞之弊。
听受之际,一以民为度,民之所欲者行,民之所否者已,无所为而不与民同者。
故天下之民,不能离而议也。
间或六气戾和,三辰异轨,则辍食忘寝,反覆究省,询过于朝,引咎于己,侧身咨嗟,威动中外,二帝三王之所以治天下不过乎是。
其治外有如此者。
履天下之利势,运天下之利用,不出闺闼,九年之间,无内外之难。
泰定纯终,由古以来未之有也。
圣心曲妙,不可形容,窃用民言,髣髴其迹。
尊贤在位,使能在官,贵老兴教,哀穷恤隐,省徭惜力,薄赋厚生,常武戢兵,平法轻刑,蠲藏惠民,去吝濯俗,愚夫愚妇,咸孚大公,夫是之谓宣;
饬严其在己,恕裕其在人,内无诸华,外无四夷,哀矜一视,允怀如伤,夫是之谓仁;
研几超睿,迪顺佑神,兢业言动,奠而后发,惟恐一物不当,有忧乎上帝之心,始卒一诚,二配俱极,夫是之谓圣;
政贵有常,人惟求旧,允釐百度,以定众志,倍其笃实,披靡浮华,纯素之风,孚近浃远,克相上帝,宠绥四方,诒谋燕翼,丕承烈圣之鸿绪,以固无疆之大业,夫是之谓
臣谨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私曰宣,克己复礼曰仁,功施于民曰仁,穷理尽性曰圣,裁成万物曰圣,秉德遵业,安民有功曰
合是众美,宜敬承乎祖宗之命,光大其徽称,以信无穷之传。
谨上尊谥曰「宣仁圣烈皇后」。
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文思副使御史大夫赵君墓志铭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四、《长兴集》卷二六
熙宁元年广南东路同提点刑狱缺,文思副使、知廉州赵某有治状,即以命之。
人闻其治,廉誉甚高,喜相戒曰:「若尝知有赵康州乎,视万人贼若孺子,持折箠笞,捶之且死,犹刈旗杀士。
今其弟又贤,庸易知耶?
努力,无为不义」!
君即其官,未几感厉,病且革,愿还印契,归死中国。
书未报,卒雄州
明年,丧还广陵,遂堋焉。
君之先,砀郡城武人。
曾祖晟,以子为枢密副使,赠太师
至大父赠光禄少卿和,始徙居楚州山阳
尚书比部郎中约言,君之考也。
君讳师望字公弼,以荫补三班奉职
当授使,枢密为请善地。
上曰:「他日未尝有请,必优之」。
以为右班殿直閤门祗候
辞职不敢拜。
六迁为庆州业乐寨主。
寨人多羌胡,狎吏喜讼,有罪常迂文申之,使入羊马自解。
独君持法不少贳,而治雅有恩,故讼为衰息。
镇戎军守相刘贻孙讨叛羌,火虏帐,慢其地。
虏空塞出战。
君为其驻泊兵马都监,摄西路巡检,军彭阳
方与客饮,闻变勒兵,从坐起,不告其家。
妻子驰泣邀与之言,径出不顾身,陷阵奋击,虏即解去。
淮南东路驻泊都监
执政荐,擢仪路。
无军政,将吏废法,恶君之异己,欲去之以罪。
顾无可以挂吏者,独诋其不习边人情,斥徙江南东路
明其被诬者群上,乃起知廉州
州有珠贡,岁发民沈海取珠。
珠有时不至,州县课督惨刻。
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閒。
君至闻之,曰:「是刺史罪也」。
即日皆解纵慰遣,使之还业,而上书自言。
明年珠乃大息,过于异时,人怪之,以为获嘉瑞。
尝諠言交趾入寇,列郡皆闭城,告变京师
君逆策其不然,阴部勒将卒,日开壁纵饮。
使者按督军兴,以廉为有备。
及有诏根治飞语,而廉独无痕迹可议,朝廷始高其能。
甫用之,会不幸。
君性简介,少屈于人。
好书传律令,生平所知,表论其才,皆一时名卿显人。
故事当迁官,必从有司自言,以是君曾十年不迁。
其子以荫补三班,而悉教之学问,卒皆为进士:曰岘、曰靓。
其三子方幼未命,曰觉、览、宽。
夫人,山阳王氏,灵山颐之息,职方郎中柄之孙,邑封秀容,先君两月卒,合葬江都县东宁乡原。
君之寿五十有四。
君之卒,熙宁元年十月乙巳
君之葬,三年十月丙寅也。
铭曰:
赵世其居自皋狼,𦝢嬴中跳土汾漳。
后支播流颠厥常,或泳于渊或天翔。
大夫疏原启芒砀,承家世修揭自强。
珥缨插简营肆方,彼嘉无相逢天戕。
大江斯濒掎崇冈,甓涂固完灵所藏,我铭无穷炳幽光。
易六日七分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永乐大典》卷二○六四八
《乾》《坤》二卦,天地阖辟,阴阳终始于其间,故曰:「《乾》《坤》,其《易》之门也」。
阳不得阴之助,不能任以生物;
阴不得阳之助,不能任以成物。
《乾》《坤》二卦,六阴六阳,天地盈虚消长之道,配于四时十二月,周而复始。
若夫《坤》之纯阴用事,十月之卦也。
上六阴极而阳复,故《乾》之初九,来居坤之初位,是为《复》䷗,此乾之一阳用事,十一月卦也。
以至于《乾》之九二,来居坤之二位,是为《临》䷒,此乾之二阳用事,十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三,来居坤之三位,是为《泰》䷊,此乾之三阳用事,正月卦也。
又《乾》之九四,来居坤之四位,是为《大壮》䷡,此乾之四阳用事,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五,来居坤之五位,是为《复》䷪,此乾之五阳用事,三月卦也。
及夫《乾》之上九,来居坤之上位,而《夬》之上六,一阴为五阳决去,故六位纯阳复居于《乾》䷀。
此乾之纯阳用事,四月卦也。
《乾》之上九亢极矣,阳极则阴生,故《坤》之初六,来居乾之初位,是为《姤》䷫,此乾之一阴用事,五月卦也。
以至于《坤》之六二,来居乾之二位,是为《复》䷠,此坤之二阴用事,六月卦也。
又《坤》之六三来居乾之三位,是为《否》䷋,此坤之下体三阴用事,七月卦也。
又《坤》之六四,来居乾之四位,是为《观》䷓,此坤之四阴用事,八月卦也。
《坤》之六五,来居乾之五位,是为《剥》䷖,此坤之五阴用事,九月卦也。
《坤》之上六,来居剥之上位,是一阳剥落也,故六位纯阴,复居于《坤》䷁,《坤》之上六用事者,十月卦也。
阴极则阳来,故复归于《乾》。
观《乾》《坤》六爻之动,则十二月阴阳代谢之功毕矣。
《复》一阳生,故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临》二阳生,故曰刚浸而长也。
《姤》一阴生,故曰柔遇刚也。
一阴之来,小人之道亨,故变《复》而为《姤》。
《遁》二阴生,故曰浸而长也。
二阴之长,君子之道消,故变《临》而为《姤》。
《夬》五阳并进,上一阴将陨,众阳之盛,君子之道亨。
以刚夬柔,故变《剥》而云《夬》。
夬,决也。
刚决柔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剥》五阴并进,上一阳将落,而众阴之盛,小人之道亨。
然柔不能以决刚,而刚自陨,故变《夬》为《剥》。
《易》曰:「剥,剥也。
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观夫阴阳相生,刚柔迭用,四时之所变化,万物之所终始,莫不备于斯矣。
《复》卦云:「七日来复」。
或者谓:「日当为月」。
言自五月阳剥而阴长,以至于十一月一阳生是七月来复也明矣。
辅嗣但云:「来复者七日」。
诸儒妄为异端,引《易》六日七分之说。
六日七分之说,以谓一日八十分,一卦之内,六爻主六日而足,馀七分耳。
即当概举六日而言之,不当云七日也。
又况六十四卦,以每卦管六日,即当有三百八十四日。
又每卦益之以七分,计有四百四十八分,得五日馀四十八分,总其数,当有三百八十九日,馀四十八分,则当期之数缪矣。
说者无所依按,故妄《震》《离》《兑》《坎》为四方之卦,独不系于日。
又妄云《震》《离》《兑》《坎》,二至二分用事之日,既云用事之日,岂得不系于日?
且《乾》《坤》于八卦为父母,为天地万物之祖,何为亦只主六日七分之数?
如是,则一岁四时之中,《乾》《坤》所主者,十二日一十四分尔。
《乾》《坤》二卦之用,于天地四时之功,何其小也?
孔颖达云:「《剥》卦阳气之尽在于九月之末,十月当乾坤用事。
《坤》卦有六七分,《坤》卦之尽,则《复》卦阳来,是从《剥》至阳《复》。
隔《坤》之一卦,六日七分,举成数言之,故辅嗣七日也」。
颖达所论,何不思之甚也!
夫自五月《坤》之初六一阴用事,至于十月《坤》之上六纯阴用事,是《坤》之六爻于一岁中主六月矣。
设只以十月纯阴用事言之,则一月三十日,又岂可云「七日而复也」?
设以六日七分之说为然,既云一卦主六日七分,则十月一月已隔五卦,非只《坤》之一卦明矣。
如以日推之,即《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则是三百六十日,《乾》《坤》二卦之策已备矣。
卦主六日七分者,汉之《易》家皆无此说。
惟京生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候风雨寒温,言灾变之术,固已妄矣,非圣人设卦垂教之本意也。
上皇帝书1064年11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臣轼谨昧死再拜皇帝陛下。
臣伏以今月初五日南至,文武百僚入贺,所以贺一阳来复也。
谨按《易·复卦》:「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说《易》者曰:乾,六阳之气也。
十一月、为十二月、为正月、为二月、为三月、为四月,而乾之阳复矣。
阳极则阴生,阴生则夏至矣。
坤,六阴之气也。
五月、为六月、为七月、为八月、为九月、为十月,而坤之阴极矣。
阴极则阳生阳生冬至矣。
自太极分为二仪,二仪分为四象,四象分为十二月十二月分为三百六十五日。
五日为一候,分为七十二候,三候为一气,分为二十四气。
上为日月星辰,下为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不出此阴阳之气升降而已。
惟人也,全天地十干之气,十月而成形,故能天能地能人,一消一息,一呼一吸,昼夜与天地相通,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
故于冬至一阳之生也,五阴在上,五阳在伏,而一阳初生于伏之下,其气至微,其兆絪缊,可以静而不动,可以啬养而不可以发宣。
故《乾》之初九爻曰:「潜龙勿用」。
孔子曰:「阳在下也」。
言阳气方潜于下,未可以用也。
先王于是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关者,门户所由以关辟也。
商旅者,动以利心也。
后者,凡居人上者谓之群后,所以治事者也。
方者,事也。
门户不开,则微阳闭而不出也。
心不动,则外物感而不应也。
方事不省,则视听收而不发也。
先王奉若天道,如此之密,用之于国,则安静而不劳,用之于身,则冲和而不竭。
昔者伏羲、神农、黄帝皆得此道。
臣敢因至日以献。
伏乞圣慈留神省览,实社稷无疆之福。
宋故宣德郎尚书屯田员外郎永康军青城县尚书都官郎中蔡公墓志铭(代光禄熙宁十年五月 北宋 · 朱长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乐圃馀稿》卷一○
天圣中范文正公讲学于南都,四方英才踵门受教,睢涣之上,实为渊源。
是时蔡氏有四贤焉,君其长也,子清其弟也,故秦州密直公、今资政南阳公,其从父弟也。
余以勤苦获交于四贤之间,而君之叔父、太傅公以其子妻余,由是相与甚厚。
及既从仕,离群索居久矣,而君不幸没于中年。
君之子无一存者,风迹之美,人罕知之。
于其将葬也,南阳公嘱余以铭。
余安敢辞,姑述其世阀官资与其所闻之美行,以志诸幽。
君讳拯,字仲仁应天府下邑人也。
曾祖讳坚,潜德储庆,以南阳公赠太子太保
妣曰陈氏,庆国太夫人
祖讳陟,位国子博士,知泗州
体用强明,为世吏师,赠太子太傅
妣曰张氏,康国太夫人
考讳希颜殿中丞
治邑称惠,以君贵赠尚书祠部员外郎
妣曰谢氏,永昌县太君
蔡氏世称经术,而吾外舅酷爱进士,以教诸子。
君孝友明悟,强学勇进,足以充其科,初虽黜而业益工。
尤善为律诗,琢词练意,得唐人之清,学中翕然称诵焉。
景祐元年试于廷,赋等几中魁甲,以脱误,才得及第。
与子清及南阳公为同年,拜庆于家,乡党歆慕,君子喜蔡氏之兴焉。
初命德清军判官,以廉辨闻。
河北转运使李统监仓草场于天雄军,庾廥无弊。
荐牍交上,改大理寺丞、知下邳县
属家艰,解职,又宰并州平晋徐州之沛
三司使才之,举勾当作坊,迁殿中丞太常博士,出知永康军青城县,又改屯田员外郎
卒于官,年五十七,皇祐六年十月九日也。
以子官赠尚书都官郎中
君少时名声籍籍在人口,自郡县以至列于朝,风力遒劲,所临必最。
其为人轩辟磊落,洞去阙事可为无少惮也。
于朋友直而不隐,亲仁善谑以发其欢心,人莫不欣欣愿交焉。
太常博士沈唐顷在楚州幕,与州将有隙,因致于罪。
君时过楚,闻其状,即以书讯于大理少卿王告。
告怒以进,坐是龃龉累年。
呜呼!
世俗之友,閒居或煦煦相亲,嗫嚅谄笑,惟惧不合;
一有急难,则弃不之省,若秦越相视肥瘠者多矣。
如君能蹈危以救其友,论者高之。
君之所为皆仿是。
当世名公卿或器待之,然君不亟于进趋也。
俾其克寿,未必不显,而止于此,哀哉!
自子清终于建州推官又逝去,而秦州为英庙旧学之臣,贵重于世,南阳公秉钺殪戎,致位枢府,英胄联进,咸见器使。
天下以蔡氏为华族,而君与子清不及见也。
夫人李氏,封万年县太君,居家整整有法度。
方君之丧,人皆以道远欲火之,独为不可,力护全柩,自蜀归宋。
后五年卒。
三子,长曰天经,淄川高苑县主簿
次天球,都官员外郎
次阙不仕。
二女,长适国子监直讲杨褒,次适著作佐郎刘瑰,今皆亡矣。
孙男曰从,曰复。
孙女三人,睦州巡检张从愈、横海军节度推官凌浩、进士张充,其婿也。
嗟乎!
君亡逾二十年,祗见其孙颇善学,庶几有后。
南阳公尝读君之遗编,乃慨然作诗曰:「一孙身后立,百纸死前书」。
痛之深也。
熙宁十年五月二十三日合葬君夫人宋城县之三里村。
铭曰:
浩浩蔡源,既浚且长。
方宋之隆,继才萃良。
济济四贤,从师于庠。
君倡厥伦,有蔚其章
亦既起家,谓宜联仕。
不剉其刚,不慑于义。
滞淹即潜,用未盈器。
死于岷阳,畴不嗟欷。
君亡二纪,子丧孙孤。
昔时流辈,零星邱墟。
棣存一萼,尝运天枢。
是友是怀,涕泗盈裾。
睢阳北原,冈陵迤逦。
壤沃水深,祖考则迩。
既吉其藏,贻后之祉。
勒铭于幽,庸示来世。
祭妹文元祐七年十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七、《范太史集》卷三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三
维元祐七年岁次壬申十月庚戌朔九日戊午,兄某以清酌时羞之奠,祭于亡妹仙源县之灵。
庆历戊子大江之南,惟汝初生,后我八年。
夙丧先妣,汝始总角。
先君钟爱,怀抱鞠育。
兄弟不夭,早皆孤苦。
我来京师,汝侍祖母。
季父是依,既长有归。
水陆万里,从官东西。
惟汝德性,幽閒令淑。
孝事舅姑,睦于姻族。
我昔在洛,汝惟两川。
自我不见,几二十年。
免丧东来,慰我颜色。
汝无间言,以为我戚。
东游吴越,道丧其子。
忧结于中,继之以死。
嗟我兄弟,白首未亏。
今汝先我,孰知我悲?
惟汝之夫,清介特立。
将护汝柩,返于乡邑
念汝藁殡,旅魂飘扬。
告别终天,酹此一觞。
呜呼哀哉,尚飨!
宋故朝散大夫尚书虞部郎中护军司勋郎中太原王公墓志铭 北宋 · 段绎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四、《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七六页
公讳珣瑜,字唐辅
王父燕公,事太祖皇帝,以丞相封为祁国公
曾祖祚,宿州防禦使,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晋国公
曾祖母严氏,追封兖国太夫人
祖溥,太子太师,累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燕国公谥文献
祖母常氏,追封魏国太夫人
父贻矩,尚书司封员外郎,累赠吏部侍郎
母潘氏,长乐县追封永宁县太君
王氏居太原之祁盖数世,名人大官不乏,至丞相遂大于其乡。
种德之厚,既远愈光。
燕公而下,子孙又为开封府祥符近善里人。
公用从兄康靖公荫,初命将作监主簿
仁宗即位,迁太常寺奉礼郎,再授廷尉平,又丞卫尉大理,佐洛都留守判官,陟太子赞善大夫,出宰缑氏
殿中丞国子博士
用荐者言,督河、汴漕运。
得对筵和便座,敷纳详允,赐五品服,入尚书虞部员外郎
通判西京留守,改比部
祀明堂,升驾部
复入虞部郎中,出守汝州,代还,再领阆州
嘉祐元年十二月二日,以疾终于京师明德坊之私第,年五十有二。
熙宁郊祀,赠司勋郎中
始公为留守判官太傅张邓公居守,卒有铸印为过所离屯省亲,法当斩。
公曰:「是可死也,何以劝天下之为人子者」?
即启邓公,得不死。
缑氏,岁旱,觋男子以圣水惑众,远近奔走,公即其所,弃水而杖男子,天即大雨。
政尚慈惠,缑山之人,至今思之。
将漕也,治所在河清。
河清军号龙骑,皆州郡夙贼,吏不能捕,乃贳之以隶其军,河清反侧不安。
范忠献公移公贰邑事,公取其黠凶置左右,奸令者,行法无贷,权以济威,遂弭以定。
忠献启公自佐,诏俾副管籥。
岁满,课法领州,于是夏文庄公继至,借公助己,公欣然为留。
文庄素贵,以才高天下士,又方龃龉于世,为文庄佐者,率难其为,由是客主多违言。
公不阿顺,不矫激,一进以诚,文庄德之,而终不能以亲疏得公意。
汝控荆襄,流人过叶,叶卒护之,虐取资橐,流人无所诉,号叶为关
公牒州郡,悉移其数,又得犯者置于法,流人感之至泣下。
盗杀人,有司执逻兵为之谳,具置不问,更命察之,果得真盗。
民艰食,发常平仓赈而后闻。
翰林杨文公大中祥符中丁晋公,出守,公于其所起居,构思贤亭,图文公之像,从事刘攽刻文于石以记。
吏部宰相子,不乐以任子进,逮康靖以诸侄尚主,犹称乡贡进士,卒取甲科,为御史,安行直道。
居府凡六年,手写经史数百卷。
公躬自牡鐍,宝惜如新。
公之恬声利,不与世驱驰,本其世风致然。
天性嗜学,大臣累荐,请贴职儒馆,使绍世绪,属康靖与当柄者忌,皆不报。
文庄之归镇也,剡奏辟士,虚姓名,托曰:「君其丐我」。
公诺不让,远近喜河阳得人。
文庄殁后数岁,所辟士选为御史云
公尝以职事责部吏,后每言其人,则怃然有悔邑。
人或加己,不见辞气,逢其缓急,则煦煦周恤,若有恩于己者。
考公之存之为政,使公且寿,其惠于人可涯也?
君子有善恶之效,未必有阴骘者,盖公是矣。
公积阶与官等,勋累弟四品
夫人陇西李氏,封寿安县君,赠旌德县太君刑部尚书、换相州观察使维之长女,作配君子,恭勤靖淑,以嘉祐六年十月九日,殁于洛阳肃之官舍,享年五十有六。
二子:长肃也,今为内殿承制
仲曰鉴,今为内殿崇班
一女,适尚书都官郎中、知解州东平吕希道封仁寿县君
男孙八人:审求,太庙斋郎
审交、审言、审文、审立、审奇、审方、审之。
孙女六人。
熙宁二年十一月十日,葬于河南府洛阳县宣武村,祔先茔,礼也。
受公之知最深,凡公之行己接物,虽其子弟有不得知者,而知之为详。
而肃见托铭于墓,义不当辞。
铭曰:
王氏显姓,烈烈公卿。
燕公之起,益大其闳。
惟公之德,能世其声。
正而治邑,敏而佐京。
位跻五品,寄专列城。
民熙兵肃,盗伏吏惊。
恬有所守,不极其荣。
善则报施,维后之成。
送徐德郊1093年10月9日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山谷全书·外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徐德郊从予游,不独以有瓜葛也。
其居乡党,父兄爱之,子弟安之。
其仕于州县,有能吏之声。
以草木臭味不远,故相从也密焉。
今得官于淮南,访别于双井
予数年来,病眩不能作诗,因书近所为赋以赠别。
在官者各有职,典民有亲疏,然大要简静平易,则足以使民移。
使民者以事上,夫何远之有?
六合有佳士曰崔彦直,其人不游诸公,德郊可因公事,携此文请之。
崔知德郊自双井来,当扫径相迎,它日有疑事不能决,第访之。
元祐八年十月癸丑,黄某书。
大仁院重建佛殿记熙宁八年十一月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一、《灌园集》卷九
殿为屋名,不见于古经。
以《尔雅》细碎犹不著,而《南华·说剑》乃著之。
盖六国诸侯初变题号,以异者为高,至于秦穷,而其称遂著,其究主以易乎内外朝之名。
刘汉始承,惟视事之位,则以题之,乃世皆烂熟,则宴私之地亦以题焉。
礼文之变,其必弊如此。
象教立于中土,帝公助其庄严,故梵王以殿居。
而学老之徒攀玉京,称秩其奉,与梵王同
孔子死二千岁,乃蒙王爵,而有庙于天下,庙有殿。
此三人者,生无百里之势以临众民,而死以能圣之德,享齐大君。
周公复作,必不发论。
凡为殿,压以鸱吻,环以钩盾,其庭容,其陛崇,其位正以深,其事重矣。
势非君主,德非孔、老、释迦,而辄居焉,智虽不及周公,论之可也。
夫天下之人,知殿之名尊,而不思所以居其尊,是故轻于奉拥,而不当公义。
自今而察,苟有灵真之号于佛老下风,而因其所奉之力足,则皆居以殿而不疑。
此与夫宴私名殿何异?
至于房祠邑祀,民壹以其正座为之殿。
呜呼,作始有伦,而令乎妇女,古之人岂虚言哉?
是维世习之极弊,而邹鲁󲦤绅以阳弗闻为宏者也。
而今则论焉,岂勇于反之哉?
谨礼之变,难俗之非,缘事以寄乎情,故论焉而不以罄。
凡今三圣人所享,唯梵王为莫盛,何者?
孔子之庙,郡国或以为学,则谓之盛,然其中皆一殿而已。
佛老之居谓之盛者,其殿则二三之,而精密壮丽又不可赀,其如是孰能肩?
若夫钟梵所建,星分鳞布于井落山林,其势虽不在于盛,而各不失于足。
盖徒有院,佛有殿,斯足矣。
事有然,理有原,此又余之论而不以罄者也。
江西之县四十六,而南城居县之一。
南城之佛寺二百一十五,而大仁居寺之一。
其地去县七十里而遥,其于井落山林盖又居星鳞之一。
长老言其起于唐太和中,然则焚修旧矣。
光化三年,行常禅师于此迁寂,其真身塔在今院西偏,乡民祷雨之地,怀赴如响,故其为佛事也滋足。
熙宁元年,院僧有暹请于众,言吾舍毕治,惟佛殿宜新而未新。
于是里豪余致收者,率力户资之。
或敦匠,或献材,诸役具。
至是岁十月戊申,新殿成,诸像亦蜕尘,力户来落之,相与庆欢。
凡计其赀杂五百千而羡,论其资之优者,指过有成、黄守安徐守忠
众谓有暹必记于石,以告而勤。
暹雅于余,遂来恳乞,盖非文无以行于远也。
使世道而每不变,则此院之得名,若暹之谋,余、过、黄、徐氏之力,何必无继?
且以余之不佞,而文之不苟也,何直岁月云乎?
论虽不以罄,世必有知余者矣。
有暹姓陈氏,其为人静以庄,其举非轻于奉拥,其乞宜于莫之拒。
殿成后七年冬十一月记。
都司官吏违法拟赏事奏(又六元祐五年春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三、《尽言集》卷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
臣近已五次论奏都司官吏等违法拟赏,乞正其罪,至今未奉指挥
臣闻群奸被劾,颇有遂非之论,窃恐邪说交乱公议,须至条列,以破其妄。
伏冀万机之暇,特赐详览,或粗有义理,即早乞圣断施行。
取进止。
一、检准元祐元年十月十三日敕节文,公府张置吏属,主行文书,检勘差谬,乃其本职,自非钩见隐伏,事涉有害,岂可一一论功?
编修看详条例,陈献利害,既如状施行,即不当无赏,如此之类,理当推恩。
勘会治平以前,诸房亦有许点检酬奖条例,缘自熙宁后来,始用升名之法,初但岁终比较,以为赏罚,其后增累夸大,各自陈述,未尝比勘对理,以至轻重不等,至有顿升五六名之例,诚为过当。
契勘左右司见准朝旨,修完人吏功过条例,并已有元祐元年三月三十日条贯,第三等以上劳绩者,许比较今申明,三省人吏点检外司劳绩等,并许依旧施行。
其先修例册,如有轻重过当,仍逐事参酌增损,立为定例,遵守施行。
臣窃惟上条,虽编脩看详条例有「理当推恩」之语,缘下文却有「增累夸大」、「顿升五六名」之弊。
又云,左右司见脩完人吏功过条例,「如有轻重过当,仍逐事参酌增损声说,立为定例」,即是未有正法。
今来司勋拘泥「理当推恩」之文,便将任永寿等定从优例。
臣以不见得左右司修到例册,惟据元条,以熙宁后来升名之法,指为过当,已令裁损,而司勋尚以时恽升四名,苏安静等各减年磨勘,即是推恩已优,与元初申请之意有所不合,然而未至太甚,臣是以止乞薄责。
一、检准元祐元年十月十三日敕节文,检会熙宁十年十月九日中书劄子,应功过系两事已上,不得并入高等,各随事高下,分为功过。
看详上条所以约束不得并用者,为逐事之中,有不该收使等第,故令逐事各理,岂得并为一处?
显是侥倖。
欲乞今后应陈乞劳绩,各随事大小施行,不许并合,就重陈乞。
臣窃惟上条既已指定今后陈乞劳绩,各随事大小施行,不许并合就重,即是已有定法,后来自合遵守。
司勋任永寿吏额房酬奖,候出职日令循一资,都司更以封桩房恩例,累并就高,特换本等班行。
司勋以时恽候补充守当官日升四名,都司更以左选劳绩,并作十名,先次特补守当官
显是蔑弃典刑,附下罔上,臣是以乞行罢黜。
一、检准元祐元年十月十三日敕节文,人吏主行文书,职事当然。
若事成于己,犹不可论功,况出他人,岂当冒受?
如开修运河大理狱空,首末行遣,皆出他司,又自六曹勘当,本房止是经手行遣,却等第支赐,事属无名。
今后似此之类,并不与推恩。
其系专置局及东西府宿司,行遣事毕,即许量劳支赐。
臣窃惟六曹寺监人吏额禄文字,本系门下中书后省删脩成书,尚书省止是覆行参较,稍有损益,正合引用上条,量行支赐。
而遂非者以谓此条止为本房人吏立法,如工房行修河,礼房行大礼,事毕之日,方合支赐,臣以为不然。
何者?
六房人吏若行本房公事,自是职分当然,岂得更别置局?
如边事、大礼、河防、转补之类,文字壅并,期会敦迫,又自有东西府宿司行遣之法。
今来尚书省既创立吏额房之名,抽差别房手分主行文字,显是专置之局既已了毕,止合支赐,而减年、换官、升名、特补,惟其所欲。
臣是以论司勋所定尚为太优,而都司所拟尤为乱法也。
一、检准元祐元年十月十三日敕节文,尚书司勋掌赐勋定赏,录用世劳,定无法,覆有法。
看详官吏诸色人酬赏,并由司勋勘覆,以防弊滥。
惟三省人重则转官,轻则支赐,自来不送司勋勘覆,却一面拟画推恩,遂致阴废正条,渐增优例。
欲乞应三省人,除岁终比较属本省外,其有劳绩合推恩,依条送吏部勘当,上尚书省次第施行。
臣窃惟上条,三省之吏应有酬赏,所以必由有司者,盖欲稍抑侥倖之弊,以存公道也。
今来任永寿等所乞赏典既送吏部,虽司勋未有正条,所拟差厚,而参酌比附,犹为有说,尚书省自合依法次第施行。
都司不惮无名,更拟特旨,所得恩赏,例皆增倍。
假人主非常之断,以足奸吏之欲,轻侮朝纲,陵蔑公议,此臣所以愿陛下必行之也。
以辽国改差萧禧分画地界谕韩缜等御批熙宁八年十月壬寅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
今月九日,得卿等缴奏北人来牒,却改差萧禧代耶律寿分画地界事,未知辽人之意何在?
可火急体量奏来。
所有疆议,今后宜更再三思虑应接,无见露惮于持久,为辽人窥度,致浸淫生事,卒难了绝。
钟繇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八、《淮海集》卷三五、法帖通解、淮海题跋
钟繇《贺捷表》,其后云:「建安二十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钟繇上」。
欧阳文忠公尝问孙集贤思恭云:「建安二十四年闰在何月」?
集贤精于历学,以汉家所用《四分》、《乾象历》推之,是岁己亥,二历皆闰十月
文忠陈寿《三国志》考,与集贤之言合。
文忠考魏、吴二《志》,乃权以是岁闰十月方征关羽至十二月获之,明年正月始传首至洛阳
钟繇安得于闰十月先贺捷也?
由是疑此表为非真焉。
朝请郎王君墓志铭崇宁四年十月1105年10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五、《鸡肋集》卷六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君王氏,讳元字舜弼,其先大名莘人也。
尚书兵部侍郎、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晋国公讳祜,曾祖也。
尚书兵部郎中,赠太尉讳某,祖也。
通议大夫、赠正议大夫讳端,考也。
正议前夫人李氏,文安郡
后夫人李氏,华原郡
君文安出也。
王得姓于周,大于汉,迄今多公辅显人,而大丞相魏国文正公讳旦,道德忠义,勋在王室,为本朝第一。
故家城东,民慕而不姓之,曰城东太尉,公之从祖也。
其子孙蝉联圭组,文学政事、直谅多闻,隐然为国名臣者,往往而出相望也。
而君幼读书,业进士,以世父天章阁待制讳质任为郊社斋郎,再为主簿乘氏醴泉
年尚幼,即以才称,故枢密副使薛公向转运陕西,首荐其能,监镇戎军折博务。
镇戎当虏要路,交易夥他郡,嘉祐末,以钞法害之。
逮君领事,入复羡。
以劳擢大理评事、知唐县事。
神宗即位,迁光禄丞,又迁大理丞,充德清军使,兼知清丰县事。
清丰介澶、魏,戎使往来之道,故顷锡军名以为重。
部使者不察,议撤其额。
君为言朝廷本所以命此,今不可易之意。
使者为沮止,而君亦不嫌忤其意也。
浮屠甲者,与妇人忿,夜怀甓入其室,折妇人足,而妇人仓卒不知谁何也。
君阴讯其故,物色而擒之。
甲伏其罪,人以为神。
太子右赞善大夫
熙宁中安南用师,为江淮荆湖六路计置点检催促军器
时平久,东南兵备尤弛,戎器取充数而已。
方事急,诏大臣择才吏以往,而君用密府荐云。
水浮陆转,军兴得不乏。
以劳减磨勘月日,赐五品服,监在京仓,迁殿中丞,改奉议郎,为国子监主簿,迁承议郎
哲宗即位,迁朝奉郎通判应天府事。
以亲老不赴,改监左藏北库,迁朝散郎,又监元丰库
继遭正议华原丧,服除,乃以朝请郎泽州事。
始至,擒衣冠子之尤无良者数辈,寘诸法,城中大耸。
父老忧其去也,数十百人诣使者,愿留。
会岁旱,躬祷于桑林,既还,即雨,而犯暑得疾,遂不起,绍圣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也,年六十九。
初,君之罢清丰也,当涂知其可用矣,顾正议华原春秋高,不可去定省,即求筦库闲局,盖家居二十年,不外迁。
或劳之,君曰:「吾以华发奉亲膝,乐甚。
去此九迁不愿也」。
其侍亲疾,昼夜不解带,其庶乎《传》所谓以爱孝者,非耶?
为人敦厚疏通,不设町畦。
博综技艺,有家集十卷。
所游多一时君子长者。
娶赵氏,仙源县
再娶晁氏,寿昌县
仙源前君葬十一年矣。
初,君爱其弟大理丞忖,忖之亡,窆近仙源,卜者曰:「不利于君」。
君曰:「我且死,不可以远吾弟也」。
卒不改。
呜呼,难矣!
男六人:曰毅,朝散郎
曰坦,将作监主簿
曰发,曰通,曰縠,曰毂。
坦、通皆蚤世,而毅号能吏,累赠君左朝议大夫
发、縠、毂,皆举进士自立。
女长适霸州判官刘唐钦,次适进士焦禧,次适率府率宗室子帆,次适下蔡丞李士袤,次适西头供奉官贾佾,次适襄州推官皇甫侁
孙十一人,其名在晁夫人之志。
将以崇宁四年十月癸酉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原,从晋公兆也。
毅以寿昌君于补之为从姑,知君详,来求铭。
铭曰:
之道,孝弟而已。
人民社稷,其施如此。
有贤朝议,生于大家。
积善之蕴,粤忱不华。
为亲忘宠,居二十年。
以弟爱故,卜违不迁。
是亦为政,云胡不然?
魏公之封,名则可大
惟原大边,名亦斯在。
何以似之,惟馀庆吾赖。
仙源县赵氏墓志铭崇宁四年十月1105年10月9日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五、《鸡肋集》卷六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朝请郎、赠左朝议大夫王公讳元之夫人赵氏,开封府开封县人参知政事安仁之孙,司农少卿讳慎微之女。
生十六年归王氏,以德容称。
王氏,故丞相家,姻党数百,而夫人亦名家女,以妙龄执妇道,事尊章,睦姒娣,抚幼卑,咸适,闺门爱誉无间言。
正议、姑华原君年已高,而华原又多疾,皆意安夫人。
华原非夫人所和药不御,食必夫人视甘酸节乃飨。
或通昔候,转侧涉旬,不舍匜帨,因以得疾,而忍不言也。
华原爱其季女,夫人能奉其欲,无不至,人以为难焉。
嘉祐八年二月十八日以疾卒,享年三十。
时朝议官镇戎正议华原闻讣,哭之恸。
朝议通籍,乃追封仙源县君
男六人:毅、坦、发、通、縠、毂。
毅今为朝散郎号才吏,干其蛊者也。
将以崇宁四年十月九日朝议开封之大边村,以夫人祔。
铭曰:
十六而嫁,在《归妹》卦。
抑长非娣,亦良其袂。
三十以亡,在爻能常。
常德不凶,从一而终。
居为淑女,行为令妇,亦可以无负矣。
寿昌县晁氏墓志铭崇宁四年十月1105年10月9日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五、《鸡肋集》卷六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朝请郎、赠左朝议大夫王君讳元之夫人晁氏,开封府开封人尚书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赠金紫光禄大夫仲衍之女也。
颍川郡夫人王氏。
朝议前夫人仙源县赵氏,而夫人为继室。
晁氏自文元公以道德文章为世仪范,而文庄公以忠亮位丞弼,家声烨然。
夫人恭顺懿和,为晁氏贤女,王氏令妇。
正议、姑华原君春秋高,朝议以亲养从冷局二十年,夫人躬俭,素以致甘旨温毳,舅姑安之。
族人以其久而不倦为难也。
封寿昌县君
元祐八年三月二十日以疾卒,年五十三。
男曰毅,朝散郎
曰发,曰縠,曰毂,皆进士
馀蚤卒。
见于朝议仙源之志云。
孙十二人:仿蚤卒,俣、休、伋、侁、俅、俨、普、博、冠、隆、降。
毅等将以崇宁四年十月九日朝议开封之大边村,以夫人祔。
铭曰:
惟晁与王,家大名澶。
文正、文,卿士蝉联。
宗女,嫔正裔子。
生宜其家,没有后祉,亦可以为荣矣。
杨氏墓志铭宣和元年十月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六、《杨龟山先生集》卷三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陈涛子通将葬其母夫人,不远千里以书属予铭。
子通,予之外兄弟也。
吾母与其父京,皆居士讳选之子。
居士,予昔为之传者,盖隐德君子也。
其夫妇俱蚤世,吾母与其兄少孤,友爱异甚。
其为人严恭俨恪,不妄嬉笑,静慎有父风。
夫人尊事之,每顺适其意,无少忤者。
比其亡,而予尚幼。
夫人抚存之,视犹子也。
今欲志其墓,舍予其谁?
宜乃叙而铭之。
夫人杨氏,将乐人也。
祖讳思,父讳苗,世为田家。
夫人年十六归于陈氏,其事舅姑以孝闻,事其夫尽妇顺,晨昏奉甘旨,必身亲之,不少懈。
辑睦中外,无间言。
夫亡,励其子以学,卒克有立。
宣和元年六月十七日以疾终于正寝,享年八十有九。
子男二人:长曰渤,次曰
女二人:长适进士黄宁,与长子皆先夫人卒;
次适进士孙升
孙三人:曰致柔,曰致虚,曰宗虞。
女孙一人。
是年十月九日葬于城南阳坑之原。
铭曰:
富而寿,福所先兮。
好德,力足贤兮。
志诸幽,永弗谖兮。
宋故司勋郎中兖州军州事致仕李公墓志铭 宋 · 盛次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二
公讳穆,字和之姓李氏高阳氏之系也。
咎陶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自伊墟改,而六房四派分于唐之陇西赵郡之鼻祖,乃为青州临淄人
七世祖迁兖州,今为沇之奉符人
曾大父讳评,大父讳仲芳,父累赠工部尚书讳忠信,皆讳不就仕。
尚书行谊为一乡之尚,而身不享其报,君子知有后焉。
公幼孤立,孝而笃学,与介石先生治经徂徕山
天圣五年明经擢上第,主南剑州尤溪簿,已有能声达部使者之听。
建州沙溪久不治,檄公往摄。
未几,罹内艰,庐守泰山下。
栾瘠终制。
大名府南乐,邑人患盗而莫知所从。
君踪迹得之,乃大姓张氏,囊橐亡命,赇公殖私,而盗至老死无物色之隙。
公夜袭其居,严不得入,即环舍纵燎,盗与张氏一夕焚死。
明日,上下哗言,暴杀居民。
杜祁公守魏,闻而壮之曰:「去恶正当尔」。
即荐之,哗者乃定。
台州录事参军,越守范文正公除帅延安召公至府曰:「祁公,人物之水鉴,君定非自尘者」。
辟知延州肤施县
庞卫公继至,亦以公为才。
公言州城不能容生齿之繁,而薄城居者日益众,缓急何以入保?
请筑新城以卫之。
奏下,诿公治役。
既休公,民私谓李公城,盖德之也。
又请乘岁善增籴备边,是岁庾实数百万斛。
以劳就改大理寺丞
明年卫公登右府,荐除通判忻州,又通判庆州,赐五品服,通判成都府威州
有告巨室张元吉者,阴构恶少,谋剽县镇,郡捕元吉系狱,而榜讯所逮人,不自宁,尹文简程公谓曰:「郡民之命,出入此狱,须公往听」。
至,果其情,乃告者利赏以诬其不快,系者弱不能自直,展转穷逮,亡虑数百人。
一切疏去,止坐诬者。
徙知果州,公以地杂蛮獠,民鲜知礼,行庠序之教,而犷俗一变,相与画像学宫,以永其报。
代还,乞留以就。
襄奉文简公参大政,除提点京西路刑狱。
入境,遇近珰高居简自陕过汝,多挟商货,以役递兵,绐为奉御物,而莫敢谁何。
公察其奸,檄郡收所负以劾。
居简遁入禁中泣诉,仁宗明日怒语枢密使宋庠:「使者辱王人,盍治之」?
曰:「居简犯法于外,有司不敢私阉侍,以紊陛下法,奈何治之」!
仁宗意解之。
居简内侍省
襄州宜城营田计亩馀四千,久租于民,而又尝出田筑武安堰,引蛮河水以溉,土加沃矣。
幕府白外台,夺以助县。
官中议既下,估直九百万,公奏谓:「污莱之田,赋民使耕,服为先畴,历曾仍矣。
一旦困其生理,恐非厚下之意」。
前议遂格。
襄阳有自谏坡出守,下车彻阛阓侵官道之屋数千家,公密疏:「近侍补郡,当首宣上恩,而乃挠居民久安之业,何以共治」!
仁宗以疏示执政,而佑之者谓有著令,仁宗曰:「盛夏拆屋,使人不安居,虽不违法,非善政也」。
易守相州,他日诣中书禀事房,朝廷以诸路荐饥,遣使出抚,宰相忠献韩公因访遣使之利。
曰:「岁饥赈抚,当责州县。
今使车旁午,而州县困于将迎,安集流散,利竟何在」?
韩笑顾同列曰:「真山东刚直人也」。
退而条荒政救民之所先者数十事上之。
大要戒均田之官毋增税以骇农,畜谷之家毋障籴以待价,质农具者令贷民以耕,而偿息于既获,则民不流亡,汰冗官、去冗兵则国无横赋,而下亦自足。
奏皆行之,而被灾之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提点陕西路刑狱。
边臣习以生事邀功为能,会激怒蕃官苏恩,公上疏言:「治世禦边,莫先于静。
胜不赏边功,古人之上策也」。
英宗即位,迁利州路水陆计度转运使
公志在闲退,恳求便郡,除知荆南府,犹以近乡为请,改知齐州
齐视东郡,户繁讼夥,公治安简,而囹禁数虚。
逾年,召为开封府判官,入谢,赐三品服,非公志也。
阅月,累章乞去,除知兖州,欣然就道,遂致其为臣。
熙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感疾不起。
呜呼,公布衣起家,淬灌自奋,居小官已有敢为之志,杜、庞、程、范皆圭衮之,硕望一见奖拔。
大理寺丞十迁至司勋郎中,四顾方州,三刺剧部,所治有誉,所去见思。
荐吏四百员,无失举之累。
年仅及引,意即止足,置绂里闬,觞咏自佚者十年。
公之完德素履,无愧于始终矣。
娶任氏,封长安县君
子七人:宁、宏、寿、涛、焘、璹、铸。
延公之赏而仕者四:宏,试校书郎、知许州许田县
寿,宣义郎通判瀛州
涛,陈州商水县
焘,泉州录事参军
宁、宏、璹已卒。
女五人:内殿承制邵立、朝奉大夫乔衮、进士冯恢、杨哲,其婿也。
孙男九人,曰符、曰复,举进士
、曰序、曰度、曰后,早卒;
曰康、曰唐、一未名。
孙女九人,长已有归。
诸孤卜崇宁四年十月初九日葬公于奉符县奉高乡先茔之原。
寿来乞铭,为之铭曰:
道不在远,有为则致。
焚盗南乐,可见公志,有狱在威,污蔑实繁。
公往听之,人得不冤。
上政帡幪,有撤尔廛。
上税什一,有履尔田。
不撤不履,博哉公言。
明明仁考,载公政要。
谓且用矣,而乃告老。
十年丘樊,得天之佚。
彼婆娑者,孰得孰失?
岱汶之阳,墨食其长。
体魄以葬,子孙其昌。
按:《文物》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大宋周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卫尉少卿致仕上柱国姜公墓志铭建隆三年十二月 宋 · 郭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
公讳知述,字著文
其先神农之后,家谍具载,故不复书。
河阳人也,唐天□□,禄山逆命,王师有征,厥后徙家长安,遂为京兆人
昭宗迁都于,至庄皇朝乃改玄寝于河南县金谷乡尹村西北隅
惟曾祖暨祖父母□子年黄蔡乱华,失其墓所,故不得迁祔于斯。
曾祖权,皇任左金吾卫士曹参军
曾祖母苏氏。
祖宁,皇任汾州别驾,赠贵州刺史
祖母孟氏,追封平昌县太君
烈考宗甫,皇任横州刺史,累赠至光禄卿
先妣康氏,累追封至郡太夫人
继母田氏、次继母吴氏,追封俱至郡太君
公即光禄第二子也,明哲在躬,温良禀性,早挺贤人之操,咸推君子之风。
□外迭居,六十馀祀,自将仕郎至金紫阶,自试衔至检揆,始自夔户掾,绵历官秩,不可备甄。
当任太原少尹,遇汉祖将兴,御署石州刺史,后任河南少尹,勋至上柱国
周太祖龙飞,公告老得请,授鸿少致仕,次转卫少。
公既遂辞荣,方思养素,忽应奠楹之梦,难追游岳之魂,于显德五年岁在戊午十月九日,考终命于西京嘉善坊私第,享年八十五。
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葬于尹村公逆修之域,祔烈考之西序,礼也。
公兄知逢,皇任汴州别驾,娶孙氏。
弟知远,皇任左武卫大将军,娶赵氏。
俱先公而亡,咸祔于烈考之西序。
公先娶鱼氏,早亡,葬于公之茔东序
次娶鲁国郡孔氏,进封任城县君,即梁乾化左威卫将军孔可举之女也。
玉映腾辉,兰芬让美,懿行光于□□,有慈顺于母仪。
亡公之后,方以是芳猷,训于令子。
无何,至大宋建隆三年岁在壬戌十二月四日,以疾终于嘉善里之正寝,享年七十三。
其月二十八日,祔于公焉。
有子三人:孟曰容哥,少夭;
仲曰蟾□,进士第,任西京留守判官,娶李氏;
曰仁泽,前同州夏阳县主簿,娶刘氏。
有女三人:长适高氏,次适朱氏,俱先公而亡;
次前适故邓州书记时文蔚,再适苗氏。
有儿孙一人,名翁寿
孙女四人:长曰婆娇,适韩氏;
次曰鹘哥,适李氏;
次曰寿哥,适前进士郭峻
次曰翁怜,尚幼。
实非才,幸联懿戚,恭承嘉命,聊敢直书。
铭曰:
皇天无亲,惟德乃佑。
所以贤淑,咸登眉寿。
往矣神魂,同归北原。
留是懿范,贻厥子孙。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六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