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法筵第一疏 南宋 · 程元凤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六、《明良庆会录》卷三
臣闻民天民也,天实念之。
三边蹂践,生理未复,而赋役之征已竣;
洪潦为灾,室庐荡尽,而赈恤之惠未周;
田里萧条,十室九空,而贪酷之吏方横敛而不息。
此岂天之心邪?
必也发政施仁,如救头然,斥贪逐暴,如去虿毒,使吾民得全一线之生意,则惠民所以奉天,而天意可回矣。
贤者天民之秀也,天实爱之。
考槃在阿,白驹空谷,而弓旌徒示于虚名;
淹留外服,陆沉下僚,而拔擢未开于公道;
不安于朝,翩然引去,而留行不出于实意。
此岂天之心邪?
必也广《卷阿》之求,笃《缁衣》之好,不名取而实舍,不外敬而中惮,则吁俊所以尊帝而天意可回矣。
命德讨罪,天之赏罚也,天实谨之。
烈姻娅于膴仕,暴有庳于滥封,而俊英未兑于见遗;
私官爵于房奁,通蹊隧于请托,而孤寒不能以自进。
藩篱自毁,延寇入室,而曾不伤其毫毛,霜简无私,罪状昭白,而乃为之回护,此岂天之心邪?
必也,劝善惩恶,昭示大公,一毫之私不得而与,则赏罚无非天,而天意可回矣。
王言作命,天之号令也,天实重之。
小小除授,琐琐自诉,有司法或烦宣谕之丁宁,以失予夺之公当,此岂天之心邪?
必也,内外之禁,截然森严,干挠之私,痛加抑绝,则号令无非天,而天意可回矣。
至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此又圣贤之格言,古今不易之理也。
凡厥有生,同禀是性,四端万善,莫不咸备,故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能者养之以福。
所谓福者,固非自外来也,特其气质之不齐,而不能皆率是性,故脩道之教不无赖于上之人耳,而其所以为教者岂有他哉?
不过人伦天理之正,礼乐刑政之具,日用饮食之常,而道固在是矣。
善乎,韩愈之言曰:「其为道易明,其为教易行,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则无所处而不当。
天下之福,孰有大于此哉」?
舍是则异端矣,从异端以求福,未见其所谓福也。
天生圣人,正望其开导冥迷,使之舍异端以从吾道,以复天命之性也。
殚民力以事工役,竭财用以崇栋宇,舍正道以趋夷教,又岂天之心邪?
必也,去奢而务俭,修本以胜末,使天下晓然知圣明之君,识见高远,与天下共由于斯道之中,则人心悦怿而天意可回人矣。
臣不胜大愿,愿陛下密察于几微之间,益谨于斯须之顷,凛然如严亲之临乎其前。
一云为,一举措,无一毫不当于天心,则修德应天之实于是乎在。
如是而天意不回,天休不至,天下不治,臣不信也。
抑臣闻之,公论国之元气也,元气流畅则四体康强,元气壅底则百骸受病。
人言之同,乃天理之公,不可使之一日不伸也。
陛下圣度天宽,超越千古,危言激论,靡不包涵。
一二台臣倏入骤出,或者疑焉。
万一果因言事之失实遂与美迁而斥去,臣窃为陛下惜之。
草茅激烈,犹赖优容,台臣尽言,亦其职分,以言逐人,非盛世所宜有。
臣愿陛下思元气之所系,当使之流畅,毋使之壅底。
天下幸甚,宗社幸甚,取进止。
绿槐阴 宋 · 唐士耻
槐阴尼父,轶轨追前踪。
绝尘非学步,所产夐无双。
今此于越东,钟孕亦鸿庞。
朅来于越西,掌教开群迷。
群迷于今正有赖,肯使玉佩从他之。
昔人种槐根细细,坐阅日月蝉已栖。
历聘辙环嗟不遇,岂若今日廊庙归。
要俾六经日益明,俗还唐虞熙又熙。
槐阴虽异道则一,彼不见用吾登跻。
宇宙虽云宏且邈,理焉所在成均齐。
槐阴槐阴异今昔,一则不用一明陟。
道在六经道固存,道出六经道还得。
洪哉尼父怀此道,今日谁知归探讨。
探讨既力道不殊,三都遂隳陈常讨。
天骄立可倾,神州立可清。
一祖八宗地,教化登升平。
先生为黄发,自可七六经。
学礼精舍说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巽斋文集》卷二五
仁义礼智皆根于心,而礼为最著。
故先圣教人有曰学礼,未有曰学仁、学义、学智也。
礼于四德为亨,于四时为夏。
以亨视元利贞,以夏视春秋冬,余所谓最著,可以意知矣。
圣人从其最著者教人,使人有所循守,故孔氏之书言礼最详。
人而学礼,虽中人可以循至于上达,苟不学礼,虽资禀高明,不保于往。
礼之切于学者如此,近世之学或忽之,洒扫进退之节,自幼学时已有所不屑,而筋骸肌肤有终其身而无检束者。
然而性与天道,彼亦未尝不能言其似也。
汉儒虽作非粹学,然保有残阙不全之书,又为之推寻意绪,使传至于今,亦可谓难矣。
今自《内则》《曲礼》诸书家塾或不与语幼学,其幸以语之者,乃村朴之儒,仅能向时文中剽习所谓二五无极之语者而已。
《中庸》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而继以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实之道固如是也。
今学礼而性与天道人人自以为有得,是岂知三千、三百即所谓大哉圣人之道乎?
先儒性命本原之说转入时文,而人之所以为人者乃略无所向望,吾夫子所为谆谆以礼训人者皆可不讲,而其虚诞无实,自谓有得,乃有孔门高弟之所未得闻。
呜呼异哉!
横渠先生专以礼教学者,为且须除去一等俗习,而伊川程先生深取之。
然则欲闻关洛性命之说者,亦必有以除去俗习而后可也。
永新龙君遇前辈也,扁其书院曰「学礼」,盖诚斋先生杨文节为之书,而文节长子东山诗之。
君遇之子清淑,清淑之子直方,世从事于斯矣。
直方出示诗翰墨刻,为书予所感以遗之。
嗟夫!
予言过矣,直方勿以示人也。
倘谓余粗有志,而以闻于父祖先正者教之,则幸甚。
仁化县重建县学记淳祐九年二月 南宋 · 汤露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八、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三九
举天下皆仁也,固无有于择地而存焉。
韶郡邑以仁化名,岂不以地僻而道固在也耶?
我朝文化,庆历极盛,韶之县各立学,独是邑缺然。
越中兴,嘉定萧令始建学于旧邑西,旋燬于寇。
赵令卜地于新邑东,惟宣圣殿傍穿下湿,岁久复圮。
暨今淳祐,邑佐郑君轸自清源来,首谒学宫在草莽中,爰咨在庭,谋复于旧所。
适武弁摄邑,难之,未几去,乃佥议经营,效财力。
邑佐独主厥成,殿建门立,廊庑序设,讲经有堂,肄业有斋。
圣哲中处,从祀在旁,像绘一新。
乡先生张文献公余襄公在左,周元公程纯公正公朱文公在右。
学成而化可成,在兹也。
然则谁谓邑褊小,而兴学之议则甚大,谁谓土木功难,而邑佐为之则若易。
岂向也邑士不得之,今郑君得之邑邪?
此无他,人心有仁,如桃李有仁,虽困塞于风雪凄冽之候,必有萌芽于阳和敷畅之初,是危于樲棘者非其性,而育于宫墙者有其机,此文教虽久郁而可兴,仁道虽至远而可行也。
郑君闽德化人
淳祐九年二月朔日记。
黄少孺名叔英远游 南宋 · 陈著
 押阳韵
慈溪先生(四库本作文),胸中奎壁躔诸郎。
君生坐后秀愈卓,骨骼昂昂气扬扬。
黄金满籯父训重,青简插架家传光。
九经本也末百氏,一目谁如我百行。
木根盘龙干必异,要须培植为栋梁。
宝气贯虹玉必粹,亦在磨琢成圭璋。
第方靴笠争径捷,难把章掖入时妆。
既不必效阮籍,亦不必学接舆
仰天俯地道固在,往古来今人漫忙。
安居茅茨即台阁,隽永藜藿胜膏粱。
大蓬山下远尘境,晴岚暖翠竹房。
小鉴湖中落天镜,明月清风芰荷裳
内可以存养性情之正,外可以舒畅诗书之香。
上可以奉萱庭寿康之庆,下可以遂棣华和乐之常。
立我之大无愧怍,敬天之命为行藏。
不然荆璞轻自售,恐如梅实酸谁尝。
君不见苏老泉,年二十七始自强。
渟涵满腹抑不发,直待知我逢欧阳。
又不见徐仲车,力学笃孝母在堂。
大贤刮目他日事,自有了翁邹道乡
出继不肖官勒归宗判 南宋 · 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六、《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
公达侍郎之孙,不幸无子,遂养同姓人卢君用子应申为子。
又不幸不肖,挟侍郎之荫,生事乡邻,背所养,从所生,犯赃犯盗,蒙本州将应申决脊杖,编管抚州,此尚可以继侍郎之后,而奉其香火乎?
既不可为侍郎后,则尚得名为卢公达之子乎?
父之所以生子者,为其生能养己,死能葬己也。
今问卢应申,则称与乃父公达各居异食,是生不能养之矣。
公达死后,义子陈日宣经县投词,称应申不出钱营葬。
生既不能养,死又不肯葬,父子之道固如是乎?
人伦天理,至此灭矣!
今据卢应申、陈日宣各执出公达生前遗嘱,乃应申未犯罪之前,今年六月七月遗嘱及状互相反覆,皆是公达临终乱命,不可凭信。
今但以大义裁之,则应申既同所生父君用受刑,则决不可玷辱衣冠,况生不养公达,死不葬公达,委难为子,引勒卢应申仍旧归宗,为君用之子。
公达产簿,当厅给付房长卢景愈等,从公择本宗昭穆相当人,立为公达之后,仍监检索侍郎诰敕,与之主掌。
应申手内卖过田业,用过钱物,并免根问。
陈日宣自系外姓人,随母嫁于公达,所有公达户下物业,日宣不得干预惹词。
申州提举司照会。
太常少卿汤汉特授起居郎兼职仍旧制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八、《碧梧玩芳集》卷三
朕初承基绪,渴想典刑。
戏言出于思,立之史佚
旧学遁于野,显乃甘盘
具官某,造诣宏深,操守纯固。
慷慨望古,志独得于幽寻;
博雅通今,道固期于兼善。
昔予幼学,夙得良师。
首陪翊善之讲明,继簉承华而卫翼。
起商之隐,久矣从游;
却齐蒿之邪,引之当道。
兹予临莅,迟汝归来。
动则左史书,必纂言于玉陛;
学为王者事,尚卒业于金华
细听嘉猷,以裨初政。
可。
百丈溪书院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百丈山唐昌之巨镇也。
按图志,尧之时洚水怀襄,此山浸不没者馀百丈,因以名。
水源发山趾,其委流成溪,亦以百丈名,宗所从出也。
俯溪流为书院,所以居其胜也。
书院主者谁,盖乡人士陈氏子斗龙始作也。
斗龙字南仲,好学读书,要不为时世习所变者。
一日远来乞记,曰:「书院,吾私塾也,吾将与乡邑同志于此讲习焉。
临此溪以挹注此水,犹《易》丽泽兑以朋友讲习也。
吾先君子玉岩蚤师承叶平岩先生采平岩晦庵朱夫子高弟果斋李方子门人,其渊源讲习有自来矣。
书院之作,所以继先志也」。
余闻其言而嘉之,作而言曰:子读书于百丈溪上,亦尝观于水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
夫何取于水也?
有道存焉。
道在天地,往过来续,未尝俄顷或息也,惟水亦然。
其源涓涓,其流渊渊,疏涧浚川,汇之江而注之海,浩浩乎其潏涌而洄漩。
故观道者莫近于观水也。
天开地辟,人物万殊,受形于是间,蠕者动者、肖者翘者、信者屈者、行者息者、生者死者、荣者瘁者,日夜相代乎吾前,而莫知其所底极者,是孰使之然哉?
包牺氏以传之尧,尧以传舜,舜以传、文、武、周公周公孔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其所传者又果何物哉?
唐虞以揖逊官天下,殷周以征伐家天下,虽其事不同,而同于行道。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虽其教不同,而同于明道。
在国为学,在家为塾,名虽异而道则一矣。
由诗书礼乐以探其理,由射御书数以服习其艺,学者凡所以学此道也。
上下数千百世,其间万变不齐,而其三纲五常、大经大法流行宇宙,民不胥为禽兽者,其必有故也。
道原于天,人原于道,圆颅方趾,均受此以生。
亘古迄今,人之生未始一日息,而道固与之俱生而不息。
使道不可见,则生人之类灭矣。
道者与人为体,而人者与道为用者也。
夫道大包天地,细入芒芴,而其著惟存乎人而已。
得乎此者为圣人、为贤人、吉人,失乎此者为众人、为愚人、凶人。
钧是人也,而其或为此,或为彼者,得失之异然也。
人能反而求诸道,则道固在人而不在他也。
子思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子其藏于斯,修于斯,游且息于斯,苟于夫人日用之间瞻前忽后,无往而不见道,则其动静语默亦无往而不与道俱矣。
他日浴而风,雩舞而咏归,乐趣不在沂滨,而在此溪之上矣,千载而下,曾点将郁有生气。
书院成,为堂奉祀先圣,以群贤从,释奠菜如常仪
堂东偏为室,祀果斋平岩暨其先子玉岩。
玉岩讳天泽,字泽民,尝领乡郡荐。
弓冶有子,其不坠先业也固宜,遂为记。
大德庚子夏五既望,某记。
高峰大师塔铭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吴都法乘》卷五下、《高峰禅师语录》附录、《莫干山志》卷五、道光《武康县志》卷二二
夫子之道,不愤悱则不启发;
瞿昙之道,不勇猛则不精进。
道固未易知也。
古之释子山栖林巢,草衣木食,死灰墙壁,其身心而不悔者,为一大事耳。
后之真能为大事者,千万人一人,高峰是已。
师名原妙,吴江徐氏子,母梦癯僧而娩。
幼嗜趺坐,稍长,从嘉禾密印寺老宿法住出家,习天台教。
不契,入净慈,立死限学禅,胁不席,食不味。
断桥伦,令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雪岩钦,令参狗子无佛性,且问「谁拖汝死尸来」,应声即棒。
尝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见《双径五祖真赞》,疑始泮。
南明,申前问,师喝,拈杖,师把住云:「今日打某甲不得」。
拂袖径出,翌旦,又问「万法归一」话,云:「狗舐热油铛」。
自此当机不逊。
寻过雪窦,见西江谋、希叟昙,复从霅之道场。
时居立僧与偕赴天宁,欲浼以事,掩耳不顾。
尝问:「日间浩浩,作得主么」?
云:「作得主」。
「梦中如何」?
云:「作得主」。
「正睡着时无梦想见闻,主在甚处」?
师无语。
嘱云:「从今不责汝学佛学法,只饥饭困眠,才觉抖擞精神,看此际主人翁竟何在」。
师益警省。
咸淳丙寅冬,入龙须山,卧薪饭,风鏖日搏,誓欲一著子明白。
粤五载,中夜推枕,堕地有声,廓然大悟
会积雪,路绝数日,人谓师死矣。
雪霁,宴坐如初。
甲戌,迁武康双髻峰。
德祐丙子春,大兵至,师绝食兼旬,危坐不动。
事定,户屦纷至。
己卯春,避入西天目之师子岩,即石洞营小室丈许,榜曰「死关」。
悉屏给侍服用,破瓮为铛,并日一食。
洞梯山以升,弟子罕面,共筑师子院以居。
有三关语示众云:「大彻底人,本脱生死。
因甚命根,不断佛祖。
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
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弗契,即拒户不纳。
寄竹篦拂子法语,瓣香拈出,道价日隆,远方异域,问道踵接。
运副鹤沙瞿君霆发敬慕师,一见机契,即舍田庄为供,师辞不受。
君舍心益坚,俾其徒以田别建二刹,食卜莲华,跪岩可十里。
请于官,扁「大觉禅寺」,以祖拥摄寺事。
乙未子月二十七日,师忽书二真轴,以后事嘱明初、祖雍。
腊朔上堂云:「西峰三十年,妄谈般若,罪犯弥天。
末后一句,不敢累及平人。
自领去也,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
良久云:「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别书偈云:「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
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
泊然而逝。
庚申,奉遗命全归死关。
嘉熙戊戌三月二十三日生,寿五十八,腊四十三。
弟子百人,受戒请益者万数。
远近奔赴,燃香顶臂,恸哭填咽。
清明枯淡,笃志求道,顿悟之后,屏居穷山,跬步不出,内心无喘,外息诸缘,欣然自得。
为人至慈,勤恳诲人,善语和易,或继以泣。
及至室中行祖令,鞭策龙象,尽情勘覈,丝粟无贷。
尝戒学者:「今人负一知半解,不能了彻,参徒一诘,茫然莫辨邪正,句来句去,如手搏儿,盖得处卤莽故也。
直须大,亲见亲證,明得差别智,方解勘辨,杀活机用」。
险峻不可凑泊如此。
尤矜细行,崇戒律,虽创两刹,目未尝睹。
师行解真实,名震江湖,识与不识,皆手额赞叹曰:「古佛善知识也」!
余弱冠从无准翁游,师准孙也,创院立庄,两嘱以记。
心降久矣,诸徒持事状求铭,乌得辞?
铭曰:
高峰屹立,祖孙一律,妙年求道,力久真积。
空山夜澄,扑地枕声,玄关划开,宇宙斩新。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热油一句,大地起舞。
西峰死扃,馀三十龄,包雪笠,朋来于门。
一丝不挂,万仞如壁,近不可泊,远不可即。
衲子命,了佛祖心,手抉重云,霁月千林。
铁蛇入海,虚空百碎,我作铭诗,无在不在。
前朝请大夫眉山家之巽撰。
溪书艾轩网山诗后 宋 · 余谦一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永乐大典》卷九○九
艾轩、网山讲道水南城山清湖,乃暇日登临赋咏之地,求之孔门,与沂上之春风咏归同一趣也。
所赋诗仅存一二篇,溪翁尝追书之,刻石于城山祠下,爱其诗者每以他作不传为恨。
余曰:天光野色,禽语花香,之风,蓉之月,凡在湖山境界中,皆先生诗也。
岂惟诗哉,默而识之,先生道固在是矣。
翁真迹旧藏艾轩孙清湖林氏,今得一寓目焉,乃书而归之。
梅制干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四、《文山全集》卷五
自去年沧浪使者归米氏真帖又三四,往往多从景明便雁来也。
洞门窈深,云山千里,骑黄鹄,跨白鹤,恨不得一日共君其间。
风雅比兴,韶钧交作,长轴大册,一再寄意而不倦。
鬼神閟吾山数千百年,今而后衣被云锦,草木泽泽,光价益倍。
章之三十二诗,四时朝暮之变皆有其象,独以一诗当一境,则有不相似者。
混万颗珠玑,作一片图画,而江山无异辞矣,谨顿首谢,顿首谢。
子秀别三年,渐成六考,通籍金闺,止争浮图一颖。
近书谓赴吏部铨,将取一阙。
人豪如此,犹落骰子选,岂非朋友之责哉!
岁月易老,功业宜壮,早改官去,即仗麾建节无滞碍,男儿事庶几哉!
某当年间亦大参差,江西代者激为波涛,使人弹指剥剥。
赖君之庇,天日皦然,今可以适吾山水之陶陶矣。
比诗云:「日日骑马来山中,归时明月长在地。
但愿山人一百年,一年三百馀番醉」。
君念我悉,度欲知我近况,不敢不白。
某惓惓故人之意,岂一饭而忘,顾数百日内,不能专一价附书,殷邮又不敢信,以是契阔詹仰,充塞怀抱,而未有以发也。
李彪请假归道,出琵琶亭下,率然伸纸,意之所至,不择言语,临书神爽飞动。
故豸峰应君墓志铭1294年1月15日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三、《阆风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宁海浮溪为屏几,梅林为茵席。
自提树趋而至于清泉山,是为邑之右臂;
自法昌帽尖趋而至于岳祠白峤,是为邑之左臂。
梅林居其中,宽平沃衍,可容万家,为通驿大道,旁引两臂,支分港别,达于大海,有舟航网罟之利。
其隅隩深窈,环以文溪,峙以茶山,有椅桐、、楩楠、豫章、竹箭、茗之产。
钱氏有国以来,善事上都,无甲兵之扰。
时有议增赋者,邑之陈长官力争之,以去官自誓,得不加敛,故民以阜安。
梅林应氏为著姓,历宋东都二百馀年,涵养生植,族聚滋茂。
靖康之变,金人之师至明而退,祸不及宁邑梅林倚郛负郭,赀用不伤。
乾、淳以后,礼乐文物被焉,彬彬焉多士矣。
先是,吾邑自罗公适以科第起家,为时名臣,梅林二李继之,而应族邻焉。
其秀者相与磨砺浸灌,质剖而文蔚矣。
应之宗姓,其先有著籍于昌国者。
至葺芷公,乃致身参预,故梅林之应,以胄牒中举者数人,君其一也。
呜呼!
以三百馀年之族聚,而又风之以累叶之诗书,宜世其家也。
君少敏锐,志气轩昂,处事如成人,而长老反取咨焉。
丙子归附之初,路府倚之以定寇,从权处变,捣其巢穴,获彼渠魁。
路府欲奏官之,君力辞以免。
己丑玉山之寇荐至,宁海军帅咨之。
招集流散,分别淑慝,而全活者甚众。
路府欲以其功再闻于上,君以劳致疾,归卧湖桥,荏苒不起矣。
呜呼!
道固多方,权非一法,天实为之,可为浩叹!
数必有穷,虽天亦不能亨其施也。
君讳瑞孙,字季圯自号豸峰
曾祖筌。
祖自得。
考弘初,蚤世。
君娶杨氏,故文林郎相如之女。
有子四:鏶之,为伯父后;
庄,早卒;
安之、宓之。
女三:长适故国学生陈材应,次适故承议郎平江府长洲县舒斗祥之子子普,次适俞可翁。
孙男十:山立、山京、高、延、建、尧、淼、鑫、㞳、嵱,建为庄后。
君生于绍定辛卯二月甲戌,卒于至元己未十月乙未
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湖桥之原,君所自卜也。
君事祖母以孝,周乡党以义,与交友以信。
凡人道之常不书,余独书其处坎陷而不失其正者,所以纪世变、悲天道也。
铭曰:
麟之彬彬兮,以不触为仁兮。
众正有邻兮,豸之毅毅兮。
以触邪为义兮,群纤投畀兮。
愤世嫉时,形于色兮;
有志无位,空太息兮。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望日。
乐安教谕周亦山 其一 宋 · 何希之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独佩传家印,芹宫一线春。
居然风月意,笑却簿书尘。
溪水吾同味,檐花道固贫。
迂寒从献笑,肯与俗为邻。
送耶律祭酒南归 元初 · 张之翰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西岩集卷一
言非文不行,道非文不载。
二者本一途,谁作彼此界。
不见紫阳翁,门庭最为大。
上探洙泗源,下接伊洛𣲖。
遗文数千篇,于道果何害。
君其善学者,极力除障碍。
道固我所乐,文亦我所爱。
灵台湛虚明,惟有践履在。
一朝奉亲归,国学留莫再。
赠之以此诗,意在言语外。
有感 元末明初 · 李穑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六
李斯荀况,岂非儒雅士。
相秦显其君,道固在于此。
竟起焚坑谋,高谈之弊耳。
其心非禽兽,异好岂本志。
侁侁函丈间,摇唇勿容易。
一字训之非,流祸明在史。
礼部员外张惟中七月十二日暮归赋诗入韵知者自尚书牛公以下凡若干人夫汉谣魏体互有不同巧于状物者过丽切于言志者怕直惟中退食之顷率尔成章且不以私而忘公情与景俱至已予因续众作之后凡器不足以谐空桑也 元末明初 · 贝琼
 押词韵第十七部
秋至星火流,病觉中岁剧。
成均忝分教,才非一狐腋。
日入欣暂休,野老或争席。
清谈杂虚无,以永风月夕。
百年会有尽,富贵非所适。
鸣虫亦知候,倦鸟思假息。
脱冠已童然,如何拘百役。
酒醉不复言,道固存目击。
仙山 元末明初 · 释妙声
 押词韵第四部
芙容插青天,天近可倚杵。
楼观栖曾厓,日月出其下。
地无凡草木,人是灵仙侣。
苍龙守重关,皓鹤戏玄渚。
璚林何萧森,瑶草亦蕃庑。
天人道固殊,肸蚃自今古。
卑高虽辽绝,临制足官府。
吾闻昆崙颠,其上有县圃。
此图无乃是,兹理讵无取。
杂言 其一 元末明初 · 张达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九
大化运亭毒,三光烛乾坤。
气机往复来,一理妙屈伸。
咨尔万物育,流形见陶甄。
纲维孰云是,主宰道固神。
始食菜 明 · 唐之淳
 押词韵第十八部
脂辖青阳初,结车朱夏末。
绝塞饶风沙,秋声无时发。
仆本吴越士,怀归若饥渴。
况乃藜藿姿,膻食非所悦。
当庭播嘉种,日夕迟其茁。
甘雨从东来,夜气亦旁达。
勾萌既肤寸,颜色转葱郁。
朝来芼吾羹,风味不可夺。
未论五内骇,已畏匕箸竭。
津润生齿牙,精神及毛发。
道固希为珍,物有微见拔。
由来盘中飧,岂是塞上物。
从兹慰羁旅,灌溉自无阙。
博矣天地仁,永愿充采掇。
解嘲词 明 · 姜希孟
 出处:私淑斋集卷之五
人之得亨于时者。其道固多岐。或以文。或以武。或吏与荫。出而呜国家之盛则一耳。昔者。吕望隐屠钓。萧何困刀笔。终不害为帝王之佐。苟究其大人君子之始终。固为不同矣。陇西李侯。在吏部凡几年。仆忝为长官。得与从事于考勋人也。中毅而外宽。体文而用武。腹蕴五经。心雄万夫。少以文墨发身。兼以射御擅名。飞扬台阁。出入中外。显有名绩。又兼宣传之职。日近耿光。其荣且要。岂寻常之辈所可拟伦欤。其视隐屠钓。困刀笔者。大有径庭矣。由是而充其所至。功名事业。有何所碍哉。且箕都。大藩也。地广而民稠事烦而俗淆。所莅事务。比朝廷居其半。吏或非其人。鲜不为所困。又其府尹。则观察使兼之。而不暇及细务。庶尹实长治府事。廷议固难其人。而人或以外职惮焉。非知本者也。今也上命择近民之官。必先六曹郎官注拟。固非浅浅也。适庶尹阙。注李侯为首荐。而上落点。朝论咄咄。咸曰怪哉。李公其屈矣。其屈矣。由铨曹而叙他官者。非台阁则必要地矣。外官剧务。非其所屑。李公其屈矣。以是嘲子之失政也。某藐然以听。充然以对曰噫。玉不琢。不成器。金不鍊。不铸釰。玉之用在器。而琢之必以沙石。金之用在釰。而铸之必以炉炭。苟恶沙石炉炭之粗而耻居之。玉蕴于璞而已。金秘于矿而已。安能成瑚琏。铸龙泉。以为奇宝哉。今李侯得施牛刀于大都繁会之地。则必遇肯綮而游刃。恢恢有馀地矣。况以韩山李相国为道主。其更张设施之易。比若鸿毛遇顺风。巨鱼纵大壑。将有至治之美登闻于上。他日敛而东归。李相入黄阁。李侯坐银台。未必非箕都之最为之兆也。其屈乎哉。若其计官资之崇卑。论权柄之要歇。一升一降。辄露喜愠。此非大丈夫之所为。岂待李侯之道哉。后之知我者。当为子贺焉。作解嘲词。端奉行轩云。
渺宦海兮茫茫,亘千古兮浩无傍。
谁溟鲲兮变化,孰云鹏兮翱翔。
齐小大兮如一,昒升沈兮何妨。
纷斥鴳鹪鹩之群戏兮,吾将求鸾凤之异常也。
骋驽骀輠下之步武兮,吾将求天驷之骏良也。
肯萧艾以盈腰兮,愿终艺夫众芳也。
端不求恶木之厚阴兮,誓抡材于楩楠与櫲樟也。
珠渊沈而莫采,玉山蕴而终藏。
眩名实以同科,吾又何知其否臧也。
勤耳闻而心究兮,悯求索其遑遑。
期不误皇舆之轨辙兮,庶几三风之载扬也。
操权柄而未释兮,心烦郁其探汤
众口狺狺以交吠兮,谣诼谓余以清狂。
苟余情其忠直兮,虽百谤亦何伤。
余既博观乎西都兮,念民事之浩穰。
吏一失夫措手兮,民竟坠乎痍疮。
撤芳英乎天曹,俾整顿乎纪纲。
寄遥音于浿都之民兮,端不扰乎尔之农桑。
冀凭词以解嘲兮,宜无愧于明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