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栖轩偶成呈同僚 宋 · 陈棣
我本山中人,勉强束冠带。
欠伸辄有拘,似被天工械。
谁令作此来,政为穷所卖。
规彼五斗粟折腰何足怪。
敢希拄颊傲,宁免望尘拜
平生浩然气,摧落甘伍哙。
兹轩粗可人,虚名供眼界。
得从黄奶游,佳处时一解。
多生作蠹鱼,复此偿书债。
虽抗尘土容,耿耿冰壶在
同僚多俊游,台阁鹓鸿辈。
胸中有云梦,略不见芥蒂。
吏师有,民贼绝蜂虿。
而我蹑后尘,嘉谷稊稗
诗坛欲寻盟,恐堕抛砖戒。
翻思石鼎句,自取侯郎败。
终期探理窟,一洗荆榛隘。
得肉姑置之,大嚼聊发快。
淳民以横敛上方逢辰 宋 · 董有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蛟峰外集》卷二
淳安县士民董有真等谨百拜裁书献于国史中书史吏部侍侍郎先生师席前:某等尝闻先正范文正公居母夫人忧日,上宰相书及民间利害凡万馀言,仰见先正以天下为心,以生民为念,初不以大忧戚而暂忘也。
某等今有利害迫于己,庸敢合辞以请,惟先生其听之!
某等生为严民,同饮严水,严之为邑有六,田之少者惟淳为最,千亩之户不满十,百亩之户不满千,丰年乐岁,民犹不足,加以连年水旱,夏秋之间粒米珠悭,掘草茹根,苟活残喘,虽中上之户亦趋而下矣。
遭霜之叶,不可以风;
垂惫之證,岂堪再汗。
斯民一线生意,抚摩而爱护之,犹恐旦暮之不保,何况椎其肌而剥其髓乎!
洪惟我朝培植至仁,以生民为国脉,圣天子绍休圣绪,以忠厚为家法,令户部遍牒诸路,苗米不得过数增收,高折价钱,许人越诉,多出榜文,此八月十八日之圣旨也。
颇闻州县于百姓不甚加意,夏税秋苗,取之无艺,此八月十九日之玉音也。
所有被害民户,仰外经监司,内经台部越诉,根究得实,官吏一体坐罪,此九月初五日之圣旨也。
元老恭谨圣训,则有预期而催数倍折价之忧,以为圣天子加念元元,祈天永命,无易于此。
台臣上体玉音,则有爱惜民力、重催叠扰之奏,且欲令郡贰长严戢吏奸。
上而圣君贤相问答之恳切,下而廷绅百执事章奏之敷陈,其为生民虑者无所不用其至,承流宣化,正有望于近民之官也。
天锡吾邦,得贤守令,为民父母,斯民举手加额,以谓郡而邑、鲁,欣欣然而有更生之望。
有如王赋供输,前此州县之号令一颁,虽穷崖深谷之民,亦奔走奉命之不暇,孰敢有越厥志!
今也吾民之视守令如父母,而守令不以赤子待吾民,非惟不以赤子待之,且以非类待之矣。
申请府由挟势作威,乃欲置之于汤火中,银牌之大如门,悍吏之唬如虎,一邑震骇,神散魂飞,千百年古淳之民,未尝罹此虐燄也。
家之老稚,相视而泣,大则有家破之忧,小则有瘦死之患,号啼之声,上彻青冥,国家之所恃以为命脉者,乃欲一旦而斫削之,仁人君子不忍闻之而见之也。
作俑之吏方且扬扬然,以为我能为官办财赋,我能为官作威福,刻薄之政肆行,抚字之仁何在!
县吏则曰:「我即知县也」。
府吏则曰:「我即知府也」。
十四乡之贵寓巨室,我能钳之而制之;
十四乡之下户细民,我可生之而杀之。
狡焉小吏,弊例捷出。
已纳之税,一疋则有六贯之陪;
已输之苗,一石则有五关之贴。
以至上供折帛,又有三贯重纳之折;
丝绵每两则交称二十钱重,岂文思院有是秤也?
而又有所谓头脚者焉。
苗米每石则折纳六十贯,岂丰稔岁犹有是价也?
而又有所谓縻费者焉。
以至禾税畸零,每尺例有一贯之取,则又有脚钱钞钱者焉。
圣天子有苗税取民无艺之忧,今州县则取之过苛矣;
圣天子有秋苗高折价钱之虑,今州县则益之倍蓰矣。
平章有恭敬圣训之心,州县则若不知之;
台谏有遵体玉音之奏,州县则若罔闻之。
一有上司催科之榜,则宣之扬之,以揭通衢之墙壁,惟恐其不张皇;
一有圣恩宽民之旨,则秘之密之,以涂时人之耳目,惟恐其有见闻。
甚至前政预借之关,必不用今来趱借之令,必欲行问之于吏,则曰:「前政之行,不可用也」。
问之于官,则曰:「前政之借,不可理也」。
知县方欲有循理之言,而专局之官吏乃从而钳其口;
知县方欲动宛转之笔,而专局之官吏又从而掣其肘。
曾不思前日之借既以为非,则今日之借亦未为是;
前日之关状不可用之于今日,则今日之钞书亦不可用之于后日也。
诚如是,则民间预纳之钱,遽欲使之平白泯没于官,理耶法耶?
故乡民为之语曰:「去年预借官不还,今年典卖纳官。
今年趱借急如火,明年饥寒如何过」!
况夫屡年以来,县无正籍,止凭府吏随时标簿,暂尔批凿,影射乡民,今日之足钞,未必不为他日之具文也。
始也专局官吏之来,西风飕飕,黄叶悲秋;
今也专局官吏之去,四知不畏,暮夜行舟。
抑明月欤?
抑膏血欤?
将尽归于公朝之府库欤?
抑归于私家之囊橐欤?
人见其空箧而来,满载而往,妇子伺门,僮仆欢迎,私相告语,喜色津津,是虽一家之幸为可喜,不知一邑之哭不忍闻也。
呜呼!
蝮蛇之毒暂歇,虎狼之恶又来。
一邑元气,销铄殆尽,龟皮鹭股,岂堪频刮而频封耶!
但闻道路之间,攒眉而语曰:「前官去时削尽膏脂,后官来时刬尽地皮」。
一邑之民,罹此荼毒,抱此冤抑,欲以畀辟正理,鸣于县,而县官不之受;
欲以此情此意,白于郡使,而州县相为表里。
蕞尔小民,岂能回郡侯之听也!
于是相与语曰:吾邦有先达之尊,以君民为己任,行将霖雨天下,岂不能洒一滴以活吾邑之涸鲋乎!
某等今有哀痛一书,陈于百里,欲乞钧慈转而致之琴堂,以回一邑之生意。
先生今之文正也,必能以文正之心为心,垂情父母之邦,上为国家寿元气,下为斯民续命脉,达之州县可也,申于台部可也,闻于朝廷可也,庶使九重之仁无壅,斯民之疾有瘳,吏奸可绝,横政可宽,预借可免,而前官之关状可开矣,一邑幸甚!
先生其嘉听之。
韩干 宋 · 龚复
 押支韵
奚官小臣职奚为,马饥则秣渴饮之。
龙媒八尺千里姿,雪花被身云陆离。
洼之异种来天池,乘舆重惜閒驱驰。
河清海晏无盘嬉,壮士老死不得骑。
御柳春深白日迟,寒甃净汲冰花漪。
目光注电吻沫脂,振迅欲掣青络丝。
奚官小臣谨厥司,犹恐若后呵谴施。
不必前身作马通马语,人心物性在善推。
呜呼奚官小臣身贱卑,马不如人愚亦知。
奈何为人牧,重爵厚禄不恤民渴饥。
(夋刂)刮膏血剔肉肌,坐令沟壑转老羸。
今之谁,云林丛社时所师,为出马图陈诗为(《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九)
念奴娇 其二 暮春寿太守 宋 · 赵师律
楚天春晚,尽替了,残红点成层碧。
蝴蝶蜂儿娇未足,舞破游丝千尺。
一夜风高,满天清露,冷浸琼楼彻。
遮鸾绕凤,使君不是凡骨。

游荡偶尔人间,铃斋谈笑,好作匹。
火急功成天上去,却问蓬莱消息。
酒泻鹅儿,十分金盏,染就眉间色。
满城争看,一封鹗荐飞入。
玉楼春 寿太守十月十九 宋 · 张时甫
 押词韵第十八部
姑苏台上春光泄。
菊老寒轻香未歇。
人言太守,天为吾君生

明良庆会俱良月
万岁千秋同瑞节。
明朝仙领趣持鳌,十万人家齐卧辙。
水调歌头 寿太守黄少卿 宋 · 叶路钤
 押阳韵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踏入鸳行。
文彩而上,政事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调黄钟,舞黄鹤,醉鹅黄。
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
闲展黄庭一卷,自爱黄花晚节,黄阁日偏长。
印佩黄金斗,黄发半苍苍。
沁园春 二月廿七 宋 · 程东湾
毓德婺虚,联辉魁宿,天启儒英。
仲春蓂阶,三留叶秀,晓来蓬矢,六挂门荣。
星昴庭萧,神嵩降,怎似今朝记始生。
当此际,有满城和气,万井欢声。
政事勋名。
镜里文书吏胆惊。
况百年经界,于今修复,四贤道学,至此彰明
月对艳阳,日逢初度,紫诏行催觐玉京。
黄堂上、寿觞称处,介福邦民。
烛影摇红 五月初三 宋 · 鼓峰
 押词韵第十一部
风入虞弦麦秋向晚天润。
彩丝长命斗新奇,还是端阳近。
想见瑶池仙韵
蟠桃、朱颜相映。
篆飘宝鼎,酒满霞觞,黄堂深静。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
庆馀有子在河图,详试政。
好是棠阴清永。
且游戏、壶中光景。
会有飞诏,却奉轻轩,天朝归觐。
沁园春 寿郭宪使 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七部
阊阖初开,羽葆来从,斗畔天南。
看长身玉立,精神耿耿,风姿冰冷,琼佩珊珊。
政数,才称,君合居其伯仲间。
犹堪庆,早恩令子,新著朝冠。

东园
未即开藩。
且乡曲吾曹共往还。
向棋边几见,烂柯樵客,琴中时写,流水高山
野鹤立阶,灵龟支坐,修竹梅花伴岁寒。
荣华事,有传家从橐,立上清班。
东坡引 寿余倅 宋 · 无名氏
 押漾韵
人物样。
清政状。
平分风月双溪上。
红颜方少壮。
红颜方少壮。

生贤令节,满觞摇漾。
红袖舞,青蛾唱。
我来祝寿无他望。
相门重拜相。
相门重拜相。
沁园春 寿黄守 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七部
皂盖朱幡,玉节虎符,宏开大藩。
济川舟楫,试横碧水,擎天柱石,小驻丹山
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平章看、文词,人品欧韩。
竭来游戏人间。
况雅量汪汪海样宽。
适弧垂门外,香凝燕寝,□星对照,两地交欢。
自有青州,活民阴德,不用延年九转丹
人皆祝,愿黑头黄阁,绿鬓朱颜。
潘氏海昌图经序嘉定二年 宋 · 楼𤂸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九、《海昌备志》卷四五
图志之设尚矣,自《元和郡国志》及《寰宇》、《九域》等书,皆受命于朝,四海之内,一无所遗,卷帙至繁,然总其大纲而已。
厥后郡各有书,则登载已详,足以备史官之采择,开卷而知其人之才否。
然搜讨贵博,而简别不能精;
纪述务实,而去取或不当。
叙神异则易邻于诞,书人物则多失之夸,列守宰善政,而载笔者亦与焉。
复生,人且不信,乃并与其可传者掩之,皆图志之疵也。
海昌为今畿县,令尹古括潘侯景夔下车以来,慈祥临民,儒雅饰吏,政成暇日,摭《临安志》全书,增考故牍,命秀士相与订正之。
历代之沿革,山川之向背,风俗人物,赋役土产,凡一邑之所当问者,会萃满篇,而以碑碣纪咏次之,将与斯人仰许睢阳之馀烈,挹张无垢之遗风,以庶几于起敬起慕之意。
垂受代而书成,将锓之木,邑尉玉牒崇谡,𤂸之外弟也,介以请于家君,叙其事于篇首。
机务鲜暇,乃命小子书之,敢诵所闻,以塞嘉命。
先祖太师岐公顷岁由工部郎知处州,作《括苍志》,绘郡境及城府为图,以便观览,遂不失图经之旨。
后有作者,虽或加详,实本诸此云。
时在嘉定二年立冬之日,楼𤂸序。
按:民国海宁州志稿》卷末,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送舅氏王亨道湖州 南宋 · 秦熺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暂别甘泉豹尾中,隼旟仍驻水晶宫
文昌地禁论思久,燕寝香凝簿领空。
可但宜共理,使应与同风。
饱闻回老榴皮字,试问溪头鹤发翁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
曾大尹生祠记 南宋 · 江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九
昌,南服之蕞尔地也。
自昔文教衰微,虽风土使然,良由吏治之无其贤者也。
南丰曾公,在淳熙十五年韶州府曹掾乳源,越明年,知乐昌事,遂籍籍有政声,人歌来暮焉。
公乃以其暇而观学宫,则叹曰:「所贵乎学者,化民成俗也。
政教之兴,学之助也,今睹庙貌,岂不岿然壮丽,然而衿佩弗游,弦歌不闻,春秋释奠则不废者如线矣,谓何哉!
谓何哉」!
于是乃捐俸以倡,仍籍在官之田而入之,取祭器而新之,则又叹曰:「事当急先务如此,而后教可兴也」。
复择士之良者首其事,会有期,功有程,则士之濡泳圣化,一时至盛也。
由是邑人士贤之,祠而祀之,因谒余采其故实而纪之。
余则安能知公,顾独观于公,因感古今才之难,全于才者为尤难,而公得才之全者也。
夫世之以吏治立名,日孳孳以簿书为先务,视俎豆为匏瓜。
及其有所为,长于此则短于彼,密其小而疏其大,何有于利民,抑何有于文教,此无论矣!
余尝读古循吏传,炳炳人耳目,若、鲁诸君其最著。
施之于民,若慈母之于婴儿,蹶则持,病则医,絮寒哺馁,乃其心何尝一日已也。
讵当时之君,及为其民,宠荣而嗟异之,即后世发牍而诵者,神皆向往焉。
今公之明、之廉、之仁、之惠,昭灼于时,已系人之思矣,复以恢恢游刃之馀,从事于斯,为文章礼乐之寄,此又、鲁诸君之所未逮也,安知万世之下,不以是而多公哉!
余故曰:「顾独观于公,因感古今才全之难,而公得才之全者也」。
公讳造,字子有丞相文肃公之元孙也。
文肃政声最著,卒为鼎辅,今公能致彪炳若此,得之文肃居多焉。
余又因此知文肃之所以不朽者,不于公有寄哉!
不于公有寄哉!
按:同治《乐昌县志》卷一一,同治十年刻本。
书笔谈后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六、《澹轩集》卷八
《笔谈》云:「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曰:『此人名次公,何义』?
主判官不能对。
是时庞庄敏公殿中丞审刑院详议官,从长官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次王也。
此人名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仆谓庞證既迂,其说无义,不若曰『臣读《汉书》,盖宽饶字次公魏丞相所谓次公醒而狂者是也。
宽饶为人公廉鲠直,无所回避,此人必慕宽饶之为人』」。
此说为得。
且《前汉书》所载四次公,又有张次公、亘次公者,奚独霸哉?
庄敏想仓卒之间偶记得黄霸字次公,故以为对耳。
仆考汉人字次公之意,为其兄弟间居其次者,如云仲卿次君耳,庞谓次王,凿矣。
玉壶清话》载此事谓梁适吴曾《漫录》载此不辨所以,但谓非云云。
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三 宋 · 仲并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两州佳誉亚,琳馆归来道益光。
凛凛松筠非俗韵,诜诜兰玉见馀芳。
催寒萼春初破,月满冰轮夜未央
景物渐新人不老,年年于此醉华觞。
外舅庄子尚生辰 宋 · 仲并
荆溪之山环千峰,摩空巉绝相争雄。
与公万仞俱壁立,祇有爽气蟠胸中。
荆溪之流碧满野,寒光秀色兼天泻。
与公雅量相对清,更觉波澜来笔下。
高门悬弧此日生,少年挥毫敌两京。
当时紫宸初射策,玉色临轩知姓名。
一旦横经向儒苑,凤掖銮坡去非远。
如今高卧尚琳宫,主父见何晚。
向来皂盖先一州,已往无此流。
旰食我皇收士急,未容独乐林泉幽。
华堂宴笑春风里,水绿山青助公喜。
三槐功就却归来,寿如此山如此水。
章尚书平江府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九、《浮山集》卷七
锡宠命于重阍,易左符会府
恩新雨露,一麾尚寄于朱轓;
喜动湖山,万井伫瞻于画戟。
若民与吏,式舞且歌。
恭惟某官德宇廉深,器资肃括。
渊源奥学,追还邹鲁之儒风;
磊落宏才,缘饰之吏事。
飞英声于宇宙,充浩气于乾坤。
独赖何蕃,凛凛忠言之犹在;
可辈苏武,堂堂大节之莫回。
翱翔要涂,羽仪从橐。
言皆底绩,知无不为。
密侍冕旒,造膝屡陈于妙画;
分符竹,下车首振于清芬。
几年弊事之一新,千里疲民之相乐。
中外耸闻于治最,东南就畀于雄藩。
慨念苏台,旧称乐土,清香久虚于燕寝,无复曩时;
好音不及于泮宫,尤甚今日。
欣闻涣渥,顿有光辉。
腾竹马之欢声,起青衿之喜色。
盖里闾疲瘵,丰年不饱于糟糠;
而庠序荒芜,多士半依于城阙。
讼牒纷若,储峙萧然。
在我公一举手之间,顾斯民方企踵而待。
某性资至陋,学殖未优。
顷被命而造朝,尝登门而望履。
飘蓬末路,窃食踰年。
敢期么么之踪,获处帡幪之下。
六月徂暑,尚烦夙驾于修涂;
南风其薰,想对休祥于令序。
厚俗论 南宋 · 程大昌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古文集成》卷三五、《新安文献志》卷二七、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一、《南宋文录录》卷一七
自有天地以来,俗几变矣。
结绳之世,民以恬淡相忘,故其俗朴;
可封之世,民以辑睦相亲,故其俗和。
至叔世则乖矣,以利害相雠而已,故其民可诛。
相亲之不能,反乎相忘,势也。
势,圣人无如之何也。
直以和凝朴,使不流于乖则已矣。
相亲之变而为雠,政也身先而民随焉,不可禁也,则亦付之无可奈何而已。
使圣人能复太古之相忘,吾知圣人有所必为;
使叔世能乐其民之相雠,吾意夏、商亦自不弃。
吾独怪夫商君之治秦也,民故相亲,而立法以携之;
俗未相雠,而设法以斗之;
势可为而不为,反推而纳之至乖至戾之地。
吁,可骇也,之立法也!
设什五以相师,而专以告奸为赏罚;
有两男者必出分,而不分者倍其赋。
是驱民为告讦而禁民为孝弟。
呜呼!
孝弟,亲睦之所由生也,而禁之,则民若何而可亲?
告讦,怨雠之所从起也,而导之,则民若何而不雠?
之法行,而秦民无欢心矣。
怡愉之乐不畅于闺门,窥伺之恶交作于邻里,使之无熙熙自遂之适,而常有惴惴意外之忧。
固前知其然,而为之不恤也。
赵广汉之治颍川,恶其俗之相党,设缿筒以招讦,俗行诡谲,以启怨雠,务使其民不为朋而已,而不知告讦之祸,惨于民俗之相党也。
行之未几,颍川家家作仇,特未相兵耳。
倘微韩延寿开礼逊之端,黄霸阐循良之政,则广汉刻薄所致,安知颍川之不秦也!
之文帝,承秦之馀,旧染犹在,文帝一以君子长者待之,镇之以渊默,示之以敦朴,行之以质直重厚之人。
比其久也,昔之告讦无行,谇语无亲者,人人自重,耻言人过。
大汉之人,荡然与太和同风,乃知书可焚,儒可坑,是古者可禁,惟民生厚者,不销铄也。
封德彝曰:「三代以来,骄诡日滋。
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治而不能,非能治而不欲」。
岂其然哉,岂其然哉!
用望论 南宋 · 程大昌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古文集成》卷四二
用人望以顺众向也。
一乡一国之望,一乡一国向之矣;
天下之望,天下向之矣。
众固向之,我独置之,是为咈众。
咈众者,众亦咈我也。
我之所用,众不谓是;
我之所措,众莫肯孚。
其咈众邪,适以自咈也。
且其向是人也,以谓是惟无用,用之决能表治而福民也。
吾其咈之,彼谓我遏膏泽,使不流也。
云行于天,雷震于地,未遽雨也,而槁民有生意焉,意期之,故心向之也。
是以君子乘此机而用此人也,则功未效而成形已著于事先矣。
舜之用贤也,元凯先焉。
为元凯者,非不能施功,而水土自平也,不用力而五教自叙也。
选用之初,天下固许舜以为功者,何也?
是十六人者,世济其美,斯民注其耳目久矣。
尧未及用,则天下郁郁,如有负焉。
舜申其郁郁,则天下欣欣,如有获焉。
是元凯虽未功,而天下固必其功矣。
舜非能悦天下也,而能不咈乎天下也。
是谓以民治民,以天下治天下,因其向而答之之谓也。
且夫众望所属,固有父天下而号天下之大父者,又有能子一邑而得冠天下之名者。
至于景星之睹,龙门之登,凤鸣朝阳之贺,心顺向之,往往以其人之用舍卜天下之幸不幸,岂可咈其向而无所答邪?
是故以己用人,庸有不宜;
而因众用望者,无适而不宜也。
众望在循吏,则用矣;
众望在名节,则严、周聘矣;
众望以旧士为重,则纪、顾之徒擢于晋;
众望以文儒为重,则瀛洲之选重于唐。
彼以所欲向之,我以所向用之,纵横曲折,岂有时而不宜哉!
故周人典贤之法,因民之所自择,而还使之入长出治;
孟子用贤之术,必徇国人之所共贤,而徐加采择。
其亦求顺众向而宜天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