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流源永兴院记 宋 · 周衮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九、道光《金溪县志》卷五四
浮图之祠,宋兴诏天下郡国悉注其籍以上,故流源永兴院得因其故宫而籍之于省部,所从来尚矣。
院在抚之东南,去州城百馀里。
初隶临川县,皇朝淳化中析其地为金溪县
今在县之西北十里有奇,乡曰归政,里曰慕善,无刻识,莫详其创始所自。
考诸故牒,南唐保大十四年,有僧浩聪者始得而居之。
聪,有道之士也,姓吴氏建康人
初祝发于润州延寿寺,既受戒,南游豫章豫章人以南昌之查城院处之。
既复携其瓶钵与徒延惠者来此,方起废理旧,不阅岁而我艺祖受周禅,改元建隆,取九国,平僭伪,合四海于一。
聪喜复见太平,益致力改作,无所爱,又发所有馀,易旁近山之田以赡众。
聪老矣,自是世有善知识出焉。
天圣嘉祐之间,有若僧延海、僧德勤、僧德珍、僧守谦、僧惟清,一时贤士大夫乐与相从而不厌。
予困于场屋间二十有五年,异时不能远游,尝假其居为别馆,当龃龉不偶而能安于贫贱之久,亦由与斯人者处焉。
及试于仕,东之吴,西之荆,南之岭粤,重以忧悲祸衅,出入三十年间,往往罢于道路之勤而无暇一到久矣。
今上即位之八年,为元祐之壬申岁
予告老得请,私居无事,时时操杖履往来其间,而前日之所与游者皆相继迁寂物故殆尽,为之惘然者久之。
今住持法因师,佳士也。
以世次考之,于守谦师为上足弟子,于浩聪为五世法孙。
与之语,亹亹可爱。
以近之学浮图者观之,如斯人者盖鲜矣。
予固已奇之,而观其经构之大致,则前有大殿,后有复堂,高门层阁,修廊广舍,皆殚极土木金碧之壮丽,下而至于庖湢墙宇,庭阶户牖,与夫什物器用之宜,凡浮图必不可缺者无一不备,故四方宾客之至者如归。
其为能守浩聪师遗烈绪业,益足尚也。
校其费,以缗计之无虑几百万。
皇祐己丑首事,至元祐癸丑告成,盖用力之极者不可以岁月俟之,亦其势然哉!
于是属予记之。
予感其于少壮时为肄业之地,又感法因为予道其像设之崇。
若诸百事之具,大抵多取资于予大父府君敬观,于是乎书。
并取其祖师所以修复缮饰之本末而叙之,使来者有考焉。
绍圣三年七月十五日记。
广照大师塔铭熙宁二年正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八、《云巢编》卷一○
广照大师名慧钦钱唐人
七岁出家,依宝云寺惟清上人
惟清以医名,多宾客,广照求度时虽甚少,已特然不群。
及落发,尽能传老师之术,益通黄帝、扁鹊诸书。
其视脉投药不烦,病者霍然已,即谢不往,不以其技为工。
遇所知即行,贵贱不间也。
广照操心为善,能以意摄物,无内外,自趣法乐,不为绝行,不为茍合。
宝月广公为友,士大夫多贤之,言善行必推二人。
皇祐中,恩赐紫衣。
后七年,加号广照。
中间为其众请主寺事也,食者千指,帑无一钱。
广照不祈于人,求献者相踵。
有馀,为易其摧木圮瓦,进有筵,安有次矣,付其弟子仲猷而去。
数语人曰:「吾将休吾身于寂寞之场,不为世累也」。
方余少时,读书西山下,与宝云诸公往来者甚久,其朝夕相从若家也。
而广照每遇余,虽甚盛暑,与閒处,必严衣履而后进,动不逾矩。
余以是尚之。
及吾家翰林开府,始识广照,尤加异礼。
其有所召,如宝月、圆明,天竺二公,在会者不过数人,广照必先焉。
文通顷语余曰:「他日予为州,当谋屈广照主其教门以表领也」。
人或闻者,皆以翰林公言为然。
后三年,卜居青龙。
时余将诣京师,送余于槜李,又追于嘉禾之邱,悯悯不去。
余固异之。
未逾月,余以事复至杭,则宝月既入灭一夕矣。
居数日,青龙以广照讣来,释氏耋倪与士大夫走哭二道场者道为壅,皆曰:「善人逝矣!
善人逝矣」!
时熙宁元年十一月辛卯也。
呜呼!
当末法时,善士常少,而二大士继去,其可伤也已。
其生也,以善摄不善犹不足,况其已乎?
入灭后十三日,仲犹奉其棺自青龙去。
明年正月壬申北山鲍家田。
为后者,弟子猷、法孙彦赟、彦昌,凡三人,曾孙昙性一人。
猷、昙皆紫方袍。
广照善棋,又善书。
与其氏族皆不书,非其事也。
将葬,余为之铭曰:
广照拳拳,不名仁者。
以世放行,孰云可舍?
其定在心,如调象马。
其慧及物,乃出陶冶。
吾昔有志,远追香社。
善人先逝,我怀曷写?
水泡电光,一切皆假。
准此窣波,西峰之下。
黄龙清老三首(他集互见诗) 其一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诚相见问何如。
黄龙清老三首(他集互见诗) 其二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风前橄榄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开。
静默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黄龙清老三首(他集互见诗) 其三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王定国(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近附桂州递奉书,必达
迩来江淮间酷暑,殆非人所堪,况于岭外乎?
惟道怀清旷,必有以解烦释懑者。
入秋以来,翛然清远,计尊候安胜。
仆凡百如昨,不烦念及。
子由高安,不住得书,无恙。
近亦有南都来者云,张公及贵聚并安,见报,举者更宜省事缄口。
区区之至,不罪!
不罪!
马朝请过此,议论脱然,必知所以待定国者。
展奉未可期。
惟万万自重。
不一一。
记梦中句108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昨日梦人告我云:「知真飨佛寿,识妄吃天厨」。
余甚领其意。
或曰:「真即飨佛寿,不妄吃天厨」。
余曰:「真即是佛,不妄即是天,何但飨而吃之乎」?
其人甚可余言。
自记庐山108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九、《诗话总龟》卷一八、《八代文钞》第二十九册、《古今法书苑》卷四二、名山胜概记、《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八七七、同治《庐山志》卷一四、同治《德化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庐山瀑布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
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既而哂前言之谬,复作两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庐山,他年是故人」。
又云:「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
开先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北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二诗。
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海月辩公真赞(并引)109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二、《瓮牖闲评》卷七、《西湖游览志馀》卷一四、《东坡禅喜集》卷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钱塘佛者之盛,盖甲天下。
道德才智之士,与夫妄庸巧伪之人,杂处其间,号为难齐
故于僧职正副之外,别补都僧正一员。
簿帐案牒奔走将迎之劳,专责正副以下,而都师总领要略,实以行解表众而已。
然亦通号为僧官
故高举远引山栖绝俗之士,不屑为之。
惟清通端雅,外涉世而中遗物者,乃任其事,盖亦难矣。
余通守钱塘时,海月大师惠辩者,实在此位。
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缁素悦服,予固喜从之游。
东南多事,吏治少暇,而余方年壮气盛,不安厥官。
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闻一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
因悟庄周所言东郭顺子之为人,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盖师之谓也欤?
一日,师卧疾,使人请余入山。
适有所未暇,旬馀乃往,则师之化四日矣。
遗言须余至乃阖棺,趺坐如生,顶尚温也。
余在黄州,梦至西湖上,有大殿榜曰弥勒下生,而故人辩才海月之流,皆行道其间。
师没后二十一年,余谪居惠州天竺净惠师属参寥子以书遗余曰:「檀越许与海月作真赞,久不偿此愿,何也」?
余矍然而起,为说赞曰:
人皆趋世,出世者谁?
人皆遗世,世谁为之?
爰有大士,处此两间。
非浊,非律非禅。
惟是海月,都师之式。
庶复见之,众缚自脱。
我梦西湖,天宫化城
见两天竺,宛如平生。
云披月满,遗象在此。
谁其赞之?
东坡子。
灵源禅师真赞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六
滔滔汩汩,莫知其出。
汪汪洋洋,随圆随方。
八万四千偈不离于当处,而五千四十八卷皆作戏于逢场。
山谷老人所以强名之而无愧,姑溪居士又从而雪上加霜。
咄,只这便是灵源叟,何须更上炤默堂
按:《姑溪居士文集》卷一二。
神景寺记 南宋 · 钱时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蜀阜存稿》卷三
古之为民者四,而游者有禁。
虽瘖聋跛蹩,羸尪侏儒,亦各有职,以养于上,风俗之所以醇而王道行也。
佛来中国,民之游者始托以归焉。
侈其宫,衍其徒,非天雨而鬼输,焉攸取?
持券远走,飞奇钓货,强名曰化;
眩惑愚氓,乾没而入,强名曰舍。
吁,忍矣哉!
神景僧若讷乃不然,先是黄坂有庵,惟清师居几岁,将彻而新之。
乾道中里人方文毅捐地以栖屋,请于郡,得殿。
若讷继之,殿堂、门庑、祠肖、输藏、钟楼、佛阁与夫斋宿庖湢之室,整整咸备,而又买田一夫,饭僧七人。
余每过之,未尝不窃叹。
硗确之乡,土殚民贫,一遇水旱,抉山而食不自给,又无豪家大族轻赀易撼可以化而舍者,其规模成就乃如许!
也勤生而善殖,力田以供上,凡有所为,悉取诸宫中而用之。
呜呼,是天子之良民也,何嫌于佛哉!
其徒景恢走名山三十载,去年冬请记于余,许之而未暇也。
春二月,远求刊者踵门请益急,属邦君行乡饮礼。
景恢不惮三百里,裹粮以随。
因念学绝道丧,风俗之所以不醇者,实由于礼坏。
记之作不作未足计,使之一观先王之旧典,而知王道之所以盛,顾不美与!
礼毕,书以授之。
重修云岩寿宁禅院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五、《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六
云岩寿宁禅院分宁县中,据凤皇山修水流其前。
背山临流,真一方归向之地,而大善知识行道之区也。
院废不治,虽在事者时因祷祈而至,然香火不继,亦莫之恤。
县人谋曰:「苟不得所主,院将终废乎」!
乃谋于上,得今黄龙悟新禅师主之。
既到,慨然有志于兴葺,姑作转轮经藏,成之甚艰,而新之志愈励。
藏成,遽迁席,而事亦断续。
已而,通直郎金陵李君来知县事
既入院,问其所以兴废本末,而叹曰:「是在事者之过也,岂有为国焚修,为民植福,为众化导,而官不晓谕奖劝而能成者乎」?
闻者踊跃相告曰:「吾令君之语如此,我辈其可缓邪」?
输财献工,肩相穿,足相蹑。
君乃命蜀僧天游董之。
本儒者,又富家子,有才智,尤敏于是学。
迁就更易,凡所以崇奉提唱,安集馆待,庖厨储偫之所,莫不完具。
而无一椽一甓之旧。
又收其馀,随景所聚而迎致之,以寄游息。
既成,君曰:「非本分人不可分付」。
于是因众所愿,请今长老德逢,以承所付。
逢又邀其所厚守宜为之佐佑。
二人者妙悟固相期,而资藉䌷绎,互能表发。
又于其后作灵源方丈,自黄龙惟清禅师居之,故来学者至无挂褡之次。
县人又曰:「微吾令君,不能主兹事。
非二三善知识,不能相与维持。
苟无以记之,则四方无闻,来者何以取信?
殆将委诸草莽矣」。
乃请于君,遣使至太平求予文以为记。
予以为天下无难事,顾力行何如耳。
谋之而不能行,行之而不能至,与不谋等。
吾友黄庭坚鲁直,其里人也。
于此因缘,尤所寘力。
初劝成转轮藏而为之记,叙置固已详尽,是才新禅师一则语尔,曾不知后来俊功伟绩,展衍振起如是,岂非默有所托,而实待于今日邪?
君于鲁直则气类也,灵源与逢、宜二老,皆其平昔所先后者,不独一新壮观为不易得,是亦成吾鲁直之素也。
兴工于大观四年冬,而落成于政和二年夏
院始于唐,不知其岁月与所因,其赐额则本朝太宗皇帝诞圣节名也,当在其时。
李君名孝遵,字道甫,轩辟磊落,可人也。
能举鲁直之殡,而葬于其先陇之侧,又能周旋诸老,以究竟一时极则之事,是皆可书。
其位置之适其宜,参次之应其序,名实不爽,而奢俭得中,非到其地,则不能知。
要之因人而推之,固不待见而已可信也。
成之年七月二十一日姑溪老农李之仪记。
书愤四首 其二 乙酉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己集
九朝属国列朱吾,北户声灵戴斗枢。
谁遣戍兵收蔡袭,频传捷奏出鲜于。
黄龙清酒前盟在,文象金人两地输。
喋血瘴乡争尺寸,班师连夜下铜符。
灭翁为日者求诗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桡甲子一串穿,东州西州走诸禅。
芭蕉虚实果何物,橄榄苦甜犹问天。
华光佛寿十二劫,瞿昙像法一千年。
两翁见子肯倒屣,好为推到无生前。
挽邓母吴太君(母,大通佛主,故人吴仲书女弟。) 明末清初 · 成鹫
昔有高人吴仲书,笔花幻出真芙蕖
兴来赠我一大轴,画工如山逊不如。
我时握手发大笑,多君厚意非区区。
山僧本是种莲者,识得莲花真与假。
真花非色亦非空,不用丹青更图画。
西方圣人老画师,万法惟心心不知。
虚空作纸须弥笔,香水之海为墨池
写作莲花花九品,五色五光空五蕴。
有人直下便承当,垂手提携亲接引。
先生领话无几何,翻身跳出莲花涡。
一花一叶独留赠,连枝同气仙陀婆。
仙婆去后谁堪似,阿姥逢僧发欢喜。
古佛巍巍金色身,留与宝光受瞻礼。
大兴佛事非偶然,檀那不取功德天。
金银台上七宝地,一超直到燃灯前。
燃灯含笑受记莂,清净流璃贮明月。
刹那现作居士身,珍重重来为君说。
君家有凤栖梧桐,九苞养就翔高风。
阶前手植三珠树,众雏鸣和何嗈嗈。
归时踏著来时路,佛光佛寿长如故。
白莲池上笑相逢,万德庄严金色聚。
殷勤寄语女丈夫,曾见而兄领话无。
文殊不出女子定,待我罔明来更苏。
周尹进兴龙节无量寿佛敕书1090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栾城集》卷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周尹:省所进奉兴龙节无量寿佛一轴事具悉。
佛心无为,佛寿无量。
有能绘其真相,俾来献于诞辰,勉我以清净之风,祝我以期颐之福。
忠勤深至,嘉叹不忘。
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夏热,汝比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满庭芳张小仙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三部
峰之下,闲饮刀圭。
荐杯交梨
抚动心琴,鸾鹤上下争飞。
虎龙一齐哮吼,便唬回、六贼三尸。
阴魔散,觉天清地静,日月辉辉。
斡运金光玉艳,聚祥烟瑞气,结正婴儿。
体挂仙裳,足履霞彩云霓。
口称不生不灭,指蓬瀛、路上堪归。
遮些个,道家活计,说与人知。
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 其一 光绪二十六年作)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生鞭碎尽剩湖光,未落秋花半染霜。
举目山河故无恙,惊心风雨既重阳
麻鞋衮衮趋天阙,华盖迟迟返帝乡
话到黄龙清酒约,唏嘘无语忍衔觞。
樵野丈运甓齐话别图光绪丙戌尚书奉使美国,道出广州倪豹岑中丞为作此图。)光绪二十年二十三年作) 清末 · 黄遵宪
 押尤韵
四海复四海,九州更九州。
既逾海西极,尚非天尽头。
今之墨利坚,佛说牛贺洲。
通商五十载,聚众千百俦。
金椎南北道,铁耜东西畴。
世族庾氏庾,专门辀人辀。
吉莫制革履,蒙戎缝旃裘。
下至洒削技,亦挟瓦墁售。
人人辇金归,金山高瓯窭。
初辟合众国,布告东诸侯。
红黄黑白种,万族咸井收。
无端画禹迹,不使隙地留。
争食哄鸡虫,别味殊薰莸。
横下逐客令,相率合力勠。
丸泥封函关,划道分鸿沟
欲使越地舟,同歌箜国篌。
公时秉英簜,御侮持干掫。
逆阪善转丸,密室工藏彄。
谓有百金产,当免南冠囚。
凿山通蚕丛,筑台高环榴。
拔帜已归汉,右袒翻为刘。
岂图五丁力,竟招众楚咻
华言造蜚语,越调腾怨讴。
我时居京都,逢人说因由。
恨不后车从,参预前箸筹。
逮公唱刀环,我复随轩輶。
契阔六七载,烟波杳悠悠。
忽然地轴翻,东海嗟横流。
黄尘滚滚来,蔽天森戈矛。
辽东十万家,血染红髑髅。
何物掉尾鲸,公然与龙仇。
中有枳首蛇,飞飞从鸧鹙。
盲云杂怪雨,波寒风飕飕。
鲂鱮戒出入,蛟螭互蟠蟉。
公复探虎穴,径驱车前驺。
丝辔闇无华,云旌惨垂旒。
谓我识涂马,召我来咨诹。
檄我千里船,揖我百尺楼
战旗卷风急,腊鼓催年遒。
竦立诵玺书,未语鲠在喉。
皇帝问东皇,两国非寇雠。
元元一家子,所愿兵革休。
侧闻哀痛诏,泪珠荧双眸。
何期尺一书,按剑明珠投。
和戎盟已定,辟港事方稠。
我奉大府檄,寻约毋效尤。
夜郎挟天骄,自比黑面猴。
鸮音不革响,马逸难维娄。
定议法六条,未审然与不。
喜公告典属,语妙言无邮。
公亦定载书,气夺藩之酋。
颇如云从龙,上下相应求。
平生蹑公后,学步随沈浮。
超擢出骖乘,误犯凌斗牛。
凡公所亲历,我亦穷追搜。
古称绝域使,例比谭天邹。
献环诩《盖地》,折棰夸防秋。
《王会》徵《职贡》,使父亲怀柔。
今日渡西海,受节先包羞。
紫凤短褐倒,黄龙清酒酬。
与公共此役,积岁丛百尤。
艰难比天险,嗟怨惟鬼谋。
一灯话畴昔,累夕言咿嚘。
宪也初识公,同客齐之罘。
哦诗商旧学,漉酒酣新篘。
抵掌当世务,时时摩蒯缑。
尔时会秦赵,重狱穷共兜。
吁嗟海大鱼,已如鱼中钩。
尚能跋巨浪,展翼摩天游。
指东覆蟠木,图南包小球。
环顾四海波,依然完金瓯。
即当绘图时,今亦一星周。
二老话升平,一室何清幽。
入门数竿,翠覆云油油。
登盘献橙橘,绕屋围松楸。
茫茫大瀛海,寸地才一沤。
门前水只尺,便通浮海舟。
海水绿摇天,中函今古愁。
公自翔丹凤,我行从白鸥。
再阅二十年,重对话绸缪。
巴陵平江临湘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1102年2月6日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