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长安诸寺联句 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创危巧,二塔火珠,受十馀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智增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于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污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因以州县图三及缣三十获之,令家人装治之,大十馀幅。访于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图也。玄宗高力士,因留寺中。后为鬻画人宗牧言于左军,寻有小使领军卒数十人至宅,宣敕取之。即日进入,先帝好古,见之大悦,命张于卢韶院。寺见有先天菩萨帧,本起成都妙积寺。开元初,有尼魏八师者,常念大悲咒,双流县民刘乙名意儿,年十一,自欲事魏尼,遣之不去,常于奥室立禅,白魏云:先天菩萨见身此地,筛灰于庭。一夕有巨迹数尺,轮理成就,因谒画工,随意设色,悉不如意。有僧杨法成自言能画,意儿常合掌瞻仰,然后指授之,以近十稔。工方就,后塑先天菩萨,凡二百四十二首,首如塔势,分臂如意,蔓其榜子。有一百四十日鸟树,一凤四翅,水肚树,所题深怪,不可详悉,画样凡十五卷。柳七师者,崔宁之甥,分三卷,往上都流行。时魏奉古长史,进之,后因四月八日高力士,今成都者,是其次本。) 先天帧赞联句 唐 · 段成式
四言诗
观音化身,厥形孔怪。
胣脑淫厉,众魔膜拜(希复)
指梦鸿纷,榜列区界。
其事明张,何不可解成式
阎阿德川,大士先天。
众象参罗,福源田田(符)
百亿花发,百千灯然。
胶如络绎,浩汗连绵(希复)
燄摩界戚,洛迦苦霁。
正念皈依,众青如𥶙成式
戾滓可汰,痴膜可蜕。
稽首如空,睟容若睇(希复)
阐提墨师,睹而面之。
寸念不生,未遇乎而成式
句:联 北宋 · 苏轼
 押先韵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鲜于子骏(二)107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忝厚眷,不敢用启状,必不深讶。
所惠诗文,皆萧然有远古风味。
然此风之亡也久矣。
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
但时独于闲处开看,未尝以示人,盖知爱之者绝少也。
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写呈取笑(《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却颇:原缺,据《七集·续集》卷五补。
柳耆卿八声甘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三、《侯鲭录》卷七
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易解(十八变而成)108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四营为一变,三变而一爻,六爻为十八变也。
三变之馀而四数之,得九为老阳,得六为老阴,得七为少阳,得八为少阴。
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取老而言也。
凡九六为老,七八为少,其说未之闻也。
或曰:阳极于九,其次则七也。
极者为老,其次为少,则阴当老于十而少于八也。
曰:阴不可加于阳,故十不用,十不用,犹当老于八而少于六也。
则又曰:阳顺而上,其成数极于九,阴逆而下,其成数极于六。
自下而上,阴阳均也,稚于子午,而壮于己亥,始于复姤,而终于乾坤者,阴犹阳也,曷尝有进阳而退阴与逆顺之别乎?
且夫自然而然者,天地且不能知,而圣人岂得与于其间而制其予夺哉!
唐一行之学则不然。
以为《易》固言之矣,曰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则十有八变之间有八卦焉,人莫之思也。
变之初,有多少。
其一变也,不五则九。
其二与三也,不四则八。
八与九为多,五与四为少。
多少者,奇耦之象也。
三变皆少,则乾之象也。
乾所以为老阳,而四数其馀得九,故以九名之。
三变皆多,则坤之象也,坤所以为老阴,而四数其馀得六,故以六名之。
三变而少者一,则震坎艮之象也,震坎艮所以为少阳,而四数其馀得七,故以七名之。
三变而多者一,则巽离兑之象也,巽离兑所以为少阴,而四数其馀得八,故以八名之。
故七八九六者,因馀数以名阴阳,而阴阳之所以为老少者,不在是而在乎三变之间,八卦之象也。
唐一行之学也。
竹坡词序乾道二年正月 西夏 · 孙兢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五
竹坡先生少慕张右史而师之,稍长,从李姑溪游,与之上下其议论,由是尽得前辈作文关纽,其大者固已掀揭汉唐,凌厉骚雅,烨然名一世矣。
至其嬉笑之馀,溢为乐章,则清丽宛曲,当□□是岂苦心刻意而为之者哉!
昔□□先生蔡伯评近世之词,谓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称者,惟秦少游而已,世以为善评。
虽然,耆卿不足道也,使伯世见此词,当必有以处之矣。
凡一百四十八词,离为三卷。
乾道二年上元日高邮孙兢序。
按:《竹坡词》卷首,宋名家词本。
吴思道小词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二、《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姑溪题跋》卷一
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
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词》是也。
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
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馀,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
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
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馀,良可佳者。
晏元宪欧阳文忠宋景文,则以其馀力游戏,而风流閒雅,超出意表,又非其类也。
谛味研究,字字皆有据。
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岂平平得彷佛哉?
思道覃思精诣,专以《花间》所集为准,其自得处,未易咫尺论。
苟辅之以晏、欧阳、宋,而取舍于张、,其进也将不可得而禦矣。
子瞻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时有赦书北还) 其二 1100年2月26日 北宋 · 苏辙
 押梗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
谁怜东坡穷,垂老徙此景。
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
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
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
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
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
俞清老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五、《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五
某顿首。
辱书,审宴居有以自乐,开轩陈书,想见柴桑道人,甚慰怀仰。
寄惠荆公自录诗,极荷勤笃不忘。
「景陶轩」名未为佳。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
魏晋间人所谓景庄、景俭等,从一人差误,遂相承缪耳,亦如所谓郡守为「一麾」也。
辄为公题为「今是轩」,并写去。
某自去年三月已不作诗,徐为公作数语,并写渊明诗十数首,可作㡠,张之轩中也。
秀老归未?
为致千万意。
陈季常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八、《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八
惠嘉句,假借踰分,祇增愧耳。
不作诗已五年,试索胸中,不复能一句矣。
无以报嘉贶,愧恐愧恐!
安期丈年七十七,耳目聪明,白首一节,钦叹。
柳七从来谨约,知四洗脚上船,亦为克家之子,乃老人晚福也。
景云复古塔,大为盛事。
前外甥洪炎亦尝录本来乞记,已诺之矣。
但夏秋来多病,文思枯涸,更少待。
所喻濡润,某自在太和,即不受人物,如季常乃不知邪?
小子相已十岁,颇顽壮,稍知读书,辱问及,甚惠。
高丽纸卷,遂为人所取,不可得。
深秋凉时,别写数纸杂诗去。
公择诗既不果作,岂可作赝以诬泉下人邪!
公但勉终令德,勿以时和岁丰,饱煖充足,退处士之节。
他日为公作一佳墓碑,此不朽之事也,何以诗为哉!
公择莘老冢上之已拱,令人慨然,人生健时不可不勉为善耳。
安期丈不敢作书往,烦老者报答。
因几杖至田间,为承动静。
书赠日者彦辅1102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五、《山谷全书·别集》卷六、《豫章先生遗文》卷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彦辅耆卿之孙,决王公贵人生死祸福。
尝面道郓州刘相国蕲春之祸未已,必且播迁岭表,已而皆然。
为余言二三贵人事,在一岁间,亦难言哉!
又许余官职云云,大体见于六十二。
故书遗之,丙戌年当一笑也。
崇宁元年闰六月甲戌修水黄某书。
(一作柳永词)清平乐 北宋 · 贺铸
阴晴未定。
薄日烘云影。
临水朱门花一径。
尽日鸟啼人静。

厌厌几许春情。
可怜老去兰成
看取镊残双鬓,不随芳草重生。
评本朝乐章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七、《能改斋漫录》卷一六、《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诗人玉屑》卷二○
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要皆妙绝,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不住者。
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着腔子唱好诗。
晏元献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
张子野耆卿齐名,而时以子野不及耆卿,然子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
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南寿墓铭1117年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唐先生文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邑人史南寿,以政和七年戊戌卒于家。
其子卜葬地,得至孝乡善听里山池之原。
卜葬日,得十年十一月己酉
于是遣使来请铭。
铭曰:
公之系,太原史。
九龄名,南寿字。
鼻祖灏,尉临邛
属唐末,不复东。
居吾乡,为著姓。
自克恭,丹棱
曾祖珵,祖正辞。
父大同,世高赀。
列甲第,名上田
产钜万,僮指千。
公少时,习于富。
捐金钱,如粪土。
朝游谁,韩王孙
暮过谁,左阿君。
居击钟,出连骑。
盛而衰,亦其理。
时既异,事不同。
客益落,家屡空。
身困约,气不衰。
捧笑腹,伸谈眉。
里人子,丧所怙。
尸在地,贫不举。
公闻之,时方食。
弃匕箸,起太息。
立解衣,易缗钱。
税其孤,众翕然。
调棺衾,具饭含。
赙毕集,尸乃敛。
性嗜书,多所藏。
尤喜医,受禁方。
公为方,殆天得。
诮生桓,起死虢。
欲为书,施无穷。
草未就,以寿终。
寿几何,七十五。
阴种德,莫知数。
德既熟,穫者谁。
娶王氏,生两儿。
长易简,吾故人。
有气节,能苦辛。
次行简,尤所畏。
学已优,时未仕。
女二人,皆已行。
宋师锡,洎孙京。
孙男一,孙女二。
耆卿,女幼稚。
穴故乡,为新坟。
近先垄,利后昆。
中有铭,文百句。
句三言,信万古。
其五 宋 · 李清照
对联 押庚韵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嘲张九成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老学庵笔记》: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嘲之云云。
词论1113年 宋 · 李清照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诗人玉屑》卷二一、《词苑丛谈》卷一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益都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
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
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
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
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重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朝奉郎陆虞仲墓志铭建炎四年冬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四、《毗陵集》卷一二
建炎三年春,金人犯淮南,余以史官扈属车南渡抵钱塘,亡友陆虞仲之子景端与其仲过余泣且请曰:「不肖孤奉先君子之丧至自京师,既克葬而未有铭。
念先君子之友无厚于君者,傥惠顾先君子之好,施及不肖孤而赐之铭,则景端死且不朽」。
余方扈跸行在,未果诺。
明年冬,待罪政府,景端请益坚。
念余与虞仲交久且笃,哀其生不遇而死可悲也,乃以其实书之。
公讳韶之,虞仲其字也,世为钱塘人
曾大父滋以高行闻仁宗朝,拜本州文学,赠宣教郎
大父逢休不仕。
父申累赠中奉大夫
公幼孤,鞠于大父,器质严重如成人。
大父卒,依诸父,皆爱重之。
聪悟不凡,甫冠举进士为榜首,明年擢第,益刻意问学,时誉籍甚。
复州景陵,次苏州常熟丞,改宣教郎,知开德府卫南县
稍厌吏役,试教授,中之,除真定府海州教授
讲说答问,多自得之旨。
学晚益粹,发为文词,温厚典雅。
试词学兼茂科,复首中,有旨除书局官。
宰相汩于势利,蔑侮寒俊,命久不下。
公恬不介意,亦不为小屈,或勉之,则曰:「吾鬻技有司而幸中,窃已愧矣。
天子有命寘之文字职,而执政者不我与,命也夫」!
有直公于朝者,宰相乃曰:「彼欲自致富贵耳」。
久之,除敕令所删定官,未上,会减员罢,遂授公大晟府按协声律,公亦无愠色。
或赋「简兮」讽公,公曰:「为贫而仕,岂曰能贤,奚敢沽激为高邪」?
兼编集舒王遗文所检讨官
会有诏裁罢在京冗局,公敛板诣政事堂曰:「乐府有协律郎,又置按协声律,冗孰甚焉?
宜罢」。
后果罢。
通判宣州,且摄郡事数月,精明岂弟,吏民爱仰之。
漕臣有挟宰相亲党椎剥为奸利,属邑迎意风靡无敢迕者。
徽州新残蠲赋,俾邻郡输秫以酿,民方告病,而徽偶能自办,漕臣乃檄诸郡曰:「已取给他州矣,当以应输见偿且转移之费斛追钱一千二百」。
民益病之。
公率太守张公叔夜闻于朝,宰相下其事,漕司反劾奏,夺一官,益纵裒敛无所惮,令民租以次色输十益六,及贱估均籴、追理积欠,民不堪命。
一日至宣城,公折之曰:「米之精粗斗校十许钱尔,奈何欲十许钱取六升耶?
均籴本路唯以若干贯,不以若干石,盖朝廷不欲多取于民也。
今斗米二百,而以半价售之,不太伤民矣乎?
积欠尝蠲,且多亡绝,皆不可行」。
漕臣怒,诬奏公四罪,寓家问中以闻,得旨冲替,人皆冤之。
公自谓无愧,不复辩。
由是人益知公,时相既免,除太常丞,继擢监察御史,未上,以疾致仕而卒。
公端靖温厚,不轻愠喜,人有过失,不以挂口。
燕居接下,未尝妄戏笑,见者必为之正容庄语。
谈经论文,伦类该贯,妙极理致。
所为诗文以意为主,不事华靡。
所著五百馀篇,遭寇乱,仅存其半。
贫而喜施,家人或难之,乃曰:「我贫不愈于彼耶?
使我每有以予人,亦复何幸」!
至于亲故婚姻丧祭不能办,不待请而助之。
坐是虽禄仕二十年,家无馀赀。
与弟袭之友爱特厚。
妻俞氏,封安人
三男,长即景端,次景庄,次景宽。
景端,迪功郎
二女尚幼。
积官至朝奉郎赐绯衣银鱼。
宣和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京师,年止四十六。
景端护丧菆于钱塘城外僧寺。
建炎元年八月陈通叛,近寺皆焚,而菆涂所在独不及,人皆冤之。
其年十月十六日壬申葬于南山履泰乡之积庆原
铭曰:
天既生之,而弗殖之。
才予之名,而复抑之。
宜且有年,而又啬之。
苍苍是非,谁其识之。
向芗林酒边集后序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六、《斐然集》卷一九、《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一一
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
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
诗出于《离骚》、《楚词》,而《离骚》者变《风》变《雅》之意,怨而迫,哀而伤者也。
其发乎情则同,而止乎礼义则异。
名之曰曲,以其曲尽人情耳。
方之曲艺,犹不逮焉,其去曲礼则益远矣。
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
唐人为之最工,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
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芗林居士步趋苏堂,而哜其胾者也。
观其退江北所作于后,而进江南所作于前,以枯木之心,幻出葩华,酌玄酒之尊,弃置醇味,非染而不色,安能及此?
余得其全集于公之外孙汶上刘子荀,反覆厌饫,复以归之,因题其后。
公宏才伟绩,精忠大节,在人耳目,国史载之矣。
后之人味其平生,而听其馀韵,亦犹读《梅花赋》而未知宋广平欤?
莱孙歌 宋 · 刘子翚
屯田词,考功诗,白水之白钟此奇。
钩章棘句凌万象,逸兴高情俱一时。
耆卿骨朽士特死,涧谷错莫无晶辉。
后生俊秀何其寡,吾宗喜有莱孙者。
双瞳点漆面如水,一见使我心神写。
读书已通经,学赋已知律。
只今年十三,吐气成五色。
骊珠出海夜生光,突笴流弦追莫及。
人材有价谁能私,不妨乃翁聊誉儿。
囊中彩笔今付汝,往继二妙声名驰。
塞孤柳耆卿 宋 · 朱雍
 押词韵第十八部
雪江明,练静波声歇。
玉浦梅英初发。
隐隐瑶林堪乍别。
琼路冷,云阶滑。
寒枝晚、已黄昏,铺碎影、留新月。
向亭皋、一任风冽。

歌起郢曲时,目断秦城阙。
远道冰车清彻。
追念酥妆凝望切。
淡伫迎佳节。
应暗想、日边人,聊寄与、同欢悦。
劝清尊、忍负盟设。